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勇勤伯府的侧门处停了几辆马车。
楚沐玥收拾好出来,便见到堂嫂李氏站在门内,似是在等她。
楚沐玥招呼道:“嫂子。”
李氏出了月子后,比先前丰腴了许多,见到楚沐玥便笑着对她道:“路上无趣,二妹妹不若和嫂子同坐一辆车,我们姑嫂二人也说说话解闷。”
这是有话想对她说吗?楚沐玥应下了。
待上了马车,楚沐玥就见到矮桌上放着好些瓜果点心,大半是她爱吃的。
李氏爽朗一笑,对她道:“反正还有一段距离才到,沐玥不若陪嫂子用点。”说着亲自倒了杯茶递到楚沐玥面前,然后就捡了块芙蓉糕吃了起来。
楚沐玥才用了早膳没多久,此时并不饿,她端起茶喝了一口,见李氏吃得香甜,不由问道:“嫂子可是早膳没吃好?”
李氏笑笑:“倒也不是,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许是孕期习惯了,近来我总容易饿,不免吃得就多了些。”
楚沐玥想起那日产房外的惨叫和一盆盆血水,感叹:“嫂子生孩子确实辛苦了。”
李氏捂嘴一笑:“这哪里谈得上辛苦?为夫家生儿育女本就是分内的事,以后你就知道了。”
楚沐玥头皮一麻,想到要为大皇子生孩子更是一个哆嗦:“呵呵,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李氏笑道:“二妹妹还是这般脸皮薄。”
她心里有些疑惑,虽然楚沐玥近来出落得更为动人,性子似乎也开朗了些,但也不像婆母和小姑子说的那般疯癫不好相与啊。
想到婆母临行前的嘱托,李氏话风一转,轻叹:“其实只要男人出息,我在家为他打理内宅绵延子嗣都不算什么,但你也知道你大哥的德性,我是不指望他了,只守着麒儿就是。”
李氏看着即将飞上枝头的楚沐玥,眼神不免带上了几分艳羡:“沐玥你的运气可比嫂子好太多了,要好好珍惜啊,做媳妇可不比在家里当姑娘轻松,忍让些总是没错的。”
楚沐玥关注点歪了,好奇问道:“嫂子就没想过和离吗?”
李氏被她轻柔的话语吓了一跳:“二妹妹如何想到这个?你大哥虽然混账,但好歹不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带到家里气我,比我不如意的大有人在,但你看有几家和离了?姻亲便是结两姓之好,若非真的过不下去,否则怎好和离?”
楚沐玥弯了弯唇,也不再多说:“我只是随口一说,嫂子不必放在心上。”
李氏点点头,认真叮嘱她:“那就好,但这话可不好再对外人提起,女子的名声何其重要,让人误会就不好了。”
怕她不信,李氏接着道:“我娘家一个表妹无缘无故被退了婚,虽然事后查明了是男方的过错,但她名声也受了些影响,最后只能低嫁,亲事比家中其他姐妹低了不止一层。”
李氏语气很是唏嘘。
楚沐玥抿了抿唇,这个婚是一定要退的,不然就算她能活着嫁进去,只怕没几天也要被病逝,那可真是怄得慌。
她才捡了一条命,也不是这样糟蹋的。
想到退婚后自己名声有损,大皇子就算担了全部错处仍能名门闺秀任挑,甚至可能在姻亲的帮助下势力更上一层楼,楚沐玥忍不住握紧了茶杯。
这让她如何甘心?
李氏没想到本意是劝楚沐玥嫁人后收好性子服侍丈夫的一番话,反而越发激起了楚沐玥的一身反骨。
到了龙觉寺,李氏亲自看着仆从将厢房收拾妥当,这才告别楚沐玥去礼佛,回府前还拉着楚沐玥的手叮嘱了许多。
“二妹妹,龙觉寺里清静,念经抄书也是有乐趣的,没多久你就会知道了,嫂子就先回去了,缺什么派人和家里说,嫂子让人送东西来,别委屈自己了。”
楚沐玥似笑非笑地点点头,李氏眼神闪烁了下,疑心自己做得太明显被她看出来了几分,不好再多说,带着人走了。
*
一间古朴素净的厢房内,轩窗半开,室内燃着凝神净气的檀香。
楚沐玥坐在桌前,素手执笔,抄写《金刚经》。
明明是平和的经文,一笔一划却有如刺出的刀戟,力透纸背,带着股杀气。
想到大皇子捏死她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般轻松,而她囿于闺阁还无权无势,只能默默蛰伏防备,想先下手弄死他更是难如登天。
楚沐玥心绪波动,更添烦躁,这经文是彻底抄不下去了,她搁下笔,看向窗外青翠草木。
“陪我去转转吧。”
春桃和小满应了,跟在她身后,从房里出来,在小道上慢慢踱步。
楚沐玥在心里琢磨着事情,没注意脚下,耳边潺潺的流水声才让她回过了神。
定睛一看,这里如此熟悉,不正是她上次落水的地方吗?
她怎么走到这儿了?
楚沐玥视线不由自主飘向水潭,触及那波光凌凌的湖面,心里发紧,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她当即移开视线,转身就要离去,动作突然一顿,一抹高大挺拔的身影就这样猝不及防闯入眼帘。
“恩公?这么巧你也在这里啊。”楚沐玥眼睛一亮,很是惊喜。
端景帝点点头,没有多说自己是在得知小姑娘的行踪后特意过来的。
他眸光复杂,克制又轻柔地将目光落在少女娇俏的脸庞上,明明是熟悉的摸样却又透着几分陌生。
只是月余未见,他竟生出种恍如隔世之感,一时移不开视线。
想到小姑娘方才脸带轻愁的模样,端景帝忍不住关心:“我见你先前双眉紧锁,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楚沐玥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她抿起唇,迟疑地看着他。
那眼神有如林间走失的小鹿,澄澈迷茫又带着警惕,让人心软,端景帝轻声道:“一起走走?”
楚沐玥点点头。
端景帝转身放慢步子,楚沐玥几步走到恩公身旁,连他不远处的水潭都忽视了。
春桃和小满对视一眼,默默退下。
男子猿臂蜂腰,身躯如山岳般沉默高大,她走在一旁不觉得压抑,心里反而奇迹地平静了些,竟比抄写佛经的效果更好。
楚沐玥看着前方,眼神有些迷茫:“恩公,是不是弱小者活得就格外困难些?”
因为父亲早逝,无人庇护,她活得便比其他姐妹艰难,后面和大皇子的婚事让她缓了口气,到头来却发现这才是催命符。
就因为她是个没有权势的孤女,所以挡了别人路时,连被利用的资格都没有,只会被人随手毁掉。
也是因为弱小,她即便再无辜也无人关心,世人只会追捧位高者,再心狠手辣也会被美化赞美。
端景帝敏锐察觉出什么,皱眉道:“有人欺负你?”
感受到恩公眼中的关切,楚沐玥心里一暖,几乎就要将事情脱口而出了,但理智及时拉回了她的思绪。
恩公是皇亲,说不准还是看着大皇子长大的长辈,她空口无凭这么一说,恩公能相信大皇子会是这样的人吗?
万一恩公不信反而去试探大皇子,那不就打草惊蛇了?
最重要的是,她不确定恩公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也不敢贝者。
这到底是她和大皇子的纠纷,没必要把恩公拖下水。
想到这里,楚沐玥摇了摇头:“没有,我只是有感而发。”
端景帝垂眸打量着她的神情。
楚沐玥坦然回视。
一双深邃迫人的凤目,一双平静潋滟的桃花眼,对望着,又像在角力。
端景帝率先移开视线:“不想说便罢了,可以借势,不要自顾自钻牛角尖。”
楚沐玥扯了扯唇角,语气有些轻嘲:“从哪借势?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女谁又会愿意让我借势呢?”
端景帝垂眸,就见小姑娘目光看着远处,纤细的身影即使在春光里都透着几分寂寥。
他心中一涩:“谁说的?”
楚沐玥回过神,怔然转头望向他。
端景帝抬起手,修长的手指拨动几下便从腰间解下一枚双鱼环佩,递到她面前:“以后有事就将这枚玉佩送到住持处。”
楚沐玥抿唇,看向男子认真而沉静的双眸,又低头看向那枚在骨节分明的大手中显得越发玲珑的玉佩,却没有立即接过,反倒迟疑起来。
恩公待她这般好,她却并不完全信任恩公,连半丝口风都不肯吐露,自己当真值得这份好意吗?
端景帝见她并不动作,问道:“在犹豫什么?”
“我……不值得的。”楚沐玥垂下眼,声音很轻近乎呢喃。
端景帝有些心疼,小姑娘应当过得不太好,所以才会在他人给予善意时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惶恐。
“傻姑娘,我既是你的长辈,便应行照拂之责,安心拿着吧。”声音柔和,语气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还将玉佩往前递了递。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楚沐玥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双手接过玉佩,握在掌心,沁凉的质感激起了心中的浪潮,久久难以平息。
楚沐玥紧了紧手中的玉佩,长睫微颤,低声道:“恩公什么都不问就将信物给我,难道就不怕我拿去做坏事吗?”
端景帝:“我知你是个好孩子,不会主动欺负人。”
简简单单的一句,楚沐玥却宛如吃了蜜一般甜进心坎,嘴角抑制不住上扬。
恩公果然是明白她的,她会反击也是因为有人招惹她在先,那么他人再多的非议又有什么关系呢?
楚沐玥不知为何左性犯了,晶亮的桃花眼紧紧盯着人:“那要是我真做了错事怎么办?恩公要将我绳之以法吗?”
楚沐玥收拾好出来,便见到堂嫂李氏站在门内,似是在等她。
楚沐玥招呼道:“嫂子。”
李氏出了月子后,比先前丰腴了许多,见到楚沐玥便笑着对她道:“路上无趣,二妹妹不若和嫂子同坐一辆车,我们姑嫂二人也说说话解闷。”
这是有话想对她说吗?楚沐玥应下了。
待上了马车,楚沐玥就见到矮桌上放着好些瓜果点心,大半是她爱吃的。
李氏爽朗一笑,对她道:“反正还有一段距离才到,沐玥不若陪嫂子用点。”说着亲自倒了杯茶递到楚沐玥面前,然后就捡了块芙蓉糕吃了起来。
楚沐玥才用了早膳没多久,此时并不饿,她端起茶喝了一口,见李氏吃得香甜,不由问道:“嫂子可是早膳没吃好?”
李氏笑笑:“倒也不是,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许是孕期习惯了,近来我总容易饿,不免吃得就多了些。”
楚沐玥想起那日产房外的惨叫和一盆盆血水,感叹:“嫂子生孩子确实辛苦了。”
李氏捂嘴一笑:“这哪里谈得上辛苦?为夫家生儿育女本就是分内的事,以后你就知道了。”
楚沐玥头皮一麻,想到要为大皇子生孩子更是一个哆嗦:“呵呵,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李氏笑道:“二妹妹还是这般脸皮薄。”
她心里有些疑惑,虽然楚沐玥近来出落得更为动人,性子似乎也开朗了些,但也不像婆母和小姑子说的那般疯癫不好相与啊。
想到婆母临行前的嘱托,李氏话风一转,轻叹:“其实只要男人出息,我在家为他打理内宅绵延子嗣都不算什么,但你也知道你大哥的德性,我是不指望他了,只守着麒儿就是。”
李氏看着即将飞上枝头的楚沐玥,眼神不免带上了几分艳羡:“沐玥你的运气可比嫂子好太多了,要好好珍惜啊,做媳妇可不比在家里当姑娘轻松,忍让些总是没错的。”
楚沐玥关注点歪了,好奇问道:“嫂子就没想过和离吗?”
李氏被她轻柔的话语吓了一跳:“二妹妹如何想到这个?你大哥虽然混账,但好歹不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带到家里气我,比我不如意的大有人在,但你看有几家和离了?姻亲便是结两姓之好,若非真的过不下去,否则怎好和离?”
楚沐玥弯了弯唇,也不再多说:“我只是随口一说,嫂子不必放在心上。”
李氏点点头,认真叮嘱她:“那就好,但这话可不好再对外人提起,女子的名声何其重要,让人误会就不好了。”
怕她不信,李氏接着道:“我娘家一个表妹无缘无故被退了婚,虽然事后查明了是男方的过错,但她名声也受了些影响,最后只能低嫁,亲事比家中其他姐妹低了不止一层。”
李氏语气很是唏嘘。
楚沐玥抿了抿唇,这个婚是一定要退的,不然就算她能活着嫁进去,只怕没几天也要被病逝,那可真是怄得慌。
她才捡了一条命,也不是这样糟蹋的。
想到退婚后自己名声有损,大皇子就算担了全部错处仍能名门闺秀任挑,甚至可能在姻亲的帮助下势力更上一层楼,楚沐玥忍不住握紧了茶杯。
这让她如何甘心?
李氏没想到本意是劝楚沐玥嫁人后收好性子服侍丈夫的一番话,反而越发激起了楚沐玥的一身反骨。
到了龙觉寺,李氏亲自看着仆从将厢房收拾妥当,这才告别楚沐玥去礼佛,回府前还拉着楚沐玥的手叮嘱了许多。
“二妹妹,龙觉寺里清静,念经抄书也是有乐趣的,没多久你就会知道了,嫂子就先回去了,缺什么派人和家里说,嫂子让人送东西来,别委屈自己了。”
楚沐玥似笑非笑地点点头,李氏眼神闪烁了下,疑心自己做得太明显被她看出来了几分,不好再多说,带着人走了。
*
一间古朴素净的厢房内,轩窗半开,室内燃着凝神净气的檀香。
楚沐玥坐在桌前,素手执笔,抄写《金刚经》。
明明是平和的经文,一笔一划却有如刺出的刀戟,力透纸背,带着股杀气。
想到大皇子捏死她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般轻松,而她囿于闺阁还无权无势,只能默默蛰伏防备,想先下手弄死他更是难如登天。
楚沐玥心绪波动,更添烦躁,这经文是彻底抄不下去了,她搁下笔,看向窗外青翠草木。
“陪我去转转吧。”
春桃和小满应了,跟在她身后,从房里出来,在小道上慢慢踱步。
楚沐玥在心里琢磨着事情,没注意脚下,耳边潺潺的流水声才让她回过了神。
定睛一看,这里如此熟悉,不正是她上次落水的地方吗?
她怎么走到这儿了?
楚沐玥视线不由自主飘向水潭,触及那波光凌凌的湖面,心里发紧,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她当即移开视线,转身就要离去,动作突然一顿,一抹高大挺拔的身影就这样猝不及防闯入眼帘。
“恩公?这么巧你也在这里啊。”楚沐玥眼睛一亮,很是惊喜。
端景帝点点头,没有多说自己是在得知小姑娘的行踪后特意过来的。
他眸光复杂,克制又轻柔地将目光落在少女娇俏的脸庞上,明明是熟悉的摸样却又透着几分陌生。
只是月余未见,他竟生出种恍如隔世之感,一时移不开视线。
想到小姑娘方才脸带轻愁的模样,端景帝忍不住关心:“我见你先前双眉紧锁,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楚沐玥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她抿起唇,迟疑地看着他。
那眼神有如林间走失的小鹿,澄澈迷茫又带着警惕,让人心软,端景帝轻声道:“一起走走?”
楚沐玥点点头。
端景帝转身放慢步子,楚沐玥几步走到恩公身旁,连他不远处的水潭都忽视了。
春桃和小满对视一眼,默默退下。
男子猿臂蜂腰,身躯如山岳般沉默高大,她走在一旁不觉得压抑,心里反而奇迹地平静了些,竟比抄写佛经的效果更好。
楚沐玥看着前方,眼神有些迷茫:“恩公,是不是弱小者活得就格外困难些?”
因为父亲早逝,无人庇护,她活得便比其他姐妹艰难,后面和大皇子的婚事让她缓了口气,到头来却发现这才是催命符。
就因为她是个没有权势的孤女,所以挡了别人路时,连被利用的资格都没有,只会被人随手毁掉。
也是因为弱小,她即便再无辜也无人关心,世人只会追捧位高者,再心狠手辣也会被美化赞美。
端景帝敏锐察觉出什么,皱眉道:“有人欺负你?”
感受到恩公眼中的关切,楚沐玥心里一暖,几乎就要将事情脱口而出了,但理智及时拉回了她的思绪。
恩公是皇亲,说不准还是看着大皇子长大的长辈,她空口无凭这么一说,恩公能相信大皇子会是这样的人吗?
万一恩公不信反而去试探大皇子,那不就打草惊蛇了?
最重要的是,她不确定恩公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也不敢贝者。
这到底是她和大皇子的纠纷,没必要把恩公拖下水。
想到这里,楚沐玥摇了摇头:“没有,我只是有感而发。”
端景帝垂眸打量着她的神情。
楚沐玥坦然回视。
一双深邃迫人的凤目,一双平静潋滟的桃花眼,对望着,又像在角力。
端景帝率先移开视线:“不想说便罢了,可以借势,不要自顾自钻牛角尖。”
楚沐玥扯了扯唇角,语气有些轻嘲:“从哪借势?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女谁又会愿意让我借势呢?”
端景帝垂眸,就见小姑娘目光看着远处,纤细的身影即使在春光里都透着几分寂寥。
他心中一涩:“谁说的?”
楚沐玥回过神,怔然转头望向他。
端景帝抬起手,修长的手指拨动几下便从腰间解下一枚双鱼环佩,递到她面前:“以后有事就将这枚玉佩送到住持处。”
楚沐玥抿唇,看向男子认真而沉静的双眸,又低头看向那枚在骨节分明的大手中显得越发玲珑的玉佩,却没有立即接过,反倒迟疑起来。
恩公待她这般好,她却并不完全信任恩公,连半丝口风都不肯吐露,自己当真值得这份好意吗?
端景帝见她并不动作,问道:“在犹豫什么?”
“我……不值得的。”楚沐玥垂下眼,声音很轻近乎呢喃。
端景帝有些心疼,小姑娘应当过得不太好,所以才会在他人给予善意时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惶恐。
“傻姑娘,我既是你的长辈,便应行照拂之责,安心拿着吧。”声音柔和,语气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还将玉佩往前递了递。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楚沐玥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双手接过玉佩,握在掌心,沁凉的质感激起了心中的浪潮,久久难以平息。
楚沐玥紧了紧手中的玉佩,长睫微颤,低声道:“恩公什么都不问就将信物给我,难道就不怕我拿去做坏事吗?”
端景帝:“我知你是个好孩子,不会主动欺负人。”
简简单单的一句,楚沐玥却宛如吃了蜜一般甜进心坎,嘴角抑制不住上扬。
恩公果然是明白她的,她会反击也是因为有人招惹她在先,那么他人再多的非议又有什么关系呢?
楚沐玥不知为何左性犯了,晶亮的桃花眼紧紧盯着人:“那要是我真做了错事怎么办?恩公要将我绳之以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