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殿门口,屋檐下挂着明亮的宫灯,照在赵攸宁困倦的脸庞上,刺得有些晃眼。张公公停下脚步,恭敬的站在一旁,道:“公主请单独进殿。”
“嗯。”
赵攸宁解开披风递给绿翘便进去了。
殿内气氛严肃,赵璟宁身穿一身明黄色帝王袍端坐在龙桌后,他面容比几年前更加俊美,剑眉星目,神色微有疲态,正低头写着什么,虽然只是坐着浑身却散发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气势。
殿内还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向自己作揖行礼,他一身红色官服却不显得张扬,眉目间温润如玉,没有赵璟宁的凌厉之气,正是赵璟宁最信任的臣子陈敏彧。
赵攸宁目光从陈敏彧身上移开,垂眸拱手躬身行一礼,道:“臣赵攸宁拜见陛下。”
赵璟宁抬眸扫了一眼赵攸宁笔直的站姿,锋利的眉梢微微皱了起来,良久才停下笔说了句:“平身吧。”
“谢陛下。”
赵璟宁把写好的奏章放在一旁,看她道:“长公主今日回宫,为何不尽早来拜见朕?”
“臣此次匆忙回京,只在进宫之时让侍女禀明陛下。只因臣思念母后心切,便先去了慈宁宫,太后娘娘执意留臣在她身边用膳,臣才无法来见陛下,今日天色已晚,怕打扰陛下,本欲明日再来拜见,不想陛下竟亲自派人传唤。”
“你以为你这么说,便无罪了吗?”
“臣不知有何罪,望陛下明示。”
赵璟宁刚拿起茶杯准备喝茶就听到她脱口而出的反问,当即把茶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发出“咣当”一声,洒出了不少茶水。
赵攸宁不解,他怎么突然发起火了?
陈敏彧眼瞅着华容公主傻傻的愣在原地,而陛下的脸色愈发阴沉,连忙跪下道:“陛下息怒,想必公主是真的不知。”
赵攸宁充满诧异的目光转向跪在地上的陈敏彧,一脸无辜的问:“陈大人,本公主做错了什么吗?”
“你……你无诏私自回京,还不知罪吗?”陈敏彧神色慌乱,侧目看向她。
“臣以为臣只是公主,无诏回京并无不妥。”
陈敏彧摇摇头道:“公主,您虽为公主,却也掌管一处封地,理应和诸王一样遵从律法。”
“可我此番回京并没有带什么兵马,只带了几个随行的护卫而已。”赵攸宁辩解道。
“幸亏你未带兵马,不然朕就该以谋逆罪处置你了。若非念在你只是个公主,又为朕做过事,否则朕绝不轻饶。”
赵璟宁声音冷厉,一双眼眸更是冷如冰霜,透着压人的威势。
赵攸宁顿感不悦,还从未有人这样训斥过自己,赵璟宁好大的架子,好大的威风,这做派是给谁看啊?
纵然心里有火气,她还是忍住不发,整理好面容,合手拜道:“谢陛下宽恕。”
“陛下,华容公主必是真心知错,绝不敢再犯。”
赵璟宁满意的点点头,又道:“你身边从前的那个侍卫裴复,竟是个难得的良将,此次抵御突厥大获全胜,逼得他们主动派使臣求和,立下如此大功,除了一般的封赏,朕还特意赏了他一处京师的府邸。可是据朕所知,他没住几天就跑到几百里外的上阳公主府,看来是更惦念你这个旧日的主人啊。”
“裴复他不忘旧恩,正说明他为人忠正,如今为陛下效力,为国家效力,是他的福气,也是臣的荣幸。”
为了裴复的将来考虑,赵璟宁说得谦卑了些。
赵璟宁脸色缓和不少,又问道:“你此番回京城,他怎么不跟着你一起回来?”
这怎么说,总不能说是因为逃避裴复,有意疏远他才不带他回来吧。
赵璟宁一时犯难如何作答,殊不知赵璟宁早在前日就收到了摇摇派人送回来的密信,得知赵攸宁要突然回京并不许裴复跟随的消息,现在是故意试探。
“怎么不说话?”赵璟宁瞥一眼面色紧张的赵攸宁。
“回禀陛下,臣……让他留下……看守公主府了。”
赵璟宁轻笑一声,语气轻松稍显责备道:“裴复好歹也是为国立功的大将军,你怎能随随便便让他给你看大门?”
赵攸宁又陷入语塞,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这赵璟宁还要说多少闲话才肯放她走,她已经很累很困了。
赵璟宁见她苦笑不言,也不再追问,直接摆摆手道:“罢了,陈卿,你送华容公主出去吧。”
这些年据他留在赵攸宁身边的细作探报,裴复每每回上阳公主府,赵攸宁都会悉心教导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他们二人之间虽然关系十分亲近,却从未有过任何逾矩的行为。想来赵攸宁必定对裴复无半分男女之情,否则即便襄王有意,神女无梦也没办法。这倒也符合常理,高高在上的公主怎能接受自己喜欢一个身份卑贱的奴隶。
其实他并不真正关心赵攸宁与裴复之间有什么关系,他关心的是,裴复此人是难得的将才,屡立战功,军中威望日盛,必须毫无保留地忠于他。眼下他最忠心的人自然是对他恩重如山的旧主华容公主。只要赵攸宁肯安分守己,老老实实为他效力,他也就能放心地重用裴复。将来,他会在收回她的封地和兵权之后留她一条性命,何况她当年也算救过母亲,有这份恩情在,他也不至于赶尽杀绝。
勤政殿外宽阔的白玉石阶上,陈敏彧跟在赵攸宁身侧同行。
“殿下,方才陛下龙颜大怒,你为何不跪?还有你进殿之后理应向陛下行叩拜大礼,你却只是微微躬身,幸亏陛下宽厚,不与你计较,下次万不可失礼。”
赵攸宁没好气道:“陈大人,本公主糊涂了,陛下到底是因为我没跪他而生气?还是因为我无诏回京而生气?”
“陛下不管因为哪个生气公主都应该恪守君臣礼节,不容有失。”
赵攸宁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一丝不屑。
我好歹是救过赵璟宁母亲性命的人,于他是有恩的,还为他登基称帝贡献了些力量,即便如此也要依照身份等级跪他?赵璟宁有这么小心眼儿吗?
“为臣者,即便功劳再高,也需时刻谨记君臣之礼,倚仗功劳期望得到君王的特殊庇护实际上是僭越,恭谨谦卑才是明哲保身之道。公主向来冰雪聪明,定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赵攸宁不禁腹诽,这个陈敏彧,像是看穿了她心里的想法才说出这一番好严重的话。
当皇帝的要忌讳位高权重的臣子,做臣子的挣了些功劳荣耀又要担心被陛下忌惮,伴君如伴虎,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僭越了。
赵攸宁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古人活得好辛苦。”
幸好她不久就能离开这儿,回到人人平等,轻松快乐的现代。
“公主说什么?”
“没什么,本公主谨记陈大人的教诲,这就回宫好生反省。”
赵攸宁打了个哈欠,冲陈敏彧摆摆手就转头离去了。
陈敏彧脸色有些担忧,他是为她好才说了这么多,公主这满不在乎的模样似是一点儿也没把他的话听进心里。
陈敏彧看着赵攸宁消失在宫道尽头后回到勤政殿。
“你方才送她出去之时,她是何表情?”赵璟宁沉声问。
陈敏彧神色紧张,欲言又止。
“你照实说。”
“公主……好像有些不耐烦。”
赵璟宁沉冷的眼眸微转,勾着笑痕的唇角无声扬起,似乎早就猜到他会如此说。
“朕这位皇姐自小便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宫中除了父皇无人敢惹,宫里的规矩礼节也统统不放在眼里,她那双金贵的膝盖除了父皇也没有跪过任何人。”
“从前是从前,现在陛下贵为九五之尊,是天下的主人,公主跪您是理所应当的,公主适才未行大礼想必是长久待在封地,把宫中礼仪淡忘了,加上公主一路舟车劳顿,身子疲乏欲速速休息,所以礼仪上未能周全,并非是对陛下不敬。”
赵璟宁深吸一口气,叹道:“但愿如此吧。”
翌日清晨,赵攸宁饱饱的睡够了才起来,又跑去叶太后那儿。
“你这没用的贱婢,还不给本宫跪下。”
“奴婢该死……”
“姐姐别跟奴才置气,平白气坏了身子。”
赵攸宁从太后那里请安回来,打算去见见赵徽宁,路上忽然听到一阵喧闹。
走近了才看到是两个宫嫔在训斥一个小宫女。
那打扮得华贵艳丽的女子一脸的气急败坏,怒气冲冲,正在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宫女出气。
虽有几年未见,但赵攸宁一眼就认出来了,顾品瑶果然入宫成了嫔妃。
她身旁那位正好声好气劝慰顾品瑶的女子打扮得素净淡雅,是个陌生面孔,想来应该也是嫔妃之一。她可生的比顾品瑶好看许多,温柔秀美,十分面善。
“姐姐,这大冷的天儿,咱们回宫去吧,别站着了。”
“你这个贱婢就跪在这儿,不到天黑不准起来!”
“求顾淑仪饶了奴婢吧,奴婢真的不是有意冒犯。”
“嗯。”
赵攸宁解开披风递给绿翘便进去了。
殿内气氛严肃,赵璟宁身穿一身明黄色帝王袍端坐在龙桌后,他面容比几年前更加俊美,剑眉星目,神色微有疲态,正低头写着什么,虽然只是坐着浑身却散发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气势。
殿内还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向自己作揖行礼,他一身红色官服却不显得张扬,眉目间温润如玉,没有赵璟宁的凌厉之气,正是赵璟宁最信任的臣子陈敏彧。
赵攸宁目光从陈敏彧身上移开,垂眸拱手躬身行一礼,道:“臣赵攸宁拜见陛下。”
赵璟宁抬眸扫了一眼赵攸宁笔直的站姿,锋利的眉梢微微皱了起来,良久才停下笔说了句:“平身吧。”
“谢陛下。”
赵璟宁把写好的奏章放在一旁,看她道:“长公主今日回宫,为何不尽早来拜见朕?”
“臣此次匆忙回京,只在进宫之时让侍女禀明陛下。只因臣思念母后心切,便先去了慈宁宫,太后娘娘执意留臣在她身边用膳,臣才无法来见陛下,今日天色已晚,怕打扰陛下,本欲明日再来拜见,不想陛下竟亲自派人传唤。”
“你以为你这么说,便无罪了吗?”
“臣不知有何罪,望陛下明示。”
赵璟宁刚拿起茶杯准备喝茶就听到她脱口而出的反问,当即把茶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发出“咣当”一声,洒出了不少茶水。
赵攸宁不解,他怎么突然发起火了?
陈敏彧眼瞅着华容公主傻傻的愣在原地,而陛下的脸色愈发阴沉,连忙跪下道:“陛下息怒,想必公主是真的不知。”
赵攸宁充满诧异的目光转向跪在地上的陈敏彧,一脸无辜的问:“陈大人,本公主做错了什么吗?”
“你……你无诏私自回京,还不知罪吗?”陈敏彧神色慌乱,侧目看向她。
“臣以为臣只是公主,无诏回京并无不妥。”
陈敏彧摇摇头道:“公主,您虽为公主,却也掌管一处封地,理应和诸王一样遵从律法。”
“可我此番回京并没有带什么兵马,只带了几个随行的护卫而已。”赵攸宁辩解道。
“幸亏你未带兵马,不然朕就该以谋逆罪处置你了。若非念在你只是个公主,又为朕做过事,否则朕绝不轻饶。”
赵璟宁声音冷厉,一双眼眸更是冷如冰霜,透着压人的威势。
赵攸宁顿感不悦,还从未有人这样训斥过自己,赵璟宁好大的架子,好大的威风,这做派是给谁看啊?
纵然心里有火气,她还是忍住不发,整理好面容,合手拜道:“谢陛下宽恕。”
“陛下,华容公主必是真心知错,绝不敢再犯。”
赵璟宁满意的点点头,又道:“你身边从前的那个侍卫裴复,竟是个难得的良将,此次抵御突厥大获全胜,逼得他们主动派使臣求和,立下如此大功,除了一般的封赏,朕还特意赏了他一处京师的府邸。可是据朕所知,他没住几天就跑到几百里外的上阳公主府,看来是更惦念你这个旧日的主人啊。”
“裴复他不忘旧恩,正说明他为人忠正,如今为陛下效力,为国家效力,是他的福气,也是臣的荣幸。”
为了裴复的将来考虑,赵璟宁说得谦卑了些。
赵璟宁脸色缓和不少,又问道:“你此番回京城,他怎么不跟着你一起回来?”
这怎么说,总不能说是因为逃避裴复,有意疏远他才不带他回来吧。
赵璟宁一时犯难如何作答,殊不知赵璟宁早在前日就收到了摇摇派人送回来的密信,得知赵攸宁要突然回京并不许裴复跟随的消息,现在是故意试探。
“怎么不说话?”赵璟宁瞥一眼面色紧张的赵攸宁。
“回禀陛下,臣……让他留下……看守公主府了。”
赵璟宁轻笑一声,语气轻松稍显责备道:“裴复好歹也是为国立功的大将军,你怎能随随便便让他给你看大门?”
赵攸宁又陷入语塞,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这赵璟宁还要说多少闲话才肯放她走,她已经很累很困了。
赵璟宁见她苦笑不言,也不再追问,直接摆摆手道:“罢了,陈卿,你送华容公主出去吧。”
这些年据他留在赵攸宁身边的细作探报,裴复每每回上阳公主府,赵攸宁都会悉心教导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他们二人之间虽然关系十分亲近,却从未有过任何逾矩的行为。想来赵攸宁必定对裴复无半分男女之情,否则即便襄王有意,神女无梦也没办法。这倒也符合常理,高高在上的公主怎能接受自己喜欢一个身份卑贱的奴隶。
其实他并不真正关心赵攸宁与裴复之间有什么关系,他关心的是,裴复此人是难得的将才,屡立战功,军中威望日盛,必须毫无保留地忠于他。眼下他最忠心的人自然是对他恩重如山的旧主华容公主。只要赵攸宁肯安分守己,老老实实为他效力,他也就能放心地重用裴复。将来,他会在收回她的封地和兵权之后留她一条性命,何况她当年也算救过母亲,有这份恩情在,他也不至于赶尽杀绝。
勤政殿外宽阔的白玉石阶上,陈敏彧跟在赵攸宁身侧同行。
“殿下,方才陛下龙颜大怒,你为何不跪?还有你进殿之后理应向陛下行叩拜大礼,你却只是微微躬身,幸亏陛下宽厚,不与你计较,下次万不可失礼。”
赵攸宁没好气道:“陈大人,本公主糊涂了,陛下到底是因为我没跪他而生气?还是因为我无诏回京而生气?”
“陛下不管因为哪个生气公主都应该恪守君臣礼节,不容有失。”
赵攸宁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一丝不屑。
我好歹是救过赵璟宁母亲性命的人,于他是有恩的,还为他登基称帝贡献了些力量,即便如此也要依照身份等级跪他?赵璟宁有这么小心眼儿吗?
“为臣者,即便功劳再高,也需时刻谨记君臣之礼,倚仗功劳期望得到君王的特殊庇护实际上是僭越,恭谨谦卑才是明哲保身之道。公主向来冰雪聪明,定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赵攸宁不禁腹诽,这个陈敏彧,像是看穿了她心里的想法才说出这一番好严重的话。
当皇帝的要忌讳位高权重的臣子,做臣子的挣了些功劳荣耀又要担心被陛下忌惮,伴君如伴虎,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僭越了。
赵攸宁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古人活得好辛苦。”
幸好她不久就能离开这儿,回到人人平等,轻松快乐的现代。
“公主说什么?”
“没什么,本公主谨记陈大人的教诲,这就回宫好生反省。”
赵攸宁打了个哈欠,冲陈敏彧摆摆手就转头离去了。
陈敏彧脸色有些担忧,他是为她好才说了这么多,公主这满不在乎的模样似是一点儿也没把他的话听进心里。
陈敏彧看着赵攸宁消失在宫道尽头后回到勤政殿。
“你方才送她出去之时,她是何表情?”赵璟宁沉声问。
陈敏彧神色紧张,欲言又止。
“你照实说。”
“公主……好像有些不耐烦。”
赵璟宁沉冷的眼眸微转,勾着笑痕的唇角无声扬起,似乎早就猜到他会如此说。
“朕这位皇姐自小便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宫中除了父皇无人敢惹,宫里的规矩礼节也统统不放在眼里,她那双金贵的膝盖除了父皇也没有跪过任何人。”
“从前是从前,现在陛下贵为九五之尊,是天下的主人,公主跪您是理所应当的,公主适才未行大礼想必是长久待在封地,把宫中礼仪淡忘了,加上公主一路舟车劳顿,身子疲乏欲速速休息,所以礼仪上未能周全,并非是对陛下不敬。”
赵璟宁深吸一口气,叹道:“但愿如此吧。”
翌日清晨,赵攸宁饱饱的睡够了才起来,又跑去叶太后那儿。
“你这没用的贱婢,还不给本宫跪下。”
“奴婢该死……”
“姐姐别跟奴才置气,平白气坏了身子。”
赵攸宁从太后那里请安回来,打算去见见赵徽宁,路上忽然听到一阵喧闹。
走近了才看到是两个宫嫔在训斥一个小宫女。
那打扮得华贵艳丽的女子一脸的气急败坏,怒气冲冲,正在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宫女出气。
虽有几年未见,但赵攸宁一眼就认出来了,顾品瑶果然入宫成了嫔妃。
她身旁那位正好声好气劝慰顾品瑶的女子打扮得素净淡雅,是个陌生面孔,想来应该也是嫔妃之一。她可生的比顾品瑶好看许多,温柔秀美,十分面善。
“姐姐,这大冷的天儿,咱们回宫去吧,别站着了。”
“你这个贱婢就跪在这儿,不到天黑不准起来!”
“求顾淑仪饶了奴婢吧,奴婢真的不是有意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