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知意,从来都不知道的是我和她的第一次想见并不是梅园。
母妃恨我,是建立在我是她和父皇的儿子身上;而她又舍不得我,因为我是她和父皇的儿子。人的感情总是矛盾复杂,想要理清楚只得一句:减不清、理还乱。
那年,胤都城内大雪纷飞。满宫的宫人都在避雪,徒留我一人跪在瑶华宫外。
落雪浸透衣服,冷的渗进皮肤里,我没有反抗地等着。
天下没有哪一个儿子幼时不渴望父亲的爱,我亦是这样。不同的是,我注定得不到母亲、和父亲的爱意。我只能做一个听话顺势讨好的儿子,不能做他们内心想要的那个孩子。
郑后的宫人带着她从旁边那条宫道上走着,我清楚的听着她们悄声提醒着:“那是淑妃的五皇子,县主来日定要避开。瑶华宫的人不用多管......”
“县主,莫要再看。快些走吧。”
郑氏的姑娘,身边宫人围着却无人注意到她被雨雪打湿的鞋袜。郑知意那日穿着红色的裙装,是冬日里最靓丽的一抹色彩。
红的衣,白的雪,合成一片。
彼时他正因为在书房和李庭璟因为一点争论,而被淑妃处罚的时候。哀伤吗?并不,更多的是等待时间过去。我自幼懂得一个道理,只要在母妃这里等到她气消到一定时间这一切就会结束。
那日的红落入我的眼,是第一次。
父皇是真的对太子好,让我心生嫉妒。怎么能有人不用付出什么,就能得到关注和爱。
后来,我听见那个进宫的姑娘是郑后为太子准备的太子妃。
她长留宫中伴驾和我们一同进入上书房,父皇对她的宠爱连我的那些姐妹都比不过。我不受控制的关注她,那样被安排好宠在掌心的人。
第一次还是太子,这一次是她。
我想不通她有什么好,能备受重视。
梅园事件是我第一次失控,我想不清楚为什么都是帝子,会有人能肆意踩在我的头上。
看来在卑贱的奴婢,都明白一个道理。
得到帝王的宠爱,才能在宫里有一席之地。
我愤怒、失控,将那个阉人杀死。
宫内的丝竹声传来,他的尸体渐渐冰冷鲜血流了一地,蔓延到我的脚下......我抓起地上的落雪,擦拭着沾满红色痕迹的双手,血迹被白色的雪渐渐覆盖。
我在满目的梅花和雪中,瞥见那双杏眸。
疑惑、恐慌......
我走一步,她退一步。我们两个好像永远隔着一道,我快步走到她的面前捂住她的嘴。看她面带惊慌,噙着泪珠......
“你最好什么都没看见。”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冷硬如同往日的母妃,可我手抖极了,心里在害怕。
我从没杀过人,第一次见到这样异样的红。
她点着头,我再也坚持不下去松开手向梅园外跑去。
临走的时候,我注意到她裙摆上的泥泞,深色的在洁白的裙边很明显。
我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捂着胸口,躲在角落听着那些宫人呼唤她的声音。
那样耀眼的明珠,如果不是我怕是此生都不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那次意外,让她受惊险些挺不过去。我的梦里自那天起,常常梦见她。
大概我是怕她因为我死在这所像囚牢的宫廷中吧。
没想到的是,她愿意为我求来一个机会。一个面见父皇,带来我渴望父爱的机会。
在那段几乎是恍惚的时光里,我清楚的记得那日自己是如何期待见到他。
高高在上的帝王,坐在上首审视着稚嫩的儿子。
“庭琛?朕记得你喜欢绿豆糕来着。特意让人留的......”
他不知道我不喜欢绿豆糕,这句话大概是因为绿豆糕那日就摆在案前。我的父亲明确的告诉我,他要给我和太子一样的待遇,因为我和太子一样是他的儿子。
要公平。
可人都是会偏心的。
我逐渐明白,所谓公平。不过是要我当培养太子的一把刀,我在母妃那里是复仇的棋子;在父皇的这里,是培养太子的对家。
人人都有在乎的东西,都被人在乎。
那我呢?
我有什么?我能守住什么?
我是随时被牺牲的存在。
郑知意带我走进父皇的面前,亦断了我最后一丝想要取得父皇爱意的筹码。
在宫里,人人都在演戏。
我在那件事后,渐渐和郑知意走近。因为她怜悯我,怜悯?说来可笑,我从来不在乎什么怜悯。可那是我唯一可以获得想要东西的路子。
世态炎凉是我自幼懂得的道理,可李庭璟和郑知意是真的幸运又和谐。
青梅竹马,家世相当在宫内是金童玉女的存在。
可我不甘心,凭什么好的一切都是李庭璟的?
他确实爱她,愿意寻的一块好玉来亲自雕刻;愿意在东宫里,留一座宫殿独属于郑知意。我能看透他儒雅背后深情又薄情的真相,爱是建立在郑知意能为他带来好处的基础和他不能随便违抗郑后的基础上。
要是没有这些,我想他大概第一个想要脱离控制时就会想要郑知意。
知意,知意,南风知我意。
远走漠北时,再见她我又一次动了通过她来制约太子的心思。
我想看看在她们这对金童玉女的心里,什么最重要?
郑氏给了我一个大惊喜,郑后杀了贤妃;在那一刻,我就明白太子会放弃她。郑后养着太子,是为了作为傀儡。太子想要摆脱她,就要从这里入手。他是父皇最喜欢的儿子,已然长成。
有没有郑氏都能如愿。
他想杀我,在漠北时都未能如愿。
在漠北的漫天风沙里,我脑海里清楚浮现出一道想法。
我要她嫁给我,爱也好、恨也罢。
林瑾初和我之间有个条件,她是个聪明人。看出我和东宫在父皇漠视下的矛盾,她说过两方联手,她要太子;我娶郑知意。
早该料到野心之人,不容易满足。
当时的少年幼稚的可笑,爱她但不想被人动摇意志。我想过杀她,可我在为她落崖挡掉碎石的那刻明白。
我该是爱她的,要她永远高高在上、永远被人捧在手心。
事情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李庭璟要娶林瑾初。
可那个温软端庄的姑娘,成为胤都世家闲谈的笑料。笑她痴心妄想,笑她一场空......
我按着计划接近她,这一次也许是我的强势和许多其他的因素下,很顺利。
满宫缟素,我失去血脉至亲。
母妃的计划里,连自己的死亡都算计进去。她用死来成全所有人,成全我的赐婚、成全松江王府的复仇、成全自己逃出宫中。
我心中应该是悲凉,可莫名有种身上压力大山消失的感觉。
计划成功到,在岭南时郑知意能为我挡掉致命一箭,甚至能用自己的安危来助我脱离危险。
原来可以有人能为我付出一切,这样的爱是算计得来难免患得患失。
无数次,夜里拥着她。
让我感到庆幸。
用巫蛊之术保她又如何?比起损伤自己,我更明白,我不能失去她。
后来,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为这个孩子,我们想了很多名字。最后,却都没有用上。
祭祀大典,刺杀父皇。
让父皇对太子起疑心的同时,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彻底失去。我对不起她,若不是我的计划那么孩子就不会失去。
我报复回去,让太子和平王离心。
人都会对失去的事务满怀渴望与怀念。
幕僚带来一个和知知相似的姑娘,我将她安排给太子。要是她知道,定会觉得恶心。我想,如果这些事我不告诉她,这辈子她都不会知道。
再次上战场,因为我的自负险些折损。我在梦里,无数次看见她的脸,悲伤的、喜悦的、愤怒的......
我想要是我能活下去,第一见事就是抱住她。
失而复得,最是难得。
帝王之路,血腥残忍。我不能输,背后有她、有松江王府的期望。
我成功了,我借着郑后的手杀了父皇;太子则是因为被安排的人陷害,失去帝心;父皇在临钟前赐死郑后,我漠视消息传出;当我如愿登上帝位,登基后舅父提出要杀郑知意的父亲,我没有答应亦未拒绝
冷眼旁观这一切,明明没有上手却满手鲜血。
我得到一切,又好像失去一切。
没有母妃、没有父皇、郑后去了......
我和郑知意身边相熟的人,一个个消失。
终于,她知道一切。默契的关系,让我们没有提起这些事。
帝王的疑心让我不能放过曾经的太子,我派人杀了李庭璟......那个被方禹带回来的孩子,我亦没有放过。
只差一步,郑知意可以救下他。
不能留下他,他会成为下一个我。
昔年看见鲜血慌张的稚儿,已然成为同父皇一样的帝王。
父皇曾给郑知意赐过一道秘旨,我从来不知道那里面是什么,从来都没有想过拆开它。
我知道郑知意此生都不会离开我,我从未料到那次落胎和淋雨让她得身体变得这般差。我们之间得关系好像回到梅园那年得冬日,明明在一个地方却隔着一道看不见得屏障。
她爱我又敬我,一切都朝着我想要的方向走去。
可我总是找不回当时在王府的状态,我想她和我一样,为那些逝去的人或面目全非的事渐渐感到失真。
元熙三年,春。
她去了,带走我和她相似的灵魂,我的身边再无一人。
夜间怀念的找到当初大婚的婚服,在箱中发现了那道密旨。密旨是被人拆过又收好的样子。
伸出手指摩挲着关于和离的字样,我明白她选择我而放弃自己。
这一生如同大梦一场,在各样的局里她都挣脱不得。
我不骗她,我爱她。
她未骗我,她爱我。
百年之后,留一手书:白首一生,永不相离,吾与妻同葬。
母妃恨我,是建立在我是她和父皇的儿子身上;而她又舍不得我,因为我是她和父皇的儿子。人的感情总是矛盾复杂,想要理清楚只得一句:减不清、理还乱。
那年,胤都城内大雪纷飞。满宫的宫人都在避雪,徒留我一人跪在瑶华宫外。
落雪浸透衣服,冷的渗进皮肤里,我没有反抗地等着。
天下没有哪一个儿子幼时不渴望父亲的爱,我亦是这样。不同的是,我注定得不到母亲、和父亲的爱意。我只能做一个听话顺势讨好的儿子,不能做他们内心想要的那个孩子。
郑后的宫人带着她从旁边那条宫道上走着,我清楚的听着她们悄声提醒着:“那是淑妃的五皇子,县主来日定要避开。瑶华宫的人不用多管......”
“县主,莫要再看。快些走吧。”
郑氏的姑娘,身边宫人围着却无人注意到她被雨雪打湿的鞋袜。郑知意那日穿着红色的裙装,是冬日里最靓丽的一抹色彩。
红的衣,白的雪,合成一片。
彼时他正因为在书房和李庭璟因为一点争论,而被淑妃处罚的时候。哀伤吗?并不,更多的是等待时间过去。我自幼懂得一个道理,只要在母妃这里等到她气消到一定时间这一切就会结束。
那日的红落入我的眼,是第一次。
父皇是真的对太子好,让我心生嫉妒。怎么能有人不用付出什么,就能得到关注和爱。
后来,我听见那个进宫的姑娘是郑后为太子准备的太子妃。
她长留宫中伴驾和我们一同进入上书房,父皇对她的宠爱连我的那些姐妹都比不过。我不受控制的关注她,那样被安排好宠在掌心的人。
第一次还是太子,这一次是她。
我想不通她有什么好,能备受重视。
梅园事件是我第一次失控,我想不清楚为什么都是帝子,会有人能肆意踩在我的头上。
看来在卑贱的奴婢,都明白一个道理。
得到帝王的宠爱,才能在宫里有一席之地。
我愤怒、失控,将那个阉人杀死。
宫内的丝竹声传来,他的尸体渐渐冰冷鲜血流了一地,蔓延到我的脚下......我抓起地上的落雪,擦拭着沾满红色痕迹的双手,血迹被白色的雪渐渐覆盖。
我在满目的梅花和雪中,瞥见那双杏眸。
疑惑、恐慌......
我走一步,她退一步。我们两个好像永远隔着一道,我快步走到她的面前捂住她的嘴。看她面带惊慌,噙着泪珠......
“你最好什么都没看见。”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冷硬如同往日的母妃,可我手抖极了,心里在害怕。
我从没杀过人,第一次见到这样异样的红。
她点着头,我再也坚持不下去松开手向梅园外跑去。
临走的时候,我注意到她裙摆上的泥泞,深色的在洁白的裙边很明显。
我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捂着胸口,躲在角落听着那些宫人呼唤她的声音。
那样耀眼的明珠,如果不是我怕是此生都不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那次意外,让她受惊险些挺不过去。我的梦里自那天起,常常梦见她。
大概我是怕她因为我死在这所像囚牢的宫廷中吧。
没想到的是,她愿意为我求来一个机会。一个面见父皇,带来我渴望父爱的机会。
在那段几乎是恍惚的时光里,我清楚的记得那日自己是如何期待见到他。
高高在上的帝王,坐在上首审视着稚嫩的儿子。
“庭琛?朕记得你喜欢绿豆糕来着。特意让人留的......”
他不知道我不喜欢绿豆糕,这句话大概是因为绿豆糕那日就摆在案前。我的父亲明确的告诉我,他要给我和太子一样的待遇,因为我和太子一样是他的儿子。
要公平。
可人都是会偏心的。
我逐渐明白,所谓公平。不过是要我当培养太子的一把刀,我在母妃那里是复仇的棋子;在父皇的这里,是培养太子的对家。
人人都有在乎的东西,都被人在乎。
那我呢?
我有什么?我能守住什么?
我是随时被牺牲的存在。
郑知意带我走进父皇的面前,亦断了我最后一丝想要取得父皇爱意的筹码。
在宫里,人人都在演戏。
我在那件事后,渐渐和郑知意走近。因为她怜悯我,怜悯?说来可笑,我从来不在乎什么怜悯。可那是我唯一可以获得想要东西的路子。
世态炎凉是我自幼懂得的道理,可李庭璟和郑知意是真的幸运又和谐。
青梅竹马,家世相当在宫内是金童玉女的存在。
可我不甘心,凭什么好的一切都是李庭璟的?
他确实爱她,愿意寻的一块好玉来亲自雕刻;愿意在东宫里,留一座宫殿独属于郑知意。我能看透他儒雅背后深情又薄情的真相,爱是建立在郑知意能为他带来好处的基础和他不能随便违抗郑后的基础上。
要是没有这些,我想他大概第一个想要脱离控制时就会想要郑知意。
知意,知意,南风知我意。
远走漠北时,再见她我又一次动了通过她来制约太子的心思。
我想看看在她们这对金童玉女的心里,什么最重要?
郑氏给了我一个大惊喜,郑后杀了贤妃;在那一刻,我就明白太子会放弃她。郑后养着太子,是为了作为傀儡。太子想要摆脱她,就要从这里入手。他是父皇最喜欢的儿子,已然长成。
有没有郑氏都能如愿。
他想杀我,在漠北时都未能如愿。
在漠北的漫天风沙里,我脑海里清楚浮现出一道想法。
我要她嫁给我,爱也好、恨也罢。
林瑾初和我之间有个条件,她是个聪明人。看出我和东宫在父皇漠视下的矛盾,她说过两方联手,她要太子;我娶郑知意。
早该料到野心之人,不容易满足。
当时的少年幼稚的可笑,爱她但不想被人动摇意志。我想过杀她,可我在为她落崖挡掉碎石的那刻明白。
我该是爱她的,要她永远高高在上、永远被人捧在手心。
事情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李庭璟要娶林瑾初。
可那个温软端庄的姑娘,成为胤都世家闲谈的笑料。笑她痴心妄想,笑她一场空......
我按着计划接近她,这一次也许是我的强势和许多其他的因素下,很顺利。
满宫缟素,我失去血脉至亲。
母妃的计划里,连自己的死亡都算计进去。她用死来成全所有人,成全我的赐婚、成全松江王府的复仇、成全自己逃出宫中。
我心中应该是悲凉,可莫名有种身上压力大山消失的感觉。
计划成功到,在岭南时郑知意能为我挡掉致命一箭,甚至能用自己的安危来助我脱离危险。
原来可以有人能为我付出一切,这样的爱是算计得来难免患得患失。
无数次,夜里拥着她。
让我感到庆幸。
用巫蛊之术保她又如何?比起损伤自己,我更明白,我不能失去她。
后来,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为这个孩子,我们想了很多名字。最后,却都没有用上。
祭祀大典,刺杀父皇。
让父皇对太子起疑心的同时,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彻底失去。我对不起她,若不是我的计划那么孩子就不会失去。
我报复回去,让太子和平王离心。
人都会对失去的事务满怀渴望与怀念。
幕僚带来一个和知知相似的姑娘,我将她安排给太子。要是她知道,定会觉得恶心。我想,如果这些事我不告诉她,这辈子她都不会知道。
再次上战场,因为我的自负险些折损。我在梦里,无数次看见她的脸,悲伤的、喜悦的、愤怒的......
我想要是我能活下去,第一见事就是抱住她。
失而复得,最是难得。
帝王之路,血腥残忍。我不能输,背后有她、有松江王府的期望。
我成功了,我借着郑后的手杀了父皇;太子则是因为被安排的人陷害,失去帝心;父皇在临钟前赐死郑后,我漠视消息传出;当我如愿登上帝位,登基后舅父提出要杀郑知意的父亲,我没有答应亦未拒绝
冷眼旁观这一切,明明没有上手却满手鲜血。
我得到一切,又好像失去一切。
没有母妃、没有父皇、郑后去了......
我和郑知意身边相熟的人,一个个消失。
终于,她知道一切。默契的关系,让我们没有提起这些事。
帝王的疑心让我不能放过曾经的太子,我派人杀了李庭璟......那个被方禹带回来的孩子,我亦没有放过。
只差一步,郑知意可以救下他。
不能留下他,他会成为下一个我。
昔年看见鲜血慌张的稚儿,已然成为同父皇一样的帝王。
父皇曾给郑知意赐过一道秘旨,我从来不知道那里面是什么,从来都没有想过拆开它。
我知道郑知意此生都不会离开我,我从未料到那次落胎和淋雨让她得身体变得这般差。我们之间得关系好像回到梅园那年得冬日,明明在一个地方却隔着一道看不见得屏障。
她爱我又敬我,一切都朝着我想要的方向走去。
可我总是找不回当时在王府的状态,我想她和我一样,为那些逝去的人或面目全非的事渐渐感到失真。
元熙三年,春。
她去了,带走我和她相似的灵魂,我的身边再无一人。
夜间怀念的找到当初大婚的婚服,在箱中发现了那道密旨。密旨是被人拆过又收好的样子。
伸出手指摩挲着关于和离的字样,我明白她选择我而放弃自己。
这一生如同大梦一场,在各样的局里她都挣脱不得。
我不骗她,我爱她。
她未骗我,她爱我。
百年之后,留一手书:白首一生,永不相离,吾与妻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