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过半日,城主府便挂起了白幡。
城主家眷待在小院里,哭哭啼啼。
灵堂旁,盛玥安去看过一次,她还见到了卿雪。
“这桩事你心里最清楚不过了,新任城主过几日便要上任,国师大人,为何还要排这一出戏?”
卿雪安抚好城主的家眷,已为她们留好退路。
他缓缓道:“玥安,你回奉宣吧。”
拂离来了书信,这件事不让盛玥安再管。
“是陛下的意思?”
卿雪点了点头。
南浔距奉宣两日路程,拂离算好了盛玥安回京的时辰。朝圣殿中,他在等她。
盛玥安向他行礼,拂离于高座上看着她。这段时日,她瘦了许多。
“玥安,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等你做完,孤给你放半月假。”
“好。”
近来,许多事情拂离都不让她经手去办,盛玥安也不再逾矩。只要朝臣一心,她也就放心了。
丞相府近来新招了一批侍卫,要送进宫放到长公主和陛下身边。
来的人很多,其中有个人带了面具。
那人是里面最厉害的那个,只不过,他不想进宫。
“你回去吧。”
他问盛玥安,“丞相也以貌取人吗?”
他以为,是因为他的脸。
“我不在意这些,只是以你的身手,不必待在我身边耗费了年岁。”
“去从军吧,也许还能做个将军。”
我心上人从前也是个将军呢,只是他忠君之为,惨遭忌惮。
盛玥安心里明白,南禹同东岳必有一战。如今,南禹正是用人之际,若真开战,她定是希望南禹赢的。
而他拒绝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我想待在丞相身边。”
“为什么?”
盛玥安看着他的眼睛,好似从中可以探出些东西。
“从没人为我考虑过,只有你。”
就这样,他留在了丞相府。
也许是因为齐谙走了,盛玥安觉得孤单。
她问他唤什么名字,他说他叫何缺,盛玥安便没有再过问。
谢辞宴将失踪的官员名单交给素婵,带给了嘉予。
襄帝初年,齐国公同季家谋逆,齐国公府唯留稚子齐谙,季家从风生死不明。
嘉予当年也曾派人去过回州,想尽力保全季从风的性命。只是人还未至回州,便听说宣旨的人同季家军起了冲突,战乱中,季从风身中数箭,跌落悬崖。
她回忆起当年举证齐季两家谋逆的官员,和名单上的无所差致。
齐谙去了西祁,以他的心智,也不会做的这般明显。
难道是他?
一人的名字一闪而过。
不可能。
他若回来,怎么会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但除了他,嘉予想不出还有第二人。
“素婵,玥安回奉宣了吗?”
“前几日便回来了,听闻陛下给丞相放了半月假。”
素婵用扇子扇了扇琉璃盏中的冰块,冷气蕴绕,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公主好些日子未去迦镜寺,夏日昼长,气温渐升,不若去那养养身子。”
冰能消暑,嘉予畏寒,其对身子的伤害有些大。
她沉缓良久道:“等玥安下次进宫,同她见一面再去罢。”
偏远的郊外,杂草遮住了石门,其中有一个洞穴,柱子上绑着七八个人,嘴里塞着布团,发出瓮瓮的声响。
这些人衣着锦绣,有人身上还有未褪的官服。
官员失踪是大事,护京司的人找了许多日也没把人找出来。
他们听见石门被打开的声音,不由求饶,奈何说不出话来。
何缺坐在石凳上,手上扬着长鞭。
阴暗的光线下,他的真容让人看不真切,那些人也不敢大着胆子朝他看。
何缺把他们放下来,晾了几日,在这里昏暗不见天日,此时他们内心的恐惧达到极点。
他点燃了几根蜡烛,把纸笔扔在他们脚下。
“诸位不是良善之人,自然也是知道阴沟里的手段的。若是肯好好写从官之后所作恶事,将其一一写来,我便放了你们。”
话落,便有胆小的人跪在地上开始写,乞求活命。
他笑着望向拿着笔犹豫了许久的人道,“我若是未记错,这位便是陈御史。”
何缺扯下他嘴里的布,用长鞭抬起他的脸来,“怎么,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曾经干过什么?还是做得多了,不敢写?”
陈御史问他,“我们写了,你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哈哈哈,是个聪明人。不过,会让你们死得舒服一点。”
他们的罪词公之于众,定会被赐死,也许会祸及家人。
不过,他们大都是拂离的鹰犬,若拂离有心,保他们也是可以的。
但落在何缺手里,肯定会生不如死。
陈御史闭上眼晴,“以你的身手,杀人只是想与不想。若我不从,你会杀了我,若我从,陛下是不会放过我家人的,我只要我家人平安。”
“家人平安?你可知这些年你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陈御史手里的笔落在地上。
半日后,他们这些人回到奉宣城中。
消息散到宫中,拂离有些意外。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盛玥安坐在凉亭喝酒,何缺站在她身旁。
“你也坐下,陪我喝。”
酒入喉唇,是桂花酿。
“何缺,从前也是有好多人陪着我的,可是现在,没有了。”
他笑了笑,酒是从前的味道,却终不似少年,打马街头,红衣舞兮长剑在侧。
“你笑什么?”她不解。
盛玥安起身,不料踩到了自己的衣裙,要摔一跤,何缺一把将她揽入怀中。
“你是丞相,身边的人如过江之鲫,怎会孤单?”
“我不想做丞相,我只想做盛玥安。”
何缺松手,让她好好坐着。
这些年,她一直替拂离做事,如今她想做回盛玥安,有那么容易吗?
一个女子,在庙堂上只身周旋,很了不起。只是,她为的那人,是襄帝拂离。
月色渐浓,何缺见盛玥安醉了,抱她回榻上。
路上,盛玥安的手不安分,扯落了他的面具。
“盛玥安,你老实点。”
何缺一手抱着她,一手拿着面具。
他走时,盛玥安攥着他的衣袖,嘴里不知说着什么。
“小将军。”
何缺将耳朵贴在她唇前,听清后忙起身。
他拿起案上的面具,跑了出去。
她还记得,何缺以为,她不会记得他的。
少年将军短暂的年华好似一颗流星,只璀璨了短短一年,之后便黯然落下。
世人的唾骂和皇室的背弃,他好恨,恨那年与他同游奉宣的世家子弟,王室功勋。
连盛玥安,那个他曾放在心尖上的姑娘。成了南禹的丞相,听命于拂离。他不禁,心中对她也有一丝怨恨。
盛玥安救齐谙的同时,是否也曾无力于万里之遥的回州,有一位少年将军,一腔报国热忱,成了笑话。
城主家眷待在小院里,哭哭啼啼。
灵堂旁,盛玥安去看过一次,她还见到了卿雪。
“这桩事你心里最清楚不过了,新任城主过几日便要上任,国师大人,为何还要排这一出戏?”
卿雪安抚好城主的家眷,已为她们留好退路。
他缓缓道:“玥安,你回奉宣吧。”
拂离来了书信,这件事不让盛玥安再管。
“是陛下的意思?”
卿雪点了点头。
南浔距奉宣两日路程,拂离算好了盛玥安回京的时辰。朝圣殿中,他在等她。
盛玥安向他行礼,拂离于高座上看着她。这段时日,她瘦了许多。
“玥安,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等你做完,孤给你放半月假。”
“好。”
近来,许多事情拂离都不让她经手去办,盛玥安也不再逾矩。只要朝臣一心,她也就放心了。
丞相府近来新招了一批侍卫,要送进宫放到长公主和陛下身边。
来的人很多,其中有个人带了面具。
那人是里面最厉害的那个,只不过,他不想进宫。
“你回去吧。”
他问盛玥安,“丞相也以貌取人吗?”
他以为,是因为他的脸。
“我不在意这些,只是以你的身手,不必待在我身边耗费了年岁。”
“去从军吧,也许还能做个将军。”
我心上人从前也是个将军呢,只是他忠君之为,惨遭忌惮。
盛玥安心里明白,南禹同东岳必有一战。如今,南禹正是用人之际,若真开战,她定是希望南禹赢的。
而他拒绝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我想待在丞相身边。”
“为什么?”
盛玥安看着他的眼睛,好似从中可以探出些东西。
“从没人为我考虑过,只有你。”
就这样,他留在了丞相府。
也许是因为齐谙走了,盛玥安觉得孤单。
她问他唤什么名字,他说他叫何缺,盛玥安便没有再过问。
谢辞宴将失踪的官员名单交给素婵,带给了嘉予。
襄帝初年,齐国公同季家谋逆,齐国公府唯留稚子齐谙,季家从风生死不明。
嘉予当年也曾派人去过回州,想尽力保全季从风的性命。只是人还未至回州,便听说宣旨的人同季家军起了冲突,战乱中,季从风身中数箭,跌落悬崖。
她回忆起当年举证齐季两家谋逆的官员,和名单上的无所差致。
齐谙去了西祁,以他的心智,也不会做的这般明显。
难道是他?
一人的名字一闪而过。
不可能。
他若回来,怎么会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但除了他,嘉予想不出还有第二人。
“素婵,玥安回奉宣了吗?”
“前几日便回来了,听闻陛下给丞相放了半月假。”
素婵用扇子扇了扇琉璃盏中的冰块,冷气蕴绕,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公主好些日子未去迦镜寺,夏日昼长,气温渐升,不若去那养养身子。”
冰能消暑,嘉予畏寒,其对身子的伤害有些大。
她沉缓良久道:“等玥安下次进宫,同她见一面再去罢。”
偏远的郊外,杂草遮住了石门,其中有一个洞穴,柱子上绑着七八个人,嘴里塞着布团,发出瓮瓮的声响。
这些人衣着锦绣,有人身上还有未褪的官服。
官员失踪是大事,护京司的人找了许多日也没把人找出来。
他们听见石门被打开的声音,不由求饶,奈何说不出话来。
何缺坐在石凳上,手上扬着长鞭。
阴暗的光线下,他的真容让人看不真切,那些人也不敢大着胆子朝他看。
何缺把他们放下来,晾了几日,在这里昏暗不见天日,此时他们内心的恐惧达到极点。
他点燃了几根蜡烛,把纸笔扔在他们脚下。
“诸位不是良善之人,自然也是知道阴沟里的手段的。若是肯好好写从官之后所作恶事,将其一一写来,我便放了你们。”
话落,便有胆小的人跪在地上开始写,乞求活命。
他笑着望向拿着笔犹豫了许久的人道,“我若是未记错,这位便是陈御史。”
何缺扯下他嘴里的布,用长鞭抬起他的脸来,“怎么,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曾经干过什么?还是做得多了,不敢写?”
陈御史问他,“我们写了,你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哈哈哈,是个聪明人。不过,会让你们死得舒服一点。”
他们的罪词公之于众,定会被赐死,也许会祸及家人。
不过,他们大都是拂离的鹰犬,若拂离有心,保他们也是可以的。
但落在何缺手里,肯定会生不如死。
陈御史闭上眼晴,“以你的身手,杀人只是想与不想。若我不从,你会杀了我,若我从,陛下是不会放过我家人的,我只要我家人平安。”
“家人平安?你可知这些年你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陈御史手里的笔落在地上。
半日后,他们这些人回到奉宣城中。
消息散到宫中,拂离有些意外。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盛玥安坐在凉亭喝酒,何缺站在她身旁。
“你也坐下,陪我喝。”
酒入喉唇,是桂花酿。
“何缺,从前也是有好多人陪着我的,可是现在,没有了。”
他笑了笑,酒是从前的味道,却终不似少年,打马街头,红衣舞兮长剑在侧。
“你笑什么?”她不解。
盛玥安起身,不料踩到了自己的衣裙,要摔一跤,何缺一把将她揽入怀中。
“你是丞相,身边的人如过江之鲫,怎会孤单?”
“我不想做丞相,我只想做盛玥安。”
何缺松手,让她好好坐着。
这些年,她一直替拂离做事,如今她想做回盛玥安,有那么容易吗?
一个女子,在庙堂上只身周旋,很了不起。只是,她为的那人,是襄帝拂离。
月色渐浓,何缺见盛玥安醉了,抱她回榻上。
路上,盛玥安的手不安分,扯落了他的面具。
“盛玥安,你老实点。”
何缺一手抱着她,一手拿着面具。
他走时,盛玥安攥着他的衣袖,嘴里不知说着什么。
“小将军。”
何缺将耳朵贴在她唇前,听清后忙起身。
他拿起案上的面具,跑了出去。
她还记得,何缺以为,她不会记得他的。
少年将军短暂的年华好似一颗流星,只璀璨了短短一年,之后便黯然落下。
世人的唾骂和皇室的背弃,他好恨,恨那年与他同游奉宣的世家子弟,王室功勋。
连盛玥安,那个他曾放在心尖上的姑娘。成了南禹的丞相,听命于拂离。他不禁,心中对她也有一丝怨恨。
盛玥安救齐谙的同时,是否也曾无力于万里之遥的回州,有一位少年将军,一腔报国热忱,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