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你尽忠,死而后已
黑暗的房间里,苋融用锋锐的匕首,死死抵住那人的咽喉。
片刻的沉寂之后,被劫持的那人,不仅丝毫不显惧色,反倒发出了一声浅浅的笑声。
他侧目看向蒙面的苋融,清澈明朗的声音如同琴瑟和鸣般动听:“皇后娘娘,臣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的声音令苋融秀眉皱起。
这话证明然程正渡早已经料到她会找到这里,并与此人提早作了预判。
他站在窗边,就像是专门等着她“主动送上门”来。
倒是也不错,至少程正渡的表现,比她预想的还要优秀一些。
在苋融的印象中,季言珇仅仅被视为一位纤弱的书生文臣。
尽管他忠诚正直,但他的身体瘦弱单薄,让人觉得他的力量有限。
然而,当他与他近距离接触时,才发现他的胆量气概并不逊色于魁梧的武夫,这实在令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苋融微微挑起眉梢,半是赞美又半是揶揄地说道:“季侍中,您的胆量真是不小啊。”
季言珇微笑着,眼中流露出坚定不移的光芒,在漆黑的夜幕中显得分外耀眼,“娘娘,您如何得知,陛下在微臣这里?”
苋融微笑,朱唇轻启,“这个问题,不该你来问。”
季言珇并不恼,反而用温和而优雅的语气反问道:”“这屋子里难道还有别人吗?”
苋融微微扬起下巴,环视着屋内的环境,语气淡定而从容:“此处若真无他人,你就不会在此处了,应当在对面的值班房。”
季言珇稍作停顿,随即真心地赞誉道:“皇后娘娘的确如陛下所述,乃天降之佳人。”
他的话音刚落,微弱的光线在窗边摇曳,从背后的阴影中,缓缓显现出一位身影。
苋融立刻收回了匕首,侧过身去,借着窗边微弱的光源,清晰地辨认出了那人——皇帝程正渡。
然而,与白日里的天真无邪相比,此刻的程正渡周身弥漫着一股凛冽而不失庄重的肃杀之气。
在夜幕的笼罩下,他熠熠生辉的双目和坚毅的面庞轮廓愈发显得锐利。
苋融的目光微微颤动,她惊奇地发现,即便在这黑暗无边的环境中,她仍能清晰地洞察程正渡的身影。
仿佛他的周身都被一层淡淡的蓝色光芒所笼罩,照亮了他的容颜,也照亮了她的眼睛。
苋融再次凝视着他额头上的那颗鲜艳红痣,她的双眸微微眯起,心中不禁疑惑:这颗红痣究竟象征着什么?尽管她暂时无法明了,但她深信早晚会找到答案。
"过来坐,"程正渡亲自拉过一把椅子,摆在苋融面前。他的眼神充满了期待,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等待她的回答,"朕很好奇,皇后你是如何找到这里的呢?”
季言珇看到那椅子,不觉从袖中取出一方锦帕,仔细擦拭了一番,还生怕苋融看不清楚而坐了个空似的,将椅子轻轻推到苋融近前,提醒道:“娘娘请留意,这是一间杂物房,里面的物品皆有些年头了。”
苋融大方落座,不忘向季言珇致以诚挚的谢意。
季言珇微笑回应,悄然拉过一把椅子,轻轻地放在程正渡面前。然而,令程正渡微感不满是,这一次季言珇并未像之前一样为他擦拭椅子。
程正渡轻轻抿了抿唇,他知道苋嫆不仅是一位女子,更是重黎国最尊贵的皇后娘娘。
作为一个大老爷们,他并不想与她争排场面子。尽管心中这样想着,程正渡还是尽量不着痕迹地将椅子往苋融这边挪了挪,试图与她并肩而坐,紧贴在一起。
然而,对于程正渡这番小心思,苋融并未放在心上。
她的大脑此刻正高速运转,梳理着白天所发生的一切。
抬眼间,她发现季言珇仍旧站在那里,于是她忍不住说道:“季侍中,你也坐,今晚我们恐怕要谈很久。”
"谢皇后赐座。"季言珇并不矫情,谦逊地道谢后,也优雅地拉过一把座椅。
苋融这才幽幽开口,“在回答诸位的问题之前,我尚有一疑问待解答。”
程正渡微笑着点头称是:“尽管问,无不欢迎。”
“陛下在白日与黑夜之间,性情迥异之事,是如何向季侍中解释的?”苋融轻轻问道。
程正渡随即将目光投向季言珇:“季侍中,这个问题,你来答吧。"
"尽管对方未必能察觉,季言珇仍率先朝着苋融欠身一礼,示以敬意,然后才回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并未向臣下解释这一层。是臣下在推测的基础上向陛下求证的。”
苋融:“......”
她原以为过程正渡会采取更为巧妙的方式,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偷懒地糊弄应对过去了。
这个问题,对于古人来说是最难以解释清楚的。一旦表述不当,很容易露出破绽。
更何况季言珇还是如此聪明的人物。
因此,程正渡的选择是不予解释,只将结果和事实呈现给季言珇,让他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解释的空白。
程正渡这个人物,确实某种程度上叫人很无语。
季言珇接着说道:“臣猜测陛下的心智最近突然觉醒,或者说,陛下其实一直有两种心智。一种是众人皆知的孩子心智,另一种则一直被压制在孩子心智之下。
这样的案例,臣曾在一些失传的志怪典籍中见过。然而,臣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只是认为事物必定有其原因。也许一些关于鬼神的说法,本就是源于人们难以理解的事件。
而这种情况,往往因为突发的变故或冲击而引发。臣做出如此猜测后,陛下便接受了后一种推测。”
这个解释令苋融大为震惊。
在夜幕的笼罩下,苋融虽无法窥见季言珇的容颜,但她深信对方的相貌必定非凡,气质超凡脱俗。
察觉到苋融的惊讶,一旁的程正渡莫名就有些不悦。
尽管他一开始的反应,与苋融几乎如出一辙。
然而,眼见她被别的男人所吸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不满。
就在他欲借此干咳以打破屋内尴尬气氛之际,苋融却抢先一步发问道:“那么,季侍中所猜测的叫陛下心智中突然涌现的事件又是什么呢?”
季言珇想也没想地答道:“帝后落水!这桩事件在朝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差点动摇了我重黎国本。而对于陛下和皇后娘娘也是生死一劫。这件事情之后,陛下忽然以另一个人的面貌,于深夜站在了微臣面前。所以臣料定,二者必有联系。”
说到这里,季言珇不禁感慨万千,“真是上苍眷顾我重黎百姓,让陛下在反贼篡位之际,能够清醒过来。”
苋融点头赞同道:“众所周知,季侍中非等闲之辈,今日一晤,果真名不虚传。”
“娘娘过誉了,”季言珇回答得风度翩翩,“娘娘与陛下,乃天下奇人中的佼佼者。微臣万万没有想到,向来深居简出的贵妇,竟也能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如此英勇无畏的胆识。”
知晓对方不信鬼神之说,苋融也为自己想好了另一番说辞,她含笑道:“苋融幼时,曾有过一段奇妙的经历,幸得拜在一位世外高人门下数月。
这一身武艺,只是师父短短数月间传授。至于胆略,也不过是跟师父研读过几本兵法之书所致。因大族世家联姻,都喜女子柔弱安分,苋融便只好以普通女子之貌示人。
原本以为被指婚给陛下,便能随他成为一名柔弱的皇后。没想到陛下竟能因祸得福,觉醒了另一个智慧。经过彻夜长谈,我们夫妇二人决定抓住这天赐的良机,整顿国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这话说得一旁的程正渡唇角止不住地上扬。
他心知肚明,这些说辞,只是在季言珇这个外人面前必要的伪装。
但听到她说“我们夫妇二人”这话,他的心情就出奇地好。
这样想着,他的肩膀不觉离她更近了,几乎完全贴在她的衣服上。
苋融眉头微皱,不动声色地侧了侧身,与程正渡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
“现在,还请皇后为朕与季卿说下寻到这里的原委。”程正渡侃侃而谈,神情间颇有几分自豪之色。
季言珇虽然已经向他表示了忠心,但此番行动非比寻常,他必须给足这唯一的忠臣最大的信心。
如此方能全力以赴地与他共患难,绝处逢生。
对此,季言珇同样充满期待。
只是与程正渡猜想的略有不同,除了要真正见识皇帝与皇后的全部实力,他更有一种跨越千山万水,终于觅到知己知音的兴奋之感。
家族的期许,以及对天下苍生的深深同情,使他无法如他的父亲那般,隐居山林,只与挚友相伴。他独自一人,深陷于如同污泥潭般恶臭的官场之中,既无援手,又力不从心。
然而,万万没想到,在这绝望的时刻,竟能迎来如此惊天动地的好消息。
他对此事的真实性深感好奇,渴望一睹这帝后二人的真容。这就像是在无尽黑夜中跋涉的行者,期待着朝阳的到来。
苋融轻轻抿了抿唇,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解答:
“季侍中,你的猜测很准确。
实际上,我与陛下昨夜才得以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赵王篡位的野心已日益明显,我们夫妻二人不能再保持沉默。必须尽快拟定对策,以便在禅让大典正式举行之前粉碎赵王谋朝篡位的阴谋。”
程正渡微微点了点头。
当然,苋融并未向季言珇透露,他们此次冒险行动,竟是因为一场颇为不负责任的赌约。
眼下这个解释很合理,他就很喜欢。
苋融继续道:“或许陛下曾受妖后贾氏折磨太惨,每当遭受重创时,陛下都躲进阴暗柜子里独自舔舐创伤。
在黑暗的环境中,催生出陛下另一个成熟的心智。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个心智只有在黑暗无光的时候才会浮现出来。”
季言珇点了点头,“微臣的揣测与皇后娘娘不谋而合。
微臣曾在杂闻故事中瞥见一则片段,某人因长期遭受伤害,习惯于隐匿于某种特定环境。
之后每当置身于相似的境地,那人就像是被夺了舍般,顷刻间变成了另一个人。”
“确实如此,”苋融沉声道,“所以,如果陛下想寻求援助,只能在夜幕降临时行动。这样的限制很难忍受。再加上赵王的势力过于强大,陛下即便有意作为,也难免孤掌难鸣。
陛下曾对我说,一个卓越的帝王最大的本领不是武力过人或办事果断,而是善于识人善任。”
苋融侧目而视程正渡,双眸中闪烁着犀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他内心深处的每一个思绪。“幸运的是,陛下的成熟心智一直存在,并清晰地记录所见所闻。
陛下历经磨难,见多了人心丑恶,也练就了一双洞察人心的慧眼。陛下深谙朝堂之变幻莫测,独独看出,唯有季侍中一人,方能助陛下成事。
季侍中的才华横溢,不仅能为陛下此次刺杀提供有力的支持,更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辅佐陛下逐步掌控赵王势力,代理百官,实现天下大治。”
程正渡心头骤然掀起波澜。
他知道苋融的言外之意,她知道他那晚偷偷溜出皇宫是为了找破局之点。
虽然一开始他苦于没有金手指和系统的帮助,但后来突然有了方向。
作为穿越者,他天然带着预知未来的能力。不用试探考验,他都知道哪些朝臣忠心于他,哪些能用得上。
比如著名的幽篁七贤名士季叔夜之子季言珇。
幽篁七贤,对应的是前世世界里的竹林七贤。
季叔夜对应的就是嵇康。
而他的儿子,就是嵇邵。
晋惠帝司马衷第一次被废时,篡位者就是赵王司马伦。
他被从洛阳城赶至金墉城,然而不久之后,赵王司马伦便遭后起反叛的齐王司马冏所杀。
与此同时,另一位叛王河间王司马颙趁着赵王与齐王两队人马自相残杀之际,企图出其不意地掳走这位无助的傻子皇帝,以便日后借天子之名号令诸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嵇邵英勇现身,不顾一切地孤身救驾,挡在了河间王的乱兵之前。
在年少时,程正渡翻阅史书的某一页,被深深地触动了。
那时的司马衷不仅是个傻子,更是身处困境,失去皇位,且身边没有亲信守护的垂死之人。他的美貌皇后被人任意摆布,他自己也在叛军的刀光剑影中屡次险象还生。
整个天下都背离了他,唯有嵇邵一人,毅然逆行,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这位可怜的皇帝面前。
然而,面对着冷酷无情的乱军,孤身一人的嵇邵很快败下阵来,最终被叛军按在了马车直木上。
那一刻,一生痴傻的司马衷,终于有了正常人的感受和反应。他痛哭流涕,失去了所有的尊严。
他指向嵇邵,泪眼婆娑地对叛军士兵们呼喊:“他是忠臣啊,不要杀他!”
然而,凶恶的反贼们,仍然毫不留情地对着嵇邵的脖颈挥下了屠刀。
猩红的鲜血瞬间喷溅四散,如泣如诉,洒在司马衷的面容和身上,仿佛一幅悲壮的画卷。
事后,侍从欲将司马衷所披之血衣清洗,却被他坚决阻止。从此,这便成为了他在“何不食肉糜”之后的又一经典名句——“此嵇侍中血,勿去也。”
当年读到这段文字时,程正渡甚至一度怀疑司马衷是否真的愚钝。
然而,无论他是否痴傻,他都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
程正渡轻轻叹息,目光投向苋融,心中默默苦笑。
苋融虽然没有说透,但是通过她的眼神,他便知,她已将他选定季言珇的所有心路历程都推断了出来。
实际上,程正渡理解的不错。
这一步过程,苋融完全想到了。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季言珇,轻声道:“季侍中,你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实际上,我深信,即便陛下并未觉醒另一重心智,仍然是一个不太明智的皇帝,即便赵王篡位成功,将陛下弃如敝履,你也不会背离陛下。甚至愿意为陛下的安危、重黎的安危献出生命。”
一句简短的言语,却令季言珇感受到了莫名的温暖和激励人心的感动。
苋融接着说:“是陛下选择了季侍中作,也是季侍中自己做出的选择。
“朝中百官,其中包括尚书台一众顶级权贵,皆在忙于筹备下月的禅让大典。
季侍中并不愿同流合污,更愿意鞠躬尽瘁,为陛下的重黎朝办理一件件公文。
尚书台夜间值班的人选,就落在了季侍中的肩头。陛下要寻访他,实在是易如反掌。
昨晚,陛下巧妙地穿越重重护卫,顺利地找到了季侍中。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与试探后,季侍中很快便向陛下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并且愿意配合陛下的任何安排。
那晚,陛下交付给你诸多机密任务。要想阻止禅让大典,唯有采用最为有效且迅速的策略,即设法铲除赵王。
然而季侍中,尽管你才思敏捷、文采斐然,但身上并无丝毫武功,更难以避开赵王身边四名武艺高强的侍卫,接近他。
唯一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便是陛下自己。”
因此,陛下肯定会请你帮他筹措各种便于携带的机关,或是武器。
因为便于携带,只要给足银两,制作起来,必定不复杂。
按理说,晚上当了夜值,白日你该休息的。可是我问了宫人,今日白天,你罕见的没有休息,快到晌午时,又到了尚书台报到。
按理说陛下交代给你任务,且白日里陛下成熟的人格也出不来,你再来连班,并不合情理。
联想到上一条,所以我猜测,陛下要你去寻的机关武器里,怕是有些非常容易能弄来,而陛下又急着想要,才叫你在早上弄到后,又急匆匆进宫当值,想要借机交给陛下。
再以此推断,我想陛下原本是要在今晚就弄出点什么场面来,好为他后面的刺杀行动做铺垫。
在进行到这一步时,新的难题又浮出水面。
白日之中,陛下成熟的心智无法展现出来,而季侍中也无权去见后宫之人,使得交接变得异常困难。
我想,陛下昨晚应该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提前为季侍中准备了应对措施。
那就是在陛下怀里放些东西,能叫陛下联想到只有在尚书台才能吃到的醍醐酥饼。陛下对于体内另一个小孩子心智十分了解。他看到醍醐酥饼,就会想吃,自然不自觉的会来尚书台。
我想陛下应该对小孩子心智还做了什么机关,致使他想到醍醐酥饼,就会想到运送醍醐酥饼的路线与时间。
届时季中侍提前等在这里,他会把准备好的道具藏在小孩子皇帝最喜欢的玩具里面,交给他。
这样到了晚上,陛下就能打开玩具,得到想要的兵器。
可是万万没想到,中间却出了岔子。
就在季侍中想要出现,缓解阿正小皇帝与御厨房内侍的纷争时,赵王却带着四名护卫抢先一步出现。
不仅将陛下和季侍中所有的计划都打乱,更叫人几乎把陛下欺负死。
季侍中当时躲在另一边,想要出来解围,却又怕坏了陛下的大事,只能隐忍着躲在一边。”
季言珇听到这里,深深的低下了头,双手紧攥成拳,声音也因极度的懊恼而沙哑起来:“眼见着陛下遭受如此折辱,季某人想死的心都有。都是微臣无能,叫陛下被人那般欺负!”
对此,程正渡倒显得很大度。
他伸出手,按住季言珇的肩膀,沉声安慰道:“这么多年,朕已经习惯了。阿正他生来弱小,终有一日,朕会将阿正彻底送走。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也不值得留恋。朕会想办法,送他早日解脱的。”
这是程正渡的心里话,传入苋融的耳朵,却叫她的心瞬间颤了下。
她的手也在不觉间攥起。
归根结底,程正渡乃是侵占阿正身体的入侵者。
纵然以解脱弱者为由,苋融亦无法心安理得地剥夺阿正的一切。
然而,她又不得不承认,程正渡的话,亦自有其道理。
在与阿正共度漫长岁月的痛苦中,程正渡或许已无法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拯救他,唯一的选择便是让他彻底解脱。
与此同时,程正渡竭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转过身来面向苋融,温柔地说道:““娘子,你何时发现朕与季侍之间的联系,以及醍醐酥饼中暗藏的玄机?”
当苋融听到娘子这个称呼时,她的内心不觉刺了一下。
这个称呼只有阿正才会使用。
她当然不希望被程正渡这样称呼,倒并非特别因为对阿正有所偏爱。
只是在她的眼中,阿正只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如果由着他叫,她也不会感到反感。
然而,眼下在季言珇面前,又不得不维持帝后恩爱的形象,只能将心中的不满暂时压下。
苋融说:“起初我也没有料到这一层。
当我得知阿正在太极殿失踪的消息后,我沿着他最可能出意外的路段一路追溯,最终来到了尚书台。
他来尚书台,是找饼子的,巧合的是,早上阿正来找我玩时,怀里也揣着一块饼。
当时,我并未过分怀疑,只以为他不过是个孩子气盛、贪吃罢了。然而阿正失踪后,我才猛然察觉,这个孩子可是曾言出“何不食肉糜”的人物。
身为皇家贵胄,他的一生注定锦衣玉食,纵然曾遭受折磨,但在吃穿用度方面从未有过丝毫匮乏。
他是不会将一块饼子珍视不已地藏在怀里的。他身边的宫人也不会这样做。
再结合昨晚陛下最有可能去找的帮手,季侍中也在尚书台这一点,其中的关联便不难推断。”
程正渡与季言珇聆听到此,皆不觉被苋融的聪颖才智折服。
她的才能确乃世所罕见,无与伦比。
“还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二位。”苋融补充道,“因为得知赵王正在对陛下不利,我情急之下制造了一场神迹。一方面为了保护陛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我自己。”
“我无法忍受赵王的无理行为,他总是找机会欺负、羞辱我。抱歉,我的耐心已到极限。我愿意为陛下效忠,也想为重黎国做贡献,但我自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听到此处,程正渡与季言珇二人的面容不禁发生了变化。
季言珇满脸愧疚,羞得脸色通红。
阳羡瑢乃一国之母,她受辱,便是重黎国蒙羞。然而,他却无能为力
再想到白日里小孩子心智的皇帝被人那么折辱,季言珇只觉得比杀了他还难受。
程正渡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如同乌云重叠的天空一般。
无论如何,苋融都是他的妻子。他竟然无法守护自己的妻子,反而需要她的牺牲和保护,这让他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深切的耻辱。
空气在屋中瞬间凝固,三人的内心都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沉闷和压抑。
最终,苋融成为了打破僵局的人。
她深邃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之光,轻声问道:“你们是否好奇,我是如何在那赵王面前游刃有余、巧妙操控的呢?”
看到程正渡和季言珇难以从打击中恢复,苋融继续说道:“当我得知陛下可能去了尚书台时,直觉告诉我事情不妙。如果陛下没出任何事,早就该回去太极殿了。”
季言珇微微颔首,神情严肃中透着深深的自责,“如果顺利,臣会尽快把玩具交给陛下。即使陛下没吃到醍醐酥饼,也会因为玩具而开心。
都怪臣没能早出现,否则陛下便不会与赵王他们遭遇。”
程正渡温言慰藉道:“爱卿,此事非你之过。当时局势瞬息万变,阿正去取醍醐酥饼已非为己身。
那孩子,朕很了解,一旦他想要对谁好,便是认了死理的一直好。他已承诺向皇后献上醍醐酥饼,倘若无法取得此物,他绝不会退却。
说到底,还是朕计算不周,算漏了阿正对皇后的情谊。”
“娘子,那一道道机关,你是如何在其间布置的呢?” 程正渡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如丝般顺滑地引导着苋融,“朕在阿正体内,虽然未能一览全貌,却也能洞悉你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实在巧妙周密。朕深感好奇,你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筹谋这番布局的?”
苋融笑了笑,“早在带着刘内侍和绿欢儿她们去尚书台时,我心里就做了几种计划。
尚书台是赵王的地盘,一旦招惹赵王,只凭我自己,根本救不了阿正。
赵王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又岂会害怕我这个有名无实的皇后?
更何况之前他就已三番五次的羞辱于我,我直接出面去救阿正,只会平白再多搭上一个我自己。
因此在出发路前,我不仅从刘内侍那里拿了很多工具,还交代了他,一旦陛下真被赵王缠住了,他就配合我上演一出瞬间移动的大戏。
不仅能救下阿正,我自己还能及时脱身。
果然,等我们赶到尚书台时,赵王正在往死里磋磨阿正,为了给阿正解围,我看到了隔壁院子里专为灭火用的蓄水缸。当时我心里就有了主意。
特别叫刘内侍留在蓄水缸那边,看准时机,便用竹竿吸水的原理,往他们身上洒水。
而我则带着宫女在前吸引他们的视线。
刘内侍泼完水后,立马转身,带着两名太极殿的心腹宫女,先行回了我的昭阳殿。
当时陈主管与赵王其他的心腹还未归来,刘内侍便带着两名心腹悄然进入我的寝殿。
之后立即命令她们关上门,对外宣称皇后娘娘已经归来。
由于皇后突然感到不适,需要安静休息,任何人都不得打扰。
他还指使一名心腹,假扮成绿欢的模样,模仿着她的声音,一直守候在寝殿门口的位置,以防突发状况。
在此期间,刘内侍遵循我所交付的指示,手持我早已准备好的黄纸神谕,悄然藏入袖中,随即急忙赶回太极殿。
在太极殿宫外,他不期而遇赵王的护卫张路,与之一照面。他立刻意识到,事情正如我所计划的那样,一步步地向前推进。
刘内侍便沉下心来,在张路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走回太极殿。他匆匆见过阿正一面之后,便借称皇帝身体不适之名,再次急匆匆地奔了出来,前往昭阳殿寻求我这位皇后娘娘的帮助。
在殿外,张路的目标清晰而唯一,那就是以探寻我的踪迹。他瞥见刘内侍孤身一人进出太极殿,并未产生丝毫的怀疑。
而在尚书台的我,则利用从刘内侍那里拿到的小机关,制造出了逃跑的契机。
在混乱的局势中,我抓住时机,悄悄地带着绿欢儿沿着捷径疾驰,一路飞奔至昭阳殿。
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法比拟赵王的侍卫之速。
然而,这并不构成妨碍,因为只要刘内侍那边的工作进展顺利,我们便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
赵王的护卫们比我更早抵达昭阳殿,那时我方才抵达昭阳殿的后门。
绿欢因脚力不及我,只得跟随在赵王一行人身后。
我虽循昭阳殿的侧门前行,然若直接穿越,恐怕难免被赵王一行人察觉。
幸得刘内侍及时赶到,他巧妙地拖延时间,成功分散了赵王一行人的注意力,使我得以顺利进入侧门。
这时只差走在最后面的绿欢了。赵王护卫在门口,她根本进不去。
我便交代了绿欢,那个时候,出去办事的陈管事也会带着宫女们回来。叫她想办法隐藏身形,等到陈管事一行人到达时,她再混进队伍末尾。
后来,刘内侍察觉到陈管事领着一群宫女归来,而且在队伍的尾端还发现了绿欢。
于是,他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计策,引导赵王派遣护卫们返回。
就这样,绿欢得以在混乱中悄悄地溜回昭阳殿。
赵王进屋检查时,模仿着绿欢的宫女低着头,再加上他的注意力都在我身上,也就没看出破绽。
在赵王离去之后,绿欢方才迅速进入寝殿,未让陈管事等人发现任何端倪。
而那张神秘的黄纸,如神迹般出现在赵王面前,实则是刘内侍在赵王全神贯注于屋内之际,偷偷放入的。
当时,我给了他一个预言:‘只要出宫,就能发现神谕。’
为了确保中途不出现意外,我还特意安排了赵王的心腹陈管事一次难得的外出机会。
我让她在半途追上赵王,与他分享一些密报和杂事,以尽可能地分散他的注意力。
当然,那时的程子彜对于神仙显圣一事已经深信不疑。
即便我没有放出陈管事,他多半也不会中途停下去检查自己的衣袖。
然而,我向来办事谨慎,从不相信运气,总是力求十成的把握,绝不多冒一分的风险。”
说到这里,苋融脸上不禁泛起一抹得意的神采,“经过如此多的铺垫,其实只需一句话便能揭开这场弥天大谎的真相。
那便是刘内侍、刘好材,是本宫的托儿。
若无他与绿欢等人的鼎力相助,这一场神仙降临的盛大演出,绝无可能会演绎得如此完美。”
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黑暗的房间似乎陷入了一种神秘的沉寂之中。
程正渡与季言珇被完全的震惊和惊愕所沉没,他们的身影定格在原地,仿佛时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信息所冻结。
他们万万没想到,苋融能在那么早就预判了一切,并且在瞬间将所有细节都布局完毕。
其中不仅完美的预判了每一个人的反应,甚至将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状况都计算了进去。
真真是算无遗策!
这点,对程正渡冲击,尤为强烈。
他之前对自己在一夜之间就找到季言珇这个突破口,还沾沾自喜。
可是与苋融的比起来,简直简陋低级的如同孩童游戏。
最要命的是,他还算漏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小傻子阿正对苋融的看中。
他连一个小傻子都计算不准,又何谈去计算老谋深算,军师众多的赵王程子彜?
自从与苋融相识以来,他竟然首次产生了要疏远她的念头。这种感觉仅仅是因为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卑,甚至自卑到了自惭形秽的地步。
然而,令他愤怒的是,他越是想要远离她,他的身体却越发无法抑制地向她靠近。就像昨晚,在颜面尽失的情况下,他情不自禁地用嘴咬住了她的裙摆。
好像只为了换取她一个回眸,他甘愿将自己融入尘埃之中,低、贱至极,更卑微至极。
感受到身体的背叛,程正渡内心愈发愤怒。他与自己的躯体僵持不下,他自信,他是一个无人能够操控的人,一个无法被击败的人!
季言珇在另一边同样长久地震惊着。
他虽不似程正渡那般骄傲,也从未想过能在遍布阴谋诡计的肮脏朝堂上,遇见如此具有大智慧与大善良的女子。
如今季言珇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郑重其事的站起身,朝着苋融与程正渡深深揖了一礼,继而撩起衣摆,单膝跪地,感佩万分的说道:“皇后娘娘说得不错,自打言珇决心违背父仇,入重黎为官,就做好了为百姓立命的准备。
恕微臣无礼,当今重黎天下,最大的祸乱根源,就在皇帝陛下您自己。
前面十数载的光阴,您守着天下最至尊的地位,却不能控制权力,致使各方势力都对帝王之位虎视眈眈。
若真叫您落入别人的股掌之中,势必会造成挟天子以令诸侯那等更乱的乱相。
所以微臣对陛下,只能尽忠周全的去保。然而天可怜见,竟然叫陛下在最要紧的关键时刻清醒,微臣愿意拼上全部身价,助陛下一搏!
以往言珇对陛下的忠心,只是碍于陛下的身份血统,而今以后,言珇却是因为陛下与皇后娘娘的才智、勇气和胸怀而尽忠!”
片刻的沉寂之后,被劫持的那人,不仅丝毫不显惧色,反倒发出了一声浅浅的笑声。
他侧目看向蒙面的苋融,清澈明朗的声音如同琴瑟和鸣般动听:“皇后娘娘,臣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的声音令苋融秀眉皱起。
这话证明然程正渡早已经料到她会找到这里,并与此人提早作了预判。
他站在窗边,就像是专门等着她“主动送上门”来。
倒是也不错,至少程正渡的表现,比她预想的还要优秀一些。
在苋融的印象中,季言珇仅仅被视为一位纤弱的书生文臣。
尽管他忠诚正直,但他的身体瘦弱单薄,让人觉得他的力量有限。
然而,当他与他近距离接触时,才发现他的胆量气概并不逊色于魁梧的武夫,这实在令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苋融微微挑起眉梢,半是赞美又半是揶揄地说道:“季侍中,您的胆量真是不小啊。”
季言珇微笑着,眼中流露出坚定不移的光芒,在漆黑的夜幕中显得分外耀眼,“娘娘,您如何得知,陛下在微臣这里?”
苋融微笑,朱唇轻启,“这个问题,不该你来问。”
季言珇并不恼,反而用温和而优雅的语气反问道:”“这屋子里难道还有别人吗?”
苋融微微扬起下巴,环视着屋内的环境,语气淡定而从容:“此处若真无他人,你就不会在此处了,应当在对面的值班房。”
季言珇稍作停顿,随即真心地赞誉道:“皇后娘娘的确如陛下所述,乃天降之佳人。”
他的话音刚落,微弱的光线在窗边摇曳,从背后的阴影中,缓缓显现出一位身影。
苋融立刻收回了匕首,侧过身去,借着窗边微弱的光源,清晰地辨认出了那人——皇帝程正渡。
然而,与白日里的天真无邪相比,此刻的程正渡周身弥漫着一股凛冽而不失庄重的肃杀之气。
在夜幕的笼罩下,他熠熠生辉的双目和坚毅的面庞轮廓愈发显得锐利。
苋融的目光微微颤动,她惊奇地发现,即便在这黑暗无边的环境中,她仍能清晰地洞察程正渡的身影。
仿佛他的周身都被一层淡淡的蓝色光芒所笼罩,照亮了他的容颜,也照亮了她的眼睛。
苋融再次凝视着他额头上的那颗鲜艳红痣,她的双眸微微眯起,心中不禁疑惑:这颗红痣究竟象征着什么?尽管她暂时无法明了,但她深信早晚会找到答案。
"过来坐,"程正渡亲自拉过一把椅子,摆在苋融面前。他的眼神充满了期待,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等待她的回答,"朕很好奇,皇后你是如何找到这里的呢?”
季言珇看到那椅子,不觉从袖中取出一方锦帕,仔细擦拭了一番,还生怕苋融看不清楚而坐了个空似的,将椅子轻轻推到苋融近前,提醒道:“娘娘请留意,这是一间杂物房,里面的物品皆有些年头了。”
苋融大方落座,不忘向季言珇致以诚挚的谢意。
季言珇微笑回应,悄然拉过一把椅子,轻轻地放在程正渡面前。然而,令程正渡微感不满是,这一次季言珇并未像之前一样为他擦拭椅子。
程正渡轻轻抿了抿唇,他知道苋嫆不仅是一位女子,更是重黎国最尊贵的皇后娘娘。
作为一个大老爷们,他并不想与她争排场面子。尽管心中这样想着,程正渡还是尽量不着痕迹地将椅子往苋融这边挪了挪,试图与她并肩而坐,紧贴在一起。
然而,对于程正渡这番小心思,苋融并未放在心上。
她的大脑此刻正高速运转,梳理着白天所发生的一切。
抬眼间,她发现季言珇仍旧站在那里,于是她忍不住说道:“季侍中,你也坐,今晚我们恐怕要谈很久。”
"谢皇后赐座。"季言珇并不矫情,谦逊地道谢后,也优雅地拉过一把座椅。
苋融这才幽幽开口,“在回答诸位的问题之前,我尚有一疑问待解答。”
程正渡微笑着点头称是:“尽管问,无不欢迎。”
“陛下在白日与黑夜之间,性情迥异之事,是如何向季侍中解释的?”苋融轻轻问道。
程正渡随即将目光投向季言珇:“季侍中,这个问题,你来答吧。"
"尽管对方未必能察觉,季言珇仍率先朝着苋融欠身一礼,示以敬意,然后才回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并未向臣下解释这一层。是臣下在推测的基础上向陛下求证的。”
苋融:“......”
她原以为过程正渡会采取更为巧妙的方式,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偷懒地糊弄应对过去了。
这个问题,对于古人来说是最难以解释清楚的。一旦表述不当,很容易露出破绽。
更何况季言珇还是如此聪明的人物。
因此,程正渡的选择是不予解释,只将结果和事实呈现给季言珇,让他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解释的空白。
程正渡这个人物,确实某种程度上叫人很无语。
季言珇接着说道:“臣猜测陛下的心智最近突然觉醒,或者说,陛下其实一直有两种心智。一种是众人皆知的孩子心智,另一种则一直被压制在孩子心智之下。
这样的案例,臣曾在一些失传的志怪典籍中见过。然而,臣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只是认为事物必定有其原因。也许一些关于鬼神的说法,本就是源于人们难以理解的事件。
而这种情况,往往因为突发的变故或冲击而引发。臣做出如此猜测后,陛下便接受了后一种推测。”
这个解释令苋融大为震惊。
在夜幕的笼罩下,苋融虽无法窥见季言珇的容颜,但她深信对方的相貌必定非凡,气质超凡脱俗。
察觉到苋融的惊讶,一旁的程正渡莫名就有些不悦。
尽管他一开始的反应,与苋融几乎如出一辙。
然而,眼见她被别的男人所吸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不满。
就在他欲借此干咳以打破屋内尴尬气氛之际,苋融却抢先一步发问道:“那么,季侍中所猜测的叫陛下心智中突然涌现的事件又是什么呢?”
季言珇想也没想地答道:“帝后落水!这桩事件在朝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差点动摇了我重黎国本。而对于陛下和皇后娘娘也是生死一劫。这件事情之后,陛下忽然以另一个人的面貌,于深夜站在了微臣面前。所以臣料定,二者必有联系。”
说到这里,季言珇不禁感慨万千,“真是上苍眷顾我重黎百姓,让陛下在反贼篡位之际,能够清醒过来。”
苋融点头赞同道:“众所周知,季侍中非等闲之辈,今日一晤,果真名不虚传。”
“娘娘过誉了,”季言珇回答得风度翩翩,“娘娘与陛下,乃天下奇人中的佼佼者。微臣万万没有想到,向来深居简出的贵妇,竟也能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如此英勇无畏的胆识。”
知晓对方不信鬼神之说,苋融也为自己想好了另一番说辞,她含笑道:“苋融幼时,曾有过一段奇妙的经历,幸得拜在一位世外高人门下数月。
这一身武艺,只是师父短短数月间传授。至于胆略,也不过是跟师父研读过几本兵法之书所致。因大族世家联姻,都喜女子柔弱安分,苋融便只好以普通女子之貌示人。
原本以为被指婚给陛下,便能随他成为一名柔弱的皇后。没想到陛下竟能因祸得福,觉醒了另一个智慧。经过彻夜长谈,我们夫妇二人决定抓住这天赐的良机,整顿国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这话说得一旁的程正渡唇角止不住地上扬。
他心知肚明,这些说辞,只是在季言珇这个外人面前必要的伪装。
但听到她说“我们夫妇二人”这话,他的心情就出奇地好。
这样想着,他的肩膀不觉离她更近了,几乎完全贴在她的衣服上。
苋融眉头微皱,不动声色地侧了侧身,与程正渡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
“现在,还请皇后为朕与季卿说下寻到这里的原委。”程正渡侃侃而谈,神情间颇有几分自豪之色。
季言珇虽然已经向他表示了忠心,但此番行动非比寻常,他必须给足这唯一的忠臣最大的信心。
如此方能全力以赴地与他共患难,绝处逢生。
对此,季言珇同样充满期待。
只是与程正渡猜想的略有不同,除了要真正见识皇帝与皇后的全部实力,他更有一种跨越千山万水,终于觅到知己知音的兴奋之感。
家族的期许,以及对天下苍生的深深同情,使他无法如他的父亲那般,隐居山林,只与挚友相伴。他独自一人,深陷于如同污泥潭般恶臭的官场之中,既无援手,又力不从心。
然而,万万没想到,在这绝望的时刻,竟能迎来如此惊天动地的好消息。
他对此事的真实性深感好奇,渴望一睹这帝后二人的真容。这就像是在无尽黑夜中跋涉的行者,期待着朝阳的到来。
苋融轻轻抿了抿唇,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解答:
“季侍中,你的猜测很准确。
实际上,我与陛下昨夜才得以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赵王篡位的野心已日益明显,我们夫妻二人不能再保持沉默。必须尽快拟定对策,以便在禅让大典正式举行之前粉碎赵王谋朝篡位的阴谋。”
程正渡微微点了点头。
当然,苋融并未向季言珇透露,他们此次冒险行动,竟是因为一场颇为不负责任的赌约。
眼下这个解释很合理,他就很喜欢。
苋融继续道:“或许陛下曾受妖后贾氏折磨太惨,每当遭受重创时,陛下都躲进阴暗柜子里独自舔舐创伤。
在黑暗的环境中,催生出陛下另一个成熟的心智。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个心智只有在黑暗无光的时候才会浮现出来。”
季言珇点了点头,“微臣的揣测与皇后娘娘不谋而合。
微臣曾在杂闻故事中瞥见一则片段,某人因长期遭受伤害,习惯于隐匿于某种特定环境。
之后每当置身于相似的境地,那人就像是被夺了舍般,顷刻间变成了另一个人。”
“确实如此,”苋融沉声道,“所以,如果陛下想寻求援助,只能在夜幕降临时行动。这样的限制很难忍受。再加上赵王的势力过于强大,陛下即便有意作为,也难免孤掌难鸣。
陛下曾对我说,一个卓越的帝王最大的本领不是武力过人或办事果断,而是善于识人善任。”
苋融侧目而视程正渡,双眸中闪烁着犀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他内心深处的每一个思绪。“幸运的是,陛下的成熟心智一直存在,并清晰地记录所见所闻。
陛下历经磨难,见多了人心丑恶,也练就了一双洞察人心的慧眼。陛下深谙朝堂之变幻莫测,独独看出,唯有季侍中一人,方能助陛下成事。
季侍中的才华横溢,不仅能为陛下此次刺杀提供有力的支持,更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辅佐陛下逐步掌控赵王势力,代理百官,实现天下大治。”
程正渡心头骤然掀起波澜。
他知道苋融的言外之意,她知道他那晚偷偷溜出皇宫是为了找破局之点。
虽然一开始他苦于没有金手指和系统的帮助,但后来突然有了方向。
作为穿越者,他天然带着预知未来的能力。不用试探考验,他都知道哪些朝臣忠心于他,哪些能用得上。
比如著名的幽篁七贤名士季叔夜之子季言珇。
幽篁七贤,对应的是前世世界里的竹林七贤。
季叔夜对应的就是嵇康。
而他的儿子,就是嵇邵。
晋惠帝司马衷第一次被废时,篡位者就是赵王司马伦。
他被从洛阳城赶至金墉城,然而不久之后,赵王司马伦便遭后起反叛的齐王司马冏所杀。
与此同时,另一位叛王河间王司马颙趁着赵王与齐王两队人马自相残杀之际,企图出其不意地掳走这位无助的傻子皇帝,以便日后借天子之名号令诸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嵇邵英勇现身,不顾一切地孤身救驾,挡在了河间王的乱兵之前。
在年少时,程正渡翻阅史书的某一页,被深深地触动了。
那时的司马衷不仅是个傻子,更是身处困境,失去皇位,且身边没有亲信守护的垂死之人。他的美貌皇后被人任意摆布,他自己也在叛军的刀光剑影中屡次险象还生。
整个天下都背离了他,唯有嵇邵一人,毅然逆行,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这位可怜的皇帝面前。
然而,面对着冷酷无情的乱军,孤身一人的嵇邵很快败下阵来,最终被叛军按在了马车直木上。
那一刻,一生痴傻的司马衷,终于有了正常人的感受和反应。他痛哭流涕,失去了所有的尊严。
他指向嵇邵,泪眼婆娑地对叛军士兵们呼喊:“他是忠臣啊,不要杀他!”
然而,凶恶的反贼们,仍然毫不留情地对着嵇邵的脖颈挥下了屠刀。
猩红的鲜血瞬间喷溅四散,如泣如诉,洒在司马衷的面容和身上,仿佛一幅悲壮的画卷。
事后,侍从欲将司马衷所披之血衣清洗,却被他坚决阻止。从此,这便成为了他在“何不食肉糜”之后的又一经典名句——“此嵇侍中血,勿去也。”
当年读到这段文字时,程正渡甚至一度怀疑司马衷是否真的愚钝。
然而,无论他是否痴傻,他都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
程正渡轻轻叹息,目光投向苋融,心中默默苦笑。
苋融虽然没有说透,但是通过她的眼神,他便知,她已将他选定季言珇的所有心路历程都推断了出来。
实际上,程正渡理解的不错。
这一步过程,苋融完全想到了。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季言珇,轻声道:“季侍中,你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实际上,我深信,即便陛下并未觉醒另一重心智,仍然是一个不太明智的皇帝,即便赵王篡位成功,将陛下弃如敝履,你也不会背离陛下。甚至愿意为陛下的安危、重黎的安危献出生命。”
一句简短的言语,却令季言珇感受到了莫名的温暖和激励人心的感动。
苋融接着说:“是陛下选择了季侍中作,也是季侍中自己做出的选择。
“朝中百官,其中包括尚书台一众顶级权贵,皆在忙于筹备下月的禅让大典。
季侍中并不愿同流合污,更愿意鞠躬尽瘁,为陛下的重黎朝办理一件件公文。
尚书台夜间值班的人选,就落在了季侍中的肩头。陛下要寻访他,实在是易如反掌。
昨晚,陛下巧妙地穿越重重护卫,顺利地找到了季侍中。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与试探后,季侍中很快便向陛下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并且愿意配合陛下的任何安排。
那晚,陛下交付给你诸多机密任务。要想阻止禅让大典,唯有采用最为有效且迅速的策略,即设法铲除赵王。
然而季侍中,尽管你才思敏捷、文采斐然,但身上并无丝毫武功,更难以避开赵王身边四名武艺高强的侍卫,接近他。
唯一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便是陛下自己。”
因此,陛下肯定会请你帮他筹措各种便于携带的机关,或是武器。
因为便于携带,只要给足银两,制作起来,必定不复杂。
按理说,晚上当了夜值,白日你该休息的。可是我问了宫人,今日白天,你罕见的没有休息,快到晌午时,又到了尚书台报到。
按理说陛下交代给你任务,且白日里陛下成熟的人格也出不来,你再来连班,并不合情理。
联想到上一条,所以我猜测,陛下要你去寻的机关武器里,怕是有些非常容易能弄来,而陛下又急着想要,才叫你在早上弄到后,又急匆匆进宫当值,想要借机交给陛下。
再以此推断,我想陛下原本是要在今晚就弄出点什么场面来,好为他后面的刺杀行动做铺垫。
在进行到这一步时,新的难题又浮出水面。
白日之中,陛下成熟的心智无法展现出来,而季侍中也无权去见后宫之人,使得交接变得异常困难。
我想,陛下昨晚应该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提前为季侍中准备了应对措施。
那就是在陛下怀里放些东西,能叫陛下联想到只有在尚书台才能吃到的醍醐酥饼。陛下对于体内另一个小孩子心智十分了解。他看到醍醐酥饼,就会想吃,自然不自觉的会来尚书台。
我想陛下应该对小孩子心智还做了什么机关,致使他想到醍醐酥饼,就会想到运送醍醐酥饼的路线与时间。
届时季中侍提前等在这里,他会把准备好的道具藏在小孩子皇帝最喜欢的玩具里面,交给他。
这样到了晚上,陛下就能打开玩具,得到想要的兵器。
可是万万没想到,中间却出了岔子。
就在季侍中想要出现,缓解阿正小皇帝与御厨房内侍的纷争时,赵王却带着四名护卫抢先一步出现。
不仅将陛下和季侍中所有的计划都打乱,更叫人几乎把陛下欺负死。
季侍中当时躲在另一边,想要出来解围,却又怕坏了陛下的大事,只能隐忍着躲在一边。”
季言珇听到这里,深深的低下了头,双手紧攥成拳,声音也因极度的懊恼而沙哑起来:“眼见着陛下遭受如此折辱,季某人想死的心都有。都是微臣无能,叫陛下被人那般欺负!”
对此,程正渡倒显得很大度。
他伸出手,按住季言珇的肩膀,沉声安慰道:“这么多年,朕已经习惯了。阿正他生来弱小,终有一日,朕会将阿正彻底送走。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也不值得留恋。朕会想办法,送他早日解脱的。”
这是程正渡的心里话,传入苋融的耳朵,却叫她的心瞬间颤了下。
她的手也在不觉间攥起。
归根结底,程正渡乃是侵占阿正身体的入侵者。
纵然以解脱弱者为由,苋融亦无法心安理得地剥夺阿正的一切。
然而,她又不得不承认,程正渡的话,亦自有其道理。
在与阿正共度漫长岁月的痛苦中,程正渡或许已无法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拯救他,唯一的选择便是让他彻底解脱。
与此同时,程正渡竭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转过身来面向苋融,温柔地说道:““娘子,你何时发现朕与季侍之间的联系,以及醍醐酥饼中暗藏的玄机?”
当苋融听到娘子这个称呼时,她的内心不觉刺了一下。
这个称呼只有阿正才会使用。
她当然不希望被程正渡这样称呼,倒并非特别因为对阿正有所偏爱。
只是在她的眼中,阿正只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如果由着他叫,她也不会感到反感。
然而,眼下在季言珇面前,又不得不维持帝后恩爱的形象,只能将心中的不满暂时压下。
苋融说:“起初我也没有料到这一层。
当我得知阿正在太极殿失踪的消息后,我沿着他最可能出意外的路段一路追溯,最终来到了尚书台。
他来尚书台,是找饼子的,巧合的是,早上阿正来找我玩时,怀里也揣着一块饼。
当时,我并未过分怀疑,只以为他不过是个孩子气盛、贪吃罢了。然而阿正失踪后,我才猛然察觉,这个孩子可是曾言出“何不食肉糜”的人物。
身为皇家贵胄,他的一生注定锦衣玉食,纵然曾遭受折磨,但在吃穿用度方面从未有过丝毫匮乏。
他是不会将一块饼子珍视不已地藏在怀里的。他身边的宫人也不会这样做。
再结合昨晚陛下最有可能去找的帮手,季侍中也在尚书台这一点,其中的关联便不难推断。”
程正渡与季言珇聆听到此,皆不觉被苋融的聪颖才智折服。
她的才能确乃世所罕见,无与伦比。
“还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二位。”苋融补充道,“因为得知赵王正在对陛下不利,我情急之下制造了一场神迹。一方面为了保护陛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我自己。”
“我无法忍受赵王的无理行为,他总是找机会欺负、羞辱我。抱歉,我的耐心已到极限。我愿意为陛下效忠,也想为重黎国做贡献,但我自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听到此处,程正渡与季言珇二人的面容不禁发生了变化。
季言珇满脸愧疚,羞得脸色通红。
阳羡瑢乃一国之母,她受辱,便是重黎国蒙羞。然而,他却无能为力
再想到白日里小孩子心智的皇帝被人那么折辱,季言珇只觉得比杀了他还难受。
程正渡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如同乌云重叠的天空一般。
无论如何,苋融都是他的妻子。他竟然无法守护自己的妻子,反而需要她的牺牲和保护,这让他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深切的耻辱。
空气在屋中瞬间凝固,三人的内心都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沉闷和压抑。
最终,苋融成为了打破僵局的人。
她深邃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之光,轻声问道:“你们是否好奇,我是如何在那赵王面前游刃有余、巧妙操控的呢?”
看到程正渡和季言珇难以从打击中恢复,苋融继续说道:“当我得知陛下可能去了尚书台时,直觉告诉我事情不妙。如果陛下没出任何事,早就该回去太极殿了。”
季言珇微微颔首,神情严肃中透着深深的自责,“如果顺利,臣会尽快把玩具交给陛下。即使陛下没吃到醍醐酥饼,也会因为玩具而开心。
都怪臣没能早出现,否则陛下便不会与赵王他们遭遇。”
程正渡温言慰藉道:“爱卿,此事非你之过。当时局势瞬息万变,阿正去取醍醐酥饼已非为己身。
那孩子,朕很了解,一旦他想要对谁好,便是认了死理的一直好。他已承诺向皇后献上醍醐酥饼,倘若无法取得此物,他绝不会退却。
说到底,还是朕计算不周,算漏了阿正对皇后的情谊。”
“娘子,那一道道机关,你是如何在其间布置的呢?” 程正渡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如丝般顺滑地引导着苋融,“朕在阿正体内,虽然未能一览全貌,却也能洞悉你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实在巧妙周密。朕深感好奇,你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筹谋这番布局的?”
苋融笑了笑,“早在带着刘内侍和绿欢儿她们去尚书台时,我心里就做了几种计划。
尚书台是赵王的地盘,一旦招惹赵王,只凭我自己,根本救不了阿正。
赵王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又岂会害怕我这个有名无实的皇后?
更何况之前他就已三番五次的羞辱于我,我直接出面去救阿正,只会平白再多搭上一个我自己。
因此在出发路前,我不仅从刘内侍那里拿了很多工具,还交代了他,一旦陛下真被赵王缠住了,他就配合我上演一出瞬间移动的大戏。
不仅能救下阿正,我自己还能及时脱身。
果然,等我们赶到尚书台时,赵王正在往死里磋磨阿正,为了给阿正解围,我看到了隔壁院子里专为灭火用的蓄水缸。当时我心里就有了主意。
特别叫刘内侍留在蓄水缸那边,看准时机,便用竹竿吸水的原理,往他们身上洒水。
而我则带着宫女在前吸引他们的视线。
刘内侍泼完水后,立马转身,带着两名太极殿的心腹宫女,先行回了我的昭阳殿。
当时陈主管与赵王其他的心腹还未归来,刘内侍便带着两名心腹悄然进入我的寝殿。
之后立即命令她们关上门,对外宣称皇后娘娘已经归来。
由于皇后突然感到不适,需要安静休息,任何人都不得打扰。
他还指使一名心腹,假扮成绿欢的模样,模仿着她的声音,一直守候在寝殿门口的位置,以防突发状况。
在此期间,刘内侍遵循我所交付的指示,手持我早已准备好的黄纸神谕,悄然藏入袖中,随即急忙赶回太极殿。
在太极殿宫外,他不期而遇赵王的护卫张路,与之一照面。他立刻意识到,事情正如我所计划的那样,一步步地向前推进。
刘内侍便沉下心来,在张路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走回太极殿。他匆匆见过阿正一面之后,便借称皇帝身体不适之名,再次急匆匆地奔了出来,前往昭阳殿寻求我这位皇后娘娘的帮助。
在殿外,张路的目标清晰而唯一,那就是以探寻我的踪迹。他瞥见刘内侍孤身一人进出太极殿,并未产生丝毫的怀疑。
而在尚书台的我,则利用从刘内侍那里拿到的小机关,制造出了逃跑的契机。
在混乱的局势中,我抓住时机,悄悄地带着绿欢儿沿着捷径疾驰,一路飞奔至昭阳殿。
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法比拟赵王的侍卫之速。
然而,这并不构成妨碍,因为只要刘内侍那边的工作进展顺利,我们便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
赵王的护卫们比我更早抵达昭阳殿,那时我方才抵达昭阳殿的后门。
绿欢因脚力不及我,只得跟随在赵王一行人身后。
我虽循昭阳殿的侧门前行,然若直接穿越,恐怕难免被赵王一行人察觉。
幸得刘内侍及时赶到,他巧妙地拖延时间,成功分散了赵王一行人的注意力,使我得以顺利进入侧门。
这时只差走在最后面的绿欢了。赵王护卫在门口,她根本进不去。
我便交代了绿欢,那个时候,出去办事的陈管事也会带着宫女们回来。叫她想办法隐藏身形,等到陈管事一行人到达时,她再混进队伍末尾。
后来,刘内侍察觉到陈管事领着一群宫女归来,而且在队伍的尾端还发现了绿欢。
于是,他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计策,引导赵王派遣护卫们返回。
就这样,绿欢得以在混乱中悄悄地溜回昭阳殿。
赵王进屋检查时,模仿着绿欢的宫女低着头,再加上他的注意力都在我身上,也就没看出破绽。
在赵王离去之后,绿欢方才迅速进入寝殿,未让陈管事等人发现任何端倪。
而那张神秘的黄纸,如神迹般出现在赵王面前,实则是刘内侍在赵王全神贯注于屋内之际,偷偷放入的。
当时,我给了他一个预言:‘只要出宫,就能发现神谕。’
为了确保中途不出现意外,我还特意安排了赵王的心腹陈管事一次难得的外出机会。
我让她在半途追上赵王,与他分享一些密报和杂事,以尽可能地分散他的注意力。
当然,那时的程子彜对于神仙显圣一事已经深信不疑。
即便我没有放出陈管事,他多半也不会中途停下去检查自己的衣袖。
然而,我向来办事谨慎,从不相信运气,总是力求十成的把握,绝不多冒一分的风险。”
说到这里,苋融脸上不禁泛起一抹得意的神采,“经过如此多的铺垫,其实只需一句话便能揭开这场弥天大谎的真相。
那便是刘内侍、刘好材,是本宫的托儿。
若无他与绿欢等人的鼎力相助,这一场神仙降临的盛大演出,绝无可能会演绎得如此完美。”
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黑暗的房间似乎陷入了一种神秘的沉寂之中。
程正渡与季言珇被完全的震惊和惊愕所沉没,他们的身影定格在原地,仿佛时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信息所冻结。
他们万万没想到,苋融能在那么早就预判了一切,并且在瞬间将所有细节都布局完毕。
其中不仅完美的预判了每一个人的反应,甚至将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状况都计算了进去。
真真是算无遗策!
这点,对程正渡冲击,尤为强烈。
他之前对自己在一夜之间就找到季言珇这个突破口,还沾沾自喜。
可是与苋融的比起来,简直简陋低级的如同孩童游戏。
最要命的是,他还算漏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小傻子阿正对苋融的看中。
他连一个小傻子都计算不准,又何谈去计算老谋深算,军师众多的赵王程子彜?
自从与苋融相识以来,他竟然首次产生了要疏远她的念头。这种感觉仅仅是因为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卑,甚至自卑到了自惭形秽的地步。
然而,令他愤怒的是,他越是想要远离她,他的身体却越发无法抑制地向她靠近。就像昨晚,在颜面尽失的情况下,他情不自禁地用嘴咬住了她的裙摆。
好像只为了换取她一个回眸,他甘愿将自己融入尘埃之中,低、贱至极,更卑微至极。
感受到身体的背叛,程正渡内心愈发愤怒。他与自己的躯体僵持不下,他自信,他是一个无人能够操控的人,一个无法被击败的人!
季言珇在另一边同样长久地震惊着。
他虽不似程正渡那般骄傲,也从未想过能在遍布阴谋诡计的肮脏朝堂上,遇见如此具有大智慧与大善良的女子。
如今季言珇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郑重其事的站起身,朝着苋融与程正渡深深揖了一礼,继而撩起衣摆,单膝跪地,感佩万分的说道:“皇后娘娘说得不错,自打言珇决心违背父仇,入重黎为官,就做好了为百姓立命的准备。
恕微臣无礼,当今重黎天下,最大的祸乱根源,就在皇帝陛下您自己。
前面十数载的光阴,您守着天下最至尊的地位,却不能控制权力,致使各方势力都对帝王之位虎视眈眈。
若真叫您落入别人的股掌之中,势必会造成挟天子以令诸侯那等更乱的乱相。
所以微臣对陛下,只能尽忠周全的去保。然而天可怜见,竟然叫陛下在最要紧的关键时刻清醒,微臣愿意拼上全部身价,助陛下一搏!
以往言珇对陛下的忠心,只是碍于陛下的身份血统,而今以后,言珇却是因为陛下与皇后娘娘的才智、勇气和胸怀而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