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的时候,高三还是高三,而高二的学生却被称为准高三。
可能是为了营造紧张氛围,可能是为了让他们提前进入备考状态,然而无论如何,在高三紧张的备战高考同时,高二已经严阵以待。
“……这件事我之前就跟你们说过。虽然考大学是你们大部分同学的目标,可对于有些同学而言,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次的广播,老郑的语气很低沉,很缓和,甚至多了一些平时不常有的温柔。这次的班会更像是一次循循善诱的劝诫。
“本来期末考可以作为一次评判的标准,但上次确实是特殊原因。所以,这次开学,一上来就给你们开会,是为了给一些同学帮助和指导。”
“有些同学在班级的排名、在年级的排名都很靠后,各科成绩也不是很好,考大学很悬。虽然有些能考个三本,但这个成绩也不理想。这次的会议并不是告诉这些同学你们不行,而是告诉你们,也许你们可以换一条路。”
教室里的所有人几乎都屏住呼吸,静心听着。
“留学,或者艺考……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要留学的,我们学校有和马来西亚那边的学校合作,你要是家庭条件不错,或者有意愿的,可以来找我了解。这样以后你起码有个海归的身份,对于工作、前途都有帮助。”
“……至于艺考。这确确实实是一条很好的路。虽然我们学校不像锐中,有专业的班培训,可我们学校的艺考生丝毫不输他们。因为我们的考生在文化课上占优势。这是真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怀疑,觉得艺考好像不上台面,不如平常考生。绝对不是。有些同学艺考的学校,是那些单纯走文化课的学生梦寐以求都考不上的学校。甚至有的尖子生,就是一门心思的要走艺考。”
说着,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说的事,夏伊落之前也略有耳闻。
耀中前几届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成绩拔尖,以他平日的成绩,只要发挥如常,985、211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他偏不要。他选了艺考这条路,报考的是编剧,谁劝都没有用。
“我只走我喜欢的路。”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后来,他考进了国内一流的电影学院。那个学院出过很多厉害的大导演、大编剧。
老郑这次的全体讲话说了很久,但夏伊落全都听进去了。
最后,老郑说,“未来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但不仅要考虑心之所向,也要考虑你的能力所及。”
成绩一直时上时下的夏伊落心中有了一丝波动。
下课后,她鼓起勇气,到班主任办公室要了一份艺考有关的资料。说是一份,其实就只是一张纸和一张表。
“你这是?”
池言看到了她手中的东西。
落座后,两个人就着手上的这两张纸一起看了一会儿。
池言蹙眉,“你想干嘛,艺考啊?你成绩没那么差吧。”
其实夏伊落也拿不定主意,“但是也没那么好啊,而且我成绩波动挺大的,我怕……”
“那如果你要考,你想选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夏伊落的双颊突然爬上了两朵红云,她声音弱了几分,“我是冲着编剧去的。但刚刚班主任也问我了。他说……他说我的外形可以尝试去当演员。”
“噗!”池言有点庆幸自己此刻没有喝水。
夏伊落的脸烧的更厉害了。
后来,那张两张纸已经躺在家中某个角落,在经年之后被她翻出的时候,已经有些泛黄。
说到底,她还是不够勇敢。不敢去打破陈规陈矩,不敢挑战父母亲戚的眼光。
她还是选择了大部分人都会走的路,将另一条路,连同着那两张因一丝动摇而求得的纸张,一起搁置在了曾经的时光里遗忘。
而那个勇敢的他,那个连名字都闪闪发光的他,没有任何犹豫的一直在他喜欢的路上前行着。
果然。
时隔多年,当夏伊落回想起那个人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叹息。
果然,我们不是一路人。
路凌云和赵依依到底还是分手了。
用了“到底”两个字,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对他们二人在一起存有一丝忧虑。夏伊落一直觉得,生活毕竟不是小说,不是电视剧,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即便存在,在他们这所以“学风优良”“考上了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大学”而闻名的耀天高中里,也是极少有几率发生。
就像在刮大风的雨天里打伞,阻力很大,雨水依旧会将衣衫打湿。
如果不是妈妈带着爸爸去南京复查,让夏伊落一个人在家待几天,晚饭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吃,她也不会恰巧遇见在同一家吃饭的赵依依。也不会恰巧看见她一个人在桌边,边吃边抹眼泪。
如果不是看见了她点的饭菜,夏伊落一定会以为她是被菜辣到了。
两个人都看见了对方,打了招呼。
夏伊落没想到赵依依会主动坐到她对面,说要和她聊聊天。也许,她只是想找个知情人倾诉。
隐瞒一件事太久,再欢喜都会变得痛苦吧。
吃完饭后,两个人坐在学校的三字经长廊里。长廊的顶和石柱上攀满了层层绕绕的树藤,每年的四五月,紫藤萝就会开花,将长廊笼罩在一片梦幻的紫色里。
还没有到花期,夏伊落只能盯着那粗糙的如手腕一般粗的树藤发呆。
赵依依蓦然开口。
“其实你们都很惊讶吧。”
夏伊落以为赵依依指的是和路凌云谈恋爱的事。正在思考怎么回答,赵依依却继续说了下去,仿佛刚才那句不是问句,而是一句自言自语的呢喃。
“……你们肯定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成天只会读书,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她是个书呆子。除了读书,她什么也不会。
赵依依从三年级就听见有人这么说她。
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是很强的,那个时候听,她还会不依不饶的和那些人理论,可等到长大了些,她就直接忽略那些议论性的语言。
有些人是为了营造噱头,有的人是出于嫉妒。可是赵依依对于他们在背后议论自己的原因并不感兴趣。甚至有时候,她会想,他们说的也没错。
赵依依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
因为不会自己扎头发,在所有小女孩都爱美的年龄,她选择顶着男生那种锅盖头来上学。
因为不会跳儿童节要表演的交际舞,她只能当做背景板里的树。
是真的不会吗?赵依依也自己也有想过这个问题。
还是……不被允许。
也试着将单调的马尾扯散,用同桌送的彩色小皮筋对着镜子编辫子,却被妈妈的一句“浪费时间”给吓得抓散了所有头发,慌乱中头发打了死结,不得不跟着妈妈进理发店剪掉。
也试着将老师说过的舞步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却因要在妈妈的监督下写买回的习题册而耽搁。
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因为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读书。
“其实我和路凌云是在书店认识的。初三暑假。”说起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赵依依的眼睛还有些微红,但她嘴角已经微微上扬。她的目光仿佛是穿过树藤和时空,看见了繁花,或者,看见了其他。
遇见总是在夏天。
可以少穿几件衣服的季节,似乎会在无形中使人与人变得更坦诚,即便是陌生人之间的气氛,也不会像冬天裹了几层衣服时那样厚重。
赵依依微喘着气跑到书店,一进去,扑面而来的冷气瞬间将被汗浸湿的后背吹的发凉。她轻轻打了个寒颤,迅速来到昨天的书桌前。
已经有人坐了。
是个穿着黑体恤的男生,正微微俯身写作业。他戴着耳机,头抬也没抬一下,似乎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赵依依踌躇之余,还瞥了一眼他的作业。
初三的数学题。
比我小。赵依依突然就有了信心,用手戳戳那个男生。
“同学,请问你……你有没有看到一本……”
话还没有说话,那个男生转身就从背包里抽了一本东西出来。“这是你的吧?”
本来不抱有什么希望的赵依依瞪大了眼。
她昨天在书店预习了一部分高中的课程,可能收的急,没看清背包里掉落的一本笔记本。那个本子里都是物理笔记,是亲戚家一个已经上高中的姐姐借给她的,开学就要还回去。
回家后她就没再管书包里的东西,第二天收拾的时候才发现。
时间过了这么久,赵依依只能抱着一丝侥幸来到这里。
“我昨天来的时候看见的。想到你可能会来找,所以今天就坐了同样的位置。”男生的声音有点沙哑,似乎有些感冒,“我不可能整天都坐在这里,所以想着你要是不来,我就放在柜台,让店员帮你收着了。”
赵依依心里的石头落地,“谢谢!”
男生点了点头,身上透着一丝不符年龄的稳重。他接着戴上耳机,接着解题。过了几分钟,发现赵依依还站在旁边,像保镖一样。
他抬头,目光里带着询问。
本来在看解题步骤的赵依依突然回过神,看到自己被发现,也丝毫不避讳。她很直白地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这条辅助线可以这么画么?”
这道题她做过,用的是老师讲的那种解法。
“其实有另一种解法。不过,那种解法用腻了,想换换新的。”
他口中的另一种解法,或许就是赵依依想到的那种。
“你明年要中考吗?这么快就做这种大题。”
“我考完了。”男生说。
“啊?那你还……”
“暑假很无聊。这些,放在家里很浪费。”
“……”可怕。
听到这里的时候,夏伊落也露出了和赵依依当年一模一样的表情。
“我和他就这么认识了,而且我还知道了我俩考上的是同一所高中。我觉得他很厉害,比我厉害。可是,他跟我说,他因为吃了菠萝过敏,最后一门考试的时候直接没考,去了医院挂水。”
夏伊落脸上露出一副很可惜的表情。
赵依依看着她,笑了一下,“我当时也觉得很可惜。不然,我们可能不仅在一个学校,现在还可能在一个班。但他自己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他从不觉得可惜。”
夏伊落突然有点佩服路凌云了。虽然之前也很佩服,但和那种在学习上对他的崇拜不一样。
“你看我,说了这么久都没说到分手原因,你应该等急了吧。”
“……”虽然夏伊落知道赵依依就是这么一个人,没有恶意,但这份突然而来的直白着实让她噎了一下。
……确实,好奇心促使她在这里听赵依依说话,但这并不是她的企图。
“路凌云不是书呆子,他什么都会,钢琴、画画、街舞,他什么都好。”
不是要说分手原因么,怎么开始夸起了路凌云。等等……她刚才好像听到了个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夏伊落渐渐失去了表情管理,“你刚刚说什么来着?街舞!”
她脑补不出学霸跳舞的画面。
赵依依将她的话自动忽略,紧接着道,“是我主动和他提的分手。我们是因为解题而来的缘分,没想到,最后因为一道题意见不合。”
夏伊落没懂。
“月考数学的最后一题,他非要用其他的解法,结果有些地方还是不对,就被老师扣分了。我和他说以后不要这么冒险,别的解法自己知道就好,可以私下和老师讨论……而且每次我写题,他老是给我科普新解法。”
“所以?”夏伊落一直以为是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导致二人分手,可没想到……
“我们冷静下来后分析了意见不合的原因。觉得现在谈恋爱还是早了点,准备分一段时间,高考后接着谈。”
……这不算分手,算冷却吧。
夏伊落突然对学霸之间的爱情故事失去了兴趣。
可能是为了营造紧张氛围,可能是为了让他们提前进入备考状态,然而无论如何,在高三紧张的备战高考同时,高二已经严阵以待。
“……这件事我之前就跟你们说过。虽然考大学是你们大部分同学的目标,可对于有些同学而言,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次的广播,老郑的语气很低沉,很缓和,甚至多了一些平时不常有的温柔。这次的班会更像是一次循循善诱的劝诫。
“本来期末考可以作为一次评判的标准,但上次确实是特殊原因。所以,这次开学,一上来就给你们开会,是为了给一些同学帮助和指导。”
“有些同学在班级的排名、在年级的排名都很靠后,各科成绩也不是很好,考大学很悬。虽然有些能考个三本,但这个成绩也不理想。这次的会议并不是告诉这些同学你们不行,而是告诉你们,也许你们可以换一条路。”
教室里的所有人几乎都屏住呼吸,静心听着。
“留学,或者艺考……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要留学的,我们学校有和马来西亚那边的学校合作,你要是家庭条件不错,或者有意愿的,可以来找我了解。这样以后你起码有个海归的身份,对于工作、前途都有帮助。”
“……至于艺考。这确确实实是一条很好的路。虽然我们学校不像锐中,有专业的班培训,可我们学校的艺考生丝毫不输他们。因为我们的考生在文化课上占优势。这是真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怀疑,觉得艺考好像不上台面,不如平常考生。绝对不是。有些同学艺考的学校,是那些单纯走文化课的学生梦寐以求都考不上的学校。甚至有的尖子生,就是一门心思的要走艺考。”
说着,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说的事,夏伊落之前也略有耳闻。
耀中前几届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成绩拔尖,以他平日的成绩,只要发挥如常,985、211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他偏不要。他选了艺考这条路,报考的是编剧,谁劝都没有用。
“我只走我喜欢的路。”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后来,他考进了国内一流的电影学院。那个学院出过很多厉害的大导演、大编剧。
老郑这次的全体讲话说了很久,但夏伊落全都听进去了。
最后,老郑说,“未来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但不仅要考虑心之所向,也要考虑你的能力所及。”
成绩一直时上时下的夏伊落心中有了一丝波动。
下课后,她鼓起勇气,到班主任办公室要了一份艺考有关的资料。说是一份,其实就只是一张纸和一张表。
“你这是?”
池言看到了她手中的东西。
落座后,两个人就着手上的这两张纸一起看了一会儿。
池言蹙眉,“你想干嘛,艺考啊?你成绩没那么差吧。”
其实夏伊落也拿不定主意,“但是也没那么好啊,而且我成绩波动挺大的,我怕……”
“那如果你要考,你想选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夏伊落的双颊突然爬上了两朵红云,她声音弱了几分,“我是冲着编剧去的。但刚刚班主任也问我了。他说……他说我的外形可以尝试去当演员。”
“噗!”池言有点庆幸自己此刻没有喝水。
夏伊落的脸烧的更厉害了。
后来,那张两张纸已经躺在家中某个角落,在经年之后被她翻出的时候,已经有些泛黄。
说到底,她还是不够勇敢。不敢去打破陈规陈矩,不敢挑战父母亲戚的眼光。
她还是选择了大部分人都会走的路,将另一条路,连同着那两张因一丝动摇而求得的纸张,一起搁置在了曾经的时光里遗忘。
而那个勇敢的他,那个连名字都闪闪发光的他,没有任何犹豫的一直在他喜欢的路上前行着。
果然。
时隔多年,当夏伊落回想起那个人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叹息。
果然,我们不是一路人。
路凌云和赵依依到底还是分手了。
用了“到底”两个字,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对他们二人在一起存有一丝忧虑。夏伊落一直觉得,生活毕竟不是小说,不是电视剧,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即便存在,在他们这所以“学风优良”“考上了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大学”而闻名的耀天高中里,也是极少有几率发生。
就像在刮大风的雨天里打伞,阻力很大,雨水依旧会将衣衫打湿。
如果不是妈妈带着爸爸去南京复查,让夏伊落一个人在家待几天,晚饭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吃,她也不会恰巧遇见在同一家吃饭的赵依依。也不会恰巧看见她一个人在桌边,边吃边抹眼泪。
如果不是看见了她点的饭菜,夏伊落一定会以为她是被菜辣到了。
两个人都看见了对方,打了招呼。
夏伊落没想到赵依依会主动坐到她对面,说要和她聊聊天。也许,她只是想找个知情人倾诉。
隐瞒一件事太久,再欢喜都会变得痛苦吧。
吃完饭后,两个人坐在学校的三字经长廊里。长廊的顶和石柱上攀满了层层绕绕的树藤,每年的四五月,紫藤萝就会开花,将长廊笼罩在一片梦幻的紫色里。
还没有到花期,夏伊落只能盯着那粗糙的如手腕一般粗的树藤发呆。
赵依依蓦然开口。
“其实你们都很惊讶吧。”
夏伊落以为赵依依指的是和路凌云谈恋爱的事。正在思考怎么回答,赵依依却继续说了下去,仿佛刚才那句不是问句,而是一句自言自语的呢喃。
“……你们肯定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成天只会读书,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她是个书呆子。除了读书,她什么也不会。
赵依依从三年级就听见有人这么说她。
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是很强的,那个时候听,她还会不依不饶的和那些人理论,可等到长大了些,她就直接忽略那些议论性的语言。
有些人是为了营造噱头,有的人是出于嫉妒。可是赵依依对于他们在背后议论自己的原因并不感兴趣。甚至有时候,她会想,他们说的也没错。
赵依依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
因为不会自己扎头发,在所有小女孩都爱美的年龄,她选择顶着男生那种锅盖头来上学。
因为不会跳儿童节要表演的交际舞,她只能当做背景板里的树。
是真的不会吗?赵依依也自己也有想过这个问题。
还是……不被允许。
也试着将单调的马尾扯散,用同桌送的彩色小皮筋对着镜子编辫子,却被妈妈的一句“浪费时间”给吓得抓散了所有头发,慌乱中头发打了死结,不得不跟着妈妈进理发店剪掉。
也试着将老师说过的舞步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却因要在妈妈的监督下写买回的习题册而耽搁。
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因为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读书。
“其实我和路凌云是在书店认识的。初三暑假。”说起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赵依依的眼睛还有些微红,但她嘴角已经微微上扬。她的目光仿佛是穿过树藤和时空,看见了繁花,或者,看见了其他。
遇见总是在夏天。
可以少穿几件衣服的季节,似乎会在无形中使人与人变得更坦诚,即便是陌生人之间的气氛,也不会像冬天裹了几层衣服时那样厚重。
赵依依微喘着气跑到书店,一进去,扑面而来的冷气瞬间将被汗浸湿的后背吹的发凉。她轻轻打了个寒颤,迅速来到昨天的书桌前。
已经有人坐了。
是个穿着黑体恤的男生,正微微俯身写作业。他戴着耳机,头抬也没抬一下,似乎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赵依依踌躇之余,还瞥了一眼他的作业。
初三的数学题。
比我小。赵依依突然就有了信心,用手戳戳那个男生。
“同学,请问你……你有没有看到一本……”
话还没有说话,那个男生转身就从背包里抽了一本东西出来。“这是你的吧?”
本来不抱有什么希望的赵依依瞪大了眼。
她昨天在书店预习了一部分高中的课程,可能收的急,没看清背包里掉落的一本笔记本。那个本子里都是物理笔记,是亲戚家一个已经上高中的姐姐借给她的,开学就要还回去。
回家后她就没再管书包里的东西,第二天收拾的时候才发现。
时间过了这么久,赵依依只能抱着一丝侥幸来到这里。
“我昨天来的时候看见的。想到你可能会来找,所以今天就坐了同样的位置。”男生的声音有点沙哑,似乎有些感冒,“我不可能整天都坐在这里,所以想着你要是不来,我就放在柜台,让店员帮你收着了。”
赵依依心里的石头落地,“谢谢!”
男生点了点头,身上透着一丝不符年龄的稳重。他接着戴上耳机,接着解题。过了几分钟,发现赵依依还站在旁边,像保镖一样。
他抬头,目光里带着询问。
本来在看解题步骤的赵依依突然回过神,看到自己被发现,也丝毫不避讳。她很直白地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这条辅助线可以这么画么?”
这道题她做过,用的是老师讲的那种解法。
“其实有另一种解法。不过,那种解法用腻了,想换换新的。”
他口中的另一种解法,或许就是赵依依想到的那种。
“你明年要中考吗?这么快就做这种大题。”
“我考完了。”男生说。
“啊?那你还……”
“暑假很无聊。这些,放在家里很浪费。”
“……”可怕。
听到这里的时候,夏伊落也露出了和赵依依当年一模一样的表情。
“我和他就这么认识了,而且我还知道了我俩考上的是同一所高中。我觉得他很厉害,比我厉害。可是,他跟我说,他因为吃了菠萝过敏,最后一门考试的时候直接没考,去了医院挂水。”
夏伊落脸上露出一副很可惜的表情。
赵依依看着她,笑了一下,“我当时也觉得很可惜。不然,我们可能不仅在一个学校,现在还可能在一个班。但他自己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他从不觉得可惜。”
夏伊落突然有点佩服路凌云了。虽然之前也很佩服,但和那种在学习上对他的崇拜不一样。
“你看我,说了这么久都没说到分手原因,你应该等急了吧。”
“……”虽然夏伊落知道赵依依就是这么一个人,没有恶意,但这份突然而来的直白着实让她噎了一下。
……确实,好奇心促使她在这里听赵依依说话,但这并不是她的企图。
“路凌云不是书呆子,他什么都会,钢琴、画画、街舞,他什么都好。”
不是要说分手原因么,怎么开始夸起了路凌云。等等……她刚才好像听到了个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夏伊落渐渐失去了表情管理,“你刚刚说什么来着?街舞!”
她脑补不出学霸跳舞的画面。
赵依依将她的话自动忽略,紧接着道,“是我主动和他提的分手。我们是因为解题而来的缘分,没想到,最后因为一道题意见不合。”
夏伊落没懂。
“月考数学的最后一题,他非要用其他的解法,结果有些地方还是不对,就被老师扣分了。我和他说以后不要这么冒险,别的解法自己知道就好,可以私下和老师讨论……而且每次我写题,他老是给我科普新解法。”
“所以?”夏伊落一直以为是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导致二人分手,可没想到……
“我们冷静下来后分析了意见不合的原因。觉得现在谈恋爱还是早了点,准备分一段时间,高考后接着谈。”
……这不算分手,算冷却吧。
夏伊落突然对学霸之间的爱情故事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