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在机器深度学习方向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日,在□□院士,方遇林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中...”
方遇林,方遇林,方遇林,方遇林,方遇林...
新闻的内容我渐渐听不清了,耳畔只剩下这个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名字。
我轻轻的呢喃着重复着这三个字,它将我的思绪拉入到我和他在英国的那些日子。
那个时候大不列颠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早上还是晴空万里,阳光和煦,到了中午就突然天低云垂,狂风暴雨,晚上却又霞光万道,余霞成绮。
纵然天气总是千变万化,可是无论何时他都会在包中放上一把伞,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撑起,晴挡阳,风挡雨。
这是我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那七年漫漫岁月中,为彼此筑起的最温暖的港湾。我陪着他从博士到做完博士后工作,而他也看着我从一个普通学生变成了皇家特许城市规划师。我们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下,在热爱的行业里徐徐前进着。
往昔的时光历历在目,让我不由得沉溺其中。距离我回国已经八年了,很多东西变了,但也有很多东西没有变。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英语还不太好,为了提升英语我每天早晨都会听BBC新闻。现在我依旧保持着听新闻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在新闻里听到他的名字。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的时候,我心下一惊,却又条件反射性的一紧。这些年来,他走的那么稳,那么远,一切都按照着属于他的既定的人生路线来的。我打开手机屏幕,进入app里,关掉了听新闻模式,点开了详情页面。
新闻中的他自信阳光的笑着,和同事一起捧着了属于他们的表彰奖励和研究成果。一如当年君子如风,春风如沐。我有些欣慰,很高兴他在学术这条路上坚持走了下来,也很开心他能够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里面发光发热,熠熠生辉。现在的他,一个年轻的科研新秀,一如新闻文稿中写的那样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我继续浏览着新闻的内容,尽管里面有很多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我依旧逐字逐句的读着,像读着这些年他没有我的人生。
划到了文章结尾处我看到了附有他的个人简介和照片。我一愣神,想起来这张照片还是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我用手机给他拍的,这套西装我陪他在伦敦定制的,剪裁得体,衬得他身段更加笔挺。他穿着这套西装去开会,我找了一个好看的角落,在柔和的光线下为他捕捉下了这个瞬间,不曾想他竟用了这么多年,一直未变。
我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关掉了新闻。
回国后我们便不曾联系了,微信里他是我好友列表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只知道他被上海一所重点高校人才引进,偶尔见他的朋友圈也是转发一些行业新闻,我看不懂,也不感兴趣。
而我这个人一向是懒散惯了的,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照片。他也从不回应我发的任何东西,毕竟当初闹得那么僵,他对我设置了不看该好友的朋友圈和状态也很正常吧。
回国后我想都没想直接回了成都,在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喜欢安逸轻松的生活,而我的父母早早的在这里为我准备好了房和车,这样我不用太过努力的工作,毕竟什么现成的我都有。
我无比满意我现在的生活,当然我也无比清楚这一切背后都离不开我父母的鼎力相助。
他们为了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也是煞费苦心。我的父母为我千挑万选了一个地段绝佳的小区,在成都高新区的核心地段。在客厅的窗外能看到公园人工湖和双子塔这样繁华的城市景观,楼下是城市主干道,小区附近还有许多城市网红购物中心和高端酒店,有时甚至还能偶遇明星。许多企业在成都的分公司或者是西南地区的总部也都会设在这附近,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每天都有无数交易在这里完成,无数会议在这里洽谈成功。这里是毫无疑问的,成都的经济中心。
面对每天从城市各处挤地铁来这里上班的人时,我是有优越感的。我可以不紧不慢的在家里吃完早饭,然后拐一个弯,过一条街,就到公司了,直线距离甚至不超过五百米。
在这个忙碌的金融城中,我一直保持着缓慢的生活风格,大家都是步履匆匆,只有我不紧不慢不疾不徐。
当初我回国找工作时,我对目标公司的要求就是,只看小区附近一公里以内的公司,超过这个距离的的我不考虑。那时我也有这样选择的资本,毕竟我在英国工作了五年,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上的行业经验,回到国内我的简历自然可以一通乱杀,因此我的选择权非常大。
今天的我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准备去公司。我家出门一百米就是华尔道夫酒店,每天迎来送往非常的繁华热闹。我像往常一样经过酒店门口时,我猛然间看到了那张熟悉的,多年未曾见过的脸。
方遇林。
此刻他正在和一行人西装革履,刚从一辆黑色的商务车上下来,谈笑着往酒店走去。
我怔怔的愣住,停下了行走的步伐,揉了揉眼睛。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长久的看设计图和施工图导致我的视力并不太好,我是个近视眼,但由于度数不深所以不太爱带眼镜。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长得相似的人。我决定转过头不看他,继续走路,但耳畔却传来了他们聊天的声音,分明就是他的音色,这个声音陪了我那些年,我又怎么可能认错。
此刻那个人也似乎也觉察到了远处有一束目光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于是也转过头来。目光相会,电光火石的瞬间,我看清楚了这个人的面庞,无比确定,那就是他。这个长相,这个音色,不可能是别人,一定是他,方遇林。
他也认出了我,也愣了一下。旁边的人也许是发觉他在走神,于是拍了拍他的肩,他的目光缓缓的从我的脸上移开,别过头去,继续与同行的人交谈。我看见他大踏步的走向了酒店,黑色的背影越来越小,他也再没有回过头来。
对啊,有什么好回头的呢?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分开后我们也都有了新的生活。他这次一看就是来成都出差的,只是碰巧下榻我家门口的酒店罢了。在这个偶然的照面后他就会消失在人海茫茫了,这一切只是我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无需挂心。
我定了定神,塞上耳机听歌,继续向公司走去。
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播放器仿佛能知道今天的我发生了什么一般,随机播放总是放出了我在英国时爱听的曲子。那熟悉的旋律一想起,仿佛我和他的过去就在昨天。
我有点受不了今天这样的自己了。我关掉音乐,急匆匆走进了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下班后回家路上,我再次经过了酒店门口,我不自觉的向里面望了一眼。酒店门童依旧热情,里面依旧人来人往,但是没有他。就像早上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我舒了一口气,决定去旁边的咖啡厅喝一杯咖啡。听同事说今天上了新品,味道还不错。
我点完单刚离开吧台,就看到了咖啡厅落地窗边对着电脑发神的他,而此刻他也碰巧看到了我。
四目相对之时,他眼中有一闪而过的讶然,他很快的收起了这一抹情绪,将目光再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电脑屏幕上。
我一向直来直往惯了,我讨厌他这样自以为是的无视。这次我决定开门见山,不就是熟人再次见面而已,打个招呼总是需要的,没有什么大不了。
我径直走到了他的座位面前,拉开了椅子坐了下来,我放下包,落落大方的朝他伸出了手。
“好久不见啊,方教授。”我带着得体的笑容,像是在公司里会见客户一般。
他可能是没有预料到我会直接向他走来,先是一愣后又迅速的反应了过来。他握住了我的手,看着我也礼貌而疏离的笑了笑道,
“好久不见,倚言。”
方遇林,方遇林,方遇林,方遇林,方遇林...
新闻的内容我渐渐听不清了,耳畔只剩下这个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名字。
我轻轻的呢喃着重复着这三个字,它将我的思绪拉入到我和他在英国的那些日子。
那个时候大不列颠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早上还是晴空万里,阳光和煦,到了中午就突然天低云垂,狂风暴雨,晚上却又霞光万道,余霞成绮。
纵然天气总是千变万化,可是无论何时他都会在包中放上一把伞,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撑起,晴挡阳,风挡雨。
这是我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那七年漫漫岁月中,为彼此筑起的最温暖的港湾。我陪着他从博士到做完博士后工作,而他也看着我从一个普通学生变成了皇家特许城市规划师。我们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下,在热爱的行业里徐徐前进着。
往昔的时光历历在目,让我不由得沉溺其中。距离我回国已经八年了,很多东西变了,但也有很多东西没有变。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英语还不太好,为了提升英语我每天早晨都会听BBC新闻。现在我依旧保持着听新闻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在新闻里听到他的名字。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的时候,我心下一惊,却又条件反射性的一紧。这些年来,他走的那么稳,那么远,一切都按照着属于他的既定的人生路线来的。我打开手机屏幕,进入app里,关掉了听新闻模式,点开了详情页面。
新闻中的他自信阳光的笑着,和同事一起捧着了属于他们的表彰奖励和研究成果。一如当年君子如风,春风如沐。我有些欣慰,很高兴他在学术这条路上坚持走了下来,也很开心他能够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里面发光发热,熠熠生辉。现在的他,一个年轻的科研新秀,一如新闻文稿中写的那样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我继续浏览着新闻的内容,尽管里面有很多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我依旧逐字逐句的读着,像读着这些年他没有我的人生。
划到了文章结尾处我看到了附有他的个人简介和照片。我一愣神,想起来这张照片还是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我用手机给他拍的,这套西装我陪他在伦敦定制的,剪裁得体,衬得他身段更加笔挺。他穿着这套西装去开会,我找了一个好看的角落,在柔和的光线下为他捕捉下了这个瞬间,不曾想他竟用了这么多年,一直未变。
我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关掉了新闻。
回国后我们便不曾联系了,微信里他是我好友列表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只知道他被上海一所重点高校人才引进,偶尔见他的朋友圈也是转发一些行业新闻,我看不懂,也不感兴趣。
而我这个人一向是懒散惯了的,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照片。他也从不回应我发的任何东西,毕竟当初闹得那么僵,他对我设置了不看该好友的朋友圈和状态也很正常吧。
回国后我想都没想直接回了成都,在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喜欢安逸轻松的生活,而我的父母早早的在这里为我准备好了房和车,这样我不用太过努力的工作,毕竟什么现成的我都有。
我无比满意我现在的生活,当然我也无比清楚这一切背后都离不开我父母的鼎力相助。
他们为了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也是煞费苦心。我的父母为我千挑万选了一个地段绝佳的小区,在成都高新区的核心地段。在客厅的窗外能看到公园人工湖和双子塔这样繁华的城市景观,楼下是城市主干道,小区附近还有许多城市网红购物中心和高端酒店,有时甚至还能偶遇明星。许多企业在成都的分公司或者是西南地区的总部也都会设在这附近,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每天都有无数交易在这里完成,无数会议在这里洽谈成功。这里是毫无疑问的,成都的经济中心。
面对每天从城市各处挤地铁来这里上班的人时,我是有优越感的。我可以不紧不慢的在家里吃完早饭,然后拐一个弯,过一条街,就到公司了,直线距离甚至不超过五百米。
在这个忙碌的金融城中,我一直保持着缓慢的生活风格,大家都是步履匆匆,只有我不紧不慢不疾不徐。
当初我回国找工作时,我对目标公司的要求就是,只看小区附近一公里以内的公司,超过这个距离的的我不考虑。那时我也有这样选择的资本,毕竟我在英国工作了五年,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上的行业经验,回到国内我的简历自然可以一通乱杀,因此我的选择权非常大。
今天的我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准备去公司。我家出门一百米就是华尔道夫酒店,每天迎来送往非常的繁华热闹。我像往常一样经过酒店门口时,我猛然间看到了那张熟悉的,多年未曾见过的脸。
方遇林。
此刻他正在和一行人西装革履,刚从一辆黑色的商务车上下来,谈笑着往酒店走去。
我怔怔的愣住,停下了行走的步伐,揉了揉眼睛。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长久的看设计图和施工图导致我的视力并不太好,我是个近视眼,但由于度数不深所以不太爱带眼镜。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长得相似的人。我决定转过头不看他,继续走路,但耳畔却传来了他们聊天的声音,分明就是他的音色,这个声音陪了我那些年,我又怎么可能认错。
此刻那个人也似乎也觉察到了远处有一束目光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于是也转过头来。目光相会,电光火石的瞬间,我看清楚了这个人的面庞,无比确定,那就是他。这个长相,这个音色,不可能是别人,一定是他,方遇林。
他也认出了我,也愣了一下。旁边的人也许是发觉他在走神,于是拍了拍他的肩,他的目光缓缓的从我的脸上移开,别过头去,继续与同行的人交谈。我看见他大踏步的走向了酒店,黑色的背影越来越小,他也再没有回过头来。
对啊,有什么好回头的呢?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分开后我们也都有了新的生活。他这次一看就是来成都出差的,只是碰巧下榻我家门口的酒店罢了。在这个偶然的照面后他就会消失在人海茫茫了,这一切只是我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无需挂心。
我定了定神,塞上耳机听歌,继续向公司走去。
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播放器仿佛能知道今天的我发生了什么一般,随机播放总是放出了我在英国时爱听的曲子。那熟悉的旋律一想起,仿佛我和他的过去就在昨天。
我有点受不了今天这样的自己了。我关掉音乐,急匆匆走进了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下班后回家路上,我再次经过了酒店门口,我不自觉的向里面望了一眼。酒店门童依旧热情,里面依旧人来人往,但是没有他。就像早上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我舒了一口气,决定去旁边的咖啡厅喝一杯咖啡。听同事说今天上了新品,味道还不错。
我点完单刚离开吧台,就看到了咖啡厅落地窗边对着电脑发神的他,而此刻他也碰巧看到了我。
四目相对之时,他眼中有一闪而过的讶然,他很快的收起了这一抹情绪,将目光再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电脑屏幕上。
我一向直来直往惯了,我讨厌他这样自以为是的无视。这次我决定开门见山,不就是熟人再次见面而已,打个招呼总是需要的,没有什么大不了。
我径直走到了他的座位面前,拉开了椅子坐了下来,我放下包,落落大方的朝他伸出了手。
“好久不见啊,方教授。”我带着得体的笑容,像是在公司里会见客户一般。
他可能是没有预料到我会直接向他走来,先是一愣后又迅速的反应了过来。他握住了我的手,看着我也礼貌而疏离的笑了笑道,
“好久不见,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