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元朝时为“开元”,大明鼎革之后,为避太祖名讳,由刘伯温建议改为开原,既不变原名之音,又不变其开拓开创、宏大伟岸、吉祥安康之意。
太祖允准,并以其辽北雄城,于洪武二十一年设三万卫于此(先一年设置于斡朵里,即后世吉林晖春附近,次年转至开原),洪武二十六年,又将原设置于牛庄的辽海卫转至此地。
在辽东,这一地两卫的设置,使开原的驻军仅次于辽阳、广宁,成为与锦州、沈阳并列的重镇。
二月初二,龙抬头。
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高务实、协守辽阳副总兵官曹簠等一行抵达开原,视察边备、马市诸事,整饬开原兼屯田马政兵备佥事王缄、分守开原等处参将杨元等官至城外迎接高务实一行。
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位特殊人物,乃是安南进贡副使兼安南都统司贸易特使、海东镇守使黄芷汀。
黄芷汀的前后两个头衔是本来就有的,但中间新加的“安南都统司贸易特使”则是到达辽阳之后,在高务实的授意下临时加上的,原因很简单,取得一个暂时留在辽东的理由罢了。
反正安南都统司的任何名义高务实都能随便拿来用,别说没人会去问万里之外莫茂洽,就算真有人去,莫茂洽也不敢不承认高务实的决定。
高务实来开原,打的幌子是视察兵备和马市,既然视察马市,黄芷汀这个所谓的贸易特使当然也能有理由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互通有无的货物可以交易嘛。
不过,幌子毕竟是幌子,高务实此来的真实用意,是调解叶赫、哈达之争。
然而说是这么说,这次的调解,其实高务实根本就不看好,因为他知道,在当前的局面下,叶赫两位贝勒清佳砮与杨吉砮绝对不会接受这次调解。
时也,势也。
如今辽东周边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建州左右两卫都被大明给打残了,建州五部之中根本没有一家能聚集五千兵马——说笑了,别说五千,建州五部之中能拿出三千兵马的都没有,一家都没有。
建州女真的浑河、董鄂、苏可苏浒、哲陈、完颜五部,目前能拿出两千兵马的都只有一个董鄂部,其余大多只能凑个千余兵马,至多也就是一千五百左右,而像努尔哈赤这个理论上的苏可苏浒部首领,由于内部尚未统一,手底下顶天也就五六百左右的兵力。
在整个建州左右两卫加起来不到一万兵马的现在,相对的海西女真可就强大多了。
首先,海西女真的占地面积足有建州女真的三四个大,而这么大的地盘仅仅分了四家,也就是所谓的海西四部或者扈伦四部。
其次,海西女真的四部,虽然也有力量差别,但最弱的也能轻易召集三四千兵马,而其中最强的叶赫部,仅仅算是“比较常备”的兵力就有约八千左右,同时由于其紧邻蒙古诸部,该部仅骑兵就达到三千以上,可谓雄极女真诸部。
再次,叶赫部近来趁着原先女真第一大部哈达部的“大汗”王台病死,内部纷争之机,此前大败哈达,夺去了哈达至少三分之一的领地,现在还在谋划进一步的计划。
最后,叶赫部还有两大帮手:从炒花部分裂出来的煖兔部,以及占据福余卫部分旧地的恍惚太所部【注:恍惚太这一部的历史我本来觉得应该说一下,但想了想没有几千字说不清,那还是算了,有兴趣的读者自查吧】。
这两个蒙古部落实力都不差,煖兔这边,部落有一万余人,其中主力是精锐骑兵三四千——本来还要更强一点,但他在辽南损失了不少,导致实力有所下降;恍惚太那边没有在辽南吃大亏,所以全部落大概有两万人,其中精锐骑兵约莫五千左右。
这意味着,叶赫与煖兔、恍惚太同盟的兵力高达一万七八千之众,尤其是叶赫方面如果愿意,还能临时征集更多的兵马,使得整个同盟最高能达到约两万大军。
可以这么说,除非大明铁了心大打出手,否则叶赫以这样的实力在辽地东北方向完全可以横着走。
而叶赫部从现在的态度来看,他们似乎的确打算横着走。
哈达部连着死了两位“大汗”(见前文)之后,老汗王台的大妃温姐现在把自己的儿子孟格布禄推了出来,请求大明册封,这一点高务实已经代表皇帝同意了——大明的边臣在这种事情上的态度一般不会被朝廷反驳(主要是朝廷对女真的重视程度不高,通常比较依赖于边臣的判断),同时高务实给叶赫部传了话,要求叶赫部停止入侵哈达,两部之间的矛盾交给大明来调解。
但是,叶赫拒绝了。
其实原历史上大明也出面调解过哈达与叶赫的纷争,而叶赫也是同样拒绝的,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清佳砮和杨吉砮对大明的情况比较了解,在连番用兵之后,大明基本上不可能继续发动大战跟他们过不去。
历史上没有漠南之战,没有辽南之战,李成梁在这一年左右时间里主要就和速把亥打了一场,然后加上一场平定古勒寨之战,就这样辽东就已经失去了继续强征叶赫的余力,那么现在当然更不必说——这就是叶赫的底气。
因此,就在高务实定计之时,叶赫两位贝勒和煖兔、恍惚太二人还在继续逐寨逐村的抢夺哈达部的领土,同时要求大明准许叶赫与煖兔、恍惚太两部进入开原马市进行贸易。
高务实这次前来开原,第一件事就是向叶赫派出使者,告诉他们自己愿意考虑互市的事,让清佳砮、杨吉砮亲自前来开原与自己商议互市细节。
消息传到叶赫,两位城主贝勒连忙合计了一番。
清佳砮的意思是,高务实这个人和以前其他的辽抚不同,此人虽然文名鼎盛,但他本身也是个喜欢做生意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大名鼎鼎的京华,所以他觉得高务实愿意和他们商议互市细节,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杨吉砮同意清佳砮对于高务实“喜欢做生意”的判断,但他还是有些疑虑,主要是他觉得这次互市要谈的对象不仅仅是叶赫,关键还在于搭上了煖兔和恍惚太这两个蒙古部落。
要说高务实对恍惚太可能还无所谓,杨吉砮基本可以相信,但要说高务实对煖兔也没有其他想法,杨吉砮却觉得不太靠谱。
煖兔这厮好歹也是当时跟着炒花一起出征辽南的,虽说那场仗最终是炒花吃大亏,煖兔跟着损失了一些部众,反倒高务实那边是一场大胜,但在杨吉砮看来,这仇恨不还是种下了么?
按理说,高务实此时应该恨不得煖兔早些去死才好,怎么在回信之中提都不提煖兔的问题?
清佳砮虽然觉得杨吉砮的这个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但他考虑到了另一种情况,说也许明人那边根本没搞清炒花部内部的情况,煖兔这厮在明人方面或许名声不彰,高务实根本不认识这家伙,所以也就没把他当回事。
尤其是,清佳砮还提到了李成梁,他表示李成梁肯定是知道煖兔的,但李成梁和高务实不和,这已经是辽东人所共知的情况了,因此站在李成梁的角度上来说,他说不定就想着看高务实出糗,不与高务实分说清楚也是完全可能的。
杨吉砮想不出其他原因,也只好认可这一判断。
当然,更关键的是,叶赫去抢掠侵占哈达,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多占地盘,但其实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抢夺哈达部手中的敕书,好提高叶赫部与大明互市时的“贸易量”——之前说过,哈达部王台的崛起就是靠着对大明百依百顺而来的,因此哈达部前些年着实在大明处拿了不少敕书。
所以,不管杨吉砮心中是不是还有疑虑,现在高务实表示愿意谈,那他和清佳砮怎么说都得跑一趟开原。
毕竟互市就是强大之本,叶赫想要取代哈达成为女真盟主,光是抢夺敕书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说服或者逼迫大明承认这些敕书的合法性才行,要是大明直接不承认的话,那他们等于只是抢了一批废纸罢了,岂不是白瞎了那么多工夫?
于是杨吉砮先是试探着提出,他和清佳砮去开原可以,但煖兔和恍惚太两部也要派人跟着,因为他们也是本次商谈的一方。
然而这一次,高务实干净利落的拒绝了,而且传了个让他们又惊又喜的说法到叶赫去。
高务实表示:你们叶赫从哈达部手中得到的这批敕书,是朝廷专门发给女真各部的,跟蒙古人没有半点关系。
蒙古人想来开原马市也不是不行,但他们只能在叶赫的监督和保证之下前来,因此这件事不需要他们参与。至于你们和蒙古人之间怎么商谈这件事,那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我大明一概不问。
这个做法很大明,叶赫两位贝勒当即信以为真,并且喜得一齐大笑三声——这代表将来煖兔和恍惚太想要和大明贸易,必须经叶赫这一道手,而经这一道手就表示他们将不得不看叶赫的脸色行事。
叶赫的实力,比煖兔和恍惚太都要强一点,但两位贝勒清楚,如果是煖兔和恍惚太联手的话,叶赫还是处于下风的,然而一旦有了互市上的这条优势在,叶赫就不怕他们了——这一手很有高务实控制土默特的风范:掌握经济基础,就掌握了上层建筑,由不得他们不投鼠忌器。
在这种情况下,清佳砮和杨吉砮再不迟疑,马上准备前往开原。
不过,杨吉砮这人还是比较谨慎,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不能轻车简从,必须大张旗鼓的去。
杨吉砮对清佳砮道:“我兄弟二人励精图治二十年,好不容易有了今日局面,此去开原商议互市,不仅是简单的商议,还必须借此机会让女真各部知道我们的强大,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大明,也得卖我们面子!再说,多带些人马,也好让大明不至于小瞧了你我兄弟!”
清佳砮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当即表示同意:“那好,你我兄弟各带一千精锐骑兵前往,我听说开原那边都是些卫所兵,只有那个开原参将杨元手里有五百骑兵家丁,我们带上两千人,足够让杨元不敢轻举妄动了。”
杨吉砮哈哈大笑,道:“杨元本来就不会轻举妄动的——阿浑你莫要忘了,那杨元乃是李大爷的人,可不是这位高抚台的人,高抚台的命令在杨元这里好不好使,那可谁都说不准!他那五百骑兵现在就是个摆设,只要咱们不是去打开原的,我料他必然按兵不动。”
清佳砮闻言大喜,顿时更不迟疑,立刻便去调兵遣将了。
而就在清佳砮与杨吉砮两位叶赫贝勒兴高采烈地调兵遣将,准备前往开原树立自己兄弟二人女真之主的名头之时,另一位女真部落首领也带着三百精兵从抚顺关进入辽东,一路向北,直奔开原而来。
这个女真部落叫做苏可苏浒部,其首领不是别人,正是高抚台亲自保举的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
此时的努尔哈赤对于高务实其实还是非常感激的,感激的原因就是高务实保举了他做建州左卫指挥使。
这个问题必须稍稍说明一下:按理说当时塔克世已死,按照规定,他的职位可以由儿子继承,也就是袭职,子承父业,所以高务实保举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没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按照女真此时的惯例,身为长子的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很应该继承建州左卫指挥使一职,或者说继承的可能性本来并不大。
为什么呢?因为比起汉族的“长子继承制”,女真人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是更习惯于从蒙古早期流传下来的“幼子守产制”(这个问题在写土默特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了)。
比较而言,长子继承制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家族的稳定、传承、秩序,而幼子守产制也很好理解:父母偏爱最小的孩子,因为通常来说最小的孩子由于年幼,所以一般能力比较差一点,这里头主要就是父母疼小儿子,所以把财产交给小儿子,没有考虑太多其他方面。
塔克世的第一任妻子生了四个孩子,早夭一个不算,还有三个,包括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但当塔克世死的时候,其最小的儿子却是巴雅喇,乃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继母所生,那么按照女真的惯例,应该是此子袭职。
但高务实没有选择巴雅喇,仍然选择努尔哈赤,甚至“不顾”将来的威胁,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的巴雅喇只是一个七岁的幼童,这孤儿寡母,可以执掌本就衰落的建州左卫吗?答案很明显,到时候一定是争权夺利,鸡飞狗跳。
可是话说回来,努尔哈赤袭职后面临的也是这样情况,既然如此,二者有何区别?
有区别。
巴雅喇的母亲,是叶赫老贝勒的养女,理论上来说,算是清佳砮和杨吉砮的妹妹。
对于大明来讲,处理女真事务的标准很简单:扶弱击强,谁最强大就打击谁、抑制谁,所以已经击败哈达的叶赫,现在算是半个敌人,那又怎么可能让叶赫的势力继续做大做强,继续给辽东带来更大的威胁?
而建州左卫孤儿寡母,巴雅喇的母亲是叶赫之女,作为舅舅的清佳砮和杨吉砮怎么会袖手旁观,不帮着小外甥打理建州左卫呢?
打理着打理着,这建州左卫只怕也就姓了叶赫,这头东北猛虎也就名正言顺的插足了建州女真,而建州女真部族众多,势力分散,现在又没有了如王杲那样大家公认的首领,典型的群龙无首状态,怎么可能抵抗得住叶赫的兼并?
到时候叶赫本身就是海西女真的头把交椅,又转而统一建州,势力坐大,再借势转回头攻打海西的另外三部,说不上手到擒来,但只要大明不强势干预,那也是十拿九稳。
所以对于高务实来说,努尔哈赤顶多属于潜在威胁,现在的实力其实还根本不值一提,而叶赫现在就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威胁了,其实力只要不加以控制,很快就要出现质变,这怎么能不管?
哦,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不能忍,叶赫统一女真就可以忍了?
开什么玩笑!努尔哈赤现在只有几百兵!
历史上他统一女真,是在大明连续打了三大征之后,根本没有余力搭理他的情况下,还花了二三十来年才办到的,而叶赫现在的情况明摆着,如果大明不插手,少则三五年他们就能尾大不掉,多则十来年,他们就能统一女真了!
这还能不管?这还能先把努尔哈赤给弄死了?
显然不行。
努尔哈赤死不死高务实不不关心,但在他不能大量调集家丁来辽东的前提下,只要叶赫一天没有被控制住,努尔哈赤就一天不能死!
建州卫本来就是大明在辽东用得最多的棋子,虽然后来因为不太听话被大明教训了几十年,顺带着又培养了一个哈达部,但眼下哈达部明显后继乏力,如果建州这边还不好好利用一下,难道又要朝廷花一大笔钱,让大明亲自下场去和叶赫再打一场?
一年三场大战,这大明怕不是要打到卖肾了。
----------
感谢书友“电念1”、“欢爱影响”的月票支持,谢谢!
疫情严峻,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安心看书少出门^_^
太祖允准,并以其辽北雄城,于洪武二十一年设三万卫于此(先一年设置于斡朵里,即后世吉林晖春附近,次年转至开原),洪武二十六年,又将原设置于牛庄的辽海卫转至此地。
在辽东,这一地两卫的设置,使开原的驻军仅次于辽阳、广宁,成为与锦州、沈阳并列的重镇。
二月初二,龙抬头。
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高务实、协守辽阳副总兵官曹簠等一行抵达开原,视察边备、马市诸事,整饬开原兼屯田马政兵备佥事王缄、分守开原等处参将杨元等官至城外迎接高务实一行。
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位特殊人物,乃是安南进贡副使兼安南都统司贸易特使、海东镇守使黄芷汀。
黄芷汀的前后两个头衔是本来就有的,但中间新加的“安南都统司贸易特使”则是到达辽阳之后,在高务实的授意下临时加上的,原因很简单,取得一个暂时留在辽东的理由罢了。
反正安南都统司的任何名义高务实都能随便拿来用,别说没人会去问万里之外莫茂洽,就算真有人去,莫茂洽也不敢不承认高务实的决定。
高务实来开原,打的幌子是视察兵备和马市,既然视察马市,黄芷汀这个所谓的贸易特使当然也能有理由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互通有无的货物可以交易嘛。
不过,幌子毕竟是幌子,高务实此来的真实用意,是调解叶赫、哈达之争。
然而说是这么说,这次的调解,其实高务实根本就不看好,因为他知道,在当前的局面下,叶赫两位贝勒清佳砮与杨吉砮绝对不会接受这次调解。
时也,势也。
如今辽东周边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建州左右两卫都被大明给打残了,建州五部之中根本没有一家能聚集五千兵马——说笑了,别说五千,建州五部之中能拿出三千兵马的都没有,一家都没有。
建州女真的浑河、董鄂、苏可苏浒、哲陈、完颜五部,目前能拿出两千兵马的都只有一个董鄂部,其余大多只能凑个千余兵马,至多也就是一千五百左右,而像努尔哈赤这个理论上的苏可苏浒部首领,由于内部尚未统一,手底下顶天也就五六百左右的兵力。
在整个建州左右两卫加起来不到一万兵马的现在,相对的海西女真可就强大多了。
首先,海西女真的占地面积足有建州女真的三四个大,而这么大的地盘仅仅分了四家,也就是所谓的海西四部或者扈伦四部。
其次,海西女真的四部,虽然也有力量差别,但最弱的也能轻易召集三四千兵马,而其中最强的叶赫部,仅仅算是“比较常备”的兵力就有约八千左右,同时由于其紧邻蒙古诸部,该部仅骑兵就达到三千以上,可谓雄极女真诸部。
再次,叶赫部近来趁着原先女真第一大部哈达部的“大汗”王台病死,内部纷争之机,此前大败哈达,夺去了哈达至少三分之一的领地,现在还在谋划进一步的计划。
最后,叶赫部还有两大帮手:从炒花部分裂出来的煖兔部,以及占据福余卫部分旧地的恍惚太所部【注:恍惚太这一部的历史我本来觉得应该说一下,但想了想没有几千字说不清,那还是算了,有兴趣的读者自查吧】。
这两个蒙古部落实力都不差,煖兔这边,部落有一万余人,其中主力是精锐骑兵三四千——本来还要更强一点,但他在辽南损失了不少,导致实力有所下降;恍惚太那边没有在辽南吃大亏,所以全部落大概有两万人,其中精锐骑兵约莫五千左右。
这意味着,叶赫与煖兔、恍惚太同盟的兵力高达一万七八千之众,尤其是叶赫方面如果愿意,还能临时征集更多的兵马,使得整个同盟最高能达到约两万大军。
可以这么说,除非大明铁了心大打出手,否则叶赫以这样的实力在辽地东北方向完全可以横着走。
而叶赫部从现在的态度来看,他们似乎的确打算横着走。
哈达部连着死了两位“大汗”(见前文)之后,老汗王台的大妃温姐现在把自己的儿子孟格布禄推了出来,请求大明册封,这一点高务实已经代表皇帝同意了——大明的边臣在这种事情上的态度一般不会被朝廷反驳(主要是朝廷对女真的重视程度不高,通常比较依赖于边臣的判断),同时高务实给叶赫部传了话,要求叶赫部停止入侵哈达,两部之间的矛盾交给大明来调解。
但是,叶赫拒绝了。
其实原历史上大明也出面调解过哈达与叶赫的纷争,而叶赫也是同样拒绝的,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清佳砮和杨吉砮对大明的情况比较了解,在连番用兵之后,大明基本上不可能继续发动大战跟他们过不去。
历史上没有漠南之战,没有辽南之战,李成梁在这一年左右时间里主要就和速把亥打了一场,然后加上一场平定古勒寨之战,就这样辽东就已经失去了继续强征叶赫的余力,那么现在当然更不必说——这就是叶赫的底气。
因此,就在高务实定计之时,叶赫两位贝勒和煖兔、恍惚太二人还在继续逐寨逐村的抢夺哈达部的领土,同时要求大明准许叶赫与煖兔、恍惚太两部进入开原马市进行贸易。
高务实这次前来开原,第一件事就是向叶赫派出使者,告诉他们自己愿意考虑互市的事,让清佳砮、杨吉砮亲自前来开原与自己商议互市细节。
消息传到叶赫,两位城主贝勒连忙合计了一番。
清佳砮的意思是,高务实这个人和以前其他的辽抚不同,此人虽然文名鼎盛,但他本身也是个喜欢做生意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大名鼎鼎的京华,所以他觉得高务实愿意和他们商议互市细节,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杨吉砮同意清佳砮对于高务实“喜欢做生意”的判断,但他还是有些疑虑,主要是他觉得这次互市要谈的对象不仅仅是叶赫,关键还在于搭上了煖兔和恍惚太这两个蒙古部落。
要说高务实对恍惚太可能还无所谓,杨吉砮基本可以相信,但要说高务实对煖兔也没有其他想法,杨吉砮却觉得不太靠谱。
煖兔这厮好歹也是当时跟着炒花一起出征辽南的,虽说那场仗最终是炒花吃大亏,煖兔跟着损失了一些部众,反倒高务实那边是一场大胜,但在杨吉砮看来,这仇恨不还是种下了么?
按理说,高务实此时应该恨不得煖兔早些去死才好,怎么在回信之中提都不提煖兔的问题?
清佳砮虽然觉得杨吉砮的这个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但他考虑到了另一种情况,说也许明人那边根本没搞清炒花部内部的情况,煖兔这厮在明人方面或许名声不彰,高务实根本不认识这家伙,所以也就没把他当回事。
尤其是,清佳砮还提到了李成梁,他表示李成梁肯定是知道煖兔的,但李成梁和高务实不和,这已经是辽东人所共知的情况了,因此站在李成梁的角度上来说,他说不定就想着看高务实出糗,不与高务实分说清楚也是完全可能的。
杨吉砮想不出其他原因,也只好认可这一判断。
当然,更关键的是,叶赫去抢掠侵占哈达,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多占地盘,但其实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抢夺哈达部手中的敕书,好提高叶赫部与大明互市时的“贸易量”——之前说过,哈达部王台的崛起就是靠着对大明百依百顺而来的,因此哈达部前些年着实在大明处拿了不少敕书。
所以,不管杨吉砮心中是不是还有疑虑,现在高务实表示愿意谈,那他和清佳砮怎么说都得跑一趟开原。
毕竟互市就是强大之本,叶赫想要取代哈达成为女真盟主,光是抢夺敕书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说服或者逼迫大明承认这些敕书的合法性才行,要是大明直接不承认的话,那他们等于只是抢了一批废纸罢了,岂不是白瞎了那么多工夫?
于是杨吉砮先是试探着提出,他和清佳砮去开原可以,但煖兔和恍惚太两部也要派人跟着,因为他们也是本次商谈的一方。
然而这一次,高务实干净利落的拒绝了,而且传了个让他们又惊又喜的说法到叶赫去。
高务实表示:你们叶赫从哈达部手中得到的这批敕书,是朝廷专门发给女真各部的,跟蒙古人没有半点关系。
蒙古人想来开原马市也不是不行,但他们只能在叶赫的监督和保证之下前来,因此这件事不需要他们参与。至于你们和蒙古人之间怎么商谈这件事,那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我大明一概不问。
这个做法很大明,叶赫两位贝勒当即信以为真,并且喜得一齐大笑三声——这代表将来煖兔和恍惚太想要和大明贸易,必须经叶赫这一道手,而经这一道手就表示他们将不得不看叶赫的脸色行事。
叶赫的实力,比煖兔和恍惚太都要强一点,但两位贝勒清楚,如果是煖兔和恍惚太联手的话,叶赫还是处于下风的,然而一旦有了互市上的这条优势在,叶赫就不怕他们了——这一手很有高务实控制土默特的风范:掌握经济基础,就掌握了上层建筑,由不得他们不投鼠忌器。
在这种情况下,清佳砮和杨吉砮再不迟疑,马上准备前往开原。
不过,杨吉砮这人还是比较谨慎,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不能轻车简从,必须大张旗鼓的去。
杨吉砮对清佳砮道:“我兄弟二人励精图治二十年,好不容易有了今日局面,此去开原商议互市,不仅是简单的商议,还必须借此机会让女真各部知道我们的强大,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大明,也得卖我们面子!再说,多带些人马,也好让大明不至于小瞧了你我兄弟!”
清佳砮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当即表示同意:“那好,你我兄弟各带一千精锐骑兵前往,我听说开原那边都是些卫所兵,只有那个开原参将杨元手里有五百骑兵家丁,我们带上两千人,足够让杨元不敢轻举妄动了。”
杨吉砮哈哈大笑,道:“杨元本来就不会轻举妄动的——阿浑你莫要忘了,那杨元乃是李大爷的人,可不是这位高抚台的人,高抚台的命令在杨元这里好不好使,那可谁都说不准!他那五百骑兵现在就是个摆设,只要咱们不是去打开原的,我料他必然按兵不动。”
清佳砮闻言大喜,顿时更不迟疑,立刻便去调兵遣将了。
而就在清佳砮与杨吉砮两位叶赫贝勒兴高采烈地调兵遣将,准备前往开原树立自己兄弟二人女真之主的名头之时,另一位女真部落首领也带着三百精兵从抚顺关进入辽东,一路向北,直奔开原而来。
这个女真部落叫做苏可苏浒部,其首领不是别人,正是高抚台亲自保举的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
此时的努尔哈赤对于高务实其实还是非常感激的,感激的原因就是高务实保举了他做建州左卫指挥使。
这个问题必须稍稍说明一下:按理说当时塔克世已死,按照规定,他的职位可以由儿子继承,也就是袭职,子承父业,所以高务实保举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没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按照女真此时的惯例,身为长子的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很应该继承建州左卫指挥使一职,或者说继承的可能性本来并不大。
为什么呢?因为比起汉族的“长子继承制”,女真人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是更习惯于从蒙古早期流传下来的“幼子守产制”(这个问题在写土默特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了)。
比较而言,长子继承制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家族的稳定、传承、秩序,而幼子守产制也很好理解:父母偏爱最小的孩子,因为通常来说最小的孩子由于年幼,所以一般能力比较差一点,这里头主要就是父母疼小儿子,所以把财产交给小儿子,没有考虑太多其他方面。
塔克世的第一任妻子生了四个孩子,早夭一个不算,还有三个,包括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但当塔克世死的时候,其最小的儿子却是巴雅喇,乃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继母所生,那么按照女真的惯例,应该是此子袭职。
但高务实没有选择巴雅喇,仍然选择努尔哈赤,甚至“不顾”将来的威胁,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的巴雅喇只是一个七岁的幼童,这孤儿寡母,可以执掌本就衰落的建州左卫吗?答案很明显,到时候一定是争权夺利,鸡飞狗跳。
可是话说回来,努尔哈赤袭职后面临的也是这样情况,既然如此,二者有何区别?
有区别。
巴雅喇的母亲,是叶赫老贝勒的养女,理论上来说,算是清佳砮和杨吉砮的妹妹。
对于大明来讲,处理女真事务的标准很简单:扶弱击强,谁最强大就打击谁、抑制谁,所以已经击败哈达的叶赫,现在算是半个敌人,那又怎么可能让叶赫的势力继续做大做强,继续给辽东带来更大的威胁?
而建州左卫孤儿寡母,巴雅喇的母亲是叶赫之女,作为舅舅的清佳砮和杨吉砮怎么会袖手旁观,不帮着小外甥打理建州左卫呢?
打理着打理着,这建州左卫只怕也就姓了叶赫,这头东北猛虎也就名正言顺的插足了建州女真,而建州女真部族众多,势力分散,现在又没有了如王杲那样大家公认的首领,典型的群龙无首状态,怎么可能抵抗得住叶赫的兼并?
到时候叶赫本身就是海西女真的头把交椅,又转而统一建州,势力坐大,再借势转回头攻打海西的另外三部,说不上手到擒来,但只要大明不强势干预,那也是十拿九稳。
所以对于高务实来说,努尔哈赤顶多属于潜在威胁,现在的实力其实还根本不值一提,而叶赫现在就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威胁了,其实力只要不加以控制,很快就要出现质变,这怎么能不管?
哦,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不能忍,叶赫统一女真就可以忍了?
开什么玩笑!努尔哈赤现在只有几百兵!
历史上他统一女真,是在大明连续打了三大征之后,根本没有余力搭理他的情况下,还花了二三十来年才办到的,而叶赫现在的情况明摆着,如果大明不插手,少则三五年他们就能尾大不掉,多则十来年,他们就能统一女真了!
这还能不管?这还能先把努尔哈赤给弄死了?
显然不行。
努尔哈赤死不死高务实不不关心,但在他不能大量调集家丁来辽东的前提下,只要叶赫一天没有被控制住,努尔哈赤就一天不能死!
建州卫本来就是大明在辽东用得最多的棋子,虽然后来因为不太听话被大明教训了几十年,顺带着又培养了一个哈达部,但眼下哈达部明显后继乏力,如果建州这边还不好好利用一下,难道又要朝廷花一大笔钱,让大明亲自下场去和叶赫再打一场?
一年三场大战,这大明怕不是要打到卖肾了。
----------
感谢书友“电念1”、“欢爱影响”的月票支持,谢谢!
疫情严峻,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安心看书少出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