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荷从牛杏家摘了些葱姜蒜和辣椒之类的配菜,还同她约好了待会儿一道去送午饭。
回到厨房,宋荷就开始忙活了,想着秋收费力气,需要吃饱饭,她决定回锅肉和红烧茄子这样下饭的菜。
说干就干,她先是把猪肉切成片,薄厚、肥瘦均匀,放葱姜蒜进去爆炒,炒出油和香味儿后再把切成段的蒜叶放进去翻炒出锅。
茄子先炸过,再放肉沫进去翻炒,闷一下就能出锅,想了想又炒了一碟生菜,三个菜并几个馒头刚好装满竹篮饭盒,她提着就去找牛杏。
牛杏也提着饭盒,吸了吸鼻子道:“新嫂嫂,你做的是什么呀?好香啊?”
“做了两个家常菜罢了,下回你到我家来,我做给你吃。”
话音刚落她才觉得有点不妥,她还没嫁过来,自称“我家”不太好,对上牛杏揶揄的神色,她强行解释道:“那个,我说以后,以后我做给你吃。”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的往地里去,一路上也遇到各家来送饭的,来往的村民们不免好奇打量宋荷,牛杏在前头帮她答话,宋荷羞答答的走在后头。
牛家村的人都说,牛奋小子的婆娘长得真俊,还是个性格软绵的小白兔。
两家的地离得很近,只隔了一片玉米地,牛杏给宋荷指了牛奋家的地,才去找自己的家人,宋荷远远瞧着地里两个若隐若现的身影,前头那个应该是牛奋,后头那个小一点的应该是她娘。
还没等她走到,那玉米地里忽然出来个人,看样子是个姑娘,也提着个小篮子,大约是叫了牛奋一声,牛奋才直起身来,跟那人对视。
“小猴哥哥,这是我今天蒸的玉米窝窝,还有我做的猪肉炖白菜。”
牛奋埋头苦干了一上午,满头都是汗,听到有人叫他才起身,“小红妹妹,我……”
还不待他说下去,就看到了站在三步远的宋荷,不知为何,他觉得有些心虚,有些不知所措,呆愣的看着宋荷道:“你……你来了。”
听到牛奋叫她小红妹妹,李小红羞红了脸,撇过一边,正等着他继续往下说,谁知他忽然话头一转,李小红顺着他的视线回头去看。
只见身后站着一个穿青藕色衣裳,耳朵上还带着她之前在首饰铺看上的珍珠耳环,一身白皮肤把秀美的脸衬得十足十,再低头看看她自己,晒得黝黑,五根手指跟棒槌一样粗糙,不由得自惭形愧,又羡慕不已。
牛奋早已经越过她上前去接过宋荷手中的食盒,“我……我……她……不是你想的那样。”
宋荷笑了笑,“我知道。”
前世,她也看了不少没营养的偶像剧,那姑娘一看就是喜欢牛奋,两人虽然很快就要成亲了,可碰见这样的事她只是有点不舒服却不生气,毕竟两人没有感情基础。
至于为什么生气,大约是人之常情吧,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惦记的感觉。
她大方上前寒暄,笑着道:“我叫宋荷,今天就不劳烦妹子了,我带了饭食来,妹子可要尝尝我的手艺?”
李小红当然知道宋荷是谁,如果没有她,没准现在能光明正大来给小猴哥哥送饭的人就是她吧?她忽然很想哭,没回答宋荷,落荒而逃。
“妞妞,我跟她没什么,往常她来送饭我也是不会要的,你别误会。”
宋荷敏锐的捕捉到一个信息,往常?意思就是这姑娘经常干这事了,怪不得熟门熟路的,这小子艳福不浅啊。
她正要说什么,在后头割稻谷的刘玉兰已经过来了,看着这小两口站到一处,男壮女柔,般配得养眼,就像戏文里说的郎才女貌。
“你们在说什么?刚才我瞧着好像有个人,是有什么事吗?”
牛奋更心虚了,正想上前解释,宋荷抢先一步,一边递了一条干净的毛巾给她擦汗,一边笑着道:“没事,那是邻居牛大伯娘家的女儿,同我一起来送饭的。”
刘玉兰也没再追问,跟宋荷一起把饭食摆出来,三人一道在田埂处的阴凉处用饭,三人心思各异,期间,牛奋多次抬头看着宋荷,欲言又止。
用完饭,宋荷把东西收回食盒,才对刘玉兰道:“娘,我和牛奋有些话要讲。”
刘玉兰眼神暧昧的打量两人,“去说吧,别去太远,也别去太久了。”
两人虽然已经定亲了,终究是未婚夫妻,这周遭都是人,如果太过了是会惹人说闲话的,宋荷也懂这个道理,含笑点头。
两人往人少的地方去,寻了个适合说话的地方。
“我娘说,两个人过一辈子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我们以后是要一起过一辈子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你可以直接和我说,不需要多解释什么,我都会信你。”
那日,送吴香寡妇去她二叔家后,宋荷问过她娘,为什么坚定信任它爹,刘玉兰和她说,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儿女,而是相伴一生的伴侣,若是两人之间没有信任,那这许多事都要跨不过去。
宋荷又问,“若是爹骗了娘呢?”
刘玉兰却不生气,笑得更灿烂,“若是你爹骗了我,那他这辈子只能骗这一次,往后我都不再信他,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罢。”
宋荷前世没有结婚,并不知道如何经营婚姻,古人云,听人劝,吃饱饭,刘玉兰过了婚姻生活,听她的总没错。
牛奋没想到她会这样说,心中更觉得愧疚,“我必不负你”,随后又跟她说起李小红。
李小红的亲姐姐嫁给了牛奋同族的行八的堂兄,所以村里人叫她牛八嫂子,牛奋去下定时她也有跟着去。
牛八嫂子很疼爱小她十岁的妹妹李小红,时常接她来玩,李小红从小就跟牛家村的小孩们一起玩,因为她是外村的,小孩们排斥她,不大爱同她玩。
和她一样被排斥的还有牛奋,因为名字的原因,小孩们总说“我不要和牛粪一起玩”,大约是同病相怜,李小红从小就喜欢缠着这个比他大六岁的哥哥,总是跟在牛奋的屁股后面跑来跑去,叫他“小猴哥哥”。
因为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牛八嫂子虽然觉得牛奋家底薄,可胜在知根知底,如果妹子嫁过来自己也能帮把手,遂想把妹妹说给这个堂弟。
自家妹子虽然长得一般,可乡下人要的是勤快能干活的媳妇,自家妹子就是这样的,也有好些人家瞧上了,谁知牛奋竟然拒绝了,说自己把李小红当妹子看。
牛八嫂子觉得面子被下了,有些不待见牛奋,立马回娘家跟爹娘说给妹子挑一户最好的人家,一是想找回些面子,二是想让牛奋看看,你不要的,人家抢着要。
“我把她当妹子看,就和甜杏一样。”牛奋又解释到,双眼盯着宋荷,生怕她不信。
宋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心想,原以为是暗恋者,没想到是青梅竹马,自己好像还横插了一脚,棒打鸳鸯了。
“我信你,这事我知晓了,我们回吧,要不然娘该着急了。”
李小红站在地里,这一幕尽收眼底,只觉得心里酸涩异常,又落下泪来。
她知道当初小猴哥哥拒绝了姐姐的好意,她以为小猴哥哥是害羞,又或者没做好准备,她可以等,所以她并不是很难过。
可谁知过不久,姐姐跟她说,小猴哥哥到河对岸的宋家村提亲了,她慌了,下水救人那事她知道,她当时也在河对岸,虽然看不清模样,但是能看到宋荷是被她身后那个人作怪才掉进水里的,没想到小猴哥会下去救人。
听到消息后,她也不管什么男女大防,到他家找他,问他是不是因为要负责才去提亲的,他说是,也不是,叫她赶紧家去吧,听得她云里雾里的。
后来,小猴哥哥定亲了,她不顾姐姐劝阻,她不相信自小长大的情分比不过一个陌生人,她在姐姐家住下,不想回家见爹娘给她找的人家,只要没成亲,她就有机会。
直到她今天见到了宋荷本人,她的自信轰塌了,那样好看的姑娘,她看了都心动,小猴哥哥也会心动吧?她还听说那位宋荷姑娘家里很有钱,那姑娘差一点就做了秀才娘子。
任凭眼泪模糊她的双眼,也没模糊了远处那一对璧人的身影。
不管在另一头的李小红如何,牛奋心情沉重,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对得起那份信任,下午干活时心不在焉,好几次差点割到手。
宋荷下午回去后搞了一次大扫除,除了牛奋的房间以外,她里里外外都扫了一遍,娘说过大约酉时就家去,不在这边用晚饭,她又做了两个菜焖在锅里,牛奋晚上回来可以直接吃,还多做了些送到隔壁给牛杏。
“新嫂嫂,真的好香啊,我们家今晚有口福了。”
牛杏没别的爱好,就好口吃食,可生在乡下,很少能吃到好吃的,这位新嫂嫂做的菜,又香又好看,肯定也很好吃,可惜要等家里人回来才能动筷。
牛奋再三挽留宋荷母女用晚饭无果,提出要送她们回家。
“不用送了,又不是多远,走几步路过个桥就是了,哪里就要你送。”刘玉兰笑着拒绝了,但心里得意,女婿体贴。
这回是牛奋不答应,一定要送,所以三人只好一起往宋家村去,刘玉兰有意无意的拉开和小两口的距离,希望他们能多点时间相处。
一路上遇到许多村民,无论是牛家村还是宋家村的,孙玉兰都一一上去打招呼,大家都赞她这个丈母娘很厚道,都说牛奋真有福气。
第十一章:二嫂
回到厨房,宋荷就开始忙活了,想着秋收费力气,需要吃饱饭,她决定回锅肉和红烧茄子这样下饭的菜。
说干就干,她先是把猪肉切成片,薄厚、肥瘦均匀,放葱姜蒜进去爆炒,炒出油和香味儿后再把切成段的蒜叶放进去翻炒出锅。
茄子先炸过,再放肉沫进去翻炒,闷一下就能出锅,想了想又炒了一碟生菜,三个菜并几个馒头刚好装满竹篮饭盒,她提着就去找牛杏。
牛杏也提着饭盒,吸了吸鼻子道:“新嫂嫂,你做的是什么呀?好香啊?”
“做了两个家常菜罢了,下回你到我家来,我做给你吃。”
话音刚落她才觉得有点不妥,她还没嫁过来,自称“我家”不太好,对上牛杏揶揄的神色,她强行解释道:“那个,我说以后,以后我做给你吃。”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的往地里去,一路上也遇到各家来送饭的,来往的村民们不免好奇打量宋荷,牛杏在前头帮她答话,宋荷羞答答的走在后头。
牛家村的人都说,牛奋小子的婆娘长得真俊,还是个性格软绵的小白兔。
两家的地离得很近,只隔了一片玉米地,牛杏给宋荷指了牛奋家的地,才去找自己的家人,宋荷远远瞧着地里两个若隐若现的身影,前头那个应该是牛奋,后头那个小一点的应该是她娘。
还没等她走到,那玉米地里忽然出来个人,看样子是个姑娘,也提着个小篮子,大约是叫了牛奋一声,牛奋才直起身来,跟那人对视。
“小猴哥哥,这是我今天蒸的玉米窝窝,还有我做的猪肉炖白菜。”
牛奋埋头苦干了一上午,满头都是汗,听到有人叫他才起身,“小红妹妹,我……”
还不待他说下去,就看到了站在三步远的宋荷,不知为何,他觉得有些心虚,有些不知所措,呆愣的看着宋荷道:“你……你来了。”
听到牛奋叫她小红妹妹,李小红羞红了脸,撇过一边,正等着他继续往下说,谁知他忽然话头一转,李小红顺着他的视线回头去看。
只见身后站着一个穿青藕色衣裳,耳朵上还带着她之前在首饰铺看上的珍珠耳环,一身白皮肤把秀美的脸衬得十足十,再低头看看她自己,晒得黝黑,五根手指跟棒槌一样粗糙,不由得自惭形愧,又羡慕不已。
牛奋早已经越过她上前去接过宋荷手中的食盒,“我……我……她……不是你想的那样。”
宋荷笑了笑,“我知道。”
前世,她也看了不少没营养的偶像剧,那姑娘一看就是喜欢牛奋,两人虽然很快就要成亲了,可碰见这样的事她只是有点不舒服却不生气,毕竟两人没有感情基础。
至于为什么生气,大约是人之常情吧,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惦记的感觉。
她大方上前寒暄,笑着道:“我叫宋荷,今天就不劳烦妹子了,我带了饭食来,妹子可要尝尝我的手艺?”
李小红当然知道宋荷是谁,如果没有她,没准现在能光明正大来给小猴哥哥送饭的人就是她吧?她忽然很想哭,没回答宋荷,落荒而逃。
“妞妞,我跟她没什么,往常她来送饭我也是不会要的,你别误会。”
宋荷敏锐的捕捉到一个信息,往常?意思就是这姑娘经常干这事了,怪不得熟门熟路的,这小子艳福不浅啊。
她正要说什么,在后头割稻谷的刘玉兰已经过来了,看着这小两口站到一处,男壮女柔,般配得养眼,就像戏文里说的郎才女貌。
“你们在说什么?刚才我瞧着好像有个人,是有什么事吗?”
牛奋更心虚了,正想上前解释,宋荷抢先一步,一边递了一条干净的毛巾给她擦汗,一边笑着道:“没事,那是邻居牛大伯娘家的女儿,同我一起来送饭的。”
刘玉兰也没再追问,跟宋荷一起把饭食摆出来,三人一道在田埂处的阴凉处用饭,三人心思各异,期间,牛奋多次抬头看着宋荷,欲言又止。
用完饭,宋荷把东西收回食盒,才对刘玉兰道:“娘,我和牛奋有些话要讲。”
刘玉兰眼神暧昧的打量两人,“去说吧,别去太远,也别去太久了。”
两人虽然已经定亲了,终究是未婚夫妻,这周遭都是人,如果太过了是会惹人说闲话的,宋荷也懂这个道理,含笑点头。
两人往人少的地方去,寻了个适合说话的地方。
“我娘说,两个人过一辈子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我们以后是要一起过一辈子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你可以直接和我说,不需要多解释什么,我都会信你。”
那日,送吴香寡妇去她二叔家后,宋荷问过她娘,为什么坚定信任它爹,刘玉兰和她说,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儿女,而是相伴一生的伴侣,若是两人之间没有信任,那这许多事都要跨不过去。
宋荷又问,“若是爹骗了娘呢?”
刘玉兰却不生气,笑得更灿烂,“若是你爹骗了我,那他这辈子只能骗这一次,往后我都不再信他,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罢。”
宋荷前世没有结婚,并不知道如何经营婚姻,古人云,听人劝,吃饱饭,刘玉兰过了婚姻生活,听她的总没错。
牛奋没想到她会这样说,心中更觉得愧疚,“我必不负你”,随后又跟她说起李小红。
李小红的亲姐姐嫁给了牛奋同族的行八的堂兄,所以村里人叫她牛八嫂子,牛奋去下定时她也有跟着去。
牛八嫂子很疼爱小她十岁的妹妹李小红,时常接她来玩,李小红从小就跟牛家村的小孩们一起玩,因为她是外村的,小孩们排斥她,不大爱同她玩。
和她一样被排斥的还有牛奋,因为名字的原因,小孩们总说“我不要和牛粪一起玩”,大约是同病相怜,李小红从小就喜欢缠着这个比他大六岁的哥哥,总是跟在牛奋的屁股后面跑来跑去,叫他“小猴哥哥”。
因为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牛八嫂子虽然觉得牛奋家底薄,可胜在知根知底,如果妹子嫁过来自己也能帮把手,遂想把妹妹说给这个堂弟。
自家妹子虽然长得一般,可乡下人要的是勤快能干活的媳妇,自家妹子就是这样的,也有好些人家瞧上了,谁知牛奋竟然拒绝了,说自己把李小红当妹子看。
牛八嫂子觉得面子被下了,有些不待见牛奋,立马回娘家跟爹娘说给妹子挑一户最好的人家,一是想找回些面子,二是想让牛奋看看,你不要的,人家抢着要。
“我把她当妹子看,就和甜杏一样。”牛奋又解释到,双眼盯着宋荷,生怕她不信。
宋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心想,原以为是暗恋者,没想到是青梅竹马,自己好像还横插了一脚,棒打鸳鸯了。
“我信你,这事我知晓了,我们回吧,要不然娘该着急了。”
李小红站在地里,这一幕尽收眼底,只觉得心里酸涩异常,又落下泪来。
她知道当初小猴哥哥拒绝了姐姐的好意,她以为小猴哥哥是害羞,又或者没做好准备,她可以等,所以她并不是很难过。
可谁知过不久,姐姐跟她说,小猴哥哥到河对岸的宋家村提亲了,她慌了,下水救人那事她知道,她当时也在河对岸,虽然看不清模样,但是能看到宋荷是被她身后那个人作怪才掉进水里的,没想到小猴哥会下去救人。
听到消息后,她也不管什么男女大防,到他家找他,问他是不是因为要负责才去提亲的,他说是,也不是,叫她赶紧家去吧,听得她云里雾里的。
后来,小猴哥哥定亲了,她不顾姐姐劝阻,她不相信自小长大的情分比不过一个陌生人,她在姐姐家住下,不想回家见爹娘给她找的人家,只要没成亲,她就有机会。
直到她今天见到了宋荷本人,她的自信轰塌了,那样好看的姑娘,她看了都心动,小猴哥哥也会心动吧?她还听说那位宋荷姑娘家里很有钱,那姑娘差一点就做了秀才娘子。
任凭眼泪模糊她的双眼,也没模糊了远处那一对璧人的身影。
不管在另一头的李小红如何,牛奋心情沉重,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对得起那份信任,下午干活时心不在焉,好几次差点割到手。
宋荷下午回去后搞了一次大扫除,除了牛奋的房间以外,她里里外外都扫了一遍,娘说过大约酉时就家去,不在这边用晚饭,她又做了两个菜焖在锅里,牛奋晚上回来可以直接吃,还多做了些送到隔壁给牛杏。
“新嫂嫂,真的好香啊,我们家今晚有口福了。”
牛杏没别的爱好,就好口吃食,可生在乡下,很少能吃到好吃的,这位新嫂嫂做的菜,又香又好看,肯定也很好吃,可惜要等家里人回来才能动筷。
牛奋再三挽留宋荷母女用晚饭无果,提出要送她们回家。
“不用送了,又不是多远,走几步路过个桥就是了,哪里就要你送。”刘玉兰笑着拒绝了,但心里得意,女婿体贴。
这回是牛奋不答应,一定要送,所以三人只好一起往宋家村去,刘玉兰有意无意的拉开和小两口的距离,希望他们能多点时间相处。
一路上遇到许多村民,无论是牛家村还是宋家村的,孙玉兰都一一上去打招呼,大家都赞她这个丈母娘很厚道,都说牛奋真有福气。
第十一章: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