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再下一州
第934章 再下一州
“果然不出所料,啰兀城没有那么容易攻占。”
盛长柏放下手里的书信叹道,盛长柏这边占领兰州,颇为顺利。
但是顾廷烨一路大军,数十万汉番联兵,大举进攻横山,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大周选择主动出击的话,不管是攻取城池,关卡。
还是在城外和西夏兵野战,大周步兵对战西夏骑兵,大周方面可以说都没有优势。
盛长柏攻占兰州顺利,是盛长柏选择了超出时代的战法。
盛长柏采取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在西夏守军的预料之内。
完全没有一点防备,一点应对。
新武器每每都是第一次使上战场的时候,发挥的威力最大。
大宋现存的火炮和火药,远没有盛长柏使用的威力巨大,在战场实用性并不高。
所以攻打夺取城池、关口,还是采取的原始的云梯方式,需要时间。
但是大周恰恰最缺的就是时间,毕竟大周的敌人不只是一个西夏。
辽国朝堂,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腐朽的迹象,但是辽国的当权者再腐朽,也不会放任大周解决西夏。
等辽国反应了过来之后,肯定会做出一些反应。
使用外交手段干涉的话,大周可以不予理会,和辽国打嘴炮就行。
但是看到西夏支撑不住,辽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嘴炮层面。
辽国要铁了心救西夏,可以选择从国内朝州辽两国的边境调兵。
北疆有了威胁,没有实力于两国同时开战的大周,也就只能选择罢兵。
所以这次大周和西夏交战的时间,也不一定在两国的战场,两国的将士分出输赢的时候。
更可能是在战场之外,在于什么时候辽国为了西夏,愿意花费自己的粮草,朝大周的边境调兵,威胁大周。
“许三,我予你一些火药,你给顾廷烨送过去吧。东西送到了之后,你也先留在那边,等这些东西用完了伱再回来。”盛长柏继续的说道。
还是决定帮顾廷烨一把,如果这次就能攻打下来横山的话,可以说大周的局势会大有不同。
少了西北方面庞大的军费开支,大周算是甩脱一个沉重负担,经济瞬间就能轻松不少。
国库入不敷出的局面,立马就能得到改变。
也会有多余的经济,投入到民生方面,增强大周的国力,改变积弱的局面,为改革办法留出更宽裕的时间。
这次战争,对盛长柏来说,还是有一些突然。
对科技树并没有完成攀爬,不管是火药还是火炮,盛长柏也都是实验性质的留存了一些。
远不能支持一场战争的消耗,之前为了攻略河湟顺利。
盛长柏只能先保证自己这边,现在战情比盛长柏预想的更为顺利。
也就可以挪出一部分赠予顾廷烨,太多了也没有,帮着顾廷烨解决几道难关垭口,还是可以。
把许三留给顾廷烨,给自己身边人分润一些功劳,谋划一条出路是一方面。
另一个火药要怎么使用,确实也需要一个熟悉的人指导。
送走了许三之后,盛长柏这边就是坐镇金城,保证后勤。
河北和会州的西夏兵,支援到了兰州之后。
首先就是截断大周的补给线,这些西夏的老套路,有机动性优势,肯定不会浪费。
这次秦州兵出兵兰州,为了速度,为了突然,打西夏一个措手不及。
本就是轻车简行,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
预期目的达成的很顺利,但是这样行军,粮草携带的真的不多。
为了保证粮草的供应,大周只能选择和西夏兵野战。
临阵指挥这种事情,盛长柏真的不擅长,远不如久经沙场的向副都管。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和西夏兵正面血拼,大周其实还是占不得优势。
也就是依靠着人多势众,以多打少,才能维持着不算难看的战损比。
虽然看着战场之上,血流成河,每天都在死人,很痛心。
但慈不掌兵的道理,盛长柏还是懂得。
必要的牺牲肯定需要承受,毕竟是打仗,不可能永远的投机取巧,没有损失。
这是一个必备过程,西夏毕竟人口稀少,青壮更稀少。
每消耗掉一个西夏党项青壮,就是消耗掉西夏一份战争潜力。
比消耗,大周就算再虚弱,也不会拼不过西夏。
当初韩章和西夏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败屡败。
西夏一直都在获胜,都能坚持到西夏自己国力崩溃。
更不要说盛长柏这边和西夏交战,每一次都不吃亏,甚至是可以说是小赚。
兰州这边的战场,可以说是僵持,也可以说是大周在消耗西夏的有生力量。
去战场上盛长柏做不了太多事,就是凭借自己的武力,多杀上几个西夏兵,对于大局也没什么明显帮助。
所以盛长柏算是暂时的退出了战场。
但盛长柏也没有闲着,还是抓紧时间,增加力度,拉拢兰州境内的番人。
晓之以理,最重要的是诱之以利,发动番兵一同攻打西夏人。
继续扩大自己一边的人数优势,减少大周士兵损失。
河北因为要渡河,能支援过来兰州的兵,还是有限。
盛长柏暂时不准备渡河,破坏了各种渡河工具是一方面。
另一个还是,西夏的政体是封建领主制。
不是自己人马的话,营救起来就没那么尽心。
损失的都是兰州领主麾下的领地和士兵,和河北的领主又有什么直接厉害关系。
如果不是失去了兰州,会州,河北就直接面临大周兵锋威胁的话。
这些应付式的派兵支援可能都不会有。
主要过来兰州支援的西夏兵,还是会州方面的兵马。
会州交界秦州,本就有防御秦州的任务。
秦州的兵马都被盛长柏带了出来,但是秦州所在的秦凤路,依然驻扎着不少的兵马。
会州方面,怎么都不可能忽略。
能支援过来的兵马也不太多,在加上兰州境内,各个城寨里面的西夏兵。
西夏自己的党项兵和番兵,加起来其实也不过只有四五万人。
经过半个月的消耗,其实损失了小半。
剩下的这些,其实也可以说是人累马疲。
“向副都管,疲兵之策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可以了,时间还是宝贵,不能都消耗在会、兰二州之上。”
到这个时候,大周方面的军队,对西夏兵已经七八倍的优势。
足够对这种西夏兵采取包围式的围剿,盛长柏也就决定对这些西夏兵发动总攻。
“那就择日决战。”
“好,我与都管一起,只要都把这些贼兵消灭在兰州,会州也就等于拿下。”
有绝对的人数优势,想要击溃这些西夏兵不难。
但是想要尽可能的杀伤西夏兵,难度明显会更高一些。
毕竟大周怎么说都是战马稀少,获胜之后想要追击敌兵,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但就是因为西夏人口少,盛长柏才要故意针对。
跟随着西夏行动的青唐番兵不重要,盛长柏都想故意放掉。
这些番兵大周养不熟,西夏也同样的养不熟。
西夏强势的时候,这些番兵会聚在西夏的旗下。
但是等到西夏衰落,盛长柏毫无怀疑,这些番兵撕咬起西夏会咬的最狠。
“几倍兵马围之,何须盛帅你亲自出马。”
从秦州出兵也才一个月,和西夏交战,也就半个多月,尚副都管对西夏兵已经有了自信。
这些秦州兵马,对西夏兵也消去了畏惧之心。
以后和西夏兵交战起来,已经可以说是精锐。
练兵练将的效果,都是挺明显的。
“上了战场之上,还是向副都管你临阵指挥,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当然了向副都管不希望盛长柏亲临战阵,肯定有一些担心功劳的分配。
这些西北将领,抗击西夏的心肯定是有的。
但是免不了,都有各自的小算计,为功劳,为利益。
要满意了这些人的私欲,才能尽心的为攻略西夏出力。
盛长柏也就直接解释,不和向副都管争这份功劳。
盛长柏对大周朝的世爵,没什么兴趣。
和盛紘一样,还是想要盛家走诗书传家的路子。
没有想要让自家挤进勋贵集团的意愿。
军功可以有,但是没有问题也不大。
封侯拜相当然可以追求,但盛长柏自己本人有一个虚封就足够。
大周朝的国情来说,只要宰辅在位置上做的不错。
朝廷从不吝啬虚封一个爵位,不要说是侯爵,就是公爵,老赵家也不抠门。
荣誉方面老赵家人,还是大方的,死后被封王的宰辅都有。
“追,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西贼。”
“杀西狗,换赏金。”
两军对战,摆开战阵的时候,大周这边主要依靠的是汉军。
就是有一部分番兵参加,也是经过了大周的训练,早已经进入大周编制的雇佣军,能熟练的组成战阵。
这些各个部落临时聚集起来的番兵,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在这个时候,用处不大。
但是击溃了西夏军,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就到了番兵优势的时候。
同样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番兵骑术并不压于西夏兵。
劫掠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可以说是本能。
面对一心逃命,无心交战的党项兵,这些番兵,也能取得战力上的优势。
用物资和这些番兵,买党项人的人头,还是很值得的。
西夏巅峰时期,也就五十万兵马,就算一颗人头一百贯。
大周省吃俭用的挤一挤,也出的起这份钱。
只是大周平常真遇不上,花钱就可以买西夏兵人头的好事。
这场追击,直接持续了十天,等把这些兵,都赶回了会州。
会州除了治所,定西城之外城寨,都被大周给攻陷了才算结束。
这么的饶了一圈,盛长柏又回到了秦州边境。
除了定西城这么一座孤城之外,秦州、会州、兰州已经连成了一片。
至于这一座孤城,先围起来就行。
几万兵马的人吃马爵,哪是这个时代的一座城池,支撑的住的。
然后盛长柏还是重复之前的操作,收服会州境内的番邦各部落。
依靠着二十万大军,劝降起来,可以说无往而不利。
这些番部现在处于大周的包围之中,其实已经无路可走,只有依靠于大周。
自没有兰州番部,那么好的待遇。
这些依附于大周的番邦部落,也不能都是一个待遇。
还是要分清层次,只有亲近大周才能得到更多利益。
这些番人才会有为大周卖命的动力。
“盛帅,可以向朝廷报功了吧?”尚副都管兴奋的催促道。
不说盛长柏是这一路兵马的主帅,不说盛长柏朝中有人,老丈人是副相,父亲也是高官,就是盛长柏有和皇帝直接对话的权利,也是盛长柏报功合适。
“这个事情也不急,等我把这些番邦,料理清楚了之后,一块向朝廷请功。”
这些番邦处理起来,还是挺繁琐的。
既然内附于大周,大周肯定就要给予封赏。
这些番邦接受了大周的封赏,才意味着臣服于大周的统治。
会州这些人属于被动依附,实际的物资封赏肯定不会很多。
但是就算再少,也要封赏,就是一个几千号人的部落,部落酋长也应该有一份大周官职。
皇帝封赏的依据,主要就是盛长柏统计的数据。
“而且这场仗还没有打完,就算现在去向朝廷请功,朝廷的封赏也没有那么快下来。”盛长柏继续的说道。
之前的时候,盛长柏攻下金城,就向朝堂请了一次功。
下面将士的功劳,朝廷很快的批复了下来。
但是盛长柏和向副都管,这一路兵马的两位主官。
封赏并没有直接封赏下来,盛长柏就明白,自己这次的拓土之功,有些不好封赏。
一州之地,其实并不大,给的封赏过轻。
显示不出来,朝廷对几十年来,头一次西北开边之功的重视。
如果赏赐过重,又会定高了标准。
秦州军如果能成功攻略河湟,甚至顾廷烨可能攻陷了横山之后,功劳太大,标准立高了之后,不好封赏。
甚至是,如果两路大军攻伐都不顺的话。
盛长柏这份拓土之功,还要高封,起一个遮丑的作用。
所以就算是朝中有人,盛长柏也知道自己的功劳,暂时赏不下来。
()
“果然不出所料,啰兀城没有那么容易攻占。”
盛长柏放下手里的书信叹道,盛长柏这边占领兰州,颇为顺利。
但是顾廷烨一路大军,数十万汉番联兵,大举进攻横山,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大周选择主动出击的话,不管是攻取城池,关卡。
还是在城外和西夏兵野战,大周步兵对战西夏骑兵,大周方面可以说都没有优势。
盛长柏攻占兰州顺利,是盛长柏选择了超出时代的战法。
盛长柏采取的攻城方式,完全不在西夏守军的预料之内。
完全没有一点防备,一点应对。
新武器每每都是第一次使上战场的时候,发挥的威力最大。
大宋现存的火炮和火药,远没有盛长柏使用的威力巨大,在战场实用性并不高。
所以攻打夺取城池、关口,还是采取的原始的云梯方式,需要时间。
但是大周恰恰最缺的就是时间,毕竟大周的敌人不只是一个西夏。
辽国朝堂,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腐朽的迹象,但是辽国的当权者再腐朽,也不会放任大周解决西夏。
等辽国反应了过来之后,肯定会做出一些反应。
使用外交手段干涉的话,大周可以不予理会,和辽国打嘴炮就行。
但是看到西夏支撑不住,辽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嘴炮层面。
辽国要铁了心救西夏,可以选择从国内朝州辽两国的边境调兵。
北疆有了威胁,没有实力于两国同时开战的大周,也就只能选择罢兵。
所以这次大周和西夏交战的时间,也不一定在两国的战场,两国的将士分出输赢的时候。
更可能是在战场之外,在于什么时候辽国为了西夏,愿意花费自己的粮草,朝大周的边境调兵,威胁大周。
“许三,我予你一些火药,你给顾廷烨送过去吧。东西送到了之后,你也先留在那边,等这些东西用完了伱再回来。”盛长柏继续的说道。
还是决定帮顾廷烨一把,如果这次就能攻打下来横山的话,可以说大周的局势会大有不同。
少了西北方面庞大的军费开支,大周算是甩脱一个沉重负担,经济瞬间就能轻松不少。
国库入不敷出的局面,立马就能得到改变。
也会有多余的经济,投入到民生方面,增强大周的国力,改变积弱的局面,为改革办法留出更宽裕的时间。
这次战争,对盛长柏来说,还是有一些突然。
对科技树并没有完成攀爬,不管是火药还是火炮,盛长柏也都是实验性质的留存了一些。
远不能支持一场战争的消耗,之前为了攻略河湟顺利。
盛长柏只能先保证自己这边,现在战情比盛长柏预想的更为顺利。
也就可以挪出一部分赠予顾廷烨,太多了也没有,帮着顾廷烨解决几道难关垭口,还是可以。
把许三留给顾廷烨,给自己身边人分润一些功劳,谋划一条出路是一方面。
另一个火药要怎么使用,确实也需要一个熟悉的人指导。
送走了许三之后,盛长柏这边就是坐镇金城,保证后勤。
河北和会州的西夏兵,支援到了兰州之后。
首先就是截断大周的补给线,这些西夏的老套路,有机动性优势,肯定不会浪费。
这次秦州兵出兵兰州,为了速度,为了突然,打西夏一个措手不及。
本就是轻车简行,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
预期目的达成的很顺利,但是这样行军,粮草携带的真的不多。
为了保证粮草的供应,大周只能选择和西夏兵野战。
临阵指挥这种事情,盛长柏真的不擅长,远不如久经沙场的向副都管。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和西夏兵正面血拼,大周其实还是占不得优势。
也就是依靠着人多势众,以多打少,才能维持着不算难看的战损比。
虽然看着战场之上,血流成河,每天都在死人,很痛心。
但慈不掌兵的道理,盛长柏还是懂得。
必要的牺牲肯定需要承受,毕竟是打仗,不可能永远的投机取巧,没有损失。
这是一个必备过程,西夏毕竟人口稀少,青壮更稀少。
每消耗掉一个西夏党项青壮,就是消耗掉西夏一份战争潜力。
比消耗,大周就算再虚弱,也不会拼不过西夏。
当初韩章和西夏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败屡败。
西夏一直都在获胜,都能坚持到西夏自己国力崩溃。
更不要说盛长柏这边和西夏交战,每一次都不吃亏,甚至是可以说是小赚。
兰州这边的战场,可以说是僵持,也可以说是大周在消耗西夏的有生力量。
去战场上盛长柏做不了太多事,就是凭借自己的武力,多杀上几个西夏兵,对于大局也没什么明显帮助。
所以盛长柏算是暂时的退出了战场。
但盛长柏也没有闲着,还是抓紧时间,增加力度,拉拢兰州境内的番人。
晓之以理,最重要的是诱之以利,发动番兵一同攻打西夏人。
继续扩大自己一边的人数优势,减少大周士兵损失。
河北因为要渡河,能支援过来兰州的兵,还是有限。
盛长柏暂时不准备渡河,破坏了各种渡河工具是一方面。
另一个还是,西夏的政体是封建领主制。
不是自己人马的话,营救起来就没那么尽心。
损失的都是兰州领主麾下的领地和士兵,和河北的领主又有什么直接厉害关系。
如果不是失去了兰州,会州,河北就直接面临大周兵锋威胁的话。
这些应付式的派兵支援可能都不会有。
主要过来兰州支援的西夏兵,还是会州方面的兵马。
会州交界秦州,本就有防御秦州的任务。
秦州的兵马都被盛长柏带了出来,但是秦州所在的秦凤路,依然驻扎着不少的兵马。
会州方面,怎么都不可能忽略。
能支援过来的兵马也不太多,在加上兰州境内,各个城寨里面的西夏兵。
西夏自己的党项兵和番兵,加起来其实也不过只有四五万人。
经过半个月的消耗,其实损失了小半。
剩下的这些,其实也可以说是人累马疲。
“向副都管,疲兵之策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可以了,时间还是宝贵,不能都消耗在会、兰二州之上。”
到这个时候,大周方面的军队,对西夏兵已经七八倍的优势。
足够对这种西夏兵采取包围式的围剿,盛长柏也就决定对这些西夏兵发动总攻。
“那就择日决战。”
“好,我与都管一起,只要都把这些贼兵消灭在兰州,会州也就等于拿下。”
有绝对的人数优势,想要击溃这些西夏兵不难。
但是想要尽可能的杀伤西夏兵,难度明显会更高一些。
毕竟大周怎么说都是战马稀少,获胜之后想要追击敌兵,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但就是因为西夏人口少,盛长柏才要故意针对。
跟随着西夏行动的青唐番兵不重要,盛长柏都想故意放掉。
这些番兵大周养不熟,西夏也同样的养不熟。
西夏强势的时候,这些番兵会聚在西夏的旗下。
但是等到西夏衰落,盛长柏毫无怀疑,这些番兵撕咬起西夏会咬的最狠。
“几倍兵马围之,何须盛帅你亲自出马。”
从秦州出兵也才一个月,和西夏交战,也就半个多月,尚副都管对西夏兵已经有了自信。
这些秦州兵马,对西夏兵也消去了畏惧之心。
以后和西夏兵交战起来,已经可以说是精锐。
练兵练将的效果,都是挺明显的。
“上了战场之上,还是向副都管你临阵指挥,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当然了向副都管不希望盛长柏亲临战阵,肯定有一些担心功劳的分配。
这些西北将领,抗击西夏的心肯定是有的。
但是免不了,都有各自的小算计,为功劳,为利益。
要满意了这些人的私欲,才能尽心的为攻略西夏出力。
盛长柏也就直接解释,不和向副都管争这份功劳。
盛长柏对大周朝的世爵,没什么兴趣。
和盛紘一样,还是想要盛家走诗书传家的路子。
没有想要让自家挤进勋贵集团的意愿。
军功可以有,但是没有问题也不大。
封侯拜相当然可以追求,但盛长柏自己本人有一个虚封就足够。
大周朝的国情来说,只要宰辅在位置上做的不错。
朝廷从不吝啬虚封一个爵位,不要说是侯爵,就是公爵,老赵家也不抠门。
荣誉方面老赵家人,还是大方的,死后被封王的宰辅都有。
“追,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西贼。”
“杀西狗,换赏金。”
两军对战,摆开战阵的时候,大周这边主要依靠的是汉军。
就是有一部分番兵参加,也是经过了大周的训练,早已经进入大周编制的雇佣军,能熟练的组成战阵。
这些各个部落临时聚集起来的番兵,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在这个时候,用处不大。
但是击溃了西夏军,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就到了番兵优势的时候。
同样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番兵骑术并不压于西夏兵。
劫掠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可以说是本能。
面对一心逃命,无心交战的党项兵,这些番兵,也能取得战力上的优势。
用物资和这些番兵,买党项人的人头,还是很值得的。
西夏巅峰时期,也就五十万兵马,就算一颗人头一百贯。
大周省吃俭用的挤一挤,也出的起这份钱。
只是大周平常真遇不上,花钱就可以买西夏兵人头的好事。
这场追击,直接持续了十天,等把这些兵,都赶回了会州。
会州除了治所,定西城之外城寨,都被大周给攻陷了才算结束。
这么的饶了一圈,盛长柏又回到了秦州边境。
除了定西城这么一座孤城之外,秦州、会州、兰州已经连成了一片。
至于这一座孤城,先围起来就行。
几万兵马的人吃马爵,哪是这个时代的一座城池,支撑的住的。
然后盛长柏还是重复之前的操作,收服会州境内的番邦各部落。
依靠着二十万大军,劝降起来,可以说无往而不利。
这些番部现在处于大周的包围之中,其实已经无路可走,只有依靠于大周。
自没有兰州番部,那么好的待遇。
这些依附于大周的番邦部落,也不能都是一个待遇。
还是要分清层次,只有亲近大周才能得到更多利益。
这些番人才会有为大周卖命的动力。
“盛帅,可以向朝廷报功了吧?”尚副都管兴奋的催促道。
不说盛长柏是这一路兵马的主帅,不说盛长柏朝中有人,老丈人是副相,父亲也是高官,就是盛长柏有和皇帝直接对话的权利,也是盛长柏报功合适。
“这个事情也不急,等我把这些番邦,料理清楚了之后,一块向朝廷请功。”
这些番邦处理起来,还是挺繁琐的。
既然内附于大周,大周肯定就要给予封赏。
这些番邦接受了大周的封赏,才意味着臣服于大周的统治。
会州这些人属于被动依附,实际的物资封赏肯定不会很多。
但是就算再少,也要封赏,就是一个几千号人的部落,部落酋长也应该有一份大周官职。
皇帝封赏的依据,主要就是盛长柏统计的数据。
“而且这场仗还没有打完,就算现在去向朝廷请功,朝廷的封赏也没有那么快下来。”盛长柏继续的说道。
之前的时候,盛长柏攻下金城,就向朝堂请了一次功。
下面将士的功劳,朝廷很快的批复了下来。
但是盛长柏和向副都管,这一路兵马的两位主官。
封赏并没有直接封赏下来,盛长柏就明白,自己这次的拓土之功,有些不好封赏。
一州之地,其实并不大,给的封赏过轻。
显示不出来,朝廷对几十年来,头一次西北开边之功的重视。
如果赏赐过重,又会定高了标准。
秦州军如果能成功攻略河湟,甚至顾廷烨可能攻陷了横山之后,功劳太大,标准立高了之后,不好封赏。
甚至是,如果两路大军攻伐都不顺的话。
盛长柏这份拓土之功,还要高封,起一个遮丑的作用。
所以就算是朝中有人,盛长柏也知道自己的功劳,暂时赏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