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是小九来了。”
女音婉转,却有种宿醉的沙哑破碎感。
一旁的王喜连忙递上了盏醒酒茶。
曦和用过后,双眸才渐渐恢复清明,只是人一直是懒散的。
半仰在贵妃榻上,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出着神。
直到王喜和魏权离开时,珠帘相撞的清脆声让她堪堪回神。
“陈家满门,皆以伏诛,陛下可以高枕无忧了。”
无论最后是谁动的手,这个结果都不会被改变。
至于功劳要算在谁的头上,楚青煌并不在意。
“小九有了别的心思。”
曦和的这句话将大殿内的气氛推向了凝滞。
而楚青煌自然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了帝王的凝视与威压。
她拱手上前,面色不惧,不卑不亢道,
“边境战乱急需粮草持援,可在这个时间点上,运输的粮草被烧,负责调度的陈庾司却与董家有书信往来。
陛下,您到底要包庇到董家什么时候?”
是要将整个江山拱手相让才甘心吗?
这是楚青煌第二次与曦和起了争执,并且语气极为生疏。
太女之位可以徐徐图谋,但边境粮草若是出了问题,玉门关守不住,西北的十二洲也会尽数沦陷。
战乱不休,受苦的只会是天下百姓。
她见过太多因为天灾人祸而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了。
摘星楼设立的初衷也只是为了给那群孩童一个容身之所。
之后就慢慢演化为挑选能人,为朝廷效力。
可以说,整个摘星楼就凑不出一对父母来。
大殿熏香袅袅,顺着清风涌入,打着旋儿,飘入珠帘内。
楚青煌直视着面前重新闭上眼睛假寐的曦和,感觉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无论她的言辞多么犀利,甚至是将确凿的证据呈到御桌前。
可曦和始终都没有表现出对董家的一丝不满。
也是,当初她坐上这个皇位,董家功不可没。
可以说董家是曦和把持朝堂的一把利剑。
但如今,这把利剑马上就要刺入大晟的皇权中央了。
“这么早过来,小九还没用早膳吧,要不就在这儿吃吧。”
睁开双眸,曦和唇角微勾,语气也柔和了下来。
丝毫没有臣下对皇帝威严挑衅的愤怒。
不,小九不是她的臣下,而是她在这世间最爱的女儿。
她还太年轻了,下棋只能看到三步远。
有些事,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可还没等楚青煌有所回答,王喜就悄摸着进来了。
看了眼楚青煌,又得到了曦和的示意,他这才轻声说道,
“陛下,户部尚书王攸之王大人来了。”
不怪王喜介绍得那么仔细,主要是近些年曦和不理朝政。
对于前朝新人旧人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
可曦和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复,只是看向楚青煌,又问了一遍,
“小九要在朕这里用早膳吗?”
难得有机会跟她用膳培养些感情,曦和的脾气也好了很多。
比起女帝的威严杀伐,她现在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慈母。
楚青煌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心里憋着股气,当然没有什么心情用膳。
当即弯腰行礼拱手道,
“摘星楼还有些事需要处理,臣就不留下用膳了。”
再说,总不能让户部尚书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她俩吃饭吧。
楚青煌离开后,曦和微微叹了口气,朝一旁的王喜吩咐道,
“去国库挑挑有什么新鲜玩意儿送给她,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脾气了。”
但毕竟还是她的亲生女儿,总是要哄的。
“还是九殿下的个性最像年轻时的陛下了,就连模样都有五六分的相似呢。”
顺着曦和的话儿,王喜连忙笑道。
别看太女之位是楚青琅的,但他伺候了曦和十数年,总能窥探些圣心。
曦和虽然没说什么,但笑意已然爬上了眉梢。
很显然,她虽然膝下有两位皇女,但终归还是偏心的。
楚青煌离开的时候正好与王攸之打了个照面。
见他捧着一厚摞的账本,脑门上都冒着汗。
这个天儿,应该没有那么热吧?
快到下朝的时间了,楚青煌懒得跟那些老臣打照面,索性就从偏殿的小门走了。
可脚步还没踏出门槛,就听见廷杖拍打在血肉上的闷声。
楚青煌放轻了脚步,越往前走血腥味就越重。
连带着她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宫中禁用私刑,但这种事背地里做起来也是常有的。
加快了些步伐,楚青煌隐约听到一道沉闷又愤怒的声音。
随着廷杖一次次地落下,声音渐渐变低,血腥味愈发厚重。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雍州洪灾过境,没有粮了……”
“是谁教你跟陛下这么说的?”
十常侍之一的硕方嗓音尖细,挥手停了廷杖,问道。
“我是大晟的官员,用不着谁教我,尽自己的职责,上不愧君父,下不负黎民。”
可他从雍州匆匆赶来,却连陛下的面儿都没见着。
反倒是被拖到了宫门偏殿这里打了一顿。
整个州郡府都淹了,百姓们连逃都没地方逃。
他一路乞讨过来,幸亏手里还有个节度使给的令牌,这才被放了进来。
“杂家再说一遍,雍州无灾,百姓和乐,周大人,您听明白了吗?”
摆弄着修剪整齐漂亮的指甲,方硕嫌弃地用帕子捂住了鼻尖。
雍州本来就距离盛京遥远,灾民再逃也逃不到盛京。
这样的事又何必去劳烦陛下,污了圣听呢?
“我只知道,蒙蔽帝听乃是死罪,公公有几个脑袋够砍啊?”
淬了口喉咙中的鲜血,周良强撑着爬起来,身下一片血痕。
抬起那张沾着血迹的脸庞,他笑得张扬又讽刺。
雍州,等不起了。
他今天就算是爬也要爬到太极殿。
“杂家有几个脑袋周大人就别管了,反正您今儿个可是出不了宫门的。”
方硕退了几步,冷笑一声。
随后那几个小太监蜂拥而上,挥着杖廷就要拍下。
可却被从偏殿走出的楚青煌给制止住了。
“本殿下倒是不知道方公公竟有如此魄力,竟敢在宫中动用私刑。”
十常侍是曦和即位后一手提拔上来的,以魏权为首,统领阖宫上下所有琐事。
可以算得上是在宫中只手遮天了。
但被抓包的方硕并无任何慌乱之色,反而笑眯眯地凑了上来,问好道,
“九殿下日安。”
临了,还不忘给楚青煌递上了一块崭新的帕子。
“啧,这血腥味忒重,可别熏着您喽。”
楚青煌并没有接,只是看着方硕,威压尽显。
悻悻收回帕子,方硕也不尴尬,反倒是挥了挥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对比起他的银线腾袍帷帽端正,周良这边可以算得是狼狈至极了。
连发冠都不知道弄到哪去了,只用一根树枝固定着。
衣裳破破烂烂,洞口裸露的皮肤黝黑粗糙。
哪还有大晟官员半分清风霁月的模样?
“放他进太极殿。”
即便是身为九皇女的楚青煌,也不能越过十常侍带人入太极殿。
这些太监是曦和的手和眼,同时也是她极为信任的心腹。
魏权,就是最好的例子。
“九殿下有没有想过此人一旦入了太极殿,会给前朝造成多大的恐慌?
有些事不上秤连四两重都没有,可若是上了秤,一千斤、一万斤都打不住啊。”
倒不如把这事就当成个屁放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雍州那么远,消息闭塞,他们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好了。
“雍州受灾百姓达数十万人,这些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撑着一口气,周良踉跄站起。
他一路走来,房屋倒塌,妻离子散,稻田颗粒无收。
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事。
现在,他好不容易要把灾情上达谛听,却被一个太监给拦了下来。
什么时候州郡的事都能被一个阉人决断了?
“贱民而已,死一万和十万,也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不会影响他的荣华富贵,死多少人都可以。
方硕桀桀笑着,可下一秒钟他的脖颈就被抵上了一抹刺骨的冰凉。
“那么本殿下就先送方公公去死一死吧。”
楚青煌单手执剑,眉眼都透着股寒意。
她甚少出手,可一旦利剑出鞘,必定是要见血的。
“九、九殿下,这里可是皇宫,您可不能乱来的……”
被剑抵着,方硕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哪还有刚才那副盛气凌人的说教模样。
“乱来?本殿下从不乱来。”
真当她摘星楼的情报网是玩虚的啊。
方硕私底下做得那些腌臜事足够他死得透透的了。
之前不计较是因为楚青煌觉得没必要跟十常侍和锦衣卫起冲突。
可昨夜魏权僭越,自作主张地杀了陈劲生,她总要找个出气筒吧?
偏偏方硕就撞到了她的枪口上。
“呵,九殿下这么多年脾气真是一点都没收敛啊。”
一道轻笑声响起,隐隐间有股淡淡的龙涎香味。
能如此从容出入宫廷又染着帝王特供熏香的人,除了魏权,就没别人了。
“关你屁事。”
利落地抽回利剑,楚青煌可是半点好耐性都没有了。
鲜血喷溅在魏权的鼻梁上,在他的眼角落下了一颗血痣。
而方硕震惊地捂住自己的脖子,直挺挺地朝后倒下,目光到死都在看着一侧的魏权。
他以为,他会救他的。
“九殿下开心就好,毕竟您是皇女,总是有些特权的。”
连尸体都没看一眼,魏权依旧笑着。
可楚青煌却觉得自己像是被一只毒蛇缠住般,幽冷又阴鸷。
魏权盛名在外,旁人都认为他是个好说话的人。
但楚青煌只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这人佛口蛇心,看似慈悲,却是个阴狠的主儿。
杀了他的人,却还能跟她言笑晏晏。
像是躲在暗处的毒蛇窥伺着周围的一切,时刻准备给她致命一击。
女音婉转,却有种宿醉的沙哑破碎感。
一旁的王喜连忙递上了盏醒酒茶。
曦和用过后,双眸才渐渐恢复清明,只是人一直是懒散的。
半仰在贵妃榻上,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出着神。
直到王喜和魏权离开时,珠帘相撞的清脆声让她堪堪回神。
“陈家满门,皆以伏诛,陛下可以高枕无忧了。”
无论最后是谁动的手,这个结果都不会被改变。
至于功劳要算在谁的头上,楚青煌并不在意。
“小九有了别的心思。”
曦和的这句话将大殿内的气氛推向了凝滞。
而楚青煌自然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了帝王的凝视与威压。
她拱手上前,面色不惧,不卑不亢道,
“边境战乱急需粮草持援,可在这个时间点上,运输的粮草被烧,负责调度的陈庾司却与董家有书信往来。
陛下,您到底要包庇到董家什么时候?”
是要将整个江山拱手相让才甘心吗?
这是楚青煌第二次与曦和起了争执,并且语气极为生疏。
太女之位可以徐徐图谋,但边境粮草若是出了问题,玉门关守不住,西北的十二洲也会尽数沦陷。
战乱不休,受苦的只会是天下百姓。
她见过太多因为天灾人祸而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了。
摘星楼设立的初衷也只是为了给那群孩童一个容身之所。
之后就慢慢演化为挑选能人,为朝廷效力。
可以说,整个摘星楼就凑不出一对父母来。
大殿熏香袅袅,顺着清风涌入,打着旋儿,飘入珠帘内。
楚青煌直视着面前重新闭上眼睛假寐的曦和,感觉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无论她的言辞多么犀利,甚至是将确凿的证据呈到御桌前。
可曦和始终都没有表现出对董家的一丝不满。
也是,当初她坐上这个皇位,董家功不可没。
可以说董家是曦和把持朝堂的一把利剑。
但如今,这把利剑马上就要刺入大晟的皇权中央了。
“这么早过来,小九还没用早膳吧,要不就在这儿吃吧。”
睁开双眸,曦和唇角微勾,语气也柔和了下来。
丝毫没有臣下对皇帝威严挑衅的愤怒。
不,小九不是她的臣下,而是她在这世间最爱的女儿。
她还太年轻了,下棋只能看到三步远。
有些事,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可还没等楚青煌有所回答,王喜就悄摸着进来了。
看了眼楚青煌,又得到了曦和的示意,他这才轻声说道,
“陛下,户部尚书王攸之王大人来了。”
不怪王喜介绍得那么仔细,主要是近些年曦和不理朝政。
对于前朝新人旧人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
可曦和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复,只是看向楚青煌,又问了一遍,
“小九要在朕这里用早膳吗?”
难得有机会跟她用膳培养些感情,曦和的脾气也好了很多。
比起女帝的威严杀伐,她现在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慈母。
楚青煌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心里憋着股气,当然没有什么心情用膳。
当即弯腰行礼拱手道,
“摘星楼还有些事需要处理,臣就不留下用膳了。”
再说,总不能让户部尚书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她俩吃饭吧。
楚青煌离开后,曦和微微叹了口气,朝一旁的王喜吩咐道,
“去国库挑挑有什么新鲜玩意儿送给她,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脾气了。”
但毕竟还是她的亲生女儿,总是要哄的。
“还是九殿下的个性最像年轻时的陛下了,就连模样都有五六分的相似呢。”
顺着曦和的话儿,王喜连忙笑道。
别看太女之位是楚青琅的,但他伺候了曦和十数年,总能窥探些圣心。
曦和虽然没说什么,但笑意已然爬上了眉梢。
很显然,她虽然膝下有两位皇女,但终归还是偏心的。
楚青煌离开的时候正好与王攸之打了个照面。
见他捧着一厚摞的账本,脑门上都冒着汗。
这个天儿,应该没有那么热吧?
快到下朝的时间了,楚青煌懒得跟那些老臣打照面,索性就从偏殿的小门走了。
可脚步还没踏出门槛,就听见廷杖拍打在血肉上的闷声。
楚青煌放轻了脚步,越往前走血腥味就越重。
连带着她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宫中禁用私刑,但这种事背地里做起来也是常有的。
加快了些步伐,楚青煌隐约听到一道沉闷又愤怒的声音。
随着廷杖一次次地落下,声音渐渐变低,血腥味愈发厚重。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雍州洪灾过境,没有粮了……”
“是谁教你跟陛下这么说的?”
十常侍之一的硕方嗓音尖细,挥手停了廷杖,问道。
“我是大晟的官员,用不着谁教我,尽自己的职责,上不愧君父,下不负黎民。”
可他从雍州匆匆赶来,却连陛下的面儿都没见着。
反倒是被拖到了宫门偏殿这里打了一顿。
整个州郡府都淹了,百姓们连逃都没地方逃。
他一路乞讨过来,幸亏手里还有个节度使给的令牌,这才被放了进来。
“杂家再说一遍,雍州无灾,百姓和乐,周大人,您听明白了吗?”
摆弄着修剪整齐漂亮的指甲,方硕嫌弃地用帕子捂住了鼻尖。
雍州本来就距离盛京遥远,灾民再逃也逃不到盛京。
这样的事又何必去劳烦陛下,污了圣听呢?
“我只知道,蒙蔽帝听乃是死罪,公公有几个脑袋够砍啊?”
淬了口喉咙中的鲜血,周良强撑着爬起来,身下一片血痕。
抬起那张沾着血迹的脸庞,他笑得张扬又讽刺。
雍州,等不起了。
他今天就算是爬也要爬到太极殿。
“杂家有几个脑袋周大人就别管了,反正您今儿个可是出不了宫门的。”
方硕退了几步,冷笑一声。
随后那几个小太监蜂拥而上,挥着杖廷就要拍下。
可却被从偏殿走出的楚青煌给制止住了。
“本殿下倒是不知道方公公竟有如此魄力,竟敢在宫中动用私刑。”
十常侍是曦和即位后一手提拔上来的,以魏权为首,统领阖宫上下所有琐事。
可以算得上是在宫中只手遮天了。
但被抓包的方硕并无任何慌乱之色,反而笑眯眯地凑了上来,问好道,
“九殿下日安。”
临了,还不忘给楚青煌递上了一块崭新的帕子。
“啧,这血腥味忒重,可别熏着您喽。”
楚青煌并没有接,只是看着方硕,威压尽显。
悻悻收回帕子,方硕也不尴尬,反倒是挥了挥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对比起他的银线腾袍帷帽端正,周良这边可以算得是狼狈至极了。
连发冠都不知道弄到哪去了,只用一根树枝固定着。
衣裳破破烂烂,洞口裸露的皮肤黝黑粗糙。
哪还有大晟官员半分清风霁月的模样?
“放他进太极殿。”
即便是身为九皇女的楚青煌,也不能越过十常侍带人入太极殿。
这些太监是曦和的手和眼,同时也是她极为信任的心腹。
魏权,就是最好的例子。
“九殿下有没有想过此人一旦入了太极殿,会给前朝造成多大的恐慌?
有些事不上秤连四两重都没有,可若是上了秤,一千斤、一万斤都打不住啊。”
倒不如把这事就当成个屁放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雍州那么远,消息闭塞,他们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好了。
“雍州受灾百姓达数十万人,这些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撑着一口气,周良踉跄站起。
他一路走来,房屋倒塌,妻离子散,稻田颗粒无收。
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事。
现在,他好不容易要把灾情上达谛听,却被一个太监给拦了下来。
什么时候州郡的事都能被一个阉人决断了?
“贱民而已,死一万和十万,也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不会影响他的荣华富贵,死多少人都可以。
方硕桀桀笑着,可下一秒钟他的脖颈就被抵上了一抹刺骨的冰凉。
“那么本殿下就先送方公公去死一死吧。”
楚青煌单手执剑,眉眼都透着股寒意。
她甚少出手,可一旦利剑出鞘,必定是要见血的。
“九、九殿下,这里可是皇宫,您可不能乱来的……”
被剑抵着,方硕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哪还有刚才那副盛气凌人的说教模样。
“乱来?本殿下从不乱来。”
真当她摘星楼的情报网是玩虚的啊。
方硕私底下做得那些腌臜事足够他死得透透的了。
之前不计较是因为楚青煌觉得没必要跟十常侍和锦衣卫起冲突。
可昨夜魏权僭越,自作主张地杀了陈劲生,她总要找个出气筒吧?
偏偏方硕就撞到了她的枪口上。
“呵,九殿下这么多年脾气真是一点都没收敛啊。”
一道轻笑声响起,隐隐间有股淡淡的龙涎香味。
能如此从容出入宫廷又染着帝王特供熏香的人,除了魏权,就没别人了。
“关你屁事。”
利落地抽回利剑,楚青煌可是半点好耐性都没有了。
鲜血喷溅在魏权的鼻梁上,在他的眼角落下了一颗血痣。
而方硕震惊地捂住自己的脖子,直挺挺地朝后倒下,目光到死都在看着一侧的魏权。
他以为,他会救他的。
“九殿下开心就好,毕竟您是皇女,总是有些特权的。”
连尸体都没看一眼,魏权依旧笑着。
可楚青煌却觉得自己像是被一只毒蛇缠住般,幽冷又阴鸷。
魏权盛名在外,旁人都认为他是个好说话的人。
但楚青煌只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这人佛口蛇心,看似慈悲,却是个阴狠的主儿。
杀了他的人,却还能跟她言笑晏晏。
像是躲在暗处的毒蛇窥伺着周围的一切,时刻准备给她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