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娄山关大捷对于播州而言自然便是娄山关大败,消息传开,自是诸省振奋,惟播州附逆之地人心惶惶。
杨应龙焦头烂额,一面忙于布置娄山关以南的防务,一面忙于安抚部众、震慑诸苗, 不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连精神也萎靡了不少。
这日,田一鹏、田飞鹏兄弟求见杨应龙,应龙请入,问其所来何事,田氏兄弟表示特来献上击溃明军之法。
杨应龙对田氏兄弟素来轻视,轻笑数声,但还是问他兄弟有何计退敌, 田一鹏说道:“我兄弟掌诸苗事务, 对于苗疆秘术颇有了解。这苗疆巫蛊术法对汉人而言极为隐秘,匪夷所思,而且纷繁多样,各有奇效,可谓杀人于无形,其中许多蛊毒但凡稍染便不死亦残。眼下形势危急,官军近在咫尺,正是用此术派上用场之时。”
杨家做了七百年播州土司,对蛊毒之术当然了解甚深,杨应龙闻之摇头道:“蛊毒之术虽于个人颇有异效,但养蛊甚难,种蛊更不容易。即便蛊术大家,随身所携蛊毒往往也只够杀伤十余人,纵我搜罗全播州用蛊高手,怕也不过能夺千余官军性命罢了。可是此来官军高达二十余万,我此举于大局何益?”
田飞鹏答道:“蛊毒之术虽出同源, 但苗、瑶、僮等各族之所精擅往往有别,其中也有能使更多人中蛊的法子。
如我播州便尚有百余人精研蛊毒, 其所养成之蛊有蛇蛊、癫蛊、鸡蛊、虱蛊、水蛊等等,大多是以毒虫所练的蛊毒,其中不少都是能以少量蛊毒而致死甚众的,足可令官军中毒之后痛不欲生,七日之内必死无疑。”
杨应龙想了想,又问道:“但仅向我逼近的官军便以有十余万人,仅靠这些蛊毒当真便能退敌?还有,如何种蛊?”种蛊其实就相当于下毒,杨应龙的意思便是如何去下毒。
田一鹏道:“从目前来看,官军将攻龙爪、海云之地,那里虽说也堪称险要,但兵力不足,且惧于官军兵威,想来也坚持不过一日。
因此,我兄弟二人未及请示,已先将数种蛊毒散于两地之间,派遣精干之人伪装为向导、菜贩等潜入官军兵营,向其饮食储备之中暗中下蛊,一定神不知鬼不觉。
一旦官军陆续中蛊,备受煎熬, 死状凄惨,他们既难查明实情,又无破解之法,更不知何时、何地、何人将会再中奇毒,故官军之中必然恐惧蔓延,寸步不敢向前,甚至不敢饮食。
如此一来,官军自然军心散乱,战力衰弱,终至不堪一战,而我们则可以静待时机,待其近乎崩溃之时,一鼓作气便能将其全歼,继而收复播州全境。”
杨应龙听罢放声大笑,收起此前的轻视,对田氏兄弟赞口不绝:“既然如此,我可无忧也。田氏能料敌于先机,出此奇策,定能教那官军有来无回,为保播州安危立下了不世之功。
当然,如今官军尚在,不可大意,还需时刻探查,待官军溃败之日,便是田氏大受封赏之时!”田氏兄弟大喜,拜谢告退。
田氏走后,杨应龙却暗自担心,虽然杨氏与西南各地土司一样都有自己的一套防蛊秘术,倒不担心田氏能暗害杨氏一族。
但是,正如杨应龙自己方才所言,天下蛊毒之中神奇者虽多,却很少有能一次为害甚众者,倘若田氏真的掌握了一次能毒死数万士兵的蛊毒,那岂不是说这播州之主更名改姓也不过旦夕之间吗?杨应龙目光阴冷,暗下决心,需伺机根绝田氏一脉以绝后患。
不日,明军行至龙爪、海云之地,激战一日,将此二处险要陆续攻克,正忙着探查地形,试探敌情,却陆续收到军中士兵突感不适,体内绞痛的报告。
由于事发突然且患者渐多,明军不得已暂停行军计划,命军医察看,但查看之后却一时间难以诊断。接下来两日,各营士兵突发异样者接连不断,很快达到将近千人之众。
这些人中,有腹部鼓气肿胀、上吐下泻、面红耳赤、食欲不振、笑骂无常、行事癫狂、全身奇痒难耐、体内如千虫啃咬等等多种,千奇百怪的症状层出不穷。
后经各军军医联合判断,明军这些异常皆为中蛊毒所致,而中蛊之处要么在饮食之中,要么在山野之间。蛊毒传说流传甚广,一听是中了蛊毒,明军将士顿成惊弓之鸟,又苦无破解之法,军营之中人心惶惶。
仅仅次日,已有成批明军被折磨致死,死状也都千奇百怪,惨不忍睹。明军各营甚至有轻生自尽者,军中蔓延回乡之心,谣言四起,各营将官多次制止,安抚军心,但军心将溃,除几支精锐外,其余从征各部逃兵人数已日渐增多。
各路官将齐聚大营商议多日,尚无对策。马孔英说道:“我看那人中蛇蛊之后,体内有长约两三寸的肿起物,能跳动,在人体内流窜乱咬,极为恐怖。据闻入夜后还能引外蛇前来,内外夹攻,生不如死,无法求治。”
吴广说道:“不止蛇蛊,还有中虱子蛊的人,都是全身奇痒,抓则起泡,泡中虱子三五成群,令人心生厌恶,倘若抓破,里头毒血黑污,横流不止。”
石柱土司马千乘道:“这是苗疆巫蛊,其实不算最为凶险的那一类,初期大多胸腹绞痛,体有异物,几日才发,若不治则终于七孔流血而死,但若能得法解蛊,却大多不会有何后遗之症,立解立消,非是那些不可解或一旦解蛊则反害种蛊者的生死之蛊。”
董一元连忙拦住,道:“诶诶诶,马宣慰,你这到底是安慰还是恐吓呀!现在军心慌乱,苦无救治,眼看就要不战自溃,这杨应龙实在奸猾残忍,竟能施此毒计暗害我军。
如今更麻烦的是山野之间尚不知还暗藏着多少毒蛊,全军上下食不安、寝不昧,估计皆在杨应龙预料之中,此时他应该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将我一举歼灭。
我看现在已经是危急存亡之时,甚至听说川中也有诸苗活动,各位可曾听过解除蛊毒之法?不如请宋制军、郭抚军立刻差人寻找?若救治及时,我军尚能一战。”
刘綎认为并不可行:“我倒知道一位用蛊神手,乃是一位瑶人姑娘,名唤‘阿梨’。她与南宁候乃是旧识,还曾赠神药与侯爷,使侯爷万蛊莫侵,若有她在,这些区区蛊毒不值一提。
只是现在……这些年过去,阿梨姑娘已经是瑶人的草鬼太婆,其所居之处我并不知情,可能侯爷都并未必清楚,只有安南黄都统是其密友,当知其所踪。
可是黄都统远在暹罗定南城,哪怕飞鸽传书,往来亦要数日,再加上她也不可能飞鸽传书联系到阿梨姑娘。如此,这要等到求来救治之策,恐怕全军早已中蛊毒而死,或被叛军斩杀殆尽了……总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马千乘听了这番话惊骇异常,问道:“刘总戎所说的这位阿梨姑娘,可是前年新继草鬼太婆之位、拥有丹砂之瞳的前辈?”
刘綎诧异道:“你怎叫她前辈?我若没弄错的话,她应该是瑶人。”
但没轮到马千乘解释,邓子龙便打断道:“先不说这些,眼下既然短期内难以求药,那我们再继续待在这里便是必死无疑,继续驻扎已毫无意义,更不可因此而让将士们白白枉送性命。
我看,只有暂时退出播州回到四川才可避免在失去战斗力之后受敌围攻,也可设法寻这位阿梨姑娘求药。依我之见,眼下当速速向制军禀告,请其一面寻解蛊之法,一面准许我们撤军,回四川安置。”
马林是北方人,对蛊毒了解不多,于撤军一事十分反对,但当前局面摆在这里,他也无计可施,只好道:“若然撤出播州则我们各路兵马迄今为止所有的辛劳都将白费,杨应龙获得大胜,势力倍增,而朝廷欲再调大军也更不知何时,再攻播州恐怕千难万难。
与此同时,播州军却可四面出击,扩张领地无人可敌。但依照眼下形势,我们似乎只有撤兵这唯一可选。我……赞成邓总戎之见,还是先向制军请示撤兵吧。”
众人正觉无计可施,只能考虑撤兵之时,马千乘之妻秦良玉忽然闯入帐中,声称有解蛊之法。众将欣闻此说,虽不知真假,也急令其讲来。
秦良玉道:“苗蛊传女不传男,因此外子虽亦土司之身,却也不甚了然,末将虽不曾精研蛊术,但对一些常见蛊毒却也知晓开解之法。
似如今这般肆虐甚众之蛊,往往并非无解,不过是普通蛊毒罢了。末将这两日已细细查看过中蛊之人情状,其中大多可用雄黄、大蒜、菖蒲三味入药冲泡吞服,便可使中蛊者泄去恶毒,将蛊排出体外。不过切记,其时不仅恶臭熏天,那些便溺粪土也都须得妥善掩埋,万万不可听之任之。
不过军中也有一些并非寻常之蛊,因此随行军医束手无策,但针对不同蛊毒,要用万物生克之法或特殊药物驱毒方可救治。
不过诸位将军勿虑,我已带来族中苗老,其为我族中专医蛊毒之人,自制有千毒散、驱魔引的药方,神效无比,必能使全军转为为安。”众将大喜,忙将苗医请入,原来是一老妪,看来苗蛊传女不传男的确很普遍,与别族不同。
此后苗医率人先将军中粮食存水及营地周边水源草地之中残余蛊毒排查除尽,后对中毒将士依次施以救治,军心因此逐渐复苏。
苗医又教众将防蛊之法:“蛊毒一般分为人制蛊和自然蛊两类,人制蛊为蛊师炼化毒物而成,大多无色无味,常于暗中下蛊,一旦被人误食或接触,便会遭受蛊毒折磨。
自然蛊往往由蝙蝠、斑鸠、乌鸦、黄鳝及其他一些禽兽生成,于水塘、沟渠之中留下,人畜不察也容易误服致病。
今后军粮、饮水之所在务必严加看管,,一里之内生人勿近。山中生水因易于在上游种蛊,因此尤其不可饮用。
另外,将蒜头嚼烂成泥,每人分上些许,日服一次,服后观察舌苔、眼白等处,便可测中蛊与否。最后便是将我这驱魔引中的散末包成小袋绑于小腿,其中药理含有生克之法,其香其味能引蛊虫警觉,因此有驱逐蛊虫使其不敢靠近之效。”
她说完这些,忽然看了看刘綎,笑道:“虽然比不得南宁候爷在草鬼太婆处饮下的赤霞避虫汤,但对付当前这些泛泛之蛊却也足够。”
她为军中解蛊都是药到病除,众人自然不会怀疑,皆尽叹服,同时也好奇高务实当初喝下的那碗汤到底多么玄妙。
马千乘亦惊叹其妻秦良玉族中竟然还有此等高人,秦良玉则笑称蛊毒之法并非王道,族中这位前辈也是一生只钻研解蛊,这一点倒与那位“阿梨前辈”很像。
其实阿梨当年蛊毒也很厉害自是不假,但她自己也说过更擅长医治。可见蛊术本为仁术,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其毒害之法被广泛滥用,医术之用反而名声不显,实是令人扼腕。
由于这位苗医的圣手,明军中蛊兵将日渐好转,马千乘及秦良玉特别安排一军保护其人。收到消息的制军宋良佐也正好差人前来察看兵将康复情况,并请诸将回禀进兵之期,明军众将合议,认为再休整数日方可进兵。
播州军方面查知明军营中中毒之兵接连复苏康健,大惊失色之下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而是急报于杨应龙知晓。
杨应龙知晓之后失望至极,语左右道:“官军主力将至,恐已难以抵挡,只要无法重夺娄山关,播州主力便不能转战各路。如今官军士气大振,各道苗兵皆在溃败,唯今之计只有收缩兵力,效仿祖先退守龙岩囤固守以待良机了。”众皆默然。
于是杨应龙令全府上下收拾行装,准备向龙岩囤撤退,并令前线苗兵据关死守,拖延官军行进。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玩石”、“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杨应龙焦头烂额,一面忙于布置娄山关以南的防务,一面忙于安抚部众、震慑诸苗, 不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连精神也萎靡了不少。
这日,田一鹏、田飞鹏兄弟求见杨应龙,应龙请入,问其所来何事,田氏兄弟表示特来献上击溃明军之法。
杨应龙对田氏兄弟素来轻视,轻笑数声,但还是问他兄弟有何计退敌, 田一鹏说道:“我兄弟掌诸苗事务, 对于苗疆秘术颇有了解。这苗疆巫蛊术法对汉人而言极为隐秘,匪夷所思,而且纷繁多样,各有奇效,可谓杀人于无形,其中许多蛊毒但凡稍染便不死亦残。眼下形势危急,官军近在咫尺,正是用此术派上用场之时。”
杨家做了七百年播州土司,对蛊毒之术当然了解甚深,杨应龙闻之摇头道:“蛊毒之术虽于个人颇有异效,但养蛊甚难,种蛊更不容易。即便蛊术大家,随身所携蛊毒往往也只够杀伤十余人,纵我搜罗全播州用蛊高手,怕也不过能夺千余官军性命罢了。可是此来官军高达二十余万,我此举于大局何益?”
田飞鹏答道:“蛊毒之术虽出同源, 但苗、瑶、僮等各族之所精擅往往有别,其中也有能使更多人中蛊的法子。
如我播州便尚有百余人精研蛊毒, 其所养成之蛊有蛇蛊、癫蛊、鸡蛊、虱蛊、水蛊等等,大多是以毒虫所练的蛊毒,其中不少都是能以少量蛊毒而致死甚众的,足可令官军中毒之后痛不欲生,七日之内必死无疑。”
杨应龙想了想,又问道:“但仅向我逼近的官军便以有十余万人,仅靠这些蛊毒当真便能退敌?还有,如何种蛊?”种蛊其实就相当于下毒,杨应龙的意思便是如何去下毒。
田一鹏道:“从目前来看,官军将攻龙爪、海云之地,那里虽说也堪称险要,但兵力不足,且惧于官军兵威,想来也坚持不过一日。
因此,我兄弟二人未及请示,已先将数种蛊毒散于两地之间,派遣精干之人伪装为向导、菜贩等潜入官军兵营,向其饮食储备之中暗中下蛊,一定神不知鬼不觉。
一旦官军陆续中蛊,备受煎熬, 死状凄惨,他们既难查明实情,又无破解之法,更不知何时、何地、何人将会再中奇毒,故官军之中必然恐惧蔓延,寸步不敢向前,甚至不敢饮食。
如此一来,官军自然军心散乱,战力衰弱,终至不堪一战,而我们则可以静待时机,待其近乎崩溃之时,一鼓作气便能将其全歼,继而收复播州全境。”
杨应龙听罢放声大笑,收起此前的轻视,对田氏兄弟赞口不绝:“既然如此,我可无忧也。田氏能料敌于先机,出此奇策,定能教那官军有来无回,为保播州安危立下了不世之功。
当然,如今官军尚在,不可大意,还需时刻探查,待官军溃败之日,便是田氏大受封赏之时!”田氏兄弟大喜,拜谢告退。
田氏走后,杨应龙却暗自担心,虽然杨氏与西南各地土司一样都有自己的一套防蛊秘术,倒不担心田氏能暗害杨氏一族。
但是,正如杨应龙自己方才所言,天下蛊毒之中神奇者虽多,却很少有能一次为害甚众者,倘若田氏真的掌握了一次能毒死数万士兵的蛊毒,那岂不是说这播州之主更名改姓也不过旦夕之间吗?杨应龙目光阴冷,暗下决心,需伺机根绝田氏一脉以绝后患。
不日,明军行至龙爪、海云之地,激战一日,将此二处险要陆续攻克,正忙着探查地形,试探敌情,却陆续收到军中士兵突感不适,体内绞痛的报告。
由于事发突然且患者渐多,明军不得已暂停行军计划,命军医察看,但查看之后却一时间难以诊断。接下来两日,各营士兵突发异样者接连不断,很快达到将近千人之众。
这些人中,有腹部鼓气肿胀、上吐下泻、面红耳赤、食欲不振、笑骂无常、行事癫狂、全身奇痒难耐、体内如千虫啃咬等等多种,千奇百怪的症状层出不穷。
后经各军军医联合判断,明军这些异常皆为中蛊毒所致,而中蛊之处要么在饮食之中,要么在山野之间。蛊毒传说流传甚广,一听是中了蛊毒,明军将士顿成惊弓之鸟,又苦无破解之法,军营之中人心惶惶。
仅仅次日,已有成批明军被折磨致死,死状也都千奇百怪,惨不忍睹。明军各营甚至有轻生自尽者,军中蔓延回乡之心,谣言四起,各营将官多次制止,安抚军心,但军心将溃,除几支精锐外,其余从征各部逃兵人数已日渐增多。
各路官将齐聚大营商议多日,尚无对策。马孔英说道:“我看那人中蛇蛊之后,体内有长约两三寸的肿起物,能跳动,在人体内流窜乱咬,极为恐怖。据闻入夜后还能引外蛇前来,内外夹攻,生不如死,无法求治。”
吴广说道:“不止蛇蛊,还有中虱子蛊的人,都是全身奇痒,抓则起泡,泡中虱子三五成群,令人心生厌恶,倘若抓破,里头毒血黑污,横流不止。”
石柱土司马千乘道:“这是苗疆巫蛊,其实不算最为凶险的那一类,初期大多胸腹绞痛,体有异物,几日才发,若不治则终于七孔流血而死,但若能得法解蛊,却大多不会有何后遗之症,立解立消,非是那些不可解或一旦解蛊则反害种蛊者的生死之蛊。”
董一元连忙拦住,道:“诶诶诶,马宣慰,你这到底是安慰还是恐吓呀!现在军心慌乱,苦无救治,眼看就要不战自溃,这杨应龙实在奸猾残忍,竟能施此毒计暗害我军。
如今更麻烦的是山野之间尚不知还暗藏着多少毒蛊,全军上下食不安、寝不昧,估计皆在杨应龙预料之中,此时他应该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将我一举歼灭。
我看现在已经是危急存亡之时,甚至听说川中也有诸苗活动,各位可曾听过解除蛊毒之法?不如请宋制军、郭抚军立刻差人寻找?若救治及时,我军尚能一战。”
刘綎认为并不可行:“我倒知道一位用蛊神手,乃是一位瑶人姑娘,名唤‘阿梨’。她与南宁候乃是旧识,还曾赠神药与侯爷,使侯爷万蛊莫侵,若有她在,这些区区蛊毒不值一提。
只是现在……这些年过去,阿梨姑娘已经是瑶人的草鬼太婆,其所居之处我并不知情,可能侯爷都并未必清楚,只有安南黄都统是其密友,当知其所踪。
可是黄都统远在暹罗定南城,哪怕飞鸽传书,往来亦要数日,再加上她也不可能飞鸽传书联系到阿梨姑娘。如此,这要等到求来救治之策,恐怕全军早已中蛊毒而死,或被叛军斩杀殆尽了……总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马千乘听了这番话惊骇异常,问道:“刘总戎所说的这位阿梨姑娘,可是前年新继草鬼太婆之位、拥有丹砂之瞳的前辈?”
刘綎诧异道:“你怎叫她前辈?我若没弄错的话,她应该是瑶人。”
但没轮到马千乘解释,邓子龙便打断道:“先不说这些,眼下既然短期内难以求药,那我们再继续待在这里便是必死无疑,继续驻扎已毫无意义,更不可因此而让将士们白白枉送性命。
我看,只有暂时退出播州回到四川才可避免在失去战斗力之后受敌围攻,也可设法寻这位阿梨姑娘求药。依我之见,眼下当速速向制军禀告,请其一面寻解蛊之法,一面准许我们撤军,回四川安置。”
马林是北方人,对蛊毒了解不多,于撤军一事十分反对,但当前局面摆在这里,他也无计可施,只好道:“若然撤出播州则我们各路兵马迄今为止所有的辛劳都将白费,杨应龙获得大胜,势力倍增,而朝廷欲再调大军也更不知何时,再攻播州恐怕千难万难。
与此同时,播州军却可四面出击,扩张领地无人可敌。但依照眼下形势,我们似乎只有撤兵这唯一可选。我……赞成邓总戎之见,还是先向制军请示撤兵吧。”
众人正觉无计可施,只能考虑撤兵之时,马千乘之妻秦良玉忽然闯入帐中,声称有解蛊之法。众将欣闻此说,虽不知真假,也急令其讲来。
秦良玉道:“苗蛊传女不传男,因此外子虽亦土司之身,却也不甚了然,末将虽不曾精研蛊术,但对一些常见蛊毒却也知晓开解之法。
似如今这般肆虐甚众之蛊,往往并非无解,不过是普通蛊毒罢了。末将这两日已细细查看过中蛊之人情状,其中大多可用雄黄、大蒜、菖蒲三味入药冲泡吞服,便可使中蛊者泄去恶毒,将蛊排出体外。不过切记,其时不仅恶臭熏天,那些便溺粪土也都须得妥善掩埋,万万不可听之任之。
不过军中也有一些并非寻常之蛊,因此随行军医束手无策,但针对不同蛊毒,要用万物生克之法或特殊药物驱毒方可救治。
不过诸位将军勿虑,我已带来族中苗老,其为我族中专医蛊毒之人,自制有千毒散、驱魔引的药方,神效无比,必能使全军转为为安。”众将大喜,忙将苗医请入,原来是一老妪,看来苗蛊传女不传男的确很普遍,与别族不同。
此后苗医率人先将军中粮食存水及营地周边水源草地之中残余蛊毒排查除尽,后对中毒将士依次施以救治,军心因此逐渐复苏。
苗医又教众将防蛊之法:“蛊毒一般分为人制蛊和自然蛊两类,人制蛊为蛊师炼化毒物而成,大多无色无味,常于暗中下蛊,一旦被人误食或接触,便会遭受蛊毒折磨。
自然蛊往往由蝙蝠、斑鸠、乌鸦、黄鳝及其他一些禽兽生成,于水塘、沟渠之中留下,人畜不察也容易误服致病。
今后军粮、饮水之所在务必严加看管,,一里之内生人勿近。山中生水因易于在上游种蛊,因此尤其不可饮用。
另外,将蒜头嚼烂成泥,每人分上些许,日服一次,服后观察舌苔、眼白等处,便可测中蛊与否。最后便是将我这驱魔引中的散末包成小袋绑于小腿,其中药理含有生克之法,其香其味能引蛊虫警觉,因此有驱逐蛊虫使其不敢靠近之效。”
她说完这些,忽然看了看刘綎,笑道:“虽然比不得南宁候爷在草鬼太婆处饮下的赤霞避虫汤,但对付当前这些泛泛之蛊却也足够。”
她为军中解蛊都是药到病除,众人自然不会怀疑,皆尽叹服,同时也好奇高务实当初喝下的那碗汤到底多么玄妙。
马千乘亦惊叹其妻秦良玉族中竟然还有此等高人,秦良玉则笑称蛊毒之法并非王道,族中这位前辈也是一生只钻研解蛊,这一点倒与那位“阿梨前辈”很像。
其实阿梨当年蛊毒也很厉害自是不假,但她自己也说过更擅长医治。可见蛊术本为仁术,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其毒害之法被广泛滥用,医术之用反而名声不显,实是令人扼腕。
由于这位苗医的圣手,明军中蛊兵将日渐好转,马千乘及秦良玉特别安排一军保护其人。收到消息的制军宋良佐也正好差人前来察看兵将康复情况,并请诸将回禀进兵之期,明军众将合议,认为再休整数日方可进兵。
播州军方面查知明军营中中毒之兵接连复苏康健,大惊失色之下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而是急报于杨应龙知晓。
杨应龙知晓之后失望至极,语左右道:“官军主力将至,恐已难以抵挡,只要无法重夺娄山关,播州主力便不能转战各路。如今官军士气大振,各道苗兵皆在溃败,唯今之计只有收缩兵力,效仿祖先退守龙岩囤固守以待良机了。”众皆默然。
于是杨应龙令全府上下收拾行装,准备向龙岩囤撤退,并令前线苗兵据关死守,拖延官军行进。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玩石”、“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