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齐玄素正在批示公函,头也没抬。
信息与权力息息相关,想要不被底下的人蒙骗架空,就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所以许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才能掌握第一手关键信息。
儒门搞的那套“圣天子垂拱而治”,本质上就是把权力全部交出去,换来一个圣天子的名头。
一言蔽之,作为大掌教,付出多少精力掌握多少权力,做一个所谓的明君必然很累。所以齐玄素断言小殷做不了大掌教,她太惫懒了,也太贪玩了,真让她上位,估计要跟六代大掌教坐一桌。小殷比较适合做儒门的“圣天子”,这个不用管事。
姚懿将一份卷宗放在齐玄素的书案上:“这次江南道府击退了太平道的进攻,潇湘真人上报了一份立功人员的名单,请金阙嘉奖,还请大掌教过目。”
齐玄素这才抬起头,拿过苏元载上报的名单。
有功要赏,有过要罚。这是必然。
这次江南道府成功击退来犯的太平道舰队,要请功,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齐玄素看过名单之后,又陷入到沉默之中。
原因无他,这份名单上九成都是正一道之人。
姚懿观察着齐玄素的神态,斟酌言辞说道:“这场仗毕竟是正一道打的,就连大真人府的三十六部雷神都搬出来了,再加之将士用命,方能有如此战果,若是金阙没有表示,恐怕寒了人心。”
齐玄素终于开口道:“奖肯定要奖,不能寒了人心。只不过苏元载和张拘成都是一个心思,恨不得把太平道空出来的职位全都收入囊中,张拘成打着紫微堂的旗号,苏元载打着江南道府的旗号,一个在玉京,一个在江南,联络呼应……”
齐玄素没有把话说完,而是以一声冷哼作为收尾。
姚懿当然知道齐玄素的未尽之意,也难怪齐玄素如此不满。为了拉拢正一道,他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诚意,可是正一道还不满足,换成谁来做这个大掌教,都不会高兴。
姚懿没有急着说话。
齐玄素又道:“你进来的时候,遇到飞元真人了吧?”
“是。”姚懿这才应道,“飞元真人满面春风,看起来心情不错。”
这就是得罪近臣的结果,只要在合适的时候说上合适的话,不必多了,便能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也是堂堂甲子灵官不敢得罪小殷的原因,小殷距离最高权力更近,谁知道那张大嘴巴能说出什么。
无论谁做大掌教,都是这个结果,只因人性如此。
齐玄素闻言不由一声冷笑:“他当然心情不错,首席参知真人是金阙的领袖,便是我这位大掌教也要尊重他的意见,这是他给的人事方案,你看一下吧。”
姚懿从齐玄素的书案上拿过那份方案,迅速看了一遍。
齐玄素将批示好的公函推到一旁,向后靠在椅背上,摆出了谈话的架势:“你怎么看?不要站着,坐下说话。”
“是。”姚懿坐在齐玄素对面的椅子上,斟酌言辞说道,“这份方案的确十分欠妥,别的不说,飞元真人竟然搞出了遥领职务,人还在江南,职务却在北边,说句不恰当的话,这是把太平道视作敌国了,默认了道门分裂的事实,在金阙还没有正式做出定性的情况下,这是十分不恰当的。”
齐玄素道:“我们要消灭太平道内部的叛乱分子,促使太平道回归道门,而不是彻底毁灭太平道,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太平道回归道门之后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这份方案上是一字也无,通篇都是提拔和安排,那干脆也不要用‘道门’这个称呼了,直接改名天师教,大掌教改名大天师,岂不是更好?”
这话固然是气话,却也是说得极重了。
“大掌教请息怒。”姚懿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两份名单,我都看过了,在我看来,飞元真人和潇湘真人不曾顾全大局是有的,可要说联络串通,却是冤枉了他们。”
齐玄素不置可否:“说说你的看法。”
姚懿道:“两份名单都是以正一道为主,不过各有侧重。飞元真人的名单以大真人府为主,潇湘真人的名单以慈航一脉为主。这也不奇怪,飞元真人背后站着天师,潇湘真人背后站着慈航真人,这本就是两个派系。”
齐玄素稍微平复了怒气:“你还是口下留情了,什么大真人府和慈航一脉,你干脆说张家和苏家,虽然青霄是我的道侣,但我从不避讳这一点,道门不容许有天家皇室的存在,过去的李家不行,现在的张家也不行,包括姚令的姚家。”
姚懿低下头去:“大掌教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齐玄素又把两份名单看了一遍:“张拘成的这个方案,我已经打回去了,苏元载的这个方案也不可能通过,可是又不能寒了人心,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这不是齐玄素第一次向姚懿问策,上一次还是解决西域道府的财政问题。不过姚懿上次多少有点推诿的意思,这次就要好好表现,给齐玄素留下好印象,坐稳次席辅理的位置。
姚懿略微思量,说道:“兵凶战危,不同于政事,一旦错了就很难更改。紫微堂的方案只要没有正式施行,怎么修改都是细枝末节,可江南道府正处在南北之争的第一线,万万出不得半点差错,人心更是重中之重。”
齐玄素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姚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姚懿接着说道:“潇湘真人并非无能之辈,他这么做肯定是经过一番考量的。虽然江南道府没有掌府大真人,但是天师亲自坐镇江南,不是掌府大真人胜似掌府大真人,说白了,这场战事是在天师的指挥下打胜的,而不是在潇湘真人的指挥下打胜的,那么这份请功的名单,虽然是以潇湘真人的名义上报,但天师肯定看过,也是认可了的。如果大掌教直接驳回去,潇湘真人的面子还是小事,天师的面子却是大事。”
姚懿一边观察齐玄素的神态,一边继续说道:“我斗胆说句不大恭敬的话,天师此举,多少有些试探大掌教的意思,毕竟大掌教刚刚升座,天师却是做了几十年的副掌教大真人,多少就会有顾命大臣看待少年天子的心态。”
齐玄素还是没有说话,不过也没有反驳或者不悦。
姚懿知道这便是大掌教认可了他的说法,受到鼓舞:“我以为,大掌教应当就事论事,公开对江南道府的这次胜利给予肯定,对有功之人从名誉和记功两个方面进行嘉奖,甚至可以是提升品级,只是职务问题除了必要的补缺之外万不能松动半分,然后大掌教再在私下以不顾大局的名义对潇湘真人点名批评,让他畏威怀德,不敢得意忘形。”
姚懿顿了一下:“至于天师,既然天师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向大掌教提出要求,那么大掌教自然也不必给天师一个明确答复。”
齐玄素沉思片刻,眉头舒展:“姚真人,你的建议很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立刻以紫霄宫和金阙的名义对名单上的人员提出嘉奖。另外你草拟一份公函,从大局出发,对苏元载提出申饬,措辞也不妨严厉一些。”
姚懿领命而去。
齐玄素深感老殷先生和姚懿用对了,五娘足够忠诚,可她更适合领军打仗,让她处理这些事情,她是做不来的。
可惜,姜大真人已经不在人世,姜大真人才是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
信息与权力息息相关,想要不被底下的人蒙骗架空,就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所以许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才能掌握第一手关键信息。
儒门搞的那套“圣天子垂拱而治”,本质上就是把权力全部交出去,换来一个圣天子的名头。
一言蔽之,作为大掌教,付出多少精力掌握多少权力,做一个所谓的明君必然很累。所以齐玄素断言小殷做不了大掌教,她太惫懒了,也太贪玩了,真让她上位,估计要跟六代大掌教坐一桌。小殷比较适合做儒门的“圣天子”,这个不用管事。
姚懿将一份卷宗放在齐玄素的书案上:“这次江南道府击退了太平道的进攻,潇湘真人上报了一份立功人员的名单,请金阙嘉奖,还请大掌教过目。”
齐玄素这才抬起头,拿过苏元载上报的名单。
有功要赏,有过要罚。这是必然。
这次江南道府成功击退来犯的太平道舰队,要请功,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齐玄素看过名单之后,又陷入到沉默之中。
原因无他,这份名单上九成都是正一道之人。
姚懿观察着齐玄素的神态,斟酌言辞说道:“这场仗毕竟是正一道打的,就连大真人府的三十六部雷神都搬出来了,再加之将士用命,方能有如此战果,若是金阙没有表示,恐怕寒了人心。”
齐玄素终于开口道:“奖肯定要奖,不能寒了人心。只不过苏元载和张拘成都是一个心思,恨不得把太平道空出来的职位全都收入囊中,张拘成打着紫微堂的旗号,苏元载打着江南道府的旗号,一个在玉京,一个在江南,联络呼应……”
齐玄素没有把话说完,而是以一声冷哼作为收尾。
姚懿当然知道齐玄素的未尽之意,也难怪齐玄素如此不满。为了拉拢正一道,他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诚意,可是正一道还不满足,换成谁来做这个大掌教,都不会高兴。
姚懿没有急着说话。
齐玄素又道:“你进来的时候,遇到飞元真人了吧?”
“是。”姚懿这才应道,“飞元真人满面春风,看起来心情不错。”
这就是得罪近臣的结果,只要在合适的时候说上合适的话,不必多了,便能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也是堂堂甲子灵官不敢得罪小殷的原因,小殷距离最高权力更近,谁知道那张大嘴巴能说出什么。
无论谁做大掌教,都是这个结果,只因人性如此。
齐玄素闻言不由一声冷笑:“他当然心情不错,首席参知真人是金阙的领袖,便是我这位大掌教也要尊重他的意见,这是他给的人事方案,你看一下吧。”
姚懿从齐玄素的书案上拿过那份方案,迅速看了一遍。
齐玄素将批示好的公函推到一旁,向后靠在椅背上,摆出了谈话的架势:“你怎么看?不要站着,坐下说话。”
“是。”姚懿坐在齐玄素对面的椅子上,斟酌言辞说道,“这份方案的确十分欠妥,别的不说,飞元真人竟然搞出了遥领职务,人还在江南,职务却在北边,说句不恰当的话,这是把太平道视作敌国了,默认了道门分裂的事实,在金阙还没有正式做出定性的情况下,这是十分不恰当的。”
齐玄素道:“我们要消灭太平道内部的叛乱分子,促使太平道回归道门,而不是彻底毁灭太平道,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太平道回归道门之后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这份方案上是一字也无,通篇都是提拔和安排,那干脆也不要用‘道门’这个称呼了,直接改名天师教,大掌教改名大天师,岂不是更好?”
这话固然是气话,却也是说得极重了。
“大掌教请息怒。”姚懿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两份名单,我都看过了,在我看来,飞元真人和潇湘真人不曾顾全大局是有的,可要说联络串通,却是冤枉了他们。”
齐玄素不置可否:“说说你的看法。”
姚懿道:“两份名单都是以正一道为主,不过各有侧重。飞元真人的名单以大真人府为主,潇湘真人的名单以慈航一脉为主。这也不奇怪,飞元真人背后站着天师,潇湘真人背后站着慈航真人,这本就是两个派系。”
齐玄素稍微平复了怒气:“你还是口下留情了,什么大真人府和慈航一脉,你干脆说张家和苏家,虽然青霄是我的道侣,但我从不避讳这一点,道门不容许有天家皇室的存在,过去的李家不行,现在的张家也不行,包括姚令的姚家。”
姚懿低下头去:“大掌教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齐玄素又把两份名单看了一遍:“张拘成的这个方案,我已经打回去了,苏元载的这个方案也不可能通过,可是又不能寒了人心,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这不是齐玄素第一次向姚懿问策,上一次还是解决西域道府的财政问题。不过姚懿上次多少有点推诿的意思,这次就要好好表现,给齐玄素留下好印象,坐稳次席辅理的位置。
姚懿略微思量,说道:“兵凶战危,不同于政事,一旦错了就很难更改。紫微堂的方案只要没有正式施行,怎么修改都是细枝末节,可江南道府正处在南北之争的第一线,万万出不得半点差错,人心更是重中之重。”
齐玄素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姚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姚懿接着说道:“潇湘真人并非无能之辈,他这么做肯定是经过一番考量的。虽然江南道府没有掌府大真人,但是天师亲自坐镇江南,不是掌府大真人胜似掌府大真人,说白了,这场战事是在天师的指挥下打胜的,而不是在潇湘真人的指挥下打胜的,那么这份请功的名单,虽然是以潇湘真人的名义上报,但天师肯定看过,也是认可了的。如果大掌教直接驳回去,潇湘真人的面子还是小事,天师的面子却是大事。”
姚懿一边观察齐玄素的神态,一边继续说道:“我斗胆说句不大恭敬的话,天师此举,多少有些试探大掌教的意思,毕竟大掌教刚刚升座,天师却是做了几十年的副掌教大真人,多少就会有顾命大臣看待少年天子的心态。”
齐玄素还是没有说话,不过也没有反驳或者不悦。
姚懿知道这便是大掌教认可了他的说法,受到鼓舞:“我以为,大掌教应当就事论事,公开对江南道府的这次胜利给予肯定,对有功之人从名誉和记功两个方面进行嘉奖,甚至可以是提升品级,只是职务问题除了必要的补缺之外万不能松动半分,然后大掌教再在私下以不顾大局的名义对潇湘真人点名批评,让他畏威怀德,不敢得意忘形。”
姚懿顿了一下:“至于天师,既然天师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向大掌教提出要求,那么大掌教自然也不必给天师一个明确答复。”
齐玄素沉思片刻,眉头舒展:“姚真人,你的建议很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立刻以紫霄宫和金阙的名义对名单上的人员提出嘉奖。另外你草拟一份公函,从大局出发,对苏元载提出申饬,措辞也不妨严厉一些。”
姚懿领命而去。
齐玄素深感老殷先生和姚懿用对了,五娘足够忠诚,可她更适合领军打仗,让她处理这些事情,她是做不来的。
可惜,姜大真人已经不在人世,姜大真人才是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