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的车程本就不短,二人走走停停,这一路耽搁了两三个月。

    李微言身体孱弱,却并不娇惯。在仙山上时,仙露珍馐食得,回人间来,粗茶糙米也不觉有何不妥。只是车马劳顿,容易疲累。

    来来回回的,车程就慢了许多,赶不及住驿站,有时就会借宿在路上的庙观里。

    其中还有不少是新建的天师庙,庙中供奉的是无上太和镇乾扫魔荡秽天师,又名,玄钧广明天君。是的,就是那位姓李名微言的天师。

    天师是官府推行的信仰,当今天子亲肯,光封号就有十几个。朝廷年年拨款修建天师庙,有时地方朝廷还会组织供奉天师的仪式,以求神明护佑一方平安,所以天师庙大多看着比别家的庙观气派些。

    天师像的造像风格与天王罗汉类似,身着绣金武服,高束七宝冠。虽是女相,却一般都是怒目圆睁,手持黑白双剑,感觉随时要从台上下来砍人了。

    天师像旁还时常出现一些李微言压根不认识的护法神,然后还会多出一些新编的神话传说。不过她本人对此没什么意见,百姓们自由创作嘛,随他们去了。

    庙中香火不少,求什么的都有。不同地区的天师庙,保的还都不一样,有的是保平安,有的保子嗣,全看当地人缺啥。

    进到天师庙中时,凌长风总是如同其他信众一般,很是恭敬认真地请香拜跪。

    李微言则托着个下巴,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一会看看神像,一会看看功德箱,显得很是不敬仙师。

    “给泥像供钱保平安不如把钱给我,至少我还真的能给开几副药保你们身体健康呢。”万里传话开口道。

    于是李微言一行三人就被暴怒的庙祝和信众赶了出去。

    他们上一次被赶出来也是因为李微言借万里之口说:“盖这破庙干什么用,劈了柱子当柴火还能多烧两锅饭呢,少征点税不比盖这玩意强。”

    因此他们多次痛失留宿机会,只能窝在马车里过夜。

    住在马车里就难免遇到贼匪,或是不知死活的小妖。大多数情况下,李微言还没醒,来者就已倒在灵钧剑下。

    凌长风杀人的本事没有退步半分,快刀静步,贼匪们意识到他出剑时,便已身首异处。

    李微言素来不喜欢他杀人,所以他处理尸体很干净利落,从不让她醒来时看见半点糟心的东西。

    杀完人,丢完尸体,擦干净剑,回到马车上,一气呵成。

    第二天在路边摊吃面,路人们谈论起最近越发猖獗的路匪时,凌长风也只是安静垂着眸子,心思全然放在正在认真嗦面条的李微言身上。余光瞥见自己衣角点点血迹,便不动声色地掖起来。

    李微言把面汤咕嘟咕嘟喝了个干净,碗底干净得几乎不用洗。身边的万里,吃相也是如出一辙。

    『如今面条都要十文一碗了,以前是两三文。』

    “如今年景,东西总是贵些。”凌长风笑着擦干净她的嘴角。“吃饱了吗,要不再点一碗?”

    『饱了。』

    面摊旁,一对枯瘦的母子远远看着,孩子指着面摊,母亲摸了摸怀里,对着儿子摇了摇头。那孩子也很是乖巧,便不再说想吃面,但眼睛还是忍不住望过来。

    临走时凌长风在桌上放了一小块碎银,嘱咐小二给那对母子煮两碗面。

    其实凌长风身上也没什么钱。

    这一路过来,食宿还在其次,义诊花费的药材才是大头。即便用的是最便宜的药材,但也抵不过量大。

    凌长风自己一人算账时,看着为数不多的积蓄,担忧这样下去怕是没有钱成亲了。于是他翻了翻行李,还好里面还有些从归云山上带下来的物什,虽然在山上不值什么,但在山下可以卖出好价钱。

    『没钱了?』李微言从身后探出脑袋。

    凌长风赶忙把行李盖上。“没事,您不用担心。我只是在想成亲之事。”

    『也是,快到家了,确实得提前考虑。』

    钱是很重要的事情,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成亲这么大的花费呢。

    李微言寻来纸张,二人在轿厢里用碳条在纸上交谈,一张纸写满了就用术法刷新,可以来来回回地用。

    『这婚礼徒儿是想着风风光光地办,礼仪酒席婚服都需置办。徒儿与师父本就是一家,还能省去一些花销和礼数。届时,村邻自是要请,再请二三好友来聚,您看如何。』

    『可。』

    『要合八字,所以还需师父告知。』

    『我死过几次,八字有好几个,你要哪一个?』

    『……那此事稍后再议。』

    凌长风本想着遵循嫁娶之礼,在成亲前一天,让李微言住在乡邻家中,成亲当日再以花轿迎来,但被李微言否决得很彻底。

    笔谈了几个来回,大多数的礼数都被否了个干净。凌长风自然不情愿,但奈何李微言是做宫廷祭仪出身,在身份礼节上理得比他还要清楚。

    寻常男女结婚,三书六礼,不仅是夫妇两人的事情,还是双方家族间的事情,其中许多礼数需由双方家长亲自过手,若非如此,那些繁复礼节就毫无意义。

    偏偏凌长风的家长就李微言这一个。

    所以许多礼数真要遵循起来,就是一团乱麻。纳采之事就需由两方家长进行,总不能李微言自己请媒人来找自己下聘书送聘礼吧。

    冲突之处删删减减,最后也就不剩啥了。

    『礼数从简。』

    『那花费上可不能从简了。』凌长风做出了让步。

    李微言摸了摸下巴,心中大概合算了一下。『确实,那大概要花三十两。』

    『三十两……您知道现在杀两头猪都将近二十两吗?』

    『居然这么贵……』李微言蹙起眉头。『那你觉得多少合适。』

    凌长风划掉了李微言写下的三十两,在下面补写上『七十两』。

    李微言眉头蹙得更紧了。『会不会太铺张了,而且咱现在有这么多钱吗。』

    凌长风沉默了一会。

    『钱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就好。』

    他既然这样说,李微言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男子的尊严还是需要得到一些尊重的。

    过了几日马车终于到了江林地界,从车帘看出去,这里与他们离开时似乎没有太大区别,青山绿水依旧,田头偶尔有几个戴着斗笠的年迈庄稼人朝他们看过来。

    等到了梓竹村时,映入眼帘是熟悉的绿竹林,似乎也没什么改变。只是不知为何,有些冷清。

    过去村头总是坐着三五成群的老姨们,一边编筐子一边聊天说地,村间小路上也常常有担着箩筐叫卖的小贩,有时卖豆腐,有时卖甜汤。村中的闲汉们坐在树荫底下睡觉,看到来人就坐起来聊几句。

    若是往常,村里要是来了一辆马车,上午来的,中午就能传遍全村了。

    但这次,路上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凌长风驾了一路,才见到一个拄着拐的老人。

    老人抬眼看到马车,有些意外,眯着眼睛看了一阵,待到马车将近了,也没认出驾车的是何人。

    “何老丈,是我,凌长风啊。”凌长风停车下马,与他攀谈起来。

    何老丈上下打量他好一会,才认出眼前人来。“哎呀……原来是李大夫家的凌小子啊,这几年不见,黑了这么多,都快认不出来了。你在外边发达了?还坐马车回来。”

    凌长风笑了笑:“何老丈说笑,马车只是租的,有女眷,不得已而为之。”

    “女眷?李家小子还可以啊,在外边都讨了媳妇儿了。”何老丈的眉毛飞扬起来,脸上浮起几分笑意。

    凌长风有些羞赧,挠了挠头:“还未过门,这次回来就是成亲来的。”

    何老丈闻言,笑意更甚,但很快又落了下去。“是好事啊,村里很久没有好事了。只是啊,你回来的不是时候。”

    “此话何解?”

    何老丈叹了口气:“唉……快到收丁税的时候了。”

    凌长风更是不解:“丁税而已,为何老丈如此唉声叹气。”

    “唉,你不懂,此丁税非彼丁税…实乃兵税。”何老丈摇了摇头。

    “四年前,北方鞑子打过来,咱们这就开始征兵,每户一人,若是家里出不了人,就得另交一笔丁税。唉,这几年,农税,户税年年涨,这税交完,大家就没有余粮了,再交这丁税,连来年的种粮都留不下来……像你这般年纪的,怕是要被拉去做壮丁啊……”

    凌长风心中五味陈杂,回竹庐的路上,他特意观察了一番,果真半个青壮年男子也没有,青天白日,梓竹村却近乎无人,一路过来只见到一个疯妇人坐在墙根,口中喃喃自语。

    凌长风觉得她似乎有些眼熟,想上前询问,可妇人一见到他就面露惊恐地畏缩起来,张牙舞爪地让他别靠近。

    他记起来,这妇人是他小时候的玩伴,后来她嫁给了本村的一个农汉,但那农汉人还算老实可靠,怎么现在竟会变得这般模样。

    于是他就去敲门,可敲了半天,也无人应门,还是邻居出来,告诉他那家已经没人了,年轻的打仗没了,两个娃被卖给了人牙子,换来的钱给老的治病,最后老的也病死了,上门讨税的把最后的种粮都抢走了,女人就疯了。

    凌长风听得心中怒火中烧,却又无力回天,李微言是能治疯病的,但这样的境况,或许疯了比清醒着好过许多。

    待回到家中,凌长风心中已无半分之前的喜悦期盼之情,只剩下悲凉。

    他将所见所闻告知李微言,李微言也只是长叹了口气。

    “师父,这一路的天灾人祸,天怒人怨,您当年真不该保那昏庸的皇帝,干脆让雍王做皇帝算了。”凌长风气得把石桌都砸裂了条缝。

    李微言摇了摇头,『大梁之颓,不是换一个皇帝就能解决的。』

    北方战乱不断,国库虚空,若是不战,便有亡国之危,可若是战,便只能从百姓身上搜刮粮饷。便是换成雍王,怕是也会选择先苦一苦百姓。

    可打了,就一定能打赢吗?打赢了又如何,国库还是空的,连百姓的家底都打没了,国本都空了,届时何人又能挽狂澜于既倒呢?

    凌长风在院中来回徘徊,纠结了许久,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师父,咱成亲就一切从简办吧,但多摆几桌,让乡邻们吃顿好的。省下的钱,还能多买些药材。”

    李微言笑着点头。

    『好。』

    凌长风将行李里的值钱东西都清点一遍,背上去城里当铺当了,还了马车,顺便又去杂市买了些米面,一打红纸。

    城北的布庄欠李微言一些人情,凌长风去低价扯了几匹旧红布,省下了一大笔。

    他在大红绣锦的绸缎前驻足了很久,他原本是想买这样一匹绸缎给师父裁一件嫁衣的,但这一匹布就要足足十两银子。

    凌长风摸了摸怀里剩下的银子,踌躇半晌,还是抱着那几匹旧红布走了。

    等回了竹庐,就见到李微言坐在院里发呆。他把买回来的东西放下,温声问道:“师父在发什么呆?”

    万里从屋顶飞下来,在地上的一堆东西里翻看有没有好吃的。“大人说在等天上掉钱。”

    凌长风笑着摆手:“天上怎么会掉钱呢。”但下一刻又反应过来,凑到李微言身边,也抬头望着天:“真的会掉钱吗……?”

    等了一刻钟,蓝天白云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凌长风决定还是先把买来的东西收拾好。等他把东西放好回来,李微言还在发呆。

    然后,天上真的跳下来一个人,不,准确的说,是从竹林上跳下来的。来者是一位年轻儒雅的青年,青年气质温和,彬彬有礼,面容姣好,鼻梁上架着一副琉璃镜,身上穿的衣裳是上好的苏绣底子。

    青年恭恭敬敬地向李微言行了一礼,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小人胡柳,拜见上君。”

    李微言不紧不慢地接过锦盒,将一打开,万里探头看了一眼,哇出声来:“哇……这得多少钱呐。”

    锦盒中一半是成沓的钱庄通票,每张面额一百两银,在江林县城就可兑换。另一半则是沉甸甸的现银,晃得人眼花。

    李微言不动声色地挑了下眉毛。

    “上君第一次召见小人,小人来得匆忙,手边没有太多银票,便先只带了三千两敬献给上君。”胡柳似乎有些紧张,双手合在身前,十分拘谨,连呼吸都加快了些。

    “三,三千两?!”凌长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目光落到锦盒中那些面额一百两的银票上,倒吸了一口凉气。

    胡柳还以为是少了,连忙补充道:“还有七千两现银明日便遣人送来。”

    『我的天……七千两现银……』万里分明听到了李微言的感慨声,而她表面上还保持着狐族前辈的冷静。

    而凌长风又是吸了口凉气。“这位……公子,敢问,这钱是从何而来。”

    胡柳作了一揖:“这些皆是上君自己的钱,小人只是代为打理上君的产业。”

    『我还有产业?』李微言表面故作镇定,合上盖子。

    “上君这还是第一次召见小人,小人斗胆问一句,上君要这么多钱可是有什么重要用途?当然,上君不答也是应当的。”

    李微言脑袋往左一歪,万里就开口道:“是为了成亲。”

    胡柳闻言脸色大变:“上君要成亲?!与何人成亲?!这,这,此等大事还需小人先回禀二娘子,不,回禀苍墟山。”

    “成亲而已,又不是天塌了。”万里疑惑地扁着嘴。

    “不不不,上君若是要成亲,按礼制来算,花销至少应该在……二十万两。请帖文书需遍发三界,邀请苍墟山与十万大山的几位上君,还请容小人先回去准备。”胡柳视线朝下,大脑飞速计算着。

    因为数额太大,凌长风听着已经没有什么实感了。

    “停停停,没让你们帮忙办,这些钱够用了。你只消通知二娘子一声,到时候来竹庐喝杯喜酒就好,其余乱七八糟的一律不必。那七千两你也不必再拿过来,留做开善堂之用吧。”万里开口道。

    胡柳犹犹豫豫地点头应是,李微言摆了摆手,他就退入了竹林之中。等到他离开,院中三人才赶紧打开盒子一张一张数钱,数了两遍,银票加上现银还真就整整三千两。

    凌长风突然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割裂感。三千两在那年轻公子口中是小钱,而几石粮,就能压垮一个普通的家庭了。

    不必再为钱忧虑,本是天大的好事,可凌长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章节目录

方士曾言不可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阿什么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什么段并收藏方士曾言不可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