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知道宋勇夫妇疼女儿,从来不叫女儿干农活想来嫁妆也不会少,可真正看到宋荷的嫁妆时,众人还是惊了一惊。
一张龙凤呈祥雕花床、一个雕着石榴样式的衣柜、一套梳妆台、一套桌椅,这算是乡下嫁女的四件套,普通人家一般是给不全的,有两样已经是很不错了,有的还是家用旧的,宋荷的这些嫁妆都是全新的,花样颜色也好。
嫁妆嫁妆,置办的是女儿的底气,从年轻用到老的物件都齐全,从被子到袜子,从脸盆到厨具,布料首饰等都是新制的,加上亲朋好友的各种添妆,满满当当的二十四抬嫁妆,羡煞宋家村的小媳妇和未嫁的姑娘们。
“真是大手笔,这虽比不上前两年地主家嫁闺女那三十二抬嫁妆,可这确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抬虚抬的,啧啧啧,不知要让多少人眼红咧。”
“可不是么,不过听说是牛家那后生家底薄儿,这夫妻俩怕女儿受苦才添的这许多,否则这荷丫头嫁过去怕不是要喝西北风,我可不愿意把我闺女嫁给那样的独丁户。”
“哈哈哈哈哈,就是你想嫁,人家还不一定娶咧,你闺女那脸上的麻子能把人吓跑咯。”
嫁妆是明面上的,私底下宋勇夫妇俩还给了宋荷一百两压箱底钱,这事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对其他人说只给五十两,怕俩儿媳有想法。
嫁女前一晚,刘玉兰在女儿的闺房说了一夜的话,母女俩快天亮才睡过去。
俗话说得好,嫁人是每个女人的二次投胎,刘玉兰自己算是眼光好及运气好的,宋勇大她八岁,又在外有了一定的阅历,比较会疼婆娘,两人感情也好。
可就算是上唇下颚都有打架的时候,何况是夫妻二人,磕磕绊绊几十年,她恨不能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一股脑灌进女儿的脑袋里。
“娘同你说这许多话,虽有一定的道理,可日子终究是你自己要过,许多东西还是要你自己去体会,两个人相互依靠,手扶着手,这一生的路也不算难走。”
宋荷抱着刘玉兰,感受着母亲的体温和心跳,以前她也有妈妈,可她从没有得到过一丝母爱,妈妈对她永远只有厌恶,总是把自己的不幸归咎到她身上,现在她从刘玉兰身上得到了百倍甚至千倍的母爱,她好想就这样赖着。
“娘放心,我一定会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你和爹不要为我操那么多心,你们保重身体,健健康康的,我就知足了。”
母女俩都红了眼眶,谁都舍不得谁,刘玉兰更甚,自己心啊肝啊肉疼长大的姑娘,就要嫁到别人家,虽没有她以前担心的恶婆婆,可女婿家里没个长辈搭手也不方便,她的妞妞过去就要当家,自由的同同时也代表着会很辛苦。
宋大龙红着眼睛背起妹子上花轿,宋荷拜别了家人,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回了牛家村。
两世为人,第一次坐花轿,带着几分不舍和些许茫然,四人抬的小花轿逼仄得只能容下宋荷这样娇小身躯的人,若是胖一点的新娘子,恐怕就要和花轿融为一体了。
花轿悠晃,唢呐、锣鼓喧天,只听到王媒婆高喊一声“落轿”,花轿就四平八稳的落了地,看得出来这些轿夫都是有经验的。
王媒婆掀起轿帘,伸出手去扶宋荷,宋荷一只手搭在王媒婆的手腕上,一只手抓着不知道是哪位婶子塞过来的大红花绸,慢慢的往前走。
“新娘到!”王媒婆高喝一声,鞭炮声随后响起,七嘴八舌的贺喜和笑声传入宋荷的耳朵。
宋荷跨过矮门槛,一步一步的跟着王媒婆的引导往前去,她发现脚下的泥地都铺上了青砖,虽然她早就准备好了过真正的乡村生活,可看到这样心里还是舒坦,前世一直在城里生活没去过乡下,这一世虽生在农家,可宋家的条件很好,她过得跟小姐一般。
喝两口水的时间,厅堂就到了,坐在上首的牛大伯和牛大伯娘看着远远走来的一对新人,总算对得起早逝的弟弟和弟媳了,特别是牛大伯,这些年来总背着弟弟的大恩,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还得起,现在侄子娶了媳妇,他觉得自己总算还上一点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一道苍老有力的声音喊起,宋荷又磕又拜,晕头转向,迷迷糊糊的就被送到新房,一圈人又呼啦啦的围到新房看新娘子,小孩子们更是满地撒欢。
牛奋叫了一声娘子,声音低沉沙哑带有磁性,宋荷觉得好听又暧昧。
盖头被轻轻解开,屋内的亮光刺进眼里,宋荷有些不适的眯眯眼,一个高大的身影笼罩在头顶,挡去了亮眼的光,宋荷抬眼就对上了牛奋的眼眸,他正温柔蜜意的对着自己笑,眼眸微动,好似在调情,当着众人的面她有些害羞的低了低头。
“小猴,让开让开,你晚上有的是时间仔细看,给我们看看弟妹俏不俏。”
“是啊是啊,小猴哥,别藏着啊,早就听说嫂子是宋家村的一枝花了,给弟弟们过过眼。”
今日跟着牛奋去宋家接亲的兄弟们伸长了脖子,都想瞧宋家村的村花是何等模样,居然被自己兄弟摘下了,自觉得与有荣焉,一群人开始起哄。
都说新婚三日无大小,一屋子的人都等着闹新房,牛奋只好侧开身,而宋荷是真害羞了,自己像猴儿似的被围观,连脖子都泛起粉色了。
“嗬!真俊啊!比那庙里的仙姑还俊!嫂子莫不是仙女下凡了吧,嫂嫂家中可还有姊妹?”一个穿着蓝色褂子,约莫十一二年岁的男孩睁大了眼睛瞧着宋荷,都不舍得眨眼。
牛杏朝他后脑勺就是一个暴扣,“嘚!小孩子家家不知羞,你还没到娶媳妇的时候呢,出去出去,出去捡炮玩去,不要来凑大人的热闹。”
牛杏推着他出去,他一边走一边往里叫,“嫂嫂,若是有妹子莫忘了我,我叫牛来运,可千万别忘了,牛来运!我叫牛来运!”
被牛来运这么一打岔,宋荷稍微放松了点,妇人们也围上来夸她标志云云。
喝过交杯酒后,牛奋就被兄弟们簇拥着到前院去喝酒,临走时悄声同宋荷说了一声等他回来,其中的意味宋荷自然明白,不由得有些紧张。
两辈子加起来,理论看得不少,出嫁前刘玉兰还给她狠狠补过课,但实战还是小白,据说第一回很痛,她当然是怕的,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她娘说的放松。
女人们也跟着散去,多是去看宋荷的嫁妆,满满当当摆在正院的两间屋子里,除了床以外,家具已经抬进了新房,热闹骤然散去,只剩下宋荷一人孤零零的坐在床沿边,倒显得有些冷清,外面的喧闹好像与她无关。
宋家村是这附近的富裕村,而牛家村则是平平,宋荷的嫁妆着实是把大家伙吓得不轻。
他们牛家村自建村以来,能给女儿置办二十四抬嫁妆的人家少之又少,有过几个也都是虚抬,用些破旧物件充数,哪见过这等实打实的。
牛八媳妇原先是陪同牛奋去宋家下定的,也看得出来那夫妇俩疼闺女,可到底有三个儿子呢,这么置办嫁妆不是得把家底掏空才成,这么一比,她小妹连人家汗毛都爱不上。
同村的一些妇女眼睛都看红了,十分羡慕牛大伯娘,“大嫂有福气啊,这侄媳妇可是财神爷转世啊,金山银山的搬过来,以后少不了孝敬您的。”
牛大伯娘不甚喜欢听这些话,当下正色道:“这是小猴的福气,跟我这老太婆有何干,我自有我两个正头儿媳孝敬着,侄媳妇的嫁妆那是她的东西,我无权过问。”
那妇人小声嘀咕,“话说得这样漂亮,这些好东西谁看了不心动,日后等着瞧。”
李小红觉得自己现在像跳梁小丑,相貌比不过人家,嫁妆比不过人家,有什么资格跟人家争小猴哥哥,心里十分不甘。
推开新房的门,她本想跟那位叫宋荷的姑娘好好说道说道,她和小猴哥哥一起长大的情分谁也比不得,可当她看到穿着大红喜服,上着大妆的宋荷坐在那里时,她说不出话。
宋荷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不速之客,不知她夫君这位“青梅竹马”此时来有何贵干。
“你是叫小红吧?来,坐吧,我今日不便挪动,不好招呼你,劳烦你自己招呼自己了。”
李小红也不客气,就着椅子坐下,一言不发的看着宋荷。
一张龙凤呈祥雕花床、一个雕着石榴样式的衣柜、一套梳妆台、一套桌椅,这算是乡下嫁女的四件套,普通人家一般是给不全的,有两样已经是很不错了,有的还是家用旧的,宋荷的这些嫁妆都是全新的,花样颜色也好。
嫁妆嫁妆,置办的是女儿的底气,从年轻用到老的物件都齐全,从被子到袜子,从脸盆到厨具,布料首饰等都是新制的,加上亲朋好友的各种添妆,满满当当的二十四抬嫁妆,羡煞宋家村的小媳妇和未嫁的姑娘们。
“真是大手笔,这虽比不上前两年地主家嫁闺女那三十二抬嫁妆,可这确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抬虚抬的,啧啧啧,不知要让多少人眼红咧。”
“可不是么,不过听说是牛家那后生家底薄儿,这夫妻俩怕女儿受苦才添的这许多,否则这荷丫头嫁过去怕不是要喝西北风,我可不愿意把我闺女嫁给那样的独丁户。”
“哈哈哈哈哈,就是你想嫁,人家还不一定娶咧,你闺女那脸上的麻子能把人吓跑咯。”
嫁妆是明面上的,私底下宋勇夫妇俩还给了宋荷一百两压箱底钱,这事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对其他人说只给五十两,怕俩儿媳有想法。
嫁女前一晚,刘玉兰在女儿的闺房说了一夜的话,母女俩快天亮才睡过去。
俗话说得好,嫁人是每个女人的二次投胎,刘玉兰自己算是眼光好及运气好的,宋勇大她八岁,又在外有了一定的阅历,比较会疼婆娘,两人感情也好。
可就算是上唇下颚都有打架的时候,何况是夫妻二人,磕磕绊绊几十年,她恨不能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一股脑灌进女儿的脑袋里。
“娘同你说这许多话,虽有一定的道理,可日子终究是你自己要过,许多东西还是要你自己去体会,两个人相互依靠,手扶着手,这一生的路也不算难走。”
宋荷抱着刘玉兰,感受着母亲的体温和心跳,以前她也有妈妈,可她从没有得到过一丝母爱,妈妈对她永远只有厌恶,总是把自己的不幸归咎到她身上,现在她从刘玉兰身上得到了百倍甚至千倍的母爱,她好想就这样赖着。
“娘放心,我一定会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你和爹不要为我操那么多心,你们保重身体,健健康康的,我就知足了。”
母女俩都红了眼眶,谁都舍不得谁,刘玉兰更甚,自己心啊肝啊肉疼长大的姑娘,就要嫁到别人家,虽没有她以前担心的恶婆婆,可女婿家里没个长辈搭手也不方便,她的妞妞过去就要当家,自由的同同时也代表着会很辛苦。
宋大龙红着眼睛背起妹子上花轿,宋荷拜别了家人,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回了牛家村。
两世为人,第一次坐花轿,带着几分不舍和些许茫然,四人抬的小花轿逼仄得只能容下宋荷这样娇小身躯的人,若是胖一点的新娘子,恐怕就要和花轿融为一体了。
花轿悠晃,唢呐、锣鼓喧天,只听到王媒婆高喊一声“落轿”,花轿就四平八稳的落了地,看得出来这些轿夫都是有经验的。
王媒婆掀起轿帘,伸出手去扶宋荷,宋荷一只手搭在王媒婆的手腕上,一只手抓着不知道是哪位婶子塞过来的大红花绸,慢慢的往前走。
“新娘到!”王媒婆高喝一声,鞭炮声随后响起,七嘴八舌的贺喜和笑声传入宋荷的耳朵。
宋荷跨过矮门槛,一步一步的跟着王媒婆的引导往前去,她发现脚下的泥地都铺上了青砖,虽然她早就准备好了过真正的乡村生活,可看到这样心里还是舒坦,前世一直在城里生活没去过乡下,这一世虽生在农家,可宋家的条件很好,她过得跟小姐一般。
喝两口水的时间,厅堂就到了,坐在上首的牛大伯和牛大伯娘看着远远走来的一对新人,总算对得起早逝的弟弟和弟媳了,特别是牛大伯,这些年来总背着弟弟的大恩,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还得起,现在侄子娶了媳妇,他觉得自己总算还上一点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一道苍老有力的声音喊起,宋荷又磕又拜,晕头转向,迷迷糊糊的就被送到新房,一圈人又呼啦啦的围到新房看新娘子,小孩子们更是满地撒欢。
牛奋叫了一声娘子,声音低沉沙哑带有磁性,宋荷觉得好听又暧昧。
盖头被轻轻解开,屋内的亮光刺进眼里,宋荷有些不适的眯眯眼,一个高大的身影笼罩在头顶,挡去了亮眼的光,宋荷抬眼就对上了牛奋的眼眸,他正温柔蜜意的对着自己笑,眼眸微动,好似在调情,当着众人的面她有些害羞的低了低头。
“小猴,让开让开,你晚上有的是时间仔细看,给我们看看弟妹俏不俏。”
“是啊是啊,小猴哥,别藏着啊,早就听说嫂子是宋家村的一枝花了,给弟弟们过过眼。”
今日跟着牛奋去宋家接亲的兄弟们伸长了脖子,都想瞧宋家村的村花是何等模样,居然被自己兄弟摘下了,自觉得与有荣焉,一群人开始起哄。
都说新婚三日无大小,一屋子的人都等着闹新房,牛奋只好侧开身,而宋荷是真害羞了,自己像猴儿似的被围观,连脖子都泛起粉色了。
“嗬!真俊啊!比那庙里的仙姑还俊!嫂子莫不是仙女下凡了吧,嫂嫂家中可还有姊妹?”一个穿着蓝色褂子,约莫十一二年岁的男孩睁大了眼睛瞧着宋荷,都不舍得眨眼。
牛杏朝他后脑勺就是一个暴扣,“嘚!小孩子家家不知羞,你还没到娶媳妇的时候呢,出去出去,出去捡炮玩去,不要来凑大人的热闹。”
牛杏推着他出去,他一边走一边往里叫,“嫂嫂,若是有妹子莫忘了我,我叫牛来运,可千万别忘了,牛来运!我叫牛来运!”
被牛来运这么一打岔,宋荷稍微放松了点,妇人们也围上来夸她标志云云。
喝过交杯酒后,牛奋就被兄弟们簇拥着到前院去喝酒,临走时悄声同宋荷说了一声等他回来,其中的意味宋荷自然明白,不由得有些紧张。
两辈子加起来,理论看得不少,出嫁前刘玉兰还给她狠狠补过课,但实战还是小白,据说第一回很痛,她当然是怕的,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她娘说的放松。
女人们也跟着散去,多是去看宋荷的嫁妆,满满当当摆在正院的两间屋子里,除了床以外,家具已经抬进了新房,热闹骤然散去,只剩下宋荷一人孤零零的坐在床沿边,倒显得有些冷清,外面的喧闹好像与她无关。
宋家村是这附近的富裕村,而牛家村则是平平,宋荷的嫁妆着实是把大家伙吓得不轻。
他们牛家村自建村以来,能给女儿置办二十四抬嫁妆的人家少之又少,有过几个也都是虚抬,用些破旧物件充数,哪见过这等实打实的。
牛八媳妇原先是陪同牛奋去宋家下定的,也看得出来那夫妇俩疼闺女,可到底有三个儿子呢,这么置办嫁妆不是得把家底掏空才成,这么一比,她小妹连人家汗毛都爱不上。
同村的一些妇女眼睛都看红了,十分羡慕牛大伯娘,“大嫂有福气啊,这侄媳妇可是财神爷转世啊,金山银山的搬过来,以后少不了孝敬您的。”
牛大伯娘不甚喜欢听这些话,当下正色道:“这是小猴的福气,跟我这老太婆有何干,我自有我两个正头儿媳孝敬着,侄媳妇的嫁妆那是她的东西,我无权过问。”
那妇人小声嘀咕,“话说得这样漂亮,这些好东西谁看了不心动,日后等着瞧。”
李小红觉得自己现在像跳梁小丑,相貌比不过人家,嫁妆比不过人家,有什么资格跟人家争小猴哥哥,心里十分不甘。
推开新房的门,她本想跟那位叫宋荷的姑娘好好说道说道,她和小猴哥哥一起长大的情分谁也比不得,可当她看到穿着大红喜服,上着大妆的宋荷坐在那里时,她说不出话。
宋荷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不速之客,不知她夫君这位“青梅竹马”此时来有何贵干。
“你是叫小红吧?来,坐吧,我今日不便挪动,不好招呼你,劳烦你自己招呼自己了。”
李小红也不客气,就着椅子坐下,一言不发的看着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