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下班前的几分钟往往是最难熬的,尤其是周五下班前。同事们坐立不安,满心满脑都是这最后的“解放时刻”。
姜江盯着窗外,又是一场小雨,最近的雨格外多。
她拿起手机编辑一条短信:“我这儿最近每天都在下雨,你那里呢?”
犹豫再三也没有发出去。想到今天是周五,林洵只有周日这一天休息日可以拿到手机,就按下了删除键,把刚刚打的字又一个个删去。
她今天有些力不从心。粗略算一下,姜江在这家公司从事翻译工作也有两年了。
这两年里一直以工作为先,牺牲吃饭时间来完善工作也是常有的事,一来二去的也就落下了胃疼的老毛病。
以往她会随身备着胃药,今天翻箱倒柜竟也没找到一粒药。于是就这么忍着疼过了一下午。
她拿起桌子上刚刚倒的温水,还没送到嘴边就把水往下灌。水没喝着半口,衣服却湿透了。
她觉得她应该是疼迷糊了。一边用纸巾擦拭衣服上的水渍,一边好想给林洵打电话。
林洵走后,每个周日都会打来电话。
最开始是简单汇报一下新环境的情况,慢慢变成谈天说地,一连聊上好几个小时。
于姜江而言,这是极为新奇的感受。
以往林洵在身边时,他们二人的交流有限,一两个月不联系也是常有的事。如今身处两地,情谊反倒近了不少。
指针终于指向十七点三十,办公室此起彼伏的“拜拜”、“下周见”也在三分钟之内消失殆尽。
“外面雨还在下,今天我送你吧,开车来的,方便。”简昀走到姜江对面。
“不用。”还没等姜江开口,简昀就抢先替她回答了,继而略带调侃地说道,“一直没告诉你,其实我有读心术。”
面对面前人无伤大雅的作弄,姜江只好回应一个无奈的笑。
“在等心上人的信息?”站在对面的男人试探着问道。
“嗯?”她仰起头,对这个问题觉得很不可思议。
“很少见你心不在焉的样子。”
“心不在焉?”姜江急于掩盖,“没有吧,应该是今天工作有点累。”
简昀没有再追问这个话题,他在走之前又一次向姜江发起邀约,“下周我姑妈出差经过这里,顺道看看我。我毕竟不是本地的,对这城市没那么熟悉。所以呢,烦请你带我姑妈到处转转。”
姜江刚想开口,就被面前的人抢先了。
“不着急,你先考虑考虑。下周五之前给我答复。”
说完这句话简昀就转身离开了。
他有些紧张,心里也没甚底气。所以他走得很快,害怕再多待一秒就会露怯。
带一位女性朋友见自己的亲属,这于他而言,无异于表白。
这层只剩姜江一个人,安静极了,空气里只剩某位同事忘记关机的电脑的风扇声。但她的心却半点也不平静。
她并不觉得简昀那句关于“心上人”的问话是胡言乱语,心脏在慌张地跳动着,眉头也紧锁起来。她多了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周日一早,姜江还在半梦半醒当中,正犹豫是睡懒觉还是起床的时候,林洵的电话打来了。
困意随着电话那头的喋喋不休消失。
林洵略带兴奋地夸耀自己这周在画画上的进步,也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与老师同学的相处。姜江听着,附和着。
“你也和我讲讲你最近的事吧。”电话那头说道。
“还是老样子,你知道的,我的生活很单调。”今天她有意克制了自己以往面对林洵时的那种表达欲。
“嗯......”林洵的声音变轻,也不似刚才那般脱口而出,“明年六月我就十八岁了。”
“恭喜你呀,终于长成大人了。”她略带敷衍。
但敷衍的话语并没有使林洵关闭他的话匣子。
“我真想长大,很早以前就想。十八岁真好,过了十八岁我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爱想爱的人,我可以听从我的心。因为我不是小孩子了。”
姜江笑着回答:“那时候你已经是很有出息的大学生了。”
而后糊弄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她有些心事重重。这天夜里,她又梦到方鹂。受到方鹂资助的那天是她一辈子都无以名状的一天,就像无边无际大海上的破舟,只等着精疲力尽船毁人忙,却突然撞见航标灯,猛然窥见生的希望。
她时常沉浸在当初没有遇见方鹂的假想中,结果要么被恐惧折磨得满脸泪水,要么从噩梦中惊醒。
受资助的那些年里,方鹂对待姜江如同家人一般。方鹂自小在孤儿院长大,林洵只有妈妈一个亲人,姜江是孤立无援的问题少年,三艘破败的小船聚在一起,竟也渐渐尝到了家的温馨。
得知方鹂去世的那个下午,姜江的脑子一片空白,她多想时间就此停滞。怎么办?没有方鹂她该怎么办?她在心里反复询问这个问题,但永远得不到答案。她永远地失去了她的精神支柱。
但还是要振作。目光看向哭得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的林洵,姜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照顾这个方鹂唯一的儿子长大。这也是姜江对她这些年恩情与温情的回报。
姜江不能容忍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任何私情,一旦有,羞愧就会立马充溢她整个身心。
她慢慢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方鹂在天之灵若是知道了她的心思,会不会摇摇头,叹一口失望的气。
这一整夜都没有好觉,第二天苦于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困乏,姜江违背以往秉持的“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的原则,破天荒请了一天假。她昏睡一整天,醒来时已将近七点,天已完全黑了。
摸索着打开房间的灯后,看到手机有两个未接来电,都是来自简昀。
明明刚醒,姜江却感觉累极了,跌跌撞撞又倒回床上。不多时手机又响起来电提示,依旧是简昀。姜江按下接通键后懒散地把手机放在耳边。
“生病了吗?今天没见你来。”
“没有,我没休息好。”姜江的声音有气无力。
“给你买了点水果,我去看看你吧。”
她本能想拒绝,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只回道:“......嗯,好。”
简昀很快就到了,快得异乎寻常。他来时手里不仅拎着水果,还有一大袋药。简昀摸摸姜江的额头,温度很高,确实发烧无疑了。
他从袋子里找出退烧药,又去厨房倒了杯水,喂姜江把药吃下。
姜江靠在床上,看着简昀进出厨房为自己洗水果。她从未感觉到如此的意志薄弱,眼泪裹挟着过往所有的委屈、痛苦,不由分说地流下。
简昀回房间看到姜江满脸泪痕的模样,一下子慌了神。
他走近姜江的床边,有些手足无措得为她擦眼泪,安慰道:“不哭不哭,没事的,明天退烧了就不难受了。”
姜江点点头。
如此反应却触动了简昀的心,“平时的你那么难接近,像小刺猬、小乌龟,一生病变成小猫了。”
“你来得好快啊,飞来的?”
简昀笑了笑,“对呀,飞来的。担心你一整天,下班就在你家附近找了家咖啡店待着。你一召唤我,我立马就飞来了。”
姜江破涕为笑,指了指桌上简昀带来的一大袋药,“那袋子里那么多药。”
她早就注意到了,一直想问。
“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润喉糖......要啥有啥,考虑的还算周全吧。”
笑意留藏在勾起的嘴角和流转的眼波之间。
姜江吃下两瓣后就躺下了,胃口不是很足。
她把被子拉倒自己的下巴处,闭上眼睛思虑再三,问道:“假使一个人拯救了另一个人的一生,而被拯救的那个还要把这个人留在这世上唯一的宝物占为己有。你会怎么看待?”
“嗯,这得看具体情况。”简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了,“如果这个人愿意的话,自然是没话说……我实在想不出,方便说得更具体点吗?”
姜江摇头:“没有具体的事,我自己胡乱想的。”
天色再晚些,简昀就离开了。
姜江把头埋在被子里,反复思索简昀的那句话,“如果这个人愿意的话”。这真是个无解的题,她想。
隔天,姜江同意了简昀的带姑妈游玩的邀请。
姑妈这个周末到,简昀却内心急切到等不到周末了。这一整周里,他都像开了屏的孔雀。
那之后,她们顺理成章地一同上下班,一同吃晚饭,顺理成章地牵起手。
姜江盯着窗外,又是一场小雨,最近的雨格外多。
她拿起手机编辑一条短信:“我这儿最近每天都在下雨,你那里呢?”
犹豫再三也没有发出去。想到今天是周五,林洵只有周日这一天休息日可以拿到手机,就按下了删除键,把刚刚打的字又一个个删去。
她今天有些力不从心。粗略算一下,姜江在这家公司从事翻译工作也有两年了。
这两年里一直以工作为先,牺牲吃饭时间来完善工作也是常有的事,一来二去的也就落下了胃疼的老毛病。
以往她会随身备着胃药,今天翻箱倒柜竟也没找到一粒药。于是就这么忍着疼过了一下午。
她拿起桌子上刚刚倒的温水,还没送到嘴边就把水往下灌。水没喝着半口,衣服却湿透了。
她觉得她应该是疼迷糊了。一边用纸巾擦拭衣服上的水渍,一边好想给林洵打电话。
林洵走后,每个周日都会打来电话。
最开始是简单汇报一下新环境的情况,慢慢变成谈天说地,一连聊上好几个小时。
于姜江而言,这是极为新奇的感受。
以往林洵在身边时,他们二人的交流有限,一两个月不联系也是常有的事。如今身处两地,情谊反倒近了不少。
指针终于指向十七点三十,办公室此起彼伏的“拜拜”、“下周见”也在三分钟之内消失殆尽。
“外面雨还在下,今天我送你吧,开车来的,方便。”简昀走到姜江对面。
“不用。”还没等姜江开口,简昀就抢先替她回答了,继而略带调侃地说道,“一直没告诉你,其实我有读心术。”
面对面前人无伤大雅的作弄,姜江只好回应一个无奈的笑。
“在等心上人的信息?”站在对面的男人试探着问道。
“嗯?”她仰起头,对这个问题觉得很不可思议。
“很少见你心不在焉的样子。”
“心不在焉?”姜江急于掩盖,“没有吧,应该是今天工作有点累。”
简昀没有再追问这个话题,他在走之前又一次向姜江发起邀约,“下周我姑妈出差经过这里,顺道看看我。我毕竟不是本地的,对这城市没那么熟悉。所以呢,烦请你带我姑妈到处转转。”
姜江刚想开口,就被面前的人抢先了。
“不着急,你先考虑考虑。下周五之前给我答复。”
说完这句话简昀就转身离开了。
他有些紧张,心里也没甚底气。所以他走得很快,害怕再多待一秒就会露怯。
带一位女性朋友见自己的亲属,这于他而言,无异于表白。
这层只剩姜江一个人,安静极了,空气里只剩某位同事忘记关机的电脑的风扇声。但她的心却半点也不平静。
她并不觉得简昀那句关于“心上人”的问话是胡言乱语,心脏在慌张地跳动着,眉头也紧锁起来。她多了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周日一早,姜江还在半梦半醒当中,正犹豫是睡懒觉还是起床的时候,林洵的电话打来了。
困意随着电话那头的喋喋不休消失。
林洵略带兴奋地夸耀自己这周在画画上的进步,也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与老师同学的相处。姜江听着,附和着。
“你也和我讲讲你最近的事吧。”电话那头说道。
“还是老样子,你知道的,我的生活很单调。”今天她有意克制了自己以往面对林洵时的那种表达欲。
“嗯......”林洵的声音变轻,也不似刚才那般脱口而出,“明年六月我就十八岁了。”
“恭喜你呀,终于长成大人了。”她略带敷衍。
但敷衍的话语并没有使林洵关闭他的话匣子。
“我真想长大,很早以前就想。十八岁真好,过了十八岁我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爱想爱的人,我可以听从我的心。因为我不是小孩子了。”
姜江笑着回答:“那时候你已经是很有出息的大学生了。”
而后糊弄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她有些心事重重。这天夜里,她又梦到方鹂。受到方鹂资助的那天是她一辈子都无以名状的一天,就像无边无际大海上的破舟,只等着精疲力尽船毁人忙,却突然撞见航标灯,猛然窥见生的希望。
她时常沉浸在当初没有遇见方鹂的假想中,结果要么被恐惧折磨得满脸泪水,要么从噩梦中惊醒。
受资助的那些年里,方鹂对待姜江如同家人一般。方鹂自小在孤儿院长大,林洵只有妈妈一个亲人,姜江是孤立无援的问题少年,三艘破败的小船聚在一起,竟也渐渐尝到了家的温馨。
得知方鹂去世的那个下午,姜江的脑子一片空白,她多想时间就此停滞。怎么办?没有方鹂她该怎么办?她在心里反复询问这个问题,但永远得不到答案。她永远地失去了她的精神支柱。
但还是要振作。目光看向哭得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的林洵,姜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照顾这个方鹂唯一的儿子长大。这也是姜江对她这些年恩情与温情的回报。
姜江不能容忍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任何私情,一旦有,羞愧就会立马充溢她整个身心。
她慢慢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方鹂在天之灵若是知道了她的心思,会不会摇摇头,叹一口失望的气。
这一整夜都没有好觉,第二天苦于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困乏,姜江违背以往秉持的“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的原则,破天荒请了一天假。她昏睡一整天,醒来时已将近七点,天已完全黑了。
摸索着打开房间的灯后,看到手机有两个未接来电,都是来自简昀。
明明刚醒,姜江却感觉累极了,跌跌撞撞又倒回床上。不多时手机又响起来电提示,依旧是简昀。姜江按下接通键后懒散地把手机放在耳边。
“生病了吗?今天没见你来。”
“没有,我没休息好。”姜江的声音有气无力。
“给你买了点水果,我去看看你吧。”
她本能想拒绝,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只回道:“......嗯,好。”
简昀很快就到了,快得异乎寻常。他来时手里不仅拎着水果,还有一大袋药。简昀摸摸姜江的额头,温度很高,确实发烧无疑了。
他从袋子里找出退烧药,又去厨房倒了杯水,喂姜江把药吃下。
姜江靠在床上,看着简昀进出厨房为自己洗水果。她从未感觉到如此的意志薄弱,眼泪裹挟着过往所有的委屈、痛苦,不由分说地流下。
简昀回房间看到姜江满脸泪痕的模样,一下子慌了神。
他走近姜江的床边,有些手足无措得为她擦眼泪,安慰道:“不哭不哭,没事的,明天退烧了就不难受了。”
姜江点点头。
如此反应却触动了简昀的心,“平时的你那么难接近,像小刺猬、小乌龟,一生病变成小猫了。”
“你来得好快啊,飞来的?”
简昀笑了笑,“对呀,飞来的。担心你一整天,下班就在你家附近找了家咖啡店待着。你一召唤我,我立马就飞来了。”
姜江破涕为笑,指了指桌上简昀带来的一大袋药,“那袋子里那么多药。”
她早就注意到了,一直想问。
“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润喉糖......要啥有啥,考虑的还算周全吧。”
笑意留藏在勾起的嘴角和流转的眼波之间。
姜江吃下两瓣后就躺下了,胃口不是很足。
她把被子拉倒自己的下巴处,闭上眼睛思虑再三,问道:“假使一个人拯救了另一个人的一生,而被拯救的那个还要把这个人留在这世上唯一的宝物占为己有。你会怎么看待?”
“嗯,这得看具体情况。”简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了,“如果这个人愿意的话,自然是没话说……我实在想不出,方便说得更具体点吗?”
姜江摇头:“没有具体的事,我自己胡乱想的。”
天色再晚些,简昀就离开了。
姜江把头埋在被子里,反复思索简昀的那句话,“如果这个人愿意的话”。这真是个无解的题,她想。
隔天,姜江同意了简昀的带姑妈游玩的邀请。
姑妈这个周末到,简昀却内心急切到等不到周末了。这一整周里,他都像开了屏的孔雀。
那之后,她们顺理成章地一同上下班,一同吃晚饭,顺理成章地牵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