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西风犹整冠
“这么快就集齐了百人的请愿啊,看来这纨绔确实招了不少民怨。”
姚敬靠在老旧的木椅上,似笑非笑地摇着扇子,范无咎站在他身前,脊背笔直,恭谨又小心地捧着按讼师要求备好的东西。
手掌之上,那张薄薄的白纸凝结着百人惩奸除恶的心愿,这让范无咎觉得手心里有些沉甸甸。
他将这份愿望庄重地递了出去,姚敬扫过上面一个个的手印和人名,终于收起了笑脸,目光复杂地望着眼前如松般站立的青年。
“喏,状书我已经替你们写好了。”姚敬喟叹了一声,试图平息下心中隐隐的震颤。
“但恕我多嘴再提醒一句,就凭这知府的断案速度,如果要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走,你们投上去的诉状,起码要个把月才能够到县爷手上。”即使他深知民与官斗是个笑话,却也难免被如范无咎一般纯粹的理想者所打动,“再加上被告的人权大势大,这桩案很有可能会更拖延受理,更有甚者,被装瞎无视掉。”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在半空中悬了片刻,最终,还是坚定地从姚敬手里接过了讼书。
“多谢先生提点。”
范无咎慎重地道了谢,看向姚敬的目光依旧澄澈坦荡,“先生所言的问题我也有想到,但我有一个让县爷不得不受理的办法。”
“嗯?”
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在衙门前敲响升堂鼓。”
“击鼓鸣冤?”姚敬眸间精光一闪,睫毛微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不失为一招险棋,升堂鼓一敲,必会有百姓上前围观,官府要脸面,不可能再对此置之不理……”
“——但这也有弊端。”
谢必安眼皮微掀,顺着讼师的话接了下去,“不论有冤,无冤,真冤,假冤,击鼓就相当于越级上诉,这是对官府权威的蔑视。按照律法的规矩,不自下而上陈告的鸣冤者,须得先打三十大板,方可受理案件。”
袁老汉原本一直沉默着,一听要打板子,脸色霎时间发白,两条腿抖如筛糠,“……啊?我这把老骨头,哪里受得了三十大板呐?”
“要么老老实实地等几个月,并且要准备好面临案件石沉大海的风险,要么,就得承受越级上诉的代价。”姚敬两手一摊,无动于衷道,“这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是唯一的办法。”
老人眼前一黑,浑浊的眼球迟疑不定地颤动着,“这可如何是好……”
他拿不定主意,可怜地望向范无咎,那张脸蜡黄得没有一丝血色。他身躯佝偻,皮包着骨,好似一阵风来都能将他吹散,范无咎有些于心不忍,闭上眼,深呼吸了一口气:
“我来敲,自然也是我来挨。”
“你别太荒谬。”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余鲤,她眼里的范无咎简直如同魔怔了一般,“我理解你想帮人到底,但这是否有点太过了?本来这就不是你的事情,不是么?”
“或许,如果以后再有其他如袁老伯一般经历相似的人找上我,我也不会再做到这种程度,但这一次,我想要解答我自己的疑惑。”范无咎说,他低头凝视着发怒的女子,漆黑的眸子亮得惊人,“有理无势的百姓要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将公道讨回,我实在太好奇这点,为此我可以承受求知的代价。”
“我不想听你讲什么狗屁大道理,”余鲤有点被气笑了,“助人为乐可以,祸及自身不行,这是底线。”
她说完,目光直勾勾盯向那怯懦的,不敢发一言的袁老汉,似是要将他洞穿,“你记住,死的是你儿子,不是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儿子,如果你在听到要打板子,第一时间的想法是心疼你自己这把老骨头,那没有人可以帮你的。”
老人被她不留情面的话语吓到,余鲤锐利的目光让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我……”
“老伯这把年纪,若真受三十板,兴许不是瘫了就是死了。”范无咎忍不住打断她,“你莫要为难他。”
余鲤莫名其妙地一抬眉,“所以呢?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范无咎还想说什么,一只手却静静地拦在他身前。
“我觉得鲤姑娘所言有理。”谢必安唇边噙笑,姿态仍温和有礼,“不论再怎样说,这也确实不是无咎你的事情。”
“谢兄,怎么连你也……”
懊恼的话还未说出口,便被谢必安打断,“你我共事多年,你在衙门奉公不阿,无偏无党,得罪了多少人我岂会不明?若是能逮到同僚打你板子的机会,你的下场,绝不会比那位老伯好多少。”
他收敛起几分笑意,语气带上了些认真,“你有想过你自己么?”
余鲤仍在咄咄逼人,看着袁老汉的目光越来越不友善,“你挨不挨?”
“如果你对给儿子讨回公道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多么热衷,那我们完全可以现在就散伙。”她语气森冷,“凭什么你觉得自己可以一点代价都不付出?出苦出力,费心费脑的事情全让我们来做?就因为无咎善良?还是你觉得我们是好人?”说到最后她彻底失去了耐心,“给我一个表态。”
袁老汉一咬牙。
“官爷只管敲鼓就好,之后的代价,由小民自己承担。”
膝盖一弯,袁老汉再次在几人面前跪了下去。只不过这一次,他正对着范无咎,“这位姑娘说得没错,官爷愿意替小民讨公道,就已经是心善,小民不该,也不能再苛求官爷做更多。”
“这几天,您替小民的奔波,小民都看在眼里。”他说,“能遇到官爷,是小民之幸。”
“鼓响之后,不论是瘫,是死,我都认了。”
他老泪纵横,头贴在地板上,许久也没有抬起。
“多谢范公子为老汉费心。”
“这个时代,还有官爷这样的人存在,真是件,顶好的事啊。”袁老汉哽咽道。
***
晚饭的气氛很是低沉压抑。
“看起来不是很开心啊,老头。”姚敬笑眯眯地托着腮,那把从不离手的扇子此时正放在桌上,手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扇骨,“明天不是就能替儿子讨公道了?”
“先生少说两句。”范无咎蹙起眉道。
袁老汉低着头扒饭,一声不吭,唯有微微颤抖的手臂暴露了他恐惧的内心。
几个人各怀心思,倏然间,楼下却忽地传来一声巨响,一张桌子被咚的踹到墙上,紧接着,余鲤听到底下食客不绝于耳的惊叫声。
“全部滚出去。”是陈歇,他领着堆手持刀枪棍棒的恶奴,身前牵着条耀武扬威的黑背大狼狗,狗躁动不安地贴在地面上嗅闻,冲每一个路过的人龇牙咧齿。
他收回那刚刚踹出去的脚,冷冷地吐出五个大字,就令食客纷纷作鸟兽散。
陈歇一步一步,走向二楼的雅间,恶奴在身后跟着一路打砸,桌碗饭筷碎了一地。
“我听说呢,在这个酒馆里,有一个人,这几天一直在宣讲本公子的坏话。”陈歇面上始终挂着漫不经心的微笑,随手抓住一个还没来得及逃走的男人,“是你么?”
“不……不是……”
他狠狠地一脚把那人踹到地上,又拽住另一个食客的辫子,嗓音轻柔地问道,“那会是你么?”
“……”
“住手。”范无咎大喝一声,再顾不得什么,直接从二楼的栏杆上翻了下去,稳稳地立在了陈歇身前,“放开他!”
陈歇无动于衷,扯绳子一样不知轻重地扯着食客的头发,男人痛苦的哎哟声令他心情极佳地笑了出来,“怎么办呢?本公子的名声都被坏了个干净呀。”
范无咎忍无可忍,一脚踢向陈歇作恶的右手,陈歇吃痛,被迫松开了对方。
“看来,我要找的人来了。”他揉着被打痛的手腕,语气轻松地说。
范无咎扫视了一圈周围,狼藉的景象令他的眉头紧蹙,声音冷冽道:“你砸了那么多的东西,我之后会列好清单,送到令尊府上。”
“你铁了心要跟我杠上,”陈歇深呼吸一口气,轻笑道,“但被本公子记恨的人,通常呢,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他目光晦涩不明地盯着范无咎腰间的木牌,“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陈歇话音刚落,一杯酒水倏地兜头迎面泼来,他没躲,任由冰凉的液体打湿了脖颈和衣襟。
他笑望向手持酒杯的女子,语气阴森,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怎么不泼脸上?”
余鲤却毫无惧色,吊儿郎当地耸了耸肩,“第一次泼人没有经验,下次我会看准点。”
陈歇目光幽深,意味深长地打量着被谢必安挡在身后的老人。
他低下头,踹了脚一片狼藉的地面,“我知道你们想做什么事情,但我奉劝你们不要开始。”
“这只是个警告。”
陈歇趾高气扬地昂起下巴,众人的恭敬簇拥下显得他更高大,他转过身,冷声嗤笑道:“好自为之。”
姚敬靠在老旧的木椅上,似笑非笑地摇着扇子,范无咎站在他身前,脊背笔直,恭谨又小心地捧着按讼师要求备好的东西。
手掌之上,那张薄薄的白纸凝结着百人惩奸除恶的心愿,这让范无咎觉得手心里有些沉甸甸。
他将这份愿望庄重地递了出去,姚敬扫过上面一个个的手印和人名,终于收起了笑脸,目光复杂地望着眼前如松般站立的青年。
“喏,状书我已经替你们写好了。”姚敬喟叹了一声,试图平息下心中隐隐的震颤。
“但恕我多嘴再提醒一句,就凭这知府的断案速度,如果要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走,你们投上去的诉状,起码要个把月才能够到县爷手上。”即使他深知民与官斗是个笑话,却也难免被如范无咎一般纯粹的理想者所打动,“再加上被告的人权大势大,这桩案很有可能会更拖延受理,更有甚者,被装瞎无视掉。”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在半空中悬了片刻,最终,还是坚定地从姚敬手里接过了讼书。
“多谢先生提点。”
范无咎慎重地道了谢,看向姚敬的目光依旧澄澈坦荡,“先生所言的问题我也有想到,但我有一个让县爷不得不受理的办法。”
“嗯?”
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在衙门前敲响升堂鼓。”
“击鼓鸣冤?”姚敬眸间精光一闪,睫毛微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不失为一招险棋,升堂鼓一敲,必会有百姓上前围观,官府要脸面,不可能再对此置之不理……”
“——但这也有弊端。”
谢必安眼皮微掀,顺着讼师的话接了下去,“不论有冤,无冤,真冤,假冤,击鼓就相当于越级上诉,这是对官府权威的蔑视。按照律法的规矩,不自下而上陈告的鸣冤者,须得先打三十大板,方可受理案件。”
袁老汉原本一直沉默着,一听要打板子,脸色霎时间发白,两条腿抖如筛糠,“……啊?我这把老骨头,哪里受得了三十大板呐?”
“要么老老实实地等几个月,并且要准备好面临案件石沉大海的风险,要么,就得承受越级上诉的代价。”姚敬两手一摊,无动于衷道,“这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是唯一的办法。”
老人眼前一黑,浑浊的眼球迟疑不定地颤动着,“这可如何是好……”
他拿不定主意,可怜地望向范无咎,那张脸蜡黄得没有一丝血色。他身躯佝偻,皮包着骨,好似一阵风来都能将他吹散,范无咎有些于心不忍,闭上眼,深呼吸了一口气:
“我来敲,自然也是我来挨。”
“你别太荒谬。”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余鲤,她眼里的范无咎简直如同魔怔了一般,“我理解你想帮人到底,但这是否有点太过了?本来这就不是你的事情,不是么?”
“或许,如果以后再有其他如袁老伯一般经历相似的人找上我,我也不会再做到这种程度,但这一次,我想要解答我自己的疑惑。”范无咎说,他低头凝视着发怒的女子,漆黑的眸子亮得惊人,“有理无势的百姓要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将公道讨回,我实在太好奇这点,为此我可以承受求知的代价。”
“我不想听你讲什么狗屁大道理,”余鲤有点被气笑了,“助人为乐可以,祸及自身不行,这是底线。”
她说完,目光直勾勾盯向那怯懦的,不敢发一言的袁老汉,似是要将他洞穿,“你记住,死的是你儿子,不是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儿子,如果你在听到要打板子,第一时间的想法是心疼你自己这把老骨头,那没有人可以帮你的。”
老人被她不留情面的话语吓到,余鲤锐利的目光让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我……”
“老伯这把年纪,若真受三十板,兴许不是瘫了就是死了。”范无咎忍不住打断她,“你莫要为难他。”
余鲤莫名其妙地一抬眉,“所以呢?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范无咎还想说什么,一只手却静静地拦在他身前。
“我觉得鲤姑娘所言有理。”谢必安唇边噙笑,姿态仍温和有礼,“不论再怎样说,这也确实不是无咎你的事情。”
“谢兄,怎么连你也……”
懊恼的话还未说出口,便被谢必安打断,“你我共事多年,你在衙门奉公不阿,无偏无党,得罪了多少人我岂会不明?若是能逮到同僚打你板子的机会,你的下场,绝不会比那位老伯好多少。”
他收敛起几分笑意,语气带上了些认真,“你有想过你自己么?”
余鲤仍在咄咄逼人,看着袁老汉的目光越来越不友善,“你挨不挨?”
“如果你对给儿子讨回公道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多么热衷,那我们完全可以现在就散伙。”她语气森冷,“凭什么你觉得自己可以一点代价都不付出?出苦出力,费心费脑的事情全让我们来做?就因为无咎善良?还是你觉得我们是好人?”说到最后她彻底失去了耐心,“给我一个表态。”
袁老汉一咬牙。
“官爷只管敲鼓就好,之后的代价,由小民自己承担。”
膝盖一弯,袁老汉再次在几人面前跪了下去。只不过这一次,他正对着范无咎,“这位姑娘说得没错,官爷愿意替小民讨公道,就已经是心善,小民不该,也不能再苛求官爷做更多。”
“这几天,您替小民的奔波,小民都看在眼里。”他说,“能遇到官爷,是小民之幸。”
“鼓响之后,不论是瘫,是死,我都认了。”
他老泪纵横,头贴在地板上,许久也没有抬起。
“多谢范公子为老汉费心。”
“这个时代,还有官爷这样的人存在,真是件,顶好的事啊。”袁老汉哽咽道。
***
晚饭的气氛很是低沉压抑。
“看起来不是很开心啊,老头。”姚敬笑眯眯地托着腮,那把从不离手的扇子此时正放在桌上,手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扇骨,“明天不是就能替儿子讨公道了?”
“先生少说两句。”范无咎蹙起眉道。
袁老汉低着头扒饭,一声不吭,唯有微微颤抖的手臂暴露了他恐惧的内心。
几个人各怀心思,倏然间,楼下却忽地传来一声巨响,一张桌子被咚的踹到墙上,紧接着,余鲤听到底下食客不绝于耳的惊叫声。
“全部滚出去。”是陈歇,他领着堆手持刀枪棍棒的恶奴,身前牵着条耀武扬威的黑背大狼狗,狗躁动不安地贴在地面上嗅闻,冲每一个路过的人龇牙咧齿。
他收回那刚刚踹出去的脚,冷冷地吐出五个大字,就令食客纷纷作鸟兽散。
陈歇一步一步,走向二楼的雅间,恶奴在身后跟着一路打砸,桌碗饭筷碎了一地。
“我听说呢,在这个酒馆里,有一个人,这几天一直在宣讲本公子的坏话。”陈歇面上始终挂着漫不经心的微笑,随手抓住一个还没来得及逃走的男人,“是你么?”
“不……不是……”
他狠狠地一脚把那人踹到地上,又拽住另一个食客的辫子,嗓音轻柔地问道,“那会是你么?”
“……”
“住手。”范无咎大喝一声,再顾不得什么,直接从二楼的栏杆上翻了下去,稳稳地立在了陈歇身前,“放开他!”
陈歇无动于衷,扯绳子一样不知轻重地扯着食客的头发,男人痛苦的哎哟声令他心情极佳地笑了出来,“怎么办呢?本公子的名声都被坏了个干净呀。”
范无咎忍无可忍,一脚踢向陈歇作恶的右手,陈歇吃痛,被迫松开了对方。
“看来,我要找的人来了。”他揉着被打痛的手腕,语气轻松地说。
范无咎扫视了一圈周围,狼藉的景象令他的眉头紧蹙,声音冷冽道:“你砸了那么多的东西,我之后会列好清单,送到令尊府上。”
“你铁了心要跟我杠上,”陈歇深呼吸一口气,轻笑道,“但被本公子记恨的人,通常呢,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他目光晦涩不明地盯着范无咎腰间的木牌,“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陈歇话音刚落,一杯酒水倏地兜头迎面泼来,他没躲,任由冰凉的液体打湿了脖颈和衣襟。
他笑望向手持酒杯的女子,语气阴森,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怎么不泼脸上?”
余鲤却毫无惧色,吊儿郎当地耸了耸肩,“第一次泼人没有经验,下次我会看准点。”
陈歇目光幽深,意味深长地打量着被谢必安挡在身后的老人。
他低下头,踹了脚一片狼藉的地面,“我知道你们想做什么事情,但我奉劝你们不要开始。”
“这只是个警告。”
陈歇趾高气扬地昂起下巴,众人的恭敬簇拥下显得他更高大,他转过身,冷声嗤笑道:“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