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不到水
康州府城门前挤满了难民,里正最终决定带着大家绕路直奔丰州府。
如果丰州府情况也不好的话,就继续绕路往前走。
其实府城并不是非进不可,之所以想进府城,是因为想打听一下消息,或者看着补充一些东西。
可是庄稼人都节省惯了,有些东西也不是非买不可。
如果绕过府城,再走就出了北都,直接去宁州府,不去京城,因为大家认为就是皇帝昏聩,才让农民无家可归成为流民,所以都打算投奔大将军去。
一帮人又走了大半天才绕了过来,打算上官道继续走。
刚上官道没多久,就听见远远传来了马蹄的声音。
声音越来越近,一个穿着士兵服的小兵骑着大马哒哒哒的从远处奔来,里正赶紧带着大家避让到一旁,前面一个领着孩子的老妪避让不及,被马蹄踢翻在道旁,嘴里吐出了一口鲜血。
香柳吓的不敢去看,连忙捂住弟弟妹妹的眼睛。
撞了人,官兵却连看都没看,驾着大马扬长而去,掀起了一片尘土。
老妪领着的孩子从地上爬了起来,哭着扑到她身上,一边摇晃着老妪的身体,一边哭着喊阿奶。
老妪连眼睛都睁不开,攥了攥孩子的手,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最终无力的垂到了一旁,干枯的手指沾满了泥土。
逃荒的路上没有人会多管闲事,周围的人恨恨的骂了两句,唏嘘一番就继续埋头往前走。
香柳跟着队伍前进,路过老妪身旁也不敢去看,这是她看见的第一个死人,但她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走远了些再回头去看,孩子连着老妪的身影都有些模糊了,可是总感觉还能听见小孩无助悲痛的哭声,久久不绝。
香柳心里充满了不安,一时难以平静,紧紧的攥着牵着妹妹的手。
“阿姐,那个阿奶死了吗?”香棉小声问。
香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阿姐,我害怕。”五岁孩子心里还不太明白死亡是什么,只是知道不是好的事情,不想像刚才那个男孩一样没有阿奶,没有亲人。
“棉棉不怕,阿姐在呢。”也不知是在安慰香棉,还是在安慰自己。
队伍一直走到天黑,又宿在了荒郊野外,不认识的人之间都隔的远,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
林阿爹生了一个小火堆,在外圈架了一个三角支架,支架中间吊着一个陶罐。
吴氏往陶罐里填上了水,盖上了盖子,把干粮放在了盖子上热着,过了一会儿水开了,又从布袋子里抓了一把干菜,撒在了水里,加了点盐,熬了一锅野菜汤。
香柳捧着分到的野菜汤喝了一大口,胃里暖洋洋的,感觉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走一天的路而导致身体的疲累好像都消散了,又吃了一口干粮,竟觉得天底下好像再没有这么美好的事情了。
这两天实在太累了,今晚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有力气赶路。
里正让大家聚在一起,安排了人值夜,剩下的人也能好好休息。
值夜不分男女,主要是防着人偷东西,要是有不轨的人不用硬斗,喊一嗓子就行。
今天林阿爹被安排了值夜,去了圈子外围巡逻。
林小叔照顾林阿爷和林阿奶,吴氏照顾三个小的。
吴氏把草垫子拿出来铺在了地上,让香柳带着弟弟妹妹躺在上面睡觉,给三个孩子盖了一层单子。
虽然白天很炎热,但是山林间晚上还是有些凉意,风一阵一阵的,盖着被子不能着凉,否则得了风寒都没地去治。
虽然林子里的人很多,但是却格外的安静,香柳也慢慢的睡着了。
......
第二天依然是天未亮就出发了,林小叔推着板车咕噜噜的向前,香棉和成溪还没有醒,被放在了板车上。
这一路走来,走官道的时候少,多是绕路走的荒郊野岭,幸运的时候能在周围采到几株野菜,可是水的影子却是从未看见过。
“赵叔,你走的地方多,可去过丰州府吗?”香柳问跟在一旁的赵文堂。
“去过,丰州府和康州府差不多大,不过因为是从南进入北都的第一个府城,人来人往热闹的很,铺子也多,新奇的东西也不少,往来客商都喜欢在那买卖。”赵文堂神采奕奕,忍不住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和那一个小杂货铺的掌柜的熟悉,平常在丰州府下属的村庄收的东西会卖给他,也会在那进些针头线脑之类的咱们农民用的到的东西。”
香柳有些惊喜,没想到赵叔走的还挺远的,不但去过丰州府,而且看来还熟悉的很。
她双眼发亮,期待的问,“那去往丰州府的路上可有什么小河或者村庄吗?”
赵文堂哈哈大笑,“你个鬼灵精,原来在操心这个呢?”
香柳也笑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直接承认,解释道,“你也知道我们庄稼人要是没什么事,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接下来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没有水可不行。”
林阿爹在旁边听见,笑着摸了摸香柳的发髻,玩笑道,“我们家这个小老太,从小就爱操心。”
“香柳懂事聪明,林大哥好福气啊。”
林阿爹嘴上谦虚了两句,可是上扬的嘴角却掩饰不住自豪。
香柳不明白好好的打听水源呢,怎么让这两个人互相恭维上了。
“赵叔,你还没说哪里能弄到水呢。”她忍不住打断。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昨天晚上你爹带着我找过你们里正,今天咱们走的线路能经过一条小河,到时候你们里正也会安排大家取水的。”
原来阿爹早就带着赵叔找过里正了,香柳忍不住幽怨的看了一眼在那笑话自己的阿爹,惹的林阿爹哈哈大笑。
水的问题有了着落,香柳放心了不少。
过了晌午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在不远处看见了河流的身影。
香柳惊喜的跟着大部队跑上前去,可是到近处一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只见这里的河早就露出了河床,只能看见湿漉漉的河底泥,连浑水的影子都找不到。
众人张大嘴说不出话来,一时都有些沉默沮丧,有的人更是忍不住哭了起来,同村的一个老太太家人口多,带的水又少,忍不住坐在河岸上哭天抢地。
香柳的心也一直在往下沉。
虽然从家里上河庄已经见底的小河情况可以得知北都地区的干旱很严重,可是依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其他地方还有些水可以饮用,如今希望彻底破碎,她也不敢再心存侥幸,不得不做好在出北都之前都看不见水的准备。
“大家也别灰心,我们带的水也还能坚持几天,继续往前走吧,到了丰州府就好了。”
里正没让大家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太久,重新组织队伍赶路。
也许是心情沉重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赶了这么久的路有些累了,大家走的比之前更慢。
赵文堂上前面去给林里正指路,再走不久就有个村子,叫陈久村,也还属于康州府的地界,村里的人都不错,可以去村子看看情况,找里正说和两句,看晚上可不可以在那儿休息。
傍晚的时候进了村子,村子黑漆漆的看不见一点光亮,进村时看见的几户人家大门紧闭,听不见一点动静,赵文堂也满怀疑惑的领着众人往里正家走去。
“阿爹,好像不太对劲。”香柳注意到一户人家,“你看那户人家的门好像是半掩着的。”
林阿爹顺着香柳的视线仔细一看,确实如此,天一黑家家就关窗闭户,根本不可能有忘记关院门的情况。
“难道这个村子里的人也都逃了吗?”香柳猜测到。
“一会儿能不能见到这个村的里正就知道了。”
到了里正家门口,赵文堂上前敲门,敲了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院墙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陈大爷,是我!赵文堂,之前总到你们村卖货的货郎。”
喊了一会儿依然没有人回答。
“我看应该是没有人。”队伍里有人说道。
“林里正,有劳您叫两个人去几户人家看看。”赵文堂建议。
林里正点了点头,叫了孙猴头、林满仓还有林贵和豆腐李去看看,走了几家都是没人,翻进院墙去看也是空户。
“看来这个村都逃了。”林里正说,“不知道这个村的水井在哪?”林里正问赵文堂。
“我知道,在村西头。”
“走,去看看。”
到了村西头,拿了桶扔下去,井很深,好半天才触到底,可是一点水都没有了,怪不得村里的人都走了。
这也是预料中的情况,自从看见干涸的河流,大家心里都少了期待。
“夜里的山路不好走,今晚就在这个村庄休息吧。”林里正思考了一番接着说,“有点亮光咱们就得出发了,到丰州府可能要走上六七日,咱们的水不多,必须得加快脚步了。”
众人也不废话,都在附近找个地方抓紧休息。
如果丰州府情况也不好的话,就继续绕路往前走。
其实府城并不是非进不可,之所以想进府城,是因为想打听一下消息,或者看着补充一些东西。
可是庄稼人都节省惯了,有些东西也不是非买不可。
如果绕过府城,再走就出了北都,直接去宁州府,不去京城,因为大家认为就是皇帝昏聩,才让农民无家可归成为流民,所以都打算投奔大将军去。
一帮人又走了大半天才绕了过来,打算上官道继续走。
刚上官道没多久,就听见远远传来了马蹄的声音。
声音越来越近,一个穿着士兵服的小兵骑着大马哒哒哒的从远处奔来,里正赶紧带着大家避让到一旁,前面一个领着孩子的老妪避让不及,被马蹄踢翻在道旁,嘴里吐出了一口鲜血。
香柳吓的不敢去看,连忙捂住弟弟妹妹的眼睛。
撞了人,官兵却连看都没看,驾着大马扬长而去,掀起了一片尘土。
老妪领着的孩子从地上爬了起来,哭着扑到她身上,一边摇晃着老妪的身体,一边哭着喊阿奶。
老妪连眼睛都睁不开,攥了攥孩子的手,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最终无力的垂到了一旁,干枯的手指沾满了泥土。
逃荒的路上没有人会多管闲事,周围的人恨恨的骂了两句,唏嘘一番就继续埋头往前走。
香柳跟着队伍前进,路过老妪身旁也不敢去看,这是她看见的第一个死人,但她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走远了些再回头去看,孩子连着老妪的身影都有些模糊了,可是总感觉还能听见小孩无助悲痛的哭声,久久不绝。
香柳心里充满了不安,一时难以平静,紧紧的攥着牵着妹妹的手。
“阿姐,那个阿奶死了吗?”香棉小声问。
香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阿姐,我害怕。”五岁孩子心里还不太明白死亡是什么,只是知道不是好的事情,不想像刚才那个男孩一样没有阿奶,没有亲人。
“棉棉不怕,阿姐在呢。”也不知是在安慰香棉,还是在安慰自己。
队伍一直走到天黑,又宿在了荒郊野外,不认识的人之间都隔的远,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
林阿爹生了一个小火堆,在外圈架了一个三角支架,支架中间吊着一个陶罐。
吴氏往陶罐里填上了水,盖上了盖子,把干粮放在了盖子上热着,过了一会儿水开了,又从布袋子里抓了一把干菜,撒在了水里,加了点盐,熬了一锅野菜汤。
香柳捧着分到的野菜汤喝了一大口,胃里暖洋洋的,感觉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走一天的路而导致身体的疲累好像都消散了,又吃了一口干粮,竟觉得天底下好像再没有这么美好的事情了。
这两天实在太累了,今晚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有力气赶路。
里正让大家聚在一起,安排了人值夜,剩下的人也能好好休息。
值夜不分男女,主要是防着人偷东西,要是有不轨的人不用硬斗,喊一嗓子就行。
今天林阿爹被安排了值夜,去了圈子外围巡逻。
林小叔照顾林阿爷和林阿奶,吴氏照顾三个小的。
吴氏把草垫子拿出来铺在了地上,让香柳带着弟弟妹妹躺在上面睡觉,给三个孩子盖了一层单子。
虽然白天很炎热,但是山林间晚上还是有些凉意,风一阵一阵的,盖着被子不能着凉,否则得了风寒都没地去治。
虽然林子里的人很多,但是却格外的安静,香柳也慢慢的睡着了。
......
第二天依然是天未亮就出发了,林小叔推着板车咕噜噜的向前,香棉和成溪还没有醒,被放在了板车上。
这一路走来,走官道的时候少,多是绕路走的荒郊野岭,幸运的时候能在周围采到几株野菜,可是水的影子却是从未看见过。
“赵叔,你走的地方多,可去过丰州府吗?”香柳问跟在一旁的赵文堂。
“去过,丰州府和康州府差不多大,不过因为是从南进入北都的第一个府城,人来人往热闹的很,铺子也多,新奇的东西也不少,往来客商都喜欢在那买卖。”赵文堂神采奕奕,忍不住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和那一个小杂货铺的掌柜的熟悉,平常在丰州府下属的村庄收的东西会卖给他,也会在那进些针头线脑之类的咱们农民用的到的东西。”
香柳有些惊喜,没想到赵叔走的还挺远的,不但去过丰州府,而且看来还熟悉的很。
她双眼发亮,期待的问,“那去往丰州府的路上可有什么小河或者村庄吗?”
赵文堂哈哈大笑,“你个鬼灵精,原来在操心这个呢?”
香柳也笑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直接承认,解释道,“你也知道我们庄稼人要是没什么事,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接下来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没有水可不行。”
林阿爹在旁边听见,笑着摸了摸香柳的发髻,玩笑道,“我们家这个小老太,从小就爱操心。”
“香柳懂事聪明,林大哥好福气啊。”
林阿爹嘴上谦虚了两句,可是上扬的嘴角却掩饰不住自豪。
香柳不明白好好的打听水源呢,怎么让这两个人互相恭维上了。
“赵叔,你还没说哪里能弄到水呢。”她忍不住打断。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昨天晚上你爹带着我找过你们里正,今天咱们走的线路能经过一条小河,到时候你们里正也会安排大家取水的。”
原来阿爹早就带着赵叔找过里正了,香柳忍不住幽怨的看了一眼在那笑话自己的阿爹,惹的林阿爹哈哈大笑。
水的问题有了着落,香柳放心了不少。
过了晌午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在不远处看见了河流的身影。
香柳惊喜的跟着大部队跑上前去,可是到近处一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只见这里的河早就露出了河床,只能看见湿漉漉的河底泥,连浑水的影子都找不到。
众人张大嘴说不出话来,一时都有些沉默沮丧,有的人更是忍不住哭了起来,同村的一个老太太家人口多,带的水又少,忍不住坐在河岸上哭天抢地。
香柳的心也一直在往下沉。
虽然从家里上河庄已经见底的小河情况可以得知北都地区的干旱很严重,可是依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其他地方还有些水可以饮用,如今希望彻底破碎,她也不敢再心存侥幸,不得不做好在出北都之前都看不见水的准备。
“大家也别灰心,我们带的水也还能坚持几天,继续往前走吧,到了丰州府就好了。”
里正没让大家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太久,重新组织队伍赶路。
也许是心情沉重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赶了这么久的路有些累了,大家走的比之前更慢。
赵文堂上前面去给林里正指路,再走不久就有个村子,叫陈久村,也还属于康州府的地界,村里的人都不错,可以去村子看看情况,找里正说和两句,看晚上可不可以在那儿休息。
傍晚的时候进了村子,村子黑漆漆的看不见一点光亮,进村时看见的几户人家大门紧闭,听不见一点动静,赵文堂也满怀疑惑的领着众人往里正家走去。
“阿爹,好像不太对劲。”香柳注意到一户人家,“你看那户人家的门好像是半掩着的。”
林阿爹顺着香柳的视线仔细一看,确实如此,天一黑家家就关窗闭户,根本不可能有忘记关院门的情况。
“难道这个村子里的人也都逃了吗?”香柳猜测到。
“一会儿能不能见到这个村的里正就知道了。”
到了里正家门口,赵文堂上前敲门,敲了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院墙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陈大爷,是我!赵文堂,之前总到你们村卖货的货郎。”
喊了一会儿依然没有人回答。
“我看应该是没有人。”队伍里有人说道。
“林里正,有劳您叫两个人去几户人家看看。”赵文堂建议。
林里正点了点头,叫了孙猴头、林满仓还有林贵和豆腐李去看看,走了几家都是没人,翻进院墙去看也是空户。
“看来这个村都逃了。”林里正说,“不知道这个村的水井在哪?”林里正问赵文堂。
“我知道,在村西头。”
“走,去看看。”
到了村西头,拿了桶扔下去,井很深,好半天才触到底,可是一点水都没有了,怪不得村里的人都走了。
这也是预料中的情况,自从看见干涸的河流,大家心里都少了期待。
“夜里的山路不好走,今晚就在这个村庄休息吧。”林里正思考了一番接着说,“有点亮光咱们就得出发了,到丰州府可能要走上六七日,咱们的水不多,必须得加快脚步了。”
众人也不废话,都在附近找个地方抓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