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透过朱砂色屏风的边缘透过来,岚风将床幔打开,封蘅微眯着眼,抱怨说,“把这屏风换了罢,刺眼。”
“这可是陛下为昭仪生辰特意请王司作制的,奴婢不换。”岚风将床幔打开,欣喜地接过小宫人捧着的匣子,“娘娘快看,陛下昨夜里留下的。”
“他昨晚就走了啊。”封蘅嘟囔一声,才问,“几时了?”
“早着呢。”岚风知道她怕耽搁了见新入宫的妃嫔,这才一早叫醒她,“快看看里头是什么嘛。”
“到底是什么?”封蘅接过来。
“奴婢哪里知道,这样大!指不定是什么没见过的稀世珍宝!”岚风好奇地凑过来。
封蘅打开匣子,取出里面的卷轴,抽开一看,是拓跋弘的字。
昭仪封氏,昔承明命,虔恭中馈,温婉淑德,坤德尚柔,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使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夫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
“陛下!陛下这是要!”岚风的目光落在玺印上,忍不住高喊起来,封蘅忙合上卷轴,示意她噤声,随即将卷轴放回匣子,问,“菱渡呢?”
“她今日身上不好,休息呢。”
“收起来吧,莫要胡言乱语。”封蘅吩咐岚风,起身让众宫人服侍她梳洗,岚风见封蘅如此,明白兹事体大,小心翼翼地抱起匣子锁了。
封蘅盯着铜镜,思绪万千,甚至一瞬间怨恨拓跋弘搅扰了她平静安逸的生活,她该用什么心情接受他的爱之欲生,有哀昭皇后失败在先,同样有她数辞后位在后。
他要她效仿哀昭皇后一辞再辞的贤德吗?
辞而不受,还是要她当真信了他这份情意。
再细想甚至委屈到眼红。
要是他果真对她如此深情,当初又何必有此暗示?封蘅从来都知道甜言蜜语当不得真,何况他是帝王,一时的好恶,怎么可能真往心里去。
宫人见她神情凝滞,愈发轻手轻脚,她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可都来了?”
“阖宫妃嫔和三位新入宫的主子都在正殿等候了,就差韩夫人和侯骨嫔御,韩夫人那边儿说是早起身上不适,侯骨嫔御她……”
“罢了,有什么要紧。”封蘅站起身来。
到了正殿,众人纷纷行礼,封蘅瞧见三张美貌陌生的脸颊,知道她们就是新入宫的成律嫔御、张嫔御和潘嫔御。
三人见了礼,成律嫔御丰腴面善,眉眼间竟似乎佛相,为人却显得拘谨,叫封蘅想起她初入魏宫时谨小慎微的情状。
张嫔御乃是给事中张白泽之女,她那父亲风头正盛,此女却为人娴静有礼,说话也不紧不慢,温声细语。
那潘嫔御是个活泼性子,长得也娇俏。
因拓跋弘那让她烦躁的礼物,她对着三位新姊妹草草嘱托几句,也就散了。后来她向高椒房提起从前事,说自己有时候恍惚周围事虚晃晃若泡沫,人也好,事也好。
正想着,就看见西河急匆匆跑来,对她附耳说道,“方才在仁寿宫,舅舅派人来告诉母后,穆泰下狱了。”
她拉着西河进了内殿,细细询问起来,西河说得不清不楚,又提起她出来时冯家姨母哭得死去活来,太后便令李奕往诏狱领人。
一连数日,拓跋弘不曾来昭宁宫,封蘅偶尔去仁寿宫问安,余时也免了各宫来昭宁宫。
拓跋弘刚到宫门口,封蘅听到消息慌忙出来相迎,他笑着瞧着她,“怎么今天这么殷勤?”
“臣妾……”她见他如此,方才松了口气,脸上带了笑,“陛下看见三位妹妹了?”
“没有。”拓跋弘如实回答,“忙过头了,朕都忘了这事。”
“杏帘在望,陛下莫要委屈了妹妹们。”她随着他进了寝殿,他却径直往内殿去,封蘅跟上去,摆手让宫人退下。
拓跋弘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整洁的床榻上,欲言又止。
封蘅在妆镜前坐下来,摆弄着案上的发簪,侧着身说,“原本我想给叱罗月求个诰命,女人家内闱事,本不该说与你听,前阵子林卉署宫人被欺负一事警醒了我,我想她一向备受欺凌,若有诰命在身,日子好过些,她前几日入宫与我细谈,再三说婆母已经收敛,我这才放下心来。”
“你既然如此偏爱她,给她诰命就是了,何必如此纠结。”拓跋弘走到她身旁坐下来。
“我知道你很累了。”封蘅放下发簪,双手捧起他的脸,“可有可无的事,我不想叫你费心。”
“这是什么话。”拓跋弘笑起来,而后正色道,“你想要的,该得到的,朕都不会亏待。”
封蘅明白他话里所指,她放下手来,靠在他怀里,“我知道分寸的。”
“怎么?”
“比如,我能那样不顾情面地处置萧若,一来因为贺儿夫人无礼在先,二来则是我知道陛下和母后都会支持我。”
“你是说,换成旁人你就不敢了?”
“是不能。”
“不能不就是不敢?”拓跋弘垂下头来瞧着她。
“不一样,譬如萧若身份特殊,我要承担的后果,不只是贺儿家的仇恨,还让陛下和母后为难,两权相害,大约我会选择秘密处置萧若,请公主斡旋安抚贺儿夫人,而不是闹得满城风雨。”封蘅缓缓说,“有时候妥协不是懦弱。”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姨母家的事,朕有分寸。”拓跋弘亲吻她的额头,“朕也知道姑母找过你,太后也对你施压了吧。”
“陛下……”
封蘅仰起头来,“陛下不生气?”
“为何生气?”
这话把封蘅问的无言,她突然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卑劣感。
“孰是孰非,你的心思,朕是知道的。”拓跋弘抱紧她,“从前意气之争,人不该永远揪着过去不放,如今连禧儿都会说话了,你我已为人母人父,还要再赌气,岂非太愚蠢了?”
拓跋弘言语恳切,封蘅蓦地落下泪来,他察觉她的克制,低声问她,“你可看见了?”
“诏书……”她点头,“我……我不敢……”
拓跋弘深深叹了口气,想起她的不敢与不会,“你总疑心朕从不主动亲近太子,某天同宁宁说起来,却原来你们都以为我对蕴微如此绝情,以至于对她生下的孩子不闻不问。”
“弘哥哥……”封蘅抓住他的手,听着他说,“也许,不是朕不愿看见他,而是母后,母后不想提及蕴微,更不想朕亲近储君。”
“可……可禧儿他不是时常……”
“你啊你!”他捏捏她的脸颊,“你怎么做母亲的,就连朕都知晓禧儿几次吃了闭门羹。”
她微红了脸,“我还以为……”
“是个可怜的孩子。”拓跋弘的目光飘的很远,想起小小年纪远远仰望他的太子,他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这让他又怜惜又憎恶,只怪他命该如此。
人太有限了,拥有的足够多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些细枝末节有更多的感慨,就如此刻的拓跋弘面对封蘅,他已经在她身上找到了少年时期待的幸福,相互倾慕的女人,还有她生下的孩子。
还有权力。
这足够填补那些幼年时缺失的孔洞。
“这可是陛下为昭仪生辰特意请王司作制的,奴婢不换。”岚风将床幔打开,欣喜地接过小宫人捧着的匣子,“娘娘快看,陛下昨夜里留下的。”
“他昨晚就走了啊。”封蘅嘟囔一声,才问,“几时了?”
“早着呢。”岚风知道她怕耽搁了见新入宫的妃嫔,这才一早叫醒她,“快看看里头是什么嘛。”
“到底是什么?”封蘅接过来。
“奴婢哪里知道,这样大!指不定是什么没见过的稀世珍宝!”岚风好奇地凑过来。
封蘅打开匣子,取出里面的卷轴,抽开一看,是拓跋弘的字。
昭仪封氏,昔承明命,虔恭中馈,温婉淑德,坤德尚柔,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使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夫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
“陛下!陛下这是要!”岚风的目光落在玺印上,忍不住高喊起来,封蘅忙合上卷轴,示意她噤声,随即将卷轴放回匣子,问,“菱渡呢?”
“她今日身上不好,休息呢。”
“收起来吧,莫要胡言乱语。”封蘅吩咐岚风,起身让众宫人服侍她梳洗,岚风见封蘅如此,明白兹事体大,小心翼翼地抱起匣子锁了。
封蘅盯着铜镜,思绪万千,甚至一瞬间怨恨拓跋弘搅扰了她平静安逸的生活,她该用什么心情接受他的爱之欲生,有哀昭皇后失败在先,同样有她数辞后位在后。
他要她效仿哀昭皇后一辞再辞的贤德吗?
辞而不受,还是要她当真信了他这份情意。
再细想甚至委屈到眼红。
要是他果真对她如此深情,当初又何必有此暗示?封蘅从来都知道甜言蜜语当不得真,何况他是帝王,一时的好恶,怎么可能真往心里去。
宫人见她神情凝滞,愈发轻手轻脚,她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可都来了?”
“阖宫妃嫔和三位新入宫的主子都在正殿等候了,就差韩夫人和侯骨嫔御,韩夫人那边儿说是早起身上不适,侯骨嫔御她……”
“罢了,有什么要紧。”封蘅站起身来。
到了正殿,众人纷纷行礼,封蘅瞧见三张美貌陌生的脸颊,知道她们就是新入宫的成律嫔御、张嫔御和潘嫔御。
三人见了礼,成律嫔御丰腴面善,眉眼间竟似乎佛相,为人却显得拘谨,叫封蘅想起她初入魏宫时谨小慎微的情状。
张嫔御乃是给事中张白泽之女,她那父亲风头正盛,此女却为人娴静有礼,说话也不紧不慢,温声细语。
那潘嫔御是个活泼性子,长得也娇俏。
因拓跋弘那让她烦躁的礼物,她对着三位新姊妹草草嘱托几句,也就散了。后来她向高椒房提起从前事,说自己有时候恍惚周围事虚晃晃若泡沫,人也好,事也好。
正想着,就看见西河急匆匆跑来,对她附耳说道,“方才在仁寿宫,舅舅派人来告诉母后,穆泰下狱了。”
她拉着西河进了内殿,细细询问起来,西河说得不清不楚,又提起她出来时冯家姨母哭得死去活来,太后便令李奕往诏狱领人。
一连数日,拓跋弘不曾来昭宁宫,封蘅偶尔去仁寿宫问安,余时也免了各宫来昭宁宫。
拓跋弘刚到宫门口,封蘅听到消息慌忙出来相迎,他笑着瞧着她,“怎么今天这么殷勤?”
“臣妾……”她见他如此,方才松了口气,脸上带了笑,“陛下看见三位妹妹了?”
“没有。”拓跋弘如实回答,“忙过头了,朕都忘了这事。”
“杏帘在望,陛下莫要委屈了妹妹们。”她随着他进了寝殿,他却径直往内殿去,封蘅跟上去,摆手让宫人退下。
拓跋弘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整洁的床榻上,欲言又止。
封蘅在妆镜前坐下来,摆弄着案上的发簪,侧着身说,“原本我想给叱罗月求个诰命,女人家内闱事,本不该说与你听,前阵子林卉署宫人被欺负一事警醒了我,我想她一向备受欺凌,若有诰命在身,日子好过些,她前几日入宫与我细谈,再三说婆母已经收敛,我这才放下心来。”
“你既然如此偏爱她,给她诰命就是了,何必如此纠结。”拓跋弘走到她身旁坐下来。
“我知道你很累了。”封蘅放下发簪,双手捧起他的脸,“可有可无的事,我不想叫你费心。”
“这是什么话。”拓跋弘笑起来,而后正色道,“你想要的,该得到的,朕都不会亏待。”
封蘅明白他话里所指,她放下手来,靠在他怀里,“我知道分寸的。”
“怎么?”
“比如,我能那样不顾情面地处置萧若,一来因为贺儿夫人无礼在先,二来则是我知道陛下和母后都会支持我。”
“你是说,换成旁人你就不敢了?”
“是不能。”
“不能不就是不敢?”拓跋弘垂下头来瞧着她。
“不一样,譬如萧若身份特殊,我要承担的后果,不只是贺儿家的仇恨,还让陛下和母后为难,两权相害,大约我会选择秘密处置萧若,请公主斡旋安抚贺儿夫人,而不是闹得满城风雨。”封蘅缓缓说,“有时候妥协不是懦弱。”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姨母家的事,朕有分寸。”拓跋弘亲吻她的额头,“朕也知道姑母找过你,太后也对你施压了吧。”
“陛下……”
封蘅仰起头来,“陛下不生气?”
“为何生气?”
这话把封蘅问的无言,她突然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卑劣感。
“孰是孰非,你的心思,朕是知道的。”拓跋弘抱紧她,“从前意气之争,人不该永远揪着过去不放,如今连禧儿都会说话了,你我已为人母人父,还要再赌气,岂非太愚蠢了?”
拓跋弘言语恳切,封蘅蓦地落下泪来,他察觉她的克制,低声问她,“你可看见了?”
“诏书……”她点头,“我……我不敢……”
拓跋弘深深叹了口气,想起她的不敢与不会,“你总疑心朕从不主动亲近太子,某天同宁宁说起来,却原来你们都以为我对蕴微如此绝情,以至于对她生下的孩子不闻不问。”
“弘哥哥……”封蘅抓住他的手,听着他说,“也许,不是朕不愿看见他,而是母后,母后不想提及蕴微,更不想朕亲近储君。”
“可……可禧儿他不是时常……”
“你啊你!”他捏捏她的脸颊,“你怎么做母亲的,就连朕都知晓禧儿几次吃了闭门羹。”
她微红了脸,“我还以为……”
“是个可怜的孩子。”拓跋弘的目光飘的很远,想起小小年纪远远仰望他的太子,他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这让他又怜惜又憎恶,只怪他命该如此。
人太有限了,拥有的足够多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些细枝末节有更多的感慨,就如此刻的拓跋弘面对封蘅,他已经在她身上找到了少年时期待的幸福,相互倾慕的女人,还有她生下的孩子。
还有权力。
这足够填补那些幼年时缺失的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