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

    “大胆!”

    几乎所有人同时出口叱责,皇帝又是一通的猛咳。

    良王亦未料到谢从安会有如此的举动,竟然少见的敛了笑。

    面对这一室心思各异的人,谢从安的心脏已经跳到了嗓子眼。

    好在方才的责问中,郑和宜悄悄靠近过来,不然她此刻腿脚软的已不知能不能继续挺住了。

    谢从安红着眼眶,让自己尽量冷静,还是有些克制不住想哭的冲动。

    “享有帝王的偏爱,究竟算是件怎样的事?谢氏因‘贵人歌’闭门思过已十年之久,菁妃娘娘却说谢氏为了陷害她与晋王二人与太子勾结谋逆。臣女不懂,这皇位是大乾的皇位,太子又是皇帝定下的太子,谢氏若求长久,继续闭门思过或是站出来支持帝王皆可,为何一定要费尽心机去害晋王?我谢家究竟图的什么,难不成这里头还有我这位家主都不知道的蠢事?”

    “谢氏狼子野心,为的是让他们兄弟阋墙,为的是大乾的江山断送,你们恨透了王家对谢氏的压榨,所以才设下如此毒计,要这王朝覆灭,谢家登基称帝!”

    菁妃张口就来,将谢从安惊的半晌未能回神。她看着一旁那两兄弟与这对母子的神情,又去看帝王是副如何模样。

    思量,计较,揣摩,窃喜,琢磨,威胁,警觉,危险,得偿所愿,还是自有计较。

    虽然两世的年岁已足,可惜也未能有过如此的经历,稚嫩如她,尚不知言语至人死并非神话,却是千百年来朝堂间早已见惯了的戏码。

    谢从安哆嗦的止不住,却还想着牵起方才的思路继续。

    “……明明辩得是长秋殿那场酒后失德是否有人故意陷害。娘娘若非要将这说成是谢氏谋逆的设计,那臣女就斗胆反问一句:谢氏本就奉着一个被帝王首肯的主子,究竟谋的什么逆?”

    她已有哭腔,听着更惹人心怜。菁妃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血肉,怒目相视:“谢氏挑拨兄弟离心,祸乱朝纲,其、罪、当、诛!”

    帐中顿时又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谢从安霎时间恍然大悟。

    所以才会有自保与害人之说,所以才会是兄弟阋墙,所以才会是无情帝王家。

    皇帝早知道此事会牵扯出谢氏一族,或者该说,他本就设计好了一切。

    好一局环环相扣。

    原来如此。

    历经两世的谢从安,从未有过此刻这般的无助。

    谢氏要祸乱大乾,要将一国搅乱,坏掉了良心。三位兄弟被谢氏挑拨,太子被蒙蔽了双眼,欺负了弟弟,三哥赶来其中说合。

    谢氏是什么,谢氏就是帝国王家需要同心协力干掉的最大反派。

    这样的荒诞他们也能说出口吗?

    她忍住喉间哽咽,慢慢起身后退几步,郑和宜眉头紧锁,想去扶她,却被她推出的手定在了原地。

    谢从安神情恍惚,言行萧索,才一开口,泪水应声而落。

    “君者善思,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原来,这就是围猎。原来,这就是你们口中声声所谓的朝堂诡谲。世人说谢公才智,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大乾。定国公效忠太祖皇帝,誓死跟随。谢氏几代蒙受皇恩,连臣女这小小丫头都得封赏良田无数,谢氏一族对大乾王家感恩戴德。然而,法者,赏罚分明方得管治,行者,制规立范方以上治下达,若谢公忠君尚要思索后世功高盖主之嫌,那便无需有人谋逆挑拨,这大乾,举国危矣。”

    谢从安模样凄惨,笑得瘆人,一时竟也无人制止她胡说八道。

    “如此的一国肱骨,尽忠,不得好死,避世,不得苟活。倒不如顺应了娘娘口中挑拨谋逆的死罪,诛伐荫世,留与这世人评说,或许能在千百年后清誉得反,能博个万古流芳!”

    话到此处,她忽然明白了何为字字泣血,至哀无泪。瞧见哭的不能自持的韩玉,她身形微颤,抬手抹去重重泪痕。

    “陋言恶祸,鄙而不斥。可惜我等此世此身皆为桎梏,只知凭借着自身手段,即便是凭空臆断亦非难事。待到人不为人,始知为何要敬畏鬼神!是以,臣女不欲在此再做分辨。谢氏祖训,自身坦荡,敢奉天地,赤子之心,可鉴日月。今日所有后果,九泉之下,臣女自会与族人谢罪。但有一则……”

    哭过的一双杏目晶莹透亮,红晕自眼眶斜飞至眼角眉间,如同细心描绘的胭脂女妆。帐外一缕阳光照进,犹如神来一笔,将少女的柔弱坚毅勾画描绘,瞬间脱落了一身稚气,犹如是不小心落入凡尘的谪仙精灵。

    “今日,臣女必要为着自身的良知和这世间的公允,问一问菁妃娘娘的当年。”

    她不待菁妃反驳,接着话音一转:“若为长秋旧案的亡灵洗刷冤屈便是有心谋逆……娘娘便请容臣女笑一笑,你是不是将自己高抬的有些狠了!”

    往日的灵动娇憨小儿之态全然不见,仿佛经历了这一番锤炼,这位侯女千金已经脱胎换骨,蜕变成人。

    谢从安退后半步,扶着大帐的毡墙轻轻喘息。她毫无惧意的对上满眼仇恨的菁妃,笑容里凭空多了几分邪气,让人望而生畏,透骨生寒。

    “逆反了娘娘便是谋逆,娘娘怕不是把自己当做了大乾的天!”

    这一声高呵,嗓音嘶哑却气势十足。如此端正清方的一声质问,瞬间引出了帐外的各种谏言:

    “菁妃媚主,祸乱朝纲。”

    “晋王谋反,不忠不孝。”

    “后宫干政,有违祖训。”

    “秋贵妃与韩先生被污蔑枉死,望吾皇明察。”

    ……

    皇帝究竟不知是被气得还是演的,又在座上咳的止也止不住。胡邡急的跟着面色发红,忙喊道:“还不快去将帘子撤下!”

    菁妃已经恨的双眼发红,却被宫人以照顾的姿态禁锢在地上,如何挣扎都不能逃脱。

    经历了这样一场心绪激荡,疲惫已经渐渐地升了上来。

    谢从安对着这场面已经没了最初的怕,只是忽然又觉察出些怪异来。

    这位娘娘在宫中居尊享贵,多年下来的雍容都在骨子里了,即便是事关生死,又怎会在皇帝面前如此的不克制?

    疑虑方至,那侧已因挣扎不开而愤怒的喊叫起来:“谢从安你这个草包,读了几本书就敢信口雌黄,竟敢来教皇帝治国的道理。反了你!”

    紧跟着的一声尖叫将谢从安在刑狱中所受阴影彻底激了出来,她眼前一昏,什么都看不见了,整个人缩成一团,抖作筛糠,被人抱了起来。

    菁妃声嘶力竭的挣扎冥冥之中又唤起谢从安心底最深的恶来。她拉下捂住嘴巴的手,咬牙冷笑,边抖边道:“臣女不懂,娘娘自然最懂,不然怎能将一双手伸至前朝,惹得诸位大人对晋王殿下都敬而远之。菁妃娘娘身集大成,却不知怎会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陷入如此境地。古人说慈母多败儿,倒是诚不我欺!”

    她抖的不住,嘴上却丝毫不饶。晋王醒了,听了这话只挣扎要冲过来抓她,又被宫人摁在了地上,口中也跟着骂了起来。

    谢从安听见他的声音,想起韩玉和谢珩受的委屈,更是心下发狠。“菁妃娘娘若喜欢寻根溯源,咱们不如就找一找那江湖门派,双刀家族……”

    “谢从安!”

    良王的一声急吼让谢从安下意识止住,她这才发觉自己的手腕被人握的生疼。她使劲儿的眨眼,待渐渐看清了些,发现郑和宜满是担忧的看着她,眼中还有歉意。

    良王的警示让谢从安觉察到其中还有隐情,她蹙起娥眉看向座上。恰逢皇帝按下了咳嗽,唤她上前回话,郑和宜连忙扶着她跪好。

    皇帝的言语间也透着乏力的疲惫。

    “朕只是令你详述韩玉之事,你却洋洋洒洒说了这许多。方才看来却似有未尽之言……究竟为何不肯尽述,是否还藏有什么私心要欺瞒于朕?”

    昏君,真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庸皇帝!

    谢从安恨极张口:“回禀皇上,臣女不敢对听闻之事妄作添减。方才那几句不过是利用谢氏信阁查探得来,因非亲身所历,皆为推断,且其中多个环节都未能有证,是以才未曾禀报。毕竟人心叵测……”她故意将最后一句咬的重重的,“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

    皇帝恢复了几分精神,将这三个字重复念了一回,示意胡邡扶着他坐起身来。

    “你方才情绪激动,朕看在你年少无知的份儿上恕你无罪。其中有几句毕竟还是有道理的。定国公一门忠良,你是谢氏养出来的好孩子。”

    谢从安虽然对这赞扬不屑,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磕头谢恩。待她将拜谢赞赏的礼节做满一遍,皇帝又意有所指道:“你都令影卫查到了什么?朕不怪你甄别不足,你自报来便是。”

    谢从安想起良王方才的警示,便琢磨着将他出入南境,混迹河涧府的故事讲了七七八八,又将他浪迹江湖,调戏江湖女儿的故事说了几句。期间扫到那位嘴边的冷笑,忍不住通体生凉,一路冷到了脚心,当即认怂的转了话题,又提起秋贵妃的身世和韩子束的生平来。

    说到这两人,她竟疑心瞧见了皇帝眼底有些水光,索性就当是场故事会,更多了声情并茂的感慨叹嗟。

    “……那玉珏之后便被韩先生一直贴身带在身旁,因牵涉重要,连近身伺候之人亦不可见。后长秋殿生事,触犯了贵人忌讳,先生被关入死牢,便未再有人知晓。直到韩玉拼死在他行刑前一日得见最后一面。在他的托付之下保留此物,亦只是为了证明秋贵妃的清白罢了。”

    说至此处,她眼眶发热。

    “先生一生所爱不过音律。那些于各色琴瑟鼓笙之中浸淫的巧技也是为着讨心爱女子的欢心方才潜心习得。可惜他一生错付,追随着错了的人,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先生得蒙圣恩隆宠之时,总有人追捧在侧,繁花美酒,竹笙丝帛,高堂献礼,出入当车。厄运临头之日,散尽千金亦无一人肯帮他证明半分。旧时都赞他琴音如人,宏志高洁,觞咏器雅。当污名罩顶受尽冤屈,想的也是如何努力保全另一人的无辜清白。这样的一代名师,竟被人如此污蔑,最终落得都对他避而不及的下场。往日那样多的追随者,却无一人愿为他的人品正言。人说兔死狐悲,可惜的更是如此的雅士之死,却未得大乾的当世名流为其有哪怕一声的痛哭,这才是真正的讽刺。”

    因话说的太多,又情绪激动,谢从安此时嗓音破碎,几乎哑失其声,哭腔中又带着几分难得的稚嫩真情。

    “臣女便是为着韩侍郎这一腔赤子心起誓,必要帮他为韩先生讨回公道!”

    皇帝浑浊的双眼此刻也微微泛红。他的目光落在谢从安身后某处,透过大帐一侧的帘子缝隙,投向窗外。

    此时已入晌午,烈日高悬正在当空。微风卷了热气吹入,带出些空洞的鸣响,似是一首迟来的默哀之颂。

    直到郑和宜的帕子抚上脸颊,谢从安方知自己又哭了。

    “皇帝圣明,请与吾师正名。”

    韩玉突然的拼命一喝,惊的谢从安又缩进了郑和宜怀里。一连几日的担惊受怕和心绪不宁,终于在此刻如洪水一般翻涌着将她吞没。

章节目录

宜世长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雪散微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散微秋并收藏宜世长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