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正盛,午后,花园子里没了蜂蝶的影子,五颜六色的花朵徜徉在暖阳里,随风轻摆,形成一片彩色的花浪。
蒲泉之乐呵呵地忙着杀鸡宰羊,为新来的小客人准备丰盛的晚食。荣娘忙进忙出地腾挪屋子、打扫房间。细碎匆匆的脚步声,相互间询问搭话的高亢嗓音,无不显示了他们有多开心。
他们成婚后只有阿英一个孩子,当年荣娘为了生下这个孩子差点搭上性命,还因此落下了一身病,蒲泉之心疼她,自此便再不要她生孩子了。
“这东厢房原先是书房,可是家里没几个能坐得住看书的,刚好腾出来作世安的房间。”
荣娘抱着被子搭在院子的粗绳上,摊开来晾晒,转头笑嘻嘻地冲着站在门口的冷世安招招手,
“进去瞧瞧,哪里不合心意,姨母帮你调整,还需要添置什么尽管开口。”
阿英的爹爹蒲泉之是一名花匠,手艺出色,全家人靠着父亲这双巧手生活,阿英从小跟着爹爹学手艺,如今天赋尽显,已然可以独当一面。日子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不愁吃穿。家中的三间大瓦房宽敞明亮,院中的花圃和姹紫嫣红的花枝是阿爹和阿英的心血和挚爱。
冷世安抬头环视一圈,姨母指的屋子坐西朝东,此时日头稍稍偏西,敞开的窗牖上落下一片亮白的阳光,随着窗子的摆动时明时暗。
屋内陈设简单,进门便是一张圆桌和四个圆凳,桌上有青瓷茶具。左边窗下摆着一张大案几,胡桃木色,桌上是荣娘刚摆上去的崭新的文房四宝。右手边是床,简单镂空雕刻纹饰,整齐清爽。除此以外,便是靠墙摆放的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和一个高案,两个白瓷花瓶。
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冷世安不喜欢繁乱复杂的房间,如此,竟比他在国公府住得还要宽敞明亮。他呆看了良久,这才发觉姨母一直笑盈盈地站在身后。
少年转过身,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拉开同她的距离,拱手作揖道:“多谢姨母。”
“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荣娘笑着,身后传来脚步声。
蒲泉之走进来,里里外外逛了一圈,仔细瞧了瞧,“好是好,就是太简单了。要我说,这里还应该有个大屏风,那种八骏图的……”
“不必。”冷世安赶忙打断他,“如此,甚好。”
他不想再给别人添麻烦。
“那行,你喜欢就好。”蒲九泉拍了拍手,拉着荣娘退出房间。
冷世安还未从沉闷的心绪中走出来,脚步有些虚浮,他扶着门框、家私走进房间里,坐在窗下的书桌旁,目光顺着镂空雕花的对开窗游走到廊檐下吊着的竹篮,各处都被鲜花装点着,开得生机盎然,十分热闹。
可他却觉得自己同这热闹格格不入。
阿娘为什么将他送来,国公府究竟会怎么对他,今日的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这些问题在脑中盘旋,冷世安隐约觉得自己仿佛抓到了一点小尾巴,却又不能想得十分明白。
姨母很贴心地将他带来的两箱书卷放在了房间里,她没有动它们。冷世安想起了临走的时候阿娘同他说的唯一一句话:带上书,其他的一件都不要拿。
或许一切比他想的还要糟糕,不是抛弃这么简单吧。
冷世安收回眼神,也敛下心绪,打开大箱子,将书分门别类归置到书架上。
他做得十分认真专注,借着忙碌来切断自己不安的心绪。
灿烂的春日,不可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冷世安整理好书架便坐回到窗边,拿起墨块,研墨提笔,身旁摞了几本被翻得有些破旧的书卷。
思绪落在书本上,便再听不见看不见其他了。
荣娘瞧他全神贯注,放轻了脚步,进进出出帮他整理床铺和衣柜,又来来回回许多趟搬运被褥和用具,脸上始终挂着藏不住的笑意。
这个孩子沉稳知礼,模样又十分俊俏,女儿多了个兄长,两个人刚好做个伴,她和泉哥都很欢喜。
不知过了多久,一缕斜阳打在脸上,少年眼眸轻眨,动了一下身子,躲过刺眼的光线。
冷世安抬头,屋子里已然装扮停当。
姨母给他挂起了素雅的幔帐,被褥铺得整整齐齐,一进门的圆桌上摆了一盘桃李,颜色鲜亮诱人,手边放着一盏茶,热气氤氲。
冷世安怔愣了片刻,恍如梦中。
他透过洞开的窗子看向院子。
姨丈背对着他,戴着大大的草帽,还在弯着身子收拾花园,旁边的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工具:铁铲、锄头、喷壶、紫砂花盆、棉线、剪刀……
他的后背结实壮阔,那双粗粝的大手干起活来却极精细灵巧。
老槐树投下一片阴影,树下的石桌上茶水已经撤去,上面堆满了各种颜色的花,阿英正坐在石凳上,手中拿了一把剪刀,身前放着十几个各种各样的瓷瓶。她很专注,眉头微微蹙着,手上的剪刀干脆利索,咔嚓咔嚓,几下,将花枝剪去多余的旁枝和叶片,举起花枝放在眼前左右瞧一瞧,不满意的地方再修一修,直到眉眼弯弯,才将那花枝小心翼翼地插入瓶中。
阿英正在忙着给已经下定的客人做插瓶。有的要求富贵喜庆,有的要求清雅素寡,有的用在宴会上,有的要摆在闺房里……这些要求她都一一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不仅要结合花瓶的样式、颜色,还要考虑客人的家境、身份、年龄以及摆放的场合,甚至主人的心境。
在这上头,阿英是行家,而且声名远播。
上一世,阿英便喜欢侍弄花草、设计插瓶,甚至还爱上了怪石嶙峋的园艺。只是后来,糊里糊涂入了王府,这些便再不被允许触碰了。
重活一世,阿英的天赋、兴趣更甚,不仅如此,脑子里还留存了上一世京城和宫廷的设计,那些繁复的图案,新奇又精巧的花样在她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由此形成了无数个新的想法和创意,她想做得更好。
这一次,她绝不会放弃自己喜欢的一切。
她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坐了太久,腰有些酸痛,阿英坐直了一些,抬起头转了转脖颈,目光落在正对面的窗扇上。
白墙灰瓦,翠竹挺拔,雕花木窗向外敞开,清俊少年一袭白衣坐得笔直如松,眉眼低垂,手持书卷,如画一般的景致。
阿英看得出神。
少年的他原来长这样,清朗如明月,仿佛出尘的松竹,挺拔、俊逸。可这性格,也如那硬竹,宁折不弯。
想要逆天改命——任重而道远啊。
小娘子仰天发出了一声不符合年龄的叹息。
*
春日的夜里,起了风,略显寒凉。
冷世安拿着寝衣去沐室,他极爱干净,每日沐浴成了习惯。
水汽氤氲,坐在木桶里,隔窗望见天上的繁星,点点闪烁,竟比城中的夜空美丽许多。
这一日,冷世安过得心力交瘁。
脸上留下湿热的两行,冷世安抬头抹去,眼眶却又一次湿润。他做了阿娘十二年的孩子,虽然她不常来看他,可是他知道自己是有阿娘的。
他每日努力读书,虽然家里请的先生只教二弟,但是他会悄悄溜到书房的窗下,坐在地上听先生讲课,他可以自学,一样可以给阿娘争光,让阿娘高兴。
他尝试做了许多,努力读书,从不打扰阿娘,不见任何人,甚至生病了都是一个人默默忍着。冷世安摸了一把自己的右腿,沐浴的水很暖,包围着他的右腿,那条短了一截的腿在木桶里努力伸得笔直,却还是够不到左腿的长度。
即便如此,阿娘还是不要他了。
冷世安呆坐着,直到水温变冷才察觉自己竟坐得有些许了。
“你在吗。”
门外响起小女娘娇娇弱弱的声音,是阿英在唤他。
冷世安赶紧洗了洗脸,从木桶里起身擦干、穿衣。
有点冷。
屋内满是茶香,冷世安穿着寝衣进门。
抬眼便看到披散着长发的小娘子,一张圆圆的小脸正对着他笑,手里抱着一个枕头。
“你去沐浴了。”
阿英走上前,将手里的枕头在他眼前晃了晃:“这是合香草做的草枕,你闻闻,这味道很香还助眠,晚上定能睡个好觉。”
小女娘说得很认真,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这是我下午做好的,好用着呢。”
枕头不是普通的尺寸大小,看上去更大更软些,被她抱在臂弯处翻折过去。上面是纯棉软布,绣了翠竹,针脚细密、精致,做得很好。
冷世安点点头,沉默。
他转身朝床铺走去,才刚迈开脚步却又顿住。
脑中骤然嗡嗡作响,冷世安突然意识到现在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他此时只穿了一件寝衣。十二岁少年的心里却已然筑垒起了男女大防的教条,面对着同样穿着寝衣的表妹,如临大敌。
阿英看着他呆愣愣地站在自己面前,一整日都没有表情的脸,此刻慢慢红了起来,原本淡定冷肃的眉眼,瞪得老大。
“你……出去。”
冷世安声音有些颤抖。
“什么?”
阿英没有听清,朝着靠近他的方向又走了两步。
“别……别过来。”
冷世安后退,身子却抵在案几上,手指紧紧抓住桌腿,抠得指尖发白。
“你……”
“出去。”
蒲泉之乐呵呵地忙着杀鸡宰羊,为新来的小客人准备丰盛的晚食。荣娘忙进忙出地腾挪屋子、打扫房间。细碎匆匆的脚步声,相互间询问搭话的高亢嗓音,无不显示了他们有多开心。
他们成婚后只有阿英一个孩子,当年荣娘为了生下这个孩子差点搭上性命,还因此落下了一身病,蒲泉之心疼她,自此便再不要她生孩子了。
“这东厢房原先是书房,可是家里没几个能坐得住看书的,刚好腾出来作世安的房间。”
荣娘抱着被子搭在院子的粗绳上,摊开来晾晒,转头笑嘻嘻地冲着站在门口的冷世安招招手,
“进去瞧瞧,哪里不合心意,姨母帮你调整,还需要添置什么尽管开口。”
阿英的爹爹蒲泉之是一名花匠,手艺出色,全家人靠着父亲这双巧手生活,阿英从小跟着爹爹学手艺,如今天赋尽显,已然可以独当一面。日子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不愁吃穿。家中的三间大瓦房宽敞明亮,院中的花圃和姹紫嫣红的花枝是阿爹和阿英的心血和挚爱。
冷世安抬头环视一圈,姨母指的屋子坐西朝东,此时日头稍稍偏西,敞开的窗牖上落下一片亮白的阳光,随着窗子的摆动时明时暗。
屋内陈设简单,进门便是一张圆桌和四个圆凳,桌上有青瓷茶具。左边窗下摆着一张大案几,胡桃木色,桌上是荣娘刚摆上去的崭新的文房四宝。右手边是床,简单镂空雕刻纹饰,整齐清爽。除此以外,便是靠墙摆放的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和一个高案,两个白瓷花瓶。
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冷世安不喜欢繁乱复杂的房间,如此,竟比他在国公府住得还要宽敞明亮。他呆看了良久,这才发觉姨母一直笑盈盈地站在身后。
少年转过身,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拉开同她的距离,拱手作揖道:“多谢姨母。”
“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荣娘笑着,身后传来脚步声。
蒲泉之走进来,里里外外逛了一圈,仔细瞧了瞧,“好是好,就是太简单了。要我说,这里还应该有个大屏风,那种八骏图的……”
“不必。”冷世安赶忙打断他,“如此,甚好。”
他不想再给别人添麻烦。
“那行,你喜欢就好。”蒲九泉拍了拍手,拉着荣娘退出房间。
冷世安还未从沉闷的心绪中走出来,脚步有些虚浮,他扶着门框、家私走进房间里,坐在窗下的书桌旁,目光顺着镂空雕花的对开窗游走到廊檐下吊着的竹篮,各处都被鲜花装点着,开得生机盎然,十分热闹。
可他却觉得自己同这热闹格格不入。
阿娘为什么将他送来,国公府究竟会怎么对他,今日的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这些问题在脑中盘旋,冷世安隐约觉得自己仿佛抓到了一点小尾巴,却又不能想得十分明白。
姨母很贴心地将他带来的两箱书卷放在了房间里,她没有动它们。冷世安想起了临走的时候阿娘同他说的唯一一句话:带上书,其他的一件都不要拿。
或许一切比他想的还要糟糕,不是抛弃这么简单吧。
冷世安收回眼神,也敛下心绪,打开大箱子,将书分门别类归置到书架上。
他做得十分认真专注,借着忙碌来切断自己不安的心绪。
灿烂的春日,不可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冷世安整理好书架便坐回到窗边,拿起墨块,研墨提笔,身旁摞了几本被翻得有些破旧的书卷。
思绪落在书本上,便再听不见看不见其他了。
荣娘瞧他全神贯注,放轻了脚步,进进出出帮他整理床铺和衣柜,又来来回回许多趟搬运被褥和用具,脸上始终挂着藏不住的笑意。
这个孩子沉稳知礼,模样又十分俊俏,女儿多了个兄长,两个人刚好做个伴,她和泉哥都很欢喜。
不知过了多久,一缕斜阳打在脸上,少年眼眸轻眨,动了一下身子,躲过刺眼的光线。
冷世安抬头,屋子里已然装扮停当。
姨母给他挂起了素雅的幔帐,被褥铺得整整齐齐,一进门的圆桌上摆了一盘桃李,颜色鲜亮诱人,手边放着一盏茶,热气氤氲。
冷世安怔愣了片刻,恍如梦中。
他透过洞开的窗子看向院子。
姨丈背对着他,戴着大大的草帽,还在弯着身子收拾花园,旁边的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工具:铁铲、锄头、喷壶、紫砂花盆、棉线、剪刀……
他的后背结实壮阔,那双粗粝的大手干起活来却极精细灵巧。
老槐树投下一片阴影,树下的石桌上茶水已经撤去,上面堆满了各种颜色的花,阿英正坐在石凳上,手中拿了一把剪刀,身前放着十几个各种各样的瓷瓶。她很专注,眉头微微蹙着,手上的剪刀干脆利索,咔嚓咔嚓,几下,将花枝剪去多余的旁枝和叶片,举起花枝放在眼前左右瞧一瞧,不满意的地方再修一修,直到眉眼弯弯,才将那花枝小心翼翼地插入瓶中。
阿英正在忙着给已经下定的客人做插瓶。有的要求富贵喜庆,有的要求清雅素寡,有的用在宴会上,有的要摆在闺房里……这些要求她都一一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不仅要结合花瓶的样式、颜色,还要考虑客人的家境、身份、年龄以及摆放的场合,甚至主人的心境。
在这上头,阿英是行家,而且声名远播。
上一世,阿英便喜欢侍弄花草、设计插瓶,甚至还爱上了怪石嶙峋的园艺。只是后来,糊里糊涂入了王府,这些便再不被允许触碰了。
重活一世,阿英的天赋、兴趣更甚,不仅如此,脑子里还留存了上一世京城和宫廷的设计,那些繁复的图案,新奇又精巧的花样在她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由此形成了无数个新的想法和创意,她想做得更好。
这一次,她绝不会放弃自己喜欢的一切。
她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坐了太久,腰有些酸痛,阿英坐直了一些,抬起头转了转脖颈,目光落在正对面的窗扇上。
白墙灰瓦,翠竹挺拔,雕花木窗向外敞开,清俊少年一袭白衣坐得笔直如松,眉眼低垂,手持书卷,如画一般的景致。
阿英看得出神。
少年的他原来长这样,清朗如明月,仿佛出尘的松竹,挺拔、俊逸。可这性格,也如那硬竹,宁折不弯。
想要逆天改命——任重而道远啊。
小娘子仰天发出了一声不符合年龄的叹息。
*
春日的夜里,起了风,略显寒凉。
冷世安拿着寝衣去沐室,他极爱干净,每日沐浴成了习惯。
水汽氤氲,坐在木桶里,隔窗望见天上的繁星,点点闪烁,竟比城中的夜空美丽许多。
这一日,冷世安过得心力交瘁。
脸上留下湿热的两行,冷世安抬头抹去,眼眶却又一次湿润。他做了阿娘十二年的孩子,虽然她不常来看他,可是他知道自己是有阿娘的。
他每日努力读书,虽然家里请的先生只教二弟,但是他会悄悄溜到书房的窗下,坐在地上听先生讲课,他可以自学,一样可以给阿娘争光,让阿娘高兴。
他尝试做了许多,努力读书,从不打扰阿娘,不见任何人,甚至生病了都是一个人默默忍着。冷世安摸了一把自己的右腿,沐浴的水很暖,包围着他的右腿,那条短了一截的腿在木桶里努力伸得笔直,却还是够不到左腿的长度。
即便如此,阿娘还是不要他了。
冷世安呆坐着,直到水温变冷才察觉自己竟坐得有些许了。
“你在吗。”
门外响起小女娘娇娇弱弱的声音,是阿英在唤他。
冷世安赶紧洗了洗脸,从木桶里起身擦干、穿衣。
有点冷。
屋内满是茶香,冷世安穿着寝衣进门。
抬眼便看到披散着长发的小娘子,一张圆圆的小脸正对着他笑,手里抱着一个枕头。
“你去沐浴了。”
阿英走上前,将手里的枕头在他眼前晃了晃:“这是合香草做的草枕,你闻闻,这味道很香还助眠,晚上定能睡个好觉。”
小女娘说得很认真,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这是我下午做好的,好用着呢。”
枕头不是普通的尺寸大小,看上去更大更软些,被她抱在臂弯处翻折过去。上面是纯棉软布,绣了翠竹,针脚细密、精致,做得很好。
冷世安点点头,沉默。
他转身朝床铺走去,才刚迈开脚步却又顿住。
脑中骤然嗡嗡作响,冷世安突然意识到现在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他此时只穿了一件寝衣。十二岁少年的心里却已然筑垒起了男女大防的教条,面对着同样穿着寝衣的表妹,如临大敌。
阿英看着他呆愣愣地站在自己面前,一整日都没有表情的脸,此刻慢慢红了起来,原本淡定冷肃的眉眼,瞪得老大。
“你……出去。”
冷世安声音有些颤抖。
“什么?”
阿英没有听清,朝着靠近他的方向又走了两步。
“别……别过来。”
冷世安后退,身子却抵在案几上,手指紧紧抓住桌腿,抠得指尖发白。
“你……”
“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