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清晏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摸着身子翻找起来,不一会儿掏出个被帕子包着的馅饼,放到鼻子前满足地闻了闻。
“...你平日吃不饱饭吗?”
她见裴淮一时失语的表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自己手中的馅饼,掰了两半试探地分给他,不忘解释:“本是给瑶娘带的,现在看来也没这个必要了,甜的,别浪费了。”看裴淮迟迟没有反应,她将手收了回来小声吐槽:“不识好歹。”
裴淮本以为她有了吃食能稍微安分一点,没想到连饼子都堵不住她的嘴,她反而来了兴致在旁边叽叽喳喳,逮着他问起玥国燕国如今的形势。
他终是忍无可忍地捡起座上的纸团,揉了几下塞进盛清晏嘴中,无视她刀人的眼神和挥起的拳头连带着将她的手也绑了起来。
“你话太多。”
马车里总算清静下来,他有些困倦地揉揉眉心,靠在窗边微不可闻地轻叹一口气。
“只是燕国和玥国表面的风平浪静,怕是再难维系了。”
盛府的牌匾前,一辆快散架的马车晃晃悠悠地停了下来。
门口家丁上前询问,那形同虚设的帘子被里头人一把拽下,家丁吓了一跳,胆怯抬眼只见血迹斑斑,不免下意识打了个哆嗦,再仔细向身后瞧去,更是瞪大了眼睛,这不是自家府上的大小姐吗?
盛清晏一脸幽怨地被裴淮带了下来,家丁忙不迭地去通报被她一把拽回:“回来,丢死人了。”
她没什么好脸色地看着裴淮慢条斯理地给她松了绑,抬起脚便往府中走,身后人却轻咳一声。
“我可隐约记得,某人说要我给她打下手,带我回府吃香喝辣。”盛清晏眉头一拧,回头急着反驳:“我何时说过...”话说半截她就自觉地停下,猛然想起了贵妃生辰宴那晚,懊悔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你这人怎那么记仇,那喝醉酒的胡话可算不得数,再说谁让你自称侍卫的。”
“是你说的,我只是没否认罢了。况且,我看你挺清醒的,还有功夫叫人想将我五花大绑,仔细盘问。”
“哪个正经人闲的没事到树上去。”她小声啐了一口,提着裙子忿忿迈上台阶,想了想还是转身站定,微不可闻地轻叹了口气。
“感谢裴将军今天出手相救,清晏日后定会努力还了这个恩情。只是还请您莫要告诉我爹娘,省的他们担惊受怕,平白多了些不必要的误会。”
担心爹娘是固然的事,再者若是让娘知道她出去玩险些丢了性命,怕是要打断她一条腿,言外之意就是让裴淮别告状,嘴严实些。
裴淮盯着盛清晏因为忐忑咬紧的嘴巴,轻挑眉梢,拱手作别。
“告辞。”
送完盛清晏回府,裴淮敛了笑意,吩咐左右:“去大理寺。”
地牢阴暗潮湿,唯有一个狭小的窗口隐隐可以窥见天光,逼仄的角落里阿景被绑在架上,空气里混杂着刺鼻的脓血和发霉的苔草味。
裴淮坐在一把有些失修的木椅上,磨耳的嘎吱声响刺激着人神经紧绷。微弱的光线映在他没有一丝表情的面容上,本就瘦削的脸庞分出阴阳竟像个定人生死的活阎王,饶是见惯这种场面的狱卒也个个屏了呼吸。
“还有什么没交代的?”
阿景垂着脑袋,缓缓摇了摇头。裴淮从座上起身,踱步到他面前,阿景竟不敢抬头直视他那双灼人的眼睛,像是能看透人心,只一眼便让他下意识战栗。
裴淮伸手轻轻捏住他的下巴,强硬地逼着他昂起头来:“没一句说到点上,玥国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么死心塌地甘愿卖命。”
“将军还是...太高看我了。”他有气无力地张了张嘴,“一条贱命而已,都落到大理寺了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将军仁慈,赏个痛快吧。”
裴淮收回视线,身后的狱卒识相地上前低声询问:“将军,还要用刑吗?”
他摇摇头,随手拍去肩膀上的浮灰:“交给大理寺吧。”他深吸一口气,却被这牢中的腥臭与铁锈味道灌满鼻腔,一瞬间脑海里闪过无数令人胆颤的画面。
他看见自己被压在泔水桶里挣扎,瘦小的身躯满是伤痕;看见乌勒的狼旗伫在营前,染上夺目血红;看见年幼的自己缩在逼仄的角落,像畜生一样被囚在牢笼之中。
细密的冷汗沁出,后背的衣衫被浸透,这些画面已成为午夜梦魇,逼他想起从前那些不堪的回忆。
他猛地打了个颤,再度抬头时眸子已恢复了往日清朗,裴淮从身上摸出几个铜板来,交给身后的狱卒故作轻松地扬起笑颜:“今天辛苦了,弟兄几个买壶好酒喝。”
狱卒忙不迭接过,仍有些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望着裴淮拂袖而去的背影发怔,他总算找到了在面对裴淮时那种忐忑和看不透他的感觉从何而来。
裴淮这个人,上一秒阴戾凶狠毫不手软,下一秒又跟你谈笑风生笑脸相迎,无比割裂又矛盾。
也就是这样的他,才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改写曾经身为俘虏的屈辱命运,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位置。
狱卒攥紧铜板,数着个数脸上重新攀上笑容。
-
宫女给灯具换了灯芯,祐帝挥挥手屏退左右,斟酌片刻又下一子。
“这棋局朕足足钻研了三天,到现在仍是死局,裴淮,你帮朕看看可有别的解法?”
裴淮提起茶壶,淡淡一笑:“臣一介莽夫哪里懂得这些,陛下也太看得起裴淮了。”
祐帝不置可否,又落一子自顾自地念叨:“你啊,瞎谦虚什么,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一学就会,只是心思不在这上罢了。”
“好了,不苛求了,看着闹心。你来找朕,是为了近日抓捕到了玥国细作一事吧。”
“正是,”裴淮颔首,“臣和大理寺的人已经审讯过了,他一口咬定他们并无其他计划,嘴严得很。只是臣思虑再三,猜测他们应原是准备在祭祀大典上有所动作,这毕竟是近些时日最盛大的活动。”
祐帝冷哼一声:“玥国之前与我燕国争霸,如今与日俱下,一直于心不甘。近年表面交好,背地里搞些上不得台面的下作手段,哼,属实是狼子野心,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了。”
“只是贸然开战必将生灵涂炭,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祭祀大典也近在眼前此时触了霉头也太不吉利。朕会派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大礼’,剩下的就看他们的诚意了。”
裴淮抿了口茶,脑子里突然就蹦出一个欢脱倩影,他斟酌片刻放下茶杯缓缓开口。
“其实臣抓捕到玥国细作一事,还涉及丰阳侯之女。”
“哦?你是说...清晏,此事与她有何干系?”
“盛娘子被贼人持刀威胁,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协助臣一起将细作制服。臣认为,应当有赏,也算是慰藉她平白遭了这一回祸乱。”
祐帝有点意外地挑挑眉:“还有这事?倒是新鲜,这盛清晏还有这等本领。” 祐帝思虑半晌道:“朕会命人给些赏赐,以示嘉奖慰藉。”
裴淮点头称是,他本意也是觉得盛清晏经此一遭受了些惊吓,得了圣上的赏赐心里能有些安慰。
祐帝凝视他片刻,忽地笑着摇摇头:“这时间过的还真是快,从前朕印象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小孩,如今已经长成这副顶天立地的模样。”
贞远四年,乌勒再犯边境,祐帝率军亲征。
自凉州沦陷,年幼的裴淮就被俘到乌勒军营,沦为最卑贱的奴仆。他整日干着粗活被当作畜生对待,自尊被踩入泥泞践踏,身上的伤痕多到麻木。曾经关于家乡的记忆逐渐模糊却又在心底仍有余温,和他一起的熬不住的不在少数,他硬生生地挺了过来,直到燕国的军队大捷,一举攻破乌勒的驻扎地。
祐帝初见他时,他才年仅十一,旁人见了马和兵刃都慌忙逃窜,他满身脏污却不卑不亢地倔强杵在原地,伸手指向乌勒主营帐,愣是带着一批军马杀了个措手不及,取下主将头颅大获全胜。
天降奇才,这是祐帝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他几乎是没有犹豫地带着他回到了宫里。
祐帝的眼光果然不错,裴淮东征西战,屡屡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对战乌勒时,过往的经历让他知根知底更有把握,几乎是从无败仗,风光无限。
思绪渐渐收回,祐帝捏紧佛珠,目光探究。
“裴淮,你会一直追随朕的,对吧?”
裴淮郑重跪地,言语凿凿。
“陛下的恩情臣永生难忘,必定时刻铭记在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平日吃不饱饭吗?”
她见裴淮一时失语的表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自己手中的馅饼,掰了两半试探地分给他,不忘解释:“本是给瑶娘带的,现在看来也没这个必要了,甜的,别浪费了。”看裴淮迟迟没有反应,她将手收了回来小声吐槽:“不识好歹。”
裴淮本以为她有了吃食能稍微安分一点,没想到连饼子都堵不住她的嘴,她反而来了兴致在旁边叽叽喳喳,逮着他问起玥国燕国如今的形势。
他终是忍无可忍地捡起座上的纸团,揉了几下塞进盛清晏嘴中,无视她刀人的眼神和挥起的拳头连带着将她的手也绑了起来。
“你话太多。”
马车里总算清静下来,他有些困倦地揉揉眉心,靠在窗边微不可闻地轻叹一口气。
“只是燕国和玥国表面的风平浪静,怕是再难维系了。”
盛府的牌匾前,一辆快散架的马车晃晃悠悠地停了下来。
门口家丁上前询问,那形同虚设的帘子被里头人一把拽下,家丁吓了一跳,胆怯抬眼只见血迹斑斑,不免下意识打了个哆嗦,再仔细向身后瞧去,更是瞪大了眼睛,这不是自家府上的大小姐吗?
盛清晏一脸幽怨地被裴淮带了下来,家丁忙不迭地去通报被她一把拽回:“回来,丢死人了。”
她没什么好脸色地看着裴淮慢条斯理地给她松了绑,抬起脚便往府中走,身后人却轻咳一声。
“我可隐约记得,某人说要我给她打下手,带我回府吃香喝辣。”盛清晏眉头一拧,回头急着反驳:“我何时说过...”话说半截她就自觉地停下,猛然想起了贵妃生辰宴那晚,懊悔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你这人怎那么记仇,那喝醉酒的胡话可算不得数,再说谁让你自称侍卫的。”
“是你说的,我只是没否认罢了。况且,我看你挺清醒的,还有功夫叫人想将我五花大绑,仔细盘问。”
“哪个正经人闲的没事到树上去。”她小声啐了一口,提着裙子忿忿迈上台阶,想了想还是转身站定,微不可闻地轻叹了口气。
“感谢裴将军今天出手相救,清晏日后定会努力还了这个恩情。只是还请您莫要告诉我爹娘,省的他们担惊受怕,平白多了些不必要的误会。”
担心爹娘是固然的事,再者若是让娘知道她出去玩险些丢了性命,怕是要打断她一条腿,言外之意就是让裴淮别告状,嘴严实些。
裴淮盯着盛清晏因为忐忑咬紧的嘴巴,轻挑眉梢,拱手作别。
“告辞。”
送完盛清晏回府,裴淮敛了笑意,吩咐左右:“去大理寺。”
地牢阴暗潮湿,唯有一个狭小的窗口隐隐可以窥见天光,逼仄的角落里阿景被绑在架上,空气里混杂着刺鼻的脓血和发霉的苔草味。
裴淮坐在一把有些失修的木椅上,磨耳的嘎吱声响刺激着人神经紧绷。微弱的光线映在他没有一丝表情的面容上,本就瘦削的脸庞分出阴阳竟像个定人生死的活阎王,饶是见惯这种场面的狱卒也个个屏了呼吸。
“还有什么没交代的?”
阿景垂着脑袋,缓缓摇了摇头。裴淮从座上起身,踱步到他面前,阿景竟不敢抬头直视他那双灼人的眼睛,像是能看透人心,只一眼便让他下意识战栗。
裴淮伸手轻轻捏住他的下巴,强硬地逼着他昂起头来:“没一句说到点上,玥国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么死心塌地甘愿卖命。”
“将军还是...太高看我了。”他有气无力地张了张嘴,“一条贱命而已,都落到大理寺了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将军仁慈,赏个痛快吧。”
裴淮收回视线,身后的狱卒识相地上前低声询问:“将军,还要用刑吗?”
他摇摇头,随手拍去肩膀上的浮灰:“交给大理寺吧。”他深吸一口气,却被这牢中的腥臭与铁锈味道灌满鼻腔,一瞬间脑海里闪过无数令人胆颤的画面。
他看见自己被压在泔水桶里挣扎,瘦小的身躯满是伤痕;看见乌勒的狼旗伫在营前,染上夺目血红;看见年幼的自己缩在逼仄的角落,像畜生一样被囚在牢笼之中。
细密的冷汗沁出,后背的衣衫被浸透,这些画面已成为午夜梦魇,逼他想起从前那些不堪的回忆。
他猛地打了个颤,再度抬头时眸子已恢复了往日清朗,裴淮从身上摸出几个铜板来,交给身后的狱卒故作轻松地扬起笑颜:“今天辛苦了,弟兄几个买壶好酒喝。”
狱卒忙不迭接过,仍有些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望着裴淮拂袖而去的背影发怔,他总算找到了在面对裴淮时那种忐忑和看不透他的感觉从何而来。
裴淮这个人,上一秒阴戾凶狠毫不手软,下一秒又跟你谈笑风生笑脸相迎,无比割裂又矛盾。
也就是这样的他,才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改写曾经身为俘虏的屈辱命运,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位置。
狱卒攥紧铜板,数着个数脸上重新攀上笑容。
-
宫女给灯具换了灯芯,祐帝挥挥手屏退左右,斟酌片刻又下一子。
“这棋局朕足足钻研了三天,到现在仍是死局,裴淮,你帮朕看看可有别的解法?”
裴淮提起茶壶,淡淡一笑:“臣一介莽夫哪里懂得这些,陛下也太看得起裴淮了。”
祐帝不置可否,又落一子自顾自地念叨:“你啊,瞎谦虚什么,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一学就会,只是心思不在这上罢了。”
“好了,不苛求了,看着闹心。你来找朕,是为了近日抓捕到了玥国细作一事吧。”
“正是,”裴淮颔首,“臣和大理寺的人已经审讯过了,他一口咬定他们并无其他计划,嘴严得很。只是臣思虑再三,猜测他们应原是准备在祭祀大典上有所动作,这毕竟是近些时日最盛大的活动。”
祐帝冷哼一声:“玥国之前与我燕国争霸,如今与日俱下,一直于心不甘。近年表面交好,背地里搞些上不得台面的下作手段,哼,属实是狼子野心,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了。”
“只是贸然开战必将生灵涂炭,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祭祀大典也近在眼前此时触了霉头也太不吉利。朕会派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大礼’,剩下的就看他们的诚意了。”
裴淮抿了口茶,脑子里突然就蹦出一个欢脱倩影,他斟酌片刻放下茶杯缓缓开口。
“其实臣抓捕到玥国细作一事,还涉及丰阳侯之女。”
“哦?你是说...清晏,此事与她有何干系?”
“盛娘子被贼人持刀威胁,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协助臣一起将细作制服。臣认为,应当有赏,也算是慰藉她平白遭了这一回祸乱。”
祐帝有点意外地挑挑眉:“还有这事?倒是新鲜,这盛清晏还有这等本领。” 祐帝思虑半晌道:“朕会命人给些赏赐,以示嘉奖慰藉。”
裴淮点头称是,他本意也是觉得盛清晏经此一遭受了些惊吓,得了圣上的赏赐心里能有些安慰。
祐帝凝视他片刻,忽地笑着摇摇头:“这时间过的还真是快,从前朕印象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小孩,如今已经长成这副顶天立地的模样。”
贞远四年,乌勒再犯边境,祐帝率军亲征。
自凉州沦陷,年幼的裴淮就被俘到乌勒军营,沦为最卑贱的奴仆。他整日干着粗活被当作畜生对待,自尊被踩入泥泞践踏,身上的伤痕多到麻木。曾经关于家乡的记忆逐渐模糊却又在心底仍有余温,和他一起的熬不住的不在少数,他硬生生地挺了过来,直到燕国的军队大捷,一举攻破乌勒的驻扎地。
祐帝初见他时,他才年仅十一,旁人见了马和兵刃都慌忙逃窜,他满身脏污却不卑不亢地倔强杵在原地,伸手指向乌勒主营帐,愣是带着一批军马杀了个措手不及,取下主将头颅大获全胜。
天降奇才,这是祐帝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他几乎是没有犹豫地带着他回到了宫里。
祐帝的眼光果然不错,裴淮东征西战,屡屡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对战乌勒时,过往的经历让他知根知底更有把握,几乎是从无败仗,风光无限。
思绪渐渐收回,祐帝捏紧佛珠,目光探究。
“裴淮,你会一直追随朕的,对吧?”
裴淮郑重跪地,言语凿凿。
“陛下的恩情臣永生难忘,必定时刻铭记在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