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不缺钱,你要这个工作干嘛?”
“你要喜欢摄影,我们家自己开一个摄影工作室给你,随便让你折腾。”电话那头,方挽芸细声细语地劝着元瑛。
元瑛扣着手指甲盖,撒娇地说:“妈,我不是小孩子了,别这么惯着我。”
“你知道我同事怎么说我的吗?”
“我都快被你们惯出毛病了。”
元瑛可不乐意了,“怎么了,怎么宠不都是那也是我们家的公主。”
元瑛虽然娇气,但是她不弱,一点也不。
她娇嗔道:“妈妈。”
眼看着元瑛不同意,那头方挽芸迟钝了一会,还是选择尊重元瑛的想法,“那好吧,有什么困难记得给妈妈打电话。”
又寒暄了一会,元瑛挂断了电话。
元瑛对着空气吐出一口混浊的气,不出意外,方挽芸应该已经知道那件抄袭的事了,怕出事,这才来问的。
元瑛一直认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有它的情感价值,它的美学价值。摄影就像尘封在胶片底层的艺术,每一张的来源都是摄影师呕心沥血经验沉淀。
摄影的生命力是元瑛的作品所追求的。
曾经元瑛凭借一部《天地》系列的作品,跻身业内获得巴姆国际奖,年少成名成为业界知名的天才摄影师。
抄袭别人?元瑛看着新闻报道,扯起一抹讽刺地微笑。
快入冬的秋天,已经略带寒意。这些天,一日比一日冷。白天尚未结束,月亮已经悄悄冒头。
上一秒元瑛裹紧风衣从工作室出来,下一秒伴随着刺眼的白光,一堆得到信儿的终于等到人的记者不顾助理的反对,团团围住姜梨。
“请问您对汤颖欣指认你的抄袭事件是否认同?”
“元瑛您认同系列《阿母》是抄袭的汤小姐的吗?”
记者端着长枪短炮,刺眼的白光打在元瑛的脸上。
尽管在杂志上看过很多遍了,举着话筒的记者再次看见这张脸还是感慨光靠元瑛这张脸,进军演艺圈大红大紫迟早不是问题。
聚光灯下,元瑛一双标准的狐狸眼,卷翘的眼睫又长又密,五官精致,娇丽的面貌如同美玉,那是一张及其清丽又灵动的脸。
即使是旁人稍有不慎就穿着臃肿的风衣,在元瑛身上还是勾勒出完美高挑的身材。
纤细的脖子上围系了一条丝巾,高级不媚俗。
如今爆出抄袭风波被围堵,元瑛依旧不仅不慢,她轻轻的抬眼,散发着不可抗拒的气场,淡淡地说。
“第一你们说的汤小姐,我不熟。第二《阿母》是原创。”
“我从来没有抄袭过。”
刚说完,一片哗然,扛着镜头的记者激动着,这可是大新闻,元瑛这两句,既否认了抄袭风波又否认了抄袭新晋天才摄影师汤颖欣,可谓是信息量巨大。
正当记者还想问些其他的。
“关于您声称您从来没有抄袭过,意思是汤小姐在撒谎?”一个小记者抢先问道。
元瑛又不傻自然能看出来记者在挖坑。
从刚刚到现在,她的耐心到此为止,不想再回答这毫无意义的问题。
众目睽睽下,元瑛的眉眼一冷,扫眼全场的记者,举着话筒的记者们皆是感到一股油然而生的压迫感,不自主的倒退两步。
紧接着她挤进记者堆,杨助挡着还想接着采访举着话筒追上来的记者,元瑛趁机钻进人堆里,等到记者破开拦人的杨助去追人时,元瑛早不见了人影。
应付完记者,钻进人群的元瑛松了口气,蹬着靴子踩着地上的落叶,打了一辆出租车。
坐在车上,元瑛垂眸,看着手机里的存的西北攻略,心头的烦躁终于少了不少,汹涌而来的是更多的解放感,她终于可以逃离这个地方了。
汤颖欣?元瑛盯着手机的视线模糊起来,回想起两天前的事。
那时她还在工作室里准备着新系列《阿母》这个新系列耗费两年多时间,运用了超现实色彩描述了各国各民族的母亲形象。
凭借着对摄影的敏锐,元瑛有信心一经发布,会取得超越《天地》系列的荣誉。
汤颖欣来的那天,刚好是元瑛在工作室加班准备后续工作。当时杨助说出汤颖欣这个名字,元瑛还诧异,作为冉老师的徒弟来参观,怎么一声招呼不打就过来。
那天是她第一次见到汤颖欣,她借口说是来参观工作室相片。
于是元瑛带着汤颖欣在工作室内转了一圈,并且参观了所有挂在墙上的展品。
随之而来的就发生了一件她不能理解的事情在没有通知的前提下停电。
要知道这种商业租铺是断然不会轻易停电的,而且还不通知租客。
但是在她来参观的当天,停电了。
工作室内没有备用电源不能及时启动电源,当天大致停了半个小时才来电。
本来元瑛只是觉得停电不通知租客太过分,结果等到正式发布《阿母》那天,元瑛就收到了杨助火急火燎地电话,说她发布的题材和摄影撞了,汤颖欣跟媒体报道她发布的《阿母》涉嫌抄袭。
元瑛微抿嘴唇,肯定是有什么细节被漏掉了。
思绪到这,元瑛脑袋斜着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和钢筋水泥里的五彩霓虹灯。
不过,再想这些也没什么证据,还不如放个假。
去哪呢,去趟伊犁吧。
回到家,元瑛利索地把要带的行李和日用品塞到行李箱里。下车库里挑了辆好开的越野车,出了市区上高速一路向西。
一连开了快两天,沿着国道走,车窗外的树越发金黄,半绿半黄,天空瓦蓝瓦蓝的,远处看有凸起的绵延的山脉。
下面低矮的草甸,一簇一簇的挤着。大片大片的戈壁沙漠。
元瑛带着墨镜,以九十迈的速度打着方向盘在国道上行驶。
直到仪表盘胎压监测突然弹出来并且直线下降,迅速反应过来的元瑛一边稳住车速尽量靠边,一边打双闪。
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还没等姜梨稳妥的停在路边,后视镜里一辆皮卡车刚拐弯,应该是没看清前头的车在减速,就这么径直撞了上来。
引擎熄灭的那一瞬间,只听见“呲”地一声,皮卡车一头扎上巴博斯G800的车尾。
目测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走了。
元瑛抽掉安全带,捞起副驾驶上的围巾围在脖子上打个结,推开车门,下去看车被撞的怎么样了。
西北日落的晚,太阳已经挂在上头,天的半边染的通红通红的。长河落日下,粗犷的风轻抚着人的眼眸,山川的寸寸筋骨盘旋在山上,苍凉又浪漫。
风刮在她的脸颊上,白净的皮肤冻的越发冷白。元瑛狐狸眼微压,夕阳为她的眼眸添了层薄光,波光艳丽的。
依稀听见车边两人对话。
“哎呦,你看我这撞的。”“你别装了,正常算这是全责,先问问赔偿怎么算?”
还没等元瑛过去问,付许就揉着磕的青紫的额头,不好意思地道歉:“这算我们全责,刚没看清路追尾了,你看要赔多少。”
元瑛先是瞥了眼呲牙咧嘴赔笑脸的付许,态度还行。
她这车是过生日时候家里人送的,落地都快千万了,按正经赔偿少说上万起。
一排溜的剐蹭,算上补漆的钱,零零总总得十几万。但是终究是因为胎压不稳,她打着双闪减速导致付许撞上来的。
元瑛又不缺钱,有心顺水推舟,“这样吧,你们看着给个三千块,在帮我找个拖车,这事就算结了。”
这头话音刚落,元瑛目光所及之处却看见了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的视线里,宋闻璟那张充满记忆点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有一个瞬间,元瑛想到了年少的温热臂膀,那长久的沉默的想念。
于是她随之一怔,表情逐渐僵硬,手指不自主的蜷缩。属实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见故人。
宋闻璟侧身立在离元瑛一丈远的地方,风呼啸而过,刮地元瑛的心直发凉。
只见宋闻璟双腿交叉靠在皮卡车门上,手指间夹的烟燃烧了半截,手臂上的肌肉轮廓清晰可见。
小麦色的皮肤,清晰利落寸头,深邃的眼眸,眉目锋利,高耸的眉骨有点凶相,双眼皮的褶皱很清晰,眼尾略长,像是一条流浪野狗,懒散但是警觉。
快洗脱线灰色的毛衣,柔软妥帖地嵌合显出窄而瘦的腰线,肩宽腰细。
宋闻璟眉眼半阖,耷拉着眼尾,缓慢地吞吐着烟雾。
那股混不吝的劲似乎随着时间散去了不少。
相比五年前,现在宋闻璟成熟沉稳了很多,如果说五年前是初出茅庐青涩的青年,现在的他多了分阅历。
那少年时期的青涩在时光荏苒里销声匿迹,令元瑛再也找不到踪迹。
恍惚间,元瑛分不清眼前这目究竟是梦还是现实。她突然感觉有什么未知的东西从高处砸下来,仿佛平静地湖水投下一颗石子,激起波波涟漪。
似是感到了炙热的目光,宋闻璟懒懒掀起眼皮,下意识回头,一不小心碰上视线,撞进了元瑛的眼眸里。
宋闻璟面部表情骤然一僵,漆黑地眸子一暗,怎么也没料到能在这里遇见元瑛。
霎时间,五年的光景和现在重叠,宋闻璟没来由的觉得妄图用时光来粉饰太平或许是他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半晌,嘴里无意识地喊出一个名字:“元……瑛?”话音戛然而止。
能从宋闻璟嘴里叫出她的名字,元瑛先感受到的是荒唐,卷翘的睫毛此刻也恍若振动蝉翼的蝴蝶。
宋闻璟抿着干涩地唇,掐灭了没吸完的烟。
瞧着这出他乡遇故知的戏码,神经大条的付许没感到气氛的微妙,一脸兴奋地问:“你们认识?”
元瑛轻描淡写:“曾经同学。”
当着付许的面,宋闻璟薄唇微抿,表情未变:“嗯。”
瞧着将宋闻璟这劲,元瑛内心嗤笑,突然她有些后悔刚刚的决定,鬼使神差:“我算错了,修车要十万。”
付许当场傻眼:“什么?不是说三千吗?”
宋闻璟垂眸,凝视着元瑛,面上晦涩不明。
两人间有一种付许摸不透的暗流涌动的气压,气氛扑朔迷离。
视线交织,看着元瑛这副娇纵模样,扯唇笑了下,不韫也不恼:“可以。”
元瑛微愣,这就完了?想象里的针锋相对并没有发生。
许付夹在中间,不明所以匪夷所思地看着这两位。老朋友张嘴就要十万,另一个还真给,再看不出来没有猫腻他就不用混了。
最终,三个人协商好了解决方案。
元瑛的车胎压有问题不能上路,打了拖车电话,拖走了。付许把行李移到后备箱里,载着元瑛三人通行坐着皮卡一起进镇。
沿着蜿蜒的公路走,行驶到一个大转弯,两侧悬崖深涧,元瑛看着窗户边成排的密林,深秋焦黄的树叶铺了满地。
“元小姐,怎么一个人来伊犁?”付许突然开口,打着方向盘八卦。
元瑛收回视线托着下巴,应承道:“工作累了,找个地方散心,顺便拍外景。”
想起来抄袭风波,元瑛头都大了。
“那你可找对人了,这片好玩的地方我都知道,元小姐想去什么地方玩,招呼一声,我给你安排。”
后视镜里,付许看着姜梨精致的面容,语气一叹,“元小姐,你长的可真好看。”
听到付许赞美的话,元瑛回过神来,傲娇地打趣:“我妈生的,羡慕吧。”
两人一来一回,瞬间车里气氛活跃起来。
这头的气氛越发融洽,那头气氛越发冷漠剑拔弩张,坐副驾驶的宋闻璟的手骨节因为用力泛着白。
他眸底一片漆黑。
“你要喜欢摄影,我们家自己开一个摄影工作室给你,随便让你折腾。”电话那头,方挽芸细声细语地劝着元瑛。
元瑛扣着手指甲盖,撒娇地说:“妈,我不是小孩子了,别这么惯着我。”
“你知道我同事怎么说我的吗?”
“我都快被你们惯出毛病了。”
元瑛可不乐意了,“怎么了,怎么宠不都是那也是我们家的公主。”
元瑛虽然娇气,但是她不弱,一点也不。
她娇嗔道:“妈妈。”
眼看着元瑛不同意,那头方挽芸迟钝了一会,还是选择尊重元瑛的想法,“那好吧,有什么困难记得给妈妈打电话。”
又寒暄了一会,元瑛挂断了电话。
元瑛对着空气吐出一口混浊的气,不出意外,方挽芸应该已经知道那件抄袭的事了,怕出事,这才来问的。
元瑛一直认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有它的情感价值,它的美学价值。摄影就像尘封在胶片底层的艺术,每一张的来源都是摄影师呕心沥血经验沉淀。
摄影的生命力是元瑛的作品所追求的。
曾经元瑛凭借一部《天地》系列的作品,跻身业内获得巴姆国际奖,年少成名成为业界知名的天才摄影师。
抄袭别人?元瑛看着新闻报道,扯起一抹讽刺地微笑。
快入冬的秋天,已经略带寒意。这些天,一日比一日冷。白天尚未结束,月亮已经悄悄冒头。
上一秒元瑛裹紧风衣从工作室出来,下一秒伴随着刺眼的白光,一堆得到信儿的终于等到人的记者不顾助理的反对,团团围住姜梨。
“请问您对汤颖欣指认你的抄袭事件是否认同?”
“元瑛您认同系列《阿母》是抄袭的汤小姐的吗?”
记者端着长枪短炮,刺眼的白光打在元瑛的脸上。
尽管在杂志上看过很多遍了,举着话筒的记者再次看见这张脸还是感慨光靠元瑛这张脸,进军演艺圈大红大紫迟早不是问题。
聚光灯下,元瑛一双标准的狐狸眼,卷翘的眼睫又长又密,五官精致,娇丽的面貌如同美玉,那是一张及其清丽又灵动的脸。
即使是旁人稍有不慎就穿着臃肿的风衣,在元瑛身上还是勾勒出完美高挑的身材。
纤细的脖子上围系了一条丝巾,高级不媚俗。
如今爆出抄袭风波被围堵,元瑛依旧不仅不慢,她轻轻的抬眼,散发着不可抗拒的气场,淡淡地说。
“第一你们说的汤小姐,我不熟。第二《阿母》是原创。”
“我从来没有抄袭过。”
刚说完,一片哗然,扛着镜头的记者激动着,这可是大新闻,元瑛这两句,既否认了抄袭风波又否认了抄袭新晋天才摄影师汤颖欣,可谓是信息量巨大。
正当记者还想问些其他的。
“关于您声称您从来没有抄袭过,意思是汤小姐在撒谎?”一个小记者抢先问道。
元瑛又不傻自然能看出来记者在挖坑。
从刚刚到现在,她的耐心到此为止,不想再回答这毫无意义的问题。
众目睽睽下,元瑛的眉眼一冷,扫眼全场的记者,举着话筒的记者们皆是感到一股油然而生的压迫感,不自主的倒退两步。
紧接着她挤进记者堆,杨助挡着还想接着采访举着话筒追上来的记者,元瑛趁机钻进人堆里,等到记者破开拦人的杨助去追人时,元瑛早不见了人影。
应付完记者,钻进人群的元瑛松了口气,蹬着靴子踩着地上的落叶,打了一辆出租车。
坐在车上,元瑛垂眸,看着手机里的存的西北攻略,心头的烦躁终于少了不少,汹涌而来的是更多的解放感,她终于可以逃离这个地方了。
汤颖欣?元瑛盯着手机的视线模糊起来,回想起两天前的事。
那时她还在工作室里准备着新系列《阿母》这个新系列耗费两年多时间,运用了超现实色彩描述了各国各民族的母亲形象。
凭借着对摄影的敏锐,元瑛有信心一经发布,会取得超越《天地》系列的荣誉。
汤颖欣来的那天,刚好是元瑛在工作室加班准备后续工作。当时杨助说出汤颖欣这个名字,元瑛还诧异,作为冉老师的徒弟来参观,怎么一声招呼不打就过来。
那天是她第一次见到汤颖欣,她借口说是来参观工作室相片。
于是元瑛带着汤颖欣在工作室内转了一圈,并且参观了所有挂在墙上的展品。
随之而来的就发生了一件她不能理解的事情在没有通知的前提下停电。
要知道这种商业租铺是断然不会轻易停电的,而且还不通知租客。
但是在她来参观的当天,停电了。
工作室内没有备用电源不能及时启动电源,当天大致停了半个小时才来电。
本来元瑛只是觉得停电不通知租客太过分,结果等到正式发布《阿母》那天,元瑛就收到了杨助火急火燎地电话,说她发布的题材和摄影撞了,汤颖欣跟媒体报道她发布的《阿母》涉嫌抄袭。
元瑛微抿嘴唇,肯定是有什么细节被漏掉了。
思绪到这,元瑛脑袋斜着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和钢筋水泥里的五彩霓虹灯。
不过,再想这些也没什么证据,还不如放个假。
去哪呢,去趟伊犁吧。
回到家,元瑛利索地把要带的行李和日用品塞到行李箱里。下车库里挑了辆好开的越野车,出了市区上高速一路向西。
一连开了快两天,沿着国道走,车窗外的树越发金黄,半绿半黄,天空瓦蓝瓦蓝的,远处看有凸起的绵延的山脉。
下面低矮的草甸,一簇一簇的挤着。大片大片的戈壁沙漠。
元瑛带着墨镜,以九十迈的速度打着方向盘在国道上行驶。
直到仪表盘胎压监测突然弹出来并且直线下降,迅速反应过来的元瑛一边稳住车速尽量靠边,一边打双闪。
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还没等姜梨稳妥的停在路边,后视镜里一辆皮卡车刚拐弯,应该是没看清前头的车在减速,就这么径直撞了上来。
引擎熄灭的那一瞬间,只听见“呲”地一声,皮卡车一头扎上巴博斯G800的车尾。
目测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走了。
元瑛抽掉安全带,捞起副驾驶上的围巾围在脖子上打个结,推开车门,下去看车被撞的怎么样了。
西北日落的晚,太阳已经挂在上头,天的半边染的通红通红的。长河落日下,粗犷的风轻抚着人的眼眸,山川的寸寸筋骨盘旋在山上,苍凉又浪漫。
风刮在她的脸颊上,白净的皮肤冻的越发冷白。元瑛狐狸眼微压,夕阳为她的眼眸添了层薄光,波光艳丽的。
依稀听见车边两人对话。
“哎呦,你看我这撞的。”“你别装了,正常算这是全责,先问问赔偿怎么算?”
还没等元瑛过去问,付许就揉着磕的青紫的额头,不好意思地道歉:“这算我们全责,刚没看清路追尾了,你看要赔多少。”
元瑛先是瞥了眼呲牙咧嘴赔笑脸的付许,态度还行。
她这车是过生日时候家里人送的,落地都快千万了,按正经赔偿少说上万起。
一排溜的剐蹭,算上补漆的钱,零零总总得十几万。但是终究是因为胎压不稳,她打着双闪减速导致付许撞上来的。
元瑛又不缺钱,有心顺水推舟,“这样吧,你们看着给个三千块,在帮我找个拖车,这事就算结了。”
这头话音刚落,元瑛目光所及之处却看见了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的视线里,宋闻璟那张充满记忆点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有一个瞬间,元瑛想到了年少的温热臂膀,那长久的沉默的想念。
于是她随之一怔,表情逐渐僵硬,手指不自主的蜷缩。属实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见故人。
宋闻璟侧身立在离元瑛一丈远的地方,风呼啸而过,刮地元瑛的心直发凉。
只见宋闻璟双腿交叉靠在皮卡车门上,手指间夹的烟燃烧了半截,手臂上的肌肉轮廓清晰可见。
小麦色的皮肤,清晰利落寸头,深邃的眼眸,眉目锋利,高耸的眉骨有点凶相,双眼皮的褶皱很清晰,眼尾略长,像是一条流浪野狗,懒散但是警觉。
快洗脱线灰色的毛衣,柔软妥帖地嵌合显出窄而瘦的腰线,肩宽腰细。
宋闻璟眉眼半阖,耷拉着眼尾,缓慢地吞吐着烟雾。
那股混不吝的劲似乎随着时间散去了不少。
相比五年前,现在宋闻璟成熟沉稳了很多,如果说五年前是初出茅庐青涩的青年,现在的他多了分阅历。
那少年时期的青涩在时光荏苒里销声匿迹,令元瑛再也找不到踪迹。
恍惚间,元瑛分不清眼前这目究竟是梦还是现实。她突然感觉有什么未知的东西从高处砸下来,仿佛平静地湖水投下一颗石子,激起波波涟漪。
似是感到了炙热的目光,宋闻璟懒懒掀起眼皮,下意识回头,一不小心碰上视线,撞进了元瑛的眼眸里。
宋闻璟面部表情骤然一僵,漆黑地眸子一暗,怎么也没料到能在这里遇见元瑛。
霎时间,五年的光景和现在重叠,宋闻璟没来由的觉得妄图用时光来粉饰太平或许是他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半晌,嘴里无意识地喊出一个名字:“元……瑛?”话音戛然而止。
能从宋闻璟嘴里叫出她的名字,元瑛先感受到的是荒唐,卷翘的睫毛此刻也恍若振动蝉翼的蝴蝶。
宋闻璟抿着干涩地唇,掐灭了没吸完的烟。
瞧着这出他乡遇故知的戏码,神经大条的付许没感到气氛的微妙,一脸兴奋地问:“你们认识?”
元瑛轻描淡写:“曾经同学。”
当着付许的面,宋闻璟薄唇微抿,表情未变:“嗯。”
瞧着将宋闻璟这劲,元瑛内心嗤笑,突然她有些后悔刚刚的决定,鬼使神差:“我算错了,修车要十万。”
付许当场傻眼:“什么?不是说三千吗?”
宋闻璟垂眸,凝视着元瑛,面上晦涩不明。
两人间有一种付许摸不透的暗流涌动的气压,气氛扑朔迷离。
视线交织,看着元瑛这副娇纵模样,扯唇笑了下,不韫也不恼:“可以。”
元瑛微愣,这就完了?想象里的针锋相对并没有发生。
许付夹在中间,不明所以匪夷所思地看着这两位。老朋友张嘴就要十万,另一个还真给,再看不出来没有猫腻他就不用混了。
最终,三个人协商好了解决方案。
元瑛的车胎压有问题不能上路,打了拖车电话,拖走了。付许把行李移到后备箱里,载着元瑛三人通行坐着皮卡一起进镇。
沿着蜿蜒的公路走,行驶到一个大转弯,两侧悬崖深涧,元瑛看着窗户边成排的密林,深秋焦黄的树叶铺了满地。
“元小姐,怎么一个人来伊犁?”付许突然开口,打着方向盘八卦。
元瑛收回视线托着下巴,应承道:“工作累了,找个地方散心,顺便拍外景。”
想起来抄袭风波,元瑛头都大了。
“那你可找对人了,这片好玩的地方我都知道,元小姐想去什么地方玩,招呼一声,我给你安排。”
后视镜里,付许看着姜梨精致的面容,语气一叹,“元小姐,你长的可真好看。”
听到付许赞美的话,元瑛回过神来,傲娇地打趣:“我妈生的,羡慕吧。”
两人一来一回,瞬间车里气氛活跃起来。
这头的气氛越发融洽,那头气氛越发冷漠剑拔弩张,坐副驾驶的宋闻璟的手骨节因为用力泛着白。
他眸底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