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拔弩张之时,一浸满檀香的小沙弥出现在郭鸩身边。耳语几句后,郭鸩收起龙渊剑,上前几步道:“崔宦官有所不知,我家王爷时刻记挂远在长安的陛下。这不,专门请了崇教寺的高僧为陛下祈福延命。愿陛下身体康安,大周长治久安。这不,仪式进行到关键步骤,高僧算出有贵客自东方而来,若能亲临崇教寺为陛下燃灯烧香,定能事半功倍。还请崔宦官移驾崇教寺,为陛下沐浴焚香,助我敦煌高僧完成法事。”

    崔有时气得说不出话来:“武威郡王这是藐视圣旨不成?”

    郭鸩微笑:“崔宦官哪里的话。宣读圣旨哪里有陛下康泰重要!这圣旨跟着崔宦官北上黑虎城,又辗转到敦煌,一年有余。急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可陛下的龙体可等不了。万一真有个什么,崔宦官再想离开敦煌,可就难了!”

    崔有时甩鞭:“你敢威胁本官?”

    郭鸩问:“难道崔宦官不希望陛下龙体康健?”说完退后一步:“请吧!”

    开阳殿,后殿产房。明仪将北城门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转述给郭清晏听。郭清晏马上明白过来:“那圣旨有问题。朝廷定是同章怀签订了某种协议。当面打开落子无悔,这是逼着我就范。去,马上抓个神策军审问,弄清楚来龙去脉。”

    郭清晏说完这话,顿时感觉有铁杵在腹中搅合。不是刀剑刺入的痛,而是钝刀子反复拉扯的折磨。“这孩子,这会儿又不不着急了。真是个孽障!去,宣张文鸾!”

    明仪苦劝:“崔有时等的就是王爷。只要王爷一日不出现,便有转换的余地。武威这个时候不能乱。”

    郭清晏有她的顾虑:“孤怕崔有时耐心耗尽,阿鸩无法做主,落了下风。武威不过是边塞藩将,岂有不从之理。”

    明仪始终以郭清晏为重:“就算是王爷在场,还能让朝廷收回圣旨不成?王爷只有安然产子,这满天的乌云才能散去。”

    郭清晏抚摸腹部:“开几指了?”

    产婆同样一脸汗:“回王爷的话,开六指了。您再坚持个把时辰,可就能见到小世子了。”

    郭清晏决定:“去取我的银针!”

    明仪不从,跪在床边求饶:“王爷!”

    郭清晏怒斥:“你好大的胆子!”

    明仪只说:“明仪虽是乌护胡女,可自小在公主身边长大,学的是大周礼仪,遵的是大周风俗。公主命奴婢照顾好王爷,奴婢不懂军国大事,奴婢只明白一个道理,身体垮了,什么都没了。王爷为了武威将来,为了小世子,也要保重身体。朝廷远在万里之外,就算一时落于下风,以王爷的才智,来日定能赢回来。”

    郭清晏被一波又一波的阵痛折磨:“宣薛应!”

    明仪一听这话,马上起身跑出去。薛应走进遍布血腥的产房,站在屏风外,躬身道:“属下见过王爷。”

    郭清晏吩咐:“崇教寺那边最少拖上两个时辰。若是拖到日落后,直接将人留在崇教寺。”

    薛应领命:“王爷放心,属下明白。”

    郭清晏关心:“神策军那边,可有进展?”

    薛应回答说:“一无所获。除了崔有时,其余人等皆出自送亲队伍。对朝廷与章怀之间的谋划,一无所知。圣旨一直由崔有时亲自保管,外人不得擅动。若有违背,杀无赦。”

    有备而来,滴水不漏,是场硬仗。郭清晏本就没报多大希望:“下去吧。”

    后半产程非常不顺利,十指已开,孩子依旧不肯出来。在这样下去,非憋死在腹中不可。事到如今,只能下最猛的药,让孩子尽早降生,才有一线生机。果然不能心软犹豫,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郭清晏实在等不及了:“催产药怕是来不及,让张文鸾施针,要快!”

    明仪慌忙跑出殿外,只见薛应守在院中,慌乱中夹杂着犹豫不决。两人同时开口:“王爷安好?”“可是外面出事了?”

    两人对视一眼后,又异口同声道:“你先说!”

    薛应抬手:“姑姑先请。”

    明仪也不瞒他,边走边说:“产道已开,孩子迟迟不出来。为今之计,只能用金针刺激穴道,以求立竿见影。”

    薛应只关心:“王爷可有危险?”

    此时无声胜有声。明仪调整好情绪,询问道:“外面呢?”

    薛应正犯愁:“崔有时确实有几分本事,竟然绕过了崇教寺守军,一个人出现在王府正门。如今正扬言,今日酉时前见不到王爷,就视我武威军藐视皇命、抗旨不遵。要押解王爷回京请罪!”

    明仪急了:“他一个宦官,他敢!”

    薛应也气得不行:“崔有时就是仗着王爷产子,不便现身,存心要挟。”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朝廷这是硬压着王爷接旨。”

    薛应担心:“距酉时只剩一刻钟。实在不行,只能暂且将崔有时请进王府,再议其他。”

    极度的痛苦让郭清晏更加敏感,低声细语被放大进她的耳朵里:“召薛应!”

    俗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郭清晏被崔有时这么一气,金针催产药一个没用上,孩子出来了!

    婴儿的哭声嘹亮而委屈,用力挥动着四肢,力气还挺大。明显憋坏了。明仪抱着孩子欣喜若狂:“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是小世子。”

    郭清晏看都没看儿子半眼:“为孤梳妆。”

    明仪将婴儿交到奶娘手上:“夜黑风重,王爷刚刚生产,好不容易自鬼门关回来,应好生将养才是。更何况胎盘恶露并未除尽,月子病是要跟一辈子的。”

    郭清晏暂且顾不上这些:“无妨,准备软轿,将孤抬到交泰门。”武威王府南面正门紧邻交泰殿,又称交泰门,北门为四宜门。

    踩着更夫报时的声音,交泰门缓缓打开,一身赤红朱雀裙的郭清晏自王府缓缓走出。步伐不快,并未用人搀扶。赤红裙摆遮掩不了蜿蜒流淌的血迹,以及随之而来的血腥味。

    百姓虽被驱散,可崔有时这么一闹,哪里还能瞒得住什么。这也是郭清晏必须亲自出场的原因。长安需要一个交待,武威百姓更需要一个交待。

    郭清晏左手将陌刀立在身前,右手抱着襁褓,明知故问道:“何人敢在王府门前喧哗?”

    崔有时整理衣冠,长舒一口气道:“王爷总算舍得现身了。”

    郭清晏只问:“你是何人?”

    崔有时并不十分恭敬道:“小小神策军校尉,不足挂齿。既然王爷准备好了,在下这就宣读陛下圣旨。”

    郭清晏提起陌刀挡了一下:“慢着。我武威将士没去过长安不懂这些,孤可没那么好骗。你说你是长安来使,证据?官牒腰牌,礼部签发的文书。还请崔公公自证。”

    崔有时有备而来,自然准备妥当:“王爷乃英宗陛下伴读,自然慧眼如炬,明辨真伪。”

    东西都是真的,不过有一样,需当场验明。“薛应,带下去验身。”

    崔有时急了:“郭清晏你什么意思?”

    郭清晏似笑非笑看向他:“文书是真的,不代表人是真的。自然也需验明正身,崔公公委屈委屈,得罪了!”

    崔有时去脱|裤|子,郭鸩赶忙上前:“香儿你怎么出来了?”

    郭清晏将襁褓放到他怀中:“儿子。小家伙颇有大将之风,不哭不闹。”

    郭鸩胡乱看了一眼:“困的。对了,耿二哥在城外,实在不行,就让这些来使有去无回。”

    郭清晏好笑:“治标不治本,朝廷不达目的不会罢休。再说,你们一个个的,想谋反不成?有我在,应付得来。”

    郭鸩才不信:“真当自己是玄女转世、神仙下凡了?”郭鸩心疼得不行,又劝不动郭清晏,心跟下油锅似的。

    不多时薛应回来复命,崔有时绷着脸:“郭郡王真是夫妻情深,跪下接旨吧!”

    郭清晏一刀打在他膝盖处,询问爬匍在地的崔有时:“跪下领旨?崔公公好大的胆子。”

    崔有时也是有功夫在身上的,跳起来质问道:“郭清晏你莫不是想造反不成?”

    郭清晏一巴掌甩道崔有时脸上:“放肆!就算是当今天子亲临,也只有跪下请安的份,你算什么东西?英宗爷允孤见圣不跪,见旨不拜。敢在孤面前大呼小叫,你活腻歪了!”

    崔有时怒斥:“你!”

    郭清晏问他:“我什么我?”

    崔有时退后一步,拿出圣旨,高声道:“武威众将接旨。”除了郭清晏以及她怀中的婴儿,跪倒一地。

    门下:

    嘉良夷内乱,两王并立,此为夺下凉州之大好时机。责令武威全军东出迎敌,为大周收复故土。

    乌护乃大周邻邦,历代交好。为两国和睦,责令武威割还庭州于乌护,不得有误。

    “郭郡王接旨吧。”崔有时将圣旨送到郭清晏面前。

    悬在头顶的利剑总算落下,郭清晏深吸一口气:“晋昌君领旨。”郭鸩快步上前,夺下崔有时手中圣旨。

    崔有时并未追究,而是后退一步,揖手道:“王爷深明大义,小人佩服。恭贺王爷喜得贵子,在下这就退下。还请王爷遵照圣旨,尽快进行交割。以免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郭清晏伸出陌刀拦人:“崔校尉留步。”

    崔有时并不惧怕:“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郭清晏邀请:“既然有缘,崔大人理应见上一见。”

    崔有时不知怎么想的,竟是没拒绝,看向襁褓中熟睡的婴儿,夸了一句:“小公子临危不乱,颇具大将之风,王爷好福气。”

    “崔大人可要看仔细了,将来陛下问起,还请崔大人为犬子美言几句。孤请立世子的折子托崔大人送回京城,不知崔大人情愿否?”

    崔有时就知道,这个武威郡王不好对付。庭州换世子之位,即划算又能稳住武威军心,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王爷放心,在下定竭尽全力。”

    郭清晏微笑道谢:“劳烦崔大人了。不如崔大人为犬子取名如何?”

    崔有时犹豫,见郭清晏并不打算放过,只得开口道:“‘庭’字如何?”

    郭清晏摇头:“庭同停,寓意不好。‘雍’字如何?郭承雍。”

    “雍乃凉州古称,的确是好名字。”崔有时倒不是恭维。

    郭清晏纠正:“大人误会了,‘雍’乃京兆旧称,历代雍州牧皆为宗室子弟担任。于在春,送崔校尉到药泉行宫安置,严加保护,不得有误。”

章节目录

陌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斯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斯礼并收藏陌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