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咱们到了。”
孟与青慢慢回了神。
叮咚起帘轿辇退下,孟夫人抚了钗发华服,瞥一眼孟与青,敷衍叮嘱几句宴上不得失礼。
孟与青垂眼应了:“受母亲教诲。”
见她乖觉,孟夫人这才淡淡朝孟倩华使了个眼色,而后便去了前头诰命夫人们聚着的牡丹亭。
孟倩华并不愿与她同行,沿路遇到几个手帕交便愉快上前交谈,几个人言笑晏晏地一同离开了。
孟与青也不在意,朝着另一方向走去。
长廊亭中挽着金丝双面苏绣,系带坠子的金玉击撞声清脆。
红笺四下看着,忍不住轻声道:“双面苏绣价值连城,搁宫中竟然只做个挡风用的帷幔,当真奢侈……”
孟与青没有说话,抬头望向远处。
浩浩高殿宫殿掩在雾里,不见尽头处。只有高翘廊檐下悬挂的四只金玉灯笼熠熠生光。
当年晋惠废帝喜好奢侈,大肆动土修建天祥宫以求长生,搜刮民脂民膏,折腾得民间苦不聊生。
当今圣上就是打着晋帝昏聩荒淫、为民求生的名头逼宫,一路兵马临城杀上京都,得尽了民心。
可如今半年过去,宫中奢侈之风不减反甚,更有消息传言,贞康帝有心想要复建天祥宫。
脚下的石子路已经变为了玉阶,脚步声密密,孟与青扭头看过去。
廊檐下,着宫装的婢女高举银盘糕点匆匆而行,步履轻轻神色紧绷不敢抬头。
不过将将入夏,这些宫婢已经换了霞色轻薄纱裙,下了雨天寒湿冷,有几个年纪小的冻得手臂都泛了青。
身后有位一同进宫的不知谁家的小姑娘,小声地说:“这样凉的天……”
“嘘,姑娘慎言。”
小姑娘立即捂了嘴朝婢女眨巴眨巴眼睛,正要转身离开,仰头却撞入一双令人过目难忘的眉眼。
她立即轻吸一口气,瞪大眼睛:“你是……孟与青孟姑娘吧!”
身旁的婢女忍不住心中叹息。
见孟与青茫然,红笺凑上前低声道:“这位是张阁老的女儿,张嘉儿。”
文华殿大学士,前太子太傅张阁老。孟与青定了神,笑着见礼:“张姑娘。”
她言语温和,并不在意自己方才的出言无状。
张嘉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唇:“叫我嘉儿就好。”
她显然是个自来熟的性子,天真活泼,不顾婢女提醒,微提裙裾好奇又激动地跟着她走。
“从前只模模糊糊听闻姐姐姝色,如今见了真人才知道传言竟描不出半分姐姐风姿。”
孟与青在道观中养至及笄,又因传言过盛孟国公不喜极少参宴,只入过闺秀圈子里的几场小会。
后来也因着孟倩华使绊子的关系连小会也不再去了,整日里窝在自己房里看各种书,张嘉儿没见过她是应该的。
莫说张嘉儿,京都中人也少有人当真见过她模样。
也有家中兄弟好奇悄悄去问自家参过小会的姐妹,但得到的只有一句冷冰冰的鄙夷“别想了你配不上”。
再不服追问便就只有“你文章看完没?书读完没?武习得没?可能比得上卫小将军?”的一连串羞辱。
但这些孟与青却不知晓,那些姑娘们也矜持不同她说。
其实她和卫明御见的次数并不多,但也认同对方长相清俊性格温雅不失为良配,存了羞涩的少女心事。
“……是吧姐姐?”
“嗯?”孟与青一怔。小姑娘说话清脆又快,走一下神就忽的过去了。
张嘉儿已经亲切地抱住她的手臂,小声道:“我方才说,这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第一次邀约官眷设宴,姐姐这样美,定能够将那些不实的谣言给压下去!”
孟与青莫名其妙:“什么谣言?”
闻言,张嘉儿脸上的豪情壮志顿时凝固了,吃惊地瞪圆了眼:“你还不知道?”
见对方确实一脸茫然,她都顾不得扼腕叹息,仔细解释了起来。
新帝登基,如今的王公贵族们自然也是新换了一批。
他们大多是自各属地来,近日才迁进京都,以至于虽对孟氏嫡女的名声有所耳闻,却均未曾得见,也多是不屑一顾。
前些日子三皇子谢忱甚至醉后扬言,嚷嚷着什么“京都第一美人”的名头都不过是夸言自大,她孟与青也没比人多出个鼻子眼睛。
孟国公于国有功,他的嫡长女被当朝皇子言语侮辱自然不像话。
贞康帝得知后大怒,直接罚了三皇子一个月禁足,又赐了孟与青一盏玉如意以示宽慰。
这件事闹得不大不小,但到底在冀地族世家们口中传开了,以至于不少人都私下取笑说孟氏嫡女其实容貌平常,完全当不起“第一美人”的称赞。
但孟与青其实是完全不晓得的。
那盏玉如意确实是到了她的手上,然而当时孟夫人含糊说的是陛下体恤孟国公为国辛劳才给了赏赐,并未提及三皇子这一遭。
孟家人得了吩咐闭口不提此事,孟与青不出门,自然也是完全不知。
现在想想,怪不得当初那玉如意只给她没给孟倩华,对方却并不在意还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原来是这个缘故。
“这事京中闺秀里都知道呢,姐妹们都气坏了,说今日定要端看着冀州那些儿郎娘子们惊掉眼珠子才能解气!”张嘉儿气哼哼道。
孟与青忍不住失笑。
御林苑位于宫殿南,通各个宫门,越往里走,周围的官眷们便逐渐多了起来。
赏荷宴午时才算开始,卫明瑶早早知道好友今日入宫,清晨便派了宫人等着。
张嘉儿是个活泼的性子,虽说因张阁老曾是前太子太傅的缘故,新帝对旧皇派之首的张家有许多芥蒂,但闺阁女儿们倒是不在意这些。
一路走来张嘉儿遇到了不少相熟的好友,见她聊得起兴,孟与青便同她解释了贵妃邀约一事。
张嘉儿忙道:“青青姐姐先去,等下咱们宴上见!”
孟与青嗯一声,朝她身旁矜矜持持的世家小姐们温和颔了首便转身离开了。
待她的背影消失,一群小姑娘才松口气,默契对视一眼。
“词赋不诓我,孟姑娘果真是绝色……”
“那年她过宫门长街,我曾侥幸见得一面,本以为当初已是灵秀,没想到如今竟更有沉鱼落雁之姿。”
“且青青姐姐性子和气!不似孟二姑娘说的那样孤傲!”
“当真?”
“当真!”
……
“此处只有你我,就不必拘礼了!”卫明月欢喜地吩咐道,“浅草,快去把青青最喜欢的百花酥奶渣糖和梅花玉糕都拿来!快快!”
浅草笑应退下:“娘娘莫急,奴婢们知道孟姑娘要来,一早就备下了。”
自家贵妃娘娘同孟大姑娘是旧岁好友,她的贴身丫鬟也是陪了几年一同长大的,对孟与青的喜好同样清楚。
孟与青清清嗓子:“早起用了些粥米,还不饿呢。”
红笺袖帕掩唇,笑着打趣道:“姑娘最喜这些点心,奴婢还记得去年姑娘去贵妃娘娘府上做客,夜里竟撺掇了娘娘秉烛品食,闹得积了食一夜都没睡好。”
卫明瑶也怀念地笑起来,忙拉着她往榻上去:“你难得来宫中一次,别呆呆站着了。”
孟与青由她挽着手坐下,温声道:“不必着急,开宴还有一会儿呢,我在这儿陪你。”
点心已经呈了上来,香气馥郁,见她目光上飘卫明瑶就笑:“等日后你同我兄长成了亲,待他可能有这一般喜欢?”
一旁的侍女们掩唇小声地笑。
孟与青手一顿,赧然:“胡说些什么。”
“谁胡说了!”卫明瑶笑道,“前些日子利州传来捷报,北狄人退败了百余里。父亲受陛下之令乘胜追击,命兄长先回京复命。”
她眨眨眼:“恐怕这会儿已经到了京都脚下了。”
孟与青慢慢咬了口糕点,蹙眉半晌,才说:“战场追兵可是大忌,更何况不久前陛下刚下令重新修建天祥宫,国库粮草不丰,怎能如此……”
她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迅速止了声音。
卫明瑶去握她的手,而后冷冰冰地环视道:“今日之字传出去半个,本宫要你们所有人的脑袋。”
“是。”
这才回头看她,低声说:“放心,父亲有分寸的。他同北狄王多次交手,不会失了谨慎。”
孟与青安心点头。
“不提这个,你今日穿的可是我给你的那件江南幻纱?真是好看极了!”卫明瑶拉着她仔细地看,满眼都是感叹。
孟与青有些不好意思,继续啃着梅花糕:“太过奢侈了,今日穿完就收起来。”
“收什么收!你这样好看,就该让那些不长眼的东西好好瞧瞧我们京都之姿。”卫明瑶说着,神情就有些冷了。
当今圣上先前封地冀州,宫妃们也大多都是冀州人。
卫明瑶以京都闺阁女身份得诏入宫,平日里自然没少听那些宫妃们的阴阳怪气。
孟与青知道她不过是赌气,笑着擦擦手,正要开口,却忽听宫门外传来一声:“娘娘。”
她抬头去看,来人是卫明瑶宫里的掌事宦官。
卫明瑶忙坐正了些:“怎么样?”
宦官正要回话,抬头看见孟与青没有出声。
“不必顾忌青青。”卫明瑶直接道。
对方迟疑片刻,这才道:“奴婢无能,卫小公子并不愿听奴婢劝告离开。”
卫明瑶顿时皱紧了眉:“这个卫明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又气又恼,不由得起身攥袖焦急踱步:“这个节骨点,非要去上赶着去找死不可!”
孟与青忙拉住她,问:“怎么回事?”
待心情平息,卫明瑶才不耐抬手让所有宫人退下,半跌坐回了软榻上靠着。半晌才道:“你可知,明晚就是那位废太子谢焰的凌迟死期。”
孟与青沉默片刻,声音轻轻的:“同他有关?”
卫明瑶颔首,叹了口气:“我小弟卫明睿你是知道的,死脑筋一个,最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他从前同那废太子同窗过一年,对人仰慕得紧……不光是他,还有好些个朝臣们,竟然私下谋合着想要求陛下宽恕废太子一命,现下都在长安门外跪着呢,已经好几个时辰了。”
孟与青心一跳:“陛下非是耳软良善之人,又与谢子灵一脉有血海之仇,这样逼迫怕是更要弄巧成拙。”
风吹得帘动,卫明瑶抬头看向宫门外,眉间蓄了烦躁:“正是如此。且不光是国子监里的那些弟子,就连李琪李侍郎,吏部周侍郎,都在外头乌压压跪了一片。”
她重新靠回软枕上,闭上了眼,尚年轻的面上竟有了丝丝疲态:“方才我让周礼去福宁殿那里探了风,说是陛下刚发了火,还处死几个小太监。”
孟与青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许久才道:“只望今晚能够太平。”
卫明瑶扯了下嘴角,苦笑同她对视一眼。
*
“混账!都是混账!”茶盏碎了一地,水渍迸溅,袅袅冒着热气。
“陛下息怒!”
殿中的宫人跪了一地,瑟瑟发抖。
总管太监周观源垂手站在一侧,目光睨着,嘴角微扯露出不屑来。
贞康帝怒火攻心,脖颈充血通红,眼底都爆出血丝来。
他双手撑案呼吸又急又促,气急猛咳许久才喘匀了气。
扭头盯了眼一侧堆成了山的联名奏折,猛地拂袖,折子顿时滚落散开在地上脏污的茶水上,洇开墨团。
纸上尽是些令人恼怒的求情之词,一个个鲜红的指印十分刺目,仿佛在嘲笑自己被人逼迫的皇权。
一个小宫女猝不及防被翻飞的奏折磕了眼睛,惊出了声。
待反应过来时,顿时浑身颤抖忙爬起来磕头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求饶声刺耳,周观源老神在在握着佛尘,闭目养神。
令人胆寒的死寂中,那双明黄色的靴子缓慢行至视线内。
小宫女吓得抖如筛糠,只拼命用力磕头,额上血染红了地面都不曾察觉。
粗粝的两根手指用力地捏起她的下巴,小宫女被迫抬头,惶恐撞进一双暴戾的眼睛,因惧怕而泪眼涟涟。
贞康帝上下打量着人,眼神晦暗,逐渐有了反应。
周观源慢条斯理地一甩拂尘,声音细又轻,斥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为陛下备水。”
死寂一般的宫人们顿时惊醒,忙逃命般退下了。
小宫女的脸色倏尔惨白,正要再求饶,却猛然被一股大力扛起,腹部压在贞康帝肩上,她大哭拼命挣扎:“求陛下饶恕奴婢!求陛下!”
贞康帝对她的恐惧视若无睹,甚至连内室都懒得进,直接将人扔在了小榻上,俯身径直压上去。
另一手解着鞶革,突然想起什么般拧起眉,不耐一摆衣袖:“去拿昌海道长的延寿丸来!”
周观源心底冷笑,面上却恭恭敬敬:“是。”
待贞康帝服了药开始兴起办事,他才慢悠悠地出了宫殿,对身后越发尖利的哭叫声置若罔闻,抬手合了门。
他觑了会儿阴沉沉的天色,懒洋洋一勾手,小太监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声,凑上前:“老祖宗。”
周观源问:“这个月服了几次了?”
“今儿是第十二次。”
周观源算了日子,嗤笑:“看好了,别叫他死得太早。”
“老祖宗放心。”小太监也笑。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般神色一顿,面上犹豫,挠了挠耳后。
周观源睨他:“有屁就放,扭捏作甚。”
小太监忙跪下了磕头,匆匆道:“方才陛下殿中发怒,儿子就没敢进去。是卫贵妃那边的周掌印借故过来,打探着了几句陛下心气儿如何,儿子同他说完他便回去了。”
他迅速从怀里摸出个物件来,跪行双手恭敬呈着:“老祖宗,这是卫贵妃那里孝敬的。”
“卫贵妃?”周观源抬眉,拾起那翡翠镯子对光瞧了瞧,又扔给他。
“谢老祖宗!”小太监忙又小心揣回捂好了,解释道,“外头跪着的似乎有卫贵妃的亲弟弟。”
周观源噢一声:“找死之人,随他去。”
闻言,小太监目光一动,四下觑了觑见无人,这才兴冲冲地上前小声道:“老祖宗,前些日子我养在卫贵妃宫里的小儿子禀给我道,他那日闹肚子起夜,听着娘娘同周掌印两人房里有动静,便好奇悄么趴窗户戳了个洞,您猜猜瞧见了什么?”
他挤眉弄眼,拿两根手指勾着比了比,嘿嘿一笑。
周观源一愣,倒也并不在意,只摇头啧啧道:“卫老将军的嫡女千金,竟然也搁给个太监玩意儿手里作弄。周礼这小子,不知道能不能消得起美人恩。”
说着,他持佛尘点了下小太监的头,嗤道:“你小子才几个岁,竟也学着人收起了儿子了,不怕折了寿。”
小太监心虚地摸摸鼻子,赔笑道:“都是承蒙老祖宗照拂。”
他又问:“那老祖宗,周掌印那边可要禀给陛下?”
周观源眯了会儿眼,许久才一摆佛尘:“罢了,食色性也。咱们虽是阉人,但那物什并未埋入土,便也囫囵算是个男人。他周礼既有这等男女福气,咱家也断没有给人破了的道理,就先让这对小鸳鸯快活着吧。”
“都听老祖宗的。”
周观源慢悠悠嗯一声,又想起什么,问道:“皇后那边如何?”
小太监意味深长地嘿嘿一声:“老祖宗放心,那边宫人将将传了信来,说皇后娘娘已经同那人滚了几回榻了。只等着老祖宗吩咐,咱们便直接去捉-奸拿了人禀告陛下!”
“不急。”周观源满意道,“先看好人,等谢焰之事了结,咱们再同孟国公那老东西慢慢地磨。”
小太监琢磨了会儿,也笑:“这皇后之位一空下来,就算他孟国公想要,也得看他那第一美人宝贝女儿的命能不能受得住。”
孟与青慢慢回了神。
叮咚起帘轿辇退下,孟夫人抚了钗发华服,瞥一眼孟与青,敷衍叮嘱几句宴上不得失礼。
孟与青垂眼应了:“受母亲教诲。”
见她乖觉,孟夫人这才淡淡朝孟倩华使了个眼色,而后便去了前头诰命夫人们聚着的牡丹亭。
孟倩华并不愿与她同行,沿路遇到几个手帕交便愉快上前交谈,几个人言笑晏晏地一同离开了。
孟与青也不在意,朝着另一方向走去。
长廊亭中挽着金丝双面苏绣,系带坠子的金玉击撞声清脆。
红笺四下看着,忍不住轻声道:“双面苏绣价值连城,搁宫中竟然只做个挡风用的帷幔,当真奢侈……”
孟与青没有说话,抬头望向远处。
浩浩高殿宫殿掩在雾里,不见尽头处。只有高翘廊檐下悬挂的四只金玉灯笼熠熠生光。
当年晋惠废帝喜好奢侈,大肆动土修建天祥宫以求长生,搜刮民脂民膏,折腾得民间苦不聊生。
当今圣上就是打着晋帝昏聩荒淫、为民求生的名头逼宫,一路兵马临城杀上京都,得尽了民心。
可如今半年过去,宫中奢侈之风不减反甚,更有消息传言,贞康帝有心想要复建天祥宫。
脚下的石子路已经变为了玉阶,脚步声密密,孟与青扭头看过去。
廊檐下,着宫装的婢女高举银盘糕点匆匆而行,步履轻轻神色紧绷不敢抬头。
不过将将入夏,这些宫婢已经换了霞色轻薄纱裙,下了雨天寒湿冷,有几个年纪小的冻得手臂都泛了青。
身后有位一同进宫的不知谁家的小姑娘,小声地说:“这样凉的天……”
“嘘,姑娘慎言。”
小姑娘立即捂了嘴朝婢女眨巴眨巴眼睛,正要转身离开,仰头却撞入一双令人过目难忘的眉眼。
她立即轻吸一口气,瞪大眼睛:“你是……孟与青孟姑娘吧!”
身旁的婢女忍不住心中叹息。
见孟与青茫然,红笺凑上前低声道:“这位是张阁老的女儿,张嘉儿。”
文华殿大学士,前太子太傅张阁老。孟与青定了神,笑着见礼:“张姑娘。”
她言语温和,并不在意自己方才的出言无状。
张嘉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唇:“叫我嘉儿就好。”
她显然是个自来熟的性子,天真活泼,不顾婢女提醒,微提裙裾好奇又激动地跟着她走。
“从前只模模糊糊听闻姐姐姝色,如今见了真人才知道传言竟描不出半分姐姐风姿。”
孟与青在道观中养至及笄,又因传言过盛孟国公不喜极少参宴,只入过闺秀圈子里的几场小会。
后来也因着孟倩华使绊子的关系连小会也不再去了,整日里窝在自己房里看各种书,张嘉儿没见过她是应该的。
莫说张嘉儿,京都中人也少有人当真见过她模样。
也有家中兄弟好奇悄悄去问自家参过小会的姐妹,但得到的只有一句冷冰冰的鄙夷“别想了你配不上”。
再不服追问便就只有“你文章看完没?书读完没?武习得没?可能比得上卫小将军?”的一连串羞辱。
但这些孟与青却不知晓,那些姑娘们也矜持不同她说。
其实她和卫明御见的次数并不多,但也认同对方长相清俊性格温雅不失为良配,存了羞涩的少女心事。
“……是吧姐姐?”
“嗯?”孟与青一怔。小姑娘说话清脆又快,走一下神就忽的过去了。
张嘉儿已经亲切地抱住她的手臂,小声道:“我方才说,这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第一次邀约官眷设宴,姐姐这样美,定能够将那些不实的谣言给压下去!”
孟与青莫名其妙:“什么谣言?”
闻言,张嘉儿脸上的豪情壮志顿时凝固了,吃惊地瞪圆了眼:“你还不知道?”
见对方确实一脸茫然,她都顾不得扼腕叹息,仔细解释了起来。
新帝登基,如今的王公贵族们自然也是新换了一批。
他们大多是自各属地来,近日才迁进京都,以至于虽对孟氏嫡女的名声有所耳闻,却均未曾得见,也多是不屑一顾。
前些日子三皇子谢忱甚至醉后扬言,嚷嚷着什么“京都第一美人”的名头都不过是夸言自大,她孟与青也没比人多出个鼻子眼睛。
孟国公于国有功,他的嫡长女被当朝皇子言语侮辱自然不像话。
贞康帝得知后大怒,直接罚了三皇子一个月禁足,又赐了孟与青一盏玉如意以示宽慰。
这件事闹得不大不小,但到底在冀地族世家们口中传开了,以至于不少人都私下取笑说孟氏嫡女其实容貌平常,完全当不起“第一美人”的称赞。
但孟与青其实是完全不晓得的。
那盏玉如意确实是到了她的手上,然而当时孟夫人含糊说的是陛下体恤孟国公为国辛劳才给了赏赐,并未提及三皇子这一遭。
孟家人得了吩咐闭口不提此事,孟与青不出门,自然也是完全不知。
现在想想,怪不得当初那玉如意只给她没给孟倩华,对方却并不在意还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原来是这个缘故。
“这事京中闺秀里都知道呢,姐妹们都气坏了,说今日定要端看着冀州那些儿郎娘子们惊掉眼珠子才能解气!”张嘉儿气哼哼道。
孟与青忍不住失笑。
御林苑位于宫殿南,通各个宫门,越往里走,周围的官眷们便逐渐多了起来。
赏荷宴午时才算开始,卫明瑶早早知道好友今日入宫,清晨便派了宫人等着。
张嘉儿是个活泼的性子,虽说因张阁老曾是前太子太傅的缘故,新帝对旧皇派之首的张家有许多芥蒂,但闺阁女儿们倒是不在意这些。
一路走来张嘉儿遇到了不少相熟的好友,见她聊得起兴,孟与青便同她解释了贵妃邀约一事。
张嘉儿忙道:“青青姐姐先去,等下咱们宴上见!”
孟与青嗯一声,朝她身旁矜矜持持的世家小姐们温和颔了首便转身离开了。
待她的背影消失,一群小姑娘才松口气,默契对视一眼。
“词赋不诓我,孟姑娘果真是绝色……”
“那年她过宫门长街,我曾侥幸见得一面,本以为当初已是灵秀,没想到如今竟更有沉鱼落雁之姿。”
“且青青姐姐性子和气!不似孟二姑娘说的那样孤傲!”
“当真?”
“当真!”
……
“此处只有你我,就不必拘礼了!”卫明月欢喜地吩咐道,“浅草,快去把青青最喜欢的百花酥奶渣糖和梅花玉糕都拿来!快快!”
浅草笑应退下:“娘娘莫急,奴婢们知道孟姑娘要来,一早就备下了。”
自家贵妃娘娘同孟大姑娘是旧岁好友,她的贴身丫鬟也是陪了几年一同长大的,对孟与青的喜好同样清楚。
孟与青清清嗓子:“早起用了些粥米,还不饿呢。”
红笺袖帕掩唇,笑着打趣道:“姑娘最喜这些点心,奴婢还记得去年姑娘去贵妃娘娘府上做客,夜里竟撺掇了娘娘秉烛品食,闹得积了食一夜都没睡好。”
卫明瑶也怀念地笑起来,忙拉着她往榻上去:“你难得来宫中一次,别呆呆站着了。”
孟与青由她挽着手坐下,温声道:“不必着急,开宴还有一会儿呢,我在这儿陪你。”
点心已经呈了上来,香气馥郁,见她目光上飘卫明瑶就笑:“等日后你同我兄长成了亲,待他可能有这一般喜欢?”
一旁的侍女们掩唇小声地笑。
孟与青手一顿,赧然:“胡说些什么。”
“谁胡说了!”卫明瑶笑道,“前些日子利州传来捷报,北狄人退败了百余里。父亲受陛下之令乘胜追击,命兄长先回京复命。”
她眨眨眼:“恐怕这会儿已经到了京都脚下了。”
孟与青慢慢咬了口糕点,蹙眉半晌,才说:“战场追兵可是大忌,更何况不久前陛下刚下令重新修建天祥宫,国库粮草不丰,怎能如此……”
她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迅速止了声音。
卫明瑶去握她的手,而后冷冰冰地环视道:“今日之字传出去半个,本宫要你们所有人的脑袋。”
“是。”
这才回头看她,低声说:“放心,父亲有分寸的。他同北狄王多次交手,不会失了谨慎。”
孟与青安心点头。
“不提这个,你今日穿的可是我给你的那件江南幻纱?真是好看极了!”卫明瑶拉着她仔细地看,满眼都是感叹。
孟与青有些不好意思,继续啃着梅花糕:“太过奢侈了,今日穿完就收起来。”
“收什么收!你这样好看,就该让那些不长眼的东西好好瞧瞧我们京都之姿。”卫明瑶说着,神情就有些冷了。
当今圣上先前封地冀州,宫妃们也大多都是冀州人。
卫明瑶以京都闺阁女身份得诏入宫,平日里自然没少听那些宫妃们的阴阳怪气。
孟与青知道她不过是赌气,笑着擦擦手,正要开口,却忽听宫门外传来一声:“娘娘。”
她抬头去看,来人是卫明瑶宫里的掌事宦官。
卫明瑶忙坐正了些:“怎么样?”
宦官正要回话,抬头看见孟与青没有出声。
“不必顾忌青青。”卫明瑶直接道。
对方迟疑片刻,这才道:“奴婢无能,卫小公子并不愿听奴婢劝告离开。”
卫明瑶顿时皱紧了眉:“这个卫明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又气又恼,不由得起身攥袖焦急踱步:“这个节骨点,非要去上赶着去找死不可!”
孟与青忙拉住她,问:“怎么回事?”
待心情平息,卫明瑶才不耐抬手让所有宫人退下,半跌坐回了软榻上靠着。半晌才道:“你可知,明晚就是那位废太子谢焰的凌迟死期。”
孟与青沉默片刻,声音轻轻的:“同他有关?”
卫明瑶颔首,叹了口气:“我小弟卫明睿你是知道的,死脑筋一个,最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他从前同那废太子同窗过一年,对人仰慕得紧……不光是他,还有好些个朝臣们,竟然私下谋合着想要求陛下宽恕废太子一命,现下都在长安门外跪着呢,已经好几个时辰了。”
孟与青心一跳:“陛下非是耳软良善之人,又与谢子灵一脉有血海之仇,这样逼迫怕是更要弄巧成拙。”
风吹得帘动,卫明瑶抬头看向宫门外,眉间蓄了烦躁:“正是如此。且不光是国子监里的那些弟子,就连李琪李侍郎,吏部周侍郎,都在外头乌压压跪了一片。”
她重新靠回软枕上,闭上了眼,尚年轻的面上竟有了丝丝疲态:“方才我让周礼去福宁殿那里探了风,说是陛下刚发了火,还处死几个小太监。”
孟与青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许久才道:“只望今晚能够太平。”
卫明瑶扯了下嘴角,苦笑同她对视一眼。
*
“混账!都是混账!”茶盏碎了一地,水渍迸溅,袅袅冒着热气。
“陛下息怒!”
殿中的宫人跪了一地,瑟瑟发抖。
总管太监周观源垂手站在一侧,目光睨着,嘴角微扯露出不屑来。
贞康帝怒火攻心,脖颈充血通红,眼底都爆出血丝来。
他双手撑案呼吸又急又促,气急猛咳许久才喘匀了气。
扭头盯了眼一侧堆成了山的联名奏折,猛地拂袖,折子顿时滚落散开在地上脏污的茶水上,洇开墨团。
纸上尽是些令人恼怒的求情之词,一个个鲜红的指印十分刺目,仿佛在嘲笑自己被人逼迫的皇权。
一个小宫女猝不及防被翻飞的奏折磕了眼睛,惊出了声。
待反应过来时,顿时浑身颤抖忙爬起来磕头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求饶声刺耳,周观源老神在在握着佛尘,闭目养神。
令人胆寒的死寂中,那双明黄色的靴子缓慢行至视线内。
小宫女吓得抖如筛糠,只拼命用力磕头,额上血染红了地面都不曾察觉。
粗粝的两根手指用力地捏起她的下巴,小宫女被迫抬头,惶恐撞进一双暴戾的眼睛,因惧怕而泪眼涟涟。
贞康帝上下打量着人,眼神晦暗,逐渐有了反应。
周观源慢条斯理地一甩拂尘,声音细又轻,斥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为陛下备水。”
死寂一般的宫人们顿时惊醒,忙逃命般退下了。
小宫女的脸色倏尔惨白,正要再求饶,却猛然被一股大力扛起,腹部压在贞康帝肩上,她大哭拼命挣扎:“求陛下饶恕奴婢!求陛下!”
贞康帝对她的恐惧视若无睹,甚至连内室都懒得进,直接将人扔在了小榻上,俯身径直压上去。
另一手解着鞶革,突然想起什么般拧起眉,不耐一摆衣袖:“去拿昌海道长的延寿丸来!”
周观源心底冷笑,面上却恭恭敬敬:“是。”
待贞康帝服了药开始兴起办事,他才慢悠悠地出了宫殿,对身后越发尖利的哭叫声置若罔闻,抬手合了门。
他觑了会儿阴沉沉的天色,懒洋洋一勾手,小太监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声,凑上前:“老祖宗。”
周观源问:“这个月服了几次了?”
“今儿是第十二次。”
周观源算了日子,嗤笑:“看好了,别叫他死得太早。”
“老祖宗放心。”小太监也笑。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般神色一顿,面上犹豫,挠了挠耳后。
周观源睨他:“有屁就放,扭捏作甚。”
小太监忙跪下了磕头,匆匆道:“方才陛下殿中发怒,儿子就没敢进去。是卫贵妃那边的周掌印借故过来,打探着了几句陛下心气儿如何,儿子同他说完他便回去了。”
他迅速从怀里摸出个物件来,跪行双手恭敬呈着:“老祖宗,这是卫贵妃那里孝敬的。”
“卫贵妃?”周观源抬眉,拾起那翡翠镯子对光瞧了瞧,又扔给他。
“谢老祖宗!”小太监忙又小心揣回捂好了,解释道,“外头跪着的似乎有卫贵妃的亲弟弟。”
周观源噢一声:“找死之人,随他去。”
闻言,小太监目光一动,四下觑了觑见无人,这才兴冲冲地上前小声道:“老祖宗,前些日子我养在卫贵妃宫里的小儿子禀给我道,他那日闹肚子起夜,听着娘娘同周掌印两人房里有动静,便好奇悄么趴窗户戳了个洞,您猜猜瞧见了什么?”
他挤眉弄眼,拿两根手指勾着比了比,嘿嘿一笑。
周观源一愣,倒也并不在意,只摇头啧啧道:“卫老将军的嫡女千金,竟然也搁给个太监玩意儿手里作弄。周礼这小子,不知道能不能消得起美人恩。”
说着,他持佛尘点了下小太监的头,嗤道:“你小子才几个岁,竟也学着人收起了儿子了,不怕折了寿。”
小太监心虚地摸摸鼻子,赔笑道:“都是承蒙老祖宗照拂。”
他又问:“那老祖宗,周掌印那边可要禀给陛下?”
周观源眯了会儿眼,许久才一摆佛尘:“罢了,食色性也。咱们虽是阉人,但那物什并未埋入土,便也囫囵算是个男人。他周礼既有这等男女福气,咱家也断没有给人破了的道理,就先让这对小鸳鸯快活着吧。”
“都听老祖宗的。”
周观源慢悠悠嗯一声,又想起什么,问道:“皇后那边如何?”
小太监意味深长地嘿嘿一声:“老祖宗放心,那边宫人将将传了信来,说皇后娘娘已经同那人滚了几回榻了。只等着老祖宗吩咐,咱们便直接去捉-奸拿了人禀告陛下!”
“不急。”周观源满意道,“先看好人,等谢焰之事了结,咱们再同孟国公那老东西慢慢地磨。”
小太监琢磨了会儿,也笑:“这皇后之位一空下来,就算他孟国公想要,也得看他那第一美人宝贝女儿的命能不能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