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炎炎八月,一条条热浪蒸腾而上,路上的人稍微走上半炷香的功夫,便觉得汗流浃背了。
一条人烟稀少的黄土大道上,偶尔有几片绿荫。其中一片绿荫下有一间用竹竿和席子搭成的茶肆,茶肆旁边竖了一面蓝边白布的幌子,幌子上一个“茶”字勾的人在酷暑之下一步也不想挪动。
只是最近并没有什么人,茶肆的娘子似乎也无心生意,遥遥望着远处巍峨的城门。
“店家,两碗茶,”一个女子脆生生道。
只见茶肆娘子头也不回,不耐烦的道,“哎呀,不做不做,今日马上就要关门了。”
“为何?”低沉悦耳的男音入耳,茶肆娘子这才回过头来。
只见一男一女坐在桌前,男的一袭蓝色锦绣长袍,腰间束着玉带,看上去二十出头,其样貌着实风神俊朗,玉树临风,炯炯有神如隼般的双眸让他儒雅的气质里露出一丝威压;女的一身粉色长片抹胸外又搭着白色短对襟,脸上还带有一些婴儿肥,此刻面若桃花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这两人定不平凡!
茶肆娘子心道。
她瞬间转了语气,“二位还不知,燕城今日城庆,城内百姓连日里都忙着仔细张罗,燕王今日也会来哩。”边说着边为二人做茶。
“这燕王的名头想必奴家也不必多说,圣高祖李钰之子,本该承继皇位,但为了和王妃一生一世一双人,甘愿守在这边疆之地。”
茶肆娘子一套做茶的功夫,行云流水,看得女客啧啧称奇。
茶肆娘子接着又道:“后逆贼李进夺了皇位,多亏燕王率领一小队百人骑兵,深夜杀进皇城,对抗万人之军,亲自斩杀逆贼,当今圣上才得以登基。那骑兵后也成为了当今圣上的亲卫队。”
片刻之后,茶肆娘子端了茶来,将茶摆好在而人面前,“事毕,燕王便继续守在燕城,与王妃同偕相依。奈何红颜薄命,没多久,王妃就因病逝世。”说着,茶肆娘子还摇了摇头。
二人见茶来,皆静静喝茶。
以为二人听的认真,茶肆娘子讲的愈发兴起,径直坐在二人对面,“燕王骁勇,异邦之人不敢来犯,在燕王威压下开始与城内之人互易,是以燕城在燕王的治理下那是一片富庶,皇城也得以安心。”
二人仍静静喝茶,男客心思飘远,似乎陷入了回忆。
女客听的确实认真,“然后呢?”女客放下茶盏,身子向前靠着桌子,托着腮一脸好奇。
“什么然后?”茶肆娘子笑道,“然后就是今日的城庆啦。这个日子就是燕王刚刚接管燕城的日子,百姓为了为了感谢燕王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一起设立了这个日子。”
茶肆娘子说完便起了身,“卖完你们的茶我就要回城啦,二人若不弃,可到我的‘白水居’来,那里有供贵客歇脚的雅间。”话毕,就开始收拾摊子。
女客没有听到想听的部分,耷拉着脑袋,一副失望的样子。
男客见此,笑道:“归晚,你非要听到燕王出事吗?”
此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从临县风尘仆仆而来的孙姑娘和李贞。
听到“归晚”二字,孙姑娘脑中想起了她从医馆醒来那日。
“爹——!娘——!”
孙姑娘猛地从床上惊起,满脸泪水,梦里母亲和父亲抱在一起倒在血泊中的样子让她浑身发抖。
“只是梦而已,孙姑娘,只是梦而已!”她念叨着,一刻也没办法坐住,掀开被子就下了床。
“啊!”
李贞刚带着累了一晚上的林甫谧回到医馆,便听见孙姑娘的叫声。他快步走到孙姑娘房前,推开门,就看见孙姑娘倒在地上。
他两步上前,将孙姑娘打横抱起,欲放到床榻上,低头之间,看见孙姑娘泪眼婆娑。
“我要去找我爹娘,我要去找我爹娘......”孙姑娘双眼无神,不断重覆低语着。
李贞见此心一揪,手顿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她放在床上,一下一下的抚摸着她的脑袋,“嗯,你先睡会儿,我待会儿带你去见你爹娘。”
孙姑娘听到“爹娘”,倏地一下抓住李贞的胳膊,双眼这会儿才对了焦,焦急道:“他们可还好!”
李贞手就一直停留在孙姑娘发际上,沉默了一会儿,“我待会儿带你去见他们。”
孙姑娘舒了一口气,松了手,“斋铃先生,我刚刚梦到爹娘死了,真的吓死了。”
李贞闻此慢慢收回了手,站了起来。
孙姑娘心下不安,连忙坐起,问道:“爹娘没死对吧?”
李贞虽不忍,但也不愿再给她多余的希望,“我安葬了他们。”
孙姑娘瞬间感觉自己如坠冰窟,身体又开始不受控制的抖动起来。
爹和娘,
死了。
孙姑娘想到此抖动愈发严重,有一股劲儿憋在胸口,喘不过气,泪水一珠一珠往下掉,看起来快要昏厥。
李贞怕她出事儿,上前环住了她,让她靠在他身上,轻抚着她的背帮她慢慢顺气儿。
背上的温热触感让孙姑娘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孙姑娘终于停止了哭泣,然后抬头对李贞道:“斋铃先生,我想去看我爹娘。”
李贞低头回望,轻声道:“好。”
李贞抱着孙故娘来到了孙非子夫妇埋葬之地,经过一夜,山上的落叶又堆积了不少,似乎在祭奠着昨夜的无辜亡魂。
饶是心有准备,可当真看见爹娘睡在黄土之下,孙姑娘就又开始浑身发抖了,抖得李贞心疼。
“我想跪拜爹娘。”孙姑娘声音颤抖。
“好。”
李贞将孙姑娘靠在树上,抽出剑刚欲砍下两段长树枝,便听孙姑娘道:“我要自己一步一步,一下一下跪在爹娘跟前。”
“好。”
孙姑娘一瘸一拐的走向爹娘的墓,她甚至刻意让左腿的剧痛加深,想要把昨夜之事刻在骨头里。待到墓前,又用受伤的左腿支撑,艰难跪下。
“爹,娘,感谢您二位养育之恩,您走好。”
一拜
“爹,娘,孩儿不孝。”
再拜
“爹,娘,孩儿誓报此仇。”
三拜
孙姑娘拜完爹娘,又用左腿支撑起身,站稳。
李贞看到孙姑娘站稳后,立马上前抱住了她。
他从头到尾都在看着,怕她出事儿,他知道孙姑娘的用意,故而没有打搅,所以直到孙姑娘彻底完成祭拜,才上前。
孙姑娘又看了一眼爹娘所在之地,“斋铃先生,我们回去吧。”
“好。”
孙姑娘和李贞回到医馆之后,林甫谧替孙姑娘又重新包扎了伤口,接着孙姑娘就浑浑噩噩的连睡了好几天,期间也只模糊记得李贞喂了她几次饭,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床榻之上。
数日后,孙姑娘总算渐渐精神起来,李贞对孙姑娘道:“你可愿同我一起去燕城?”李贞暂时不愿提及她的父母,怕她难过。
“一起去燕城?”孙姑娘听过燕城,听说燕王爱民如子,可她现在不想安居,只想调查清楚爹娘之事,“我要去调查爹娘的死。”
见孙姑娘不避讳“爹娘”二字,李贞觉得自己低估了小姑娘的心志,“我知道一些你爹娘的事儿,我想源头就在燕城。”
“燕城?”
“对。”
李贞担心临县还有李斯的耳目,便选择了夜晚出发。
临出发之时,李贞看着孙姑娘,“我知你爹娘并未给你取名,不知你是否介意我给你取一个?”
孙姑娘过去也曾想要个名字,也央求过爹娘,可现如今爹娘已逝,自己倒没那么在乎了。
新名字也好,今时不同往日,自己也该打理好心情面对新的境况了。
“斋铃先生请讲。”
“归晚如何?孙归晚。”李贞早就想好了这个名字。
归晚倦梳头,执手向盈亏。
爹娘已不在,愿你在接下来的人生里,有人与你看遍山河,为你梳头,愿你此生不受一人赏月之苦,做个幸福的小姑娘。
孙姑娘并不太明白归晚的意思,但她挺喜欢,“好。”
一条人烟稀少的黄土大道上,偶尔有几片绿荫。其中一片绿荫下有一间用竹竿和席子搭成的茶肆,茶肆旁边竖了一面蓝边白布的幌子,幌子上一个“茶”字勾的人在酷暑之下一步也不想挪动。
只是最近并没有什么人,茶肆的娘子似乎也无心生意,遥遥望着远处巍峨的城门。
“店家,两碗茶,”一个女子脆生生道。
只见茶肆娘子头也不回,不耐烦的道,“哎呀,不做不做,今日马上就要关门了。”
“为何?”低沉悦耳的男音入耳,茶肆娘子这才回过头来。
只见一男一女坐在桌前,男的一袭蓝色锦绣长袍,腰间束着玉带,看上去二十出头,其样貌着实风神俊朗,玉树临风,炯炯有神如隼般的双眸让他儒雅的气质里露出一丝威压;女的一身粉色长片抹胸外又搭着白色短对襟,脸上还带有一些婴儿肥,此刻面若桃花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这两人定不平凡!
茶肆娘子心道。
她瞬间转了语气,“二位还不知,燕城今日城庆,城内百姓连日里都忙着仔细张罗,燕王今日也会来哩。”边说着边为二人做茶。
“这燕王的名头想必奴家也不必多说,圣高祖李钰之子,本该承继皇位,但为了和王妃一生一世一双人,甘愿守在这边疆之地。”
茶肆娘子一套做茶的功夫,行云流水,看得女客啧啧称奇。
茶肆娘子接着又道:“后逆贼李进夺了皇位,多亏燕王率领一小队百人骑兵,深夜杀进皇城,对抗万人之军,亲自斩杀逆贼,当今圣上才得以登基。那骑兵后也成为了当今圣上的亲卫队。”
片刻之后,茶肆娘子端了茶来,将茶摆好在而人面前,“事毕,燕王便继续守在燕城,与王妃同偕相依。奈何红颜薄命,没多久,王妃就因病逝世。”说着,茶肆娘子还摇了摇头。
二人见茶来,皆静静喝茶。
以为二人听的认真,茶肆娘子讲的愈发兴起,径直坐在二人对面,“燕王骁勇,异邦之人不敢来犯,在燕王威压下开始与城内之人互易,是以燕城在燕王的治理下那是一片富庶,皇城也得以安心。”
二人仍静静喝茶,男客心思飘远,似乎陷入了回忆。
女客听的确实认真,“然后呢?”女客放下茶盏,身子向前靠着桌子,托着腮一脸好奇。
“什么然后?”茶肆娘子笑道,“然后就是今日的城庆啦。这个日子就是燕王刚刚接管燕城的日子,百姓为了为了感谢燕王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一起设立了这个日子。”
茶肆娘子说完便起了身,“卖完你们的茶我就要回城啦,二人若不弃,可到我的‘白水居’来,那里有供贵客歇脚的雅间。”话毕,就开始收拾摊子。
女客没有听到想听的部分,耷拉着脑袋,一副失望的样子。
男客见此,笑道:“归晚,你非要听到燕王出事吗?”
此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从临县风尘仆仆而来的孙姑娘和李贞。
听到“归晚”二字,孙姑娘脑中想起了她从医馆醒来那日。
“爹——!娘——!”
孙姑娘猛地从床上惊起,满脸泪水,梦里母亲和父亲抱在一起倒在血泊中的样子让她浑身发抖。
“只是梦而已,孙姑娘,只是梦而已!”她念叨着,一刻也没办法坐住,掀开被子就下了床。
“啊!”
李贞刚带着累了一晚上的林甫谧回到医馆,便听见孙姑娘的叫声。他快步走到孙姑娘房前,推开门,就看见孙姑娘倒在地上。
他两步上前,将孙姑娘打横抱起,欲放到床榻上,低头之间,看见孙姑娘泪眼婆娑。
“我要去找我爹娘,我要去找我爹娘......”孙姑娘双眼无神,不断重覆低语着。
李贞见此心一揪,手顿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她放在床上,一下一下的抚摸着她的脑袋,“嗯,你先睡会儿,我待会儿带你去见你爹娘。”
孙姑娘听到“爹娘”,倏地一下抓住李贞的胳膊,双眼这会儿才对了焦,焦急道:“他们可还好!”
李贞手就一直停留在孙姑娘发际上,沉默了一会儿,“我待会儿带你去见他们。”
孙姑娘舒了一口气,松了手,“斋铃先生,我刚刚梦到爹娘死了,真的吓死了。”
李贞闻此慢慢收回了手,站了起来。
孙姑娘心下不安,连忙坐起,问道:“爹娘没死对吧?”
李贞虽不忍,但也不愿再给她多余的希望,“我安葬了他们。”
孙姑娘瞬间感觉自己如坠冰窟,身体又开始不受控制的抖动起来。
爹和娘,
死了。
孙姑娘想到此抖动愈发严重,有一股劲儿憋在胸口,喘不过气,泪水一珠一珠往下掉,看起来快要昏厥。
李贞怕她出事儿,上前环住了她,让她靠在他身上,轻抚着她的背帮她慢慢顺气儿。
背上的温热触感让孙姑娘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孙姑娘终于停止了哭泣,然后抬头对李贞道:“斋铃先生,我想去看我爹娘。”
李贞低头回望,轻声道:“好。”
李贞抱着孙故娘来到了孙非子夫妇埋葬之地,经过一夜,山上的落叶又堆积了不少,似乎在祭奠着昨夜的无辜亡魂。
饶是心有准备,可当真看见爹娘睡在黄土之下,孙姑娘就又开始浑身发抖了,抖得李贞心疼。
“我想跪拜爹娘。”孙姑娘声音颤抖。
“好。”
李贞将孙姑娘靠在树上,抽出剑刚欲砍下两段长树枝,便听孙姑娘道:“我要自己一步一步,一下一下跪在爹娘跟前。”
“好。”
孙姑娘一瘸一拐的走向爹娘的墓,她甚至刻意让左腿的剧痛加深,想要把昨夜之事刻在骨头里。待到墓前,又用受伤的左腿支撑,艰难跪下。
“爹,娘,感谢您二位养育之恩,您走好。”
一拜
“爹,娘,孩儿不孝。”
再拜
“爹,娘,孩儿誓报此仇。”
三拜
孙姑娘拜完爹娘,又用左腿支撑起身,站稳。
李贞看到孙姑娘站稳后,立马上前抱住了她。
他从头到尾都在看着,怕她出事儿,他知道孙姑娘的用意,故而没有打搅,所以直到孙姑娘彻底完成祭拜,才上前。
孙姑娘又看了一眼爹娘所在之地,“斋铃先生,我们回去吧。”
“好。”
孙姑娘和李贞回到医馆之后,林甫谧替孙姑娘又重新包扎了伤口,接着孙姑娘就浑浑噩噩的连睡了好几天,期间也只模糊记得李贞喂了她几次饭,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床榻之上。
数日后,孙姑娘总算渐渐精神起来,李贞对孙姑娘道:“你可愿同我一起去燕城?”李贞暂时不愿提及她的父母,怕她难过。
“一起去燕城?”孙姑娘听过燕城,听说燕王爱民如子,可她现在不想安居,只想调查清楚爹娘之事,“我要去调查爹娘的死。”
见孙姑娘不避讳“爹娘”二字,李贞觉得自己低估了小姑娘的心志,“我知道一些你爹娘的事儿,我想源头就在燕城。”
“燕城?”
“对。”
李贞担心临县还有李斯的耳目,便选择了夜晚出发。
临出发之时,李贞看着孙姑娘,“我知你爹娘并未给你取名,不知你是否介意我给你取一个?”
孙姑娘过去也曾想要个名字,也央求过爹娘,可现如今爹娘已逝,自己倒没那么在乎了。
新名字也好,今时不同往日,自己也该打理好心情面对新的境况了。
“斋铃先生请讲。”
“归晚如何?孙归晚。”李贞早就想好了这个名字。
归晚倦梳头,执手向盈亏。
爹娘已不在,愿你在接下来的人生里,有人与你看遍山河,为你梳头,愿你此生不受一人赏月之苦,做个幸福的小姑娘。
孙姑娘并不太明白归晚的意思,但她挺喜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