第二十三章 殒命
八月渐入尾声时,微微有了秋的凉意,洛城朝局却风云起。
近日朝堂大变动,搞得洛城百姓人心惶惶,街上御林军来来往往,今日不是那个朝臣被流放,明日就是那个大官要被抄家。我前脚才刚听闻威赫三朝的姚氏已伏诛,后脚就能听到大街小巷流传出一首歌谣:
一二一,一二一,王臣归,箫声起;
一二一,一二一,高山崩,二王并
······
听来有着让人说不出的不安和心慌。
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洛城,而我在洛城除怀安外的唯一挚友---秦十七,她也在这起风雨变动里香消玉殒了。
这一切的开始,则要追根到那场轰动全城的彭城官妓命案。
原是官妓命案幕后真正贵人竟是姚天赐,而褚阳与朱东泰豢养官妓的收入,则尽数收归姚天赐私人财库,姚天赐通过这些非法手段敛入了这些暴利。据说一开始姚天赐还拒不认账,有恃无恐的,因为明面上的证人皆以毙命,怎么夜查不到他头上,本是死无对证的悬案了。
正当姚天赐以为官府拿他没办法之际,秦十七这个弱女子站出来了,姚天赐千算万算没算到,身在洛城满春庭的头牌秦十七姑娘竟也曾是朱院旧人。
秦十七的名字因是在朱院里的姑娘中行十七而得的,秦十七在很小时就被牙婆子拐卖了,几经转手才被买到了彭城朱院,算来是比较早的一批官妓,她们在这里遭受着非人的待遇。
她在朱院里训练个几年后,很快由于出落的标致的模样,便被朱东泰占为己有自己先享用了。也正因如此,秦十七这才有机会靠近朱东泰,并偷得他与朝中姚天赐生意来往的书信。
朱院在一次走水中烧死了很多官妓姐妹,秦十七趁机逃出后不敢去告官,她太知道官场里的盘根错节,官官相护的局面,根本不可能替她们平冤的,她一路飘零,最后躲到洛城的满春庭里隐姓埋名蛰伏了十来年。
如今得此讯,实在是不甘姚天赐疏于法外,不甘旧日姐妹枉死朱院,不甘自己命运的曲折,思前想后,最后还是拿出锤死姚天赐的铁证,上告姚天赐。
但旧仇得报的秦十七却在回到满庭春不久后,便引戮自刎了。
自然,这些罪证并不足以动摇姚天赐根深蒂固的政党。但自姚天赐下狱后,朝堂姚派顿时群龙无首,而官府顺藤摸瓜追查下去,很快便查到豢养官妓牟取的钱财,最终是流到姚天赐宦养私人军队的账面上。
天子盛怒,遂以谋反的罪名卸去姚天赐的官职并将其流放北疆,削其党羽。自此,以姚天赐为首的政党正式拉下帷幕,权倾朝野的姚氏终于旁落。
说起来,一切当真是令人嗟嘘!
自朝局不稳后,萧承翊就将把我禁足在翊王府了,不愿我外出走动,说是非常时刻,政党立场不明,少出去惹是生非。而心情消沉的我并为对此无多说什么。
前几日柳娘带一个唤文竹的新丫鬟进琉璎殿,说是萧承翊让来服侍我的,待带到可心些了便可以让三巧回西夜!三巧自是不愿意离开我的,整天委屈的闹着我,又尽是给文竹找不痛快,我实在拿她没办法了,便只能先让文竹先到外院做事。近日多事之秋,实在闹得头疼得很。
今日趁萧承翊不在府里,我又到他珍藏的酒窖里偷出两壶上好的女儿红,近日来我在府中无所事事,酒瘾便更大了些仿佛这些能填补我内心的空虚。
正当我饮得痛快之际,殿外有人急匆匆跑进来,吓得我做贼心虚欲赶紧藏起来,见是三巧这才松了口气。
只听三巧纠结说道:“公主,二牛来了。说是要见您,他现在就在后门侯着。但是姑爷吩咐过不让您外出的,咱们···还见吗?”
我隐隐觉得二牛这次来,是因为秦十七的事情,便脱口而出:“见。二牛又不是朝堂的人,现在政党混乱,萧承翊是怕我跟朝堂的夫人们来往罢了。”
我撂下酒便同三巧一起去了后门。
果然不出所料,二牛正是受秦十七之托,将我曾经赠与她的丁香玉簪交付给我,并交代说她已无福佩戴,让我当妹妹的帮她好好保管。
我不禁红了眼眶,我让三巧去取些银子给二牛,我现在行事不便,让他帮着点看顾秦十七姐姐的后事。银子才合到二牛的手中,却见二牛仿若受到惊吓般,直盯着不远处与问策前往书房的柳若尘,三巧见状赶忙将二牛往门角边推了推,生怕被他们看到,不然我又得挨萧承翊一顿训。
待柳若尘与问策走远后,二牛慌慌张张的说道:
“那姑娘不就是柳公子么?就是那位让秦十七害相思的柳公子啊。”
我甚感疑惑:“你认错人了吧,那个是柳姑娘啊。”
“不,就是她,我就说怎会有长得如此酷似女子的男子呢!”
二牛仍未从惊讶中缓过神来,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紧紧的拽着我的手,语气愈发激动了起来。
“可她是女的呀?”三巧也很是不解的反驳道。
“翊王妃,你相信二牛,出出入入满春庭的人虽多,但这个我不会看走眼,秦十七姐姐过身那日,我也曾见到他从秦十七姐姐的房间出来。那时···我还替秦姐姐能再见到心上人而开心呢!不曾想···第二日姐姐便香消玉殒了。哼,谁知竟是女儿身?你说秦姐姐会不会就是因为知道她是女儿身,这才自刎的。”
二牛生怕我们不相信,没凭没据的急急说了自己的猜测。
安抚了二牛走后,我才细细回想,巧的是二人同姓柳,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个谜团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上。二牛的话不全无道理,总觉得哪里有些蹊跷,事关秦十七,使得我格外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情况。
待晚上时分,柳娘回来时,我假装毫不在意的问道:“柳娘,我问你个事儿,柳若尘跟着萧承翊多久了?”柳娘毕竟是府里呆的最久的人。
想必是我第一次主动打听起萧承翊的事情,柳娘竟有种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感。
柳娘放下手中的梳子,殷勤的与我解释道:“老奴是翊王殿下母妃容妃娘娘殿里的丫鬟,当年翊王殿下自打十三岁离都去塞北后,直至去年才重回故土,柳姑娘应是在塞北时,便跟着翊王殿下身旁做事的了。”
“柳姑娘虽跟着殿下年头很久了,但是殿下心里还是装着您的。您才是翊王妃,不必跟这些旁的人比。”
柳娘见我不接话,接着说道。
我尴尬笑笑不说话,敢情柳娘误以为我在跟着柳姑娘争风吃醋。
柳娘那里自然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毕竟柳若尘一直都是跟着萧承翊做事的,倘若不是因为萧承翊的关系,我大概是会很佩服她这种干练的女子的。但是不巧,她对萧承翊的心思使我根本不可能平等的去欣赏她。
直至晚间时,我跟三巧悄悄到萧承翊书房外,我知道萧承翊书房外有一块隐蔽的地方,是个藏身的好去处,但是就是蚊虫多了些。一开始三巧是不愿意的,她觉得这样子被发现了就惨了,我自然知道这是种不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在我的坚持下,三巧还是跟着来了。
不出所料,书房里萧承翊、柳若尘、问策还有一位未曾见过的中年男子都在,我跟三巧很有做小偷的自觉般屏住了呼吸,生怕惊动里面的人,猫着身子,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秦十是你幽夜司的人,你妥善处理好,莫要让别人知道你们的存在。”
屋里首先开口的人是萧承翊。听这话的感觉,他并不想人知道‘幽夜司’的存在。
“是。秦十七使命已达,此案已死无对证。他查不到我头上的。”
接话的人是柳若尘。
难道?
二牛真的没有看错,她就是那个与秦十七有瓜葛的‘柳公子’?
但我竟没想到此事竟还牵扯到了萧承翊,而且好像并不是如大家所相传的相思病,反而更像是一场计谋,一场早就密布好的计谋。
“市井上流唱的歌谣你们怎么看?”余后又见萧承翊面带韫色开口提起另一件事。
我想萧承翊问的应该就是我在市井上听到那首什么‘二王并’的歌谣了吧。
“这种杀人诛心的阴招,除了宫里那位,还能有谁会使这种下作的手段。”那中年男子揣测道。
“今日早朝费廉就此事弹劾了我,还有姚氏旧部也纷纷上书效仿,他倒是顺理成章地命我妥当安排好后,十日内交出兵符。”萧承翊有些乏的揉了揉眉心,甚是无奈的模样。
“施先生说得并不无道理,如今宫里那位吃了闷亏不得气死!他原本只是想借彭城官妓案打压打压姚氏的嚣张,结果没想到我们给坐实了姚氏的谋反罪,不端掉姚氏他都收不了场。就目前局势而言,他做此举虽操之过急,但也在情理之中。费廉和姚氏旧部此举,正好给他个名正言顺夺兵符的借口。”问策倒是很理智的分析着。
“费廉这个老东西,不是人人称颂他正直么?怎的···现在又开始想站队了?”柳若尘不屑地鄙视道。
“费廉的立场是整个南淮国,他一向中立,如今这种局面里敢作此谏言也是值得敬佩的,就是可惜了,不能为我所用。”萧承翊摩挲着拇指的玉戒,惋惜道。
“不能为我们所用,那便杀了他,省得留着跟我们作对。”
“不可,我倒认为现在动作不宜太过明显,省得落人口实。如果费廉这时死了,不就更加验证那首歌谣,更加坐实了王爷的野心么!”问策出口阻止道。
“要兵符就给他吧。呵,就怕他有命拿没命用。”萧承翊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说话间,门外韩离推门进来:“翊王殿下,彭将军到了。”
话毕,一为身披披黑色斗篷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待他摘下帽子的那一刻,我一眼就认出他就是彭城新任守将彭邵。只见他恭敬跪拜道:“翊王殿下!一切已妥善收尾。”
“起来吧,你这次做的很好。足以告慰徐大人的在天之灵了。”萧承翊说道。
“多谢翊王殿下的成全,你的恩情末将没齿难忘,以后只要是殿下的吩咐,末将便在所不辞。”彭邵感激道。
“彭将军言重了。”萧承翊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翊王殿下,那兵符之事你做何打算?”问策回归到话题上。
还未听到萧承翊回答,身后巡逻府兵的一声呵斥,我们猛然回头,是府兵发觉我们偷听了,我们还未作声,身后一道长鞭带着风声便猝不及防地朝我劈来,出鞭的人正是柳若尘。韩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到我的跟前,徒手替我挡开了这一鞭,鞭子甩落在旁的树干上,树皮立马被刮出了一道鞭痕,震得树叶哗啦啦的掉了下来,可见这鞭力之大,纵是韩离如此,我和三巧还是避免不了被推得跌倒在地。
场面一度安静得可怕,各人脸色精彩万分,最后还是问策打的圆场,大家草草离去。
······
近日朝堂大变动,搞得洛城百姓人心惶惶,街上御林军来来往往,今日不是那个朝臣被流放,明日就是那个大官要被抄家。我前脚才刚听闻威赫三朝的姚氏已伏诛,后脚就能听到大街小巷流传出一首歌谣:
一二一,一二一,王臣归,箫声起;
一二一,一二一,高山崩,二王并
······
听来有着让人说不出的不安和心慌。
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洛城,而我在洛城除怀安外的唯一挚友---秦十七,她也在这起风雨变动里香消玉殒了。
这一切的开始,则要追根到那场轰动全城的彭城官妓命案。
原是官妓命案幕后真正贵人竟是姚天赐,而褚阳与朱东泰豢养官妓的收入,则尽数收归姚天赐私人财库,姚天赐通过这些非法手段敛入了这些暴利。据说一开始姚天赐还拒不认账,有恃无恐的,因为明面上的证人皆以毙命,怎么夜查不到他头上,本是死无对证的悬案了。
正当姚天赐以为官府拿他没办法之际,秦十七这个弱女子站出来了,姚天赐千算万算没算到,身在洛城满春庭的头牌秦十七姑娘竟也曾是朱院旧人。
秦十七的名字因是在朱院里的姑娘中行十七而得的,秦十七在很小时就被牙婆子拐卖了,几经转手才被买到了彭城朱院,算来是比较早的一批官妓,她们在这里遭受着非人的待遇。
她在朱院里训练个几年后,很快由于出落的标致的模样,便被朱东泰占为己有自己先享用了。也正因如此,秦十七这才有机会靠近朱东泰,并偷得他与朝中姚天赐生意来往的书信。
朱院在一次走水中烧死了很多官妓姐妹,秦十七趁机逃出后不敢去告官,她太知道官场里的盘根错节,官官相护的局面,根本不可能替她们平冤的,她一路飘零,最后躲到洛城的满春庭里隐姓埋名蛰伏了十来年。
如今得此讯,实在是不甘姚天赐疏于法外,不甘旧日姐妹枉死朱院,不甘自己命运的曲折,思前想后,最后还是拿出锤死姚天赐的铁证,上告姚天赐。
但旧仇得报的秦十七却在回到满庭春不久后,便引戮自刎了。
自然,这些罪证并不足以动摇姚天赐根深蒂固的政党。但自姚天赐下狱后,朝堂姚派顿时群龙无首,而官府顺藤摸瓜追查下去,很快便查到豢养官妓牟取的钱财,最终是流到姚天赐宦养私人军队的账面上。
天子盛怒,遂以谋反的罪名卸去姚天赐的官职并将其流放北疆,削其党羽。自此,以姚天赐为首的政党正式拉下帷幕,权倾朝野的姚氏终于旁落。
说起来,一切当真是令人嗟嘘!
自朝局不稳后,萧承翊就将把我禁足在翊王府了,不愿我外出走动,说是非常时刻,政党立场不明,少出去惹是生非。而心情消沉的我并为对此无多说什么。
前几日柳娘带一个唤文竹的新丫鬟进琉璎殿,说是萧承翊让来服侍我的,待带到可心些了便可以让三巧回西夜!三巧自是不愿意离开我的,整天委屈的闹着我,又尽是给文竹找不痛快,我实在拿她没办法了,便只能先让文竹先到外院做事。近日多事之秋,实在闹得头疼得很。
今日趁萧承翊不在府里,我又到他珍藏的酒窖里偷出两壶上好的女儿红,近日来我在府中无所事事,酒瘾便更大了些仿佛这些能填补我内心的空虚。
正当我饮得痛快之际,殿外有人急匆匆跑进来,吓得我做贼心虚欲赶紧藏起来,见是三巧这才松了口气。
只听三巧纠结说道:“公主,二牛来了。说是要见您,他现在就在后门侯着。但是姑爷吩咐过不让您外出的,咱们···还见吗?”
我隐隐觉得二牛这次来,是因为秦十七的事情,便脱口而出:“见。二牛又不是朝堂的人,现在政党混乱,萧承翊是怕我跟朝堂的夫人们来往罢了。”
我撂下酒便同三巧一起去了后门。
果然不出所料,二牛正是受秦十七之托,将我曾经赠与她的丁香玉簪交付给我,并交代说她已无福佩戴,让我当妹妹的帮她好好保管。
我不禁红了眼眶,我让三巧去取些银子给二牛,我现在行事不便,让他帮着点看顾秦十七姐姐的后事。银子才合到二牛的手中,却见二牛仿若受到惊吓般,直盯着不远处与问策前往书房的柳若尘,三巧见状赶忙将二牛往门角边推了推,生怕被他们看到,不然我又得挨萧承翊一顿训。
待柳若尘与问策走远后,二牛慌慌张张的说道:
“那姑娘不就是柳公子么?就是那位让秦十七害相思的柳公子啊。”
我甚感疑惑:“你认错人了吧,那个是柳姑娘啊。”
“不,就是她,我就说怎会有长得如此酷似女子的男子呢!”
二牛仍未从惊讶中缓过神来,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紧紧的拽着我的手,语气愈发激动了起来。
“可她是女的呀?”三巧也很是不解的反驳道。
“翊王妃,你相信二牛,出出入入满春庭的人虽多,但这个我不会看走眼,秦十七姐姐过身那日,我也曾见到他从秦十七姐姐的房间出来。那时···我还替秦姐姐能再见到心上人而开心呢!不曾想···第二日姐姐便香消玉殒了。哼,谁知竟是女儿身?你说秦姐姐会不会就是因为知道她是女儿身,这才自刎的。”
二牛生怕我们不相信,没凭没据的急急说了自己的猜测。
安抚了二牛走后,我才细细回想,巧的是二人同姓柳,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个谜团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上。二牛的话不全无道理,总觉得哪里有些蹊跷,事关秦十七,使得我格外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情况。
待晚上时分,柳娘回来时,我假装毫不在意的问道:“柳娘,我问你个事儿,柳若尘跟着萧承翊多久了?”柳娘毕竟是府里呆的最久的人。
想必是我第一次主动打听起萧承翊的事情,柳娘竟有种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感。
柳娘放下手中的梳子,殷勤的与我解释道:“老奴是翊王殿下母妃容妃娘娘殿里的丫鬟,当年翊王殿下自打十三岁离都去塞北后,直至去年才重回故土,柳姑娘应是在塞北时,便跟着翊王殿下身旁做事的了。”
“柳姑娘虽跟着殿下年头很久了,但是殿下心里还是装着您的。您才是翊王妃,不必跟这些旁的人比。”
柳娘见我不接话,接着说道。
我尴尬笑笑不说话,敢情柳娘误以为我在跟着柳姑娘争风吃醋。
柳娘那里自然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毕竟柳若尘一直都是跟着萧承翊做事的,倘若不是因为萧承翊的关系,我大概是会很佩服她这种干练的女子的。但是不巧,她对萧承翊的心思使我根本不可能平等的去欣赏她。
直至晚间时,我跟三巧悄悄到萧承翊书房外,我知道萧承翊书房外有一块隐蔽的地方,是个藏身的好去处,但是就是蚊虫多了些。一开始三巧是不愿意的,她觉得这样子被发现了就惨了,我自然知道这是种不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在我的坚持下,三巧还是跟着来了。
不出所料,书房里萧承翊、柳若尘、问策还有一位未曾见过的中年男子都在,我跟三巧很有做小偷的自觉般屏住了呼吸,生怕惊动里面的人,猫着身子,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秦十是你幽夜司的人,你妥善处理好,莫要让别人知道你们的存在。”
屋里首先开口的人是萧承翊。听这话的感觉,他并不想人知道‘幽夜司’的存在。
“是。秦十七使命已达,此案已死无对证。他查不到我头上的。”
接话的人是柳若尘。
难道?
二牛真的没有看错,她就是那个与秦十七有瓜葛的‘柳公子’?
但我竟没想到此事竟还牵扯到了萧承翊,而且好像并不是如大家所相传的相思病,反而更像是一场计谋,一场早就密布好的计谋。
“市井上流唱的歌谣你们怎么看?”余后又见萧承翊面带韫色开口提起另一件事。
我想萧承翊问的应该就是我在市井上听到那首什么‘二王并’的歌谣了吧。
“这种杀人诛心的阴招,除了宫里那位,还能有谁会使这种下作的手段。”那中年男子揣测道。
“今日早朝费廉就此事弹劾了我,还有姚氏旧部也纷纷上书效仿,他倒是顺理成章地命我妥当安排好后,十日内交出兵符。”萧承翊有些乏的揉了揉眉心,甚是无奈的模样。
“施先生说得并不无道理,如今宫里那位吃了闷亏不得气死!他原本只是想借彭城官妓案打压打压姚氏的嚣张,结果没想到我们给坐实了姚氏的谋反罪,不端掉姚氏他都收不了场。就目前局势而言,他做此举虽操之过急,但也在情理之中。费廉和姚氏旧部此举,正好给他个名正言顺夺兵符的借口。”问策倒是很理智的分析着。
“费廉这个老东西,不是人人称颂他正直么?怎的···现在又开始想站队了?”柳若尘不屑地鄙视道。
“费廉的立场是整个南淮国,他一向中立,如今这种局面里敢作此谏言也是值得敬佩的,就是可惜了,不能为我所用。”萧承翊摩挲着拇指的玉戒,惋惜道。
“不能为我们所用,那便杀了他,省得留着跟我们作对。”
“不可,我倒认为现在动作不宜太过明显,省得落人口实。如果费廉这时死了,不就更加验证那首歌谣,更加坐实了王爷的野心么!”问策出口阻止道。
“要兵符就给他吧。呵,就怕他有命拿没命用。”萧承翊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说话间,门外韩离推门进来:“翊王殿下,彭将军到了。”
话毕,一为身披披黑色斗篷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待他摘下帽子的那一刻,我一眼就认出他就是彭城新任守将彭邵。只见他恭敬跪拜道:“翊王殿下!一切已妥善收尾。”
“起来吧,你这次做的很好。足以告慰徐大人的在天之灵了。”萧承翊说道。
“多谢翊王殿下的成全,你的恩情末将没齿难忘,以后只要是殿下的吩咐,末将便在所不辞。”彭邵感激道。
“彭将军言重了。”萧承翊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翊王殿下,那兵符之事你做何打算?”问策回归到话题上。
还未听到萧承翊回答,身后巡逻府兵的一声呵斥,我们猛然回头,是府兵发觉我们偷听了,我们还未作声,身后一道长鞭带着风声便猝不及防地朝我劈来,出鞭的人正是柳若尘。韩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到我的跟前,徒手替我挡开了这一鞭,鞭子甩落在旁的树干上,树皮立马被刮出了一道鞭痕,震得树叶哗啦啦的掉了下来,可见这鞭力之大,纵是韩离如此,我和三巧还是避免不了被推得跌倒在地。
场面一度安静得可怕,各人脸色精彩万分,最后还是问策打的圆场,大家草草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