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言还是去了蒙山,只不过这一次,她身边多了一个人。

    上蒙山之前,李微言笑着对凌长风说,为师不止是狐狸,而且还是仙人,所以是狐仙,你能陪一个狐仙赴死,是你三生有幸。

    凌长风本来心情有些沉重,没忍住被她逗笑了。

    “可传闻中,狐仙都是美艳非常的,师父为何没有生得美艳模样?”

    “你小子还挑上了。”

    路上他们遇到一个穿着蓑衣的老人,拎着两条鱼,说是要去感谢长生教的仙人救了他老伴一命。李微言说山路可能会滑坡,将老人家又劝了回去。

    像这个老人一样的信徒,还有很多。

    等到了蒙山脚下,李微言又说:“长风啊,你现在走其实来得及,我年纪也老大不小了,都好几百岁了,有儿有女的,耽搁你一个年轻人总归不太好……”

    “……您非得在这时候还不正经一下吗?”

    李微言笑了笑,抬头看着祭场。“那我就正经一回,他们不是想看仙人么?那就让他们看。”

    言罢,仙人轻抬莲步,瞬时双目璀璨,金色神纹随着灵脉游走全身,飞鹤入鬓,灵力化帛,似流锦云霞,真真是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华贵,而有天界气派,浑无雕饰,又精美异常。

    跪在前排的信徒们亲眼见着一个相貌平平的方士不过几步之间就成了一位真仙,灵风扑面,双眸灿若烈阳,只是被看上一眼仿佛就能从人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阴雨连绵,却没有落到她身上一滴。竟有不少人转而跪拜于她。

    凌长风傻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仙人,许久没有回过神来,他本想牵着她一道上去,可这会儿,竟觉得连靠近都像是亵渎。这祭场,也好似是为了供奉她而建。

    凌长风是不信神的人。

    直到今天。

    那些凌长风曾觉得是胡扯瞎编的说书故事,突然变得真实起来。

    “发什么呆?”

    语气依旧还是那个李微言。

    凌长风随着她一道走入祭场之中。

    祭场中哪怕是对长生大神最虔诚的信徒,也很难不抬头去看这灰蒙蒙雨中唯一夺目的光,祭场尽头的雨中,平白升起了一轮太阳。连端坐在黑金华盖下的长生楼主看到她以仙人之姿现身时,也下意识地挺起腰背。

    李弃不是第一次见到她的仙人之姿,但手依然止不住地发抖。

    这是一场何其隆重的祭礼。

    寒暄一如上次,谢秋明的眼神中却多了几分炽热。皇权之上,便是神权。这祭场中站的是李微言?不,站的是他所求的更高的权力,更高的存在。

    谢秋明向来觉得李微言是世上一等一的聪明人,却也是一等一的蠢人。

    分明是天上的神君,有着翻天覆地的本事,却偏偏在乡野林间过着庶民的生活,替蝼蚁烦忧心奔波。若他执掌此等权柄,此等无上力量,必能成就一番伟业,断不会似她这般明珠暗投。

    很显然,李微言连他此时的想法也看透了,似有些嘲讽地挑了下眉毛。

    灵钧剑出鞘极快,但谢秋明的护卫们反应更快,他们皆有修为在身,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凌长风掷出第二把剑——一柄剑,直取裴天明命门。护卫们全力护着谢秋明,却没料到这凭空出现的第二把剑。

    回护不及,一柄剑几乎顷刻间将裴天明刺了个对穿,直碎了他怀中阵盘。那本由天降玄铁所制,几乎无坚不摧的阵盘,他素来放在心口,却没想到如此轻易就被洞穿。

    “李仙师!”谢秋明看向李弃,李弃心领神会,引动手中敕令,祭场中的生机立刻涌向李弃,凭空凝出了一道汹涌凌厉的剑意,斩向祭场中央的李微言。

    这看似是剑意,其实是困术,李弃不似裴天明那般有阵法的天才,施展起乾元落斗阵需要一些时间。以李微言的自信,她恐怕会直接把这剑意斩碎,届时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剑意直穿过人影,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那是一道虚影!”

    李弃意识到时,漆黑刀锋已在眼前,乾元落斗阵展开不及,他立刻在极近的距离压缩引爆了部分灵元。他虽不擅阵法,却擅幻术,幻术的影响范围立刻波及了整个祭场。

    所有人都陷入了各自的幻梦之中。

    凌长风醒来时,他正穿着一身喜服,站在飞云庄门口,等着迎接他的新娘子。凌长风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什么,不过那些都无关紧要,因为今天是他的大日子,没有什么会比这更重要了。

    母亲平日爱穿素色,不爱琢磨化妆打扮之事,可今日也穿上了绫罗绸缎,特意换上了她一直舍不得戴的那支娘家带来的钗,打扮得花枝招展,逢人就问自己今日穿的得不得体,好不好看。

    父亲笑着哄她,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了一起。“好看,比新娘子都好看。”

    “哎呀,我可不能抢了儿媳的风头,夫君你把我这边几只珠花取下来,我换点素色的。”

    飞云庄上下忙忙碌碌吵吵闹闹,管家总觉得庄子布置得还不够多,不够热闹,支使着家仆们跑上跑下,后厨跟管事因为菜式的雕花争执起来,庄里的嬷嬷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新娘子的来头。奶娘看着凌长风穿着喜服的英俊模样,忍不住地抹眼泪。

    热闹非凡的迎亲队伍抬着花轿穿过无边的荻花洲,凌长风心情忐忑,紧张地搓着手,眼看那花轿越来越近,他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下了轿,手搭在他的手上,因为隔着盖头看不见路,有些紧张地抓紧了他一些。他有些暗喜,他牵着那双有着刀茧的手,刻意放缓了脚步,想挽着她走得再久些。

    宾客们热烈的祝福声一路送着这对新人走入大堂。两位高堂笑得比新郎官还要高兴。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他在新房中掀开红盖头,盖头下一双热烈又明亮的眼睛,带着些许羞怯,平日里不施粉黛的脸庞,被红唇花钿衬得娇艳。她先看了看他,又羞地望向别处。“你一直盯着我做什么。”

    “因为娘子好看。”

    红烛添灯,春宵帐暖。

    『醒醒。』

    凌长风的兴致被这突如其来的唤声打断,他环顾四周,帐外似乎有什么人正在看着他,他有些恼怒,起身揽起帐纱,可帐外却空无一人。他压下眉头,拿起塌边的灵钧剑,谨慎地探查。

    新房中只有红烛点点,连一点风也没有。凌长风检查了帘后柜中,屋里并没有外人来过的迹象。他松了口气,但高挂的红绸突然变成了血,喜庆的红纱凝稠落到床铺之上,塌上的新娘不见了踪影,窗外却响起了喊杀。

    凌长风急忙提上剑冲出了房间。

    热闹的,喜庆的,欢乐的一切,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鲜血,惊惶的呼喊。黑衣的面具歹徒冲进了飞云庄大开杀戒。往日的噩梦再次出现在他眼前,凌长风恨意上涌,提剑便杀。黑衣人的血溅到脸上,滚烫得几乎要灼伤了他。

    有人喊了凌长风的名字,他循声望去,却看到母亲被一刀抹了脖子,那支舍不得戴的钗沾着血滑落到地上。

    凌长风青筋暴起,双目赤红,灵钧剑锋削肉断骨,他杀得疯狂了,麻木了,血几乎将视线遮蔽,只能看到一片猩红。

    鲜血与大红的绸布落在一处,不分你我,这已不是什么飞云庄,而是一片赤红的地狱。

    荻花洲的尽头,矗立起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宫,凌长风提着沾满了血的灵钧剑,站在红白相间的荻花丛中,凶戾得好似从地狱爬出来的恶鬼。

    血迹尾随着他一步一步走入那道红色的高墙之中。

    万人之上的皇帝端坐宝殿之上,群臣跪伏在地,空荡繁复的红墙间回荡着对这位帝王、这位神明的赞颂。凌长风冷着脸穿过跪伏的人群,走过了那漫长的白玉砖阶梯,一把将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拽了下来。

    谢秋明的冠冕滚落到地上,织金绣银的九龙衮袍被压得皱起,而他却好像全然不觉,依然沉浸在他的幻梦之中,甚至没有发觉凌长风的存在。他看到的,听到的,依然还是他的不朽帝国。

    凌长风看着这张曾与他誓言生死相交的面孔,过去这许多年的回忆涌上来,他们曾一同仗剑天涯,行侠仗义,嬉笑怒骂,一同在这江湖里杀出一条路来。

    那些意气风发的相逢,举杯痛饮的义气,刀剑相依的并肩,这一切的一切,数年来的兄弟情义,竟从一开始就是算计钻营。

    “赵广……赵广——!”怒意和着泪水打落到赵广的脸上,凌长风高举起灵钧剑,剑锋因过度的激动而颤抖,随后挟着荻花洲中的无边恨意刺进了皇帝的胸膛。

    谢秋明的目光终于清明,他看到凌长风痛苦的神情,竟露出嘲讽的笑意,似乎在笑他就连杀仇人都会落泪,实在软弱。

    四周的卫兵围杀上来,凌长风拔剑便迎,雕梁画栋的金壁染血,血流成河。

    就在凌长风杀得几乎失去理智时,李微言突然出现,她坐在一张布满刀痕的石桌边,安静,平淡,与周围混乱血腥的一切格格不入。她倒空了杯中本就不存在的茶水,看着凌长风,然后指了指左手腕。

    凌长风低头看去,手腕上的命绳颜色已褪了大半。他心头猛然一骇。他……不该在这里的,他应该在蒙山!

    一念既起,皇宫登时消散无踪,凌长风又回到了蒙山。

    李弃手中斩神刀已经刺穿了李微言的胸口,她的胸口虽被洞穿,脸上却是笑着的:“小子,是谁给谁设下陷阱,还不一定呢。”

    李微言的血顺着斩神刀如毒蛇一般缠绕上李弃的手臂,在他惊惶的眼神中将他吞噬。“李微言……你这个疯子!你要跟我同归于尽吗?!”

    凌长风飞身前去救援,却直接穿过了他们二人,他错愕地回头看去,竟看到自己的身体仍在原地,而他在幻觉中砍杀的,是谢秋明和那些信徒。

    周围一切瞬间静止,声音又响起,源头却是另一个李微言,她依旧平静地站在一旁,金色的眼睛里不见半分波澜,好像只是在围观别人的故事。

    “李弃被种下了镇魂符印,我的命门一破,符印便会发动,灵识化境会封印他。血雨既成,京畿的百姓也会得救。”她自顾自说道。

    凌长风的手微微颤抖,眼眶有些泛红。“您又要丢下我吗?”

    “……”她垂下眸子。

    “每次都是这样,总是自顾自地赴死,把我丢在一边……如果,站在这里的不是我,是竹山呢?您也会丢下他吗?!”凌长风质问。

    但站在凌长风面前的这个李微言,好像并不是李微言,而是一座神像,既无喜乐又无悲,看不出半分的情绪。

    她抬眼间,幻境映出无数画面。

    那是李微言没有死,没有降下血雨的未来。

    是断了药生不如死,痛苦地抓破自己的肚子,肠子流了一地,临死了还祈求着再吃一颗长生丹的病人。

    『长生教是害人的?!你们这些官差才是害人的!!没有长生丹我们怎么活得下去!!仙丹不是毒药!我们也不喝什么解药!!』

    是满山无葬身之处的穷苦人的枯骨,空空荡荡的街巷,满满当当的义庄。

    京畿之地,哀乐之声不断,然而就连哀乐奏处,都已算幸运了。荒山里胡乱地埋着一些裹着竹席的尸体,白布条系在枝头飘舞。敛尸人擦了擦额上的汗,数了数,地上一家五口,齐整。

    李微言看着这些图景时,脸上流露出些许悲悯的神色,她的目光很远又很近。她自己的死,他的悲痛,似乎都被隔在一层障壁之外,站在此处的,只有『玄钧广明神君』,她眼中所见的,也只有这些『他人』的生死与苦难。

    这一刻,甚至比她现出仙身时更清晰地让凌长风感觉到,她并非『人』,而是『神』。他的质问在这样的她面前,简直幼稚得像儿童的哭闹。

    她的目光终于落到了他的身上。

    『醒。』

    她抬手在凌长风眉心一点,他脚底一空,如落入万丈深渊,再醒来时,淅淅沥沥的血雨落到了眼前的泥泞之中。他艰难地爬了起来,视线被雨水染得浑浊不堪。他跌跌撞撞,狼狈地奔向李微言的方向。“师父……!”

    就好像他第一次来到蒙山时那样,逆行的雨水之中,李微言静静跪坐在鲜红的雨水之中,胸口还在汩汩流血,她抬眼看见面前的凌长风,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长风啊……”

    “我在,师父,我在。”凌长风的声音哽咽。

    李微言抬手抹了抹他脸上被泪水冲得胡乱的血渍,“男子汉大丈夫的……哭什么……”

    “我什么都没有改变……谁都没有救下。”

    “谁说的……我们家长风…这不是亲手报了仇嘛。”她总是这样哄着他,好像他还是孩子似的。只是气息已经不济,声音断断续续的。“我的命数……是我早就决定的事情,不是你的责任。”

    凌长风泣不成声,他取下手腕上颜色几乎要褪尽的红绳,一段系着自己,另一端放在她的手里,就好像拜堂时新人手中握着的红绸。“师父……事情都结束了,我们就在这里成亲吧,好不好。”

    李微言攥着那根红绳,轻轻笑了笑。“好。”

    “其实……我以前有想过…你成亲时候的样子。当时我想……新娘子应该是…孟家那姑娘。你小时候,我就…见过那孩子……郎才女貌,穿着婚服…应该都好看。我应该是…坐在高堂的位置来着,怎么现在…反倒成了新娘子了……”李微言虽然精神不济,但依旧开着玩笑,想缓和一下气氛。

    凌长风很认真恭敬地跪在她的对面,擦干净脸,躬直了腰背。李微言垂着眸子,还是笑着,苍白的嘴唇瓮动。“我动不了了,没法拜了……”

    “无妨。”凌长风温柔地把她额边的碎发挽上去。

    没有媒人,没有客人,没有司仪。李微言笑着,这还不如当年呢,当年虽然也一切从简,但好歹还请了几个乡亲,发了全村六七十个鸡蛋呢。这会红绸子没有一根,唱词还得他自己说。

    “一拜天地。”他对着东方伏身拜下。

    “二拜高堂。”他对着李微言伏身拜下。

    “夫妻对拜。”他又拜下。

    李微言攥着红绳,很费劲才微微向前倾了半分。

    血雨中,他们的衣服也被染得通红,就像真正的喜服一般。只是新娘子倾下身就再也没能挺直起来,她低着头抵在新郎的胸口,气息越来越微弱。

    “……夫君…”她的声音几乎小得听不见了,但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那根红绳。

    “娘子,我在呢。”凌长风一手扶上她的背。

    “你……活着……活……”

    然后,紧攥着红绳的手松开,怀中再没有任何声音了。

    那场血雨下了一整天。

    起初京畿百姓慌乱不安,以为是天降噩兆,是天灾。可很快,他们就发现,大雨之后,万物苏生,百病尽消,宛若神迹。有人说是长生大神显灵,也有人说是天师做法。

    皇帝被雍王重迎回皇宫,随后发下诏令,将长生教定为□□,取缔镇压,全面剿毁民间流通的长生教毒丹。又发下行文书,昭告百姓,天师玄钧广明神君护君救民,设祠立位。

    民间流传起天师巧智护天子,以血鉴心救万民的传说。本来就有好些人不相信在市集看到那个仙气飘飘的人是江湖骗子,如今官府下发公文,又加上民间传言,就更加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仙了。

    甚至有些原本长生教的教使,那天在蒙山亲眼见着天师仙身,又见血雨神迹,也改旗易帜,改去供奉天师庙了。

    雍王本欲请死,自贬为平民,皇帝好一番劝慰,最后未贬为平民,只是几乎削尽了实权。但朝廷中其他参与的官员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杀的杀,贬的贬。

    自那以后,江湖上少了一个玉面剑客龙吟剑李长风,多了一个脸上横亘着一道刀疤的游侠剑医凌长风。他总是沉默寡言,腰间挂着两把剑,背上背着一个旧药箱,手上系着一根褪色严重的红绳,年纪不大,鬓边却徒生了几丛白发。

    他游历的路上时时都在整编添注新的医案,若是遇到药治不好的病,便用剑来治。

    他常常会对着自己的剑自言自语。认识他的人都说他虽然有些怪,但确实是个侠义心肠的好人。

    “凌大侠总是聊起他的夫人,想必他的夫人是个很好的人。”

章节目录

方士曾言不可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阿什么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什么段并收藏方士曾言不可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