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宅门口疯疯呆呆疑似谢小姐的女子,已经许久没来了。
中秋前夜吴萸在屋顶看到的男女亦恍如昙花一现,两月过去,对面没有发生任何令人心惊的大事。
倒是陛下准了两国的和亲文书,为彰显大国风范,准备在霖京让和亲公主自己择婿,成为最近热门话题。
听闻令阳公主虽在蠲国生长,却天生一副受霖人喜爱的面庞,连戍边卫国的横行大将军都夸赞不已。
而齐朝来的咸宜公主,早以姿容及手腕闻名各国,若说当世孰能与霖朝国力一较高下,当属齐朝。
两位公主不日便到霖京,来霖意图众说纷纭。
陛下六子三女,最大的皇子二十有七,最小的公主也已十八,太子为嫡,排行老三。
这次接待和亲公主的事宜由二皇子高永寅承办,高永寅大喜过望。
吴萸近来时常出入后宫,听到了许多“内幕消息”,感觉霖朝盛大的庙堂平静只是表象,底下早已巨浪翻涌。
皇子们还小的时候,只是陛下与臣子间的政戏,现在皇子均已成年,自然野心萌生,帝王集权势必分散,皇家同室操戈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
将来她会目睹,甚至亲身经历。
这一年多,吴萸从最初的害怕到此刻的平静,感觉积谷防饥、未雨绸缪还是有些好处的。
出殿门的时候正好遇见太子前来拜见皇后娘娘。
“给殿下请安。”
“无需多礼,母后身体如何?”高永朝温润如玉的气质,比其他皇子显得平易近人。
吴萸觉得自己医术不过是古代女子从医少,专为女子看诊的女医更少,物以稀为贵罢了,远没有真正的古人几十年的积累来得精。
当然,胜在她虽然表现出为人冷清但心思活络,比“老古董们”懂得变通,也胜在她爹吴太医从前的盛名和权贵们的有意吹捧。
“皇后娘娘很好。”二人相顾已无话,吴萸便告退了。
太子二十三了还没娶妻,她真的很怕皇后娘娘哪天乱点鸳鸯谱。
太子高永朝有陛下青睐,有朝中大臣赞誉,有民间口口称道,有强势外家,继位只是时间的问题,无需靠朝中联姻。
广阔的疆域,也让陛下眼界开阔,心态豁达,待人和善。
这样看霖朝至少还有几十年的太平。
真的是这样吗?
至少表面如此。
什么都有了,自然不必争。如大皇子、二皇子之流,可没有这样的好心态,只觉得陛下厚此薄彼。
高永朝可以,同为高家人他高永寅为什么不可以?
得到钦定后,高永寅即刻前往礼部商议相关事宜。
“小姐,那个女子又来了。”吴萸与乌梅回吴宅的时候,再次见到了两个月不曾出现的人。
吴萸刚走过,疑似谢小姐晕倒在了她旁边,路上不时有人来往,但对此置若罔闻。
吴萸退后一步站了一会儿,依旧不见有人上前来。
“小姐,怎么办呢?”乌梅望着自己小姐,知道她不是见死不救的人,上前悄声问道。
吴萸探脉探吸后发现呼吸正常,只是假性眩晕,虽然家就在身后,但还是让乌梅把她带去别处。
“扶去一里外的客栈。”
乌梅力大,又会武,扶五里都不是问题。
“一间房,一幅毛巾,一桶清水。”吴萸痛失一两白银。
疑似谢小姐衣服应该是新换过,但还是被她弄得很脏,整理散乱的发髻,小脸尘土抹干净后,总算能入眼了。
皮肤黝黑干燥,布满血丝、色斑,最令人无法忽视的是颧骨两团高原红,的确像是从西北流浪回来的。
疑似谢小姐这时恍恍惚惚地醒过来。
“你这么快就醒啦,小姐她醒了!”
“你刚才晕倒,我们救了你。”吴萸听到乌梅的声音走过来看她,虽身体虚弱但神色还算正常,尝试能否同她正常交流。
想起自己的一两白银不能浪费,补充道:“你可以在这里休息到明日午时一刻。”
“多谢二位。”她嗓音沙哑,起身道谢,但因为头还有些晕,起身失败又倒回了床榻。
“你是正常的啊?”乌梅常跟吴萸身后,说话有时不自觉会捡吴萸的词汇,学她的句式。
那要不要问她什么时候还小姐的一两白银呢?
吴萸瞥她。
感觉疑似谢小姐的眼神还蛮坚定的?
“我记得二位,你是吴宅的主人吴姑娘,已故吴太医之女,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
乌梅看向她又看向吴萸,惊讶地哦了一声。
吴萸见她如此清醒听她如此肯定:“你是对宅的原主人谢燕回?”
“是我。”谢燕回答得毫不犹豫。
谢燕回同她们讲了自己的现状——长衡公府唯一活着回来的人,精神有时清醒,有时糊涂。
谢燕回同吴萸说:“吴萸,你身上有股令我安心的味道。”
吴萸:我是薄荷,还是冰片?
几乎是一瞬间,吴萸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长衡公府三族千余人问罪,莫非是惊天冤案,唯一活着回来的谢家姑娘,实则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静待翻案复仇……
却听谢燕回说:“谢家罪孽深重,但已用鲜血偿还,往事已矣,我脑子不清醒时,总是忍不住想要看看,看一看孩子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看到的地方。”
谢燕回神色恍然眼角无意识流泪的模样,乌梅躲到吴萸身后,不忍再看。
风雨飘摇,兵戈扰攘,朝迁市变,是这个世界的家常便饭。
指不定哪天刀子就扎来了,唯明哲以保身。
中秋前夜吴萸在屋顶看到的男女亦恍如昙花一现,两月过去,对面没有发生任何令人心惊的大事。
倒是陛下准了两国的和亲文书,为彰显大国风范,准备在霖京让和亲公主自己择婿,成为最近热门话题。
听闻令阳公主虽在蠲国生长,却天生一副受霖人喜爱的面庞,连戍边卫国的横行大将军都夸赞不已。
而齐朝来的咸宜公主,早以姿容及手腕闻名各国,若说当世孰能与霖朝国力一较高下,当属齐朝。
两位公主不日便到霖京,来霖意图众说纷纭。
陛下六子三女,最大的皇子二十有七,最小的公主也已十八,太子为嫡,排行老三。
这次接待和亲公主的事宜由二皇子高永寅承办,高永寅大喜过望。
吴萸近来时常出入后宫,听到了许多“内幕消息”,感觉霖朝盛大的庙堂平静只是表象,底下早已巨浪翻涌。
皇子们还小的时候,只是陛下与臣子间的政戏,现在皇子均已成年,自然野心萌生,帝王集权势必分散,皇家同室操戈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
将来她会目睹,甚至亲身经历。
这一年多,吴萸从最初的害怕到此刻的平静,感觉积谷防饥、未雨绸缪还是有些好处的。
出殿门的时候正好遇见太子前来拜见皇后娘娘。
“给殿下请安。”
“无需多礼,母后身体如何?”高永朝温润如玉的气质,比其他皇子显得平易近人。
吴萸觉得自己医术不过是古代女子从医少,专为女子看诊的女医更少,物以稀为贵罢了,远没有真正的古人几十年的积累来得精。
当然,胜在她虽然表现出为人冷清但心思活络,比“老古董们”懂得变通,也胜在她爹吴太医从前的盛名和权贵们的有意吹捧。
“皇后娘娘很好。”二人相顾已无话,吴萸便告退了。
太子二十三了还没娶妻,她真的很怕皇后娘娘哪天乱点鸳鸯谱。
太子高永朝有陛下青睐,有朝中大臣赞誉,有民间口口称道,有强势外家,继位只是时间的问题,无需靠朝中联姻。
广阔的疆域,也让陛下眼界开阔,心态豁达,待人和善。
这样看霖朝至少还有几十年的太平。
真的是这样吗?
至少表面如此。
什么都有了,自然不必争。如大皇子、二皇子之流,可没有这样的好心态,只觉得陛下厚此薄彼。
高永朝可以,同为高家人他高永寅为什么不可以?
得到钦定后,高永寅即刻前往礼部商议相关事宜。
“小姐,那个女子又来了。”吴萸与乌梅回吴宅的时候,再次见到了两个月不曾出现的人。
吴萸刚走过,疑似谢小姐晕倒在了她旁边,路上不时有人来往,但对此置若罔闻。
吴萸退后一步站了一会儿,依旧不见有人上前来。
“小姐,怎么办呢?”乌梅望着自己小姐,知道她不是见死不救的人,上前悄声问道。
吴萸探脉探吸后发现呼吸正常,只是假性眩晕,虽然家就在身后,但还是让乌梅把她带去别处。
“扶去一里外的客栈。”
乌梅力大,又会武,扶五里都不是问题。
“一间房,一幅毛巾,一桶清水。”吴萸痛失一两白银。
疑似谢小姐衣服应该是新换过,但还是被她弄得很脏,整理散乱的发髻,小脸尘土抹干净后,总算能入眼了。
皮肤黝黑干燥,布满血丝、色斑,最令人无法忽视的是颧骨两团高原红,的确像是从西北流浪回来的。
疑似谢小姐这时恍恍惚惚地醒过来。
“你这么快就醒啦,小姐她醒了!”
“你刚才晕倒,我们救了你。”吴萸听到乌梅的声音走过来看她,虽身体虚弱但神色还算正常,尝试能否同她正常交流。
想起自己的一两白银不能浪费,补充道:“你可以在这里休息到明日午时一刻。”
“多谢二位。”她嗓音沙哑,起身道谢,但因为头还有些晕,起身失败又倒回了床榻。
“你是正常的啊?”乌梅常跟吴萸身后,说话有时不自觉会捡吴萸的词汇,学她的句式。
那要不要问她什么时候还小姐的一两白银呢?
吴萸瞥她。
感觉疑似谢小姐的眼神还蛮坚定的?
“我记得二位,你是吴宅的主人吴姑娘,已故吴太医之女,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
乌梅看向她又看向吴萸,惊讶地哦了一声。
吴萸见她如此清醒听她如此肯定:“你是对宅的原主人谢燕回?”
“是我。”谢燕回答得毫不犹豫。
谢燕回同她们讲了自己的现状——长衡公府唯一活着回来的人,精神有时清醒,有时糊涂。
谢燕回同吴萸说:“吴萸,你身上有股令我安心的味道。”
吴萸:我是薄荷,还是冰片?
几乎是一瞬间,吴萸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长衡公府三族千余人问罪,莫非是惊天冤案,唯一活着回来的谢家姑娘,实则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静待翻案复仇……
却听谢燕回说:“谢家罪孽深重,但已用鲜血偿还,往事已矣,我脑子不清醒时,总是忍不住想要看看,看一看孩子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看到的地方。”
谢燕回神色恍然眼角无意识流泪的模样,乌梅躲到吴萸身后,不忍再看。
风雨飘摇,兵戈扰攘,朝迁市变,是这个世界的家常便饭。
指不定哪天刀子就扎来了,唯明哲以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