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宴
她打开窗,寒冽的冷风迎面而来,吹得她清醒了不少,月亮隐匿在黑夜的云层中,只露出了一点月勾,时隐时现,如镜花水月,难以捕捉。
梦中之事,使她内心紊乱,心绪不宁,红衣女子的身影不由得浮现脑海,这两件事俱为怪异,不知其中是否有所牵连。
她呆坐许久后才躺下身,看着漆黑的上方木栏,眼神淡淡的,似乎还在思索。
就这么,天色渐明,她只是小息了会儿,没睡熟,眼底一片清明。
兰蕙正想着进屋叫她起身,就见她异于往日的早起,乖乖地坐在床榻上,注视着窗外,安静得有些陌生,不像她。
兰蕙没多想,只当她是还没完全醒过来,上前欠身道:“小姐,该梳洗起身了。中书侍郎府上的嫡四小姐来府上找您,邀去游玩。”
沈宁萱知道是常兰来了,眼中恢复了些许光彩,为了确认自己听得是否清楚,又问了一句:“常兰吗?”
兰蕙笑着点头,沈宁萱赶紧下床梳洗。
刚一到大厅,她一下就看清了那抹丽色,常兰如昨日般穿着一身艳色的衣裙,头上还簪着一枝花,脸上已经没了昨日的土尘,小脸白净的很,更像瓷娃娃了。
常兰也是一眼注意到了她,原本的无精打采一扫而空,换上了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
“阿珍!”她小步跑来,握住沈宁萱的手,凑到她耳边,悄咪咪地说:“听说学子居办清河宴,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沈宁萱一向认为学子居就是弄琴棋书画的文人之地,自知自己才学浅薄,欲要拒绝:“不好吧,我不会作诗绘画。”
“怕什么,我们只是去看个热闹罢了,话说这学子居也有武生啊。你就不想看看真功夫吗?那可比别些东西要有趣得紧。”常兰劝说她。
于是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沈宁萱终于向好奇心屈服,与她同去。
学子居中,群群团聚,学子间的学术争论,吟诗书画,闹声不断,此刻平日里默声沉静的文人墨客,高声放词,一杯浊酒下肚,万般志向诉出。
沈宁萱看到杯酒随小溪流水而飘荡,一停,青衫学子举起杯,一口饮尽:“杯莫停,今朝欢喜,友人聚,诉凌云志。”
“萋萋,这是什么?”
常兰想了许久,终于想到曾经二哥哥所说的流水宴,“这是流水宴,任酒杯飘荡,围坐学子待它停后,就会将它一口饮尽,随即作诗。”
“哦~”沈宁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有趣:“好好玩啊!······唉,可是没作诗的本领,玩不了。”
常兰眼睛不停地往远处校场瞟,“没关系,文的不行,我们去玩武的。”
沈宁萱点头,两个小姑娘向校场跑去。
校场内,几名武生在台上切磋武艺,有的在投壶射箭,有的在交流剑法。
台上两人打斗不休,拳拳相击,谁也不落谁的下风,台上的人在看戏助威,场面好不热闹。
“那个好像是西虎营的朱大帅三子,朱崇。”
沈宁萱听着常兰说着,对西虎营也略有所闻,西虎营是四大营之一,除此外,还有隼鹰营,狮崇营,左丘营。至于西虎营的朱大帅,她只知他的长子朱胤如今在左丘营做校尉,二女嫁于了文籍阁张史官家的二公子张灏,对于三子倒是没什么印象,许是因为他还在诗书的年华吧。但是与他比试的那人,她却知晓,他是西世侯府的世子,叶苏泽。
“正南,华文,你二人别打了。打了这么多次,也没分出个胜负来,别伤了和气。”说话的人身着蓝衫,身形单薄,袖口的衣角被洗得有些发白,面色清润,似乎是寒士居的学子。
“范子楚,我朱崇今日不把叶华文打得叫爹,我就不下台。”
叶苏泽冷哼了声,“也不知道,到时候,是谁喊爹。”
“当然是你!”朱崇迅速答道:“弱鸡!”
叶苏泽怒气升起,手上的动作愈发的狠厉,朱崇有些没反应过来,被迫抗下几招,难以出手。
“朱正南,看看现在到底是谁叫爹!”叶苏泽冷声道。
朱崇自是不认,开始出手反击,一拳一拳地有力出击,两人又恢复到了先前僵持不下的状态,还扭打到了一起,嘴上也喋喋不休地叫骂着。
“叶华文,小爷我给你脸了,看你爹我不收拾收拾你这个逆子。”
话音刚落,叶苏泽一拳袭来,朱崇分心没挡住,鼻子流出了鲜红温热的血液,“哦~,我爹可没那么不经打。”
朱崇将鼻血随便一抹,招式更狠,与他再度缠斗起来。
沈宁萱看到眼前一幕,不禁鼻尖一痛,好似也被打了一般,咽了一口唾液,暗想:真狠,我以后的郎君必须得是像天上明月般清风霁月的,可不能是破口大骂的毛头小子。
一想到清风霁月,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日救她的世家公子。她后来也打听过了,他是赵国公府的嫡长子,赵祯,表字兰清,人人尊称一句小公爷。他也是这京城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呢!只可惜他早在他十五时与清河崔氏嫡四小姐立下婚约,交换了庚帖,再过一年,也就是他十八时,就会迎娶崔四小姐。
也不知是心念至极念者来还是怎么滴,赵祯竟也来了此处参加清河宴。他一如当日的清隽温润,行止有礼。
“小公爷。”范洮与众位学子恭敬作揖道。
“今日清河宴,鄙人只是想来凑个热闹,诸位抬爱了。”随后,赵祯与范洮一道。
常兰疑惑而好奇的眼神在沈宁萱和赵祯之间徘徊着,“阿珍,你喜欢小公爷啊?”说完,她就犯了难:“但是,这位小公爷已经有婚约了,一年后就娶妻,怎么办呢?”她有些心疼地盯着沈宁萱,“阿珍,要不你还是换一个人喜欢吧?毕竟这天下间的优秀男儿无数,待日后你遇到了比他更好的,我一定会帮你把他捆上你的床榻,供你赏玩如何?”
沈宁萱没想到常兰的想法竟然会如此危险而······,脸上像被火烧了一样,红的不成样,像熟透的莓果:“···萋萋···你···你别胡说,怎···怎么可以···”捆住赏玩呢!这几个字实在是难以启齿,话到嘴边,她根本没办法说出口。
“怕什么!你爹是当朝首辅,你义母是当朝皇后,姑姑是当朝贵妃,义兄是太子殿下,义父姑父是当今圣上,这世间哪有你得不到的男子?得不到就抢到,哪位郎君敢不从!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我们女子就不可以养郎君面首?”
沈宁萱听着她与世俗不符的“歪理”,纠不出错,反而内心强烈的认同,确实如此,女子也有享受自由的能力,有什么话是不可说的呢!?
常兰见她不出声继续说道:“男子不就是比女子要多看了些书,识了多些字,望见了更大的世界罢了。若是我们女子也可以受到公平的待遇,与他们一样读书写字,可以考取功名,也不知是谁嫁谁娶呢!”常兰见她脸色依旧平静,眼底闪过一分落寞,始终不会有人认同她的观点,她就像是纷扰尘嚣中的清醒客,“好了,我都是胡说的,你别当真了。”
沈宁萱终于开口,语出惊人:“确实如此。曾经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没人理我,没想到萋萋的想法竟然和我的想法如出一辙。这些嘴上说得口口有道的男子,他们下意识认为女子柔弱,妇人之仁,胸无半点文墨,但他们却从来不会告诉女子,她们也可以读书习武,明明他们都是从女子的肚里出来的,可尊敬女子的却少之又少,小时候,我就不理解,要是这样,生他们下来还不如养条贴心的忠犬好过。”
“养他们不如养条狗·····哈哈···哈哈哈哈”常兰笑得有些胃疼。
沈宁萱环视四周,见有些人瞧了过来,急忙道:“萋萋,你先收一收,他们都看过来了。”
常兰也看到了,憋住笑,神情略微显得痛苦。
“抱歉,抱歉。”沈宁萱向他们赔笑道。
“敢问二位小姐是?”一位学子问。
沈宁萱面露难色,要是说出身份,爹爹肯定会听到风声的,到时候,她就要挨训了。她坎坎坷坷地编道:“······小女与好友只是仰慕诗书,听闻学子居办清河宴,对此有些向往,偷偷进来了。”
“你们两个姑娘,怎么能来学子居呢?”另一位学子带着质问。
常兰一听,心里不乐意了。正想与他辩驳
赵祯开口:“自当今圣上登记后,女子也有权学习诗书,所以,这位兄台怕是说错了。”
那名学子听出赵祯的偏袒之意,没敢反驳。
“都散了吧。”
赵祯一声令下,众位学子只能离开,继续宴会。
“两位姑娘,没事了。在下在此替诸位向二位赔罪。”赵祯拱手作揖。因为她戴帷纱,赵祯并没有将她认出,只当她是来求学的女子。说:“姑娘,是想吟诗还是投壶?”
沈宁萱和常兰相视一看,沈宁萱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上:“小女想试试射箭。”也不知是为何,从小,她就对射箭的兴趣异常的大,哪怕是爹爹不愿,也只能顺着她。但如今还是有些忐忑。
赵祯楞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这个意外的选择:“姑娘确定?”
沈宁萱颔首,赵祯只能由着她去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一步一步走到射箭处,那些男子的眼光像是刀刃,一片一片将她切割开来,他们紧紧地盯着她,盯着这个不守女德的女子,似乎要将她浑身上下都解剖得明明白白才好,他们眸光讥讽,不屑地看着她,似乎料定她会输。到那时,他们就会展现他们的文采,将她彻头彻尾地打压个遍,让她永远无法翻身动弹,让她为她刚才的胡言乱语付出代价。
沈宁萱心中的想法愈加清晰:她不能输!
台上打斗的两人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开始凑这份热闹,毕竟如此不合礼教的女子除了传闻中的董小姐董谙文,今日又多了一个,至于这个能不能像董小姐那样打碎那些男人的看法就要看接下来的这场戏了。
沈宁萱深深吸了一口气,手微微颤抖地触碰弓,忽的抓紧弓柄,心中坚定了起来。
这一局,她必须赢,绝对不能输,否则,女子将再输一局,那些男子将坚信他们的看法,女子难反也。
沈宁萱举起弓,从箭筒中抽出一支羽箭,搭上弓,一把将弓拉至满月。
咻——
眼一闭,手一松,周围的空气仿佛静止了一样,只余下利箭的矢疾声,冬风微微吹起少女的墨发。
砰——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一声箭入箭靶的闷声,她缓缓睁开双眼,那只羽箭正中红心。
她赢了?
她紧张地观察了四周的学子,他们无不是目瞪口呆,对此感到不可思议,有些人的眼里甚至出现了佩服。
所以,她赢了······她赢了!!!
“这到底是哪家的小娘子?不错啊!”朱崇情不自禁地称赞道。
叶苏泽附和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赵祯和范洮的眼中也带着赞赏,赵祯不吝夸道:“姑娘好箭术。”
沈宁萱顿时觉得耳根发烫,略微垂头,有些羞涩。“多······多谢公子夸赞,小女不过小才尔尔,不足挂齿。”
赵祯轻笑着:“姑娘自谦了。”
“就是,姑娘家家,箭法如此超群,可比某些只会叫的狗强多了!”朱崇敏捷地下台,眼神若有若无地瞟了那些儒生几眼,暗示意味十足,那群学子自知无法辩驳,纷纷垂头,假作若无其事地散开。
“姑娘,是哪家的?不如互交姓名,认识认识?”朱崇投她以恳切目光,诚心十足。
沈宁萱咬唇,沉吟片刻,说:“小女姓柳,名唤宁珍。”
沈宁萱将目光投向常兰,常兰犹豫着开口
“小女姓孙,唤兰萋。”
“原来是柳姑娘和孙姑娘。”朱崇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在下朱崇,家中排行老三,表字正南。”
“朱三公子。”两人一同唤道。
叶苏泽也介绍道:“在下西世侯府叶苏泽,表字华文。见过二位姑娘。”
“在下范洮,宁州长恒县人士,寒士居子弟,表字子楚。有幸与二位姑娘相识。”
“在下国公府赵祯,表字瑄羽。见过二位姑娘。”
“小女见过诸位公子。”沈宁萱和常兰异口同声说。
“诸位是在聊什么呢?如此欢愉。”一道调笑的女声传来。
梦中之事,使她内心紊乱,心绪不宁,红衣女子的身影不由得浮现脑海,这两件事俱为怪异,不知其中是否有所牵连。
她呆坐许久后才躺下身,看着漆黑的上方木栏,眼神淡淡的,似乎还在思索。
就这么,天色渐明,她只是小息了会儿,没睡熟,眼底一片清明。
兰蕙正想着进屋叫她起身,就见她异于往日的早起,乖乖地坐在床榻上,注视着窗外,安静得有些陌生,不像她。
兰蕙没多想,只当她是还没完全醒过来,上前欠身道:“小姐,该梳洗起身了。中书侍郎府上的嫡四小姐来府上找您,邀去游玩。”
沈宁萱知道是常兰来了,眼中恢复了些许光彩,为了确认自己听得是否清楚,又问了一句:“常兰吗?”
兰蕙笑着点头,沈宁萱赶紧下床梳洗。
刚一到大厅,她一下就看清了那抹丽色,常兰如昨日般穿着一身艳色的衣裙,头上还簪着一枝花,脸上已经没了昨日的土尘,小脸白净的很,更像瓷娃娃了。
常兰也是一眼注意到了她,原本的无精打采一扫而空,换上了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
“阿珍!”她小步跑来,握住沈宁萱的手,凑到她耳边,悄咪咪地说:“听说学子居办清河宴,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沈宁萱一向认为学子居就是弄琴棋书画的文人之地,自知自己才学浅薄,欲要拒绝:“不好吧,我不会作诗绘画。”
“怕什么,我们只是去看个热闹罢了,话说这学子居也有武生啊。你就不想看看真功夫吗?那可比别些东西要有趣得紧。”常兰劝说她。
于是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沈宁萱终于向好奇心屈服,与她同去。
学子居中,群群团聚,学子间的学术争论,吟诗书画,闹声不断,此刻平日里默声沉静的文人墨客,高声放词,一杯浊酒下肚,万般志向诉出。
沈宁萱看到杯酒随小溪流水而飘荡,一停,青衫学子举起杯,一口饮尽:“杯莫停,今朝欢喜,友人聚,诉凌云志。”
“萋萋,这是什么?”
常兰想了许久,终于想到曾经二哥哥所说的流水宴,“这是流水宴,任酒杯飘荡,围坐学子待它停后,就会将它一口饮尽,随即作诗。”
“哦~”沈宁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有趣:“好好玩啊!······唉,可是没作诗的本领,玩不了。”
常兰眼睛不停地往远处校场瞟,“没关系,文的不行,我们去玩武的。”
沈宁萱点头,两个小姑娘向校场跑去。
校场内,几名武生在台上切磋武艺,有的在投壶射箭,有的在交流剑法。
台上两人打斗不休,拳拳相击,谁也不落谁的下风,台上的人在看戏助威,场面好不热闹。
“那个好像是西虎营的朱大帅三子,朱崇。”
沈宁萱听着常兰说着,对西虎营也略有所闻,西虎营是四大营之一,除此外,还有隼鹰营,狮崇营,左丘营。至于西虎营的朱大帅,她只知他的长子朱胤如今在左丘营做校尉,二女嫁于了文籍阁张史官家的二公子张灏,对于三子倒是没什么印象,许是因为他还在诗书的年华吧。但是与他比试的那人,她却知晓,他是西世侯府的世子,叶苏泽。
“正南,华文,你二人别打了。打了这么多次,也没分出个胜负来,别伤了和气。”说话的人身着蓝衫,身形单薄,袖口的衣角被洗得有些发白,面色清润,似乎是寒士居的学子。
“范子楚,我朱崇今日不把叶华文打得叫爹,我就不下台。”
叶苏泽冷哼了声,“也不知道,到时候,是谁喊爹。”
“当然是你!”朱崇迅速答道:“弱鸡!”
叶苏泽怒气升起,手上的动作愈发的狠厉,朱崇有些没反应过来,被迫抗下几招,难以出手。
“朱正南,看看现在到底是谁叫爹!”叶苏泽冷声道。
朱崇自是不认,开始出手反击,一拳一拳地有力出击,两人又恢复到了先前僵持不下的状态,还扭打到了一起,嘴上也喋喋不休地叫骂着。
“叶华文,小爷我给你脸了,看你爹我不收拾收拾你这个逆子。”
话音刚落,叶苏泽一拳袭来,朱崇分心没挡住,鼻子流出了鲜红温热的血液,“哦~,我爹可没那么不经打。”
朱崇将鼻血随便一抹,招式更狠,与他再度缠斗起来。
沈宁萱看到眼前一幕,不禁鼻尖一痛,好似也被打了一般,咽了一口唾液,暗想:真狠,我以后的郎君必须得是像天上明月般清风霁月的,可不能是破口大骂的毛头小子。
一想到清风霁月,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日救她的世家公子。她后来也打听过了,他是赵国公府的嫡长子,赵祯,表字兰清,人人尊称一句小公爷。他也是这京城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呢!只可惜他早在他十五时与清河崔氏嫡四小姐立下婚约,交换了庚帖,再过一年,也就是他十八时,就会迎娶崔四小姐。
也不知是心念至极念者来还是怎么滴,赵祯竟也来了此处参加清河宴。他一如当日的清隽温润,行止有礼。
“小公爷。”范洮与众位学子恭敬作揖道。
“今日清河宴,鄙人只是想来凑个热闹,诸位抬爱了。”随后,赵祯与范洮一道。
常兰疑惑而好奇的眼神在沈宁萱和赵祯之间徘徊着,“阿珍,你喜欢小公爷啊?”说完,她就犯了难:“但是,这位小公爷已经有婚约了,一年后就娶妻,怎么办呢?”她有些心疼地盯着沈宁萱,“阿珍,要不你还是换一个人喜欢吧?毕竟这天下间的优秀男儿无数,待日后你遇到了比他更好的,我一定会帮你把他捆上你的床榻,供你赏玩如何?”
沈宁萱没想到常兰的想法竟然会如此危险而······,脸上像被火烧了一样,红的不成样,像熟透的莓果:“···萋萋···你···你别胡说,怎···怎么可以···”捆住赏玩呢!这几个字实在是难以启齿,话到嘴边,她根本没办法说出口。
“怕什么!你爹是当朝首辅,你义母是当朝皇后,姑姑是当朝贵妃,义兄是太子殿下,义父姑父是当今圣上,这世间哪有你得不到的男子?得不到就抢到,哪位郎君敢不从!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我们女子就不可以养郎君面首?”
沈宁萱听着她与世俗不符的“歪理”,纠不出错,反而内心强烈的认同,确实如此,女子也有享受自由的能力,有什么话是不可说的呢!?
常兰见她不出声继续说道:“男子不就是比女子要多看了些书,识了多些字,望见了更大的世界罢了。若是我们女子也可以受到公平的待遇,与他们一样读书写字,可以考取功名,也不知是谁嫁谁娶呢!”常兰见她脸色依旧平静,眼底闪过一分落寞,始终不会有人认同她的观点,她就像是纷扰尘嚣中的清醒客,“好了,我都是胡说的,你别当真了。”
沈宁萱终于开口,语出惊人:“确实如此。曾经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没人理我,没想到萋萋的想法竟然和我的想法如出一辙。这些嘴上说得口口有道的男子,他们下意识认为女子柔弱,妇人之仁,胸无半点文墨,但他们却从来不会告诉女子,她们也可以读书习武,明明他们都是从女子的肚里出来的,可尊敬女子的却少之又少,小时候,我就不理解,要是这样,生他们下来还不如养条贴心的忠犬好过。”
“养他们不如养条狗·····哈哈···哈哈哈哈”常兰笑得有些胃疼。
沈宁萱环视四周,见有些人瞧了过来,急忙道:“萋萋,你先收一收,他们都看过来了。”
常兰也看到了,憋住笑,神情略微显得痛苦。
“抱歉,抱歉。”沈宁萱向他们赔笑道。
“敢问二位小姐是?”一位学子问。
沈宁萱面露难色,要是说出身份,爹爹肯定会听到风声的,到时候,她就要挨训了。她坎坎坷坷地编道:“······小女与好友只是仰慕诗书,听闻学子居办清河宴,对此有些向往,偷偷进来了。”
“你们两个姑娘,怎么能来学子居呢?”另一位学子带着质问。
常兰一听,心里不乐意了。正想与他辩驳
赵祯开口:“自当今圣上登记后,女子也有权学习诗书,所以,这位兄台怕是说错了。”
那名学子听出赵祯的偏袒之意,没敢反驳。
“都散了吧。”
赵祯一声令下,众位学子只能离开,继续宴会。
“两位姑娘,没事了。在下在此替诸位向二位赔罪。”赵祯拱手作揖。因为她戴帷纱,赵祯并没有将她认出,只当她是来求学的女子。说:“姑娘,是想吟诗还是投壶?”
沈宁萱和常兰相视一看,沈宁萱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上:“小女想试试射箭。”也不知是为何,从小,她就对射箭的兴趣异常的大,哪怕是爹爹不愿,也只能顺着她。但如今还是有些忐忑。
赵祯楞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这个意外的选择:“姑娘确定?”
沈宁萱颔首,赵祯只能由着她去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一步一步走到射箭处,那些男子的眼光像是刀刃,一片一片将她切割开来,他们紧紧地盯着她,盯着这个不守女德的女子,似乎要将她浑身上下都解剖得明明白白才好,他们眸光讥讽,不屑地看着她,似乎料定她会输。到那时,他们就会展现他们的文采,将她彻头彻尾地打压个遍,让她永远无法翻身动弹,让她为她刚才的胡言乱语付出代价。
沈宁萱心中的想法愈加清晰:她不能输!
台上打斗的两人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开始凑这份热闹,毕竟如此不合礼教的女子除了传闻中的董小姐董谙文,今日又多了一个,至于这个能不能像董小姐那样打碎那些男人的看法就要看接下来的这场戏了。
沈宁萱深深吸了一口气,手微微颤抖地触碰弓,忽的抓紧弓柄,心中坚定了起来。
这一局,她必须赢,绝对不能输,否则,女子将再输一局,那些男子将坚信他们的看法,女子难反也。
沈宁萱举起弓,从箭筒中抽出一支羽箭,搭上弓,一把将弓拉至满月。
咻——
眼一闭,手一松,周围的空气仿佛静止了一样,只余下利箭的矢疾声,冬风微微吹起少女的墨发。
砰——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一声箭入箭靶的闷声,她缓缓睁开双眼,那只羽箭正中红心。
她赢了?
她紧张地观察了四周的学子,他们无不是目瞪口呆,对此感到不可思议,有些人的眼里甚至出现了佩服。
所以,她赢了······她赢了!!!
“这到底是哪家的小娘子?不错啊!”朱崇情不自禁地称赞道。
叶苏泽附和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赵祯和范洮的眼中也带着赞赏,赵祯不吝夸道:“姑娘好箭术。”
沈宁萱顿时觉得耳根发烫,略微垂头,有些羞涩。“多······多谢公子夸赞,小女不过小才尔尔,不足挂齿。”
赵祯轻笑着:“姑娘自谦了。”
“就是,姑娘家家,箭法如此超群,可比某些只会叫的狗强多了!”朱崇敏捷地下台,眼神若有若无地瞟了那些儒生几眼,暗示意味十足,那群学子自知无法辩驳,纷纷垂头,假作若无其事地散开。
“姑娘,是哪家的?不如互交姓名,认识认识?”朱崇投她以恳切目光,诚心十足。
沈宁萱咬唇,沉吟片刻,说:“小女姓柳,名唤宁珍。”
沈宁萱将目光投向常兰,常兰犹豫着开口
“小女姓孙,唤兰萋。”
“原来是柳姑娘和孙姑娘。”朱崇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在下朱崇,家中排行老三,表字正南。”
“朱三公子。”两人一同唤道。
叶苏泽也介绍道:“在下西世侯府叶苏泽,表字华文。见过二位姑娘。”
“在下范洮,宁州长恒县人士,寒士居子弟,表字子楚。有幸与二位姑娘相识。”
“在下国公府赵祯,表字瑄羽。见过二位姑娘。”
“小女见过诸位公子。”沈宁萱和常兰异口同声说。
“诸位是在聊什么呢?如此欢愉。”一道调笑的女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