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会见王朗的次日,便下令将长史一职,分置左右,以班英为左长史,仍领将军府事,王朗则为右长史,为长史府佐贰。
虽然将军府仍是以班英为首,但同为长史的王朗,靠着地头蛇的身份,已经有了与班英分庭抗礼的资格。
与此同时,曹昂又置监军署,任命张昭为中监军,负责武将的监督工作。
这两个职务,曹昂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徐州人士也投桃报李,对曹昂的政策大加支持,于是幕府之中,一时间倒是千里同风,四海波静,祥和了不少。
趁着这个机会,曹昂更换了州中七八个行为不端、恶名昭彰的县令,县长,换上来的都是他昔日的旧部、亲信。
这便使得曹昂对地方的控制力更强了。
曹昂当然想将所有县令都换成自己人,但并不敢太激进。总是吃独食,最后的结果就是没饭吃。
这次换的人都有具体的过错,清晰明了,任谁都无话可说。可若是大规模换人,不仅易生乱子,还可能给旁人攻击、得利的机会。
曹昂一直秉持着一个态度,做什么事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坚决不做王安石。
三月底,曹昂已经将要察举的孝廉、茂才名单给确定下来,无一例外都是徐州的世家大族人士。
那些虽然名气大但出身差的,或者亲近曹昂的,都让曹昂留给自己了。而只要是出身好的,哪怕是对曹昂态度不好,或者有质疑的,曹昂也都放到名单里。
这波操作,倒是让曹昂得了一个心胸宽广的美名。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曹昂这一波的报复,早放到未来了。
毕竟接下来朝廷也不太平,尤其是李傕、郭氾之乱,长安缺粮,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百官多亲自负戴,馁死者不计其数。这四十个前往朝廷的世家大族子弟,不知能剩几个。
曹昂只能希望他们好运了。
徐州这边送孝廉、茂才的船刚走,曹昂在郯县也得到消息,朝廷迁都了。如历史上那般,董卓在他还未与关东联军接战之时,便进行了迁都。除了早知道此消息的曹昂,众人都傻了眼。
大汉自光武皇帝立国,定都洛阳一百六十余年,怎么突然就迁都了。
看着洛阳送来的消息,众人皆是无语。
自天子车驾西迁后,董卓收洛阳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又悉驱徙其余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
董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
按照从洛阳传来的消息,董卓该干的,不该干的,能干的,不能干的都干了,整个洛阳算是彻底废了。
曹昂听了亦有些唏嘘,他在洛阳生活了这么多年,一如故乡一般。今日董卓这一场大火,儿时记忆,再找不到了。
幸好他因为建设藏书馆,以博士身份之便,从兰台、东观弄了许多书籍,之后又临摹一份,送到广陵,倒是保护了一大批书籍、资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而得到此消息的徐州诸臣纷纷痛哭哀嚎,将董卓十八辈祖宗都骂完了,很多人到伤心处,慷慨激昂而又涕泗横流,让人观之落泪。
更有甚者,竟然出言请求曹昂出兵成皋,以讨董卓,全然不顾曹昂已经发黑的脸色。
曹昂倒也不惯着众人,反正他老子、岳父都在前线,谁要是想讨伐董卓,他立刻将其送过去,遂了对方的心思。
大家咒骂董卓是真的,但爱惜小命也是真的,之所以义正言辞,多是表演给旁人看的。一看曹昂不讲武德,使出了杀手锏,众人也只得不再多言。
曹昂对于迁都一事倒是高兴,小朝廷去了长安,离着徐州更远了,也便更没人管自己了。
而且曹昂觉得董卓这步棋走的很漂亮。
明面上董卓迁都的理由是“案《石包谶》,宜徙都长安,以应天人之意”,暗地里众人都认为是“董卓以山东兵盛,欲迁都以避之”,唯有曹昂却是觉得,董卓之意,远非于此。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曹昂看来,董卓是怕了,但并不是怕关东联军,而是身后的皇甫嵩。
皇甫嵩拥兵数万在三辅,若是与关东联军前后夹击,那董卓必然败亡。虽然这种可能并不大,皇甫嵩很难去捧关东人的臭脚,但谁又能保证呢。
董卓辅政虽不过数月,但已经看明白了。任凭他如何对关东士大夫掏心掏肺,这群人也不买他的账。
既然如此,还不如迁都长安,获取关西士族、勋贵的支持。
迁都意味着国家核心从关东转移到关西,可以说迁都一事是董卓向关西士族、勋贵献上的一个投名状,而为关西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董卓,自然理所应当成为关西士族、勋贵的领头羊。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董卓一迁都,皇甫嵩乖乖地交出了兵权。
而历史上董卓在回到长安之后,老毛病又犯了,企图以并州人制衡三辅人,最终让王允、吕布给坑了,只能说天命不在。
想着董卓的教训,曹昂又一次告诫自己,其一,军队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其二,一定不要对世家大族抱有侥幸心理。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不是谁都能像曹操那般,日复一日面对各种造反还能永不湿鞋。
天子走了,小朝廷也走了,只有董卓留在洛阳,准备跟关东联军决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董卓送走刘协之时,顺手便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余人全部诛杀,本以为此举能激得袁绍、袁术兄弟来攻,可惜二人畏董家势大,根本不敢出兵,倒让董卓失算了。
曹昂得知此消息又是很久之后的事了,不过听说袁隗这个老东西死了,曹昂是真高兴,他到现在还没有忘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曹昂都想放歌一曲,这老东西不死,袁家怎么分裂。
关东局势纷纷乱,没个停歇,曹昂看得都觉得墨迹,而就在这时,新担任中参军的荀攸来见曹昂,请求曹昂出兵关东。
虽然将军府仍是以班英为首,但同为长史的王朗,靠着地头蛇的身份,已经有了与班英分庭抗礼的资格。
与此同时,曹昂又置监军署,任命张昭为中监军,负责武将的监督工作。
这两个职务,曹昂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徐州人士也投桃报李,对曹昂的政策大加支持,于是幕府之中,一时间倒是千里同风,四海波静,祥和了不少。
趁着这个机会,曹昂更换了州中七八个行为不端、恶名昭彰的县令,县长,换上来的都是他昔日的旧部、亲信。
这便使得曹昂对地方的控制力更强了。
曹昂当然想将所有县令都换成自己人,但并不敢太激进。总是吃独食,最后的结果就是没饭吃。
这次换的人都有具体的过错,清晰明了,任谁都无话可说。可若是大规模换人,不仅易生乱子,还可能给旁人攻击、得利的机会。
曹昂一直秉持着一个态度,做什么事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坚决不做王安石。
三月底,曹昂已经将要察举的孝廉、茂才名单给确定下来,无一例外都是徐州的世家大族人士。
那些虽然名气大但出身差的,或者亲近曹昂的,都让曹昂留给自己了。而只要是出身好的,哪怕是对曹昂态度不好,或者有质疑的,曹昂也都放到名单里。
这波操作,倒是让曹昂得了一个心胸宽广的美名。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曹昂这一波的报复,早放到未来了。
毕竟接下来朝廷也不太平,尤其是李傕、郭氾之乱,长安缺粮,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百官多亲自负戴,馁死者不计其数。这四十个前往朝廷的世家大族子弟,不知能剩几个。
曹昂只能希望他们好运了。
徐州这边送孝廉、茂才的船刚走,曹昂在郯县也得到消息,朝廷迁都了。如历史上那般,董卓在他还未与关东联军接战之时,便进行了迁都。除了早知道此消息的曹昂,众人都傻了眼。
大汉自光武皇帝立国,定都洛阳一百六十余年,怎么突然就迁都了。
看着洛阳送来的消息,众人皆是无语。
自天子车驾西迁后,董卓收洛阳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又悉驱徙其余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
董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
按照从洛阳传来的消息,董卓该干的,不该干的,能干的,不能干的都干了,整个洛阳算是彻底废了。
曹昂听了亦有些唏嘘,他在洛阳生活了这么多年,一如故乡一般。今日董卓这一场大火,儿时记忆,再找不到了。
幸好他因为建设藏书馆,以博士身份之便,从兰台、东观弄了许多书籍,之后又临摹一份,送到广陵,倒是保护了一大批书籍、资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而得到此消息的徐州诸臣纷纷痛哭哀嚎,将董卓十八辈祖宗都骂完了,很多人到伤心处,慷慨激昂而又涕泗横流,让人观之落泪。
更有甚者,竟然出言请求曹昂出兵成皋,以讨董卓,全然不顾曹昂已经发黑的脸色。
曹昂倒也不惯着众人,反正他老子、岳父都在前线,谁要是想讨伐董卓,他立刻将其送过去,遂了对方的心思。
大家咒骂董卓是真的,但爱惜小命也是真的,之所以义正言辞,多是表演给旁人看的。一看曹昂不讲武德,使出了杀手锏,众人也只得不再多言。
曹昂对于迁都一事倒是高兴,小朝廷去了长安,离着徐州更远了,也便更没人管自己了。
而且曹昂觉得董卓这步棋走的很漂亮。
明面上董卓迁都的理由是“案《石包谶》,宜徙都长安,以应天人之意”,暗地里众人都认为是“董卓以山东兵盛,欲迁都以避之”,唯有曹昂却是觉得,董卓之意,远非于此。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曹昂看来,董卓是怕了,但并不是怕关东联军,而是身后的皇甫嵩。
皇甫嵩拥兵数万在三辅,若是与关东联军前后夹击,那董卓必然败亡。虽然这种可能并不大,皇甫嵩很难去捧关东人的臭脚,但谁又能保证呢。
董卓辅政虽不过数月,但已经看明白了。任凭他如何对关东士大夫掏心掏肺,这群人也不买他的账。
既然如此,还不如迁都长安,获取关西士族、勋贵的支持。
迁都意味着国家核心从关东转移到关西,可以说迁都一事是董卓向关西士族、勋贵献上的一个投名状,而为关西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董卓,自然理所应当成为关西士族、勋贵的领头羊。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董卓一迁都,皇甫嵩乖乖地交出了兵权。
而历史上董卓在回到长安之后,老毛病又犯了,企图以并州人制衡三辅人,最终让王允、吕布给坑了,只能说天命不在。
想着董卓的教训,曹昂又一次告诫自己,其一,军队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其二,一定不要对世家大族抱有侥幸心理。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不是谁都能像曹操那般,日复一日面对各种造反还能永不湿鞋。
天子走了,小朝廷也走了,只有董卓留在洛阳,准备跟关东联军决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董卓送走刘协之时,顺手便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余人全部诛杀,本以为此举能激得袁绍、袁术兄弟来攻,可惜二人畏董家势大,根本不敢出兵,倒让董卓失算了。
曹昂得知此消息又是很久之后的事了,不过听说袁隗这个老东西死了,曹昂是真高兴,他到现在还没有忘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曹昂都想放歌一曲,这老东西不死,袁家怎么分裂。
关东局势纷纷乱,没个停歇,曹昂看得都觉得墨迹,而就在这时,新担任中参军的荀攸来见曹昂,请求曹昂出兵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