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去唐老师家“面试”,周六那天舟舟连带着祝思来、周云瑛都没有去凉糕店帮忙,杨秋芬周末的时候又是要休息的。

    所以周云理在周六忙得够呛,恨不得把一个人劈成两半使。幸好当初帮着他找门面的那位兄弟小江特意来帮了一天的忙,不然周云理非得累趴下不可。

    也正因如此,周云琼、周云瑛带着舟舟去外婆家报喜的时候周云理还没回来,错过了最新的第一手消息,还是周正禄和赵青兰转告他的。

    从唐老师家回来的第二天上午,舟舟一家三口便又恢复了往日的行程,去凉糕店帮忙。

    舟舟一见到周云理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哎哟,我外甥女可真厉害,居然明年就要读学前班了!哈哈哈哈哈,人家都说外甥像舅,果然我外甥女随了我,就是聪明。”

    要不是舟舟跟他此时正坐在去易清县的面包车上,周云理非得把舟舟抱起来转几圈不可。

    周云瑛倒是没说什么丧气话来打消周云理的兴致,只是细细叮嘱了一句:“这件事先别跟外人说,咱们自家人晓得就行了。”

    周云理心里也有数,外头的人听说舟舟跳级,指不定有一大堆酸话等着说,何必让舟舟承受这些流言蜚语。况且这件事还没尘埃落定,要是说出去恐生变数。

    故而姐弟俩默契地转移了话题。

    *

    到了凉糕店门口,面包车司机便把他们放下了。

    周云理急匆匆地去打开卷帘门,舟舟也像条小尾巴似的紧跟在他的身后。

    倒是周云瑛慢悠悠地走下车,看到隔壁饮品店似乎出现了什么不同。

    饮品店门口堆放的用麻布袋装着的装修材料、木板、石灰这些东西已经被清理掉了,应该是装修完成了,饮品店的门匾也用了一块红布罩了起来,看起来颇为神秘。

    她好奇地往隔壁张望了一下,想看一看隔壁门面里头究竟什么样子,但他们来得太早,隔壁店门紧闭,什么都看不到。

    周云瑛进店还跟周云理八卦呢:“隔壁店是不是换了个老板,我看他把门匾都罩起来,像是要重新开张。”

    “啊?换老板了吗?”周云理正在凉糕制作间忙着煮酸梅汤,别的事喊不应,有关八卦他的耳朵倒是很尖,他从制作间探出一个脑袋来,“我昨天还看到之前的老板在门口晃荡呢。”

    倒不是周云理记性有多好,实在是隔壁饮品店老板那个油光水滑的脑袋太惹人注目了,跟一百瓦的大灯泡似的锃亮,有他在门面里头都不用另外安装灯具了。

    周云瑛的猜想跟周云理的情报有了出入,她也没去深究,摆摆手说到:“我随口一说当不得真,反正跟我们家没关系。”

    怎知打脸来得那么快就像龙卷风,隔壁的幺蛾子五天后就飞到他们凉糕店里来了。

    *

    接下来的几天,周云理和舟舟从隔壁饮品店路过了无数回,却一直没见到隔壁店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所以愈发好奇,甥舅俩说好等隔壁开业就去隔壁看看。

    星期五的早晨,舟舟和周云理又在一大早就来到了凉糕店,因为今天舟舟起床迟了些,所以没有吃早饭。

    周云理进店看到休息间的门紧闭着,就以为杨秋芬还没起床,也没吃早饭。

    当时在招聘启事上写得清清楚楚,包一日三餐。但周云理大多数时间都是吃了早饭才来的,只有剩下的午餐和晚餐会在店里吃。他就一个月给了杨秋芬五十块钱当作早饭钱,要吃什么她自己安排。

    杨秋芬每周双休,一个月的工作天数不超过二十三天,五十块钱平均下来一天也有两块多,不管是吃燃面还是吃包子、抄手都够用,她却为了节省钱,自己带了一把挂面来,每天都用店里的锅煮碗面条吃,就算把早饭对付过去了。

    周云理和周云瑛他们在店里是不会开火做饭的,所以店里没有任何一样调味品,杨秋芬煮面别说烫棵青菜再加个水煮蛋了,连酱油都没得加。

    想起杨秋芬那碗清汤寡水的面条,周云理捎带上了她的名字,对舟舟说到:“要是杨阿姨也没吃早饭你就跟她一起到隔壁吃燃面去,或者去吃抄手,我出钱。”

    舟舟欢呼了一声,跑进店里敲了敲休息间的门:“杨阿姨,你起床了吗?我们出去吃早饭吧!舅舅请客哦!”

    舟舟敲了三声,安静地等待了一分钟,休息间始终没有传来任何回应。舟舟又把耳朵贴在门上,屏息凝神仍然听不到里头有任何声响,仿佛没人在里面。

    周云理担心杨秋芬出事,用力地把门敲得砰砰作响:“杨大姐,你在不在里头?要是身体不舒服起不来也跟我说一声,免得我们着急!”

    又等了半分钟,无人应答,周云理便直接把门推开了。

    休息间里空无一人,行军床上的被褥也被收进柜子里去了,这是杨秋芬每天的习惯,看来她是自己离开的。

    周云理皱起了眉头带上了门。但他也没多想,毕竟就算是帮工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杨秋芬趁着早上出去逛逛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只不过事出反常让他有些惊讶罢了。

    周云理带着舟舟去隔壁买了一两燃面回来吃,直到舟舟吃完面把隔壁的盘子还了回去,杨秋芬仍然没出现。

    *

    时间在悄然流逝,已经过了上午九点。

    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客人,大多都是去菜市场买菜回家路上顺便买两块凉糕带回家去的老人,周云理一个人就能应付过来,舟舟则是拿出了书本,乖乖地看书。

    直到九点半,杨秋芬才着急忙慌地跑进店里,进店第一件事便是向周云理道歉:“真对不住,我回来迟了。”

    现在正值盛夏,在早晨十点之前却并不怎么热。杨秋芬的额发被汗水沾湿,一缕一缕地贴在脑门上,恐怕是跑回来的。

    舟舟给她递了张纸巾:“杨阿姨,擦擦汗吧。”

    杨秋芬胡乱地在额头上抹了一下,仍然在小心地偷看周云理的脸色,毕竟上班的时间是九点,她算是迟到了,如果周云理扣她工资可怎么是好。

    “这次就算了,下次多注意。”周云理并不怎么生气,笑着轻描淡写地把事情揭了过去。虽说杨秋芬迟到了,但店里尚且忙得过来。而且也就这么一回,他能够容忍这种偶然的错误。

    只是杨秋芬迟到的原因着实让他好奇,周云理忍不住打探到:“杨大姐,你早上出门干嘛去了?平时你不是不喜欢出门吗?”

    易清县的县城很小,只需要半个下午就能沿着主要的几条路从东走到西,祝昭读初中的时候跟朋友出来逛街,就漫无边际地走,反正只要大方向不错,怎么走都走得回去。

    但在杨秋芬的眼里,易清县实在太大了,四通八达的街道,记不住的地名,总是让她迷路。

    虽说杨秋芬现在熟悉了从凉糕店去车站的那条路,但是别的路她仍然不敢轻易踏足,生怕走错一步她就会像第一次来凉糕店那天一样迷失在这座小城里。

    所以周云理很想知道是什么吸引杨秋芬突发奇想鼓足勇气走出店门的。

    杨秋芬吞吞吐吐地说到:“嗯……我那天听舟舟说中心广场那边有家包子铺的包子好吃,就想去买两个尝尝,结果迷路了找不回来了。”

    “我多买了几个,舟舟你吃吧。”她伸手递给舟舟两个还热乎的包子,舟舟开心地接过,说了声谢谢。

    反正现在没客人,周云理还想多跟杨秋芬介绍几家易清县好吃的店铺,他对易清县可是熟得很,哪里有好吃的数他最清楚。既然杨秋芬想开了,不再苛待她自己,那就该多享受享受。这次去尝了包子,那下次就可以去尝尝抄手之类的嘛。

    但是杨秋芬借口工作没做,也不等周云理回应,自顾自地走进制作间去了。

    周云理以为她因为迟到了觉得内疚,也没拉着她不让走,贴心地给了她一个空间让她自己平复心情。

    *

    意识空间里的祝昭却眯起了眼,不对劲,很不对劲。

    祝昭看得真真切切,杨秋芬刚刚回答周云理的问题时,用手搓了搓衣角,这是她不安的表现。周云理已经说了没关系,她迟到的事情就算翻篇了,为什么会不安?

    况且杨秋芬今天真的很反常,她明明是个节俭得不得了的人,每次去车站都是走着去的,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带回家里去,一分钱都不愿意花在易清县。

    但是今天她居然会去中心广场买包子,要知道,那家的包子可真不便宜,同样大小的包子别家店一块钱四个,这个家店一块钱一个,就连舟舟都舍不得多买。

    再者,杨秋芬一贯胆子很小,在凉糕店不肯行差踏错,处处谨慎小心,她会挑着临近上班的时间出门去?况且她还很害怕自己会迷路。

    疑点越来越多,祝昭蹙起眉头,偏偏这时舟舟的一句话又加深了她的怀疑。

    舟舟皱着一张小脸,跟祝昭吐槽:“姐姐,中心广场那家包子店真是夸不得,我前几天才夸他家的包子做得好吃,今天就变得一点都不好吃了。”

    祝昭看了一眼包子馅儿,猪肉白菜馅儿的。

    这家包子铺在易清县也是老字号了,在祝昭重生前的2018年都还开着从来不缺客人。

    但这家店的包子馅儿有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做猪肉的,虽说这个馅儿是易清县最常见的种类,许多客人都跟老板提过意见。但是包子铺老板的母亲是回族人,所以他们家始终不做猪肉。

    “那你今天多说说他家的包子不好吃,指不定下次去他家的包子就变得好吃了呢?”祝昭心里存着事儿,随口敷衍了一句。

    *

    因为对杨秋芬产生了怀疑,虽然这份怀疑没有落到实处,祝昭还是特意留意了她的一举一动。

    在这一天里,杨秋芬一直小心地打量周云理的一举一动,擦桌子的时候要看两眼,端盘子的时候要看两眼,还好几次欲言又止。

    祝昭心里的狐疑越升越高,她到底想做什么?

    等到晚上收工后,这个谜团终于解开了。

    杨秋芬站在周云理面前,声音微弱如蚊子哼哼:“老板,我想着……你能不能……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

章节目录

重生成系统后我躺赢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楼听雨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楼听雨眠并收藏重生成系统后我躺赢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