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日就是花灯节,长乐鼎鼎有名的大节日,然江陵却闻所未闻。
因着长乐境内有条极大的江,名曰祀百川,也因为小善自小生活在江流附近,每到花灯节这日,便能见得无数花灯从上流处缓缓流过,一盏挨着一盏,场面壮观,美丽恢弘。
花灯也是有瞩意的,或是祈求家人康健,又或祈求自己修得个貌美心善,嫁得如意郎君。总而言之,就是一切美好祝愿都寄托在一盏花灯上,今年因着小善心里有事,便也做了一盏花灯,不光是自己,她也替摒尘糊了一盏。
虽然看过村里的嬢嬢做,每逢这个日子也跟着帮忙,但小善却手笨心笨,总是学不会,因此,被派遣的任务也总是做个浆糊就完了。
几年下来,她熬的浆糊又白又好。
“欸...”她蹲在一锅浆糊前,看着自己劈好的小竹棍,无从下手,连声叹气。
馒头在一旁喵喵助威。
猫不知道她的心事,只觉得好玩儿,踩着悠闲步子咬小竹棍玩儿。
小善对猫弹琴:“你说那些年我怎么就不跟村里的嬢嬢好好学呢?”
馒头嗲嗲撒娇。
小善拿着小竹棍和浆糊,愁容满面。
就在这时,一道阴影忽而罩下来。
小善抬头,对上一双美丽慈悲的眼睛。
她忽而恶从胆边生,让出一个位置来,笑的不怀好意,“摒尘师父。”她很羞赧地,“你会不会做花灯。”
花灯做法其实简单,然而骨架却很需要手巧。
小善坐在小几上,看着被劈好的竹棍在他手里服帖顺应。
摒尘:“做什么形状?”
小善:“?”
“灯骨,想要什么形状?”
小善这才明白,本来麻烦他就已经很不好意思,如今怎么还能蹬鼻子上脸,于是说:“摒尘师父看着来就好,什么形状并没有讲头的,都好。”
摒尘“嗯”了声。
他略顿片刻,手下一翻,弯出个耳朵来,再一翻,活灵活现的小兔子栩栩如生。
小善看的呆住了。
她愕然,喏喏:“这么简单么?”
摒尘不语。
他做法好轻易,引得小善都想试试,然而那竹棍到了自己手中,就像个扎手的刺猬,不服管教,遂作罢了。
他做好灯骨,小善要拿浆糊沾纸糊在上面,这时候,摒尘起身离开了。
等他再回来时,手里拿着纸笔和墨碟。
他坐在她旁边,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拿起小善已经糊好的一只花灯,用笔在上面细细描摹。
安静美丽地、
连睫毛颤颤扫下的阴影都如此料峭。
小善侧眸望去,又扫到他略略翘起的唇角,顺着视线望过去,小善看见他笔下栩栩如生的兔子眼睛浮现在花灯上。
——原来他是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感到开心。
小善仿佛窥见了这位不染尘埃的佛子圣尊的一点孩子气和小心思。
她不由得笑了起来。
两两对望,佛子很美丽的眼睛有了她的倒影。
因为这里没有江溪,只有后院凿出的一个养鱼的池塘,于是放花灯的地点就定在了那个地方。
佛子和小善一前一后,小善想起来上次自己困在迷瘴中,是他用背云牵着她走出来,如今他的肩颈上空落落的,那条很好看的背云已经被拆开了一半,用作了自己脚腕上的佩饰。
那铃铛随着脚步声响起来。
铃、
铃、
铃......
一步一响。
有异物感的脚腕忽而发起烫来,小善走快了几步。
池塘其实不很小,有一个供人下行的阶梯,湿漉漉,佛子轻声,“小心,”
小善点点头,注意着脚底下。
她忽然发现,快走到水边的时候,鱼儿也慢慢游动过来,这些好吃懒做,又没有天敌的鱼儿长得格外胖,尾巴尖都不大能看见。
此时它们慢慢悠悠游到佛子脚边,竟然是不怕人的。
小善一时惊异。
心想难道连佛子养的鱼都如此通灵性么。
摒尘好像看出了她就在嘴边的疑惑,解释道:“我一来这里,它们就知道是来喂的,免不了讨食吃。”
顿了顿,又说:“那只肥猫来它们就躲开了。”
想是辩解。
小善依依地笑起来,说原来是这样。
佛子垂眸,看她将兔子花灯从怀里拿出来,很珍惜地拿小手摸摸兔子耳朵,才说:“摒尘师父也许个愿吧。”
游鱼拨的水粼粼荡开,佛子顿了两秒,才道:“无愿。”
小善说:“世人皆有愿。”她刚说完,蓦又想起,他是远山之巅的佛子,早已超脱俗常之外。
因此只尴尬笑笑。
“摒尘师父,你定会写字吧。”她歪头,很不好意思地,“我自小没有读过书,并不识得字。”
佛子问她:“要写什么?”
他持笔的时候,袖口微微撸起,那只玄铁打造的刑具就露了出来。小善忽而一扫,发现他伤处泛白,却并无血迹。
是如何忍痛洗的干净,才是这样的。
佛子眉骨底弓,淡声:“写什么?”
小善方才回神。
思顿片刻,才说:“就写郎君康健,事事如意。”
佛子并未多问,一时后说,“写好了。”
小善说:“既然都已经写了,这两只兔子一块儿相互陪伴着,再写上一个好不好。”
佛子这才正眼瞧她。
小善只顾着看兔子灯,并没有注意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她一面描摹着佛子写好的那张纸条,很爱惜地塞进兔子灯里,一面说:“另一个,就写,希望摒尘师父早日修成正果,不要再痛了。”
她虽不知那玄铁护腕是做何用的,也知世人常说若证大道需历经八苦八难,才能修成正果。
咚——
是怀安寺的鼓声。
铃铎缯幡,微风遥击。
寺人们晚课的时间到了。
花灯尚一放进去,那些不怕人的鱼儿很新鲜似的,拱着那两盏灯往池塘中央去,两盏兔子灯依偎在一块儿,很亲密似的。
今夜繁星点点,小善鸦青的发丝垂散在背后,毛绒绒,很稚气。
摒尘闻得这世间嫁了人的女子梳妇人发髻,头面俱都显现,然她却不是这样。
她生的很显小,或者本来也不大,还是个看不得世间疾苦的孩子,闻得别人身上的伤处都忍不住掉泪哀叹,只却过早被人掠夺,逼迫识了巧宗,半截斩断作了人妇,半截还尚未开化。
她声音很软地,依依问起,拿他当个大哥哥,“摒尘师父,你晓不晓得常州离这里多远呢?”
摒尘:“行路不停,也需数十个日夜。”
数十个日夜,那自然是很远的了。
她“喔”了一声,失落写在脸上,很浅显容易懂。
她不说话了,低头只是走路,摒尘的心绪却不知为何燥郁起来。
右臂上刻下的铭文热的发烫,像紧箍咒一样,他越是想,就越让他难受。
这么多年以来,他早已模糊了疼痛的概念,这是第一次,有人祈愿他不要再痛了。
摒尘自嘲一笑。
虎口摁住发烫的右手手臂。
起跃的血液奔涌,然而摒尘却觉得越来越冷。
直到小善后知后觉发现身后的脚步声停止,她才回头、这一眼,她瞳孔骤缩:“摒尘师父——!”
寒冰万里追上他的脚步,要吞噬他,封印他,毁灭他。
亮汪汪的柔光照在她身上,小善才恍觉今日正是月圆之夜——摒尘寒毒发作的日子。
他就站在原地,任漫无天际的寒冰追上他的脚步,眼神依旧是那样没有起伏的柔顺与慈悯,只是多了些别的,令人看不清的思绪。
他唇瓣开合,用气音说出几个字来,小善听到,是:“不要管我,你快走。”
小善怎么可能见死不救,更况且是为自己割肉剜血的救命恩人。
她脚下不停,向他飞奔而去。
她每迈出的一步,万里寒冰便被逼退一步,女孩儿的裙摆飞扬,水袖拂过他的发丝,蓦地,她一下扑在了他的身上。
暖意盎然。
她的心跳如鼓擂,那样热烈,那样响。
摒尘手臂上的铭文愈加烫,能够听见呲呲作响声,好似要将皮肉灼烧干净。
仍记旧日,主持慈悲普济,于神佛殿前为他授业解惑。
他说:“若你能自持本心,佛法与护腕于你不过是锦上添花。”
“若你不能,它们也必将是遏制你为非作歹的刑具。”
那铭文被钢针一点一点扎穿皮肉时他并没觉得有什么,甚至于那护腕刺穿手臂时他都不觉得痛。
如今却不知为何,横生出这许多怨来。
为何偏偏是他呢
为何只能是他呢
被世人奉于神佛殿堂,就必须做个断情绝爱,无欲无求的佛子,聆听着世人亢长繁杂的祈愿,了渡此生。
他双唇泛白,冷如玉的一张脸上,忽然间有了表情。
他开口,一字一句,双目赤红:“我本名,不唤摒尘。”
小善还未反应得及。
他的声音在小善耳边响起,冰棱棱砸下,冻得她一个激灵:“我唤长思。”
他说:“萧、长、思。”
“当啷——!”
那沾着血迹的玄铁护腕一下掉在了砖石上,发出清脆一声响。
伴随着这声清脆落地响,天边忽而惊现紫电霹雳。
撕裂当空时,带来急喇喇的滂沱大雨。
怀安寺的僧人已三两睡去,复又被叩门声惊醒。
“起来,大家快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穿衣声,开门声,惊呼声,最后都变成戛然而止的惊骇,堵在喉腔中,不能开口。
那真心常驻神佛殿里烛泪似海,冉冉升腾间,映出佛祖慈悲雅正的面容,而现如今,那塑金身的佛祖像竟是在泣泪。
一滴一滴,是泣血泪!
这样的场景骇的寺人们不知如何,半晌回神,师兄叱声:“护法,快护法,天有灾殃,佛祖泣泪,这是天有灾殃啊!”
咚
咚
咚——!
满殿是供灯长明,经声不歇。
诸佛在上
叩问其心
那闪着金光的铭文,被他只手一抹,便如灰飞烟灭,再不复存在。
佛子不再是佛子,摒尘的金身也早已龟裂,一寸一寸,裸.出内里的痴妄与阴邪。
他抱着怀中的小善,走过山阶。
那里,早已有怀安寺数位师兄拦截守护。
为首的一个和善,严肃端然,身着僧袍。
他问:“摒尘,你可愿回头?!”
这一声,好似诸佛质问:“摒尘,你能否回头?!”
暴雨打湿天地,朦朦胧看不清神色。那旧日的佛子,低垂着眉眼,一步一步,脚步未曾停歇。
错身时,听他道:“这世上再无佛子摒尘,有的只是萧长思。”
这世上仅存的真龙血脉,先皇第七子——萧长思。
咚、
纵然是兜头冷雨浇,也是心烧腕颤
已入俗世。
因着长乐境内有条极大的江,名曰祀百川,也因为小善自小生活在江流附近,每到花灯节这日,便能见得无数花灯从上流处缓缓流过,一盏挨着一盏,场面壮观,美丽恢弘。
花灯也是有瞩意的,或是祈求家人康健,又或祈求自己修得个貌美心善,嫁得如意郎君。总而言之,就是一切美好祝愿都寄托在一盏花灯上,今年因着小善心里有事,便也做了一盏花灯,不光是自己,她也替摒尘糊了一盏。
虽然看过村里的嬢嬢做,每逢这个日子也跟着帮忙,但小善却手笨心笨,总是学不会,因此,被派遣的任务也总是做个浆糊就完了。
几年下来,她熬的浆糊又白又好。
“欸...”她蹲在一锅浆糊前,看着自己劈好的小竹棍,无从下手,连声叹气。
馒头在一旁喵喵助威。
猫不知道她的心事,只觉得好玩儿,踩着悠闲步子咬小竹棍玩儿。
小善对猫弹琴:“你说那些年我怎么就不跟村里的嬢嬢好好学呢?”
馒头嗲嗲撒娇。
小善拿着小竹棍和浆糊,愁容满面。
就在这时,一道阴影忽而罩下来。
小善抬头,对上一双美丽慈悲的眼睛。
她忽而恶从胆边生,让出一个位置来,笑的不怀好意,“摒尘师父。”她很羞赧地,“你会不会做花灯。”
花灯做法其实简单,然而骨架却很需要手巧。
小善坐在小几上,看着被劈好的竹棍在他手里服帖顺应。
摒尘:“做什么形状?”
小善:“?”
“灯骨,想要什么形状?”
小善这才明白,本来麻烦他就已经很不好意思,如今怎么还能蹬鼻子上脸,于是说:“摒尘师父看着来就好,什么形状并没有讲头的,都好。”
摒尘“嗯”了声。
他略顿片刻,手下一翻,弯出个耳朵来,再一翻,活灵活现的小兔子栩栩如生。
小善看的呆住了。
她愕然,喏喏:“这么简单么?”
摒尘不语。
他做法好轻易,引得小善都想试试,然而那竹棍到了自己手中,就像个扎手的刺猬,不服管教,遂作罢了。
他做好灯骨,小善要拿浆糊沾纸糊在上面,这时候,摒尘起身离开了。
等他再回来时,手里拿着纸笔和墨碟。
他坐在她旁边,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拿起小善已经糊好的一只花灯,用笔在上面细细描摹。
安静美丽地、
连睫毛颤颤扫下的阴影都如此料峭。
小善侧眸望去,又扫到他略略翘起的唇角,顺着视线望过去,小善看见他笔下栩栩如生的兔子眼睛浮现在花灯上。
——原来他是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感到开心。
小善仿佛窥见了这位不染尘埃的佛子圣尊的一点孩子气和小心思。
她不由得笑了起来。
两两对望,佛子很美丽的眼睛有了她的倒影。
因为这里没有江溪,只有后院凿出的一个养鱼的池塘,于是放花灯的地点就定在了那个地方。
佛子和小善一前一后,小善想起来上次自己困在迷瘴中,是他用背云牵着她走出来,如今他的肩颈上空落落的,那条很好看的背云已经被拆开了一半,用作了自己脚腕上的佩饰。
那铃铛随着脚步声响起来。
铃、
铃、
铃......
一步一响。
有异物感的脚腕忽而发起烫来,小善走快了几步。
池塘其实不很小,有一个供人下行的阶梯,湿漉漉,佛子轻声,“小心,”
小善点点头,注意着脚底下。
她忽然发现,快走到水边的时候,鱼儿也慢慢游动过来,这些好吃懒做,又没有天敌的鱼儿长得格外胖,尾巴尖都不大能看见。
此时它们慢慢悠悠游到佛子脚边,竟然是不怕人的。
小善一时惊异。
心想难道连佛子养的鱼都如此通灵性么。
摒尘好像看出了她就在嘴边的疑惑,解释道:“我一来这里,它们就知道是来喂的,免不了讨食吃。”
顿了顿,又说:“那只肥猫来它们就躲开了。”
想是辩解。
小善依依地笑起来,说原来是这样。
佛子垂眸,看她将兔子花灯从怀里拿出来,很珍惜地拿小手摸摸兔子耳朵,才说:“摒尘师父也许个愿吧。”
游鱼拨的水粼粼荡开,佛子顿了两秒,才道:“无愿。”
小善说:“世人皆有愿。”她刚说完,蓦又想起,他是远山之巅的佛子,早已超脱俗常之外。
因此只尴尬笑笑。
“摒尘师父,你定会写字吧。”她歪头,很不好意思地,“我自小没有读过书,并不识得字。”
佛子问她:“要写什么?”
他持笔的时候,袖口微微撸起,那只玄铁打造的刑具就露了出来。小善忽而一扫,发现他伤处泛白,却并无血迹。
是如何忍痛洗的干净,才是这样的。
佛子眉骨底弓,淡声:“写什么?”
小善方才回神。
思顿片刻,才说:“就写郎君康健,事事如意。”
佛子并未多问,一时后说,“写好了。”
小善说:“既然都已经写了,这两只兔子一块儿相互陪伴着,再写上一个好不好。”
佛子这才正眼瞧她。
小善只顾着看兔子灯,并没有注意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她一面描摹着佛子写好的那张纸条,很爱惜地塞进兔子灯里,一面说:“另一个,就写,希望摒尘师父早日修成正果,不要再痛了。”
她虽不知那玄铁护腕是做何用的,也知世人常说若证大道需历经八苦八难,才能修成正果。
咚——
是怀安寺的鼓声。
铃铎缯幡,微风遥击。
寺人们晚课的时间到了。
花灯尚一放进去,那些不怕人的鱼儿很新鲜似的,拱着那两盏灯往池塘中央去,两盏兔子灯依偎在一块儿,很亲密似的。
今夜繁星点点,小善鸦青的发丝垂散在背后,毛绒绒,很稚气。
摒尘闻得这世间嫁了人的女子梳妇人发髻,头面俱都显现,然她却不是这样。
她生的很显小,或者本来也不大,还是个看不得世间疾苦的孩子,闻得别人身上的伤处都忍不住掉泪哀叹,只却过早被人掠夺,逼迫识了巧宗,半截斩断作了人妇,半截还尚未开化。
她声音很软地,依依问起,拿他当个大哥哥,“摒尘师父,你晓不晓得常州离这里多远呢?”
摒尘:“行路不停,也需数十个日夜。”
数十个日夜,那自然是很远的了。
她“喔”了一声,失落写在脸上,很浅显容易懂。
她不说话了,低头只是走路,摒尘的心绪却不知为何燥郁起来。
右臂上刻下的铭文热的发烫,像紧箍咒一样,他越是想,就越让他难受。
这么多年以来,他早已模糊了疼痛的概念,这是第一次,有人祈愿他不要再痛了。
摒尘自嘲一笑。
虎口摁住发烫的右手手臂。
起跃的血液奔涌,然而摒尘却觉得越来越冷。
直到小善后知后觉发现身后的脚步声停止,她才回头、这一眼,她瞳孔骤缩:“摒尘师父——!”
寒冰万里追上他的脚步,要吞噬他,封印他,毁灭他。
亮汪汪的柔光照在她身上,小善才恍觉今日正是月圆之夜——摒尘寒毒发作的日子。
他就站在原地,任漫无天际的寒冰追上他的脚步,眼神依旧是那样没有起伏的柔顺与慈悯,只是多了些别的,令人看不清的思绪。
他唇瓣开合,用气音说出几个字来,小善听到,是:“不要管我,你快走。”
小善怎么可能见死不救,更况且是为自己割肉剜血的救命恩人。
她脚下不停,向他飞奔而去。
她每迈出的一步,万里寒冰便被逼退一步,女孩儿的裙摆飞扬,水袖拂过他的发丝,蓦地,她一下扑在了他的身上。
暖意盎然。
她的心跳如鼓擂,那样热烈,那样响。
摒尘手臂上的铭文愈加烫,能够听见呲呲作响声,好似要将皮肉灼烧干净。
仍记旧日,主持慈悲普济,于神佛殿前为他授业解惑。
他说:“若你能自持本心,佛法与护腕于你不过是锦上添花。”
“若你不能,它们也必将是遏制你为非作歹的刑具。”
那铭文被钢针一点一点扎穿皮肉时他并没觉得有什么,甚至于那护腕刺穿手臂时他都不觉得痛。
如今却不知为何,横生出这许多怨来。
为何偏偏是他呢
为何只能是他呢
被世人奉于神佛殿堂,就必须做个断情绝爱,无欲无求的佛子,聆听着世人亢长繁杂的祈愿,了渡此生。
他双唇泛白,冷如玉的一张脸上,忽然间有了表情。
他开口,一字一句,双目赤红:“我本名,不唤摒尘。”
小善还未反应得及。
他的声音在小善耳边响起,冰棱棱砸下,冻得她一个激灵:“我唤长思。”
他说:“萧、长、思。”
“当啷——!”
那沾着血迹的玄铁护腕一下掉在了砖石上,发出清脆一声响。
伴随着这声清脆落地响,天边忽而惊现紫电霹雳。
撕裂当空时,带来急喇喇的滂沱大雨。
怀安寺的僧人已三两睡去,复又被叩门声惊醒。
“起来,大家快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穿衣声,开门声,惊呼声,最后都变成戛然而止的惊骇,堵在喉腔中,不能开口。
那真心常驻神佛殿里烛泪似海,冉冉升腾间,映出佛祖慈悲雅正的面容,而现如今,那塑金身的佛祖像竟是在泣泪。
一滴一滴,是泣血泪!
这样的场景骇的寺人们不知如何,半晌回神,师兄叱声:“护法,快护法,天有灾殃,佛祖泣泪,这是天有灾殃啊!”
咚
咚
咚——!
满殿是供灯长明,经声不歇。
诸佛在上
叩问其心
那闪着金光的铭文,被他只手一抹,便如灰飞烟灭,再不复存在。
佛子不再是佛子,摒尘的金身也早已龟裂,一寸一寸,裸.出内里的痴妄与阴邪。
他抱着怀中的小善,走过山阶。
那里,早已有怀安寺数位师兄拦截守护。
为首的一个和善,严肃端然,身着僧袍。
他问:“摒尘,你可愿回头?!”
这一声,好似诸佛质问:“摒尘,你能否回头?!”
暴雨打湿天地,朦朦胧看不清神色。那旧日的佛子,低垂着眉眼,一步一步,脚步未曾停歇。
错身时,听他道:“这世上再无佛子摒尘,有的只是萧长思。”
这世上仅存的真龙血脉,先皇第七子——萧长思。
咚、
纵然是兜头冷雨浇,也是心烧腕颤
已入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