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消灭尊攘派的有生力量,重点是打援,不过尊攘派也不是傻子,若是不能给到足够压力,尊攘派的援军也不会尝试正面进攻道门。
换而言之,伊势神宫的形势越发危急,尊攘派援军越是会拼死救援,所以道门在伊势的正面战场并非佯攻,同样是实打实的进攻,没有半分马虎和弄虚作假。
沙场争胜,不存在各派两员大将先来一轮阵前单挑,而是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在伊势战场上,最能发挥作用的并非某一个天人,而是数以百计的火炮,先用钢铁的狂风暴雨覆盖一遍,然后以方士营作为火炮间歇期间的补充,将对手打残之后,才是大军推进,以刀枪不入的玄甲重骑为主,配合各种步卒。
对于攘道浪士而言,手中太刀虽利,但根本看不到敌在何处,也是没有用武之地。待到真正看到对手的时候,自己这边已经是死伤惨重,难有再战余力。
这样的仗打起来很简单,对于指挥作战之人的要求不高,对于底蕴实力和后勤补给的要求很高,关键是十分花钱。也就是道门才能有如此手笔,相较而言,凤麟洲只是贸易链条中的一环,道门却掌握了整个贸易链条。
另一边,尊攘派组织了一支最大的援军,将近两万精锐骑兵,一百余名旗本,全力驰援伊势。
道门这边则由丁未灵官负责指挥,以八千人的兵力阻击这支尊攘派精锐援军。
此时在丁未灵官的千里镜视线之中,尊攘派骑兵们发动了一次近乎于自杀式的冲锋。
这是冷兵器最后的余晖,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随着丁未灵官一声令下,整齐排列的黑衣人开始依次射击。一瞬间,冲锋的骑兵好似遇到了一道无形的墙壁,最前方的骑兵直接被弹丸打穿了身体和铁甲,从马上一头栽下。从上空俯瞰,冲锋的骑兵如同割草一般倒下,好似有一条无形的、横贯了整个战场的绊马索,凡是想要越过的骑兵,都会直接倒地不起。
血雾弥漫,横尸遍地。
道门这边的黑衣人手持火铳,分为三层,最外层首先发射火铳,继而后退,然后第二层、第三层继续发射,在二三层发射时,第一层装填弹丸和火药,三层轮流开火,没有丝毫停歇。
这是一种古老的战术,置火铳为三行
</di>
,列阵中,前行退后,次行继之;又不退,次行退后,三行继之。
以道门如今的技术,不是不能研制连发火铳,只是连发火铳很难保证威力,无法确保击穿甲胄和武夫体魄,亦或是破开护体符箓、真气等手段,所以道门的长铳还是单发式。这就需要装弹的时间,那么三段式射击的战术便很难被淘汰,仍旧实用。
道门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火器装填弹药的过程,加快射击速度,争取在骑兵冲阵之前造成更大的杀伤,同时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手铳,只有一发弹药,在混战的时候,面对面射击,几乎能够必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花费甚众,每次开战,仅仅是弹药的消耗数量,都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火铳整整五轮齐射之后,尊攘派的骑兵部队损伤惨重,不过也终于逼近了道门的阵型。
这时候火铳最大的不足就显现出来,那就是近战孱弱,火铳用于近战,并不比烧火棍强出多少。
手持火铳的黑衣人开始后撤,手持等人高大盾的灵官向前顶上,结成一道盾墙,又有灵官手持长枪自大盾之间的缝隙向前刺出,形成枪林。
骑兵们轰然撞在盾墙之上,被长枪连人带马整个捅穿。
两军胶着在一起,开始近身作战,金属撞击的声音和厮杀的惨叫声不断传来。
不得不承认,尊攘派的骑兵们,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而且先前的火铳齐射已经让他们明白,若是不能冲阵取胜,只会被道门人用火器慢慢磨死,所以也是拼死力战,毫无退缩之意。
双方人马搅在一起,兵刃碰撞,鲜血四溅,不断有人倒地,说是尸山血海,半点没有夸张。
话本中常常会有两军交战之前双方大将先在阵前单挑的场景,只是正经的两军交战,是不存在双方将领单挑的,都是坐镇指挥。不过在有些时候,将领们还是以能够亲自冲阵为荣,也就是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一则是能够极大振奋士气,二则是彰显自身勇武。
照理来说,主将亲自陷阵就好似皇帝御驾亲征,要被属下劝阻
,不过道门的灵官们是个例外。
此时尊攘派这边,先前的冲锋之势已经消解,若是不能杀穿道门的阵型,骑兵的优势就损失殆尽,不存在二次冲锋,只能下马步战。可骑兵们在先前的五轮齐射之下,已经死伤惨重,此时想要杀穿道门的军阵,无疑是痴人说梦。
丁未灵官收起千里镜,换上大锤,准备亲身陷阵。
战场之上,勇者不得冒进,怯者不得擅退,千万人如同一人,同进同退,配合得当,方能形成最大战力,匹夫之辈,若非天人或者仙人,否则没有太大意义。
灵官的战阵以十一人成小阵,大阵是三叠阵,同样是三层,原理与三重火铳战法相差不多,第一层战酣,擂鼓,少缓,又擂鼓,第二层急急冲过前层接战,前层少整队伍。鼓又少缓,又擂鼓,第一层又冲过第二层之前接战,原二层少整队伍,如此一层一波的接替,使一线士卒始终能够保持体力相对充沛。如三叠之浪,初始不觉如何,可韧性十足,后劲也是十足。
只见丁未灵官高高跃起,直接飞跃了三叠阵的范围,落入尊攘派骑兵的后方,手中与她差不多大的巨锤轰然砸下。
落地位置被砸出一个巨大的碗状凹陷,大地震动,肉眼可见的巨大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所处范围的所有尊攘派骑兵被生生震死,修为稍高之人,七窍血流,五脏俱碎,修为稍低之人,干脆直接被震成了一团团血雾。无一例外,
丁未灵官亲身陷阵之后,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黑衣人和灵官趁势反攻,在丁未灵官的带领下,形成了逆推之势。
与此同时,中军位置传来连续不断的擂鼓之声。
闻鼓而进,鸣金而退。
道门方面也是有骑兵的,只是刚才尊攘派骑军冲阵的时候,始终未曾有所动作,直到此时才显露峥嵘。
道门骑兵阵型紧密,每一骑之间的间隙十分之小,配备骑枪马刀,马刀是厚背重刀,只有这样的刀才有可能划破对手的重甲,如果是那种轻便马刀,哪怕有冲锋的惯性,也很难造成破甲的效果。再有就是中等长度的火铳了,这是混战利器,既可以单手操作,近距离射杀敌人,没
</di>
有弹药之后也可以当做骨朵、锤子使用,钝器对付披甲的效果更胜寻常利器。
急促的战鼓声中,伴随着轰隆的马蹄声,蓄势已久的道门骑军终于现身战场之上。
大玄起家于朔方幽冥之州,北方壬葵水,乃是水德,故而崇尚玄黑之色,上下以黑色为主,故而大玄军队被称为黑衣人。
此时冲出的数千骑兵都是黑甲黑马,仿佛两条黑龙。
虽说道门重视火器,但也不轻视骑军。
随着火器的发展,在道门和朝廷内部,曾经出现过否定骑兵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随着飞舟的普及、火器的应用,骑兵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占上风的观点认为,骑兵在未来战争中仍将起重要作用,骑兵不仅应该继续存在,而且应该加强质量上的建设。
西州都护作为驰骋疆场多年的老将,发表了带有抗争性的意见。他认为,骑兵的历史,就是它被抬起来的时期和摔下去的时期变来变去的历史。骑兵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具有很大的快速性;二是能够将很大的机动性与包含广泛使用火力和其他兵器的乘马毁灭性突击结合起来;三是全体成员非常紧密的团结。
最终,骑兵还是得以保留,并发展出了人马俱披甲如钢铁战车的玄甲重骑。
这些黑衣人骑兵虽然不是玄甲重骑,但其铁甲都是新式甲胄,甲叶坚固细密,寻常弹丸和箭矢甚至会被直接弹开,就是稍近些的骑弓箭矢,也只是插在甲胄上,看着吓人,并不影响作战,只有精锐武夫骑兵的骑枪和重型火炮才能造成有效杀伤。
在黑衣人骑军进入战场之后,尊攘派一方开始全面败退,其个体素质还是不容小觑,之所以败得如此彻底,一是因为战术战法,二是因为双方的兵器差距之大,已经到了人力很难弥补的程度,且不说工艺的代差,就说花费的银钱,也是天上地下。
说白了,道门的大军都是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有钱才能不计成本地使用火器。治国治军,说白了就是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解决了这个问题,便解决了八成以上的问题。这也是历朝历代最大的问题,钱不知从何处而来,更不知到何处而去。
换而言之,伊势神宫的形势越发危急,尊攘派援军越是会拼死救援,所以道门在伊势的正面战场并非佯攻,同样是实打实的进攻,没有半分马虎和弄虚作假。
沙场争胜,不存在各派两员大将先来一轮阵前单挑,而是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在伊势战场上,最能发挥作用的并非某一个天人,而是数以百计的火炮,先用钢铁的狂风暴雨覆盖一遍,然后以方士营作为火炮间歇期间的补充,将对手打残之后,才是大军推进,以刀枪不入的玄甲重骑为主,配合各种步卒。
对于攘道浪士而言,手中太刀虽利,但根本看不到敌在何处,也是没有用武之地。待到真正看到对手的时候,自己这边已经是死伤惨重,难有再战余力。
这样的仗打起来很简单,对于指挥作战之人的要求不高,对于底蕴实力和后勤补给的要求很高,关键是十分花钱。也就是道门才能有如此手笔,相较而言,凤麟洲只是贸易链条中的一环,道门却掌握了整个贸易链条。
另一边,尊攘派组织了一支最大的援军,将近两万精锐骑兵,一百余名旗本,全力驰援伊势。
道门这边则由丁未灵官负责指挥,以八千人的兵力阻击这支尊攘派精锐援军。
此时在丁未灵官的千里镜视线之中,尊攘派骑兵们发动了一次近乎于自杀式的冲锋。
这是冷兵器最后的余晖,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随着丁未灵官一声令下,整齐排列的黑衣人开始依次射击。一瞬间,冲锋的骑兵好似遇到了一道无形的墙壁,最前方的骑兵直接被弹丸打穿了身体和铁甲,从马上一头栽下。从上空俯瞰,冲锋的骑兵如同割草一般倒下,好似有一条无形的、横贯了整个战场的绊马索,凡是想要越过的骑兵,都会直接倒地不起。
血雾弥漫,横尸遍地。
道门这边的黑衣人手持火铳,分为三层,最外层首先发射火铳,继而后退,然后第二层、第三层继续发射,在二三层发射时,第一层装填弹丸和火药,三层轮流开火,没有丝毫停歇。
这是一种古老的战术,置火铳为三行
</di>
,列阵中,前行退后,次行继之;又不退,次行退后,三行继之。
以道门如今的技术,不是不能研制连发火铳,只是连发火铳很难保证威力,无法确保击穿甲胄和武夫体魄,亦或是破开护体符箓、真气等手段,所以道门的长铳还是单发式。这就需要装弹的时间,那么三段式射击的战术便很难被淘汰,仍旧实用。
道门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火器装填弹药的过程,加快射击速度,争取在骑兵冲阵之前造成更大的杀伤,同时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手铳,只有一发弹药,在混战的时候,面对面射击,几乎能够必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花费甚众,每次开战,仅仅是弹药的消耗数量,都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火铳整整五轮齐射之后,尊攘派的骑兵部队损伤惨重,不过也终于逼近了道门的阵型。
这时候火铳最大的不足就显现出来,那就是近战孱弱,火铳用于近战,并不比烧火棍强出多少。
手持火铳的黑衣人开始后撤,手持等人高大盾的灵官向前顶上,结成一道盾墙,又有灵官手持长枪自大盾之间的缝隙向前刺出,形成枪林。
骑兵们轰然撞在盾墙之上,被长枪连人带马整个捅穿。
两军胶着在一起,开始近身作战,金属撞击的声音和厮杀的惨叫声不断传来。
不得不承认,尊攘派的骑兵们,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而且先前的火铳齐射已经让他们明白,若是不能冲阵取胜,只会被道门人用火器慢慢磨死,所以也是拼死力战,毫无退缩之意。
双方人马搅在一起,兵刃碰撞,鲜血四溅,不断有人倒地,说是尸山血海,半点没有夸张。
话本中常常会有两军交战之前双方大将先在阵前单挑的场景,只是正经的两军交战,是不存在双方将领单挑的,都是坐镇指挥。不过在有些时候,将领们还是以能够亲自冲阵为荣,也就是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一则是能够极大振奋士气,二则是彰显自身勇武。
照理来说,主将亲自陷阵就好似皇帝御驾亲征,要被属下劝阻
,不过道门的灵官们是个例外。
此时尊攘派这边,先前的冲锋之势已经消解,若是不能杀穿道门的阵型,骑兵的优势就损失殆尽,不存在二次冲锋,只能下马步战。可骑兵们在先前的五轮齐射之下,已经死伤惨重,此时想要杀穿道门的军阵,无疑是痴人说梦。
丁未灵官收起千里镜,换上大锤,准备亲身陷阵。
战场之上,勇者不得冒进,怯者不得擅退,千万人如同一人,同进同退,配合得当,方能形成最大战力,匹夫之辈,若非天人或者仙人,否则没有太大意义。
灵官的战阵以十一人成小阵,大阵是三叠阵,同样是三层,原理与三重火铳战法相差不多,第一层战酣,擂鼓,少缓,又擂鼓,第二层急急冲过前层接战,前层少整队伍。鼓又少缓,又擂鼓,第一层又冲过第二层之前接战,原二层少整队伍,如此一层一波的接替,使一线士卒始终能够保持体力相对充沛。如三叠之浪,初始不觉如何,可韧性十足,后劲也是十足。
只见丁未灵官高高跃起,直接飞跃了三叠阵的范围,落入尊攘派骑兵的后方,手中与她差不多大的巨锤轰然砸下。
落地位置被砸出一个巨大的碗状凹陷,大地震动,肉眼可见的巨大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所处范围的所有尊攘派骑兵被生生震死,修为稍高之人,七窍血流,五脏俱碎,修为稍低之人,干脆直接被震成了一团团血雾。无一例外,
丁未灵官亲身陷阵之后,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黑衣人和灵官趁势反攻,在丁未灵官的带领下,形成了逆推之势。
与此同时,中军位置传来连续不断的擂鼓之声。
闻鼓而进,鸣金而退。
道门方面也是有骑兵的,只是刚才尊攘派骑军冲阵的时候,始终未曾有所动作,直到此时才显露峥嵘。
道门骑兵阵型紧密,每一骑之间的间隙十分之小,配备骑枪马刀,马刀是厚背重刀,只有这样的刀才有可能划破对手的重甲,如果是那种轻便马刀,哪怕有冲锋的惯性,也很难造成破甲的效果。再有就是中等长度的火铳了,这是混战利器,既可以单手操作,近距离射杀敌人,没
</di>
有弹药之后也可以当做骨朵、锤子使用,钝器对付披甲的效果更胜寻常利器。
急促的战鼓声中,伴随着轰隆的马蹄声,蓄势已久的道门骑军终于现身战场之上。
大玄起家于朔方幽冥之州,北方壬葵水,乃是水德,故而崇尚玄黑之色,上下以黑色为主,故而大玄军队被称为黑衣人。
此时冲出的数千骑兵都是黑甲黑马,仿佛两条黑龙。
虽说道门重视火器,但也不轻视骑军。
随着火器的发展,在道门和朝廷内部,曾经出现过否定骑兵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随着飞舟的普及、火器的应用,骑兵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占上风的观点认为,骑兵在未来战争中仍将起重要作用,骑兵不仅应该继续存在,而且应该加强质量上的建设。
西州都护作为驰骋疆场多年的老将,发表了带有抗争性的意见。他认为,骑兵的历史,就是它被抬起来的时期和摔下去的时期变来变去的历史。骑兵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具有很大的快速性;二是能够将很大的机动性与包含广泛使用火力和其他兵器的乘马毁灭性突击结合起来;三是全体成员非常紧密的团结。
最终,骑兵还是得以保留,并发展出了人马俱披甲如钢铁战车的玄甲重骑。
这些黑衣人骑兵虽然不是玄甲重骑,但其铁甲都是新式甲胄,甲叶坚固细密,寻常弹丸和箭矢甚至会被直接弹开,就是稍近些的骑弓箭矢,也只是插在甲胄上,看着吓人,并不影响作战,只有精锐武夫骑兵的骑枪和重型火炮才能造成有效杀伤。
在黑衣人骑军进入战场之后,尊攘派一方开始全面败退,其个体素质还是不容小觑,之所以败得如此彻底,一是因为战术战法,二是因为双方的兵器差距之大,已经到了人力很难弥补的程度,且不说工艺的代差,就说花费的银钱,也是天上地下。
说白了,道门的大军都是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有钱才能不计成本地使用火器。治国治军,说白了就是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解决了这个问题,便解决了八成以上的问题。这也是历朝历代最大的问题,钱不知从何处而来,更不知到何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