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又往前走了一段,下了山坡就看到前方有一队军士,朱棣猜测是燕王府的护卫过来迎接了。果然跑在最前方的探子策马回来,后面还跟着几个将领。
待他们走近,正是丘福和朱亮带着百余名护卫前来迎接。
“殿下娘娘,卑职带领护卫已在此地恭迎两日,前方驿站已打扫完毕,已将不相干的人迁往了别处。殿下舟车劳顿一路辛苦,末将已差人备好酒菜。”丘福跪在地上激动地说。
“丘将军朱将军平身吧,我不在的这段日子有劳二位将军了,本王回府后定重重有赏。”
两位将军听后一脸感激,重重跪在地上谢恩。然后起身上马,调转马头,在前方带路。
众人黄昏时分到达了驿站,燕王府的下人早已将此地打扫干净,被褥和桌椅餐具皆换上了从燕王府带来的。
燕王夫妇回房中安顿好,稍加休息就出来用膳。
驿站的饭堂,燕王、王妃和世子坐在上席,左边一张小桌上是道衍和尚,右边小桌上坐着丘朱两位将军。
燕王殿下没什么架子,,二位将军也是常常和他一起用膳,道衍和尚看二位将军桌上的菜色和燕王夫妇二人的一样,心中暗赞燕王平易近人、礼贤下士。
而自己面前则放着一些精致的素菜,每一道菜都美味无比,可见非常用心。
“两位将军,这位道衍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室外高人,以后他就是我的恩师,为我传道授业解惑,辅佐我开疆守土。望二位将军从此以后以礼相待,莫要毛毛躁躁冲撞了大师。”
二位将军一听连忙起身:“谨遵王爷旨意。”又朝着道衍和尚深深鞠躬磕头:“末将见过大师。”
道衍起身与他们见礼,他眼光看到朱亮将军时目光多停留了一会儿,似有难言之隐。妙贞看他这样,也看了看朱亮,这一看也发现了问题。两人都默不作声吃完了这餐饭。
饭后几人闲聊,妙贞话题一转问到:“我看大师刚才看朱将军面有异色,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朱亮听王妃说起自己的名字,疑惑地抬起头,看着大师。
大师起身走到朱亮面前,仔细观察,又扒开他的眼睑瞧了瞧,不住摇头。他抬起手示意朱亮伸出手腕,然后还是诊脉,过了一会儿才放下手。
“朱将军这半年来是不是总是出虚汗,食欲下降,剧烈活动后伴有心慌气短的毛病呀?”
“大师所言极是,而且还嘴发臭,经常口渴,有时候起猛了就会眼前一黑。”
“朱将军这是常年患有消渴之症,未得到及时医治,拖延至今乃至心脉受损严重,血瘀血堵。”
“敢问大师可有对症之方?”
道衍呆愣一下又问:“朱将军可有什么未了的心事吗?若有贫僧可以效劳。”
“那依大师之见我还能活多久?”
“两个月。”
“好,这两个月足够我将自己的后事安排一下,多谢大师。”朱亮起身给道衍和尚作揖。
“朱将军能坦然面对生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真大丈夫也,贫僧佩服。”
燕王和丘能面面相觑,这短短几秒钟怎么朱亮就得了绝症了。
“大师,我这兄弟平时身体好好得很,连受凉咳嗽都不曾有,你不会看错了吧?”丘福开始嚷嚷。
燕王连忙制止了他,他知道妙贞也颇通医术,于是将目光看向她,妙贞并不言语,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朱将军与本王是同乡,跟着陛下打江山从龙有功,当年又自愿加入燕山卫跟着本王来到这苦寒之地。还没跟本王建功立业就这样,本王心里着实心痛。朱将军有何愿望,说与本王听,本王一定为你完成。”燕王说着说着眼中已有泪花。
朱亮也不磨叽,痛痛快快地说:“我父母俱亡,唯一放心不下的不过就是我那一双儿女。小儿朱能今年已经十三了,从小跟着我在军营长大,胆大心细有远大志向又不怕吃苦。倘若殿下觉得他是这块料,还望您看在咱们主仆一场,对他稍加提携。小女今年才九岁,生母早亡,乃是妾室所出……”
“老弟你莫再说了,这姑娘就许配给我家老二吧,他俩年龄相仿也合过八字,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丘兄,嫂夫人不是一直嫌弃她是个庶出的嘛,那就不勉强了。”
“她懂个屁,我们家还是我说了算,你那丫头我早就看上了,想着俩孩子再大一点儿就去你家下聘。”丘福连忙说道。
妙贞看朱亮仍有顾虑,于是说:“朱将军,你看这样如何,我将令爱认作义女,将她带入王府由我亲自教养两年,再由王爷赐婚给丘二公子,你看如何?”
朱亮激动地说:“王妃考虑如此周全,既提高了小女的身价也让丘家有面子,亮感激涕零。”
“你那儿子,你就放心吧,他今年已十三岁,待他到18岁,我就让他袭了你千户的职位,以后他的前程我会看顾。”燕王说道
朱亮再次叩头谢恩 。
“父王,孩儿看今日来迎接的队伍中有一个少年将军瞧着也不大,不知道是不是朱公子?”世子在旁边说道。
“世子目光如炬所猜不错,跟在队伍中的正是犬子朱能。”
燕王给高达使了个眼色,高达会意,连忙下去宣朱能。
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戎装少年,个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虽面有稚嫩之色,眉宇之间却很自信,看起来很是神武。
燕王一看,十分喜欢,让他上前摊开手掌,看他双手巨大,手指骨节也很粗大,手上全是老茧就知道这孩子十分勤力。
他看了王妃一眼,于是妙贞笑着说:“朱小将军你今年13了,过两年就该娶亲了。你与我说说中意哪种女孩子,我给你留意着,有合适的给我你说一门亲。
那少爷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回话:“回王爷、王妃,我寸功未立,毫无建树怎能娶亲,多谢王妃美意,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燕王拍手赞许:“此子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大志向啊,好,好,甚好!若真有那一日,本王也封你为冠军侯!”
妙贞轻哼一声,朱棣明白过来连忙说:“本王向朝廷请旨封你为冠军侯。”
到底还是个孩子,一听这话喜不自胜。
妙贞看看身边的世子说:“本宫自小在先皇后身边长大,常听她说起太子殿下和沐英将军从小一起长大,如何情同手足相互扶持。”
燕王接着说:“是啊,自小最羡慕沐英将军对太子殿下关爱有加,如今又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朱小将军,本王收你为义子,做世子的义兄,让你进王府给世子做伴读,十日里七日在军营,三日在王府你可愿意?”
朱能大喜过望,看了父亲一眼,此时朱亮已感动的泪流满面。
世子拍着手,跑到朱能高兴地说:“炽儿有哥哥喽。”
朱能连忙跪下对燕王和王妃行叩拜大礼。
第二日众人启程回北平,一路上世子坐在马车里搁着窗帘跟朱能说话。兴致来了,索性下了马车和朱能共乘一骑,不一会儿寂静的路上全是朱高炽欢快的笑声。燕王和王妃都甚是欣慰。
而队伍里的道衍和尚看着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燕王,更加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这夫妇二人不但宅心仁厚,还十分善于把握人心,跟着这样的主子,何愁没有前程。
不过两日众人就回到了北平,军政官员全部出城迎接。北平城看起来非常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街道井井有条。
穿过南边的端礼门就到了承运殿,这是燕王府的大殿修得美纶美幻,与京师的皇宫也没差很多,想来也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元大都的皇宫。
顺子早已按主主子的吩咐,在王府为道衍大师安排了一个干净清幽的院子,并安排了几个忠心的下人过去服侍。
因大师是出家人,还有一个专门的厨房和厨子为大师烹饪素食。
即便如此过了半月,道衍大师还是以自己是出家人为由,自请担任庆云寺主持,住进了庆云寺。
所幸庆云寺离王府比较近,于是燕王答应了,又派了工匠重新修缮庙宇,安排了几个武功高强的护卫扮做和尚贴身保护。
待他们走近,正是丘福和朱亮带着百余名护卫前来迎接。
“殿下娘娘,卑职带领护卫已在此地恭迎两日,前方驿站已打扫完毕,已将不相干的人迁往了别处。殿下舟车劳顿一路辛苦,末将已差人备好酒菜。”丘福跪在地上激动地说。
“丘将军朱将军平身吧,我不在的这段日子有劳二位将军了,本王回府后定重重有赏。”
两位将军听后一脸感激,重重跪在地上谢恩。然后起身上马,调转马头,在前方带路。
众人黄昏时分到达了驿站,燕王府的下人早已将此地打扫干净,被褥和桌椅餐具皆换上了从燕王府带来的。
燕王夫妇回房中安顿好,稍加休息就出来用膳。
驿站的饭堂,燕王、王妃和世子坐在上席,左边一张小桌上是道衍和尚,右边小桌上坐着丘朱两位将军。
燕王殿下没什么架子,,二位将军也是常常和他一起用膳,道衍和尚看二位将军桌上的菜色和燕王夫妇二人的一样,心中暗赞燕王平易近人、礼贤下士。
而自己面前则放着一些精致的素菜,每一道菜都美味无比,可见非常用心。
“两位将军,这位道衍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室外高人,以后他就是我的恩师,为我传道授业解惑,辅佐我开疆守土。望二位将军从此以后以礼相待,莫要毛毛躁躁冲撞了大师。”
二位将军一听连忙起身:“谨遵王爷旨意。”又朝着道衍和尚深深鞠躬磕头:“末将见过大师。”
道衍起身与他们见礼,他眼光看到朱亮将军时目光多停留了一会儿,似有难言之隐。妙贞看他这样,也看了看朱亮,这一看也发现了问题。两人都默不作声吃完了这餐饭。
饭后几人闲聊,妙贞话题一转问到:“我看大师刚才看朱将军面有异色,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朱亮听王妃说起自己的名字,疑惑地抬起头,看着大师。
大师起身走到朱亮面前,仔细观察,又扒开他的眼睑瞧了瞧,不住摇头。他抬起手示意朱亮伸出手腕,然后还是诊脉,过了一会儿才放下手。
“朱将军这半年来是不是总是出虚汗,食欲下降,剧烈活动后伴有心慌气短的毛病呀?”
“大师所言极是,而且还嘴发臭,经常口渴,有时候起猛了就会眼前一黑。”
“朱将军这是常年患有消渴之症,未得到及时医治,拖延至今乃至心脉受损严重,血瘀血堵。”
“敢问大师可有对症之方?”
道衍呆愣一下又问:“朱将军可有什么未了的心事吗?若有贫僧可以效劳。”
“那依大师之见我还能活多久?”
“两个月。”
“好,这两个月足够我将自己的后事安排一下,多谢大师。”朱亮起身给道衍和尚作揖。
“朱将军能坦然面对生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真大丈夫也,贫僧佩服。”
燕王和丘能面面相觑,这短短几秒钟怎么朱亮就得了绝症了。
“大师,我这兄弟平时身体好好得很,连受凉咳嗽都不曾有,你不会看错了吧?”丘福开始嚷嚷。
燕王连忙制止了他,他知道妙贞也颇通医术,于是将目光看向她,妙贞并不言语,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朱将军与本王是同乡,跟着陛下打江山从龙有功,当年又自愿加入燕山卫跟着本王来到这苦寒之地。还没跟本王建功立业就这样,本王心里着实心痛。朱将军有何愿望,说与本王听,本王一定为你完成。”燕王说着说着眼中已有泪花。
朱亮也不磨叽,痛痛快快地说:“我父母俱亡,唯一放心不下的不过就是我那一双儿女。小儿朱能今年已经十三了,从小跟着我在军营长大,胆大心细有远大志向又不怕吃苦。倘若殿下觉得他是这块料,还望您看在咱们主仆一场,对他稍加提携。小女今年才九岁,生母早亡,乃是妾室所出……”
“老弟你莫再说了,这姑娘就许配给我家老二吧,他俩年龄相仿也合过八字,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丘兄,嫂夫人不是一直嫌弃她是个庶出的嘛,那就不勉强了。”
“她懂个屁,我们家还是我说了算,你那丫头我早就看上了,想着俩孩子再大一点儿就去你家下聘。”丘福连忙说道。
妙贞看朱亮仍有顾虑,于是说:“朱将军,你看这样如何,我将令爱认作义女,将她带入王府由我亲自教养两年,再由王爷赐婚给丘二公子,你看如何?”
朱亮激动地说:“王妃考虑如此周全,既提高了小女的身价也让丘家有面子,亮感激涕零。”
“你那儿子,你就放心吧,他今年已十三岁,待他到18岁,我就让他袭了你千户的职位,以后他的前程我会看顾。”燕王说道
朱亮再次叩头谢恩 。
“父王,孩儿看今日来迎接的队伍中有一个少年将军瞧着也不大,不知道是不是朱公子?”世子在旁边说道。
“世子目光如炬所猜不错,跟在队伍中的正是犬子朱能。”
燕王给高达使了个眼色,高达会意,连忙下去宣朱能。
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戎装少年,个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虽面有稚嫩之色,眉宇之间却很自信,看起来很是神武。
燕王一看,十分喜欢,让他上前摊开手掌,看他双手巨大,手指骨节也很粗大,手上全是老茧就知道这孩子十分勤力。
他看了王妃一眼,于是妙贞笑着说:“朱小将军你今年13了,过两年就该娶亲了。你与我说说中意哪种女孩子,我给你留意着,有合适的给我你说一门亲。
那少爷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回话:“回王爷、王妃,我寸功未立,毫无建树怎能娶亲,多谢王妃美意,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燕王拍手赞许:“此子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大志向啊,好,好,甚好!若真有那一日,本王也封你为冠军侯!”
妙贞轻哼一声,朱棣明白过来连忙说:“本王向朝廷请旨封你为冠军侯。”
到底还是个孩子,一听这话喜不自胜。
妙贞看看身边的世子说:“本宫自小在先皇后身边长大,常听她说起太子殿下和沐英将军从小一起长大,如何情同手足相互扶持。”
燕王接着说:“是啊,自小最羡慕沐英将军对太子殿下关爱有加,如今又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朱小将军,本王收你为义子,做世子的义兄,让你进王府给世子做伴读,十日里七日在军营,三日在王府你可愿意?”
朱能大喜过望,看了父亲一眼,此时朱亮已感动的泪流满面。
世子拍着手,跑到朱能高兴地说:“炽儿有哥哥喽。”
朱能连忙跪下对燕王和王妃行叩拜大礼。
第二日众人启程回北平,一路上世子坐在马车里搁着窗帘跟朱能说话。兴致来了,索性下了马车和朱能共乘一骑,不一会儿寂静的路上全是朱高炽欢快的笑声。燕王和王妃都甚是欣慰。
而队伍里的道衍和尚看着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燕王,更加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这夫妇二人不但宅心仁厚,还十分善于把握人心,跟着这样的主子,何愁没有前程。
不过两日众人就回到了北平,军政官员全部出城迎接。北平城看起来非常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街道井井有条。
穿过南边的端礼门就到了承运殿,这是燕王府的大殿修得美纶美幻,与京师的皇宫也没差很多,想来也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元大都的皇宫。
顺子早已按主主子的吩咐,在王府为道衍大师安排了一个干净清幽的院子,并安排了几个忠心的下人过去服侍。
因大师是出家人,还有一个专门的厨房和厨子为大师烹饪素食。
即便如此过了半月,道衍大师还是以自己是出家人为由,自请担任庆云寺主持,住进了庆云寺。
所幸庆云寺离王府比较近,于是燕王答应了,又派了工匠重新修缮庙宇,安排了几个武功高强的护卫扮做和尚贴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