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尽欢的毛巾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大妞和杨二婶的绣工虽然不咋样,但各式各样的图案绣到毛巾上别有一番趣味。

    杨二婶还绣了一些小鸭子、小鸡仔,苏尽欢看了之后,建议她绣十二生肖,做成一个系列款卖。

    临近过年时,李师傅的工地总算完工了,余丰年收到了最后一笔尾款,给顾和、黄哥他们包了厚厚的红包,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苏尽欢也给杨二婶她们一份红包,她还问了一句,“你们是在这里过年,还是回家去?”

    杨二婶有些犹豫,这三个月来,她每个月都往家里寄五块钱,杨奶奶不满足,还写信过来骂她说四个人的薪水为什么才寄五块钱回来。

    二妞他爹倒是写信来问她们什么时候回来,说小儿子想娘了,还说可以去车站接她们。

    杨二婶思来想去,决定带三妞回去,她担心大妞会被留下嫁人,二妞年纪也不小了,怕也难逃说嫁的命运。

    她们在这里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更何况苏尽欢也在,她放心。

    “我带三妞回去,过完十五就回来”。

    苏尽欢点头,“那我带大妞她们回余家村住,有清清在,没事的”。

    “麻烦苏老板费心了”,杨二婶说道,“我让大妞平时多绣一些,再拿去卖”。

    苏尽欢笑笑。

    等杨二婶带三妞离开,她和余丰年带着大妞她们回了余家村。

    余老娘这段时间听余丰清讲了不少二妞家里的事情,对二妞百般疼惜,看到大妞也唤了她声“好娃娃,辛苦你了”。

    苏尽欢原本想让大妞她们跟她住,余老娘却拦下了,她嘴里叨叨念,“大妞和二妞跟清清住,你们两个自己回去住”。

    吃完饭,她给余老爹使了个眼色,余老爹轻咳了声,让余丰年先别收碗,跟他进屋里。

    余老娘等余老爹进屋,她拿抹布擦了擦手也跟着进去。

    “爹,有什么事吗?”

    余丰年不解。

    余老爹抽着烟,表情尴尬,余老娘在旁边急得不行,“你不问,我问”。

    余丰年一头雾水,“娘,你要问什么?”

    “阿年,你和爹娘老实说,你们夫妻两多久同房一次”。

    余老爹抽着烟转过脸,当做没听到余老娘的话。

    他本来是不想管的,但拗不过余老娘,而且他也很想抱孙子。

    余丰年被余老娘问蒙了,他求助地看向余老爹。

    “阿年”,余老娘压低声音,“是你有问题,还是你媳妇有问题?你和娘老实说”。

    “娘!”余丰年脸红了,“都没问题”。

    “你骗鬼呢,没问题,你们结婚五六年生不出一个孩子?”

    余丰年不知道怎么和余老娘解释,“娘,你别问了,会有的”。

    “那什么时候有啊?”余老娘急眼了,声音也逐渐变大,“国卫媳妇又怀了,你媳妇一点动静都没有”。

    院子里的苏尽欢听到余老娘的大嗓门,却没听清她说什么,抬起头看了眼,又再说她坏话?

    “娘,别问了”,余丰年一脸不耐,“该有就会有的”,说完,他也不看余老娘和余老爹,开门走出来。牵起苏尽欢的手道,“我们回去吧”。

    余老娘站在屋里气得两眼发黑,她生得是什么玩意儿。

    “娘和你说什么?”苏尽欢歪头问他,“好像他们又不高兴了”。

    余丰年对她笑笑,“娘说今年给的钱太少,她生气骂了我几句”。

    苏尽欢察觉余丰年没说真话,但她也不想问,“背我回去”。

    “好”,余丰年在她面前弯下腰,“上来吧”。

    苏尽欢跳到他背上,“快走”。

    余丰年稳稳背起她,往家里走去。

    他们这次只在余家村待了一天,余丰年想趁年前去趟海城和越城,苏尽欢也跟着去,她还带了一百条毛巾,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根老三和余丰年分账,他按照余丰年提供的方法卖冰茶,生意特别好,他打算过完年扩大一下茶棚。

    “余老弟,明年还要靠你照顾了”。根老三和他举杯。

    余丰年笑着起身与他碰杯,“互相照顾,互相照顾”。

    根老三先前给他牵线介绍人买电器,让余丰年赚了不少,维持了车队的正常运营,余丰年特别感激根老三。

    这次来,余丰年又拿了十台电视和十五台缝纫机,还有五台收音机和三辆单车。

    苏尽欢逛商场时,看到便宜的皮鞋,她让余丰年买了五双,回到雾城可以卖,卖不掉还能送人。

    宋好好一早得了苏尽欢的信,算好时间在招待所等他们。

    “欢欢!”宋好好一把抱住苏尽欢,“路上累不累?饿不饿?我给你带了一盒糕点,还有一件事和你说”。

    余丰年已经习惯了,只要宋好好出现,苏尽欢一般都不会理他。

    他没跟上楼,而是先去找了房五哥,把新摘的冬茶给他。

    崔莲知道苏尽欢来了,便邀请他们晚上去餐厅吃饭,“让尽欢再尝尝师傅的手艺”。

    自从上次苏尽欢给出改进意见后,西餐厅的生意好了许多。

    苏尽欢写信建议她做限定款套餐,把咖啡、红酒和主食捆绑打折销售,买的特别好。崔莲还按照苏尽欢的意思,给这些套餐拍照,印在菜单上。

    “欢欢,看看新做的菜单”。

    崔莲递给她一本用线装好的本子,苏尽欢一页页翻过去,照片旁边印着套餐名和包含餐品,最便宜的是咖啡搭配意大利面八块钱,最贵的是红酒配牛排、餐包二十元。

    “很棒”,苏尽欢笑着说,“我要一份这个最贵的六套餐”。

    服务员记下,等着余丰年他们。

    余丰年要了最便宜的咖啡和意大利面,崔莲和房五哥各要了一份猪排饭吃。

    “猪排和鸡排是上个月刚弄的,让他们上一份你尝尝吧”。

    苏尽欢摇头,她今晚有些累,没什么胃口,“明天我再来试试,宋好好也来”。

    “好”,崔莲见过宋好好几次,对她有印象,“让她也来打个分”。

    苏尽欢和崔莲聊了会,店里的人渐渐多了,她注意了下,很多人都没有点水喝,便问了下崔莲。

    崔莲想了想,“有一些人进来只点主食,咖啡点的不多,红酒就更不多了”。

    “要不,店里卖点果汁吧”,苏尽欢说道,“买点新鲜的果汁回来榨汁喝,再弄点冰块放进去试试”。

    崔莲眼睛一亮,“欢欢这个想法好”。

    她等不及,起身去了后厨交代,等回来时才和苏尽欢道,“看来,菜单又要改了”。

    苏尽欢回去时,崔莲把账本交给她,“欢欢,你看一下,明天我和你算账”。

    “好”。

    说是这样说,苏尽欢却没精力看,哪些数字在她眼前放大又缩小,迷惑着她,不一会儿,苏尽欢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余丰年洗漱回来看到,无奈将人抱到床上去睡,他则坐在椅子上帮她看账本。

    西餐厅的营收逐月上涨,半年来赚了近万,扣除掉成本,苏尽欢能分到三千多块,加上上次分到手的钱,投入的五千基本收回来了。

    隔天,宋好好带着宋母做的小蛋糕上门,苏尽欢问余丰年要不要一起去,他摇摇头,“我到处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带回去的”。

    苏尽欢和宋好好坐轮渡过江,在那边买了许多东西,她给自己买了一条杏色的连身鱼尾裙,店家一个劲说是进口货,要了苏尽欢一百块钱。

    宋好好想制止她,“欢欢,这裙子太贵了”。

    苏尽欢也觉得贵,但“欢欢,我穿着好不好看”。

    “好看”,宋好好真心夸她,“可……”

    “够了”,苏尽欢转过身,对店家说,“包起来吧”,说着,她把那张崭新的票子给了出去。

    宋好好深吸口气,一百就没了。

    苏尽欢买到了新衣服特别高兴,又带着宋好好去买鞋子,“好好,你也来试试嘛”。

    “不了,不了”,宋好好给她拎着袋子,她买不起啊。

    苏尽欢拉她坐下,“试试,我给你买!”

    “欢欢”,宋好好感动得不行,抱着她说,“我可以以身相许”。

    苏尽欢嫌弃地推开她,“不要”。

    宋好好最后买了一双黑色的小皮鞋,她抱着鞋盒傻笑许久,直到坐在西餐厅里才收敛点笑容。

    “你看看吃什么?”苏尽欢把菜单给她。

    今天崔莲要晚点来,有服务员认出了苏尽欢,笑眯眯地在桌前给她们点单。

    苏尽欢点了一份猪排和咖啡。

    “欸”,服务员写了几笔抬头问,“苏老板,没有这个套餐,要单独点吗?”

    苏尽欢顿住,“那就单独点吧”。

    “好的”,服务员麻溜的记上。

    宋好好点了最贵的六套餐,“我还没喝过红酒,想尝尝”。

    苏尽欢见服务员走了,她问宋好好,“你觉得在省城开一家西餐厅怎么样?”

    “省城?”宋好好回想了一下,省城最热闹的地方是供销社和国营饭店,这一两年也有小摊贩出现,但还没有西餐厅,“可大家会来吃吗?”

    苏尽欢也在思考,“我想弄个规模小点的”。

    她先前在海城开西餐厅只是想试试,现在见生意不错,就想在省城也弄一家。

    “尽欢,你要干的话,我跟着你”,宋好好郑重道,“你去哪!我去哪!”

    “哎呦,我来晚了”,崔莲走过来,“好妹子要跟欢欢去哪啊?”

    宋好好讪讪一笑,望向苏尽欢。

    苏尽欢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和崔莲说,“我刚刚点了猪排和咖啡,服务员说没有这个套餐,我想,要不要做一个随机套餐,就是把可以搭配的主食和饮品列出来,让客人自己搭配,我们按饮品定价”。

    “要是点咖啡,那就八块到十五块钱,点红酒的话,就十五到二十块钱,果汁弄出来了再定”。

    崔莲思索半晌,“这个办法好,让客人选择,比我们定死了好,我琢磨一下,把能搭配的都列出来,再给你看看”。

    “好”。

    苏尽欢又和崔莲说了点果汁的事情,她强调一定要用新鲜的水果,不然味道会大打折扣,“可以分大杯和小杯来卖”。

    宋好好边吃边听,等吃完这顿饭,她看向苏尽欢的眼神中满是崇拜和向往,让余丰年瞬间提起了警惕,拉着苏尽欢回招待所,让宋好好自己回家。

    他们在海城待了三天,带了一些海城特有的年货,给余老爹他们都买了衣服。

    回到雾城已是年二九,供销社里挤满人,苏尽欢拉余丰年到雾城大学门口转悠,这附近都是临街住宅。

    苏尽欢和余丰年在市里走了半天,都没有看到合心意的铺面,要么是太小了,要么是太偏僻。

    “先回家吧”,苏尽欢累了,“你开车回家,还是放在车场?”

    余丰年想起上次开车回去发生的事情,顿了顿,“放在车场吧,我们明晚再回村里,我早上想去趟黑市”。

    苏尽欢了然,“那现在去买点东西,早的话,你给李师傅他们送去”。

    “明年的活定下了吗?”

    余丰年抿唇,“还没”。

    起先有意愿的施工团队都没有再来找他,估计是被田佑的事情吓到了,李师傅那边还不知道愿不愿意再和他合作,蔡工头也没信。

    “过完年,你再问问”,苏尽欢稍微靠近他,“总会有的”。

    没等余丰年去找关系,顾和在年初六跑来了余家村,还带来一个大消息。

    他激动的把手里的纸摊开,让余丰年他们看。

    县城今年有四个单位招标改建,要是他们能拿下一单,今年的生计就不用发愁了。顾和写道,“我已经和县城一个老师傅打听过了,他们有意向合作,但具体要和余丰年谈”。

    苏尽欢若有所思地打量顾和,“你别开车了,改做销售吧,你挺合适的”。

    顾和虽然成为了哑巴,但他人脉和身份都有,大家或多或少都能给他面子。

    “而且,你现在比划的能力有进步”,苏尽欢夸奖他,“干好了有分红”。

    顾和喜上眉梢,他这段时间一边学车一边学手语,想要找到新的方向。

    “啊啊啊”,他指着自己,期待的看着苏尽欢,问她,我真的可以吗?

    苏尽欢看懂了,“你可以!加油!”说着,还和他击了个掌。

    余丰年也拍拍顾和的肩膀,“加油!今年给你包大红包!”

    顾和充满干劲,催促余丰年快点准备,跟他去一趟县城找老师傅。

    “把这些糕点装上”,苏尽欢把盒子递过去,“等你们好消息”。

    老师傅姓罗,他注视面前的两个年轻人,久久没说话。

    他是知道顾和的,旁边的余丰年也略有耳闻。

    被看久了,余丰年心里越发没底,他轻咳了声,“罗师傅,我们车队成立比较晚,但都是老司机,拉货是没问题的”。

    罗师傅还是没吭声,余丰年转头看了顾和一眼,示意他来。

    “我只问一个问题”。

    罗师傅瞥见他们的小动作,开口道,“你们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吗?”

    余丰年神情严肃道,“我无法给您绝对的保证,但我会尽力不让意外再次出现”。

    “嗯”,顾和也点头。

    罗师傅眼中划过一丝赞赏,是个老实的人,不会说空话。

    “行,那按照正常来走吧,两成的钱,你安排好”,罗师傅喝了一口茶,打开余丰年拿来的盒子,“我年二十开工,盖得就是钢铁厂的宿舍和食堂,拉货什么都近”。

    余丰年放下心,“好,我安排老师傅来开”。

    余丰年与顾和在车站分开,临走前,他拜托顾和给他找一找铺子,“店面要稍微大点,周围环境要好,人要多,你找到了就打电话给我说”。

    “嗯”,顾和应下,让他赶紧回去。

    余丰年回到镇上,他去找黄哥说了这件事,“到时,你带着国伟他们一起干吧,我放心些”。

    “没问题”,黄哥原先还担心过完年的事情,不曾想余丰年已经办好了。

    现在已是饭点,黄哥邀请余丰年进屋,“进来吃点再回去?”

    “不了”,余丰年谢过他的好意,“尽欢还在等我”。

    初七这天,余丰年带着苏尽欢去了趟尼木真,找索赤阿叔买了五百块钱的牛肉干。

    索赤阿叔提前收到他们的信,帮他们先去别家凑了好多牛肉干。

    余丰年给索赤阿叔带了台电视机和缝纫机,只收他了一百二块钱。

    这里没有电视机,索赤阿叔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阿年,谢谢你了”,索赤阿叔特别感谢他,“这段时间稍微松了点,过阵子要是还有,我再给你写信”。

    余丰年笑了,他把牛肉干放上车,准备去省城买一圈再回村里。

    等过完年,余丰年又重新成为万元户,主系统发布下一条任务后,又噤声不见。

    苏尽欢觉得奇怪,“它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你吗?”

    “应该不用”,余丰年把钱都装进小盒子里。

    “它还挺放心你”,苏尽欢瘪嘴。

    余丰年听出她话里的不开心,走过去哄她,“你想吃什么?我让它兑换出来”。

    “慕斯蛋糕?龙虾?还是火锅?”

    “火锅!”苏尽欢咽了口口水,“现在就想吃”。

    余丰年出去把门关好,用三百块钱和主系统买了顿火锅,满足了苏尽欢。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在70摆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佛系小胖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佛系小胖秃并收藏带着系统在70摆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