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于坳村的天空中传来久违的鸟鸣。
王月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身边早已没了人影,身上的披袄残余着些淡淡的香气,似有似无地环绕着她。
车窗的缝隙溜进来一些阳光,铺在王月宜的肚子上,十分温暖。
她迷迷糊糊地起身,反正无事可做,便发会儿呆吧。
崔昀呢?
走了也好,昨天晚上可把她给挤死了。
崔昀说得没错,男人的体温真的太高了,她感觉身边躺了个火炉。
忽然,车厢外有人敲门打断了王月宜的发呆时刻。
“谁呀。”刚睡醒,王月宜的声音还有些慵懒。
门外传来少女清脆的声音:“二娘,是我,刘兰芝。”
王月宜有些惊讶,连忙应道:“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说罢赶紧整理了一下仪容,刚一打开车厢门,王月宜感觉到十分惊艳。
刘四娘换了个简约的装束,脸上扑了淡妆,显露出她精致的五官,头发上什么花都没有,简单地别了个精致的银簪,袄和裙分别是鹅黄和天青,两种颜色相得益彰,更衬得刘四娘肤若凝脂,宛如仙女下凡。
王月宜都看呆了,连忙拉着刘四娘的手问:“这是哪里来的仙女儿,竟来人间体察百姓了。”
刘四娘拍了拍王月宜的手,“妹妹不仅有功夫,还这么会说话,跟你见面我是真开心。”
“我也开心。”王月宜拉着刘四娘的手,让她转了一圈,“今天这套打扮实在太适合四娘了,给我都看呆了。”
“是吗?我还是更喜欢初见你时的那套。不过既然我是来捐粮的,这里的百姓又饥寒交迫了几日,穿得十分太高调不好。”
王月宜听到了重点,连忙询问:“四娘,你这么快就筹到了足够的粮食?”
刘四娘点了点王月宜的鼻子,“我们家可是朝邑首富,存粮多着呢。我看到你给我寄的信就赶紧跟阿爷说了,他让我先带着家里的存粮来救急,他再联络些朋友,一起帮忙,应该可以多撑些时日。”
王月宜喜出望外,心想能帮到湖城真是太好了。
刘四娘指了指王月宜身后的马车,脸上浮出嫌弃,“对了,你昨天晚上就睡这里啊。”
而后她又转过身去看崔昀,“你就让二娘睡这?”
王月宜这才注意到崔昀和延之就在旁边,瞧着延之十分精神活泼,而崔昀好像苍白了不少,生出了些黑眼圈,还打了个喷嚏。
王月宜解释道:“昨日下雨,帐篷漏雨,他就好心带我睡在这里,里面挺舒服的。”
刘四娘看着王月宜脸上的笑,半信半疑,拉着王月宜往她的马车去。
王月宜转头看了一眼崔昀,便离开了。
“我给你的银子可花光了?”刘四娘边走边问。
几天前王月宜的金子丢了,急着要走,就问刘四娘借了些盘缠。
王月宜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马被吓跑了,连带着我的行李都丢了。”
刚一说完,王月宜的手就被摊开,手上多了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
“给你拿去吧,我就知道你不够花。”
王月宜想要拒绝,刘兰芝就挡了回去,“诶诶,给我个面子嘛。我虽不是西京人,好歹也是个县城的首富之女,不好苛待朋友的。”
王月宜只能收下,谁能不爱钱呢,她偷偷掂量了两下,敦实的手感让她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来到刘四娘的马车,王月宜才知道在奢靡方面,崔昀只能排第二。
刘四娘的马车外表看平平无奇,只能说看起来大了些,实则内有乾坤。
车内繁复的雕花和刺绣幔帘倒是其次,这个车厢好像是个小房间,里面设施一应俱全,王月宜觉得一个红色的香炉,里面散发出熟悉的木质香的味道。
“这是忘尘帐中香?”王月宜凑近香炉,用手轻扫。
“你怎么知道?这是我二姑送我的香,觉得十分好闻就用了,你喜欢吗?要不我把方子给你?”
王月宜耸了耸眉摇头。发明人在身边就在她身边,何须什么方子。
崔昀调的这个香是好闻,稍微吸了几口感觉自己就沉静下来。
刘四娘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的大箱子,她在箱子旁忙活些什么。
忽而掏出一件杏色袄裙,伸到王月宜跟前比划。
“这个裙子衬你,你试试。”刘四娘将衣服塞给王月宜。
王月宜下意识就摆手拒绝。
她从小为了方便练武,一直穿胡服也穿惯了,平日里基本不会穿裙子,只有在重要的宴会才穿华服。
如今刘四娘塞给她一件鲜少尝试的袄裙,倒是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有胡服吗?”王月宜将袄裙放下,连忙问刘四娘。
刘兰芝又将袄裙拿了起来,“没有胡服,我最讨厌的就是胡服,一点也不华丽。”
“那便不用了,我穿我身上的衣服就好。”
刘兰芝拉住王月宜的手,将手心翻到上面,把袄裙给了王月宜。
“你几日没换衣服了,怕是身上都发臭了。”
王月宜看了看身上衣服,都是灰,脏兮兮的,自己心里也生出几分嫌弃。
犹豫了一会儿,心想穿裙子也不会掉一块儿肉,这次便爽快地答应了。
哪里知道,刘四娘在她换完衣服之后,又拉着她要给她绾发,头皮疼得让她倒吸凉气。
好不容易绾了个发髻,刘四娘又用清水将她的脸狠狠地擦了一遍。
王月宜是个脾气暴躁的主,根本不能安静地任由别人摆弄,但遇上刘兰芝的那张嘴,还是败下阵来。
她抵不住刘四娘十分真诚的夸奖,任由她给自己的脸上扑粉,给嘴唇上抹了些淡淡的口脂,又描了眉。
本来刘兰芝还想给她贴花钿,王月宜连忙用太张扬为由阻止,刘四娘这才作罢。
刘四娘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望着王月宜,“二娘真好看,你瞧瞧这眼睛多大,这睫毛多长,欸呦喂,这裙子多衬你的肤色啊,你以后可要多穿袄裙,迷死外头那个叫崔昀的。”
王月宜还没跟刘四娘解释过她和崔昀的关系,刘四娘一下子将后半句话说出来,让王月宜立刻摆出一副疑惑的表情。
“别别别,我跟他只是普通朋友,你别乱说。”
“好好好,普通朋友。你跟他只是普通朋友才好呢,可不能看他长得好看便喜欢他,太肤浅了。”
说罢二人一起笑了。
二人在车内一边闲谈,一边吃点心。只过了一会儿,王月宜说自己吃饱了,问起粮食的事,刘四娘才拉着她一起到几处帐篷检查施粮的情况。
一路上,王月宜显得有些扭捏,因为她实在是不习惯袄裙,穿着裙子走路都怪了许多,还险些被绊倒,她决定将胡服洗干净了便换掉身上这套裙子。
远远的,王月宜便看见了一个修长的身影,那人今日换了一件杏色的圆领袍衫,腰间别着暗红色的腰带,将那人的腰显得十分纤细,只是身形没那么挺拔了。
王月宜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裙子,撇了撇嘴。
“早知道不选这个颜色了。”她心想。
帐篷旁边,崔昀正在跟刘兰芝带来的帮手一起分发食物,于坳村的人都饿坏了,有的人饿的扑上来抢饭。
崔昀并不做其他,只说了一句:“食物不许发给抢食的人。”
那些人听了这句话才好好地排起队。
“郎君,我来吧。你染了风寒应当好好休息,去马车里吧。”
延之拿过崔昀手中的食物,指了指马车的方向,顺着手指却看到两个靓丽的身影。
其中一个是前来捐粮的刘四娘,旁边那位有一张清丽的脸,第一眼看并不觉得是什么大美人,却越看越觉得清纯可爱。
延之拍了拍崔昀的背,崔昀转过身,便愣在了原地。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王月宜,从前王月宜一直穿着一身胡服,经常在马上肆意驰骋,像自由的女侠。
今日竟然破天荒地穿了裙子,好像西京中其他同龄的娘子一样。她还梳了好看简约的发髻,上面只插着一支步摇,随着她的头慢慢摇晃。
她走得越来越近,让他看清了她的脸,她扑了粉,这些粉将脸上的微小瑕疵遮盖,让嘴角的小痣更加显眼,好像暗夜中闪烁的星子,唇上的口脂掩饰了她这几日的憔悴,也将她的野性埋藏起来。
很美,但不是王月宜了。
因为风寒,崔昀忍不住咳嗽,也掩盖了他对王月宜的凝望。
王月宜刚从崔昀的眼中捕捉到一抹光亮,便被咳嗽打断了。
“你怎么了?”王月宜朝崔昀问。
延之替崔昀开口,“郎君昨日淋了雨,今日发了风寒,正要去马车里休息。”
王月宜回想起昨天晚上,她和崔昀在马车里闹了个底朝天,二人在狭小的空间里挤来挤去,到最后还是王月宜获胜,盖到了大部分披袄。
她也没想到崔昀竟冷的得了风寒,当真是柔弱美人啊。
崔昀淡淡地注视着她,她的心中又是想嘲笑又是略微心虚。
“注意休息,多喝些水,这边让我和四娘来吧。”王月宜朝崔昀点点头。
崔昀也未过多寒暄,跨着步子慢慢朝马车走去。
四娘却将他叫住,“崔郎君,你还没评价二娘今日的打扮呢。”
崔昀并未转身,只是摇了摇头,用上扬的声调说:“不好看。”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袍衫,无人察觉到他嘴角的浅笑。
刘兰芝翻了个白眼,朝着崔昀的背影呸了一声。
“真没眼光。”
王月宜现在已经习惯了崔昀的多变,只是拱了拱鼻子,发出一声哼,“他也不好看。”
此处帐篷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吃上了饭,见到粮食的主人来了,纷纷站起来接见。
有几个阿婆激动地直哭,夸刘四娘是天上的神仙,专门来人间送粮的。
刘四娘不敢当这么大的夸奖,安慰阿婆之余还补充道之后还会有其他大善人来帮助他们。
这可将在场的人都感动坏了,将这几日的苦都诉说了一遍,中间还穿插密集的夸奖。
王月宜捕捉到了刘四娘的眼色,对着大家说:“我们还要去其他的帐篷看看,大家先好好吃饭吧。”
说着就把刘四娘从人堆里拉走,二人前往下一个地方。
王月宜替刘四娘引路,途径一处地方,发现了熟悉的身影。
此时正值正午,太阳正晒,他一个人在一个烧毁的屋子旁忙活。
估摸着有些热了,他将袖子撸起来,露出小麦色的手臂,手臂上因用力干活而显出几条明显的青筋。
“阿天,吃饭了吗?”王月宜本着礼貌,先一步向阿天打招呼。
阿天听见声音,转过头来,露出端正的面庞,额间有些薄汗。
“恩人来啦,快坐,快坐。”
阿天露出微笑,连忙招呼着王月宜二人,后来见她表情不对,发现实在是没地方坐,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阿天,这位是来捐粮的刘四娘。”
“刘四娘真是好心。”
王月宜又向刘兰芝介绍阿天,可这刘四娘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阿天,竟是看呆了。
王月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身边早已没了人影,身上的披袄残余着些淡淡的香气,似有似无地环绕着她。
车窗的缝隙溜进来一些阳光,铺在王月宜的肚子上,十分温暖。
她迷迷糊糊地起身,反正无事可做,便发会儿呆吧。
崔昀呢?
走了也好,昨天晚上可把她给挤死了。
崔昀说得没错,男人的体温真的太高了,她感觉身边躺了个火炉。
忽然,车厢外有人敲门打断了王月宜的发呆时刻。
“谁呀。”刚睡醒,王月宜的声音还有些慵懒。
门外传来少女清脆的声音:“二娘,是我,刘兰芝。”
王月宜有些惊讶,连忙应道:“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说罢赶紧整理了一下仪容,刚一打开车厢门,王月宜感觉到十分惊艳。
刘四娘换了个简约的装束,脸上扑了淡妆,显露出她精致的五官,头发上什么花都没有,简单地别了个精致的银簪,袄和裙分别是鹅黄和天青,两种颜色相得益彰,更衬得刘四娘肤若凝脂,宛如仙女下凡。
王月宜都看呆了,连忙拉着刘四娘的手问:“这是哪里来的仙女儿,竟来人间体察百姓了。”
刘四娘拍了拍王月宜的手,“妹妹不仅有功夫,还这么会说话,跟你见面我是真开心。”
“我也开心。”王月宜拉着刘四娘的手,让她转了一圈,“今天这套打扮实在太适合四娘了,给我都看呆了。”
“是吗?我还是更喜欢初见你时的那套。不过既然我是来捐粮的,这里的百姓又饥寒交迫了几日,穿得十分太高调不好。”
王月宜听到了重点,连忙询问:“四娘,你这么快就筹到了足够的粮食?”
刘四娘点了点王月宜的鼻子,“我们家可是朝邑首富,存粮多着呢。我看到你给我寄的信就赶紧跟阿爷说了,他让我先带着家里的存粮来救急,他再联络些朋友,一起帮忙,应该可以多撑些时日。”
王月宜喜出望外,心想能帮到湖城真是太好了。
刘四娘指了指王月宜身后的马车,脸上浮出嫌弃,“对了,你昨天晚上就睡这里啊。”
而后她又转过身去看崔昀,“你就让二娘睡这?”
王月宜这才注意到崔昀和延之就在旁边,瞧着延之十分精神活泼,而崔昀好像苍白了不少,生出了些黑眼圈,还打了个喷嚏。
王月宜解释道:“昨日下雨,帐篷漏雨,他就好心带我睡在这里,里面挺舒服的。”
刘四娘看着王月宜脸上的笑,半信半疑,拉着王月宜往她的马车去。
王月宜转头看了一眼崔昀,便离开了。
“我给你的银子可花光了?”刘四娘边走边问。
几天前王月宜的金子丢了,急着要走,就问刘四娘借了些盘缠。
王月宜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马被吓跑了,连带着我的行李都丢了。”
刚一说完,王月宜的手就被摊开,手上多了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
“给你拿去吧,我就知道你不够花。”
王月宜想要拒绝,刘兰芝就挡了回去,“诶诶,给我个面子嘛。我虽不是西京人,好歹也是个县城的首富之女,不好苛待朋友的。”
王月宜只能收下,谁能不爱钱呢,她偷偷掂量了两下,敦实的手感让她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来到刘四娘的马车,王月宜才知道在奢靡方面,崔昀只能排第二。
刘四娘的马车外表看平平无奇,只能说看起来大了些,实则内有乾坤。
车内繁复的雕花和刺绣幔帘倒是其次,这个车厢好像是个小房间,里面设施一应俱全,王月宜觉得一个红色的香炉,里面散发出熟悉的木质香的味道。
“这是忘尘帐中香?”王月宜凑近香炉,用手轻扫。
“你怎么知道?这是我二姑送我的香,觉得十分好闻就用了,你喜欢吗?要不我把方子给你?”
王月宜耸了耸眉摇头。发明人在身边就在她身边,何须什么方子。
崔昀调的这个香是好闻,稍微吸了几口感觉自己就沉静下来。
刘四娘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的大箱子,她在箱子旁忙活些什么。
忽而掏出一件杏色袄裙,伸到王月宜跟前比划。
“这个裙子衬你,你试试。”刘四娘将衣服塞给王月宜。
王月宜下意识就摆手拒绝。
她从小为了方便练武,一直穿胡服也穿惯了,平日里基本不会穿裙子,只有在重要的宴会才穿华服。
如今刘四娘塞给她一件鲜少尝试的袄裙,倒是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有胡服吗?”王月宜将袄裙放下,连忙问刘四娘。
刘兰芝又将袄裙拿了起来,“没有胡服,我最讨厌的就是胡服,一点也不华丽。”
“那便不用了,我穿我身上的衣服就好。”
刘兰芝拉住王月宜的手,将手心翻到上面,把袄裙给了王月宜。
“你几日没换衣服了,怕是身上都发臭了。”
王月宜看了看身上衣服,都是灰,脏兮兮的,自己心里也生出几分嫌弃。
犹豫了一会儿,心想穿裙子也不会掉一块儿肉,这次便爽快地答应了。
哪里知道,刘四娘在她换完衣服之后,又拉着她要给她绾发,头皮疼得让她倒吸凉气。
好不容易绾了个发髻,刘四娘又用清水将她的脸狠狠地擦了一遍。
王月宜是个脾气暴躁的主,根本不能安静地任由别人摆弄,但遇上刘兰芝的那张嘴,还是败下阵来。
她抵不住刘四娘十分真诚的夸奖,任由她给自己的脸上扑粉,给嘴唇上抹了些淡淡的口脂,又描了眉。
本来刘兰芝还想给她贴花钿,王月宜连忙用太张扬为由阻止,刘四娘这才作罢。
刘四娘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望着王月宜,“二娘真好看,你瞧瞧这眼睛多大,这睫毛多长,欸呦喂,这裙子多衬你的肤色啊,你以后可要多穿袄裙,迷死外头那个叫崔昀的。”
王月宜还没跟刘四娘解释过她和崔昀的关系,刘四娘一下子将后半句话说出来,让王月宜立刻摆出一副疑惑的表情。
“别别别,我跟他只是普通朋友,你别乱说。”
“好好好,普通朋友。你跟他只是普通朋友才好呢,可不能看他长得好看便喜欢他,太肤浅了。”
说罢二人一起笑了。
二人在车内一边闲谈,一边吃点心。只过了一会儿,王月宜说自己吃饱了,问起粮食的事,刘四娘才拉着她一起到几处帐篷检查施粮的情况。
一路上,王月宜显得有些扭捏,因为她实在是不习惯袄裙,穿着裙子走路都怪了许多,还险些被绊倒,她决定将胡服洗干净了便换掉身上这套裙子。
远远的,王月宜便看见了一个修长的身影,那人今日换了一件杏色的圆领袍衫,腰间别着暗红色的腰带,将那人的腰显得十分纤细,只是身形没那么挺拔了。
王月宜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裙子,撇了撇嘴。
“早知道不选这个颜色了。”她心想。
帐篷旁边,崔昀正在跟刘兰芝带来的帮手一起分发食物,于坳村的人都饿坏了,有的人饿的扑上来抢饭。
崔昀并不做其他,只说了一句:“食物不许发给抢食的人。”
那些人听了这句话才好好地排起队。
“郎君,我来吧。你染了风寒应当好好休息,去马车里吧。”
延之拿过崔昀手中的食物,指了指马车的方向,顺着手指却看到两个靓丽的身影。
其中一个是前来捐粮的刘四娘,旁边那位有一张清丽的脸,第一眼看并不觉得是什么大美人,却越看越觉得清纯可爱。
延之拍了拍崔昀的背,崔昀转过身,便愣在了原地。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王月宜,从前王月宜一直穿着一身胡服,经常在马上肆意驰骋,像自由的女侠。
今日竟然破天荒地穿了裙子,好像西京中其他同龄的娘子一样。她还梳了好看简约的发髻,上面只插着一支步摇,随着她的头慢慢摇晃。
她走得越来越近,让他看清了她的脸,她扑了粉,这些粉将脸上的微小瑕疵遮盖,让嘴角的小痣更加显眼,好像暗夜中闪烁的星子,唇上的口脂掩饰了她这几日的憔悴,也将她的野性埋藏起来。
很美,但不是王月宜了。
因为风寒,崔昀忍不住咳嗽,也掩盖了他对王月宜的凝望。
王月宜刚从崔昀的眼中捕捉到一抹光亮,便被咳嗽打断了。
“你怎么了?”王月宜朝崔昀问。
延之替崔昀开口,“郎君昨日淋了雨,今日发了风寒,正要去马车里休息。”
王月宜回想起昨天晚上,她和崔昀在马车里闹了个底朝天,二人在狭小的空间里挤来挤去,到最后还是王月宜获胜,盖到了大部分披袄。
她也没想到崔昀竟冷的得了风寒,当真是柔弱美人啊。
崔昀淡淡地注视着她,她的心中又是想嘲笑又是略微心虚。
“注意休息,多喝些水,这边让我和四娘来吧。”王月宜朝崔昀点点头。
崔昀也未过多寒暄,跨着步子慢慢朝马车走去。
四娘却将他叫住,“崔郎君,你还没评价二娘今日的打扮呢。”
崔昀并未转身,只是摇了摇头,用上扬的声调说:“不好看。”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袍衫,无人察觉到他嘴角的浅笑。
刘兰芝翻了个白眼,朝着崔昀的背影呸了一声。
“真没眼光。”
王月宜现在已经习惯了崔昀的多变,只是拱了拱鼻子,发出一声哼,“他也不好看。”
此处帐篷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吃上了饭,见到粮食的主人来了,纷纷站起来接见。
有几个阿婆激动地直哭,夸刘四娘是天上的神仙,专门来人间送粮的。
刘四娘不敢当这么大的夸奖,安慰阿婆之余还补充道之后还会有其他大善人来帮助他们。
这可将在场的人都感动坏了,将这几日的苦都诉说了一遍,中间还穿插密集的夸奖。
王月宜捕捉到了刘四娘的眼色,对着大家说:“我们还要去其他的帐篷看看,大家先好好吃饭吧。”
说着就把刘四娘从人堆里拉走,二人前往下一个地方。
王月宜替刘四娘引路,途径一处地方,发现了熟悉的身影。
此时正值正午,太阳正晒,他一个人在一个烧毁的屋子旁忙活。
估摸着有些热了,他将袖子撸起来,露出小麦色的手臂,手臂上因用力干活而显出几条明显的青筋。
“阿天,吃饭了吗?”王月宜本着礼貌,先一步向阿天打招呼。
阿天听见声音,转过头来,露出端正的面庞,额间有些薄汗。
“恩人来啦,快坐,快坐。”
阿天露出微笑,连忙招呼着王月宜二人,后来见她表情不对,发现实在是没地方坐,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阿天,这位是来捐粮的刘四娘。”
“刘四娘真是好心。”
王月宜又向刘兰芝介绍阿天,可这刘四娘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阿天,竟是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