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农不稳,所以农业这一大块是高务实这次头一个办理的事情。
玉米最好理解,将来人吃马嚼都离不开它;柞蚕也好说,可以提高辽东经济的多样性,同时创造一个新的大财源。
至于渔业,为什么会被高务实如此看重呢?不仅仅是渔获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务实希望在北方培养出一批熟悉海洋的渔民,因为渔民本身就是海员的最佳兵源池。
高务实的南洋舰队是不怕找不到海员的,两广也好,闽浙也罢,都有大批的人愿意出海,但是在北方,这个问题就要严峻得多。
南船北马,南人对船只很少有畏惧心态,而北方就有不少人,对江河湖海都抱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本来这只是环境影响导致的心态不同,是个无所谓的事,但在大航海时代,高务实又大力经营海贸,这就有所谓了。
河北山东等地,自然条件比较好,地理位置上也不容易遭兵灾,想在那边培养大把的渔民、海员,是比较麻烦的,但在辽东就方便多了,因此高务实搞渔业,其实首先看重的是这一点。
当然除此之外,渔获也很有用,毕竟鱼类的蛋白质相当丰富,对于改善辽南百姓、卫所兵的体质大有帮助,不过渔获的利用是一件需要好好处理的事。
冬天比较好办,高务实以前看杂书,学到过一种手段,就是先制作成鱼糜,然后密封冻起来,这样可以避免过快腐烂变质,虽说这年头没法搞出真空罐头,但在辽东的冬天,还是可以保证几个月的保质期的。
麻烦在于夏天,这年代夏天的食物储存都很难,鱼类更是如此,想要保存,最稳妥的办法就只有一个:腌制并风干。
风干好说,辽南的日照充足得很,但是腌制就有一个大麻烦:这需要大量的盐,然而盐却很贵。
所以,这里头就牵扯出了高务实在“工业”这一块的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前文有提到过,就是开盐场。
之前高务实甚至还说通了朱翊钧参股,朱翊钧唯一的前提要求是不能影响到现有盐场的盐巴销路,高务实答应了。
当时高务实的思路主要是把新的辽南盐场产盐用于出口,这一条现在也没有问题,完全可以照计划来办,但他后来打算来辽南之后,仔细想了想,发现还有其他用处。
比如说腌制咸鱼——也不仅仅是鱼,各种海产品都可以,这就可以一举搞定三件事:
一是海产品不会浪费,可以储存起来,不管是做军粮还是发放给普通老百姓渡过万一出现的饥荒都行。
二是在出口销路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不会导致辽南产盐大规模囤积滞销。毕竟盐虽然基本上没有保质期一说,但囤积大量的盐也是需要管理费用的,包括仓库、人员等各个方面,所以少量囤积无所谓,但大量囤积就是在浪费钱了。
三是有了大把的食盐产量摆在这里,高务实跟南方的某些人说话时,底气就更足了。如今南方的某些人,之所以还敢对京华的进入明里暗里进行抵制,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盐业这一块优势很大。
长芦盐场固然强,但这个时代的北方产盐量跟南方还是不能比的,更何况长芦盐场毕竟是舅舅家的产业,他高务实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说话总归不会有在京华那般一言九鼎,有时候这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
因此,自己掌握一处超大产量的盐场,就显得很重要了。
辽东,或者说辽南,就有这个先决条件。辽东湾盐场,那可是后世红朝四大盐场之一,尤其是营口盐场,素有“百里银滩”美誉。
营口这个名字,在原历史中出现很晚,但现在高务实让它提前出现了——高大财神在这里打造了营口港,朝廷方面也没管他为何这般命名,反正在各项相关公文中都直接采用了。
但这个地方,从事盐业的历史却很长,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汉代实行盐铁由国家专卖政策,营口这个地方就成为当时辽东的海盐生产和专卖中心。
那时候汉朝朝廷设立盐铁官,驻平郭(熊岳镇温泉村汉城遗址)。这是汉代中央政府在东北设立的唯一一处负责盐铁的机构,彼时营口海盐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点。
此后的发展不一一详述,总之直到大明,营口的海盐生产都很著名。
大明朝廷在很早以前,就强制辽东25个卫和两个自在州都要生产额盐(由朝廷限定生产盐的数量),这个制度显然有点蠢,所以一些不在海边的卫州,就纷纷在营口地区开设盐场百户所,由军卒生产海盐。
而盖州卫本身也是辽东海盐生产的中心(营口属盖州卫),理论上——划重点,是理论上——每年生产额盐200多万斤,要占辽东总产量的58.3%。
早年间,大明辽东盐场甚至与两淮盐场齐名,所产食盐由商人转运各地行销,辽东的军饷由商人“运粟易引”得到一定的补充。当时在营口地区设有三个“关”,即梁房堡关,治所在后世营口市南;连云岛关,治所在后世盖州市西;石门关,治所在后世盖州市东石门水库遗址。这三处关口都与海盐运输有一定的关系。
既然又是“理论上”,又是“早年间”,说明那都是往事了。
为啥呢?这制度不挺好的吗?因地制宜,靠海就吃盐啊。
思路没问题,问题出在这些盐场的归属——它们的上级是卫所,再上一级是辽东都司,但神奇的是,其在中央层面,是归户部山东清吏司管。
哦豁,完蛋。【我省略了,因为这个问题一万字也说不清,所以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行找论文或专著看吧。】
总之,这里头牵涉了很多糊涂账,户口数、运输难、盐价低、盐丁逃亡等等,不一而足,其导致的结果就是盐产量逐渐降低,原本是为了以盐产来供给卫所、养活卫所,最后……看看辽东的卫所混成什么样子,也就知道这个制度破坏到了什么程度。
朱翊钧对此是有所了解的,所以他同意了高务实在辽东新开盐场的计划,甚至对于跳出卫所窠臼来搞商办盐场,他也表示支持。
至于说皇帝亲自下场参股,朱翊钧表示他没有心理负担——朝廷需要用钱的时候,不也要朕从内帑掏钱?凭什么你们做臣子的都能做生意,朕这个皇帝倒不能了?朝廷要用钱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捐钱啊!
至于挨骂,朱翊钧也有心理准备,而且实际上如果真要挨骂,可能高务实挨骂会比他还多呢。
但在这个问题上面,高务实也不怕挨骂——我实学宗门,为国理财乃是传统,我当年的状元策论写的也是这个,你不服也没用。再说,这盐场建成之后的好处多得是,又不仅仅是我和皇帝赚钱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我跟皇帝在里头赚了点钱,那只是附带的一点收益,真正得利的是谁,你们动动脑子好好想想。
----------
完了,工业这块还只写了个盐场就已经“中”了,还有剩下的部分,甚至商和兵还没写,看来上中下不够用……
玉米最好理解,将来人吃马嚼都离不开它;柞蚕也好说,可以提高辽东经济的多样性,同时创造一个新的大财源。
至于渔业,为什么会被高务实如此看重呢?不仅仅是渔获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务实希望在北方培养出一批熟悉海洋的渔民,因为渔民本身就是海员的最佳兵源池。
高务实的南洋舰队是不怕找不到海员的,两广也好,闽浙也罢,都有大批的人愿意出海,但是在北方,这个问题就要严峻得多。
南船北马,南人对船只很少有畏惧心态,而北方就有不少人,对江河湖海都抱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本来这只是环境影响导致的心态不同,是个无所谓的事,但在大航海时代,高务实又大力经营海贸,这就有所谓了。
河北山东等地,自然条件比较好,地理位置上也不容易遭兵灾,想在那边培养大把的渔民、海员,是比较麻烦的,但在辽东就方便多了,因此高务实搞渔业,其实首先看重的是这一点。
当然除此之外,渔获也很有用,毕竟鱼类的蛋白质相当丰富,对于改善辽南百姓、卫所兵的体质大有帮助,不过渔获的利用是一件需要好好处理的事。
冬天比较好办,高务实以前看杂书,学到过一种手段,就是先制作成鱼糜,然后密封冻起来,这样可以避免过快腐烂变质,虽说这年头没法搞出真空罐头,但在辽东的冬天,还是可以保证几个月的保质期的。
麻烦在于夏天,这年代夏天的食物储存都很难,鱼类更是如此,想要保存,最稳妥的办法就只有一个:腌制并风干。
风干好说,辽南的日照充足得很,但是腌制就有一个大麻烦:这需要大量的盐,然而盐却很贵。
所以,这里头就牵扯出了高务实在“工业”这一块的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前文有提到过,就是开盐场。
之前高务实甚至还说通了朱翊钧参股,朱翊钧唯一的前提要求是不能影响到现有盐场的盐巴销路,高务实答应了。
当时高务实的思路主要是把新的辽南盐场产盐用于出口,这一条现在也没有问题,完全可以照计划来办,但他后来打算来辽南之后,仔细想了想,发现还有其他用处。
比如说腌制咸鱼——也不仅仅是鱼,各种海产品都可以,这就可以一举搞定三件事:
一是海产品不会浪费,可以储存起来,不管是做军粮还是发放给普通老百姓渡过万一出现的饥荒都行。
二是在出口销路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不会导致辽南产盐大规模囤积滞销。毕竟盐虽然基本上没有保质期一说,但囤积大量的盐也是需要管理费用的,包括仓库、人员等各个方面,所以少量囤积无所谓,但大量囤积就是在浪费钱了。
三是有了大把的食盐产量摆在这里,高务实跟南方的某些人说话时,底气就更足了。如今南方的某些人,之所以还敢对京华的进入明里暗里进行抵制,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盐业这一块优势很大。
长芦盐场固然强,但这个时代的北方产盐量跟南方还是不能比的,更何况长芦盐场毕竟是舅舅家的产业,他高务实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说话总归不会有在京华那般一言九鼎,有时候这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
因此,自己掌握一处超大产量的盐场,就显得很重要了。
辽东,或者说辽南,就有这个先决条件。辽东湾盐场,那可是后世红朝四大盐场之一,尤其是营口盐场,素有“百里银滩”美誉。
营口这个名字,在原历史中出现很晚,但现在高务实让它提前出现了——高大财神在这里打造了营口港,朝廷方面也没管他为何这般命名,反正在各项相关公文中都直接采用了。
但这个地方,从事盐业的历史却很长,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汉代实行盐铁由国家专卖政策,营口这个地方就成为当时辽东的海盐生产和专卖中心。
那时候汉朝朝廷设立盐铁官,驻平郭(熊岳镇温泉村汉城遗址)。这是汉代中央政府在东北设立的唯一一处负责盐铁的机构,彼时营口海盐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点。
此后的发展不一一详述,总之直到大明,营口的海盐生产都很著名。
大明朝廷在很早以前,就强制辽东25个卫和两个自在州都要生产额盐(由朝廷限定生产盐的数量),这个制度显然有点蠢,所以一些不在海边的卫州,就纷纷在营口地区开设盐场百户所,由军卒生产海盐。
而盖州卫本身也是辽东海盐生产的中心(营口属盖州卫),理论上——划重点,是理论上——每年生产额盐200多万斤,要占辽东总产量的58.3%。
早年间,大明辽东盐场甚至与两淮盐场齐名,所产食盐由商人转运各地行销,辽东的军饷由商人“运粟易引”得到一定的补充。当时在营口地区设有三个“关”,即梁房堡关,治所在后世营口市南;连云岛关,治所在后世盖州市西;石门关,治所在后世盖州市东石门水库遗址。这三处关口都与海盐运输有一定的关系。
既然又是“理论上”,又是“早年间”,说明那都是往事了。
为啥呢?这制度不挺好的吗?因地制宜,靠海就吃盐啊。
思路没问题,问题出在这些盐场的归属——它们的上级是卫所,再上一级是辽东都司,但神奇的是,其在中央层面,是归户部山东清吏司管。
哦豁,完蛋。【我省略了,因为这个问题一万字也说不清,所以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行找论文或专著看吧。】
总之,这里头牵涉了很多糊涂账,户口数、运输难、盐价低、盐丁逃亡等等,不一而足,其导致的结果就是盐产量逐渐降低,原本是为了以盐产来供给卫所、养活卫所,最后……看看辽东的卫所混成什么样子,也就知道这个制度破坏到了什么程度。
朱翊钧对此是有所了解的,所以他同意了高务实在辽东新开盐场的计划,甚至对于跳出卫所窠臼来搞商办盐场,他也表示支持。
至于说皇帝亲自下场参股,朱翊钧表示他没有心理负担——朝廷需要用钱的时候,不也要朕从内帑掏钱?凭什么你们做臣子的都能做生意,朕这个皇帝倒不能了?朝廷要用钱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捐钱啊!
至于挨骂,朱翊钧也有心理准备,而且实际上如果真要挨骂,可能高务实挨骂会比他还多呢。
但在这个问题上面,高务实也不怕挨骂——我实学宗门,为国理财乃是传统,我当年的状元策论写的也是这个,你不服也没用。再说,这盐场建成之后的好处多得是,又不仅仅是我和皇帝赚钱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我跟皇帝在里头赚了点钱,那只是附带的一点收益,真正得利的是谁,你们动动脑子好好想想。
----------
完了,工业这块还只写了个盐场就已经“中”了,还有剩下的部分,甚至商和兵还没写,看来上中下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