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贺则修那边的人传来消息,司徒熠已经被安全送离长安了。”毓书的声音缓缓传来,连着那断断续续的北风一起,灌进了昤安耳中。
昤安并不言语,只是微微颔首,如同看归鸟入林池鱼沉潭般淡然。
毓书恭身退出慈晖殿,只留身后的昤安和寒漪相对而坐,红泥的小火炉之上烧着滚烫的热水,发出咝咝啦啦的热气来,很快地融在了室内洋洋洒洒的暖意之中。
寒漪慢慢把青花茶盅里的上好毛尖茶叶用檀木制的夹子夹在两个独玉杯中,带着两份薄薄的笑意道:“太后终究还是放过了他。”
昤安面不改色:“是啊,我终究下不了那个狠心来杀了他。”
寒漪用棉布隔着手,慢慢将滚烫的水注入昤安面前清白的独玉杯中,道:“大概是因为娘娘心中有情,所以对这世间的有情之人也格外心软一些。”
昤安不语,只是看着眼前袅袅的白烟冉冉飘于自己眼前,拂了自己满眼。
她顾左右而言它,只是说:“你和徽贵嫔……徽贵太嫔她们,在寿安殿住得还好么?”
寒漪轻笑道:“哪有什么惯不惯的,一个住的地方而已,有睡榻有饭桌已然足矣,我这样的人,注定到哪里都是随遇而安的。”
昤安愣住,慢慢伸出手去试探独玉杯中茶水的温度,却被烫地收回手,只能窘迫笑道:“随遇而安是好事,我倒盼望着自己能与你一样随遇而安一回。”
寒漪明白,如今齐鲁、燕地、华北,甚至南边都不怎么太平,四方官员和伯爵君侯也愈发难以掌控,已经慢慢有了割据之势。百姓纷纷咒骂朝廷不仁不良,从前是骂王珩,如今自然是骂昤安,这样一骂,自然无数野心勃勃的人又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大梁本就已遭重创,眼下居然有了苟延残喘朝不保夕的意味在里头。昤安的焦虑和苦楚,她全都明了且感同身受。
寒漪看昤安眉目之间始终都有愁态,且日渐浓郁,不由得出言道:“臣妾知道自己微不足道,不能为娘娘分忧万一,也不敢说什么注意身体之类的空话来让娘娘担忧。臣妾只能说,天下大势,人生命运,凡事皆是有因有果,缘分天定。若大势所趋,那即使竭尽全力,该逝去的终究无由幸免,若命不该绝,那即使置之死地也能后生,这是再怎么也不会变的,望娘娘殚精竭虑之时,也莫要忘却臣妾今日所言。”
昤安久久沉默在当地,烟雾朦胧之间,几乎看不清她眼中究竟是疲惫还是悲怆,只能够听见她淡淡袅袅的声音不疾不徐地飘过来:“寒漪,你错了,于我而言,大势所趋也好,命不该绝也好,我都是要拼尽全力地厮杀一场的,为天下,为阿珩,为澈儿,为了王家的安稳…这是我的宿命,无由避免。”
寒漪知道自己拗不过昤安,就像总是拗不过他一样……她沉默了半晌,或许也不是半晌——直到面前的茶水已经变得温热了,她才从沉默里抬起头来,静静微笑道:“那寒漪也只能祝愿娘娘,无论何时何地,终究都可以心愿得偿。”
话音才刚刚落下,就听见殿门被“刷”地打开,莫有灵匆匆地闪进来,带入一股凉透的北风:“禀太后娘娘,齐鲁的反军头目姜应,他……他私自派人潜入敦煌郡,挟持了安北侯霍明。”
“什么?”
“什么?!”
两声纳罕前仆后继地涌入莫有灵的耳朵里,一声疑惑,一声惊怒。
霍明是威名赫赫的安北侯,早年间也是河西的一大猛将,后来因为坠马双腿残疾再上不得战场,在河西却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此人还是如今威震天下的齐王殿下霍羲桀的父亲,姜应本来身在齐鲁与霍明无冤无仇,却千里派刺客地挟持霍明,摆明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昤安忙追问道:“霍明现在何处?”
“想是那姜应早有预谋,现下安北侯已经被人带到了齐鲁反军的营帐当中了,奴才自己估摸着,那狗贼姜应只怕是要拿着安北侯的性命来威胁齐王殿下。”
昤安的心跳得很快,威胁霍羲桀?是啊,姜应废了这么大的周折把霍明绑到山东,还散出了消息,分明就是要逼迫霍羲桀和秦青缴械投降,甚至让霍羲桀归顺于自己。
她闭眸,只觉得满心的焦虑和沉重,她没有看见,她身后的寒漪,已经默默转过头去,满眼哀红惊怒。
“阿桀,你倒是说句话啊!侯爷如今在姜应那匹夫的手里,是生是死都是他一句话的事儿,咱们要是还杵着不动,只怕侯爷危在旦夕啊。”秦青站在霍羲桀案边,急地满脸通红,不住地打着转,他素来也算足智多谋,此刻却也失了章法,只能在霍羲桀面前一昧地催促。
相较于秦青的坐立不安方寸大乱,霍羲桀则镇静地可怕,他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案前,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桌案前四四方方的齐鲁地形绘图,除开眉头的皱缩之外,没有别的动作可言,也似乎没有什么别的情绪,只有紧攥衣角的手泄露出他一丝的紧张和忧虑。
“急又有什么用?”他慢慢开口,并无半分的殊音,“姜应是冲着我来的,暂时不会对父亲做什么,咱们现在,只需要等着他来和咱们谈条件就是。”
“可是安北侯年事已高又有腿疾在身,谁知道姜应会怎么对他……”
“我说了,此刻担忧这些都是徒劳的,只会乱了自己的心绪。”霍羲桀加强了几分自己的语调,似乎这样就能平息几分自己心里的惶恐和杂乱,来欺骗自己相信自己此刻绝对克制和理性的嘴脸。
秦青刚刚张开嘴,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见外面有簌簌的脚步传过来:“禀报殿下,禀报将军,姜应到了。”
秦青看向霍羲桀,却发现霍羲桀居然轻蔑地勾了勾嘴角,似笑非笑道:“来的真是快。”
姜应不等霍羲桀传召就抢先一步挥帘入内,径直向霍羲桀走去,那一脸干裂焦黄的皮肤和满脸奇异的怪笑遇上霍羲桀举世无双眉目若绣的画皮皮囊,怎么看都有些诙谐。
姜应才走到一半,就被一柄闪亮的剑架住了脖子,只见秦青正怒气冲冲地举剑相逼,满眼鄙夷道:“匹夫!你还敢来这里?”
姜应满脸笑意,闲闲拨了拨自己衣襟上挂着的飞鹰玉钩,丝毫不惧就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寒光凛凛的利剑:“秦将军好大的威风,不愧是敢火烧昭德门的虎将,当真是叫我姜应佩服啊!”
“你少在这里跟我说这些没用的,我今天就问你,安北侯,你是放还是不放?”
姜应闲闲低头,慢慢整理着自己绘了飞鹰的镀金护腕,并无丝毫的畏惧:“放还是不放?如今在我营帐里做客的人可是姓霍的!齐王殿下还在这里,这话轮不到你来问我。”
“秦青,放下剑。”霍羲桀像是一个突然回过神来的看客,嘴边突然有了一点讳莫如深的笑意,“父亲在他的营帐中是客,他在我这里,自然也是客。”
姜应朗笑道:“不愧是霍羲桀,看事情是比这小喽啰通透得多!”他带着几分挑衅的笑意,慢慢看着自己脖子上的剑被撤了下去,自己则一步一步行至霍羲桀跟前,只与他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上上下下将霍羲桀打量了个遍,笑道,“只是你这话若是被太后知道了,她可就要怀疑你是通敌叛国了呢,她这个女人啊,年纪不大城府却深得摸不着底,连司徒启都不是她的对手,更何况你我呢?”
“哦?”霍羲桀扬起一张脸,颇有几分玩味,“所以呢?”
“你是聪明人,我也就不在你面前绕弯子了。你我都该知道,大梁早就气数已尽,现在就是那盘子里的一捧灰尘,随便一阵风都能够吹散它,吹得它再也没有生还的余地,这叫什么来着?哦,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梁已经合了这么些年,是时候分分了!我一人的力量到底还是单薄,所以总是想找一个绝好的帮手来和我一起联手反梁,共谋霸业。我此番将安北侯请到军营里,一是仰慕安北侯已久,想要面见请教。二来,我知道你们父子两个一向都是聚少离多,是想让你们父子好好团聚一下,寮补思念之苦。只要齐王殿下应允与我联手抗梁,我即刻就可让你们父子团聚,共享天伦。”
霍羲桀扫一眼他身上的飞鹰玉钩,低头冷笑一声,不屑道:“你如今自己都朝不保夕,还能站在这里与我废话许多,当真可笑。”
姜应分毫不乱分寸,只从容答道:“殿下一口一个谋逆,倒是颇有忠臣良将的模样。这话您对下面人说说可以,对太后说说也可以,可却大可不必在我姜应面前三令五申的,没什么意思。你心里揣着的是什么,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可我姜应自小阅人无数,自信自己从来不会看错人,从你无召北上齐鲁的那一刻起,你的一颗心就已经晃了、散了,这并不奇怪!你霍羲桀青年英才,要智谋有智谋,要手段有手段,要人马有人马,原是最有资格在这乱世一争千秋的人。你要是和我一起去争一争,能做的又何止一个齐王?”
霍羲桀的笑容里三分冷漠两分散漫五分轻蔑,杂在一起让人捉摸不透:“你就这么想要那个金顶之巅的位置?”
“自然,我一个人走不上去,所以我希望你和我一起。”
“我要是不愿意和你一起呢?”
姜应的目光骤然收紧,脸上的笑却是纹丝不动:“那只怕……殿下与安北侯的相见之日就遥遥无期了。”
秦青闻言骤然大怒,冷声哼斥道:“阴险小人,卑鄙!”
姜应并不回头,只是淡漠道:“只要最终的结果能够尽如我愿,手段是卑鄙还是磊落,又有谁会在乎?”他逼视霍羲桀,切切道,“殿下人中龙凤,可莫要错过这一飞冲天的好时节呐,若真的大业得成,你我两分天下,称王称帝,共享太平,何乐而不为呢?”
霍羲桀淡淡瞥了姜应一眼,蕴在骨子里的桀骜慢慢化成了眼底的一丝轻曼的轻蔑:“若我还是不愿呢?”
姜应的恍惚仅仅只有半瞬,短得几乎无法捕捉,他很快又堆起了满脸的笑意,从容道:“不急,齐王殿下且慢慢想着,总之安北侯如今在我那里一切安好,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只是,如今的形式可不是那摆在集市上等着你来挑的白菜,一眨眼就什么都变了,姜某可不敢担保明儿又是什么气候,更不敢担保明儿个安北侯还是不是我姜应的客人,您呐,自己好生掂量着罢。”
霍羲桀并不回答,只是抬眼静静看着眼前的姜应,就好像宫殿前高高在上地睥睨着来往众生的金身狮像一样,永远都带着几分天生的威严和冷漠。
姜应不喜欢霍羲桀骨子里的那一份冷漠和寡淡,略低头回避了他仅仅扫视过来的眼神。他匆匆向后一挥手,唤过一位捧着酒壶的侍从,道:“这是我营帐之中上好的七十年的女儿红,一共只得三坛,如今特拿出一坛来献与齐王殿下,以示我姜应英雄惜英雄的诚意。”
霍羲桀并不接酒,反倒缩回了自己抵在桌案上的手,默默地背于身后。
姜应知道霍羲桀心里对自己很是戒备,自然也不会愿意接自己的酒,索性自己将酒捧了过来,去掉顶盖,抬头就痛饮了几口,喝毕以后,将酒坛往霍羲桀面前一送,食指慢慢扣着那酒坛坛口的边沿,依旧是笑着道:“真是好酒!殿下担心酒里有毒,如今姜某已经先饮为敬了,殿下又何必对我戒备如此呢?我敬殿下是英雄,才冒着被你的手下乱刀砍死的风险过来见你,殿下却连我的酒都不肯喝一口,这未免太伤姜某的心了些。”
霍羲桀始终紧紧盯着姜应,见他实打实地喝了酒了,这才放心地伸手拿起酒坛,只小小地饮了一口,便又将酒坛放回原位,道:“酒我已经喝了,你可以走了。”
姜应凝视霍羲桀漆黑的双眼,深深笑道:“既如此,我就会营静候殿下的佳音了。”
待到姜应离去之后,霍羲桀才轻轻唤进来两个侍从,扬起下巴指了指桌上上好的酒,简短道:“拿去扔了。”
侍从见霍羲桀面色不善,忙将那香气四溢的酒扔了出去,秦青看着他们出了帐子,才对霍羲桀道:“姜应这个人,自大、狂妄、阴险、卑鄙,是万万不可相信的,和他结盟,不被他连累都是幸事,更别说什么称王称帝了。依着我看,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安北侯从反军的营地里救出来才好。”
霍羲桀望着适才姜应离开的方向,慢慢扣着已经发旧的桌案,嘴里慢慢迸出八个字:“无知宵小,自不量力!”
秦青带着几分得意的笑道:“听你这般语气,你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了?”
霍羲桀的嘴边慢慢盛起几分懒懒的笑意,可那笑意还未扩散开,就哑然止在了一半,似是突然凝住了一般,慢慢碎裂了开来,连带着他的眉头也一起皱了起来,且愈发剧烈。
秦青察觉到不对,忙上前几步道:“你怎么了?”
霍羲桀的额头上已经有汗慢慢地涌了上来,雨点一样地洒在他的脸上,他自己却早已痛得有些受不住,仿佛有千百只猛虎正撕扯着他似的,他几乎不能言语,只能痛苦地在椅子上缩成一团,口中艰难道:“那酒有诈,快去叫军医来!”
秦青不敢怠慢,忙一溜烟地冲出了营帐,唯留霍羲桀一个人在椅子上揪成一团,秦青离开后,他才终于受不住似的轻轻闷哼出声来,那声音极小极低,几乎不能耳闻,像是深夜里最轻的梦呓。痛楚没有随着他的闷哼有丝毫的减轻,反而愈发剧烈起来,好似要将他整个人劈成两半,他等不到军医来,就已经痛地昏死在了当地,眼前的最后一点亮光也终究熄灭殆尽,变成了一团腌臜的灰烬。
“你说什么?霍羲桀重了蛊毒?”昤安止住脚步,回头问道。
贺则修立定拱手,笃定道:“消息是安骅亲自确认过的,绝无差错,且这件事现在已经在山东那边传遍了。说是姜应前些日子去了齐王殿下的营帐之中,好像是有意拉拢,还给了齐王一坛子上好的女儿红,齐王喝了以后就开始浑身剧痛,几次晕倒过去,请了军医来看过了,最后确诊是中了蛊毒。”
昤安凝神片刻,又继续启步在太液池周围慢慢游走起来,如今天气已经复暖,长安却还是冷得骇人,必得要穿最厚的行头才敢出门。饶是冻人到这般地步,昤安却还是不愿待在殿内,那些华丽冰冷的陈设总是能够轻易勾起她对王珩和以往的回忆,让她迷茫纠结,甚至意乱心迷,而这样的动摇和凌乱,是昤安最不愿意见到的,她需要冷静和理智,绝对的冷静和理智。
“孤小时候曾经听家父说起过,蛊毒是种蛊人以血养出的,最为凶猛剧烈,发作起来之时,蛊虫会在体内反复游走,如百刃刺心,教人生不如死。若非有解药,那中毒者在一月之内会被蛊虫啃食掉五脏六腑,最后被折磨致死。这样阴狠的毒,也亏姜应使得出来!”
贺则修始终与昤安保持着一步的距离,垂首道:“太后说得正是,蛊毒之所以是世上最狠辣的毒药,就是因为它的解药是种蛊人的血配置而成的,世间除了种蛊人自己,再没有人能够配出来。姜应居然给齐王下了这样阴狠的毒,想必是要以此来威逼齐王就范。”
昤安看着眼前被冻成莹白一湖的太液池,语气慢慢就凌厉了起来:“先是以安北侯的性命相威胁,然后再下蛊毒来相逼,看来姜应对霍羲桀可是势在必得了。”
贺则修附和道:“姜应既然敢下毒,那就是笃定了会与齐王殿下死磕到底,若是齐王一旦动摇……一个姜应加上一个霍羲桀,还有河西那二十万的人马,更有秦青、吴渊、尚侃等猛将襄助,于咱们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啊。”
昤安微微一笑,回过头对贺则修道:“霍羲桀是个连司徒启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不吃软不吃硬,你越是想要驯服他威胁他,他就越是要和你对着来,这样一个人,又岂是一个姜应能随随便便控制的?”
贺则修狐疑道:“太后娘娘的意思是……霍羲桀有办法让自己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蛊毒毕竟是蛊毒,哪里是那么容易自己解开的?”
昤安继续漫步,面上并无多大的表情,连着那话也像是被这无边的寒冷冻住了一样,听不出丝毫的情绪:“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好,玉石俱焚也罢,左右姜应敢这般逼迫霍羲桀,霍羲桀是宁死也不会放过他的。如今咱们也不必着急,且看霍羲桀究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地除掉姜应,还是和姜应玉石俱焚罢。”
“无论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玉石俱焚,姜应这个附骨之疽都是必死无疑,于娘娘而言,是好事一件。”贺则修心领神会,微笑附和道。
昤安轻轻呼吸着冰冷的空气,只觉得自己满心满肺都是那寒沥沥的冷,直直冷到自己的心坎了,她不由得又想到了王珩,以往这样的时节里,他是最爱拿着红泥的小火炉烹上一壶滚烫的茶,坐在敞开大门的宫殿里看着漫天的雪花缓缓落下。
如此清晰的画面,竟然真的都是往事了么?
她默默不言,唯有缓缓叹气,复又长吁。
贺则修见昤安此状,心中却也明白上了几分,于是试探着道:“太后娘娘是想念先帝了么?”
昤安沉默一瞬,终究还是呓语似的道:“先帝,是啊,阿珩——他已经是先帝了,我也不是皇后了,我是太后,垂帘摄政的大梁太后,”她似乎有无限的失落和感慨,只是都收敛着不敢尽情宣泄出来,“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可孤却总是觉得,不管用情深浅与否,凡是回忆,总像一场大梦,梦里清醒,醒来却还是糊涂。”
她说到这里猛然停住,很快地就收拢了自己的情绪,略停上一瞬,然后镇静问道:“新颁下去的税令,实施得如何了?”
贺则修轻轻叹气,摇头不止:“去年气候不好,大部分田地的收成都很是凄凉,加上如今连年征战国库本就空虚,娘娘的税令虽有意缓解百姓的压力,却抵不住那些官员们依旧贪得多供的少。税务这一块,许多官员本就是官官相护,也不会留下证据,查也查不出来问题。如此冗官积弊,贪污难除,本就是积尘已久的东西,想要一个税令就将陈灰一扫而空,只怕是不行啊。”
昤安长叹,却只敢在心里,面上依旧是四平八稳两袖生风,安稳地像是神龛里供着的菩萨。
这一年的冬天真的格外长,仿佛天地都被收拢在了那银白的盒子里。
这样的冷,似乎永远也不会完,完不了!
昤安并不言语,只是微微颔首,如同看归鸟入林池鱼沉潭般淡然。
毓书恭身退出慈晖殿,只留身后的昤安和寒漪相对而坐,红泥的小火炉之上烧着滚烫的热水,发出咝咝啦啦的热气来,很快地融在了室内洋洋洒洒的暖意之中。
寒漪慢慢把青花茶盅里的上好毛尖茶叶用檀木制的夹子夹在两个独玉杯中,带着两份薄薄的笑意道:“太后终究还是放过了他。”
昤安面不改色:“是啊,我终究下不了那个狠心来杀了他。”
寒漪用棉布隔着手,慢慢将滚烫的水注入昤安面前清白的独玉杯中,道:“大概是因为娘娘心中有情,所以对这世间的有情之人也格外心软一些。”
昤安不语,只是看着眼前袅袅的白烟冉冉飘于自己眼前,拂了自己满眼。
她顾左右而言它,只是说:“你和徽贵嫔……徽贵太嫔她们,在寿安殿住得还好么?”
寒漪轻笑道:“哪有什么惯不惯的,一个住的地方而已,有睡榻有饭桌已然足矣,我这样的人,注定到哪里都是随遇而安的。”
昤安愣住,慢慢伸出手去试探独玉杯中茶水的温度,却被烫地收回手,只能窘迫笑道:“随遇而安是好事,我倒盼望着自己能与你一样随遇而安一回。”
寒漪明白,如今齐鲁、燕地、华北,甚至南边都不怎么太平,四方官员和伯爵君侯也愈发难以掌控,已经慢慢有了割据之势。百姓纷纷咒骂朝廷不仁不良,从前是骂王珩,如今自然是骂昤安,这样一骂,自然无数野心勃勃的人又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大梁本就已遭重创,眼下居然有了苟延残喘朝不保夕的意味在里头。昤安的焦虑和苦楚,她全都明了且感同身受。
寒漪看昤安眉目之间始终都有愁态,且日渐浓郁,不由得出言道:“臣妾知道自己微不足道,不能为娘娘分忧万一,也不敢说什么注意身体之类的空话来让娘娘担忧。臣妾只能说,天下大势,人生命运,凡事皆是有因有果,缘分天定。若大势所趋,那即使竭尽全力,该逝去的终究无由幸免,若命不该绝,那即使置之死地也能后生,这是再怎么也不会变的,望娘娘殚精竭虑之时,也莫要忘却臣妾今日所言。”
昤安久久沉默在当地,烟雾朦胧之间,几乎看不清她眼中究竟是疲惫还是悲怆,只能够听见她淡淡袅袅的声音不疾不徐地飘过来:“寒漪,你错了,于我而言,大势所趋也好,命不该绝也好,我都是要拼尽全力地厮杀一场的,为天下,为阿珩,为澈儿,为了王家的安稳…这是我的宿命,无由避免。”
寒漪知道自己拗不过昤安,就像总是拗不过他一样……她沉默了半晌,或许也不是半晌——直到面前的茶水已经变得温热了,她才从沉默里抬起头来,静静微笑道:“那寒漪也只能祝愿娘娘,无论何时何地,终究都可以心愿得偿。”
话音才刚刚落下,就听见殿门被“刷”地打开,莫有灵匆匆地闪进来,带入一股凉透的北风:“禀太后娘娘,齐鲁的反军头目姜应,他……他私自派人潜入敦煌郡,挟持了安北侯霍明。”
“什么?”
“什么?!”
两声纳罕前仆后继地涌入莫有灵的耳朵里,一声疑惑,一声惊怒。
霍明是威名赫赫的安北侯,早年间也是河西的一大猛将,后来因为坠马双腿残疾再上不得战场,在河西却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此人还是如今威震天下的齐王殿下霍羲桀的父亲,姜应本来身在齐鲁与霍明无冤无仇,却千里派刺客地挟持霍明,摆明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昤安忙追问道:“霍明现在何处?”
“想是那姜应早有预谋,现下安北侯已经被人带到了齐鲁反军的营帐当中了,奴才自己估摸着,那狗贼姜应只怕是要拿着安北侯的性命来威胁齐王殿下。”
昤安的心跳得很快,威胁霍羲桀?是啊,姜应废了这么大的周折把霍明绑到山东,还散出了消息,分明就是要逼迫霍羲桀和秦青缴械投降,甚至让霍羲桀归顺于自己。
她闭眸,只觉得满心的焦虑和沉重,她没有看见,她身后的寒漪,已经默默转过头去,满眼哀红惊怒。
“阿桀,你倒是说句话啊!侯爷如今在姜应那匹夫的手里,是生是死都是他一句话的事儿,咱们要是还杵着不动,只怕侯爷危在旦夕啊。”秦青站在霍羲桀案边,急地满脸通红,不住地打着转,他素来也算足智多谋,此刻却也失了章法,只能在霍羲桀面前一昧地催促。
相较于秦青的坐立不安方寸大乱,霍羲桀则镇静地可怕,他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案前,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桌案前四四方方的齐鲁地形绘图,除开眉头的皱缩之外,没有别的动作可言,也似乎没有什么别的情绪,只有紧攥衣角的手泄露出他一丝的紧张和忧虑。
“急又有什么用?”他慢慢开口,并无半分的殊音,“姜应是冲着我来的,暂时不会对父亲做什么,咱们现在,只需要等着他来和咱们谈条件就是。”
“可是安北侯年事已高又有腿疾在身,谁知道姜应会怎么对他……”
“我说了,此刻担忧这些都是徒劳的,只会乱了自己的心绪。”霍羲桀加强了几分自己的语调,似乎这样就能平息几分自己心里的惶恐和杂乱,来欺骗自己相信自己此刻绝对克制和理性的嘴脸。
秦青刚刚张开嘴,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见外面有簌簌的脚步传过来:“禀报殿下,禀报将军,姜应到了。”
秦青看向霍羲桀,却发现霍羲桀居然轻蔑地勾了勾嘴角,似笑非笑道:“来的真是快。”
姜应不等霍羲桀传召就抢先一步挥帘入内,径直向霍羲桀走去,那一脸干裂焦黄的皮肤和满脸奇异的怪笑遇上霍羲桀举世无双眉目若绣的画皮皮囊,怎么看都有些诙谐。
姜应才走到一半,就被一柄闪亮的剑架住了脖子,只见秦青正怒气冲冲地举剑相逼,满眼鄙夷道:“匹夫!你还敢来这里?”
姜应满脸笑意,闲闲拨了拨自己衣襟上挂着的飞鹰玉钩,丝毫不惧就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寒光凛凛的利剑:“秦将军好大的威风,不愧是敢火烧昭德门的虎将,当真是叫我姜应佩服啊!”
“你少在这里跟我说这些没用的,我今天就问你,安北侯,你是放还是不放?”
姜应闲闲低头,慢慢整理着自己绘了飞鹰的镀金护腕,并无丝毫的畏惧:“放还是不放?如今在我营帐里做客的人可是姓霍的!齐王殿下还在这里,这话轮不到你来问我。”
“秦青,放下剑。”霍羲桀像是一个突然回过神来的看客,嘴边突然有了一点讳莫如深的笑意,“父亲在他的营帐中是客,他在我这里,自然也是客。”
姜应朗笑道:“不愧是霍羲桀,看事情是比这小喽啰通透得多!”他带着几分挑衅的笑意,慢慢看着自己脖子上的剑被撤了下去,自己则一步一步行至霍羲桀跟前,只与他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上上下下将霍羲桀打量了个遍,笑道,“只是你这话若是被太后知道了,她可就要怀疑你是通敌叛国了呢,她这个女人啊,年纪不大城府却深得摸不着底,连司徒启都不是她的对手,更何况你我呢?”
“哦?”霍羲桀扬起一张脸,颇有几分玩味,“所以呢?”
“你是聪明人,我也就不在你面前绕弯子了。你我都该知道,大梁早就气数已尽,现在就是那盘子里的一捧灰尘,随便一阵风都能够吹散它,吹得它再也没有生还的余地,这叫什么来着?哦,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梁已经合了这么些年,是时候分分了!我一人的力量到底还是单薄,所以总是想找一个绝好的帮手来和我一起联手反梁,共谋霸业。我此番将安北侯请到军营里,一是仰慕安北侯已久,想要面见请教。二来,我知道你们父子两个一向都是聚少离多,是想让你们父子好好团聚一下,寮补思念之苦。只要齐王殿下应允与我联手抗梁,我即刻就可让你们父子团聚,共享天伦。”
霍羲桀扫一眼他身上的飞鹰玉钩,低头冷笑一声,不屑道:“你如今自己都朝不保夕,还能站在这里与我废话许多,当真可笑。”
姜应分毫不乱分寸,只从容答道:“殿下一口一个谋逆,倒是颇有忠臣良将的模样。这话您对下面人说说可以,对太后说说也可以,可却大可不必在我姜应面前三令五申的,没什么意思。你心里揣着的是什么,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可我姜应自小阅人无数,自信自己从来不会看错人,从你无召北上齐鲁的那一刻起,你的一颗心就已经晃了、散了,这并不奇怪!你霍羲桀青年英才,要智谋有智谋,要手段有手段,要人马有人马,原是最有资格在这乱世一争千秋的人。你要是和我一起去争一争,能做的又何止一个齐王?”
霍羲桀的笑容里三分冷漠两分散漫五分轻蔑,杂在一起让人捉摸不透:“你就这么想要那个金顶之巅的位置?”
“自然,我一个人走不上去,所以我希望你和我一起。”
“我要是不愿意和你一起呢?”
姜应的目光骤然收紧,脸上的笑却是纹丝不动:“那只怕……殿下与安北侯的相见之日就遥遥无期了。”
秦青闻言骤然大怒,冷声哼斥道:“阴险小人,卑鄙!”
姜应并不回头,只是淡漠道:“只要最终的结果能够尽如我愿,手段是卑鄙还是磊落,又有谁会在乎?”他逼视霍羲桀,切切道,“殿下人中龙凤,可莫要错过这一飞冲天的好时节呐,若真的大业得成,你我两分天下,称王称帝,共享太平,何乐而不为呢?”
霍羲桀淡淡瞥了姜应一眼,蕴在骨子里的桀骜慢慢化成了眼底的一丝轻曼的轻蔑:“若我还是不愿呢?”
姜应的恍惚仅仅只有半瞬,短得几乎无法捕捉,他很快又堆起了满脸的笑意,从容道:“不急,齐王殿下且慢慢想着,总之安北侯如今在我那里一切安好,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只是,如今的形式可不是那摆在集市上等着你来挑的白菜,一眨眼就什么都变了,姜某可不敢担保明儿又是什么气候,更不敢担保明儿个安北侯还是不是我姜应的客人,您呐,自己好生掂量着罢。”
霍羲桀并不回答,只是抬眼静静看着眼前的姜应,就好像宫殿前高高在上地睥睨着来往众生的金身狮像一样,永远都带着几分天生的威严和冷漠。
姜应不喜欢霍羲桀骨子里的那一份冷漠和寡淡,略低头回避了他仅仅扫视过来的眼神。他匆匆向后一挥手,唤过一位捧着酒壶的侍从,道:“这是我营帐之中上好的七十年的女儿红,一共只得三坛,如今特拿出一坛来献与齐王殿下,以示我姜应英雄惜英雄的诚意。”
霍羲桀并不接酒,反倒缩回了自己抵在桌案上的手,默默地背于身后。
姜应知道霍羲桀心里对自己很是戒备,自然也不会愿意接自己的酒,索性自己将酒捧了过来,去掉顶盖,抬头就痛饮了几口,喝毕以后,将酒坛往霍羲桀面前一送,食指慢慢扣着那酒坛坛口的边沿,依旧是笑着道:“真是好酒!殿下担心酒里有毒,如今姜某已经先饮为敬了,殿下又何必对我戒备如此呢?我敬殿下是英雄,才冒着被你的手下乱刀砍死的风险过来见你,殿下却连我的酒都不肯喝一口,这未免太伤姜某的心了些。”
霍羲桀始终紧紧盯着姜应,见他实打实地喝了酒了,这才放心地伸手拿起酒坛,只小小地饮了一口,便又将酒坛放回原位,道:“酒我已经喝了,你可以走了。”
姜应凝视霍羲桀漆黑的双眼,深深笑道:“既如此,我就会营静候殿下的佳音了。”
待到姜应离去之后,霍羲桀才轻轻唤进来两个侍从,扬起下巴指了指桌上上好的酒,简短道:“拿去扔了。”
侍从见霍羲桀面色不善,忙将那香气四溢的酒扔了出去,秦青看着他们出了帐子,才对霍羲桀道:“姜应这个人,自大、狂妄、阴险、卑鄙,是万万不可相信的,和他结盟,不被他连累都是幸事,更别说什么称王称帝了。依着我看,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安北侯从反军的营地里救出来才好。”
霍羲桀望着适才姜应离开的方向,慢慢扣着已经发旧的桌案,嘴里慢慢迸出八个字:“无知宵小,自不量力!”
秦青带着几分得意的笑道:“听你这般语气,你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了?”
霍羲桀的嘴边慢慢盛起几分懒懒的笑意,可那笑意还未扩散开,就哑然止在了一半,似是突然凝住了一般,慢慢碎裂了开来,连带着他的眉头也一起皱了起来,且愈发剧烈。
秦青察觉到不对,忙上前几步道:“你怎么了?”
霍羲桀的额头上已经有汗慢慢地涌了上来,雨点一样地洒在他的脸上,他自己却早已痛得有些受不住,仿佛有千百只猛虎正撕扯着他似的,他几乎不能言语,只能痛苦地在椅子上缩成一团,口中艰难道:“那酒有诈,快去叫军医来!”
秦青不敢怠慢,忙一溜烟地冲出了营帐,唯留霍羲桀一个人在椅子上揪成一团,秦青离开后,他才终于受不住似的轻轻闷哼出声来,那声音极小极低,几乎不能耳闻,像是深夜里最轻的梦呓。痛楚没有随着他的闷哼有丝毫的减轻,反而愈发剧烈起来,好似要将他整个人劈成两半,他等不到军医来,就已经痛地昏死在了当地,眼前的最后一点亮光也终究熄灭殆尽,变成了一团腌臜的灰烬。
“你说什么?霍羲桀重了蛊毒?”昤安止住脚步,回头问道。
贺则修立定拱手,笃定道:“消息是安骅亲自确认过的,绝无差错,且这件事现在已经在山东那边传遍了。说是姜应前些日子去了齐王殿下的营帐之中,好像是有意拉拢,还给了齐王一坛子上好的女儿红,齐王喝了以后就开始浑身剧痛,几次晕倒过去,请了军医来看过了,最后确诊是中了蛊毒。”
昤安凝神片刻,又继续启步在太液池周围慢慢游走起来,如今天气已经复暖,长安却还是冷得骇人,必得要穿最厚的行头才敢出门。饶是冻人到这般地步,昤安却还是不愿待在殿内,那些华丽冰冷的陈设总是能够轻易勾起她对王珩和以往的回忆,让她迷茫纠结,甚至意乱心迷,而这样的动摇和凌乱,是昤安最不愿意见到的,她需要冷静和理智,绝对的冷静和理智。
“孤小时候曾经听家父说起过,蛊毒是种蛊人以血养出的,最为凶猛剧烈,发作起来之时,蛊虫会在体内反复游走,如百刃刺心,教人生不如死。若非有解药,那中毒者在一月之内会被蛊虫啃食掉五脏六腑,最后被折磨致死。这样阴狠的毒,也亏姜应使得出来!”
贺则修始终与昤安保持着一步的距离,垂首道:“太后说得正是,蛊毒之所以是世上最狠辣的毒药,就是因为它的解药是种蛊人的血配置而成的,世间除了种蛊人自己,再没有人能够配出来。姜应居然给齐王下了这样阴狠的毒,想必是要以此来威逼齐王就范。”
昤安看着眼前被冻成莹白一湖的太液池,语气慢慢就凌厉了起来:“先是以安北侯的性命相威胁,然后再下蛊毒来相逼,看来姜应对霍羲桀可是势在必得了。”
贺则修附和道:“姜应既然敢下毒,那就是笃定了会与齐王殿下死磕到底,若是齐王一旦动摇……一个姜应加上一个霍羲桀,还有河西那二十万的人马,更有秦青、吴渊、尚侃等猛将襄助,于咱们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啊。”
昤安微微一笑,回过头对贺则修道:“霍羲桀是个连司徒启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不吃软不吃硬,你越是想要驯服他威胁他,他就越是要和你对着来,这样一个人,又岂是一个姜应能随随便便控制的?”
贺则修狐疑道:“太后娘娘的意思是……霍羲桀有办法让自己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蛊毒毕竟是蛊毒,哪里是那么容易自己解开的?”
昤安继续漫步,面上并无多大的表情,连着那话也像是被这无边的寒冷冻住了一样,听不出丝毫的情绪:“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好,玉石俱焚也罢,左右姜应敢这般逼迫霍羲桀,霍羲桀是宁死也不会放过他的。如今咱们也不必着急,且看霍羲桀究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地除掉姜应,还是和姜应玉石俱焚罢。”
“无论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玉石俱焚,姜应这个附骨之疽都是必死无疑,于娘娘而言,是好事一件。”贺则修心领神会,微笑附和道。
昤安轻轻呼吸着冰冷的空气,只觉得自己满心满肺都是那寒沥沥的冷,直直冷到自己的心坎了,她不由得又想到了王珩,以往这样的时节里,他是最爱拿着红泥的小火炉烹上一壶滚烫的茶,坐在敞开大门的宫殿里看着漫天的雪花缓缓落下。
如此清晰的画面,竟然真的都是往事了么?
她默默不言,唯有缓缓叹气,复又长吁。
贺则修见昤安此状,心中却也明白上了几分,于是试探着道:“太后娘娘是想念先帝了么?”
昤安沉默一瞬,终究还是呓语似的道:“先帝,是啊,阿珩——他已经是先帝了,我也不是皇后了,我是太后,垂帘摄政的大梁太后,”她似乎有无限的失落和感慨,只是都收敛着不敢尽情宣泄出来,“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可孤却总是觉得,不管用情深浅与否,凡是回忆,总像一场大梦,梦里清醒,醒来却还是糊涂。”
她说到这里猛然停住,很快地就收拢了自己的情绪,略停上一瞬,然后镇静问道:“新颁下去的税令,实施得如何了?”
贺则修轻轻叹气,摇头不止:“去年气候不好,大部分田地的收成都很是凄凉,加上如今连年征战国库本就空虚,娘娘的税令虽有意缓解百姓的压力,却抵不住那些官员们依旧贪得多供的少。税务这一块,许多官员本就是官官相护,也不会留下证据,查也查不出来问题。如此冗官积弊,贪污难除,本就是积尘已久的东西,想要一个税令就将陈灰一扫而空,只怕是不行啊。”
昤安长叹,却只敢在心里,面上依旧是四平八稳两袖生风,安稳地像是神龛里供着的菩萨。
这一年的冬天真的格外长,仿佛天地都被收拢在了那银白的盒子里。
这样的冷,似乎永远也不会完,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