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回乡成亲
【本章简介】为了教育,新玉减少了约会,孝顺的她准备回家乡举办婚礼。晓瑛和李军人在元旦成亲。
放学了,新玉从教室回到了办公室。走到办公桌前,见一封信放在桌上,拿起一看,下面的署名是民,好哇,这机灵鬼的字越写越好了。新玉微微一笑,把信放进了抽屉,待会回宿舍再看吧。
晚饭后,回到寝室的新玉打开了信,新民代表爸妈讲了好多,看来我选的好日子不符合要求,爸妈和新民都喜欢过年办喜事。这个时候是农闲,亲人都在家过春节,我和新民正好放寒假,哥探亲回家也是在过年,那就把婚礼改在春节吧。
新玉在桌子边坐了下来,拉开抽屉,拿出信纸和钢笔,给家里和新宇各写了一封信,告诉父母和新民婚期还没正式定下来,选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日子好了,让爸妈选一个吧。
新民收到姐姐的回信后,看了笑了起来,我姐呀,太孝顺了,自己结婚还要请父母选日子,为家里人着想,那我就选正月初二,太晚了要影响姐夫上班的。爸妈肯定听我的。
周日下午,新玉和赵先生一起去附近的公园赏花,公园正在举办菊花展。望着满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菊花,闻着菊花的清香,新玉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每天在学校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忙于教学工作,担心教学效果,心里总有一种压力,有时会感到紧张,这教学质量差了该怎么办?要多花时间研究怎样教好学生,还有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这些都是教师的工作,有时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星期天必须抽时间去一些学生家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想到这,新玉看了一眼身边的赵平,他会支持我吗?
见新玉在看他,会有什么事呢,是工作还是我俩的事?看起来像是工作,赵先生看着新玉笑了笑,想问又不好意思说。
新玉朝赵先生笑着说道:“赵平,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婚礼改在春节好吗?”
“好!春节大家都休息不用请假。”赵先生高兴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们一起去家乡举行婚礼吧,爸妈和家乡的亲人会很开心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新玉笑着对赵先生说,“过年坐火车的人很多,要早点买车票。”
“我会提前去预订。”
新玉点头道:“返程票也要订好,没车票就没法回来了。”
“你放心吧,我会一起订好的。”
他是个细心人,我的工作他肯定会支持。新玉看着赵平笑着说道:“以后我们的约会要少了,星期天我要去家访,平时家长要上班的。”
“行,家访很重要!星期天就办你的事吧。”
元旦节到了,晓瑛和李军人在部队家属区成家了。他俩在部队的一个会议室里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部队的几位领导,新玉、赵平、赵兰和几个医院同事参加了婚礼。中午在部队附近的小饭店订了桌酒席,招待几位来祝贺的朋友,大家都举杯祝福两位新人新婚快乐,健康幸福!
两位新人都没有把女儿带来上海,等蜜月过了后再去家乡把孩子接来同住。这是晓瑛提出来的,两个孩子也要有个适应过程,万一相处不好,吵吵闹闹要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还是等一段时间安定下来再去接孩子。这个建议让李军人对晓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晓瑛善解人意,会考虑实际问题,是个能干的妻子。
午饭后,大家告别了两位新人,离开了饭店。新玉和赵先生一起走向附近的公交车站。赵先生看了看身边的新玉,笑着说道:“晓瑛和李军人在一起很般配,两人的情况差不多,会互相体谅,以后的生活肯定很幸福。”
“是啊,他俩会有相同的感受,会宽容对方的。但愿他们能相守一辈子。”
“生活就是油盐酱醋,他们会过得很好的。”赵先生指着前面的一个市场,“那边有个菜场,我们去看看。”
“我们一起去买菜。”新玉朝赵平点了点头,“晚上的饭菜我来做吧,一直是兰姐做,我过意不去哦。”
“没事,还是我来做吧,下次再让你做。”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要不我来帮你洗菜切菜吧。”
“这才是一家人过日子的样子。”赵先生看了新玉一眼,笑着说道,“到家后先休息一会儿,再一起干吧。”
“好,听你的。”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新玉笑着看着赵平,这是个会体贴人会过日子的好先生。但愿晓瑛的那位也是这样的人。
在北京工作的新宇很快就熟悉了所里的部分工作。也适应了北方的生活。只是身边没有爱人的陪伴,有些寂寞。亲人都在遥远的江南,心爱的她不习惯北方的生活,思念家乡的父母和亲人,离开他回家乡工作去了。每当夜深人静时,新宇就会想起远方的她,想起昔日的恩爱,盼望着她能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一起在京城工作生活。
新玉来信了,她和赵先生要成家了,婚礼准备在自己的家乡举行,请新宇过年来家乡喝喜酒。新宇查了一下日期,这次过年比平时晚几天,春节的假期加上探亲假,可以在家乡住三个星期。新玉回家乡举办婚礼,家里人肯定很开心,这个春节很热闹,我要早点回家帮新玉准备婚礼和喜宴,和大家一起祝福新玉夫妇新婚快乐!
美玲好多天没来信了,她的工作很辛苦,不能太累了。去北京工作是很多人的愿望和梦想,像她这样不愿去的人几乎没有。新宇在心中暗暗埋怨她,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然要落伍了。这次回家乡要好好劝劝她,跟我一起去北京发展吧,我们所里会考虑安排家属的工作。她现在一切都好吗?新宇的心中满是思念和牵挂。
家乡的美玲早已上班,北京的生活她根本就不习惯,北方的饮食更让她不喜欢,吃起来没南方的好吃。家里的父母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又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工作和同事,爱人的身边更需要她,孝顺的美玲一直在犹豫,难以取舍。
美玲在新玉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娘家去住了,爸妈需要她的照顾和陪伴。自己的家是最舒服的,而且自由自在,不必担心别人的眼光了。新宇来信告诉她新玉春节要来家乡成亲,做嫂子的要早点回婆家和家人一起作准备,他打算在年末回家乡过年,和大家一起为新玉举办一个隆重又热闹的婚礼。新宇要回来了,美玲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盼望着新宇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夫妻团聚。
要过年了,村里很多人家都开始置办年货,新玉的父母更忙了,过年的祭灶果和糕点需求量很大,每天晚上全家一起动手做还供不应求,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神爷后才有空忙过年,办年货。今年的年货要多买点,女儿和新女婿要来家乡办喜事,连喜宴的钱都汇过来了,这喜宴可要像模像样的,新玉父母白天去镇上卖货,卖完后就采购年货,家禽肉和腊肉都挂在朝北的屋檐下风干,最后几天再去买海鲜和新鲜猪肉,女儿的婚宴要办得好,让所有人都开心滿意。
腊月一到,美玲就回到了婆家,等待着爱人早日回家过年。大儿媳回来过年了,新玉的父母高兴极了,新宇就快回来了,新玉和新女婿也快来家乡办喜事了。
美玲的工作很特殊,信件传递是不能中断的,就连过年也不能休息,每天这么多的信件必须及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上下班很辛苦。新玉父母知道儿媳的工作很忙,不让美玲干家务活,处处关心她,帮她收拾房间,让她在家好好休息。这么好的婆家人,应该珍惜,和谐相处,美玲的心里挺内疚的,以后不能太任性了,要多陪伴婆家人。
腊月二十八了,新玉和赵先生带了满满两旅行袋的喜糖、喜包和礼物回家乡了。新民一早就去火车站接姐和姐夫,帮着把行李挑回了家。
“玉儿,赵先生你们回家了。”母亲高兴地接过新玉手上的包包,父亲笑着招呼道,“快进新房坐,一夜没睡,吃好饭躺一会儿吧。”
“爸妈好!辛苦你们了。”赵先生看着布置一新的里屋,“这间新房很漂亮,让爸妈忙了。”
新玉拉着母亲的手说道:“以后爸妈住吧,这间房可以晒太阳。”
“我们住外面一间一样的,我还盼着以后的外孙来住呢。”
“哈哈哈??,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的。”新玉和赵先生相视一笑,红着脸说道,“到时候爸妈要忙很多。”
“这忙是最开心的。”父母在一旁笑了起来,“你们要加油哦!”
【本章简介】为了教育,新玉减少了约会,孝顺的她准备回家乡举办婚礼。晓瑛和李军人在元旦成亲。
放学了,新玉从教室回到了办公室。走到办公桌前,见一封信放在桌上,拿起一看,下面的署名是民,好哇,这机灵鬼的字越写越好了。新玉微微一笑,把信放进了抽屉,待会回宿舍再看吧。
晚饭后,回到寝室的新玉打开了信,新民代表爸妈讲了好多,看来我选的好日子不符合要求,爸妈和新民都喜欢过年办喜事。这个时候是农闲,亲人都在家过春节,我和新民正好放寒假,哥探亲回家也是在过年,那就把婚礼改在春节吧。
新玉在桌子边坐了下来,拉开抽屉,拿出信纸和钢笔,给家里和新宇各写了一封信,告诉父母和新民婚期还没正式定下来,选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日子好了,让爸妈选一个吧。
新民收到姐姐的回信后,看了笑了起来,我姐呀,太孝顺了,自己结婚还要请父母选日子,为家里人着想,那我就选正月初二,太晚了要影响姐夫上班的。爸妈肯定听我的。
周日下午,新玉和赵先生一起去附近的公园赏花,公园正在举办菊花展。望着满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菊花,闻着菊花的清香,新玉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每天在学校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忙于教学工作,担心教学效果,心里总有一种压力,有时会感到紧张,这教学质量差了该怎么办?要多花时间研究怎样教好学生,还有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这些都是教师的工作,有时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星期天必须抽时间去一些学生家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想到这,新玉看了一眼身边的赵平,他会支持我吗?
见新玉在看他,会有什么事呢,是工作还是我俩的事?看起来像是工作,赵先生看着新玉笑了笑,想问又不好意思说。
新玉朝赵先生笑着说道:“赵平,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婚礼改在春节好吗?”
“好!春节大家都休息不用请假。”赵先生高兴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们一起去家乡举行婚礼吧,爸妈和家乡的亲人会很开心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新玉笑着对赵先生说,“过年坐火车的人很多,要早点买车票。”
“我会提前去预订。”
新玉点头道:“返程票也要订好,没车票就没法回来了。”
“你放心吧,我会一起订好的。”
他是个细心人,我的工作他肯定会支持。新玉看着赵平笑着说道:“以后我们的约会要少了,星期天我要去家访,平时家长要上班的。”
“行,家访很重要!星期天就办你的事吧。”
元旦节到了,晓瑛和李军人在部队家属区成家了。他俩在部队的一个会议室里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部队的几位领导,新玉、赵平、赵兰和几个医院同事参加了婚礼。中午在部队附近的小饭店订了桌酒席,招待几位来祝贺的朋友,大家都举杯祝福两位新人新婚快乐,健康幸福!
两位新人都没有把女儿带来上海,等蜜月过了后再去家乡把孩子接来同住。这是晓瑛提出来的,两个孩子也要有个适应过程,万一相处不好,吵吵闹闹要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还是等一段时间安定下来再去接孩子。这个建议让李军人对晓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晓瑛善解人意,会考虑实际问题,是个能干的妻子。
午饭后,大家告别了两位新人,离开了饭店。新玉和赵先生一起走向附近的公交车站。赵先生看了看身边的新玉,笑着说道:“晓瑛和李军人在一起很般配,两人的情况差不多,会互相体谅,以后的生活肯定很幸福。”
“是啊,他俩会有相同的感受,会宽容对方的。但愿他们能相守一辈子。”
“生活就是油盐酱醋,他们会过得很好的。”赵先生指着前面的一个市场,“那边有个菜场,我们去看看。”
“我们一起去买菜。”新玉朝赵平点了点头,“晚上的饭菜我来做吧,一直是兰姐做,我过意不去哦。”
“没事,还是我来做吧,下次再让你做。”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要不我来帮你洗菜切菜吧。”
“这才是一家人过日子的样子。”赵先生看了新玉一眼,笑着说道,“到家后先休息一会儿,再一起干吧。”
“好,听你的。”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新玉笑着看着赵平,这是个会体贴人会过日子的好先生。但愿晓瑛的那位也是这样的人。
在北京工作的新宇很快就熟悉了所里的部分工作。也适应了北方的生活。只是身边没有爱人的陪伴,有些寂寞。亲人都在遥远的江南,心爱的她不习惯北方的生活,思念家乡的父母和亲人,离开他回家乡工作去了。每当夜深人静时,新宇就会想起远方的她,想起昔日的恩爱,盼望着她能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一起在京城工作生活。
新玉来信了,她和赵先生要成家了,婚礼准备在自己的家乡举行,请新宇过年来家乡喝喜酒。新宇查了一下日期,这次过年比平时晚几天,春节的假期加上探亲假,可以在家乡住三个星期。新玉回家乡举办婚礼,家里人肯定很开心,这个春节很热闹,我要早点回家帮新玉准备婚礼和喜宴,和大家一起祝福新玉夫妇新婚快乐!
美玲好多天没来信了,她的工作很辛苦,不能太累了。去北京工作是很多人的愿望和梦想,像她这样不愿去的人几乎没有。新宇在心中暗暗埋怨她,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然要落伍了。这次回家乡要好好劝劝她,跟我一起去北京发展吧,我们所里会考虑安排家属的工作。她现在一切都好吗?新宇的心中满是思念和牵挂。
家乡的美玲早已上班,北京的生活她根本就不习惯,北方的饮食更让她不喜欢,吃起来没南方的好吃。家里的父母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又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工作和同事,爱人的身边更需要她,孝顺的美玲一直在犹豫,难以取舍。
美玲在新玉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娘家去住了,爸妈需要她的照顾和陪伴。自己的家是最舒服的,而且自由自在,不必担心别人的眼光了。新宇来信告诉她新玉春节要来家乡成亲,做嫂子的要早点回婆家和家人一起作准备,他打算在年末回家乡过年,和大家一起为新玉举办一个隆重又热闹的婚礼。新宇要回来了,美玲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盼望着新宇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夫妻团聚。
要过年了,村里很多人家都开始置办年货,新玉的父母更忙了,过年的祭灶果和糕点需求量很大,每天晚上全家一起动手做还供不应求,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神爷后才有空忙过年,办年货。今年的年货要多买点,女儿和新女婿要来家乡办喜事,连喜宴的钱都汇过来了,这喜宴可要像模像样的,新玉父母白天去镇上卖货,卖完后就采购年货,家禽肉和腊肉都挂在朝北的屋檐下风干,最后几天再去买海鲜和新鲜猪肉,女儿的婚宴要办得好,让所有人都开心滿意。
腊月一到,美玲就回到了婆家,等待着爱人早日回家过年。大儿媳回来过年了,新玉的父母高兴极了,新宇就快回来了,新玉和新女婿也快来家乡办喜事了。
美玲的工作很特殊,信件传递是不能中断的,就连过年也不能休息,每天这么多的信件必须及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上下班很辛苦。新玉父母知道儿媳的工作很忙,不让美玲干家务活,处处关心她,帮她收拾房间,让她在家好好休息。这么好的婆家人,应该珍惜,和谐相处,美玲的心里挺内疚的,以后不能太任性了,要多陪伴婆家人。
腊月二十八了,新玉和赵先生带了满满两旅行袋的喜糖、喜包和礼物回家乡了。新民一早就去火车站接姐和姐夫,帮着把行李挑回了家。
“玉儿,赵先生你们回家了。”母亲高兴地接过新玉手上的包包,父亲笑着招呼道,“快进新房坐,一夜没睡,吃好饭躺一会儿吧。”
“爸妈好!辛苦你们了。”赵先生看着布置一新的里屋,“这间新房很漂亮,让爸妈忙了。”
新玉拉着母亲的手说道:“以后爸妈住吧,这间房可以晒太阳。”
“我们住外面一间一样的,我还盼着以后的外孙来住呢。”
“哈哈哈??,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的。”新玉和赵先生相视一笑,红着脸说道,“到时候爸妈要忙很多。”
“这忙是最开心的。”父母在一旁笑了起来,“你们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