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我于情于理都应该随夫君前去道贺,表明自身立场。

    当年还在和玿宁说什么“大抵是再也见不着了”,谁能想到几年之后,我便重新踏上了这片故土,玿宁和她的驸马来接我们时,又是哭又是笑,我不知说她什么好,心中五味杂陈到只知道一个劲颔首。

    “你们可还好?”我见她身着的衣料依旧华贵,算是松了一口气。

    玿宁道:“算是好吧,谁叫我们是女子呢,陛下待我们还算是客气。至于父皇...他神志不清,我也许久未见过他了。”

    之后,玿宁向我简单描述了当今圣上这个人,总而言之是个比我父皇适合当皇帝的男人。

    玿宁注意到我片刻的失神,主动提及了李贵妃病逝前的事情。

    在她生命的最后那两年,她每日靠着参汤吊着一条命,到了后期,即便是各种珍稀药材也无济于事,父皇又是整日守在她的床边,忏悔从前的所作所为,现下她提什么要求都能满足。

    李贵妃闻言,只道:“那陛下放我出宫养病吧。”

    几天后,她便被送到了某个景致秀丽的山庄里,再然后就听说她病逝了,安葬在妃陵中。

    她死后,父皇伤心不已,但也仅仅伤心了几天就忘怀了。

    玿宁长长叹了一口气。

    我也缄默不语。

    盛京倒是比从前更热闹了些,我进京的第一日稍作休息调整,次日才被唤去面圣。

    我生下来便未见过杨羡昀这个七叔,对他的了解皆来自他人的口中。眼下,他正坐在金銮殿内的龙椅之上,视线落在远道而来的我们身上。

    他的眼型生得好看且锐利,眼尾微微翘起,与父亲的杏仁眼截然不同,被他注视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与我夫君寒暄完后,他语气平和地问我在南宣的一切可顺遂。

    我答:“谢陛下关心,都好。”

    杨羡昀的眼眸若有若无地瞥向殿外,似是在思索什么要紧之事。

    我的掌心被汗水浸湿。

    良久,他却是询问起了与南宣的贸易事务。

    到最后,他一句话也没提李贵妃,也没有私下传唤过我。我在这一路打的腹稿在此刻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有些可笑。

    其实,我早就知道他妃嫔众多,最属意的是他的皇后,郢国的嫡公主,据说伉俪情深,恩爱非常。

    也知道他们之间的美谈数不胜数,随意拎一桩出来都叫人无比羡慕。

    这样一对比,他和李贵妃之间着实少了些轰轰烈烈,不被铭记是那么的理所应当,况且他还是帝王。

    留在盛京的最后一夜,我见到了沈昭媛。

    我显得格外沉默,刻意回避关于李贵妃的一切话语。

    她有所察觉到什么,将手心搭在了我的手背之上。

    她说:“你母妃最后那几日,有我陪在她身边。至少在最后,她不是那么孤寂。”

    “她有留下过什么吗?”我问。

    我在宫中竟然找不着一件她的遗物。

    “倒是有。”沈昭媛细细回忆一番,道:“不过是一只断镯。她临终前还拿出来看了一遍,最后嘱咐我切莫放进她的棺椁之中。我记得那只镯子,是当今圣上赠与她的。”

    原来是那只手镯——她最爱的那只,被父皇摔断了的,再也没戴过的那只。

    “手镯呢?”我的声音不由自主地颤抖。

    沈昭媛的口吻很是愧疚:“不知怎么的,回宫的路上遗失了。”

    那只手镯是杨羡昀年少时赠予她的,所以即便是被父皇摔断了,她也精心呵护着,不曾丢弃。

    我能想象到那只断镯平日里定是被放在妆奁的最深处,只有夜深人静之时才会被她拿出,细细摩挲,成了她在这宫中苦苦熬下去的唯一念想。

    然而,在临终前,李贵妃却不打算带着它下葬。

    为何呢?我不愿去细想。

    翌日,我踏上了归程。

    马车渐渐离境,帘外的景象迥异,我再一次远离了故土。

    没来由的,我又想起了李贵妃。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是作何感想。

    后悔还是解脱?

    我这一生都不会知晓。

    她这一生,终究是被东宫里的那两位误了。

    【完】

章节目录

东宫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乌麦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乌麦梨并收藏东宫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