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新的开始
【本章简介】晓瑛在亲人的关爱下逐渐恢复健康,新玉和赵兰住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亲人的不幸牺牲,让家人悲痛万分!李健留下的遗腹子更让李家人伤心,这个还没出生的孩子,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亲身父亲。悲伤过度的晓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几天就出现了腹痛的状况,李家人赶紧送晓瑛去镇上的医院检查,医生开了保胎药,回来后晓瑛卧床静养,小姑子阿敏在家照顾她。
躺在床上的晓瑛吃得很少,没有胃口,一想起爱人眼圈就红,没人的时候就偷偷抹眼泪。阿敏看见了,在一边也悄悄地擦眼泪。哥哥走了,嫂子这么年轻就成了寡妇,孩子出生后这日子更难了,以后嫂子该怎么办?
不管怎样,我们大家都要帮嫂子,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后代,生下后,我们全家来抚养。我要劝嫂子多吃东西,补充营养,让胎儿在母亲腹中健康成长。保胎药还是有效果的,这几天嫂子的脸色好多了。
中午做饭,阿敏在灶间为晓瑛下了一碗鸡蛋挂面,还准备了一碗鸡丝汤,这鸡丝是把鸡腿上最好的肉撕下来放入鸡汤,烧好后放一把葱,葱花鸡丝汤的香味立刻飘满了整个厨房。阿敏端着汤走进嫂子的房间,放在一旁的小橱上:“嫂子,我扶你起来,要趁热喝。”
“好,我起来喝。”晓瑛朝阿敏笑了笑,“今天的汤真香,我想喝。”
阿敏伸出双手要去扶晓瑛,“不用了,我会起来的。”晓瑛不好意思地说,“阿敏,让你忙了。”
“嫂子,别客气,我们是一家人嘛。”
晓瑛起来坐在床边,端起鸡丝汤喝了几口:“阿敏做的汤真好喝。”
“嫂子你就多喝点,这鸡丝很好吃的,还有一碗鸡蛋面我去拿来。”说完阿敏去灶间把面端来放在边上,“鸡蛋挂面也不错,多吃点,要吃两份呦。”
“好的,阿敏你也一起吃饭吧。”
看见嫂子的精神好了起来,想吃东西了,阿敏脸上露出了笑容。
晓瑛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身子大了很多,胃口好多了,家里人都很开心,这下这个孩子可以保住了。这可是李健的亲骨肉,李家的第一个第三代。
星期天一早,李浩从县中回家来,从镇上买来一些红枣和桂圆,给晓瑛补充营养,养好身体。家里的活都由公公和阿敏做,李浩回来也帮着一起干。善良的阿敏时常陪着晓瑛说话聊天,晚上还陪她过夜,让她放松心情。
李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让晓瑛感到温暖,心情好了很多。李健是为国尽忠的英雄,是受人尊敬的革命烈士!我要好好地活下去,把孩子生下来,把他抚养成人,让李健在天堂安心。
休养了一个月后,晓瑛感觉身体好多了,想回娘家去看看,探望父母和两个弟弟。李健不幸牺牲的事父母知道后很伤心,唯一的女婿走了,女儿又病倒,爸妈已来李家村探望自己,现在好多了,该回去看望爸妈了,好让他们放心。
下午,晓瑛在房里整理东西,这么近的路,拿几件换洗的衣服和好吃的点心就行。
晓瑛拎着包走出了房间,我得跟阿敏说一下,去娘家住几天,让大家放心。在堂屋做针线活的阿敏看见晓瑛拎着两个包,知道嫂子要去娘家,马上迎了上去:“嫂子,你是有身子的人,我和你一起去。”
“没事,大白天的没坏人。”晓瑛朝阿敏笑了笑,“很近,一会儿就到,你放心好了。”
“我陪你到家后再回来,不然我和爸要担心的。”阿敏上前拿起晓瑛手上的包,“嫂子,我来拎,我们一起去吧。”
王家村很快就到了,爸妈还在地里干活,两个弟弟刚放学,正拿着作业本准备写字,看见姐姐回来了,高兴地跑了过来,一边一个拉住晓瑛的手:“姐姐,你回来了,身体好了吗?”
“好了,爸妈在地里忙吧。”
一旁的阿敏笑着说:“你们要轻一点,姐姐肚子里的孩子要不开心的。”
“哈哈哈??”两个弟弟高兴地笑了起来,“我们要当舅舅啦。”
“你们两个不认识我了,我也是姐姐哦。”
两个弟弟笑着对阿敏说:“认识,你是李家村的大姐姐,我们喝喜酒的时候还和你说话呢。”
“好记性,以后念书成绩一定很好。”
“阿敏,快坐一会儿,我去烧一碗糖水鸡蛋来。”
“不用,你是有身子的人,好好休息。”阿敏把两个布包放在桌上,“待会儿再整包吧,我回去了。”
阿敏朝两个弟弟摆了摆手,拉了拉晓瑛的手:“好好住几天,到时让弟弟来说一声,我来接你回家。”
阿敏回去了,连点心晚饭都不吃,很会为别人着想。李健也是这样,情愿自己忙一点,也不愿麻烦别人,是善解人意的好心人,他们一家都是心地善良的人。晓瑛忍不住眼圈又红了起来,这不行,要影响胎儿的,晓瑛赶紧掏出手绢,擦去眼角的泪水。两个弟弟看见了,走上前来安慰道:“姐姐快坐,好好休息一会儿,家里的事妈妈会来做的。”
晓瑛在椅子上慢慢坐了下来,回家来可不是享福的,是来看望父母和亲人的,等会儿帮妈做饭吧。晚上大家还可以说说家常话,生活仍要继续,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傍晚晓瑛父母回家,看见女儿身体精神都不错,开心的笑了。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炖了一大锅子汤,炒几个家常菜,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晓瑛,这次在家多住几天,妈还有个咸猪蹄留着给你炖汤喝,以后小孩走路会很稳。“
“是吗,那我就多吃点。“
“那当然,爸妈就盼着小外孙来呢。”
“哈哈哈??”亲人团聚的欢乐让晓瑛暂时忘记了痛苦,沉浸在亲情的温暖之中。
周一清晨,背着书包的新玉和拎着两个大布包的新宇来到了赵先生的家,赵兰和赵先生赶紧上前把两个布包拎进了赵兰的房间。
看见赵先生走了过来,新宇不好意思地对赵先生说道:“我把妹妹寄养在你们家,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客气,我们都是家乡人,像亲人一样,你放心好了。”
新宇笑着点了点头,从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赵先生:“这是两个月的生活费,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你们是学生,付什么生活费呀。“赵先生把信封还给新宇,笑着对新宇说,“我们是出门在外的好朋友,是老乡,互相照应是应该的。我的收入还不错,你不必在意。”
“不行,这次一定要收下。”新宇涨红了脸把信封放在赵先生的手上,“不然我们就不住了。”
赵先生愣了一下,这两兄妹的生活费是靠父亲做糕点卖货物辛苦挣来的,我怎么忍心收呢。他转念一想,笑着说道: “新宇,你这样说我就先收下。但下不为例,只收这一次。”
“这??不大好吧,以后再说。”新宇朝房间里两个在整理床铺的女孩摆了摆手,又对赵先生点头道:“我马上回学校去了。下次再来。”
“新宇,你放心吧。我和新玉是好姐妹,你星期天过来吃饭。”
“好的,我会来的,谢谢你们!”
赵家兄妹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赵兰的房间另外搭了一张单人床,和赵兰的床面对面,垫被床单已铺好,好看的牡丹花盛开在床上,靠窗的两边分别放着两张写字台,左侧还有一个书橱,中间两格空着,是特意整出来给新玉放书的,看着房间的布置安排,新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打开了大包裹,把被子放在床上,几件换洗的衣服放在床边的小橱里。
一旁的赵兰笑着问新玉:“怎么样,不喜欢可以再换位置。”
“很好的,兰姐,你和赵先生忙了大半天吧,我不好意思了。”
“自己妹妹应该的,有不方便的地方跟我说,我们再调整。”
“不用了,巳经麻烦你们了。”新玉把布包折好放入小橱,打开书包,拿出几本书放在橱上,“兰姐,我放学回来再整书本,我先去学校了。”
望着背着书包匆匆离去的新玉,赵兰松了一口气,她总算会笑了,看来新玉打算忘记过去,好好学习了。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肯定会恢复健康。这是我和我哥所期待的。
以后多和她聊天,多关心她,让她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本章简介】晓瑛在亲人的关爱下逐渐恢复健康,新玉和赵兰住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亲人的不幸牺牲,让家人悲痛万分!李健留下的遗腹子更让李家人伤心,这个还没出生的孩子,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亲身父亲。悲伤过度的晓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几天就出现了腹痛的状况,李家人赶紧送晓瑛去镇上的医院检查,医生开了保胎药,回来后晓瑛卧床静养,小姑子阿敏在家照顾她。
躺在床上的晓瑛吃得很少,没有胃口,一想起爱人眼圈就红,没人的时候就偷偷抹眼泪。阿敏看见了,在一边也悄悄地擦眼泪。哥哥走了,嫂子这么年轻就成了寡妇,孩子出生后这日子更难了,以后嫂子该怎么办?
不管怎样,我们大家都要帮嫂子,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后代,生下后,我们全家来抚养。我要劝嫂子多吃东西,补充营养,让胎儿在母亲腹中健康成长。保胎药还是有效果的,这几天嫂子的脸色好多了。
中午做饭,阿敏在灶间为晓瑛下了一碗鸡蛋挂面,还准备了一碗鸡丝汤,这鸡丝是把鸡腿上最好的肉撕下来放入鸡汤,烧好后放一把葱,葱花鸡丝汤的香味立刻飘满了整个厨房。阿敏端着汤走进嫂子的房间,放在一旁的小橱上:“嫂子,我扶你起来,要趁热喝。”
“好,我起来喝。”晓瑛朝阿敏笑了笑,“今天的汤真香,我想喝。”
阿敏伸出双手要去扶晓瑛,“不用了,我会起来的。”晓瑛不好意思地说,“阿敏,让你忙了。”
“嫂子,别客气,我们是一家人嘛。”
晓瑛起来坐在床边,端起鸡丝汤喝了几口:“阿敏做的汤真好喝。”
“嫂子你就多喝点,这鸡丝很好吃的,还有一碗鸡蛋面我去拿来。”说完阿敏去灶间把面端来放在边上,“鸡蛋挂面也不错,多吃点,要吃两份呦。”
“好的,阿敏你也一起吃饭吧。”
看见嫂子的精神好了起来,想吃东西了,阿敏脸上露出了笑容。
晓瑛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身子大了很多,胃口好多了,家里人都很开心,这下这个孩子可以保住了。这可是李健的亲骨肉,李家的第一个第三代。
星期天一早,李浩从县中回家来,从镇上买来一些红枣和桂圆,给晓瑛补充营养,养好身体。家里的活都由公公和阿敏做,李浩回来也帮着一起干。善良的阿敏时常陪着晓瑛说话聊天,晚上还陪她过夜,让她放松心情。
李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让晓瑛感到温暖,心情好了很多。李健是为国尽忠的英雄,是受人尊敬的革命烈士!我要好好地活下去,把孩子生下来,把他抚养成人,让李健在天堂安心。
休养了一个月后,晓瑛感觉身体好多了,想回娘家去看看,探望父母和两个弟弟。李健不幸牺牲的事父母知道后很伤心,唯一的女婿走了,女儿又病倒,爸妈已来李家村探望自己,现在好多了,该回去看望爸妈了,好让他们放心。
下午,晓瑛在房里整理东西,这么近的路,拿几件换洗的衣服和好吃的点心就行。
晓瑛拎着包走出了房间,我得跟阿敏说一下,去娘家住几天,让大家放心。在堂屋做针线活的阿敏看见晓瑛拎着两个包,知道嫂子要去娘家,马上迎了上去:“嫂子,你是有身子的人,我和你一起去。”
“没事,大白天的没坏人。”晓瑛朝阿敏笑了笑,“很近,一会儿就到,你放心好了。”
“我陪你到家后再回来,不然我和爸要担心的。”阿敏上前拿起晓瑛手上的包,“嫂子,我来拎,我们一起去吧。”
王家村很快就到了,爸妈还在地里干活,两个弟弟刚放学,正拿着作业本准备写字,看见姐姐回来了,高兴地跑了过来,一边一个拉住晓瑛的手:“姐姐,你回来了,身体好了吗?”
“好了,爸妈在地里忙吧。”
一旁的阿敏笑着说:“你们要轻一点,姐姐肚子里的孩子要不开心的。”
“哈哈哈??”两个弟弟高兴地笑了起来,“我们要当舅舅啦。”
“你们两个不认识我了,我也是姐姐哦。”
两个弟弟笑着对阿敏说:“认识,你是李家村的大姐姐,我们喝喜酒的时候还和你说话呢。”
“好记性,以后念书成绩一定很好。”
“阿敏,快坐一会儿,我去烧一碗糖水鸡蛋来。”
“不用,你是有身子的人,好好休息。”阿敏把两个布包放在桌上,“待会儿再整包吧,我回去了。”
阿敏朝两个弟弟摆了摆手,拉了拉晓瑛的手:“好好住几天,到时让弟弟来说一声,我来接你回家。”
阿敏回去了,连点心晚饭都不吃,很会为别人着想。李健也是这样,情愿自己忙一点,也不愿麻烦别人,是善解人意的好心人,他们一家都是心地善良的人。晓瑛忍不住眼圈又红了起来,这不行,要影响胎儿的,晓瑛赶紧掏出手绢,擦去眼角的泪水。两个弟弟看见了,走上前来安慰道:“姐姐快坐,好好休息一会儿,家里的事妈妈会来做的。”
晓瑛在椅子上慢慢坐了下来,回家来可不是享福的,是来看望父母和亲人的,等会儿帮妈做饭吧。晚上大家还可以说说家常话,生活仍要继续,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傍晚晓瑛父母回家,看见女儿身体精神都不错,开心的笑了。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炖了一大锅子汤,炒几个家常菜,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晓瑛,这次在家多住几天,妈还有个咸猪蹄留着给你炖汤喝,以后小孩走路会很稳。“
“是吗,那我就多吃点。“
“那当然,爸妈就盼着小外孙来呢。”
“哈哈哈??”亲人团聚的欢乐让晓瑛暂时忘记了痛苦,沉浸在亲情的温暖之中。
周一清晨,背着书包的新玉和拎着两个大布包的新宇来到了赵先生的家,赵兰和赵先生赶紧上前把两个布包拎进了赵兰的房间。
看见赵先生走了过来,新宇不好意思地对赵先生说道:“我把妹妹寄养在你们家,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客气,我们都是家乡人,像亲人一样,你放心好了。”
新宇笑着点了点头,从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赵先生:“这是两个月的生活费,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你们是学生,付什么生活费呀。“赵先生把信封还给新宇,笑着对新宇说,“我们是出门在外的好朋友,是老乡,互相照应是应该的。我的收入还不错,你不必在意。”
“不行,这次一定要收下。”新宇涨红了脸把信封放在赵先生的手上,“不然我们就不住了。”
赵先生愣了一下,这两兄妹的生活费是靠父亲做糕点卖货物辛苦挣来的,我怎么忍心收呢。他转念一想,笑着说道: “新宇,你这样说我就先收下。但下不为例,只收这一次。”
“这??不大好吧,以后再说。”新宇朝房间里两个在整理床铺的女孩摆了摆手,又对赵先生点头道:“我马上回学校去了。下次再来。”
“新宇,你放心吧。我和新玉是好姐妹,你星期天过来吃饭。”
“好的,我会来的,谢谢你们!”
赵家兄妹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赵兰的房间另外搭了一张单人床,和赵兰的床面对面,垫被床单已铺好,好看的牡丹花盛开在床上,靠窗的两边分别放着两张写字台,左侧还有一个书橱,中间两格空着,是特意整出来给新玉放书的,看着房间的布置安排,新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打开了大包裹,把被子放在床上,几件换洗的衣服放在床边的小橱里。
一旁的赵兰笑着问新玉:“怎么样,不喜欢可以再换位置。”
“很好的,兰姐,你和赵先生忙了大半天吧,我不好意思了。”
“自己妹妹应该的,有不方便的地方跟我说,我们再调整。”
“不用了,巳经麻烦你们了。”新玉把布包折好放入小橱,打开书包,拿出几本书放在橱上,“兰姐,我放学回来再整书本,我先去学校了。”
望着背着书包匆匆离去的新玉,赵兰松了一口气,她总算会笑了,看来新玉打算忘记过去,好好学习了。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肯定会恢复健康。这是我和我哥所期待的。
以后多和她聊天,多关心她,让她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