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皇上想要将缅甸纳为本土,如云南之例,臣这一时之间的确没有什么好法子,但若只是打赢这场仗,并让缅甸无力犯边,臣这三策想必应该有些作用。”
“好!”朱翊钧点头道:“不过我足疾未愈,站着说话不舒服,咱们坐着慢慢说。”他的“足疾”本身不是单纯的脚有毛病,之前高务实已经大致猜到可能是痛风病这种“古代富贵病”在作怪,给他提过几点注意事项,但现在看来,朱翊钧可能并没有坚持下来。
不过高务实自己也是个医盲,他印象中痛风只是发病起来感受上痛苦,似乎并不致死,现在也就懒得纠缠这些细枝末节,当下听了朱翊钧的话,坐下来慢慢说。
君前赐座是大礼,但那是对旁人来说的,高务实在朱翊钧身边坐了十多年,对此毫无战战兢兢的意思。他老实不客气地坐下来,甚至还敢换个更舒服的姿势,把身子靠在椅背上,然后才缓缓开口。
“这第一策,就是少动汉军,多调土兵,尤其是尽量调动外附各宣慰司的土兵协同作战。皇上,这就如同此前臣在安南之战和漠南之战中的做法,所调汉军只要精锐,尽量不要动用那些卫所兵,我们的思路是在质而不在量。”
朱翊钧若有所思地问道:“这是节省军饷,我可以理解。但我有一个担心——你在安南之战中所调的岑黄两家土司狼兵,以及在漠南之战中所调用的土默特铁骑,他们都有不得不听命于你的原因,只能跟着你的大纛前进。
而这次云南的情况似乎更复杂一些,缅甸和几个外附的宣慰司几百年来的恩怨情仇根本说不清楚,而这一次缅甸基本上没有对他们直接下手,主要是冲着我们大明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调用他们的土兵,甚至如你所言还要尽量调动他们的主力,这……成功的可能性有几成?”
高务实道:“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则成功的可能性或许不到一半,不过这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的。”
以前的做法,那就是大明并不怎么把这些土司、宣慰司放在眼里,调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呼来喝去的性质,然后打赢了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赏赐,土司、宣慰们的积极性显然不会有多高。
朱翊钧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许以重赏?可如果这样的话,这‘重赏’的财物又从何而来?”
高务实直接摇头,道:“不需要什么财物,只要皇上下诏告诉他们,这一次打败缅甸之后,过去缅甸侵占他们的土地,皇上会全部赐还给他们。甚至还可以包括他们原先和缅甸有争议的部分土地,也都按照他们有理这个原则,从缅甸身上割下来赏给他们。”
朱翊钧问道:“可据我所知,这几个宣慰司之间本身也有土地纠纷,如果再把缅甸侵占的部分和与他们有纠纷的部分还回去,只怕其中的矛盾会变得更大了,到时候……”
高务实一点没有跟皇帝说话的意思,就如同在和同学讨论一般,微笑着打断道:“那不好吗?”
朱翊钧听得一愣,然后微微变了脸色,再接着偏又哈哈笑了起来,指着高务实道:“务实啊务实,你可真是走一步看三步,利用他们也就算了,还要顺势再来个二桃杀三士?真有你的啊……不过,哈哈,这主意我喜欢。”
既然朱翊钧已经懂了,高务实也就不做解释,反而微笑着继续道:“各宣慰司方面可以用这个办法搞定,但云南内属土司方面却不能这么办。怎样调动这批内属土司,并且让他们如同昔日岑黄两家狼兵在臣麾下时那般尽心卖力,咱们也要有所措置才行。”
朱翊钧点头道:“不错,不错,这些内属土司的调用,历来麻烦最大。云南土司还不比广西那样单纯,听说这些云南土司最怕的不是朝廷,而是黔国公,嗯……沐昌祚现在去了洱海,恐怕这些内属土司大半会往洱海去。”
朱翊钧提到云南土司畏朝廷不如畏黔国公时,似乎略有些嘲讽,但提到沐昌祚的时候偏偏又语气如常,让高务实对他的心思有些想要探究探究的意思。
不过眼下不是探究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高务实只当不知,接过话头道:“这倒无妨,他守住洱海就够了,至于滇西土司,愿意跟他去守洱海也是好事。”
朱翊钧有些疑惑:“这又为何?云南土司的土兵虽然比广西狼兵要差一些,但他们本土作战,熟悉地理,我觉得跟随大军主力出动似乎更好?”
“这事儿可以分开来看。”高务实解释道:“从大军出征,看起来是挺好,但我汉兵大军主力必是刘綎、邓子龙二人领兵,他们两个都是江西人,可未见得能将云南土兵指挥得如臂使指。那些土司老爷所以服黔国公,是因为沐氏永镇云南之积威,刘、邓二人不过流官武将罢了,土司们可未必能服他们。
再有就是,有黔国公亲自坐镇洱海,滇西局面就稳住了,一来可以防备缅甸,二来也让滇西土司不敢生出异心、轻举妄动。况且缅甸也知道黔国公威名,一旦发现黔国公去了洱海,缅甸就少不得要把兵力往滇西方向倾斜,这对于刘綎、邓子龙二人从滇东方向出兵南下反击,也是颇有助益之事。”
朱翊钧从御案上拿过一张地图看了看,点头道:“有理,有理。不过这样一来,刘綎和邓子龙二人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些?我记得刘綎的随任家丁只有差不多三千人,而邓子龙好像比刘綎更少。”
高务实道:“这也是臣之前最担心的一件事,他二人就算合兵一处,也不过五千之众,况且从滇东的地形来看,南下恐怕还要分开走才行,这会让他们的兵力过于薄弱,就算全员都是随任家丁,也经不起任何一次失败。”
“那怎么办?”朱翊钧皱眉道:“要不卫所兵还是精中选精抽调一些?嗯,滇东土司肯定也不会全都跟着沐昌祚去滇西,也可以抽调一些?”
高务实点头道:“这是可以的,另外咱们不必限于在只调动云南土司,根据祖制,黔国公在临战之时是可以抽调川贵两地兵马的。当然,这次不能让他调动汉兵,不过土司兵马可以,臣建议……不妨把贵州土兵抽调个三五千左右,放在刘綎、邓子龙麾下听用。”
朱翊钧诧异道:“为何是贵州?刘綎随他父亲刘显在四川多年,调四川土司不是更方便他指挥?”
高务实心里翻了个白眼,暗道:调贵州土兵自然是为了提前削弱某个姓杨的大土司,而四川虽然也有些土司,但都比较老实,甚至有些还特别忠勇,譬如后来石砫宣慰司世袭宣慰使马千乘与夫人秦良玉就是其中的典型。既然如此,就不要乱动四川,毕竟秦良玉算起来今年才只有九岁左右,可别害得她将来嫁不成马千乘,那就有些遗憾了。
不过这话肯定没法直说,高务实便只是道:“其一,刘显不止做过四川总兵,也做过贵州总兵,而且还在万历元年平定了百年难灭的都掌蛮之乱——哦对了,刘綎的初战就是发生在打都掌蛮的时候。他曾连破险要,先登九丝城,接连阵斩贼酋阿二、阿三,生擒贼首阿大,更难得的是,那时候他才十四岁。”
朱翊钧讶然道:“原来这刘綎还是个少年英雄……诶,对了,我记得你和他颇为熟识,当初京华商社建立之前,那批人还在做响马,就是因为惹到你们,才被你和刘家父子联手击败,继而招安的?”
这件事高务实不欲多谈,只是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朱翊钧略微好奇地道:“后来刘綎还拿了武进士榜首(其实就是武状元,只是明代武举地位不高,不准使用状元一词),你既然和他一起打过响马,那你看他本事如何?”
高务实思索着道:“刘綎么……算是百年难遇的悍将。”
朱翊钧果然来了兴趣,又问:“若他在你麾下,你会如何使用?”
高务实笑了笑,道:“摧锋破阵,必为首选。”
这个评价一出,朱翊钧就明白了,刘綎在高务实心目中大概是刀尖矛首的性质,否则为何高务实不说别的,只说“摧锋破阵”呢?
朱翊钧心道:难怪务实坚持此战汉兵主力要质不要量,看来就应该是打算发挥刘綎的特质,让他去摧锋破阵了。
想到此处,朱翊钧便道:“既然刘家父子在川贵都呆过,调贵州土兵倒也一样,那就按你说的,从水西等地选调五千土兵好了。”然后顿了一顿:“还有两策呢?”
高务实道:“与缅甸之战,我朝廷应当着眼全局,不能只局限于云南本土,实际上缅甸莽贼的敌人多得很,咱们完全可以都调动起来,使其为我大明效力。”
朱翊钧显然对这个方面不是很了解,闻言不解道:“莽贼还有哪些敌人?”
高务实于是把缅甸局势给朱翊钧稍加分析(注:“按广西”卷的最后部分曾有过叙述,忘记了的朋友可以回头看看,这里就不说了),然后道:“所以现在的局面是,莽贼看似势大,动不动就是所谓二十万大军,其实他后院随时可能着火,只要朝廷对他的这些敌人表示支持,甚至最好是皇上下诏,给他们一些名义,这些人肯定都得跳出来。
尤其是老挝的刀氏姐弟、暹罗的‘黑王子’等人,肯定是坐不住的。另外,安南方面跟这件事也有些关系……”
朱翊钧先前听得连连点头,但到了最后这一句,却不禁有些愕然:“安南?安南和缅甸不接壤吧?怎么,安南和缅甸也有仇?”
高务实摇头道:“安南和缅甸本身并无仇怨,不过南疆就只有那么大,安南一直以小中华自居,岂能容忍莽贼大杀四方,连暹罗都被他吞并?所以臣在回京之前,安南就有一大批人跑来请愿,想让朝廷打压缅甸气焰……”
朱翊钧眨了眨眼,忽然笑道:“只怕不止是打压气焰这么简单吧?”
高务实也笑了起来,道:“当然不止,他们的意思是协助暹罗复国,然后自己也把柬埔寨收归囊中,如此便与暹罗接壤,可以随时支持暹罗和老挝抵抗缅甸。”
朱翊钧翻了翻南疆堪舆图,忽然撇撇嘴道:“安南人的算盘打得倒是不错,柬埔寨这地方比安南本土也小不了多少,他们竟然打算一口吞了……这还不算,吞了柬埔寨之后,在前方抵抗缅甸的乃是暹罗、老挝,而他们自己倒是藏在后头。
与此同时,暹罗、老挝既然复国,与缅甸的关系自然是不共戴天,于是便不得不依赖于安南的支持,这样一来,安南在南疆的地位,大概就真的算得上是‘小中华’了。”
朱翊钧能看穿这一点,高务实并不意外,毕竟自己当了朱翊钧那么多年的伴读、观政,怎么也要教他些东西。
不过高务实不怕朱翊钧能看穿这些。
果然,朱翊钧刚刚说完这些,话锋一转便又问道:“安南现在实力如何?有没有能力支持暹罗、老挝复国?”
高务实道:“单独让他们支持暹罗和老挝复国,那是不可能的,安南如今的国势肯定不如缅甸,但既然眼下缅军主力陷在云南,这件事就大有可为了。”
朱翊钧问道:“你估计安南能出兵多少?”
“大概两三万左右,最多不超过三万。”高务实道:“安南的兵力,本来还算富余,只是皇上也知道安南的局面……两三万估计就是上限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这两三万人能确保暹罗、老挝复国,并且引得缅甸回军吗?”
这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高务实毕竟不是神仙,不能洞悉那位白象王的想法,只好道:“帮暹罗、老挝复国应该问题不大,因为这两地都是被缅甸强行征服的,口服心不服,有大量反对缅甸统治之人。
纳黎萱(黑王子)与刀氏姐弟只要登高一呼,估计就是群起响应的局面,各地传檄而定并非天荒夜谈,再加上有两三万安南援军支持,复国一事臣以为可成。
不过莽贼是否会因此回军则不好说,或许他听说后院失火,立刻就会回师平叛;或许他自负过甚,想要先和我大明较个高下,非要先打完云南之战再回师平叛;又或许他仗着兵多将广,抽调部分兵马回师平叛……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朱翊钧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道:“可有什么办法能让莽贼早些回师么?”
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在朱翊钧看来,安南、暹罗、老挝什么的,损失大点就损失大点,甚至失败了也没关系,为大明而死,死得其所嘛。
而高务实仿佛一点也不反对朱翊钧的这种心态,闻言便直接回答道:“办法么,当然是有的。”
----------
感谢书友“asoaf”、“阿勒泰的老西”、“apodes”、“locez”、“sugarsugar”、“马鲛肉”的月票支持,谢谢!
“好!”朱翊钧点头道:“不过我足疾未愈,站着说话不舒服,咱们坐着慢慢说。”他的“足疾”本身不是单纯的脚有毛病,之前高务实已经大致猜到可能是痛风病这种“古代富贵病”在作怪,给他提过几点注意事项,但现在看来,朱翊钧可能并没有坚持下来。
不过高务实自己也是个医盲,他印象中痛风只是发病起来感受上痛苦,似乎并不致死,现在也就懒得纠缠这些细枝末节,当下听了朱翊钧的话,坐下来慢慢说。
君前赐座是大礼,但那是对旁人来说的,高务实在朱翊钧身边坐了十多年,对此毫无战战兢兢的意思。他老实不客气地坐下来,甚至还敢换个更舒服的姿势,把身子靠在椅背上,然后才缓缓开口。
“这第一策,就是少动汉军,多调土兵,尤其是尽量调动外附各宣慰司的土兵协同作战。皇上,这就如同此前臣在安南之战和漠南之战中的做法,所调汉军只要精锐,尽量不要动用那些卫所兵,我们的思路是在质而不在量。”
朱翊钧若有所思地问道:“这是节省军饷,我可以理解。但我有一个担心——你在安南之战中所调的岑黄两家土司狼兵,以及在漠南之战中所调用的土默特铁骑,他们都有不得不听命于你的原因,只能跟着你的大纛前进。
而这次云南的情况似乎更复杂一些,缅甸和几个外附的宣慰司几百年来的恩怨情仇根本说不清楚,而这一次缅甸基本上没有对他们直接下手,主要是冲着我们大明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调用他们的土兵,甚至如你所言还要尽量调动他们的主力,这……成功的可能性有几成?”
高务实道:“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则成功的可能性或许不到一半,不过这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的。”
以前的做法,那就是大明并不怎么把这些土司、宣慰司放在眼里,调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呼来喝去的性质,然后打赢了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赏赐,土司、宣慰们的积极性显然不会有多高。
朱翊钧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许以重赏?可如果这样的话,这‘重赏’的财物又从何而来?”
高务实直接摇头,道:“不需要什么财物,只要皇上下诏告诉他们,这一次打败缅甸之后,过去缅甸侵占他们的土地,皇上会全部赐还给他们。甚至还可以包括他们原先和缅甸有争议的部分土地,也都按照他们有理这个原则,从缅甸身上割下来赏给他们。”
朱翊钧问道:“可据我所知,这几个宣慰司之间本身也有土地纠纷,如果再把缅甸侵占的部分和与他们有纠纷的部分还回去,只怕其中的矛盾会变得更大了,到时候……”
高务实一点没有跟皇帝说话的意思,就如同在和同学讨论一般,微笑着打断道:“那不好吗?”
朱翊钧听得一愣,然后微微变了脸色,再接着偏又哈哈笑了起来,指着高务实道:“务实啊务实,你可真是走一步看三步,利用他们也就算了,还要顺势再来个二桃杀三士?真有你的啊……不过,哈哈,这主意我喜欢。”
既然朱翊钧已经懂了,高务实也就不做解释,反而微笑着继续道:“各宣慰司方面可以用这个办法搞定,但云南内属土司方面却不能这么办。怎样调动这批内属土司,并且让他们如同昔日岑黄两家狼兵在臣麾下时那般尽心卖力,咱们也要有所措置才行。”
朱翊钧点头道:“不错,不错,这些内属土司的调用,历来麻烦最大。云南土司还不比广西那样单纯,听说这些云南土司最怕的不是朝廷,而是黔国公,嗯……沐昌祚现在去了洱海,恐怕这些内属土司大半会往洱海去。”
朱翊钧提到云南土司畏朝廷不如畏黔国公时,似乎略有些嘲讽,但提到沐昌祚的时候偏偏又语气如常,让高务实对他的心思有些想要探究探究的意思。
不过眼下不是探究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高务实只当不知,接过话头道:“这倒无妨,他守住洱海就够了,至于滇西土司,愿意跟他去守洱海也是好事。”
朱翊钧有些疑惑:“这又为何?云南土司的土兵虽然比广西狼兵要差一些,但他们本土作战,熟悉地理,我觉得跟随大军主力出动似乎更好?”
“这事儿可以分开来看。”高务实解释道:“从大军出征,看起来是挺好,但我汉兵大军主力必是刘綎、邓子龙二人领兵,他们两个都是江西人,可未见得能将云南土兵指挥得如臂使指。那些土司老爷所以服黔国公,是因为沐氏永镇云南之积威,刘、邓二人不过流官武将罢了,土司们可未必能服他们。
再有就是,有黔国公亲自坐镇洱海,滇西局面就稳住了,一来可以防备缅甸,二来也让滇西土司不敢生出异心、轻举妄动。况且缅甸也知道黔国公威名,一旦发现黔国公去了洱海,缅甸就少不得要把兵力往滇西方向倾斜,这对于刘綎、邓子龙二人从滇东方向出兵南下反击,也是颇有助益之事。”
朱翊钧从御案上拿过一张地图看了看,点头道:“有理,有理。不过这样一来,刘綎和邓子龙二人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些?我记得刘綎的随任家丁只有差不多三千人,而邓子龙好像比刘綎更少。”
高务实道:“这也是臣之前最担心的一件事,他二人就算合兵一处,也不过五千之众,况且从滇东的地形来看,南下恐怕还要分开走才行,这会让他们的兵力过于薄弱,就算全员都是随任家丁,也经不起任何一次失败。”
“那怎么办?”朱翊钧皱眉道:“要不卫所兵还是精中选精抽调一些?嗯,滇东土司肯定也不会全都跟着沐昌祚去滇西,也可以抽调一些?”
高务实点头道:“这是可以的,另外咱们不必限于在只调动云南土司,根据祖制,黔国公在临战之时是可以抽调川贵两地兵马的。当然,这次不能让他调动汉兵,不过土司兵马可以,臣建议……不妨把贵州土兵抽调个三五千左右,放在刘綎、邓子龙麾下听用。”
朱翊钧诧异道:“为何是贵州?刘綎随他父亲刘显在四川多年,调四川土司不是更方便他指挥?”
高务实心里翻了个白眼,暗道:调贵州土兵自然是为了提前削弱某个姓杨的大土司,而四川虽然也有些土司,但都比较老实,甚至有些还特别忠勇,譬如后来石砫宣慰司世袭宣慰使马千乘与夫人秦良玉就是其中的典型。既然如此,就不要乱动四川,毕竟秦良玉算起来今年才只有九岁左右,可别害得她将来嫁不成马千乘,那就有些遗憾了。
不过这话肯定没法直说,高务实便只是道:“其一,刘显不止做过四川总兵,也做过贵州总兵,而且还在万历元年平定了百年难灭的都掌蛮之乱——哦对了,刘綎的初战就是发生在打都掌蛮的时候。他曾连破险要,先登九丝城,接连阵斩贼酋阿二、阿三,生擒贼首阿大,更难得的是,那时候他才十四岁。”
朱翊钧讶然道:“原来这刘綎还是个少年英雄……诶,对了,我记得你和他颇为熟识,当初京华商社建立之前,那批人还在做响马,就是因为惹到你们,才被你和刘家父子联手击败,继而招安的?”
这件事高务实不欲多谈,只是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朱翊钧略微好奇地道:“后来刘綎还拿了武进士榜首(其实就是武状元,只是明代武举地位不高,不准使用状元一词),你既然和他一起打过响马,那你看他本事如何?”
高务实思索着道:“刘綎么……算是百年难遇的悍将。”
朱翊钧果然来了兴趣,又问:“若他在你麾下,你会如何使用?”
高务实笑了笑,道:“摧锋破阵,必为首选。”
这个评价一出,朱翊钧就明白了,刘綎在高务实心目中大概是刀尖矛首的性质,否则为何高务实不说别的,只说“摧锋破阵”呢?
朱翊钧心道:难怪务实坚持此战汉兵主力要质不要量,看来就应该是打算发挥刘綎的特质,让他去摧锋破阵了。
想到此处,朱翊钧便道:“既然刘家父子在川贵都呆过,调贵州土兵倒也一样,那就按你说的,从水西等地选调五千土兵好了。”然后顿了一顿:“还有两策呢?”
高务实道:“与缅甸之战,我朝廷应当着眼全局,不能只局限于云南本土,实际上缅甸莽贼的敌人多得很,咱们完全可以都调动起来,使其为我大明效力。”
朱翊钧显然对这个方面不是很了解,闻言不解道:“莽贼还有哪些敌人?”
高务实于是把缅甸局势给朱翊钧稍加分析(注:“按广西”卷的最后部分曾有过叙述,忘记了的朋友可以回头看看,这里就不说了),然后道:“所以现在的局面是,莽贼看似势大,动不动就是所谓二十万大军,其实他后院随时可能着火,只要朝廷对他的这些敌人表示支持,甚至最好是皇上下诏,给他们一些名义,这些人肯定都得跳出来。
尤其是老挝的刀氏姐弟、暹罗的‘黑王子’等人,肯定是坐不住的。另外,安南方面跟这件事也有些关系……”
朱翊钧先前听得连连点头,但到了最后这一句,却不禁有些愕然:“安南?安南和缅甸不接壤吧?怎么,安南和缅甸也有仇?”
高务实摇头道:“安南和缅甸本身并无仇怨,不过南疆就只有那么大,安南一直以小中华自居,岂能容忍莽贼大杀四方,连暹罗都被他吞并?所以臣在回京之前,安南就有一大批人跑来请愿,想让朝廷打压缅甸气焰……”
朱翊钧眨了眨眼,忽然笑道:“只怕不止是打压气焰这么简单吧?”
高务实也笑了起来,道:“当然不止,他们的意思是协助暹罗复国,然后自己也把柬埔寨收归囊中,如此便与暹罗接壤,可以随时支持暹罗和老挝抵抗缅甸。”
朱翊钧翻了翻南疆堪舆图,忽然撇撇嘴道:“安南人的算盘打得倒是不错,柬埔寨这地方比安南本土也小不了多少,他们竟然打算一口吞了……这还不算,吞了柬埔寨之后,在前方抵抗缅甸的乃是暹罗、老挝,而他们自己倒是藏在后头。
与此同时,暹罗、老挝既然复国,与缅甸的关系自然是不共戴天,于是便不得不依赖于安南的支持,这样一来,安南在南疆的地位,大概就真的算得上是‘小中华’了。”
朱翊钧能看穿这一点,高务实并不意外,毕竟自己当了朱翊钧那么多年的伴读、观政,怎么也要教他些东西。
不过高务实不怕朱翊钧能看穿这些。
果然,朱翊钧刚刚说完这些,话锋一转便又问道:“安南现在实力如何?有没有能力支持暹罗、老挝复国?”
高务实道:“单独让他们支持暹罗和老挝复国,那是不可能的,安南如今的国势肯定不如缅甸,但既然眼下缅军主力陷在云南,这件事就大有可为了。”
朱翊钧问道:“你估计安南能出兵多少?”
“大概两三万左右,最多不超过三万。”高务实道:“安南的兵力,本来还算富余,只是皇上也知道安南的局面……两三万估计就是上限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这两三万人能确保暹罗、老挝复国,并且引得缅甸回军吗?”
这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高务实毕竟不是神仙,不能洞悉那位白象王的想法,只好道:“帮暹罗、老挝复国应该问题不大,因为这两地都是被缅甸强行征服的,口服心不服,有大量反对缅甸统治之人。
纳黎萱(黑王子)与刀氏姐弟只要登高一呼,估计就是群起响应的局面,各地传檄而定并非天荒夜谈,再加上有两三万安南援军支持,复国一事臣以为可成。
不过莽贼是否会因此回军则不好说,或许他听说后院失火,立刻就会回师平叛;或许他自负过甚,想要先和我大明较个高下,非要先打完云南之战再回师平叛;又或许他仗着兵多将广,抽调部分兵马回师平叛……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朱翊钧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道:“可有什么办法能让莽贼早些回师么?”
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在朱翊钧看来,安南、暹罗、老挝什么的,损失大点就损失大点,甚至失败了也没关系,为大明而死,死得其所嘛。
而高务实仿佛一点也不反对朱翊钧的这种心态,闻言便直接回答道:“办法么,当然是有的。”
----------
感谢书友“asoaf”、“阿勒泰的老西”、“apodes”、“locez”、“sugarsugar”、“马鲛肉”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