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时通讯时代到来之前,战争的成败很多时候取决于对时间差的利用,中国古代的军事统帅们提出“兵贵神速”这一观念,正是他们深刻理解了这一战争准则的表现。而此次“科尔沁保卫战”打到现在,时间差也要发挥作用了。
只要打开地图就会发现,此刻明蒙边界有一个明显的突出部即是大宁城。大宁城是大明在长城之外一处孤悬的军事要塞城市,它离此次曹簠出关的喜峰口相距三百里(150公里),而在它的周边则再无任何可以“互为犄角”的据点。
虽说从喜峰口到大宁之间还有几处据点,但那些据点连“永固工事”都算不上——青城之战的爆发地青城就是据点,此处总共就一个坞堡加三个墩台,全部驻军加起来也仅仅只有两百来人,与其说是战争支撑点,还不如坦白承认他们只是起到预警和传输消息的作用。
与此同时,大宁城离察罕浩特的距离大约为五百里,由于这一路基本是草原地貌,图们回到察罕浩特只需数天时间。然而图们离开大宁城回转察罕浩特的消息如果要传去辽东需要多久呢?
不妨先看看消息传递的道路:先从大宁经喜峰口送去关内的遵化,因为那里是蓟镇总兵和镇守太监的驻地,然后从遵化分成两道,一道送回京师,另一道送去辽东。
去往京师的不必管它,只说去往辽东的这一路。先从遵化经永平府送去山海关,过山海关后走辽西走廊进入辽东中枢。通常来说当然是先送给驻扎辽西广宁的辽东总兵官,然后走牛庄(位于本书前文辽南之战关键地区东昌堡附近)送去辽阳。
由于要如此绕来绕去,就导致了仅仅是将消息从大宁送到辽阳,全程距离就已经超过一千六百里。但是问题来了,眼下要把大宁城的消息通知给已经出兵去了科尔沁境内的萧如薰,这又还得再加几百里,并且萧如薰所部本身还在机动中,找到他们的具体位置恐怕还得另外费些时间。
这样一来,要传递“图们已从大宁东返”这个消息给萧如薰,最最最起码也得二十几天,只要稍微出点意外,恐怕就是一个月过去了。
回过头去看察哈尔大军,图们从大宁返回察罕浩特只需要数日,给他算慢一点,十天时间那真是太充裕不过了吧?那么从察罕浩特去科尔沁有多远、要多久呢?
答案是三百里到六百里之间,具体看他们对手的位置。按照六百里算,并且继续按照图们大军磨洋工来算,赶过去绝对不会超过十五天。
这也就意味着最迟最迟二十五天之后,图们大军就可以杀回科尔沁战场——而此时萧如薰根本不会收到图们东返的消息。
作为辽东出身的将领,曹簠当然一直都很关注与辽东相关的情况,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曹簠虽然对这一局面担忧不已,却限于信息传递手段而只能坐蜡,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
直到他去找高江了解青城之战的细节时,才由高江口中得知京华有信鸽系统,虽然覆盖并不全面,但恰好大宁城有通往阜新城的一条信鸽联系线。
阜新就是上一次高务实提议新修的两座城之一(另一座是临近朝鲜的丹东),位于辽南之战后收复的辽河河套地区最西北处,差不多也算半个突出部。
不过阜新这个突出部相比大宁来说,战略态势要好不少,因为辽东的新边墙已经修了个大概,虽然没有全线连接起来,但围绕阜新城已经有了十几个棱堡。单从保卫阜新城本身的角度来说,几乎可以称之为虽非长城而不逊于长城。
京华为何会在阜新建有专门的信鸽站?答案很简单:阜新有矿,所以京华正在这边布局买地,以及论证采矿的成本和收益等事,需要有较好的信息传递能力。
高务实当初提议在阜新建城便有很大的原因是阜新有矿。按照刘馨提供的信息,这一地区的煤炭保有储量在7.5亿吨以上;泥炭资源储量100万吨以上;金矿虽然分布较广,但大中型矿床集中,黄金成色较好,金属量17吨以上;铁矿石储量在650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阜新地区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硅砂、膨润土、紫砂陶土、大理石、石灰岩、花岗岩、萤石、麦饭石都挺多,只可惜刘馨表示她也记不清具体数目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总之肯定不少”。
石类材料的利用,在这个年代而言基本必须就近取材,否则成本上不划算,高务实因此没打算在阜新搞任何石材开发,然而煤、铁和金矿那自然不能客气,所以京华矿业早早地就在这边扎点找矿了。
京华是出了名的满天下挖矿,挖矿这事就先暂不细说了,只说这个信鸽站。信鸽站原本属于单线往复联络,即一只鸽子从某地飞来送信,一般不会停留超过一夜就必须返回“始发点”,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用于接受信息。倘若要“回信”,则要么立刻回信随鸽送回,要么另派信鸽再飞一趟。
当然,紧急情况下这都不是事,而且高江说了一句让曹簠惊得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的话:信鸽从大宁飞往阜新只需要一个多时辰。
追问之下曹簠才知道,信鸽由于是飞行,可以无视地形问题直线抵达。由于大宁和阜新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四百里,而经过训练的信鸽速度很快,在风向、风力没有很大阻碍的情况下,一个时辰就能飞四百里。
[注:一般信鸽的飞行速度为70-110千米每小时,较好的信鸽飞行速度可达到90-150千米每小时。现代一些测试表明飞行速度最快的鸽子其飞行速度能达到177千米每小时。故此处高江的话其实还比较保守。]
曹簠一听,当时就想答应下来,不过高江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阜新方面只有信鸽站,却没有驻扎骑丁,而现在萧如薰部还在关外。信鸽只会找固定的“联络处”,显然不会有信鸽能找到他们,只能派骑丁去送信上门,因此事情到这儿就卡壳了。
不过曹簠却表示这完全不是问题,因为阜新游击虽然因为地处辽西,是归辽东总兵李如松直管的,但此刻的阜新游击将军却偏偏是他曹总戎一定能指使得动的——他亲弟弟曹简。
曹家兄弟自从抱住了高务实这条大腿,那可真是走上了康庄大道,哥哥曹簠如愿以偿爬到武将事职巅峰的总兵官,弟弟曹简从区区一个基本捞不到仗打的辽南地区卫指挥使爬到了实权职务一地游击。
虽说阜新城目前还只是个人口不多的移民新城,但此处不仅是个前线要地,还是掌握天下财权的“大户部”尚书高务实提出兴建的。高务实的支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阜新拥有中枢的强力支撑,灾区移民源源不断,财政投入源源不断,建设发展的速度简直让一众老城馋得流口水。
再加上京华已经在此地大规模勘探矿藏,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此处将来多半还会建立厂、矿。可以想见,最多三五年时间,这阜新一定是辽东的一颗明珠,在此地为将简直前途无量。
通过京华的信鸽站,送来亲哥哥的命令,曹简会是什么反应不言而喻,必然派出麾下最精锐的夜不收,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给萧如薰。
既然曹总戎这般说,高江自然答应下来。曹簠的私章没有随身携带,于是回了临时驻衙写信,小半个时辰之后把两封一模一样、简短地信函送来高江处,高江亲自监督信鸽站把两只信鸽放飞。
这边大宁城明军紧急联络萧如薰,那边萧如薰却还在与阿巴岱赛音汗玩捉迷藏……不是,应该说进行追逐战。
其实吧,这追逐战并不是萧如薰想打的。按照他的意思,既然图们没来,科尔沁部也和自己的明满联军汇合了,那只要直接往开原边外撤去就行了。到时候明军回开原驻扎,满洲三部随便他们留在边墙之外和科尔沁一起驻扎也好,还是返回自家领地也罢,那都随便。
在他看来,明军一直在关外转悠是很不划算的,因为明军虽然出征的也是骑兵,但明军骑兵不会带着牛羊跑,“战斗自持力”相比科尔沁根本没得比,就算和满洲三部相比也略有不如。
毕竟人家吃得差,凑合能混个饱就行了,而明军因为实学改革,辽东边军的饮食标准已经在十多年里提高了两次。现在的规定是每顿都要能看见油腥,即便没有肉也得有鱼,量固然并不多,但也仍然加重了后勤的压力。
因此萧如薰是希望明军早些撤回关内的,科尔沁部以及满洲三部自然不会带进边墙之内,但开原边墙离开原并不远,科尔沁部如果驻扎在开原西北边墙之外,一旦有警,明军一天之内就能赶往支援。
至于满洲三部,叶赫与哈达两部是所谓的“北关”和“南关”,这个南北都是针对开原来说的,自然离开原也很近,他们即便回自家领地,要救援科尔沁部也不会超过两天。建州右卫倒是离得远一些,不过他们出兵的人数就很少,在萧如薰眼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赶不赶得及都无所谓。
两天的救援时间够吗?应该是够的,因为科尔沁部本身也是蒙古游牧,战争期间肯定会加大哨马的侦查范围,两天的预警时间理应能够争取得到。
然而科尔沁部却委婉地表示不赞成这个主意。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内喀尔喀部(科尔沁属于内喀尔喀)原本和外喀尔喀部关系就不太好。这其中的历史原因比较复杂,此处没必要多说。总之双方虽然都有“喀尔喀”之名,但绝对算不上什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爱相杀还差不多。
其次,这次阿巴岱赛音汗刚刚被图们陡然一个兵临城下吓得俯首称臣,转头居然就把科尔沁打了个灰头土脸,这让科尔沁的几位台吉、贝勒(说法不同而已)面子上非常挂不住,心里十分窝火,都想着挽回声誉,要报一箭之仇。
在这样的基础上,科尔沁部三位台吉一合计,认为当前联军的实力对阿巴岱赛音汗其实形成了碾压之势,总兵力已经在两倍到三倍之间。这样的优势局面,自然完全不应该“畏敌避战”,撤往开原做小女儿态,而应该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找阿巴岱赛音汗决战。即便不说全歼对手,至少也要打得他逃回和林,终身不敢东望才是。
科尔沁部的意见还得到了叶赫部的支持,虽然叶赫两位贝勒话说得很客气、很谦逊,但意思还是表达得很清楚:他们也觉得应该把阿巴岱赛音汗打痛,让他早点滚回漠北,不要再插手漠南的闲事。
其实他们两人的态度也不是无理取闹,甚至可以说非常就事论事了,毕竟以前图们很少能把外喀尔喀部的人马纠集过来,如果这个口子开成了习惯,那以后图们每次出动都能多两万兵马,对局势的影响可是相当不小。
哈达部的孟格布禄这次倒不算积极——好吧,之前出兵救援科尔沁他就谈不上积极,他这么做其实完全就是给大明爸爸面子,甚至某种程度上是给高务实面子。如今既然能有机会开溜,回家准备过冬不香么?为啥要在科尔沁瞎转悠耽误时间耽误事?因此孟格布禄同意明军撤回开原。
建州右卫的乌尔坤一如既往地表示大明说一我绝不道二,无论萧总戎是要继续追击阿巴岱赛音,还是要撤回开原,总之我建州右卫都一定遵令行事,没有任何不同意见。
或许是萧如薰非常“有大局观”,认为高司徒之所以打这场仗就是牢牢拴住科尔沁部,亦或许是萧如薰觉得不能不给高司徒的两位大舅哥面子,得把叶赫方面的意见当回事,总之经过一番考量,他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追击阿巴岱赛音汗。
这一追就追得有点远了,跑到了后世内蒙古库伦旗南部的老牛山附近。
----------
感谢书友“书友20191007113800870”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云覆月雨”、“书友20191007113800870”、“云澜”、“书友20210109113947690”、“klauszx”的月票支持,谢谢!
只要打开地图就会发现,此刻明蒙边界有一个明显的突出部即是大宁城。大宁城是大明在长城之外一处孤悬的军事要塞城市,它离此次曹簠出关的喜峰口相距三百里(150公里),而在它的周边则再无任何可以“互为犄角”的据点。
虽说从喜峰口到大宁之间还有几处据点,但那些据点连“永固工事”都算不上——青城之战的爆发地青城就是据点,此处总共就一个坞堡加三个墩台,全部驻军加起来也仅仅只有两百来人,与其说是战争支撑点,还不如坦白承认他们只是起到预警和传输消息的作用。
与此同时,大宁城离察罕浩特的距离大约为五百里,由于这一路基本是草原地貌,图们回到察罕浩特只需数天时间。然而图们离开大宁城回转察罕浩特的消息如果要传去辽东需要多久呢?
不妨先看看消息传递的道路:先从大宁经喜峰口送去关内的遵化,因为那里是蓟镇总兵和镇守太监的驻地,然后从遵化分成两道,一道送回京师,另一道送去辽东。
去往京师的不必管它,只说去往辽东的这一路。先从遵化经永平府送去山海关,过山海关后走辽西走廊进入辽东中枢。通常来说当然是先送给驻扎辽西广宁的辽东总兵官,然后走牛庄(位于本书前文辽南之战关键地区东昌堡附近)送去辽阳。
由于要如此绕来绕去,就导致了仅仅是将消息从大宁送到辽阳,全程距离就已经超过一千六百里。但是问题来了,眼下要把大宁城的消息通知给已经出兵去了科尔沁境内的萧如薰,这又还得再加几百里,并且萧如薰所部本身还在机动中,找到他们的具体位置恐怕还得另外费些时间。
这样一来,要传递“图们已从大宁东返”这个消息给萧如薰,最最最起码也得二十几天,只要稍微出点意外,恐怕就是一个月过去了。
回过头去看察哈尔大军,图们从大宁返回察罕浩特只需要数日,给他算慢一点,十天时间那真是太充裕不过了吧?那么从察罕浩特去科尔沁有多远、要多久呢?
答案是三百里到六百里之间,具体看他们对手的位置。按照六百里算,并且继续按照图们大军磨洋工来算,赶过去绝对不会超过十五天。
这也就意味着最迟最迟二十五天之后,图们大军就可以杀回科尔沁战场——而此时萧如薰根本不会收到图们东返的消息。
作为辽东出身的将领,曹簠当然一直都很关注与辽东相关的情况,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曹簠虽然对这一局面担忧不已,却限于信息传递手段而只能坐蜡,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
直到他去找高江了解青城之战的细节时,才由高江口中得知京华有信鸽系统,虽然覆盖并不全面,但恰好大宁城有通往阜新城的一条信鸽联系线。
阜新就是上一次高务实提议新修的两座城之一(另一座是临近朝鲜的丹东),位于辽南之战后收复的辽河河套地区最西北处,差不多也算半个突出部。
不过阜新这个突出部相比大宁来说,战略态势要好不少,因为辽东的新边墙已经修了个大概,虽然没有全线连接起来,但围绕阜新城已经有了十几个棱堡。单从保卫阜新城本身的角度来说,几乎可以称之为虽非长城而不逊于长城。
京华为何会在阜新建有专门的信鸽站?答案很简单:阜新有矿,所以京华正在这边布局买地,以及论证采矿的成本和收益等事,需要有较好的信息传递能力。
高务实当初提议在阜新建城便有很大的原因是阜新有矿。按照刘馨提供的信息,这一地区的煤炭保有储量在7.5亿吨以上;泥炭资源储量100万吨以上;金矿虽然分布较广,但大中型矿床集中,黄金成色较好,金属量17吨以上;铁矿石储量在650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阜新地区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硅砂、膨润土、紫砂陶土、大理石、石灰岩、花岗岩、萤石、麦饭石都挺多,只可惜刘馨表示她也记不清具体数目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总之肯定不少”。
石类材料的利用,在这个年代而言基本必须就近取材,否则成本上不划算,高务实因此没打算在阜新搞任何石材开发,然而煤、铁和金矿那自然不能客气,所以京华矿业早早地就在这边扎点找矿了。
京华是出了名的满天下挖矿,挖矿这事就先暂不细说了,只说这个信鸽站。信鸽站原本属于单线往复联络,即一只鸽子从某地飞来送信,一般不会停留超过一夜就必须返回“始发点”,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用于接受信息。倘若要“回信”,则要么立刻回信随鸽送回,要么另派信鸽再飞一趟。
当然,紧急情况下这都不是事,而且高江说了一句让曹簠惊得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的话:信鸽从大宁飞往阜新只需要一个多时辰。
追问之下曹簠才知道,信鸽由于是飞行,可以无视地形问题直线抵达。由于大宁和阜新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四百里,而经过训练的信鸽速度很快,在风向、风力没有很大阻碍的情况下,一个时辰就能飞四百里。
[注:一般信鸽的飞行速度为70-110千米每小时,较好的信鸽飞行速度可达到90-150千米每小时。现代一些测试表明飞行速度最快的鸽子其飞行速度能达到177千米每小时。故此处高江的话其实还比较保守。]
曹簠一听,当时就想答应下来,不过高江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阜新方面只有信鸽站,却没有驻扎骑丁,而现在萧如薰部还在关外。信鸽只会找固定的“联络处”,显然不会有信鸽能找到他们,只能派骑丁去送信上门,因此事情到这儿就卡壳了。
不过曹簠却表示这完全不是问题,因为阜新游击虽然因为地处辽西,是归辽东总兵李如松直管的,但此刻的阜新游击将军却偏偏是他曹总戎一定能指使得动的——他亲弟弟曹简。
曹家兄弟自从抱住了高务实这条大腿,那可真是走上了康庄大道,哥哥曹簠如愿以偿爬到武将事职巅峰的总兵官,弟弟曹简从区区一个基本捞不到仗打的辽南地区卫指挥使爬到了实权职务一地游击。
虽说阜新城目前还只是个人口不多的移民新城,但此处不仅是个前线要地,还是掌握天下财权的“大户部”尚书高务实提出兴建的。高务实的支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阜新拥有中枢的强力支撑,灾区移民源源不断,财政投入源源不断,建设发展的速度简直让一众老城馋得流口水。
再加上京华已经在此地大规模勘探矿藏,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此处将来多半还会建立厂、矿。可以想见,最多三五年时间,这阜新一定是辽东的一颗明珠,在此地为将简直前途无量。
通过京华的信鸽站,送来亲哥哥的命令,曹简会是什么反应不言而喻,必然派出麾下最精锐的夜不收,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给萧如薰。
既然曹总戎这般说,高江自然答应下来。曹簠的私章没有随身携带,于是回了临时驻衙写信,小半个时辰之后把两封一模一样、简短地信函送来高江处,高江亲自监督信鸽站把两只信鸽放飞。
这边大宁城明军紧急联络萧如薰,那边萧如薰却还在与阿巴岱赛音汗玩捉迷藏……不是,应该说进行追逐战。
其实吧,这追逐战并不是萧如薰想打的。按照他的意思,既然图们没来,科尔沁部也和自己的明满联军汇合了,那只要直接往开原边外撤去就行了。到时候明军回开原驻扎,满洲三部随便他们留在边墙之外和科尔沁一起驻扎也好,还是返回自家领地也罢,那都随便。
在他看来,明军一直在关外转悠是很不划算的,因为明军虽然出征的也是骑兵,但明军骑兵不会带着牛羊跑,“战斗自持力”相比科尔沁根本没得比,就算和满洲三部相比也略有不如。
毕竟人家吃得差,凑合能混个饱就行了,而明军因为实学改革,辽东边军的饮食标准已经在十多年里提高了两次。现在的规定是每顿都要能看见油腥,即便没有肉也得有鱼,量固然并不多,但也仍然加重了后勤的压力。
因此萧如薰是希望明军早些撤回关内的,科尔沁部以及满洲三部自然不会带进边墙之内,但开原边墙离开原并不远,科尔沁部如果驻扎在开原西北边墙之外,一旦有警,明军一天之内就能赶往支援。
至于满洲三部,叶赫与哈达两部是所谓的“北关”和“南关”,这个南北都是针对开原来说的,自然离开原也很近,他们即便回自家领地,要救援科尔沁部也不会超过两天。建州右卫倒是离得远一些,不过他们出兵的人数就很少,在萧如薰眼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赶不赶得及都无所谓。
两天的救援时间够吗?应该是够的,因为科尔沁部本身也是蒙古游牧,战争期间肯定会加大哨马的侦查范围,两天的预警时间理应能够争取得到。
然而科尔沁部却委婉地表示不赞成这个主意。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内喀尔喀部(科尔沁属于内喀尔喀)原本和外喀尔喀部关系就不太好。这其中的历史原因比较复杂,此处没必要多说。总之双方虽然都有“喀尔喀”之名,但绝对算不上什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爱相杀还差不多。
其次,这次阿巴岱赛音汗刚刚被图们陡然一个兵临城下吓得俯首称臣,转头居然就把科尔沁打了个灰头土脸,这让科尔沁的几位台吉、贝勒(说法不同而已)面子上非常挂不住,心里十分窝火,都想着挽回声誉,要报一箭之仇。
在这样的基础上,科尔沁部三位台吉一合计,认为当前联军的实力对阿巴岱赛音汗其实形成了碾压之势,总兵力已经在两倍到三倍之间。这样的优势局面,自然完全不应该“畏敌避战”,撤往开原做小女儿态,而应该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找阿巴岱赛音汗决战。即便不说全歼对手,至少也要打得他逃回和林,终身不敢东望才是。
科尔沁部的意见还得到了叶赫部的支持,虽然叶赫两位贝勒话说得很客气、很谦逊,但意思还是表达得很清楚:他们也觉得应该把阿巴岱赛音汗打痛,让他早点滚回漠北,不要再插手漠南的闲事。
其实他们两人的态度也不是无理取闹,甚至可以说非常就事论事了,毕竟以前图们很少能把外喀尔喀部的人马纠集过来,如果这个口子开成了习惯,那以后图们每次出动都能多两万兵马,对局势的影响可是相当不小。
哈达部的孟格布禄这次倒不算积极——好吧,之前出兵救援科尔沁他就谈不上积极,他这么做其实完全就是给大明爸爸面子,甚至某种程度上是给高务实面子。如今既然能有机会开溜,回家准备过冬不香么?为啥要在科尔沁瞎转悠耽误时间耽误事?因此孟格布禄同意明军撤回开原。
建州右卫的乌尔坤一如既往地表示大明说一我绝不道二,无论萧总戎是要继续追击阿巴岱赛音,还是要撤回开原,总之我建州右卫都一定遵令行事,没有任何不同意见。
或许是萧如薰非常“有大局观”,认为高司徒之所以打这场仗就是牢牢拴住科尔沁部,亦或许是萧如薰觉得不能不给高司徒的两位大舅哥面子,得把叶赫方面的意见当回事,总之经过一番考量,他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追击阿巴岱赛音汗。
这一追就追得有点远了,跑到了后世内蒙古库伦旗南部的老牛山附近。
----------
感谢书友“书友20191007113800870”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云覆月雨”、“书友20191007113800870”、“云澜”、“书友20210109113947690”、“klauszx”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