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第二十四章
带着你香味的外套,被你搭在我们头上,遮挡雨水。
赶上了,赶上了。。。我的心终于安放下来。。。
公交车刷卡的位置,你看着我,清瘦的脸挂满雨水,你轻柔的拭去我发上的雨水,就那样看着我,轻轻笑了。
我们上车的时候,除了司机,车里一个人也没有,你坐在靠窗的位置,我打开湿漉漉的书包,将被厚厚的书包裹的CD拿了出来。
“生日快乐。”不敢看你,头低得很低,我小声说道。
“谢谢。”你的声音很小,头同样低得很低。
雨水在公交车的玻璃上,映衬着昏黄的路灯光,泛着金色的颜色,一道又一道金色的水痕,不断滑落,不规则的滑落,分开又汇聚。
我的耳朵突然被塞上微微凉的耳机,你按动CD机的按钮。
那首带着忧伤的歌就那样响起。。。
“我会发着呆然后忘记你
接着紧紧闭上眼
想着那一天会有人代替
让我不再想念你
。。。
我会发着呆然后微微笑
接着紧紧闭上眼
又想了一遍你温柔的脸
在我忘记之前”
。。。
朦胧的雾气,不知不觉间,布满了整个车窗,窗外大大小小的雨点,此刻竟是有些模糊得看不清了。
你一笔一画的在车窗浓浓的雾气上写下,轨迹。
这是这首歌的名字。
“十六岁的婧,十七岁的婧,和你,每天的轨迹。”你低下头说着。
慌乱间,你绯红的脸,转了过去。
你继续在车窗的雾气上写着。。。婧。。。还有我。。。
。。。
屋子外面的雨下得越来越大,滴落在钢琴行巨大的落地玻璃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水痕。
“你们看得怎么样了?我们就要打烊了。”女店员的声音,越来越近。
随着她声音的响起,这一曲也终于到了最后。
“我们才刚刚逛第一家琴行呢,准备多看几家。”陈婧站起身来,对姗姗来迟的女店员笑着说道。
“这样啊。。。”女店员的声音带着些许失望,但并不显得意外。
“那你们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过来,要想练琴的话,我们这里也是可以的。”
“好的。”
临出门的时候,她递给陈婧一张名片。
陈婧细细收好名片,说道:“那就谢谢了。。。”
站在琴行的屋檐下,看着漫天的大雨,在某一个瞬间,我转过脸去看向她,她正对着我,相视一笑。
二十三岁的你,二十三岁的我,再一次,奔跑在瓢泼的大雨里。。。
回到家已经很晚,推开家门的时候,那一刻,在你我顶着的蓝色羽绒服下,你清瘦的温暖笑脸,依旧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散去。
让我略微诧异的是,与以往只有一盏小灯亮着不同,今天家里灯火通明。
小悠此刻正趴在餐桌上,面前放着摊开的书本,旁边还有黑色的水性笔。
似乎是我开门的声音吵到了她,她慢慢抬起头,睁开朦朦胧胧的眼睛。
“回来了?”她轻声问道。
“嗯,是的呢。”
“你在干啥?”在门口换了拖鞋后,我走近她,随意看了看桌子上的书说道。
她将桌子上打开的书合上,递给我。
“室内设计啊。。。”我大概翻了翻书的目录,又大略看了看有图片的书页,大致明白了这是一本关于室内设计的书。
“彻底养好了再学嘛,无论学什么都很伤神呢。”
“随便看看。”她蹲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说道。
“干什么去了?怎么回这么晚?”她用不经意的语气问道。
“陈婧说想看电影,看完电影又去了一下钢琴行。”我脱下湿漉漉的羽绒服,穿过厨房,在阳台上,边将羽绒服晾在晒衣杆上边说道。
“开心吗?”折回客厅的时候,她看向我问道。
我冲她笑着点点头,步履并不停下,往我的房间走去,换上家里穿的厚厚的绒睡衣时候,说道:“想起了我和她从前的时光。”
“你今天吃的什么?”从房间里换好睡衣走到客厅里,我在她对面坐下,问道。
“呐。”她笑着把手机里的照片指给我看。
“四个菜?”我把脸凑近她的手机,待看到照片里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的四个菜的时候,我禁不住说道。
“怎么样?第一次做,是不是很有品相?”她有些期待的问道。
“芹菜炒肉丝和青椒炒鸡蛋看起来不错,番茄鸡蛋感觉水少了些,略微有些干呢,凉拌生菜有些发黑。”我将大拇指连着食指,点在手机屏幕上,将图片放大仔细看了看,说道。
“是的,生菜好像老抽放多了些。”
“不过第一次做,已经很不错了。”我用鼓励的语气说道。
“你是在网上找的攻略做的?”我问道。
“是的,今天身体好多了,也没什么事,就自己试着做做饭。”她说道。
“一个人吃,怎么想着要做这么多菜?”
“想着吃饭的时候,你要是恰好回来,菜太少的话邀请你来吃显得诚意不足呀。”她抬起头,微微眯着的眼睛正对着我,神色很是俏皮。
“谢谢你呢,倒是有好吃的能想到我。”
“这倒是不用客气。”
“你这段时间感觉每天都匆匆忙忙,是有什么事吗?”她突然问道。
“大后天就要竞赛了。”
“大后天?”
“全国性的,在北京比赛。”
“那你还要去北京?”
“嗯。”
“如果能取得二等奖以上,我就能保研了。”我的眼里,满是憧憬。
“那要是能取得二等奖以上就好了。”她说道。
“那是的。”
“如果取得二等奖,一定请你吃大餐。”
“真的吗?”
“真的。”
。。。
后天就这样,在焦虑和紧张的准备中,终于来了。
那天下着如天鹅毛绒般的大雪,阴霾的天空下不见一丝阳光。
“真的不用我请假到火车站去送送你吗?”
在学校门口的公交站,陈婧看着我身后大大的背包,还有行李箱,陈婧用有些担心的语气对我说道。
看着她冻得通红的脸,和有些担心的眼神。
“不用了。”我笑笑。
“从离开家到现在,习惯了。”我继续说道。
“那倒是,褪去稚气了呢。”她掩着嘴,笑了起来,呼出一大口白雾。
公交车在我们随意交谈的时候,轧着雪,不经意的来了。
“加油。”
最后分别的时候,她拉住我,轻轻说道。
我点点头。
我转身正准备踏上公交车落着雪花的台阶。
她突然猛的抱住我,心有灵犀,又自然而然,我放下行李箱,转身抱住了她。
我贴着她冰凉的唇,轻轻吻下,又放开。
“一定要好好的。”她说道。
“一定会的,未来还很长。”我说道。
“嗯。”她低下头,说道。
“等我回来,我们就再也不会分开了,等我。”我说道,转身朝公交车上走去。
她在公交车门下朝我挥着手,我一样朝她挥着手,直到车门终于缓缓关上。
我快速找到靠车窗的位置,将车窗彻底拉开,将大半身子探出车外。
我边挥手边冲着她大喊:“等我回来,我们再也不要分开,永远也不要分开!”
她似在哭泣,手捂着嘴,不断的点着头。
那天,她穿着厚厚的淡粉色羽绒服外套,洁白的直筒裤子,洁白的旅游鞋的身影,最终在我们互相的挥手中,越来越远。
。。。
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置身其中,用和周遭其他人几乎一样的步履,朝着进站的入口行进着。
“加油。”
离别时的话语依然萦绕在耳旁,唇上依旧留着她的余香。
“不可以分心。”
你说这几天,我要把所有心神放在竞赛上,所以不可以联系。你的语气有鼓励、期待、还有若隐若现的决绝。
我如以往,一个人踏上北上的列车,那时候是回家,但此时,我清楚的明白,我绝不是一个人。我的心里的那个人,和我一起,我如此坚信。
靠窗的位置,玻璃很通透,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车窗玻璃上的水滴,点点滴滴的停在玻璃上,而此刻,正不住的向后方滑去,不快,无可奈何,不情不愿,以至于窗户上留下无数细小的缓缓向后,浅浅移动的水痕。
这应该是停留在玻璃上的雪,融化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水滴,在列车飞速往前行驶时,相对作用下的反向后滑。列车行驶得很是稳健,我缓缓解开围绕在脖子上的,厚厚的灰色的羊毛围巾,又脱下毛线手套,然后带上耳机。
外面的天空相当昏暗,泛着浅浅的灰白色调,即使是在上午,本应算得上是清晨的时候。车窗玻璃里,是我的浅浅倒影,脸上表情沉静,视线正眄视着笼罩在灰白光线映衬着的窗外景致。
萧瑟的光景,光不溜丢的不知何种树木的树枝干,正着的、斜着的水泥杆子,上面的乱七八糟的粗的细的
黑色电线,巨大的没有听说过的品牌的红色广告牌,上面巨大的代言明星的肖像照。这种感觉,无数趟旅途总会碰到无数次,本应很是熟悉,此刻却有些陌生。虽说是去首都,毕竟是头一遭,总归是一趟陌生的旅途。和回到北方小城的家里,是不一样的。回家去省亲和专门去考试也是不一样的。目的不同,心境也很是不同。
从高铁下来,还要坐地铁,订的房间是在考点附近的宾馆。此刻,我正怀着别样的忐忑,从地铁站走出来。望着越来越暗的天空,才是下午,天空中的光明却愈发的少了,颇有种黎明前,黑暗盖过明亮的光景,我摸出随身携带的手机,上面显示的时间是下午4点。
一阵风呼啸着吹过,泛着浓浓的苍白寒气,这让我不由得紧了紧脖子上的羊毛围巾,顺势用围巾捂住口鼻。风带着中国北方特有的味道,干燥的烟熏味混合着尘土味,倒是与家乡这个时候吹过的风,味道相似。而让我庆幸的是,在这样的冬季,路上干干的,没有下雪的痕迹,我不禁想到,倒是一段相对好走的旅途呢。
宾馆离考点很近,大约过个马路的路程,是朴素的连锁酒店,因为订得早,所以得以订到有窗的房间。虽说属于廉价型酒店,但进房门也须得刷房卡。出乎意料,白色的枕头、白色的被套,倒挺干净。窗户的铝合金框,斑驳的凹凸不平镌刻着滴滴点点,有些年头,不过明显有用抹布用心擦拭清扫的痕迹。
左右住的时间不长,也就两晚,这样的房间已经很是让我满意。
窗外的景色实在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几株光秃秃的梧桐树,只剩几串干瘪的发卷的黄褐色叶子,随着风不情不愿的摇摆着,不知何时就会落下;成片的低矮平房,水泥色的房墙,砖红色的拱形瓦片屋顶,时不时就能找到泛着岁月色彩的黑色青苔;偶尔闪过的乌鸦的尖利叫声与扑打翅膀的声响。。。这一切着实难以与光芒四射的首都联系起来。但这里毕竟已经是首都六环以外的位置,每个城市终究是需要这样的地方,给经济上并不宽裕的人以及我这样偶然路过赶考的穷学生以栖身之地。怀着这样那样的想法,我终于好不容易在房间里,直径约两尺半的深褐色圆形茶几上摊开书籍,拿出纸笔,进行最后的准备。
沉浸在书本中的我,自然而然又突然而然,在晚间的某个时刻,抬头望向窗外,此刻,夜色已经颇为浓郁,除了远处偶尔的隐约的狗叫声,周遭已是一片静谧,天慕一片漆黑,丝毫不见不知躲藏在哪里的星星和月亮,只有时不时飘过的一阵阵苍白的雾气缓缓流淌。
带着你香味的外套,被你搭在我们头上,遮挡雨水。
赶上了,赶上了。。。我的心终于安放下来。。。
公交车刷卡的位置,你看着我,清瘦的脸挂满雨水,你轻柔的拭去我发上的雨水,就那样看着我,轻轻笑了。
我们上车的时候,除了司机,车里一个人也没有,你坐在靠窗的位置,我打开湿漉漉的书包,将被厚厚的书包裹的CD拿了出来。
“生日快乐。”不敢看你,头低得很低,我小声说道。
“谢谢。”你的声音很小,头同样低得很低。
雨水在公交车的玻璃上,映衬着昏黄的路灯光,泛着金色的颜色,一道又一道金色的水痕,不断滑落,不规则的滑落,分开又汇聚。
我的耳朵突然被塞上微微凉的耳机,你按动CD机的按钮。
那首带着忧伤的歌就那样响起。。。
“我会发着呆然后忘记你
接着紧紧闭上眼
想着那一天会有人代替
让我不再想念你
。。。
我会发着呆然后微微笑
接着紧紧闭上眼
又想了一遍你温柔的脸
在我忘记之前”
。。。
朦胧的雾气,不知不觉间,布满了整个车窗,窗外大大小小的雨点,此刻竟是有些模糊得看不清了。
你一笔一画的在车窗浓浓的雾气上写下,轨迹。
这是这首歌的名字。
“十六岁的婧,十七岁的婧,和你,每天的轨迹。”你低下头说着。
慌乱间,你绯红的脸,转了过去。
你继续在车窗的雾气上写着。。。婧。。。还有我。。。
。。。
屋子外面的雨下得越来越大,滴落在钢琴行巨大的落地玻璃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水痕。
“你们看得怎么样了?我们就要打烊了。”女店员的声音,越来越近。
随着她声音的响起,这一曲也终于到了最后。
“我们才刚刚逛第一家琴行呢,准备多看几家。”陈婧站起身来,对姗姗来迟的女店员笑着说道。
“这样啊。。。”女店员的声音带着些许失望,但并不显得意外。
“那你们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过来,要想练琴的话,我们这里也是可以的。”
“好的。”
临出门的时候,她递给陈婧一张名片。
陈婧细细收好名片,说道:“那就谢谢了。。。”
站在琴行的屋檐下,看着漫天的大雨,在某一个瞬间,我转过脸去看向她,她正对着我,相视一笑。
二十三岁的你,二十三岁的我,再一次,奔跑在瓢泼的大雨里。。。
回到家已经很晚,推开家门的时候,那一刻,在你我顶着的蓝色羽绒服下,你清瘦的温暖笑脸,依旧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散去。
让我略微诧异的是,与以往只有一盏小灯亮着不同,今天家里灯火通明。
小悠此刻正趴在餐桌上,面前放着摊开的书本,旁边还有黑色的水性笔。
似乎是我开门的声音吵到了她,她慢慢抬起头,睁开朦朦胧胧的眼睛。
“回来了?”她轻声问道。
“嗯,是的呢。”
“你在干啥?”在门口换了拖鞋后,我走近她,随意看了看桌子上的书说道。
她将桌子上打开的书合上,递给我。
“室内设计啊。。。”我大概翻了翻书的目录,又大略看了看有图片的书页,大致明白了这是一本关于室内设计的书。
“彻底养好了再学嘛,无论学什么都很伤神呢。”
“随便看看。”她蹲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说道。
“干什么去了?怎么回这么晚?”她用不经意的语气问道。
“陈婧说想看电影,看完电影又去了一下钢琴行。”我脱下湿漉漉的羽绒服,穿过厨房,在阳台上,边将羽绒服晾在晒衣杆上边说道。
“开心吗?”折回客厅的时候,她看向我问道。
我冲她笑着点点头,步履并不停下,往我的房间走去,换上家里穿的厚厚的绒睡衣时候,说道:“想起了我和她从前的时光。”
“你今天吃的什么?”从房间里换好睡衣走到客厅里,我在她对面坐下,问道。
“呐。”她笑着把手机里的照片指给我看。
“四个菜?”我把脸凑近她的手机,待看到照片里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的四个菜的时候,我禁不住说道。
“怎么样?第一次做,是不是很有品相?”她有些期待的问道。
“芹菜炒肉丝和青椒炒鸡蛋看起来不错,番茄鸡蛋感觉水少了些,略微有些干呢,凉拌生菜有些发黑。”我将大拇指连着食指,点在手机屏幕上,将图片放大仔细看了看,说道。
“是的,生菜好像老抽放多了些。”
“不过第一次做,已经很不错了。”我用鼓励的语气说道。
“你是在网上找的攻略做的?”我问道。
“是的,今天身体好多了,也没什么事,就自己试着做做饭。”她说道。
“一个人吃,怎么想着要做这么多菜?”
“想着吃饭的时候,你要是恰好回来,菜太少的话邀请你来吃显得诚意不足呀。”她抬起头,微微眯着的眼睛正对着我,神色很是俏皮。
“谢谢你呢,倒是有好吃的能想到我。”
“这倒是不用客气。”
“你这段时间感觉每天都匆匆忙忙,是有什么事吗?”她突然问道。
“大后天就要竞赛了。”
“大后天?”
“全国性的,在北京比赛。”
“那你还要去北京?”
“嗯。”
“如果能取得二等奖以上,我就能保研了。”我的眼里,满是憧憬。
“那要是能取得二等奖以上就好了。”她说道。
“那是的。”
“如果取得二等奖,一定请你吃大餐。”
“真的吗?”
“真的。”
。。。
后天就这样,在焦虑和紧张的准备中,终于来了。
那天下着如天鹅毛绒般的大雪,阴霾的天空下不见一丝阳光。
“真的不用我请假到火车站去送送你吗?”
在学校门口的公交站,陈婧看着我身后大大的背包,还有行李箱,陈婧用有些担心的语气对我说道。
看着她冻得通红的脸,和有些担心的眼神。
“不用了。”我笑笑。
“从离开家到现在,习惯了。”我继续说道。
“那倒是,褪去稚气了呢。”她掩着嘴,笑了起来,呼出一大口白雾。
公交车在我们随意交谈的时候,轧着雪,不经意的来了。
“加油。”
最后分别的时候,她拉住我,轻轻说道。
我点点头。
我转身正准备踏上公交车落着雪花的台阶。
她突然猛的抱住我,心有灵犀,又自然而然,我放下行李箱,转身抱住了她。
我贴着她冰凉的唇,轻轻吻下,又放开。
“一定要好好的。”她说道。
“一定会的,未来还很长。”我说道。
“嗯。”她低下头,说道。
“等我回来,我们就再也不会分开了,等我。”我说道,转身朝公交车上走去。
她在公交车门下朝我挥着手,我一样朝她挥着手,直到车门终于缓缓关上。
我快速找到靠车窗的位置,将车窗彻底拉开,将大半身子探出车外。
我边挥手边冲着她大喊:“等我回来,我们再也不要分开,永远也不要分开!”
她似在哭泣,手捂着嘴,不断的点着头。
那天,她穿着厚厚的淡粉色羽绒服外套,洁白的直筒裤子,洁白的旅游鞋的身影,最终在我们互相的挥手中,越来越远。
。。。
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置身其中,用和周遭其他人几乎一样的步履,朝着进站的入口行进着。
“加油。”
离别时的话语依然萦绕在耳旁,唇上依旧留着她的余香。
“不可以分心。”
你说这几天,我要把所有心神放在竞赛上,所以不可以联系。你的语气有鼓励、期待、还有若隐若现的决绝。
我如以往,一个人踏上北上的列车,那时候是回家,但此时,我清楚的明白,我绝不是一个人。我的心里的那个人,和我一起,我如此坚信。
靠窗的位置,玻璃很通透,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车窗玻璃上的水滴,点点滴滴的停在玻璃上,而此刻,正不住的向后方滑去,不快,无可奈何,不情不愿,以至于窗户上留下无数细小的缓缓向后,浅浅移动的水痕。
这应该是停留在玻璃上的雪,融化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水滴,在列车飞速往前行驶时,相对作用下的反向后滑。列车行驶得很是稳健,我缓缓解开围绕在脖子上的,厚厚的灰色的羊毛围巾,又脱下毛线手套,然后带上耳机。
外面的天空相当昏暗,泛着浅浅的灰白色调,即使是在上午,本应算得上是清晨的时候。车窗玻璃里,是我的浅浅倒影,脸上表情沉静,视线正眄视着笼罩在灰白光线映衬着的窗外景致。
萧瑟的光景,光不溜丢的不知何种树木的树枝干,正着的、斜着的水泥杆子,上面的乱七八糟的粗的细的
黑色电线,巨大的没有听说过的品牌的红色广告牌,上面巨大的代言明星的肖像照。这种感觉,无数趟旅途总会碰到无数次,本应很是熟悉,此刻却有些陌生。虽说是去首都,毕竟是头一遭,总归是一趟陌生的旅途。和回到北方小城的家里,是不一样的。回家去省亲和专门去考试也是不一样的。目的不同,心境也很是不同。
从高铁下来,还要坐地铁,订的房间是在考点附近的宾馆。此刻,我正怀着别样的忐忑,从地铁站走出来。望着越来越暗的天空,才是下午,天空中的光明却愈发的少了,颇有种黎明前,黑暗盖过明亮的光景,我摸出随身携带的手机,上面显示的时间是下午4点。
一阵风呼啸着吹过,泛着浓浓的苍白寒气,这让我不由得紧了紧脖子上的羊毛围巾,顺势用围巾捂住口鼻。风带着中国北方特有的味道,干燥的烟熏味混合着尘土味,倒是与家乡这个时候吹过的风,味道相似。而让我庆幸的是,在这样的冬季,路上干干的,没有下雪的痕迹,我不禁想到,倒是一段相对好走的旅途呢。
宾馆离考点很近,大约过个马路的路程,是朴素的连锁酒店,因为订得早,所以得以订到有窗的房间。虽说属于廉价型酒店,但进房门也须得刷房卡。出乎意料,白色的枕头、白色的被套,倒挺干净。窗户的铝合金框,斑驳的凹凸不平镌刻着滴滴点点,有些年头,不过明显有用抹布用心擦拭清扫的痕迹。
左右住的时间不长,也就两晚,这样的房间已经很是让我满意。
窗外的景色实在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几株光秃秃的梧桐树,只剩几串干瘪的发卷的黄褐色叶子,随着风不情不愿的摇摆着,不知何时就会落下;成片的低矮平房,水泥色的房墙,砖红色的拱形瓦片屋顶,时不时就能找到泛着岁月色彩的黑色青苔;偶尔闪过的乌鸦的尖利叫声与扑打翅膀的声响。。。这一切着实难以与光芒四射的首都联系起来。但这里毕竟已经是首都六环以外的位置,每个城市终究是需要这样的地方,给经济上并不宽裕的人以及我这样偶然路过赶考的穷学生以栖身之地。怀着这样那样的想法,我终于好不容易在房间里,直径约两尺半的深褐色圆形茶几上摊开书籍,拿出纸笔,进行最后的准备。
沉浸在书本中的我,自然而然又突然而然,在晚间的某个时刻,抬头望向窗外,此刻,夜色已经颇为浓郁,除了远处偶尔的隐约的狗叫声,周遭已是一片静谧,天慕一片漆黑,丝毫不见不知躲藏在哪里的星星和月亮,只有时不时飘过的一阵阵苍白的雾气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