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亭内此时正开宴,笑语盈盈热闹非常。
当朝男女之防并不苛刻,男席由皇长子谢贺为主,位于荷花亭南,和女宴一花墙之隔,主作行酒令论证道,笑声朗朗隐约传来。
女宴上则分了两列,以白玉长案为几,佳人分坐两侧,几上摆满了各色精致的宫廷糕点,果酒芬芳,新采撷的荷花还开得娇艳欲滴。
杜皇后与一众嫔妃坐在案首,两侧是各世家夫人,此时正笑容满面地说着话,身后留侍的宫女毕恭毕敬地打着扇子。
粉臂青袖的婢女捧玉盘廊下穿梭,赏赐用的簪花小盘络绎不绝地呈上来。
新朝初立,冀州和京都差着东南与西北、大漠与江南,习俗言语上短时间还内难以融合。
不只是朝堂之上,就连闺阁女儿都隐晦分了京与冀两派,此时也正分坐长案两边。
静敏公主坐在皇后一方的下侧,身旁都是些冀州来的好友,正低声私语着。
“……不曾见,听说人一来卫娘娘就叫去了。”
“……哪的话,我瞧是比不得公主殿下更出色的。”
“……可笑一群酸儒迂腐,什么香的臭的都能捧上天去。”
她瞥一眼对面以卫贵妃为派首、温柔似水的京都贵女,冷哼一声,神色恹恹的。
静敏其实也并不喜欢当今皇后。她的生身母亲是贞康帝还在王位时的原配陇西李氏,正统的京城世家嫡女。
只可惜李氏福薄,几年前叫一场风寒夺了性命,长哭一声“我的儿”便撒手人寰,这才叫后头的冀州杜氏填了房当了皇后。
后头这位论起出身做派自然是不敌李氏的,贞康帝也不大喜欢她。
可冀州那边却是高兴疯了,新皇后出于冀州长于冀州,哪有不帮扶自己家的道理,杜胡几家于是一路水涨船高扶摇直上。
这叫原本李氏家族的嫡长公主静敏自然心中不虞。
正走着神,忽然听到苑外守门拉长的声音:“永照郡主到——”
身旁的声音霎时静了,静敏也抬起头。
永照郡主,前周太妃之嫡孙女、孟国公之嫡长,孟与青。
与之一墙之隔的男席那边同样微妙地沉寂下来。
隔着长长的玉几静敏看见来人。
宴上起了风,青色的纱一样的衣裳裹着风又被长发压落,来人的眉眼如浓淡的墨,只有发髻一端缀了暖白的玉。
音色如人,清澈温和:“永照见过皇后娘娘,各位娘娘。”
她是皇帝亲留的前朝郡主,宴上不必下称臣女的。
四周渐起嗡鸣声。
张嘉儿几个女孩儿也远远地朝她笑,孟与青悄悄朝她们眨了下眼。
而另一侧,半柱香前还在私下嘲笑她的几个冀州贵女顿觉脸色发烫,神情不大好看地匆匆别过眼,抿唇喝酒。
孟倩华掩在袖子下的手拧紧了帕子,勉强维持着笑容,她身旁的几个手帕交同样面色红红白白,一声不吭地避开视线。
孟与青甚少露面,在出了三皇子嘲讽她的事后,孟倩华为主的贵女圈子里很是讽笑过一阵的。
方才赏荷时,为了同冀州来的贵女们亲热接近,几个人更是将她轻蔑踩压了一通。
如今看来,之前所有的冷嘲热讽便像个滚烫的巴掌般难堪自扇。
场子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经身后嬷嬷提醒,皇后才忙咳了一声,满面笑容:“快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她自然是不敢难为孟国公的嫡长女的,还要朝下座里神色勉强的孟夫人赞许:“孟国公的女儿们果然各个出众,想来孟夫人平日里必然费心教导。”
孟夫人咬牙肚里咽,还要扯着笑:“娘娘谬赞,这是臣妇应尽之责。”
她回过头,居高临下地朝孟与青道:“青——”
“青青过来。”卫贵妃突然笑吟吟地打断她。
孟夫人脸色一僵。
“来本宫这边坐。”卫明瑶像是没注意到席上突然的微妙,自顾招手。
“是。”孟与青应声。
青色的裙裾穿过两侧长几缓慢离得远了,身周有低声嗡嗡,静敏公主却听不见一般。
她的视线一错不错地盯着这张脸,心中竟突然觉得卫小将军是该配这样的佳人的。
回过神却又觉得自己可笑。她倨傲地想,若卫眀御是只以色见人他便配不上自己。
于是冷哼一声,在四下犹豫的试探目光里喝了口酒。
花墙那端已然人声鼎沸。
“那位就是……”
“正是她。”
有人沉默很久,才叹:“传言不虚。”
“孟姑娘甚少参宴,这几年来我也仅见过她一面。”说话的少年抓着酒杯握了又握,苦笑,“如今,更难及之。”
园内同样坐着皇子一派。
除去正喝着酒神情阴鸷的三皇子谢忱,其余几位皇子也在长几一列。
桌案上白玉酒瓶有些散乱,德妃长子、年有三十余岁的大皇子一手握着酒杯,神情犹自恍惚,醉醺醺的:“本以为孟国公次女已是绝色,今日一见郡主,才知人外有人。”
他的酒杯遥遥一指谢忱,大笑道:“三弟,你可后悔?”
六皇子也忍不住喃喃:“果真佳人。”
有人感叹道:“不知何人有福气,可做孟家婿。”
“咚——!”
酒盏撂桌的声音清脆,咕噜噜地滚了几圈,未尽的暗红酒渍在白玉案上淌出痕迹。
谢忱深紫色的袖口洇湿了酒,语气沉沉:“此女,我必得之。”
其余几位皇子的面色变了变。
四周的声音同样一静,又很快恢复正常,推杯换盏笑语言谈,仿佛未听见这句话一般。
孟国公的嫡长女,周太妃的嫡长孙女,任谁娶了她,便是牢牢攥上了孟氏的命脉。
酒杯推换间,世家子们隐晦地对视一眼。
花墙另一侧的孟与青并不知晓隔壁发生的事情,她正坐在卫明瑶旁边吃莲子。
“身为女子,姿容出众纵然重要。”皇后嫡亲系的杜家夫人似乎不喜她,微抬的下巴有些傲慢,看向这边,“可最要紧的是能立事,如此嫁了人之后夫家才能看重。”
她的目光挑剔,上上下下将孟与青过了一遍。
四周的气氛有些微妙,卫明瑶的笑意一滞,冷冷地抬眼望过去。
杜夫人却并不看她,目光兀自打量着孟与青。
心里回想着先前同自己的丈夫、当今皇后亲弟杜国舅讨论儿子婚事时,对方醉后狂妄所言,要谋就谋孟国公之嫡女一事。
她出身小门小户哪懂得当今孟国公之势,只觉得儿子身份贵重,只有别人配不上的份,于是心底已经将孟与青当做了半个儿媳,百般挑剔。
卫明瑶一把摔了银筷冷笑:“听闻世子风流倜傥才学颇佳,杜夫人心中的好儿媳恐怕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身周传来窸窣笑声。孟与青在小桌下无奈地捏了捏卫明瑶的手。
杜国公的儿子肥头大耳草包一个,国子监常常倒数的名号。
杜夫人自然心里清楚她的讽刺,脸色顿时涨得通红:“你——”
“好了,”皇后既恼怒卫明瑶当场下杜氏的颜面,又气怒妯娌的不堪,冷声道,“宴会之上,成何体统!”
“皇后娘娘息怒——”
告完罪后杜夫人便彻底没了声息,小桌下卫明瑶得意地朝她比了个手势,孟与青失笑,把剥好的莲子递给她。
这一打岔之后,很快宴会又恢复如常。
赏荷赐宴饮酒作诗,一直等到宫门将落,皇后娘娘终于分花见礼,宣称宫宴结束。
孟夫人因是德妃娘娘嫡姐便特许了留宿宫中,孟与青同孟倩华一起谢了恩,朝着宫门外自家轿辇走去。
今日一遭事下来,孟倩华连表面的笑都挂不住了,冷着脸直接无视她自己上了轿辇。
孟与青也不理会她,只同张嘉儿一行人道了别。
几个人约好下次一起游玩的日子,便欢欢喜喜地挥挥帕子各自上了各家的马车,马铃叮咚缓缓归去。
轿辇慢悠悠地出宫门时,守卫们不知为何突然赶人:“速速离开!”
见孟与青挑帘子有些好奇,红笺便叫住了车,悄悄上前去问。
没一会儿却脸色难看地匆匆回来,低声朝车夫说了声“快走”。
孟与青蹙眉问:“怎么回事?”
马车摇晃中,红笺拧帕子捂住胸口,深吸一口气才道:“那守卫说,前皇室第九十八人体弱没能受得了凌迟之刑,方才……过去了,现下要清了路拉去乱葬岗。”
孟与青的脸色刷得白了。
“奴婢还听见……”红笺小心觑着她的神情,咬唇。
孟与青心口一跳:“什么。”
红笺咬了牙:“陛下方才下了令,要将废太子的凌迟之刑提前至今夜子时!”
当朝男女之防并不苛刻,男席由皇长子谢贺为主,位于荷花亭南,和女宴一花墙之隔,主作行酒令论证道,笑声朗朗隐约传来。
女宴上则分了两列,以白玉长案为几,佳人分坐两侧,几上摆满了各色精致的宫廷糕点,果酒芬芳,新采撷的荷花还开得娇艳欲滴。
杜皇后与一众嫔妃坐在案首,两侧是各世家夫人,此时正笑容满面地说着话,身后留侍的宫女毕恭毕敬地打着扇子。
粉臂青袖的婢女捧玉盘廊下穿梭,赏赐用的簪花小盘络绎不绝地呈上来。
新朝初立,冀州和京都差着东南与西北、大漠与江南,习俗言语上短时间还内难以融合。
不只是朝堂之上,就连闺阁女儿都隐晦分了京与冀两派,此时也正分坐长案两边。
静敏公主坐在皇后一方的下侧,身旁都是些冀州来的好友,正低声私语着。
“……不曾见,听说人一来卫娘娘就叫去了。”
“……哪的话,我瞧是比不得公主殿下更出色的。”
“……可笑一群酸儒迂腐,什么香的臭的都能捧上天去。”
她瞥一眼对面以卫贵妃为派首、温柔似水的京都贵女,冷哼一声,神色恹恹的。
静敏其实也并不喜欢当今皇后。她的生身母亲是贞康帝还在王位时的原配陇西李氏,正统的京城世家嫡女。
只可惜李氏福薄,几年前叫一场风寒夺了性命,长哭一声“我的儿”便撒手人寰,这才叫后头的冀州杜氏填了房当了皇后。
后头这位论起出身做派自然是不敌李氏的,贞康帝也不大喜欢她。
可冀州那边却是高兴疯了,新皇后出于冀州长于冀州,哪有不帮扶自己家的道理,杜胡几家于是一路水涨船高扶摇直上。
这叫原本李氏家族的嫡长公主静敏自然心中不虞。
正走着神,忽然听到苑外守门拉长的声音:“永照郡主到——”
身旁的声音霎时静了,静敏也抬起头。
永照郡主,前周太妃之嫡孙女、孟国公之嫡长,孟与青。
与之一墙之隔的男席那边同样微妙地沉寂下来。
隔着长长的玉几静敏看见来人。
宴上起了风,青色的纱一样的衣裳裹着风又被长发压落,来人的眉眼如浓淡的墨,只有发髻一端缀了暖白的玉。
音色如人,清澈温和:“永照见过皇后娘娘,各位娘娘。”
她是皇帝亲留的前朝郡主,宴上不必下称臣女的。
四周渐起嗡鸣声。
张嘉儿几个女孩儿也远远地朝她笑,孟与青悄悄朝她们眨了下眼。
而另一侧,半柱香前还在私下嘲笑她的几个冀州贵女顿觉脸色发烫,神情不大好看地匆匆别过眼,抿唇喝酒。
孟倩华掩在袖子下的手拧紧了帕子,勉强维持着笑容,她身旁的几个手帕交同样面色红红白白,一声不吭地避开视线。
孟与青甚少露面,在出了三皇子嘲讽她的事后,孟倩华为主的贵女圈子里很是讽笑过一阵的。
方才赏荷时,为了同冀州来的贵女们亲热接近,几个人更是将她轻蔑踩压了一通。
如今看来,之前所有的冷嘲热讽便像个滚烫的巴掌般难堪自扇。
场子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经身后嬷嬷提醒,皇后才忙咳了一声,满面笑容:“快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她自然是不敢难为孟国公的嫡长女的,还要朝下座里神色勉强的孟夫人赞许:“孟国公的女儿们果然各个出众,想来孟夫人平日里必然费心教导。”
孟夫人咬牙肚里咽,还要扯着笑:“娘娘谬赞,这是臣妇应尽之责。”
她回过头,居高临下地朝孟与青道:“青——”
“青青过来。”卫贵妃突然笑吟吟地打断她。
孟夫人脸色一僵。
“来本宫这边坐。”卫明瑶像是没注意到席上突然的微妙,自顾招手。
“是。”孟与青应声。
青色的裙裾穿过两侧长几缓慢离得远了,身周有低声嗡嗡,静敏公主却听不见一般。
她的视线一错不错地盯着这张脸,心中竟突然觉得卫小将军是该配这样的佳人的。
回过神却又觉得自己可笑。她倨傲地想,若卫眀御是只以色见人他便配不上自己。
于是冷哼一声,在四下犹豫的试探目光里喝了口酒。
花墙那端已然人声鼎沸。
“那位就是……”
“正是她。”
有人沉默很久,才叹:“传言不虚。”
“孟姑娘甚少参宴,这几年来我也仅见过她一面。”说话的少年抓着酒杯握了又握,苦笑,“如今,更难及之。”
园内同样坐着皇子一派。
除去正喝着酒神情阴鸷的三皇子谢忱,其余几位皇子也在长几一列。
桌案上白玉酒瓶有些散乱,德妃长子、年有三十余岁的大皇子一手握着酒杯,神情犹自恍惚,醉醺醺的:“本以为孟国公次女已是绝色,今日一见郡主,才知人外有人。”
他的酒杯遥遥一指谢忱,大笑道:“三弟,你可后悔?”
六皇子也忍不住喃喃:“果真佳人。”
有人感叹道:“不知何人有福气,可做孟家婿。”
“咚——!”
酒盏撂桌的声音清脆,咕噜噜地滚了几圈,未尽的暗红酒渍在白玉案上淌出痕迹。
谢忱深紫色的袖口洇湿了酒,语气沉沉:“此女,我必得之。”
其余几位皇子的面色变了变。
四周的声音同样一静,又很快恢复正常,推杯换盏笑语言谈,仿佛未听见这句话一般。
孟国公的嫡长女,周太妃的嫡长孙女,任谁娶了她,便是牢牢攥上了孟氏的命脉。
酒杯推换间,世家子们隐晦地对视一眼。
花墙另一侧的孟与青并不知晓隔壁发生的事情,她正坐在卫明瑶旁边吃莲子。
“身为女子,姿容出众纵然重要。”皇后嫡亲系的杜家夫人似乎不喜她,微抬的下巴有些傲慢,看向这边,“可最要紧的是能立事,如此嫁了人之后夫家才能看重。”
她的目光挑剔,上上下下将孟与青过了一遍。
四周的气氛有些微妙,卫明瑶的笑意一滞,冷冷地抬眼望过去。
杜夫人却并不看她,目光兀自打量着孟与青。
心里回想着先前同自己的丈夫、当今皇后亲弟杜国舅讨论儿子婚事时,对方醉后狂妄所言,要谋就谋孟国公之嫡女一事。
她出身小门小户哪懂得当今孟国公之势,只觉得儿子身份贵重,只有别人配不上的份,于是心底已经将孟与青当做了半个儿媳,百般挑剔。
卫明瑶一把摔了银筷冷笑:“听闻世子风流倜傥才学颇佳,杜夫人心中的好儿媳恐怕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身周传来窸窣笑声。孟与青在小桌下无奈地捏了捏卫明瑶的手。
杜国公的儿子肥头大耳草包一个,国子监常常倒数的名号。
杜夫人自然心里清楚她的讽刺,脸色顿时涨得通红:“你——”
“好了,”皇后既恼怒卫明瑶当场下杜氏的颜面,又气怒妯娌的不堪,冷声道,“宴会之上,成何体统!”
“皇后娘娘息怒——”
告完罪后杜夫人便彻底没了声息,小桌下卫明瑶得意地朝她比了个手势,孟与青失笑,把剥好的莲子递给她。
这一打岔之后,很快宴会又恢复如常。
赏荷赐宴饮酒作诗,一直等到宫门将落,皇后娘娘终于分花见礼,宣称宫宴结束。
孟夫人因是德妃娘娘嫡姐便特许了留宿宫中,孟与青同孟倩华一起谢了恩,朝着宫门外自家轿辇走去。
今日一遭事下来,孟倩华连表面的笑都挂不住了,冷着脸直接无视她自己上了轿辇。
孟与青也不理会她,只同张嘉儿一行人道了别。
几个人约好下次一起游玩的日子,便欢欢喜喜地挥挥帕子各自上了各家的马车,马铃叮咚缓缓归去。
轿辇慢悠悠地出宫门时,守卫们不知为何突然赶人:“速速离开!”
见孟与青挑帘子有些好奇,红笺便叫住了车,悄悄上前去问。
没一会儿却脸色难看地匆匆回来,低声朝车夫说了声“快走”。
孟与青蹙眉问:“怎么回事?”
马车摇晃中,红笺拧帕子捂住胸口,深吸一口气才道:“那守卫说,前皇室第九十八人体弱没能受得了凌迟之刑,方才……过去了,现下要清了路拉去乱葬岗。”
孟与青的脸色刷得白了。
“奴婢还听见……”红笺小心觑着她的神情,咬唇。
孟与青心口一跳:“什么。”
红笺咬了牙:“陛下方才下了令,要将废太子的凌迟之刑提前至今夜子时!”