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4章 辅弼(十二)李之藻,利玛窦
在李之藻到来之后,高务实感受到的一个惊喜是自己悄悄咪咪推行了多年的一项举措已经开始起到效果了,那就是阿拉伯数字的应用。
李之藻不仅会熟练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甚至还会使用一些在高务实看来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竖列算式,这意味着自己多年来在京华工匠学堂数学系推行的新算法至少普及进了士林中一些愿意尝试新学问的群体,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其实不低,但是复杂的文字和算法导致了后期发展的局限性,绝大多数人,包括绝大多数有财力、有精力的人往往都难得在数学方面发力,导致爱好数学、精于数学的开拓性人物越来越少,中国的数学发展也就逐渐慢了下来。
虽然,依托于当前时代大明读书人在全球范围内而言仍然拥有足够大的基数,数学依旧还是有所发展的。然而高务实知道,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因为殖民地扩大而本身人口的不足,欧洲列强会进入一种“需求导向”,倒逼其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而一旦进入工业时代,以阿拉伯数字为载体的数学等基础科学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极大发展,如果大明跟不上这一波发展,任凭他高某人如何发展商业、手工业乃至初级工业,最终都一定会掉队。
因此,数学这种基础科学一定要全面转向使用阿拉伯数字,决不能固守成规搞什么“天朝至上”。更何况在高务实看来,真正的中华天朝,其思想底色也应该是实事求是,什么好用我就用什么,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如那位老人所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有一套“特色数学”,叫做“筹码”,后来发展成为算盘。算盘不仅用起来便捷,而且相对汉文而言也还算好记录,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所以当阿拉伯人、欧洲人先后采纳了原本起源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数学计算时,中国虽然也有阿拉伯数字的传入,但却并没有获得广泛应用。
然而,“筹码”或者“算盘”也有其局限性。“算盘”易用的方面高务实不会否定,而是继续加以推广,但用于笔算和记录之时,高务实不仅在京华工匠学堂坚持推广阿拉伯数字,而且最近几年还在户部开始推广。
这一点其实前文有提到过,户部在改制之后,权力和规模都急剧扩大,现在有很多新设的办事人员满天下出差,负责查账、审计、监督等事,而这些人员都被高务实强制要求去工匠学堂数学系进修两年到三年。
两三年时间不是小问题,一般人并不会愿意浪费这么久,尤其是官员群体。所以,高务实也没法强制进士老爷们去学,只能想其他办法。比如高务实捡起三伯高拱当年“重视举人”的说辞,大力在户部引入举人们入职,在包吃包住发俸禄的条件下,让他们去工匠学堂学习数学,然后安排在户部任职。
举人们按说也是有做官资格的,但事实上你得排队,等“有缺”之后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官员。当然,事实上不仅是要有缺,你恐怕还得有人脉乃至有钱,才能真的获得任命。
然而高务实最善于在这种“小事”上偷偷想办法:户部新设的职务极多,而且全都要求经过工匠学堂的数学进修,进修完成后会根据成绩授予八、九品官职,正式进入官员序列。
在大明,官与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甚至可以说是两个阶层。有的人虽然考了举人,但自问就算再读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高中进士,偏偏家世也一般,指望等到一个缺员补上,那和后世买彩票中五百万可能区别不大,基本相当于没戏。
现在不同了,花两三年时间去京华工匠学堂进修一番,只要能顺利毕业,一个官员身份就到手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啊!由此,大量举人开始进入户部基层,充实到全国各地负责财政相关的工作。
毫无疑问,这些经过新式算术教育的举人们在“业务能力”上远胜于早前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官员。他们充实基层之后,能够形成“巡抚巡按——户部专员——地方吏员”三级机制,更好的填充以往官、吏之间的权力空白,大幅改善过去那种“官员不问庶务、吏员蒙蔽上官”的糟糕局面。
而现在,高务实惊喜的发现,不只是户部外派的官员有了阿拉伯数字使用基础,连李之藻这种并非户部外派,但本人喜欢数学的官员们也开始主动学习起来,甚至还学得不错。
高务实上午给李之藻材料,中午刚过不久,李之藻就来交任务了。高元辅很是赞赏,不仅连连夸赞,甚至当场批阅,还为李之藻指点了几处计算方式的简单化操作,反过来又让李之藻惊为天人,想着高元辅果然不愧是经天纬地之才,真个是学贯东西。
为什么说学贯“东西”呢?因为李之藻惊讶的发现,高元辅的计算方式与自己那位来自于西方的好友非常相似,最后李之藻忍不住打探,问道:“元辅博学,实乃士林楷模……不知元辅可曾识得一些西洋番僧?”
高务实闻言大笑,道:“你是说天主教传教士?”
见高务实不说“西洋番僧”,反而直接点明,李之藻大喜过望,忙道:“原来元辅也知道这些人?”
高务实呵呵一笑,道:“本阁部那座日新楼便是中西合璧之作,乃是由我大明匠师与意大利建筑家合力设计。既如此,本阁部如何会不知晓天主教传教士?不过,你所认识的那位教士,本阁部倒是尚未亲见,若他有朝一日来京,你可请他来本阁部府中一叙。”
李之藻大吃一惊,问道:“元辅也知西江先生?”
这个“西江先生”倒是让高务实愣了一愣,迟疑道:“他不是叫马提欧·利奇,或者利玛窦吗?”
这一问让李之藻更加惊喜了,连忙道:“想不到元辅甚至还知晓西江先生的原名。不错,西江先生原名正是马提欧·利奇,后来他给自己取了个汉名,正是利玛窦。至于西江,这是他的号,另外还有两个号,曰西泰,曰清泰。”
利玛窦的号?这个高务实还真不记得。反倒是他的原名,高务实以前曾经有所了解。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利玛窦这个人很聪明,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深谙“因地制宜”之法,一到中国就研究汉语,也研究中国文化和民间习俗,因此很快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只是不知道他甚至还取了号……不知道有没有表字?
这些事高务实想想也就抛之脑后,他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李之藻道:“利玛窦是个人才,不仅学识渊博,也很懂得如何与我们相处。我想,你一定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如沐春风,是么?”
“元辅所言极是,西江先生确然如此。”李之藻的回答并不避讳什么。
高务实继续微笑着,问道:“他有没有提及一些传教事宜?比如在江南某处,甚至干脆是在京师建立天主教堂之类?亦或者,希望你或者你身边之人皈依天主教?”
李之藻依旧很直接,点头道:“确有提及,不过……下官尚未答应,只是说可以帮他在京师试探试探口风。”
“谁的口风?是本阁部,还是干脆试探皇上的口风?”高务实问道。
他依旧保持着微笑,但李之藻到底也是做了两年官的人,知道这件事和自己与利玛窦这样的洋人交往不同。虽然中国历来对于民间信教这件事大抵并不干涉,但大明朝比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建国之前是利用过这方面力量的,后来又经历过诸如白莲教起义之类,对于这些事就比较敏感了。
李之藻小心翼翼地道:“下官观其教义,劝善而非邪,略不类匪,因此没有力拒。至于所谓探探口风,其实多半流于敷衍……”
“不必敷衍。”高务实淡淡地道:“本阁部多年前就与他的前任达成过一些默契,对于天主教传教一事并不阻拦,只不过有些前提条件罢了。
他若想来京师传教,你可以去信给他,就说尽管来。建立教堂什么的也不必忌讳,本阁部甚至可以为其向皇上说明情况,想必皇上也不会介意。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条件与过往无异——不要试图把大明当做什么直属于教宗的教区,其在大明任命的任何主教、红衣主教之类,也都不要妄图干涉朝政。
另外,本阁部特别提醒一下,要想在大明顺利传教,应当从上流社会入手,特别是从文化交流入手——欧洲有什么最先进的科学进展,他们应该拿来大明与我们交流。至于天主教的教义什么的……这倒是可有可无。”
李之藻大为诧异,见高务实确实没有动怒的迹象,忍不住试探着问道:“欧洲确实有些学问颇有意思,不过观元辅似乎只对这些感兴趣,却对他那‘主业’颇为不屑……下官能否请问元辅,这却是何缘故?”
缘故?缘故就是我是个无神论者啊……
“子不语怪力乱神。”高务实摇头道:“亚伯拉罕三教,本阁部一个都不信。你若实在要问,本阁部信的是人欲即为天道。”
李之藻其实还不清楚高务实所说的“亚伯拉罕三教”是个什么东西,但他此刻更震惊的却是后一句,即高务实所说“人欲即为天道”。
“人欲即为天道?”李之藻一脸震惊:“不知元辅此言何解?”
“十日当空,人欲活之,故有后羿射日。”高务实淡淡地道:“世间万千生民,他们想要活下去,这便是天道。我所从者,天道也,即为万民之存续殚精竭虑、奋发有为。
至于神,至于鬼,亦或利玛窦所谓之‘天主’,皆非我信。更何况,那亚伯拉罕三教所谓人生来有罪……笑话,生便生了,怎就有罪?”
李之藻下意识道:“西江先生说,那原罪是因为亚当与夏娃被蛇引诱……”
“你观利玛窦与你我长相可有差别?”高务实不屑地道:“亚伯拉罕三教起源于西亚,本是当地沙漠部族闪族的一种原始教派,其中之一后来便发展成为利玛窦他们信仰的天主教。
这一教派脱胎于大概一千六百年前左右的犹太教新兴派系,算起来大概是在王莽篡汉时期。况且西亚与我中土相隔数万里……振之,你相信这样一个教派所谓的人之起源说法,相信我们的祖宗会是他们所谓的亚当和夏娃?
至于他们所奉为圭臬的经典如《旧约》、《新约》,胡编乱造之处不知凡几,但凡稍有见识便不会采信。
另外,你别看利玛窦此来传教将一些教义、规矩说得甚是合理,实际上天主教在欧洲早已糜烂不堪,数十年前他们内部便已经产生的新的派别,如路德宗、加尔文宗等等……这些事以后有时间本阁部可以说给你知晓。”
李之藻大受震撼,喃喃道:“元辅之博学实在是……实在是无人可及,下官今日受教之多难以形容。若非元辅今日当头棒喝,下官说不定将来还真有入教之可能……”
别“说不定”了,要不是我今天这么一说,你将来就是“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柱石”之一了,跟徐光启、杨廷筠齐名。
不过想归想,高务实还是不露声色道:“虽然入教大可不必,但本阁部之前那些话你还是要记得,想方设法让欧洲人将他们的学问带来大明。”
高务实说完顿了一顿,补充道:“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问永不嫌多。振之,你明白本阁部的意思吧?”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尽力。”李之藻深吸一口气道,说完又有些迟疑,问道:“不过元辅,若是利玛窦他们提供了那些欧罗巴之学问,此后却一力坚请下官入教……”
“那就入吧,左右不过是装装样子。”高务实摆摆手,嗤笑一声:“咱们满天星宿都多得信不过来了,倒也不怕再多烧他耶和华一炷香。”
——
感谢书友“今年?多久?”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阿勒泰的老西”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潇洒的pig”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身边好多人感冒啊,各位读者保重身体!
()
在李之藻到来之后,高务实感受到的一个惊喜是自己悄悄咪咪推行了多年的一项举措已经开始起到效果了,那就是阿拉伯数字的应用。
李之藻不仅会熟练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甚至还会使用一些在高务实看来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竖列算式,这意味着自己多年来在京华工匠学堂数学系推行的新算法至少普及进了士林中一些愿意尝试新学问的群体,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其实不低,但是复杂的文字和算法导致了后期发展的局限性,绝大多数人,包括绝大多数有财力、有精力的人往往都难得在数学方面发力,导致爱好数学、精于数学的开拓性人物越来越少,中国的数学发展也就逐渐慢了下来。
虽然,依托于当前时代大明读书人在全球范围内而言仍然拥有足够大的基数,数学依旧还是有所发展的。然而高务实知道,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因为殖民地扩大而本身人口的不足,欧洲列强会进入一种“需求导向”,倒逼其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而一旦进入工业时代,以阿拉伯数字为载体的数学等基础科学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极大发展,如果大明跟不上这一波发展,任凭他高某人如何发展商业、手工业乃至初级工业,最终都一定会掉队。
因此,数学这种基础科学一定要全面转向使用阿拉伯数字,决不能固守成规搞什么“天朝至上”。更何况在高务实看来,真正的中华天朝,其思想底色也应该是实事求是,什么好用我就用什么,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如那位老人所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有一套“特色数学”,叫做“筹码”,后来发展成为算盘。算盘不仅用起来便捷,而且相对汉文而言也还算好记录,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所以当阿拉伯人、欧洲人先后采纳了原本起源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数学计算时,中国虽然也有阿拉伯数字的传入,但却并没有获得广泛应用。
然而,“筹码”或者“算盘”也有其局限性。“算盘”易用的方面高务实不会否定,而是继续加以推广,但用于笔算和记录之时,高务实不仅在京华工匠学堂坚持推广阿拉伯数字,而且最近几年还在户部开始推广。
这一点其实前文有提到过,户部在改制之后,权力和规模都急剧扩大,现在有很多新设的办事人员满天下出差,负责查账、审计、监督等事,而这些人员都被高务实强制要求去工匠学堂数学系进修两年到三年。
两三年时间不是小问题,一般人并不会愿意浪费这么久,尤其是官员群体。所以,高务实也没法强制进士老爷们去学,只能想其他办法。比如高务实捡起三伯高拱当年“重视举人”的说辞,大力在户部引入举人们入职,在包吃包住发俸禄的条件下,让他们去工匠学堂学习数学,然后安排在户部任职。
举人们按说也是有做官资格的,但事实上你得排队,等“有缺”之后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官员。当然,事实上不仅是要有缺,你恐怕还得有人脉乃至有钱,才能真的获得任命。
然而高务实最善于在这种“小事”上偷偷想办法:户部新设的职务极多,而且全都要求经过工匠学堂的数学进修,进修完成后会根据成绩授予八、九品官职,正式进入官员序列。
在大明,官与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甚至可以说是两个阶层。有的人虽然考了举人,但自问就算再读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高中进士,偏偏家世也一般,指望等到一个缺员补上,那和后世买彩票中五百万可能区别不大,基本相当于没戏。
现在不同了,花两三年时间去京华工匠学堂进修一番,只要能顺利毕业,一个官员身份就到手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啊!由此,大量举人开始进入户部基层,充实到全国各地负责财政相关的工作。
毫无疑问,这些经过新式算术教育的举人们在“业务能力”上远胜于早前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官员。他们充实基层之后,能够形成“巡抚巡按——户部专员——地方吏员”三级机制,更好的填充以往官、吏之间的权力空白,大幅改善过去那种“官员不问庶务、吏员蒙蔽上官”的糟糕局面。
而现在,高务实惊喜的发现,不只是户部外派的官员有了阿拉伯数字使用基础,连李之藻这种并非户部外派,但本人喜欢数学的官员们也开始主动学习起来,甚至还学得不错。
高务实上午给李之藻材料,中午刚过不久,李之藻就来交任务了。高元辅很是赞赏,不仅连连夸赞,甚至当场批阅,还为李之藻指点了几处计算方式的简单化操作,反过来又让李之藻惊为天人,想着高元辅果然不愧是经天纬地之才,真个是学贯东西。
为什么说学贯“东西”呢?因为李之藻惊讶的发现,高元辅的计算方式与自己那位来自于西方的好友非常相似,最后李之藻忍不住打探,问道:“元辅博学,实乃士林楷模……不知元辅可曾识得一些西洋番僧?”
高务实闻言大笑,道:“你是说天主教传教士?”
见高务实不说“西洋番僧”,反而直接点明,李之藻大喜过望,忙道:“原来元辅也知道这些人?”
高务实呵呵一笑,道:“本阁部那座日新楼便是中西合璧之作,乃是由我大明匠师与意大利建筑家合力设计。既如此,本阁部如何会不知晓天主教传教士?不过,你所认识的那位教士,本阁部倒是尚未亲见,若他有朝一日来京,你可请他来本阁部府中一叙。”
李之藻大吃一惊,问道:“元辅也知西江先生?”
这个“西江先生”倒是让高务实愣了一愣,迟疑道:“他不是叫马提欧·利奇,或者利玛窦吗?”
这一问让李之藻更加惊喜了,连忙道:“想不到元辅甚至还知晓西江先生的原名。不错,西江先生原名正是马提欧·利奇,后来他给自己取了个汉名,正是利玛窦。至于西江,这是他的号,另外还有两个号,曰西泰,曰清泰。”
利玛窦的号?这个高务实还真不记得。反倒是他的原名,高务实以前曾经有所了解。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利玛窦这个人很聪明,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深谙“因地制宜”之法,一到中国就研究汉语,也研究中国文化和民间习俗,因此很快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只是不知道他甚至还取了号……不知道有没有表字?
这些事高务实想想也就抛之脑后,他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李之藻道:“利玛窦是个人才,不仅学识渊博,也很懂得如何与我们相处。我想,你一定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如沐春风,是么?”
“元辅所言极是,西江先生确然如此。”李之藻的回答并不避讳什么。
高务实继续微笑着,问道:“他有没有提及一些传教事宜?比如在江南某处,甚至干脆是在京师建立天主教堂之类?亦或者,希望你或者你身边之人皈依天主教?”
李之藻依旧很直接,点头道:“确有提及,不过……下官尚未答应,只是说可以帮他在京师试探试探口风。”
“谁的口风?是本阁部,还是干脆试探皇上的口风?”高务实问道。
他依旧保持着微笑,但李之藻到底也是做了两年官的人,知道这件事和自己与利玛窦这样的洋人交往不同。虽然中国历来对于民间信教这件事大抵并不干涉,但大明朝比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建国之前是利用过这方面力量的,后来又经历过诸如白莲教起义之类,对于这些事就比较敏感了。
李之藻小心翼翼地道:“下官观其教义,劝善而非邪,略不类匪,因此没有力拒。至于所谓探探口风,其实多半流于敷衍……”
“不必敷衍。”高务实淡淡地道:“本阁部多年前就与他的前任达成过一些默契,对于天主教传教一事并不阻拦,只不过有些前提条件罢了。
他若想来京师传教,你可以去信给他,就说尽管来。建立教堂什么的也不必忌讳,本阁部甚至可以为其向皇上说明情况,想必皇上也不会介意。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条件与过往无异——不要试图把大明当做什么直属于教宗的教区,其在大明任命的任何主教、红衣主教之类,也都不要妄图干涉朝政。
另外,本阁部特别提醒一下,要想在大明顺利传教,应当从上流社会入手,特别是从文化交流入手——欧洲有什么最先进的科学进展,他们应该拿来大明与我们交流。至于天主教的教义什么的……这倒是可有可无。”
李之藻大为诧异,见高务实确实没有动怒的迹象,忍不住试探着问道:“欧洲确实有些学问颇有意思,不过观元辅似乎只对这些感兴趣,却对他那‘主业’颇为不屑……下官能否请问元辅,这却是何缘故?”
缘故?缘故就是我是个无神论者啊……
“子不语怪力乱神。”高务实摇头道:“亚伯拉罕三教,本阁部一个都不信。你若实在要问,本阁部信的是人欲即为天道。”
李之藻其实还不清楚高务实所说的“亚伯拉罕三教”是个什么东西,但他此刻更震惊的却是后一句,即高务实所说“人欲即为天道”。
“人欲即为天道?”李之藻一脸震惊:“不知元辅此言何解?”
“十日当空,人欲活之,故有后羿射日。”高务实淡淡地道:“世间万千生民,他们想要活下去,这便是天道。我所从者,天道也,即为万民之存续殚精竭虑、奋发有为。
至于神,至于鬼,亦或利玛窦所谓之‘天主’,皆非我信。更何况,那亚伯拉罕三教所谓人生来有罪……笑话,生便生了,怎就有罪?”
李之藻下意识道:“西江先生说,那原罪是因为亚当与夏娃被蛇引诱……”
“你观利玛窦与你我长相可有差别?”高务实不屑地道:“亚伯拉罕三教起源于西亚,本是当地沙漠部族闪族的一种原始教派,其中之一后来便发展成为利玛窦他们信仰的天主教。
这一教派脱胎于大概一千六百年前左右的犹太教新兴派系,算起来大概是在王莽篡汉时期。况且西亚与我中土相隔数万里……振之,你相信这样一个教派所谓的人之起源说法,相信我们的祖宗会是他们所谓的亚当和夏娃?
至于他们所奉为圭臬的经典如《旧约》、《新约》,胡编乱造之处不知凡几,但凡稍有见识便不会采信。
另外,你别看利玛窦此来传教将一些教义、规矩说得甚是合理,实际上天主教在欧洲早已糜烂不堪,数十年前他们内部便已经产生的新的派别,如路德宗、加尔文宗等等……这些事以后有时间本阁部可以说给你知晓。”
李之藻大受震撼,喃喃道:“元辅之博学实在是……实在是无人可及,下官今日受教之多难以形容。若非元辅今日当头棒喝,下官说不定将来还真有入教之可能……”
别“说不定”了,要不是我今天这么一说,你将来就是“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柱石”之一了,跟徐光启、杨廷筠齐名。
不过想归想,高务实还是不露声色道:“虽然入教大可不必,但本阁部之前那些话你还是要记得,想方设法让欧洲人将他们的学问带来大明。”
高务实说完顿了一顿,补充道:“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问永不嫌多。振之,你明白本阁部的意思吧?”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尽力。”李之藻深吸一口气道,说完又有些迟疑,问道:“不过元辅,若是利玛窦他们提供了那些欧罗巴之学问,此后却一力坚请下官入教……”
“那就入吧,左右不过是装装样子。”高务实摆摆手,嗤笑一声:“咱们满天星宿都多得信不过来了,倒也不怕再多烧他耶和华一炷香。”
——
感谢书友“今年?多久?”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阿勒泰的老西”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潇洒的pig”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身边好多人感冒啊,各位读者保重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