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星期日,天气晴。
宋知野初见唐斯忘。
这天,黎川二中高一新生因为军训,提前两周开学。
宋知野背着书包,提着一个蓝白格子的蛇皮袋,从公车上下来,一抬眼就看到马路尽头的黎川二中校门。
开学日,校门口人来人往,几乎都是家长带孩子的配置。
像宋知野这样拖着一个比自己还重的蛇皮袋,孤身前来的,是异类。
一百个人里挑不出一个。
她一进校门口,就招来不少探究的目光。
学校的保安大叔怀疑她不是本校新生,上前拦住她,“小姑娘,学校领导有规定,不准进来捡垃圾。”
烈日炎炎,宋知野面色通红,说不清是被晒的,还是被保安大叔认成拾荒小孩而臊的。
她抓紧蛇皮袋的提绳,出声解释:“我是高一的新生。”
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还带着一点软弱的乡音。
好在保安大叔听懂了。
“高一新生?”保安大叔皱起眉说,“怎么就自己一个人来了,你家长呢?”
保安大叔毫不避讳的打量和周围人的注视,让宋知野很不自在,一张脸红了又红,半晌才挤出一句:“在田里割稻谷。”
旁边立刻有个女生“噗嗤”一声笑出来。
宋知野脸上的红晕蔓延到了耳朵。
保安大叔看出她的窘迫,嘿声笑了笑,“你这小姑娘胆还挺大,敢自己一个人来报到。我大闺女都上大学了,还不敢自己去学校报到呢。”
黎川二中地处黎川市郊区,虽然有公交车直达,但周围实在偏僻,山多林盛,家长是绝对不会放心自家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单独来报到的。
宋知野听出保安大叔话里的夸赞,抿唇羞赧一笑,小声说:“家里太忙了。”
八月是农忙季。
割完稻谷,要掰玉米、拔花生,还得打黄豆。
一个人恨不能变成两个人用。
哪抽得出人手来送她上学。
唯一清闲的爷爷,也已年迈,又一向只管弟弟,用自行车帮她载行李到村口等公交,已经是情至意尽。
送她来黎川二中报到,那是不能奢求的事情。
宋知野用力拖起蛇皮袋,继续往里走。
保安大叔不忍心看她一个小姑娘拖着这么多行李,朝另一名保安招呼一声:“我帮小姑娘提行李去宿舍。”便上手来帮她提蛇皮袋,“嗬,还挺重。学校有发被子、洗脸盆和水桶,不用带。你这里头都装了什么?”
“衣服、书和还有一些日用品。”宋知野知道自己的行李重,不好意思让保安大叔一个人提,弯下腰抬起一个角。
保安大叔制止她:“你别抬,前轻后重的,我提着不得劲。”
宋知野只好收了手。
黎川二中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百年老树组成的林荫道,道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而过。
学校以溪为界限,左边是住宿区和食堂,右边是教学区和球场。
保安大叔给宋知野指了一路,哪栋是学生宿舍,哪栋是教职工宿舍,又告诉她二中有三栋教学楼,按年级划分。
高一那栋教学楼靠最右边,一共四层,八个班。
教学楼前有块宣传栏,保安大叔带宋知野到宣传栏前看分班名单。“你看看这上面的名单,找找自己在哪个班。”
宋知野眼尖,视线一扫,就停在高(1)班的名单上。
第一行第三个,就是她的名字。
“在高一(1)班。”她伸手往自己名字一指。
“宋知野。”保安大叔念了一遍,忽然面露惊讶:“原来那个浮西镇的中考状元的小姑娘就是你啊。”
黎川市有两区四县。
黎川二中作为黎川市排前二的重点高中,招收学生虽然不看家境只看成绩,但教育资源倾斜的原因,历年招收到的生源有一半还是来自市区学校的学生。
县级学校的学生要考到前五十名,才勉强够得上市级学生里的中等水平。
而镇级学生,压根提不上台面。
偏偏今年初升高的考试里,浮西镇这个在全市里都出了名的贫困镇,竟出了个中考状元。
一时间,保安大叔看向宋知野的眼神都变了。
“你这个成绩,怎么不去上实验中学,反而跑二中来了?”保安大叔纳闷。
黎川二中和黎川实验中学每年的一本率排名虽然不相上下,但实验中学位于市中心,远比在郊区的二中要方便,且学校的管理和氛围也更为轻松。
正常情况下,能选实验中学的,都不会来选择读黎川二中。
宋知野老实答道:“二中免了我的住宿费,每个月还给我发三百的生活补助。”
“也是。”
既然是浮西镇出来的孩子,家境就应该好不到哪儿去。
来二中,性价比确实更高。
保安大叔不再提这个话题,把宋知野带去办公楼。
-
办公楼在最左边,紧挨着高三教学楼。
高一班级老师的办公室设在一楼,保安大叔带着宋知野走进一楼办公室,走向靠窗的位置:“这就是你班主任,邱月明邱老师。”
邱月明闻声抬起头,保安大叔指着宋知野,咧开嘴笑说:“这你们班的学生,就那个考满分的小姑娘。”
这么一说,邱月明就知道了:“宋知野?”
宋知野忙点头答应:“到!”
“不用这么紧张。”邱月明身材微胖,圆脸小眼,伸手扶了架在鼻子上的银边框眼镜,笑得很温和,又问保安大叔:“小姑娘是您闺女啊?”
保安大叔乐了:“我哪有这福气。我看她一个人来学校报道,东西多,就搭把手帮忙拿到宿舍去,顺便领她熟悉一下学校环境。”
邱月明点点头,宋知野的家庭情况他略有了解,知道小姑娘如今是跟着爷爷生活。
老人家六十多岁,身体不大好,天气又闷热,坐不了这么远的车来学校。
浮西到黎川二中,车程至少两个小时,宋知野敢自己一人从浮西来学校,倒是个懂事胆大的。
邱月明给宋知野办好入学手续,拿出饭卡和校卡递给她,和颜悦色地说:“饭卡我替你办好了,里面已经冲了三百块钱。以后每个月月初学校都会往这张卡里打三百块。校卡呢,你要拿好,二中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严格,即使是周末时间,进出学校也要佩戴校卡。”
宋知野鞠躬道谢:“我记住了,谢谢老师。”
邱月明摆摆手,“不用跟老师这么客气。你宿舍在女生楼201,去吧。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问同学。”
保安大叔帮宋知野提行李到女生宿舍楼,上了二楼,放在201宿舍门口,知道男女有别,没进宿舍就转身走了。
宋知野追在他身后道谢,从书包里掏出几个煮熟的鸡蛋,想要作为谢礼。
但保安大叔拒绝了:“留着你自己吃,多吃点,好长高。看看你这身高,矮得跟我那读初二年级的小闺女一样。”
“……”
这一年,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宋知野,身高却只有一米四,在同龄人中确实显矮了。
她折身回去,把那袋行李拖进宿舍里。
宿舍里有几个同学在,都看到了保安大叔帮宋知野提行李。
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好奇地问了句:“刚刚那个保安大叔是你爸爸吗?”
宋知野摇头,还未回答,便有人先她一步道:“不是,她说她家里人都在田里割稻谷呢。保安大叔纯粹是好心帮她的。”
代答的那人,剪了一个学生头,皮肤白眼睛大,就是在校门口听到宋知野说自己家人在田里割稻谷时“噗嗤”笑出的那个女生。
那女生吐了下舌头,朝宋知野笑笑:“我叫我顾思诺,你叫什么呀?”
宋知野听得出顾思诺话里没有恶意,也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我叫宋知野。”
倒是那个马尾辫的女生闻言后,嘴角往下一撇,轻飘飘地打量她一眼,耸肩:“原来你就是宋知野。”
“原来是中考状元。”
顾思诺“哇”一声,跳下床,主动帮宋知野整理行李,又邀请宋知野睡她上铺。
宋知野来得晚,宿舍一共十二个床位,六张下铺床位已经被选完,只剩六张上铺还空着。
马尾辫女生说:“顾思诺你干嘛这么热情啊,她又不是没手。刚才我来也没见你帮我。”
最后一句,多少有些酸。
但顾思诺答得理直气壮:“活的学霸诶,我当然要搞好关系!以后考试说不定能给我瞥两眼,我就及格了。你考试能给我抄吗?”
马尾辫女生翻了个白眼:“我能给啊,你敢抄吗?”
好学校,除了凭实力考上的优秀学生外,总有那么一些通过其他关系招收进来的学生。
顾思诺就是后一种。
她能进二中,全靠爸爸走关系和钞能力。
马尾辫女生也一样。
顾思诺一边帮宋知野收拾完行李,一边笑嘻嘻地指着马尾辫女生说:“她叫傅雪晗,是我小学兼初中同学。”
宋知野礼貌地朝傅雪晗道:“你好。”
“你好。”傅雪晗态度冷淡,低头摆弄手上的平板电脑。
顾思诺拍拍宋知野的肩头,“她脾气一向都这样,被家里宠坏了。你别跟她计较。”
宋知野点头嗯一声。
黎川二中贴心,给新生的床都是提前铺好的。
放完行李,宋知野又和其他几个同学客气地说了几句话,了解清楚彼此叫什么后,她便无事可做,只好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打算看一看。
已经坐到傅雪晗床上的顾思诺见状就喊宋知野:“宋知野一起来看剧。”
平板电脑是傅雪晗的,此刻正放着一部台剧,剧里女生嗲嗲的声音传出来,宋知野没听过这样的说话腔调,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搓了搓手臂,因傅雪晗没出声,便礼貌拒绝:“不了,我看会书。”
傅雪晗闻言,抬眸看了眼宋知野,嗤笑:“人家学霸可不跟你个学渣玩。”
顾思诺仍然是一脸笑容,满不在乎地说:“学霸不努力,老来变学渣。”看宋知野爬上铺的姿势有些生疏,明显是不习惯,又提醒一句:“宋知野你小心点爬,别踩空摔下来。”
傅雪晗哼了一声。
-
八月天,正是一年到头最热的时候。
宿舍里装了吊顶风扇,即便开着,也闷热得不行。
宋知野刚翻了两页书,就听到下铺里传来傅雪晗不耐的声音:“热死了,这鬼天气。想吃雪糕。”
顾思诺说:“走,咱们去买。”
傅雪晗立刻关了平板,下床穿鞋,又拿出一把遮阳伞。
顾思诺拍了拍上铺的栏杆,喊宋知野:“宋知野你要不要一起去?”
宋知野摇头:“谢谢,我就不去了。”
傅雪晗怒瞪顾思诺,语气很冲:“我说你怎么回事啊,你脸热到非得要贴别人的冷屁股才能降温是不是?”
话说得太损。
顾思诺脸上都挂不住笑容了。
宿色里其他人察觉气氛不对,也都马上噤声,小心地朝这边看过来。
宋知野抿了抿嘴,事因自己而起,她很过意不去,朝顾思诺说了声抱歉:“我不是存心拒绝你。”
顾思诺摆了下手,“没事。”
话虽如此,但脸上表情到底不如刚才自然。
“我也很想吃雪糕。”宋知野说,语气很坦然:“不过我家里没给我太多钱,我得省着花。”
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要当着同龄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家境贫困,连支雪糕都吃不上,是要很大勇气的。
傅雪晗愣了愣,一下子没了话。
顾思诺已经调整好情绪,朝宋知野大大方方一笑:“没关系,我请你吃。”
两人很快离开宿舍,去学校小卖部买雪糕。
宿舍里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其他几个同学望着宋知野,想要安慰她,又怕她难堪,面面相觑后,一个叫谢妮的女生说:“宋知野你不要放心上,我也舍不得吃雪糕呢。”
舍不得和吃不起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宋知野还是收到了谢妮的这份善意,朝她抿唇一笑:“嗯。”
谢妮扶了扶鼻子上的黑框眼镜,腼腆地说:“如果我有什么题不会,我能不能请教你?”
宋知野虽然是以中考状元的成绩考进二中的,但她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这一个好成绩不过是靠着厚厚的习题堆砌出来的,真要论知识量,恐怕她比不过这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因此,她不敢应下谢妮这句请教,只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好。”
-
过了二十多分钟,外出买雪糕的傅雪晗和顾思诺回来。
顾思诺手里提着一个白色塑料袋,装着好几根布丁。
她依次分给大家,拿给宋知野时,听到宋知野道谢,便往傅雪晗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是傅雪晗请的。”
宋知野探出头,举着布丁,朝斜下铺的傅雪晗大声道:“谢谢你的布丁。”
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口道谢。
傅雪晗神色有一瞬间不自然:“谢什么,就一根布丁。”
刚才的不愉快,就这么揭了过去。
女生的友谊来得快。
一根布丁吃完,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点,傅雪晗主动喊宋知野:“我和顾思诺去饭堂吃饭,你要不要一起?”
宋知野合上书:“好呀。”
正值饭点,8月初就到校补课的高三学生已经下课。
饭堂里的人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有两个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顾思诺说:“那是1号窗和2号窗,是打免费菜的。”
黎川二中的食堂很大且便宜,打饭和打菜的窗口是分开的,三两饭只需要0.8元,四两饭是0.9元,打完饭可以去1号窗和2号窗打免费的素菜,当然也可以去付费窗口排队打肉菜。
傅雪晗想了想,把自己的饭盒递给顾思诺,说:“我去打菜窗排队,你俩去打饭。这样能快一点。”
打饭有三个窗口,距离食堂门口近,不断有人进出,因此队伍排得很散乱。
顾思诺瞥见中间那个窗口队伍有个大豁口,队伍看起来比两边都要短,她便推了下宋知野:“中间那个8号窗口人少,我们去那里排。”
说完,便是率先穿过泱泱人群,排进8号窗的队伍中,然后再扬手喊:“宋知野这边!”
宋知野挤过去,刚在顾思诺的身后站定,一只白而骨节分明的手从后方伸了过来,落在她的肩头上,轻轻拍了拍。
宋知野初见唐斯忘。
这天,黎川二中高一新生因为军训,提前两周开学。
宋知野背着书包,提着一个蓝白格子的蛇皮袋,从公车上下来,一抬眼就看到马路尽头的黎川二中校门。
开学日,校门口人来人往,几乎都是家长带孩子的配置。
像宋知野这样拖着一个比自己还重的蛇皮袋,孤身前来的,是异类。
一百个人里挑不出一个。
她一进校门口,就招来不少探究的目光。
学校的保安大叔怀疑她不是本校新生,上前拦住她,“小姑娘,学校领导有规定,不准进来捡垃圾。”
烈日炎炎,宋知野面色通红,说不清是被晒的,还是被保安大叔认成拾荒小孩而臊的。
她抓紧蛇皮袋的提绳,出声解释:“我是高一的新生。”
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还带着一点软弱的乡音。
好在保安大叔听懂了。
“高一新生?”保安大叔皱起眉说,“怎么就自己一个人来了,你家长呢?”
保安大叔毫不避讳的打量和周围人的注视,让宋知野很不自在,一张脸红了又红,半晌才挤出一句:“在田里割稻谷。”
旁边立刻有个女生“噗嗤”一声笑出来。
宋知野脸上的红晕蔓延到了耳朵。
保安大叔看出她的窘迫,嘿声笑了笑,“你这小姑娘胆还挺大,敢自己一个人来报到。我大闺女都上大学了,还不敢自己去学校报到呢。”
黎川二中地处黎川市郊区,虽然有公交车直达,但周围实在偏僻,山多林盛,家长是绝对不会放心自家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单独来报到的。
宋知野听出保安大叔话里的夸赞,抿唇羞赧一笑,小声说:“家里太忙了。”
八月是农忙季。
割完稻谷,要掰玉米、拔花生,还得打黄豆。
一个人恨不能变成两个人用。
哪抽得出人手来送她上学。
唯一清闲的爷爷,也已年迈,又一向只管弟弟,用自行车帮她载行李到村口等公交,已经是情至意尽。
送她来黎川二中报到,那是不能奢求的事情。
宋知野用力拖起蛇皮袋,继续往里走。
保安大叔不忍心看她一个小姑娘拖着这么多行李,朝另一名保安招呼一声:“我帮小姑娘提行李去宿舍。”便上手来帮她提蛇皮袋,“嗬,还挺重。学校有发被子、洗脸盆和水桶,不用带。你这里头都装了什么?”
“衣服、书和还有一些日用品。”宋知野知道自己的行李重,不好意思让保安大叔一个人提,弯下腰抬起一个角。
保安大叔制止她:“你别抬,前轻后重的,我提着不得劲。”
宋知野只好收了手。
黎川二中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百年老树组成的林荫道,道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而过。
学校以溪为界限,左边是住宿区和食堂,右边是教学区和球场。
保安大叔给宋知野指了一路,哪栋是学生宿舍,哪栋是教职工宿舍,又告诉她二中有三栋教学楼,按年级划分。
高一那栋教学楼靠最右边,一共四层,八个班。
教学楼前有块宣传栏,保安大叔带宋知野到宣传栏前看分班名单。“你看看这上面的名单,找找自己在哪个班。”
宋知野眼尖,视线一扫,就停在高(1)班的名单上。
第一行第三个,就是她的名字。
“在高一(1)班。”她伸手往自己名字一指。
“宋知野。”保安大叔念了一遍,忽然面露惊讶:“原来那个浮西镇的中考状元的小姑娘就是你啊。”
黎川市有两区四县。
黎川二中作为黎川市排前二的重点高中,招收学生虽然不看家境只看成绩,但教育资源倾斜的原因,历年招收到的生源有一半还是来自市区学校的学生。
县级学校的学生要考到前五十名,才勉强够得上市级学生里的中等水平。
而镇级学生,压根提不上台面。
偏偏今年初升高的考试里,浮西镇这个在全市里都出了名的贫困镇,竟出了个中考状元。
一时间,保安大叔看向宋知野的眼神都变了。
“你这个成绩,怎么不去上实验中学,反而跑二中来了?”保安大叔纳闷。
黎川二中和黎川实验中学每年的一本率排名虽然不相上下,但实验中学位于市中心,远比在郊区的二中要方便,且学校的管理和氛围也更为轻松。
正常情况下,能选实验中学的,都不会来选择读黎川二中。
宋知野老实答道:“二中免了我的住宿费,每个月还给我发三百的生活补助。”
“也是。”
既然是浮西镇出来的孩子,家境就应该好不到哪儿去。
来二中,性价比确实更高。
保安大叔不再提这个话题,把宋知野带去办公楼。
-
办公楼在最左边,紧挨着高三教学楼。
高一班级老师的办公室设在一楼,保安大叔带着宋知野走进一楼办公室,走向靠窗的位置:“这就是你班主任,邱月明邱老师。”
邱月明闻声抬起头,保安大叔指着宋知野,咧开嘴笑说:“这你们班的学生,就那个考满分的小姑娘。”
这么一说,邱月明就知道了:“宋知野?”
宋知野忙点头答应:“到!”
“不用这么紧张。”邱月明身材微胖,圆脸小眼,伸手扶了架在鼻子上的银边框眼镜,笑得很温和,又问保安大叔:“小姑娘是您闺女啊?”
保安大叔乐了:“我哪有这福气。我看她一个人来学校报道,东西多,就搭把手帮忙拿到宿舍去,顺便领她熟悉一下学校环境。”
邱月明点点头,宋知野的家庭情况他略有了解,知道小姑娘如今是跟着爷爷生活。
老人家六十多岁,身体不大好,天气又闷热,坐不了这么远的车来学校。
浮西到黎川二中,车程至少两个小时,宋知野敢自己一人从浮西来学校,倒是个懂事胆大的。
邱月明给宋知野办好入学手续,拿出饭卡和校卡递给她,和颜悦色地说:“饭卡我替你办好了,里面已经冲了三百块钱。以后每个月月初学校都会往这张卡里打三百块。校卡呢,你要拿好,二中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严格,即使是周末时间,进出学校也要佩戴校卡。”
宋知野鞠躬道谢:“我记住了,谢谢老师。”
邱月明摆摆手,“不用跟老师这么客气。你宿舍在女生楼201,去吧。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问同学。”
保安大叔帮宋知野提行李到女生宿舍楼,上了二楼,放在201宿舍门口,知道男女有别,没进宿舍就转身走了。
宋知野追在他身后道谢,从书包里掏出几个煮熟的鸡蛋,想要作为谢礼。
但保安大叔拒绝了:“留着你自己吃,多吃点,好长高。看看你这身高,矮得跟我那读初二年级的小闺女一样。”
“……”
这一年,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宋知野,身高却只有一米四,在同龄人中确实显矮了。
她折身回去,把那袋行李拖进宿舍里。
宿舍里有几个同学在,都看到了保安大叔帮宋知野提行李。
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好奇地问了句:“刚刚那个保安大叔是你爸爸吗?”
宋知野摇头,还未回答,便有人先她一步道:“不是,她说她家里人都在田里割稻谷呢。保安大叔纯粹是好心帮她的。”
代答的那人,剪了一个学生头,皮肤白眼睛大,就是在校门口听到宋知野说自己家人在田里割稻谷时“噗嗤”笑出的那个女生。
那女生吐了下舌头,朝宋知野笑笑:“我叫我顾思诺,你叫什么呀?”
宋知野听得出顾思诺话里没有恶意,也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我叫宋知野。”
倒是那个马尾辫的女生闻言后,嘴角往下一撇,轻飘飘地打量她一眼,耸肩:“原来你就是宋知野。”
“原来是中考状元。”
顾思诺“哇”一声,跳下床,主动帮宋知野整理行李,又邀请宋知野睡她上铺。
宋知野来得晚,宿舍一共十二个床位,六张下铺床位已经被选完,只剩六张上铺还空着。
马尾辫女生说:“顾思诺你干嘛这么热情啊,她又不是没手。刚才我来也没见你帮我。”
最后一句,多少有些酸。
但顾思诺答得理直气壮:“活的学霸诶,我当然要搞好关系!以后考试说不定能给我瞥两眼,我就及格了。你考试能给我抄吗?”
马尾辫女生翻了个白眼:“我能给啊,你敢抄吗?”
好学校,除了凭实力考上的优秀学生外,总有那么一些通过其他关系招收进来的学生。
顾思诺就是后一种。
她能进二中,全靠爸爸走关系和钞能力。
马尾辫女生也一样。
顾思诺一边帮宋知野收拾完行李,一边笑嘻嘻地指着马尾辫女生说:“她叫傅雪晗,是我小学兼初中同学。”
宋知野礼貌地朝傅雪晗道:“你好。”
“你好。”傅雪晗态度冷淡,低头摆弄手上的平板电脑。
顾思诺拍拍宋知野的肩头,“她脾气一向都这样,被家里宠坏了。你别跟她计较。”
宋知野点头嗯一声。
黎川二中贴心,给新生的床都是提前铺好的。
放完行李,宋知野又和其他几个同学客气地说了几句话,了解清楚彼此叫什么后,她便无事可做,只好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打算看一看。
已经坐到傅雪晗床上的顾思诺见状就喊宋知野:“宋知野一起来看剧。”
平板电脑是傅雪晗的,此刻正放着一部台剧,剧里女生嗲嗲的声音传出来,宋知野没听过这样的说话腔调,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搓了搓手臂,因傅雪晗没出声,便礼貌拒绝:“不了,我看会书。”
傅雪晗闻言,抬眸看了眼宋知野,嗤笑:“人家学霸可不跟你个学渣玩。”
顾思诺仍然是一脸笑容,满不在乎地说:“学霸不努力,老来变学渣。”看宋知野爬上铺的姿势有些生疏,明显是不习惯,又提醒一句:“宋知野你小心点爬,别踩空摔下来。”
傅雪晗哼了一声。
-
八月天,正是一年到头最热的时候。
宿舍里装了吊顶风扇,即便开着,也闷热得不行。
宋知野刚翻了两页书,就听到下铺里传来傅雪晗不耐的声音:“热死了,这鬼天气。想吃雪糕。”
顾思诺说:“走,咱们去买。”
傅雪晗立刻关了平板,下床穿鞋,又拿出一把遮阳伞。
顾思诺拍了拍上铺的栏杆,喊宋知野:“宋知野你要不要一起去?”
宋知野摇头:“谢谢,我就不去了。”
傅雪晗怒瞪顾思诺,语气很冲:“我说你怎么回事啊,你脸热到非得要贴别人的冷屁股才能降温是不是?”
话说得太损。
顾思诺脸上都挂不住笑容了。
宿色里其他人察觉气氛不对,也都马上噤声,小心地朝这边看过来。
宋知野抿了抿嘴,事因自己而起,她很过意不去,朝顾思诺说了声抱歉:“我不是存心拒绝你。”
顾思诺摆了下手,“没事。”
话虽如此,但脸上表情到底不如刚才自然。
“我也很想吃雪糕。”宋知野说,语气很坦然:“不过我家里没给我太多钱,我得省着花。”
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要当着同龄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家境贫困,连支雪糕都吃不上,是要很大勇气的。
傅雪晗愣了愣,一下子没了话。
顾思诺已经调整好情绪,朝宋知野大大方方一笑:“没关系,我请你吃。”
两人很快离开宿舍,去学校小卖部买雪糕。
宿舍里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其他几个同学望着宋知野,想要安慰她,又怕她难堪,面面相觑后,一个叫谢妮的女生说:“宋知野你不要放心上,我也舍不得吃雪糕呢。”
舍不得和吃不起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宋知野还是收到了谢妮的这份善意,朝她抿唇一笑:“嗯。”
谢妮扶了扶鼻子上的黑框眼镜,腼腆地说:“如果我有什么题不会,我能不能请教你?”
宋知野虽然是以中考状元的成绩考进二中的,但她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这一个好成绩不过是靠着厚厚的习题堆砌出来的,真要论知识量,恐怕她比不过这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因此,她不敢应下谢妮这句请教,只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好。”
-
过了二十多分钟,外出买雪糕的傅雪晗和顾思诺回来。
顾思诺手里提着一个白色塑料袋,装着好几根布丁。
她依次分给大家,拿给宋知野时,听到宋知野道谢,便往傅雪晗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是傅雪晗请的。”
宋知野探出头,举着布丁,朝斜下铺的傅雪晗大声道:“谢谢你的布丁。”
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口道谢。
傅雪晗神色有一瞬间不自然:“谢什么,就一根布丁。”
刚才的不愉快,就这么揭了过去。
女生的友谊来得快。
一根布丁吃完,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点,傅雪晗主动喊宋知野:“我和顾思诺去饭堂吃饭,你要不要一起?”
宋知野合上书:“好呀。”
正值饭点,8月初就到校补课的高三学生已经下课。
饭堂里的人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有两个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顾思诺说:“那是1号窗和2号窗,是打免费菜的。”
黎川二中的食堂很大且便宜,打饭和打菜的窗口是分开的,三两饭只需要0.8元,四两饭是0.9元,打完饭可以去1号窗和2号窗打免费的素菜,当然也可以去付费窗口排队打肉菜。
傅雪晗想了想,把自己的饭盒递给顾思诺,说:“我去打菜窗排队,你俩去打饭。这样能快一点。”
打饭有三个窗口,距离食堂门口近,不断有人进出,因此队伍排得很散乱。
顾思诺瞥见中间那个窗口队伍有个大豁口,队伍看起来比两边都要短,她便推了下宋知野:“中间那个8号窗口人少,我们去那里排。”
说完,便是率先穿过泱泱人群,排进8号窗的队伍中,然后再扬手喊:“宋知野这边!”
宋知野挤过去,刚在顾思诺的身后站定,一只白而骨节分明的手从后方伸了过来,落在她的肩头上,轻轻拍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