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两万八千骑兵打着蒙元经略的大旗很快再次上路,此番行进之中因为不是完整大军,高务实也离开了京华给他准备的马车,恢复到骑马行军的状态。
说起来,高务实离上一次亲自骑马行军也才过去两年时间,想想自己明明是个文臣,谁料现在回头一看,居然也算是戎马倥偬十余载的人了。从这一点而言,自己还真是对得起“文帅”二字。
骑马虽然拉风,类比而言宛如后世开法拉利,倘若是具装或半具装的战马,那更是如开主战坦克一般威武。
不过说实话,长途骑马的感受真不是开玩笑,这玩意儿比手扶拖拉机还颠簸几倍,几个时辰下来整个人离散架仿佛只差一步之遥,刚下马的一会儿走路都似乎大地还在打晃。
更糟糕的是,马鞍这东西虽然是为了方便骑马而配备的,但因为战马的马鞍主要是为了确保坐稳马匹、加强控马能力,所以它的骑乘感受可不是后世某些旅游景点的马鞍那样柔软舒适。
高务实此番从出发到扎营用餐一共四个多时辰,下马的时候感觉大腿内侧的皮都快磨破了,火辣辣地好生难受。难怪《三国演义》里刘备有“髀肉复生”之叹,这才两年时间,自己对骑马的适应性也明显下降了。
高务实忽然想,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李成梁打生打死二十多年,年纪大了之后渐生骄奢安逸之心,或许也算人之常情吧。
他麾下的家丁骑兵在鼎盛时完全不虚与数量相当的蒙古骑兵对阵,可说到底这些家丁仍以汉人居多,并不都是“从小生于马背之上”的蒙古人,谁能真正把家安在马背上呢?
想到李成梁和李家军,高务实又想到李如松。他中午出发前,战前分析时并没有提到李如松,但此刻经过一番马背颠簸,他却忽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李如松西进的速度可能比自己原先默认的更快。
孙子兵法说:“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本意是泛指所有将领都应该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来指挥作战。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吹掠大地;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席卷;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不动;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隐秘;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难挡。
不过其虽然是指将领需要在各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应对和标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名将都会在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层面表现得格外出彩,因此也以其最为卓绝的一面或者数面为人所称道。
就如同眼下大明的一些名将之中,李如松的特点大概都和“猛”字这个特性有关,疾如风、掠如火、动如雷霆。通常而言,将领的指挥风格大多会与其性格相似甚至雷同。
高务实以往在政治斗争中最擅长的便是从对方的性格、利益等方面来判断对方可能的动作,在指挥作战时也常常沿用这样的判断准则。对敌人是如此,对己方自然也可以反推。
李如松的性格那还用说?就是一个字:“猛”。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莽得一批,上来就是干,怎么快怎么来。
其实这从他原历史上指挥作战的战例也看得出来。在这位爷台面前对阵,你拉开二三十里地,布下左中右三支大军守望相助,李如松多半不会去管你左右两翼,他大概率会直接集中精锐兵力猛攻中军,擒贼擒王,一战了事。
倘若他手底下还有些跑得不那么快的步兵,倒是有可能会在你的左翼与中军之间、右翼与中军之间穿插进去,来防止两翼向心解围。但无论如何,其直接中路突破的作战思想基本不会动摇。
不仅如此,看看碧蹄馆就知道,这位爷台不仅会直接中路突击,而且自己还会冲杀到最前线,简直是楚霸王附体、霍去病还魂。大明此刻能和他有一拼的,大概只剩现在主掌播州平乱的刘綎了,这位也是个亲自砍人上瘾的。
除了作战猛,李如松还特别有荣誉感——这是褒义形容,换个中性点的形容就是自尊心特别强。他当初在山西总兵任上就出过事,具体事情前文有述,这里不再重复,总之就是这位爷台不能容忍自己被“平级”之人压上一头。
好在高务实和他一贯“不平级”,而且他之前回任辽帅之前,在京师勋贵面前切身感受过了高务实的地位和影响,所以对于他是不是会“服管”,高务实基本上还算是持肯定态度的。
不过,这不意味着李如松失去了全部的自主权,他依旧会在自己掌握主动权的方面尽量搞出一些“惊喜”。
比如说前几日高务实下令,将他从捕鱼儿海南部直接西调,高务实这边的秘书们是按照骑兵正常行军速度来预估李如松部行程的,但此刻高务实却突然觉得这个预估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李如松不会这么慢!
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来说,高务实既然是上峰,跟他较量是不可行的,但此次伐元之战光是总兵就出动了六位,此外还有一位地位特殊的禁卫军司令,这总算平级了吧?既然竞争对手有五位甚至六位,那他李如松岂能不争个第一?
争第一是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辽东镇当前的局面下——辽东镇的副总兵萧如薰可不是他李家的人。
而为了保证高务实不会借机打压自己,他还不得不让萧如薰去拿下了此战到目前为止最为显赫的首功——攻陷察罕浩特。
在这种情况下,李如松就更加需要一场显赫的胜利来自证卓越,而显赫的胜利首先要确保能打到仗啊!如今图们大军西进的可能性已经大到只差最后一个证明消息了,以李如松的性格他岂能不着急赶过去?
当初他刚出兵的时候,可就是为了能对阵图们主力而狂奔去捕鱼儿海提前布置的,如今情况变化,他要想能够抓到图们主力,不得再次上演个千里狂奔么?
千里狂奔这种做法当然是会伤马的,不过倒也没有某些说法那样夸张,动不动就说马会废掉之类。
眼下正值秋季,马草最肥之时,李家军这二十多年又一直以“辽东铁骑”著称,军中的精饲料带得十分充足,因此狂奔归狂奔,只要没把战马过度使用到超过极限,“废马”的概率并不大。
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会导致这批战马今秋难以养膘,这样一来,今年入冬之后冻毙的危险性大幅提高,二来也影响战马的总服役年限。
这就好比后世的汽车,家用轿车的报废年限和营运汽车的报废年限不同。战马过度使用也相当于是会将“报废年限”提前,而如李如松这般在两个月内两次过度使用,预计这批战马将来至少要少服役两年时间。
不过即便如此,这在李如松眼里也只是个财产损失问题,只要不严重影响当前战事,他都不会太在意——他要是在意这些事,原历史上的李家军怎么会在几年内打到半残?归根结底,其实就在于李如松确实没把“过度使用”放在心上。
想到此处,高务实便趁休息时间把叶邦荣叫了过来,向他询问李如松部如果不惧战马过度使用的话,最快能快到什么脚程。
其实叶邦荣本身有些怀疑高经略的这个假设,毕竟优秀的战马那可是“法拉利”,谁会把法拉利开去玩极限越野拉力赛啊,这不是疯了吗?
不过高经略可不是他能怀疑的。别说他了,就算他的老上司、“恩帅”戚继光,自从投入高经略麾下,十数年来也从没说过高经略半句坏话,连带着以前从戚家军出身的将领们对高经略也有一种莫名的敬重。
那既然高经略这样问了,即便这问题看起来再怎么不合常理,叶邦荣都肯定会如实回答。
出于谨慎,叶邦荣并未张口就来,而是立刻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副由经略行辕在战前下发的小比例战场堪舆图,铺开来放在地上,认认真真比划着计算了一番,然后才谨慎地先问道:“经台,以卑职所知,李总戎此战所率皆是其家丁本部,故而麾下至少是一人双马,不知这消息可属实?”
高务实答道:“属实,据本部堂了解,大抵他当前麾下的配置是二人五马。”
那也就是平均一名骑兵拥有马匹高达两匹半,这在明军骑兵中属于超豪华配置,一般来说只有精锐中的精锐能达到这个配比程度。
当然,高务实自家的骑丁之中,在此前一些战事时被高务实调在自己身边的那些,有时候会满编为一人三马,那是另一回事了。毕竟高务实拥有大明最强大的战马来源支撑并且不缺钱,而在当时的战事中他一般也只调动数千骑,这样的调配不算夸张。
不过此次李如松几乎将李家军最精锐的骑兵家丁全部调动起来出征,总数高达三万余、将近四万铁骑,居然还能保证二人五马,这就很强了。充分说明李家军此时家底之雄厚,以及李如松本人豪掷千金为争胜的个人风格。
叶邦荣也是有些咋舌,但感叹归感叹,他还是很快回答道:“一般骑兵部队正常行军,在中途未发生交战、未发现周围有敌的情况下,通常脚程在四十至六十里左右。
考虑到李总戎所部配置的马匹更为充足,且当前正值秋草肥厚之时,那他所部正常来讲就能跑到八十里。
而如果李总戎正如经台所料,不顾战马秋膘、过度用马的话,他一天走百二十里,甚至再过分一些,走上百四十里也是可能的。”
高务实纳闷道:“只有百二十里或者百四十里么?本部堂此前研究过二百年前的蒙古西征,他们甚至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每日行军百八十里,这其中差别是如何产生的?”
“蒙古西征时行军竟然如此之快?”叶邦荣看来反倒不了解这些,不过他想了想,很快找到了答案,恍然道:“哦,那可能是因为当时蒙古人是纯粹的轻骑,战马几乎全无具装。另外蒙古人当时马匹极多,这和咱们区别颇大。
经台可能不知道,蒙古人是带着马群一起走的,他们拥有的战马或许和咱们配置得差不多,但挽马之多却远远不是天下任何一支骑兵所能媲美。”
与战马供人骑乘作战不同,挽马是用来运送物资的,甚至包括牵引炮车、辎重车。因此挽马需要的是耐力和力量,而不是灵活性之类。挽马中又细分为重挽马和轻挽马,此时叶邦荣口中的挽马大抵应该是指轻挽马,即帮蒙古大军驮运盔甲武器的那些。
由于蒙古人的挽马数量极其庞大,每匹挽马所需要驮运的物资平均量不大,于是也就不怎么影响速度,故蒙古大军万里西征之时能够做到高速行军,在这一点上可谓天下无人能及。
李如松部的马匹配置再豪华,至少挽马这一块肯定不能和两百多年的巅峰蒙古相比,因此一日百八十里(180里)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百四十里在现如今而言,那也是一个极其夸张的速度了。叶邦荣甚至觉得,即便是此时的图们大汗,除非是亡命而逃,否则也不大可能超过这个速度。
高务实听他一番解释,心里算是有了底。他望着堪舆图看了一会儿,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这次若是归化城没有被迅速攻破,只要拖个七八天左右,搞不好又会形成一个三路合围之势。
若是真出现这种情况,不知道图们汗——或者说布日哈图——又会如何决断呢?
打?
如果能打,之前察哈尔部就不会连察罕浩特都不要了,反而选择直接离开。
不打?
原先左翼蒙古的地盘现在都被放弃了,再不打的话察哈尔人还能跑去哪啊?
更何况一旦在归化城周围完成三路合围,手里依然有两万精锐的钟金哈屯会是什么反应?如果她选择出城,配合三路明军直接将察哈尔人堵死在归化,那察哈尔部这次岂不是插翅难飞了么?
如此生死存亡仅在一线之间的局面,以布日哈图之智,难道就没有任何预计?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zdzdzd”、“曹面子”、“云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接通知,明天要送孩子返校再次进行额外的核酸检测(他们前两天检测过一次),我预计小区可能也会再次核酸检测。个人觉得这波疫情可能危险性还挺大的,之后的抗疫工作或许还有不少需要配合的时候。
配合抗疫当然是应该的,不过这对更新或许会造成影响,因此提前通知一下。如无影响或能克复则更新照常,如出现影响则今天就算是提前致歉了,望海涵。
说起来,高务实离上一次亲自骑马行军也才过去两年时间,想想自己明明是个文臣,谁料现在回头一看,居然也算是戎马倥偬十余载的人了。从这一点而言,自己还真是对得起“文帅”二字。
骑马虽然拉风,类比而言宛如后世开法拉利,倘若是具装或半具装的战马,那更是如开主战坦克一般威武。
不过说实话,长途骑马的感受真不是开玩笑,这玩意儿比手扶拖拉机还颠簸几倍,几个时辰下来整个人离散架仿佛只差一步之遥,刚下马的一会儿走路都似乎大地还在打晃。
更糟糕的是,马鞍这东西虽然是为了方便骑马而配备的,但因为战马的马鞍主要是为了确保坐稳马匹、加强控马能力,所以它的骑乘感受可不是后世某些旅游景点的马鞍那样柔软舒适。
高务实此番从出发到扎营用餐一共四个多时辰,下马的时候感觉大腿内侧的皮都快磨破了,火辣辣地好生难受。难怪《三国演义》里刘备有“髀肉复生”之叹,这才两年时间,自己对骑马的适应性也明显下降了。
高务实忽然想,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李成梁打生打死二十多年,年纪大了之后渐生骄奢安逸之心,或许也算人之常情吧。
他麾下的家丁骑兵在鼎盛时完全不虚与数量相当的蒙古骑兵对阵,可说到底这些家丁仍以汉人居多,并不都是“从小生于马背之上”的蒙古人,谁能真正把家安在马背上呢?
想到李成梁和李家军,高务实又想到李如松。他中午出发前,战前分析时并没有提到李如松,但此刻经过一番马背颠簸,他却忽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李如松西进的速度可能比自己原先默认的更快。
孙子兵法说:“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本意是泛指所有将领都应该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来指挥作战。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吹掠大地;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席卷;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不动;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隐秘;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难挡。
不过其虽然是指将领需要在各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应对和标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名将都会在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层面表现得格外出彩,因此也以其最为卓绝的一面或者数面为人所称道。
就如同眼下大明的一些名将之中,李如松的特点大概都和“猛”字这个特性有关,疾如风、掠如火、动如雷霆。通常而言,将领的指挥风格大多会与其性格相似甚至雷同。
高务实以往在政治斗争中最擅长的便是从对方的性格、利益等方面来判断对方可能的动作,在指挥作战时也常常沿用这样的判断准则。对敌人是如此,对己方自然也可以反推。
李如松的性格那还用说?就是一个字:“猛”。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莽得一批,上来就是干,怎么快怎么来。
其实这从他原历史上指挥作战的战例也看得出来。在这位爷台面前对阵,你拉开二三十里地,布下左中右三支大军守望相助,李如松多半不会去管你左右两翼,他大概率会直接集中精锐兵力猛攻中军,擒贼擒王,一战了事。
倘若他手底下还有些跑得不那么快的步兵,倒是有可能会在你的左翼与中军之间、右翼与中军之间穿插进去,来防止两翼向心解围。但无论如何,其直接中路突破的作战思想基本不会动摇。
不仅如此,看看碧蹄馆就知道,这位爷台不仅会直接中路突击,而且自己还会冲杀到最前线,简直是楚霸王附体、霍去病还魂。大明此刻能和他有一拼的,大概只剩现在主掌播州平乱的刘綎了,这位也是个亲自砍人上瘾的。
除了作战猛,李如松还特别有荣誉感——这是褒义形容,换个中性点的形容就是自尊心特别强。他当初在山西总兵任上就出过事,具体事情前文有述,这里不再重复,总之就是这位爷台不能容忍自己被“平级”之人压上一头。
好在高务实和他一贯“不平级”,而且他之前回任辽帅之前,在京师勋贵面前切身感受过了高务实的地位和影响,所以对于他是不是会“服管”,高务实基本上还算是持肯定态度的。
不过,这不意味着李如松失去了全部的自主权,他依旧会在自己掌握主动权的方面尽量搞出一些“惊喜”。
比如说前几日高务实下令,将他从捕鱼儿海南部直接西调,高务实这边的秘书们是按照骑兵正常行军速度来预估李如松部行程的,但此刻高务实却突然觉得这个预估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李如松不会这么慢!
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来说,高务实既然是上峰,跟他较量是不可行的,但此次伐元之战光是总兵就出动了六位,此外还有一位地位特殊的禁卫军司令,这总算平级了吧?既然竞争对手有五位甚至六位,那他李如松岂能不争个第一?
争第一是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辽东镇当前的局面下——辽东镇的副总兵萧如薰可不是他李家的人。
而为了保证高务实不会借机打压自己,他还不得不让萧如薰去拿下了此战到目前为止最为显赫的首功——攻陷察罕浩特。
在这种情况下,李如松就更加需要一场显赫的胜利来自证卓越,而显赫的胜利首先要确保能打到仗啊!如今图们大军西进的可能性已经大到只差最后一个证明消息了,以李如松的性格他岂能不着急赶过去?
当初他刚出兵的时候,可就是为了能对阵图们主力而狂奔去捕鱼儿海提前布置的,如今情况变化,他要想能够抓到图们主力,不得再次上演个千里狂奔么?
千里狂奔这种做法当然是会伤马的,不过倒也没有某些说法那样夸张,动不动就说马会废掉之类。
眼下正值秋季,马草最肥之时,李家军这二十多年又一直以“辽东铁骑”著称,军中的精饲料带得十分充足,因此狂奔归狂奔,只要没把战马过度使用到超过极限,“废马”的概率并不大。
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会导致这批战马今秋难以养膘,这样一来,今年入冬之后冻毙的危险性大幅提高,二来也影响战马的总服役年限。
这就好比后世的汽车,家用轿车的报废年限和营运汽车的报废年限不同。战马过度使用也相当于是会将“报废年限”提前,而如李如松这般在两个月内两次过度使用,预计这批战马将来至少要少服役两年时间。
不过即便如此,这在李如松眼里也只是个财产损失问题,只要不严重影响当前战事,他都不会太在意——他要是在意这些事,原历史上的李家军怎么会在几年内打到半残?归根结底,其实就在于李如松确实没把“过度使用”放在心上。
想到此处,高务实便趁休息时间把叶邦荣叫了过来,向他询问李如松部如果不惧战马过度使用的话,最快能快到什么脚程。
其实叶邦荣本身有些怀疑高经略的这个假设,毕竟优秀的战马那可是“法拉利”,谁会把法拉利开去玩极限越野拉力赛啊,这不是疯了吗?
不过高经略可不是他能怀疑的。别说他了,就算他的老上司、“恩帅”戚继光,自从投入高经略麾下,十数年来也从没说过高经略半句坏话,连带着以前从戚家军出身的将领们对高经略也有一种莫名的敬重。
那既然高经略这样问了,即便这问题看起来再怎么不合常理,叶邦荣都肯定会如实回答。
出于谨慎,叶邦荣并未张口就来,而是立刻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副由经略行辕在战前下发的小比例战场堪舆图,铺开来放在地上,认认真真比划着计算了一番,然后才谨慎地先问道:“经台,以卑职所知,李总戎此战所率皆是其家丁本部,故而麾下至少是一人双马,不知这消息可属实?”
高务实答道:“属实,据本部堂了解,大抵他当前麾下的配置是二人五马。”
那也就是平均一名骑兵拥有马匹高达两匹半,这在明军骑兵中属于超豪华配置,一般来说只有精锐中的精锐能达到这个配比程度。
当然,高务实自家的骑丁之中,在此前一些战事时被高务实调在自己身边的那些,有时候会满编为一人三马,那是另一回事了。毕竟高务实拥有大明最强大的战马来源支撑并且不缺钱,而在当时的战事中他一般也只调动数千骑,这样的调配不算夸张。
不过此次李如松几乎将李家军最精锐的骑兵家丁全部调动起来出征,总数高达三万余、将近四万铁骑,居然还能保证二人五马,这就很强了。充分说明李家军此时家底之雄厚,以及李如松本人豪掷千金为争胜的个人风格。
叶邦荣也是有些咋舌,但感叹归感叹,他还是很快回答道:“一般骑兵部队正常行军,在中途未发生交战、未发现周围有敌的情况下,通常脚程在四十至六十里左右。
考虑到李总戎所部配置的马匹更为充足,且当前正值秋草肥厚之时,那他所部正常来讲就能跑到八十里。
而如果李总戎正如经台所料,不顾战马秋膘、过度用马的话,他一天走百二十里,甚至再过分一些,走上百四十里也是可能的。”
高务实纳闷道:“只有百二十里或者百四十里么?本部堂此前研究过二百年前的蒙古西征,他们甚至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每日行军百八十里,这其中差别是如何产生的?”
“蒙古西征时行军竟然如此之快?”叶邦荣看来反倒不了解这些,不过他想了想,很快找到了答案,恍然道:“哦,那可能是因为当时蒙古人是纯粹的轻骑,战马几乎全无具装。另外蒙古人当时马匹极多,这和咱们区别颇大。
经台可能不知道,蒙古人是带着马群一起走的,他们拥有的战马或许和咱们配置得差不多,但挽马之多却远远不是天下任何一支骑兵所能媲美。”
与战马供人骑乘作战不同,挽马是用来运送物资的,甚至包括牵引炮车、辎重车。因此挽马需要的是耐力和力量,而不是灵活性之类。挽马中又细分为重挽马和轻挽马,此时叶邦荣口中的挽马大抵应该是指轻挽马,即帮蒙古大军驮运盔甲武器的那些。
由于蒙古人的挽马数量极其庞大,每匹挽马所需要驮运的物资平均量不大,于是也就不怎么影响速度,故蒙古大军万里西征之时能够做到高速行军,在这一点上可谓天下无人能及。
李如松部的马匹配置再豪华,至少挽马这一块肯定不能和两百多年的巅峰蒙古相比,因此一日百八十里(180里)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百四十里在现如今而言,那也是一个极其夸张的速度了。叶邦荣甚至觉得,即便是此时的图们大汗,除非是亡命而逃,否则也不大可能超过这个速度。
高务实听他一番解释,心里算是有了底。他望着堪舆图看了一会儿,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这次若是归化城没有被迅速攻破,只要拖个七八天左右,搞不好又会形成一个三路合围之势。
若是真出现这种情况,不知道图们汗——或者说布日哈图——又会如何决断呢?
打?
如果能打,之前察哈尔部就不会连察罕浩特都不要了,反而选择直接离开。
不打?
原先左翼蒙古的地盘现在都被放弃了,再不打的话察哈尔人还能跑去哪啊?
更何况一旦在归化城周围完成三路合围,手里依然有两万精锐的钟金哈屯会是什么反应?如果她选择出城,配合三路明军直接将察哈尔人堵死在归化,那察哈尔部这次岂不是插翅难飞了么?
如此生死存亡仅在一线之间的局面,以布日哈图之智,难道就没有任何预计?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zdzdzd”、“曹面子”、“云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接通知,明天要送孩子返校再次进行额外的核酸检测(他们前两天检测过一次),我预计小区可能也会再次核酸检测。个人觉得这波疫情可能危险性还挺大的,之后的抗疫工作或许还有不少需要配合的时候。
配合抗疫当然是应该的,不过这对更新或许会造成影响,因此提前通知一下。如无影响或能克复则更新照常,如出现影响则今天就算是提前致歉了,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