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务实的确安排了好几手准备,基本上把图们汗得知自己被东西合围的消息之后可能有的反应全都算计了进去。
可以说,无论他选择固守还是逃走,亦或者是提前反击,都在高务实的算计之中。而其中,逃走又分几个方向,反击也分东西两路,这些方面高务实全部提前有过安排。
战前策略和临阵指挥不同,这种算计高务实就很擅长了。
但全面归全面,高务实还是有所侧重的,他心里认为图们汗选择反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对于东西两路合围大军的策应准备也做得最多。
实际上相对而言,他比较担心图们汗出现赌徒心理,干脆二话不说直接去打把汉那吉,虽然这样一来,只要把汉那吉能撑两天,自己的后手一定能让图们汗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正如刚才所说,现在的把汉那吉所部只是实力强大,其之前击败辛爱所部的第一功臣恰台吉脱脱并不在他那里,一旦图们强打把汉那吉,高务实还是有些担心这位大成台吉的指挥能力到底靠不靠谱的。
高务实下注最重的,就是图们听说西哨主力倾巢而出之后,不敢在随时会被合围的情况下去打把汉那吉。
现在的把汉那吉不光把之前故意分出去以安图们之心的兵力全部集中了起来,而且在西哨进行了一波征调——蒙古人是所谓的全民皆兵,理论上来说连女人和半大孩子到了穷途末路之时都能上阵。
把汉那吉这次还不算征调得太狠,一共只征调了一万多人,都是四十来岁的“老兵”,还能打,而且经验也丰富,只是因为他们都有儿子在军中,平时来讲一般不会轻易征调他们而已。
而且把汉那吉可能是由于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原因,对部民比较仁慈,这些人多半被留在大板升城镇守,只有那种家里有三个儿子以上的,才被他带了出来作战。所以,最终西哨其实算不得倾巢而出,因为老巢大板升城还是有六七千老兵镇守着。
高务实赌的就是图们在眼前的局势下会担心打西哨讨不了好。
讨不了好未必是打不赢,因为在当前的局面下,打得不够快,或者打完了损失太大,对于图们汗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他现在首要考虑的思路,放在后世解放战争来类比的话,就是“先打最弱之杂牌军”。
所以,东路军才应该是图们的第一目标,而且打东路军的好处很明显:
首先是东路军看起来最好打。他们的兵力只有图们汗所部的一半,而且缺乏统一指挥,十几个台吉在突然被图们主力暴打之时,随时有可能分崩离析。
其次是打掉东路军之后,包围圈也就被打破,图们就处于想走随时能走的战略局势之中了,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再次是图们现在非常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军队的特点就是打赢的仗越多,这支军队就越能打。反之,一支军队不断的吃败仗,不管他们是不是明明训练有素但运气太背,只要败仗吃得多了,士气就一定跌落谷底,哪怕本来能打的,也会变得不能打,因为信心都打没了。
就像明末的时候,很多明军其实未必不能打,但由于被后金打怕了,导致听说后金兵至就惶恐不安,再一听对面是“真虏”,更是恨不得拔腿就走。
其实很多明军在投降了后金之后表现出的战斗力相当不错,这里头的原因虽然不止一条,但是信心问题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个道理图们也是懂的,他当然要考虑。而且他知道自己来打沙城的这个决定本身在麾下军士之中就不得拥护,现在在沙城城下的试探性攻击又吃了瘪——知道明军守城厉害,但沙城却比想象中更难打,一场试探性进攻连城墙都没摸到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这还怎么打?士气之低落可以想见。
蒙古和大明打了两百年了,别说双方的上层,哪怕是普通一卒都很清楚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几万铁骑跑来死磕一座明军固守的城池,本来就是政治考虑大于军事考虑的举动,现在吃了瘪,下面肯定怨声载道。
但图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哪知道跑来沙城之后,守城的不是把汉那吉而是明军啊?本来他觉得如果是把汉那吉守城的话,蒙古人远离城池保护快两百年了,应该水平很有限才是……
所以,趁现在士气只是刚刚开始跌落,他得赶紧取得一场胜利来扭转。
高务实的“料事如神”从来都是“料人如神”,图们的心思他基本能分析得出,所以他有七成把握图们会拿东路军开刀,因此在东路军方面给图们准备了一顿大餐。
头号大餐便是东路军的总指挥——恰台吉脱脱!
恰台吉和他的六千嫡系全部在东路军中,此外东路军还有钟金哈屯派出的一万俺答汗嫡系的大汗护卫军,另外的一万多人才是一众台吉们所出的兵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俺答当年的两万多嫡系中的嫡系——大汗护卫军,几乎集中了八成实力在现在的这支东路军中,且由高务实以全权钦使名义下令指定恰台吉为总指挥,而钟金哈屯随后以摄政名义再次确定了这一点。
俺答的嫡系主力战斗力如何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几十年来真正在硬碰硬的对战中,这支大汗护卫军吃瘪的记录非常之少,在蒙古几乎是横着走,打兀良哈、打瓦剌、打青海,他们都是核心主力。
其在大明境内也少遇敌手,明军中真正击败过这支军队的将领只有马芳一人,当时打得俺答不得不退避三舍。
而另外曾经扛住过这支军队正面打击的人,也是一只手就能数出来,其中还包括已经英年早逝的麻贵二兄麻富。
恰台吉在大汗护卫军中的威望,除了俺答本人之外无人可及,又有高务实这个全权钦使和名正言顺的摄政钟金哈屯为他背书,指挥这支部队当然没有问题,所谓“没有统一指挥”完全已经是无稽之谈。
而这还只是第一道大菜,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两支援军。
一路援军是紧跟着他们身后五十里前进的一支骑兵,一共一万两千人,主将是麻贵的侄儿、独石堡参将麻承勋,所部主力来头不小——乃是当年马芳留下的骑兵主力。
这支当年在马芳“以骑制骑”思路下打造的骑兵,除了马芳致仕之后裁撤的部分之外(明军西怀东制,认为宣大一线无须马芳在时那么多的骑兵,裁撤之后加强给李成梁了),现在基本上都调来给麻承勋打这一仗了。
而另一路援军则是从张家口悄悄出发,由分守宣府南路顺圣蔚广参将张秉忠指挥——这也是位熟人,昔年高务实在俺答封贡前,在大同商议军务时就认识他了,尤其是对他的儿子张万邦印象深刻【注:参见卷一第125章“可战方和”】。
这位张参将所部人数不算多,只有六千人,但他们有一张王牌——前不久刚刚送到宣大的第一批万历一式刺刀款火枪,由于他们所部要支援漠南之战,所以得到了全面换装。
虽说目前还只练了半个月的刺刀,但由于戚继光编写的刺刀要义随枪下发,训练起来效果还不错。
之前就说过,戚继光老早就从高务实口中知道刺刀款火枪的样式,所以他提早就研究了军阵之中刺刀的用法,写成了《刺刀要义》。而刺刀要义与戚继光平时练兵的思路一致,论招数很简单,来来去去一共不到十招,正面对敌时更是只有五招,所以练起来不算很难。
这一路军是提前出发,悄悄沿着大明边境走,打算在图们与恰台吉相遇的地点突然出现并试验一下“以步破骑”战术的。
当夜亥时,图们汗“悄然”拔营,向着预想中的弱敌“土默特东路叛军”进发……
可以说,无论他选择固守还是逃走,亦或者是提前反击,都在高务实的算计之中。而其中,逃走又分几个方向,反击也分东西两路,这些方面高务实全部提前有过安排。
战前策略和临阵指挥不同,这种算计高务实就很擅长了。
但全面归全面,高务实还是有所侧重的,他心里认为图们汗选择反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对于东西两路合围大军的策应准备也做得最多。
实际上相对而言,他比较担心图们汗出现赌徒心理,干脆二话不说直接去打把汉那吉,虽然这样一来,只要把汉那吉能撑两天,自己的后手一定能让图们汗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正如刚才所说,现在的把汉那吉所部只是实力强大,其之前击败辛爱所部的第一功臣恰台吉脱脱并不在他那里,一旦图们强打把汉那吉,高务实还是有些担心这位大成台吉的指挥能力到底靠不靠谱的。
高务实下注最重的,就是图们听说西哨主力倾巢而出之后,不敢在随时会被合围的情况下去打把汉那吉。
现在的把汉那吉不光把之前故意分出去以安图们之心的兵力全部集中了起来,而且在西哨进行了一波征调——蒙古人是所谓的全民皆兵,理论上来说连女人和半大孩子到了穷途末路之时都能上阵。
把汉那吉这次还不算征调得太狠,一共只征调了一万多人,都是四十来岁的“老兵”,还能打,而且经验也丰富,只是因为他们都有儿子在军中,平时来讲一般不会轻易征调他们而已。
而且把汉那吉可能是由于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原因,对部民比较仁慈,这些人多半被留在大板升城镇守,只有那种家里有三个儿子以上的,才被他带了出来作战。所以,最终西哨其实算不得倾巢而出,因为老巢大板升城还是有六七千老兵镇守着。
高务实赌的就是图们在眼前的局势下会担心打西哨讨不了好。
讨不了好未必是打不赢,因为在当前的局面下,打得不够快,或者打完了损失太大,对于图们汗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他现在首要考虑的思路,放在后世解放战争来类比的话,就是“先打最弱之杂牌军”。
所以,东路军才应该是图们的第一目标,而且打东路军的好处很明显:
首先是东路军看起来最好打。他们的兵力只有图们汗所部的一半,而且缺乏统一指挥,十几个台吉在突然被图们主力暴打之时,随时有可能分崩离析。
其次是打掉东路军之后,包围圈也就被打破,图们就处于想走随时能走的战略局势之中了,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再次是图们现在非常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军队的特点就是打赢的仗越多,这支军队就越能打。反之,一支军队不断的吃败仗,不管他们是不是明明训练有素但运气太背,只要败仗吃得多了,士气就一定跌落谷底,哪怕本来能打的,也会变得不能打,因为信心都打没了。
就像明末的时候,很多明军其实未必不能打,但由于被后金打怕了,导致听说后金兵至就惶恐不安,再一听对面是“真虏”,更是恨不得拔腿就走。
其实很多明军在投降了后金之后表现出的战斗力相当不错,这里头的原因虽然不止一条,但是信心问题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个道理图们也是懂的,他当然要考虑。而且他知道自己来打沙城的这个决定本身在麾下军士之中就不得拥护,现在在沙城城下的试探性攻击又吃了瘪——知道明军守城厉害,但沙城却比想象中更难打,一场试探性进攻连城墙都没摸到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这还怎么打?士气之低落可以想见。
蒙古和大明打了两百年了,别说双方的上层,哪怕是普通一卒都很清楚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几万铁骑跑来死磕一座明军固守的城池,本来就是政治考虑大于军事考虑的举动,现在吃了瘪,下面肯定怨声载道。
但图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哪知道跑来沙城之后,守城的不是把汉那吉而是明军啊?本来他觉得如果是把汉那吉守城的话,蒙古人远离城池保护快两百年了,应该水平很有限才是……
所以,趁现在士气只是刚刚开始跌落,他得赶紧取得一场胜利来扭转。
高务实的“料事如神”从来都是“料人如神”,图们的心思他基本能分析得出,所以他有七成把握图们会拿东路军开刀,因此在东路军方面给图们准备了一顿大餐。
头号大餐便是东路军的总指挥——恰台吉脱脱!
恰台吉和他的六千嫡系全部在东路军中,此外东路军还有钟金哈屯派出的一万俺答汗嫡系的大汗护卫军,另外的一万多人才是一众台吉们所出的兵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俺答当年的两万多嫡系中的嫡系——大汗护卫军,几乎集中了八成实力在现在的这支东路军中,且由高务实以全权钦使名义下令指定恰台吉为总指挥,而钟金哈屯随后以摄政名义再次确定了这一点。
俺答的嫡系主力战斗力如何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几十年来真正在硬碰硬的对战中,这支大汗护卫军吃瘪的记录非常之少,在蒙古几乎是横着走,打兀良哈、打瓦剌、打青海,他们都是核心主力。
其在大明境内也少遇敌手,明军中真正击败过这支军队的将领只有马芳一人,当时打得俺答不得不退避三舍。
而另外曾经扛住过这支军队正面打击的人,也是一只手就能数出来,其中还包括已经英年早逝的麻贵二兄麻富。
恰台吉在大汗护卫军中的威望,除了俺答本人之外无人可及,又有高务实这个全权钦使和名正言顺的摄政钟金哈屯为他背书,指挥这支部队当然没有问题,所谓“没有统一指挥”完全已经是无稽之谈。
而这还只是第一道大菜,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两支援军。
一路援军是紧跟着他们身后五十里前进的一支骑兵,一共一万两千人,主将是麻贵的侄儿、独石堡参将麻承勋,所部主力来头不小——乃是当年马芳留下的骑兵主力。
这支当年在马芳“以骑制骑”思路下打造的骑兵,除了马芳致仕之后裁撤的部分之外(明军西怀东制,认为宣大一线无须马芳在时那么多的骑兵,裁撤之后加强给李成梁了),现在基本上都调来给麻承勋打这一仗了。
而另一路援军则是从张家口悄悄出发,由分守宣府南路顺圣蔚广参将张秉忠指挥——这也是位熟人,昔年高务实在俺答封贡前,在大同商议军务时就认识他了,尤其是对他的儿子张万邦印象深刻【注:参见卷一第125章“可战方和”】。
这位张参将所部人数不算多,只有六千人,但他们有一张王牌——前不久刚刚送到宣大的第一批万历一式刺刀款火枪,由于他们所部要支援漠南之战,所以得到了全面换装。
虽说目前还只练了半个月的刺刀,但由于戚继光编写的刺刀要义随枪下发,训练起来效果还不错。
之前就说过,戚继光老早就从高务实口中知道刺刀款火枪的样式,所以他提早就研究了军阵之中刺刀的用法,写成了《刺刀要义》。而刺刀要义与戚继光平时练兵的思路一致,论招数很简单,来来去去一共不到十招,正面对敌时更是只有五招,所以练起来不算很难。
这一路军是提前出发,悄悄沿着大明边境走,打算在图们与恰台吉相遇的地点突然出现并试验一下“以步破骑”战术的。
当夜亥时,图们汗“悄然”拔营,向着预想中的弱敌“土默特东路叛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